查看原文
其他

环保部强势拒批240亿引绰济辽工程,批复意见直指三大尖锐问题

2016-07-06 马文 环评互联网

在6月30日环保部例行公布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决定中,唯一未予批准的项目是:“引绰济辽工程”

根据项目环评报告介绍,该项目是“蒙东最重要的水资源配置工程”。 据内蒙古水利厅网站介绍,“引绰济辽工程是国家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自治区列入国家规划的1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国家要求2016年必须开工建设的2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列为一号工程,是因为“引绰济辽”早在2011年就被写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此后审批一路绿灯。2012年和2013年,分别被纳入国务院批复的《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辽河流域综合规划》;12年底又获得水利部的工程规划批复,16年4月获得松辽水利委的取水批复。“目前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修编完成,待国家发改委批复,工程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



引绰济辽工程,是从嫩江流域的绰尔河上兴修水库,再向南引水390公里到西辽河,年均引水5.65亿立方米,总投资237.48亿元。对此,环保部在批复意见中,提出三点尖锐问题:


  1. 工程实施将造成水源下游河段生态系统发生明显退化。鱼类资源量明显减少,下游河口流量最大减幅90%。

  2. 水源水库淹没面积大,对重点保护植物影响较大,包括1.8万株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地方特色植物。

  3. 目前受水区水资源过度开发,流域内河道断流和水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新增退水将进一步加大区域水污染防治压力。



水资源匮乏的确紧迫。通辽市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是东北最缺水的地区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分别是内蒙古地区、东北地区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45%、51%和44%。地表水达到开发利用上限,西辽河长年断流,地下水严重超采,超采范围达到2905平方公里,漏洞中心地下水位最大降深18.41米。工程终点的莫力庙水库,曾有“亚洲最大沙漠水库”美名,也已干枯十余年。

但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并非富裕的绰尔河河水,并未被优先用来恢复科尔沁沙漠植被,补给地下漏斗,或让西辽河复流。相反,该工程的首要任务之一是“为蒙东地区实施“水煤组合”战略提供水资源保障”,即在兴安盟和通辽两地发展高耗水、高污染的煤化工产业。

据文件介绍,2010年内蒙古区委即提出在兴安盟打造新型煤化工基地。目前已建立5个经济开发区,引绰济辽工程提供工业用水量2.12亿立方米,占该市调入水量的87.6%。通辽市也在“十二五”期间规划了依托霍林河的煤炭资源,打造国家新型煤化工等基地。目前已建立6个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引绰济辽工程提供工业用水量2.48亿立方米,占该市调入水量的82.4%



例如,内蒙古矿业计划在兴安盟科右中旗布里亚特产业园区建设的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就问题多多。生产每1000立方煤制气,需耗水大约7吨,估算该项目就需要2800万立新鲜水。煤化工项目的高盐水和VOC处理技术也远未成熟,大唐集团在赤峰和多伦的两个项目至今仍不断爆出污水和臭气新闻。煤化工零排放的承诺难以兑现。此外,该煤制气项目还位于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不满足《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却被内蒙古发改委以“重点生态功能区点状开发”为由放行。不但如此,环评文件还显示该项目采用的是高含砷煤,如果脱砷不彻底,污染危害将更为严重。


环保部在批复意见中,要求项目“压缩工程调水规模,优化调度运行方案”,“坚持以水定产的原则,优先挖潜受水区节水潜力,对水污染治理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充分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参考资料:

1. 关于不予批准引绰济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通知,环保部,2016年06月21日

2. 引绰济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全文公示,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2016年03月30日

3. 内蒙古兴安盟煤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环评简本,2016年2月

4. 引绰济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通辽市环境保护局,2015年12月21日


注:本文转自 公众号:马文游摘。仅代表原作者本人观点。


推荐阅读:

环保部首个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编制申请受理公示(公开4类附件)

这个问题是否也困扰着你?

环评现状监测,全国各地是怎么要求的?


本期编辑:环评互联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环评互联网】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扫描二维码加微信好友,邀您加入【环评互联微信圈】,进行实时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