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环境互联网走入快车道-2016全国环境互联网主题对话观点
【背景】
原文转发自《中国环境网》。2016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9月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在当今社会舆论格局、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互联网、大数据在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促进环境保护社会共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来自地方环保部门的领导、科研院所的专家、环境政务新媒体代表及环保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就“如何推动形成新媒体时代的环境共治”以及“大数据时代,如何实现环境舆论引导与权威发声”主题展开了探讨。本版今日特摘登部分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如何利用新媒体推动环境共治?
何万军:作为环保部门的宣传职能部门,开展环保宣传、动员引导公众参与环保是我们的职能所在。
第二,借鉴中央厨房模式,强化媒体平台内容生产,特别是原创内容生产,开展全媒体传播。依托中国环境报北京记者站和北京电视台环保记者站,建立通讯员队伍,并分别对接机关24个处室以及直属单位和区环保局。同时,利用通讯员进行一线采访,再将稿件分发到不同的平台,或者由专门人员来改写,以适应工作的不同要求。
利用多年来开展的公众参与品牌活动,如环保摄影比赛,在线上线下开展活动。今年开展了环境文化周活动,联合16家单位共同举办,把很多网友、公众聚集在一起。既在线上开展活动,也在线下引导公众实践,线上和线下实现互动。通过运用图表、视频等相关材料,充实了内容生产,扩大了宣传效应,促进了更多的公众参与。
主持人:如何利用好新媒体,使之推动环境共治?
张跃颖:新浪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多媒体平台传播。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整个社会的媒体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最重要的变化在于获取信息、生产信息、传播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变得多元化。以前是记者采集信息,现在在座的每一位,以及每一位有手机的网友都有生产新闻信息的能力。
作为平台方媒体,我们一直关注政府新媒体的应用和创新。政府的新媒体工作步伐近两年加快了,环保系统的也在快速发展,在新浪微博客户端共有1000多个账号。这1000多个账号就是环保工作的矩阵。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媒体进行信息公开,与网民互动交流,形成更好的共治舆论环境。
政府在这个过程中面临很多挑战,在现有体制下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包括人力、物力、能力等方面。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手段甚至是技术手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非常严峻。如何解决现在面对的问题,建议如下:
搭建一个更好的认知平台,并且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现在新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很多,应明确每个平台的定位是什么。微信主要在于构建一个服务与关注话题和主题的平台,在一定的圈子范围内进行传播和服务。微博更多的是信息的生产和分化传播平台,更大程度上用于占领舆论主阵地,进行传播。客户端在于更多地确定精准人群,推发相关信息。
基于不同的平台定位,怎么样以更好的形式跟老百姓交流,推进信息公开?在交流和信息公开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关注政务新媒体的应用。政务公开在平台上有很多手段,这些手段有一些是技术上的手段,很多环境宣教工作者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够把这些工作真正落实下去。比如H5以及视频直播,如何利用好这些手段和视频直播产品,需要共同探讨。
环境治理需要很长时间,这是在特定历史阶段的一个长期课题。公众并不是不理解,只是在认同的过程中、感受上并没有非常直观。事实上,现在国家在环境治理上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无论是制度还是法律法规方面。那么,如何把政府部门所做的工作转化成网络语言,让公众更加容易接受,更加关注这些并且自发传播,从而进行很好的舆论引导,需要媒体与政府部门共同努力。
我们愿意通过自身的媒体经验,把一些好的内容转化成网友关注、愿意传播的点。更好地推行信息公开,与广大网友形成深度的交流和互动,最后达到社会治理的目的。在环保层面上也是一样。希望各地能够更好地建立自己的队伍并且形成矩阵,共同发声,占领舆论平台,更好地跟公众交流。要利用更多的新媒体手段,结合环保主题策划,把新媒体环境下环保的社会治理工作做好。
闫永:从实践上看,要做好舆论引导,在战略上应该占领3个制高点:一是议题设置的制高点,二是理论的制高点,三是道德的制高点。如果想打败对手,一定要站在更高的制高点来扭转舆论。
从策略上来看,要把握3个第一。一是第一时间。过去经常讲黄金时间,现在没有黄金时间,只有第一时间。怎么引导和应对舆情,怎么借助热点造势,都需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二是第一定义。事情发生之后怎么定义,而且是在第一时间定义。这个定义要能被大部分人接受,形成共识。三是第一态度。在舆情面前、在议题设置时,要把人的权利、人的生命安全、人的价值放在第一位。人本主义的定位容易引起共鸣,更容易被大部分人接受。要把人的安全、健康和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具体对突发事件的表态上也是这样,要在第一时间表明态度。
主持人:温州市环境宣教中心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和心得?
刘卓谞:环境舆情事件发生后,环保部门要跟公众一起努力去解决。要及时开展行动,要通过媒体,向公众传导这样的信息:有些事情目前解决不好,但是请你们理解,并给处理者一点时间。几次舆情事件处理下来,我们逐渐得到了一些公众的理解,也得到了媒体朋友的支持。
在引导公众方面,主要是通过网络大V,还有市民监督团,通过社会各界精英人士,通过他们发声引导公众环境意识提升。
主持人:山东新媒体矩阵怎样形成?
孟小红:当时我们遇到一起环境舆情事件,引起全国关注。我们先请传统媒体,请专家讲解,但是效果不佳,真正起作用的是微博等新媒体。因此,2013年5月我们开通了山东环境,通过微博与网络大V、广大网民进行客观、理性交流,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引导了舆论。
我们深深尝到了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公开的好处。公众的环境需求是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动力,公众的环境参与是环保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爱国、公益、务实、理性的前提下,我们会与公众进行开放式的交流沟通。发展新媒体,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能对环保工作起到很多推动和促进作用。
主持人:内蒙古环保部门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可以与大家共享?
李剑: 公众参与的前提是信息公开。信息不公开,公众参与的通道就不通,就会有争吵。如果信息公开了,就会形成共识,推动环保工作。内蒙古环保厅今年批准组建了一个集团,想整合内蒙古的环保传媒,推动环境大数据、环境信息公开。组建这样一个载体必须要市场化,有合理的商业模式,培育自身的造血功能。通过这个载体,要主动、积极发声,迎合社会公众对环保部门的要求。另外,要与环保系统建立的各种考核机制相挂钩。我们正在做探索,希望取得突破。
主持人: 请问上海交通大学禹卫华主任,新媒体思维的特点是什么?
禹卫华:所谓新媒体思维,第一是对舆情的判断要有乘法思维。比如有人获得一个消息后把它发出去,这人有1万粉丝,粉丝再往外转发,等舆情出来时,可能就是二三分钟后,或者最多5分钟以后。所以,要有一个乘法的概念,当舆情出现时要积极应对,否则会迅速扩散。
第二是关于矩阵。我们对很多矩阵做了数据挖掘,发现有一部分做得非常好,有一些处于维持状态,还有一些效果不好。矩阵在舆论引导中非常重要,让它良好成长需要有一个明确定位。对于矩阵的发展,要明确是选择纯资讯类的矩阵,还是资讯加服务,还是纯服务类的矩阵。
第三是权威。政府部门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要迅速通报事实。如果这时候原因没有弄清楚,可以慎报原因。但是要先告诉大家事件发生,之后再解释原因。新媒体对数据的需求,以及数据对新媒体发展的支撑越来越明显。未来,从业者只有大量补充各种新思维和新技能,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主持人:要实现环境共治,前提条件是什么?
张伯驹:实现环境共治,有3个方面必须特别重视。
第三,环境治理和多元共治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各方怎么看待环境保护的目标,怎么看待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这涉及到对环境治理和管理前瞻性的考量。
每个人对环境保护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可能会考虑3年、5年以后的问题,一些学者可能考虑30年以后的问题。如果没有前瞻性,很多时候大家说一样的话,但做不一样的事,就达不到多元共治的目标。促进各方达成共识,这也是环保社会组织特别重要的工作方向。
郭晓科:我认为,环保系统在社会共治、公众参与方面在全国各部门、各行业中应该是走在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