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介绍及排名

2016-09-21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旨在培养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教学与科研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自觉的学术意识和独立的学术追求,坚守学术操守;在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领域,掌握扎实、广博的基础知识,并接受系统深入的专门研究的训练,具备充分的独立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能力,成为在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人才。
名家观点
专业排名
四大名师
北京师范大学白寿彝教授白寿彝(1909年—2000年)回族,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光明日报》的创办者之一。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在北平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攻读中国哲学史。白寿彝把毕生的心血放在史学领域,他曾受教于冯友兰,师从顾颉刚。与郭沫若、臧克家、季羡林为好友。文革惨遭患难,他在中国交通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和史学理论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他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于1980年出版,江泽民、李鹏亲自致信贺书。该书已印刷30多次,累计印数100余万册,先后被翻译成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朝鲜文、罗马尼亚文等。
华东师范大学吴泽教授先生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的一生,是关怀民瘼、积极投身社会改造和进步事业的一生;是勇于探索、为追求真理而努力奋斗的一生。他从事史学研究七十余年,在深化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社会经济形态学说和古代东方社会的理论研究等方面,成就卓着,贡献突出。他终身从事高教事业,培育了一大批教学和科研的英才。特别是1978年学位制度建立以来,担任中国古代史和史学史双学科博士生导师,先后培养了十多届近40名先秦史、隋唐史和中国史学史等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为我国学位制度的建立、完善和研究生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南开大学杨翼骧教授杨翼骧(1918-2003),山东省金乡县人,1918年生于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曾为私塾教师,父亲终生任中学教师。1929年,杨翼骧毕业于金乡县立第二小学。1932年,毕业于济南育英初级中学。1936年,毕业于济南高级中学,同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史学系,时年18岁。1942年,杨翼骧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后任西南联大历史系助教。1945年北京大学复员后,任北京大学史学系助教、讲师。1953年调南开大学历史系任副教授,1979年任教授。198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史学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他的《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第一、二、三册就是在生前辛勤耕耘中结出的硕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尹达研究员尹达,考古学家。曾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参加殷墟、浚县辛村和日照两城镇的发掘。在考古发掘、史学研究和学术组织工作中,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探索中国历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演变规律,尹达进行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尝试,《中国史学发展史》是其代表。在完成《新石器时代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之后不久,尹达的“精力移到史学理论方面”。1977~1978年决定在历史研究所创建史学史学科研究阵地,着手组建研究室、招收研究生,逐步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进行探索。1982年下半年,与研究室成员制定《中国史学发展史》编写原则,成立编写组,分工编写。编写原则规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历史学的起源、发展,直至逐步形成为一门科学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予以探索和总结;确切地划分其发展阶段,阐明各阶段史学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丰富的史学遗产进行批判、总结,重点放在史学理论和史学思想上。1985年7月《中国史学发展史》一书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下限写至20世纪40年代末,对中国历史学的起源、发展,直至成为科学的基本线索和演变规律,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苏联学者勃·格·多罗宁认为《中国史学发展史》这项成果是“当前中国史学中出现的一种新气象”,“史学研究中出现的许多新的趋势都在这部着作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反映”。
史学史重镇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拥有唯一的史学史国家级重点学科,史学研究所是 1980 年经原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史学史科研机构。它既是国家批准的历史学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的科研中心。它一直承担着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国家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多项横向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与史学批评、中国史学史、中国史学思想史、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西方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中外古史比较研究、中国古典文献(经史)研究。特别是在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和中外古史比较研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形成特色,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居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设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室、中国通史研究室、《史学史研究》编辑部。《史学史研究》已有 40 多年的历史,是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也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源。目前发行到 16 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影响。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系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教研室南开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是全国最早的四个史学史学科博士点之一,由著名史学史专家杨翼骧教授所创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教研室2001年建立,为时较晚,故人员尚不充备,现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二人,副教授一人,讲师一人,在学博士与硕士研究生若干南开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是全国最早的四个史学史学科博士点之一,由著名史学史专家杨翼骧教授所创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教研室2001年建立,为时较晚,故人员尚不充备,现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二人,副教授一人,讲师一人,在学博士与硕士研究生若干。主要有姜胜利、乔治忠还有孙卫国教授,是史学大家杨翼骧先生的弟子,还有朱洪斌博士和崔岩博士一、目前的课程设置,基本形成系统化的教学层次:
    本科生必修课 :“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等。
硕士生课程: “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中国古代史学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研究”、“国外研究中国 史学状况概论”、“中韩文化交流史”等。
博士生课程: “中国史学史的学术体系与专题研究”、“历史考据学通论”等。
二、学术成就:
    杨翼骧教授曾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古代部分,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又编著的《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已经出版了第一、二、三册,这是一部为史学史学科建设作无私奉献的、融学术性与资料性于一体的著述,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乔治忠教授与姜胜利教授合撰的《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祖述杨翼骧教授的学术精神,也是一部有利于史学史学科基本建设的著述。这构成南开大学史学史专业在全国同行中的特点和优点。此外,其他学术专著如《清朝官方史学研究》(乔治忠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清人明史学探研》(姜胜利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清文前编》(乔治忠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王世贞史学研究》(孙卫国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5月)等等,以及本专业的大量论文,亦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
三、学科特色: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是将理论思维与史实考据有机地结合一起的学科,研究历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并概括出系统、抽象的理性认识,具有评论、批判古今历史著述的学术职责。如果说历史学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状况的整体反思,那么本专业就是对历史学发展的全方位的反思,是认识论上更深一层次的反思;如果说历史学是对人们社会活动是非善恶的审判,那么本专业就是史家及其史学活动的裁判,是又深一层次的裁判。任何古代的、近现代的历史学说,其社会价值最终都应当置于史学理论的层面上衡量,任何古代的、近现代的历史撰述,其学术水平最终要看它在史学史中处于何等地位。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博士点,设立于1981年,是我国学位制度建立后最早批准设立的博士点之一。著名史学家吴泽教授是这一博士点的创始人。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学史(以传统史学批评、史学理论与方法论为主)、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以近现代史学思潮、流派与史学理论为主)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史学理论建设为主),同时在历史文献整理、中国学术史、海外中国学和中国区域文化史等众多学术领域,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并逐渐形成学术优势。近二十年来,本博士点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研究项目,先后出版了《中国近代史学史》、《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黄遵宪史学研究》、《吕振羽和他的历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中日近三百年史学与儒学传统》、《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等学术专著,发表了数百篇学术论文。此外,还编纂或整理了《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中国史学名著评介》、《中国史学史论集》(三种)、《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三种)、《何炳松文集》(四卷)、《资治通鉴》、《国语译注》等著作数十种。这些成果不仅多为本学科领域的填补空白之作,而且从理论与资料的结合上,为中国史学特是近现代史学理清了基本的头绪。并先后培养了近三十位博士研究生和近百名硕士研究生。     目前,本博士点已平稳完成了学科队伍的新老交替,其七名成员年龄均在35~55岁之间,其中五名为博士,二名为硕士,四人为教授,三人为副教授,在具体研究方向上也各有专攻,形成了互为补充的合理布局。并承担了《王国维全集》(国家“95”古籍整理规划项目)、《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史学》(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子项目)、《二十世纪初的中日国粹主义比较研究》(国家社科项目)、《中国现代史学思潮与流派》(教育部社科项目)、《客家方言群的历史与文化》(港澳台合作项目)等项目,因而被公认是国内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界阵容最强的队伍之一。
  本学科点计划在今后的研究中,不仅要继续发扬原先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面的优势,还将努力开拓中外史学比较、海外中国学和当代中国史学理论建设等新的研究领域,为推进整个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学科的建设作出贡献。学科队伍情况教授5位副教授2位盛邦和教授1949.1博导朱政惠教授1947.8博导邬国义教授1951.4博导胡逢祥教授1951.1博导路新生教授1952.5硕导王东副教授1963.3硕导房鑫亮副教授1954.11硕导
中国人民大学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是历史学科的核心专业,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科长期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历史文化诠释理论研究;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研究方向;史学的发展与演变研究;西方史学流派与理论研究;中层理论研究;比较史学研究。
  研究内容:史学理论研究方向研究中国传统史学、西方史学所运用的范畴、思维、程序、理论和方法等,探讨史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内涵、类型及其运用规则。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教研室学者牛润珍、徐兆仁、伍婷婷、张瑞龙、姜萌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由谢贵安领衔,研究专长,中国史学史、明清文化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