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中国经济史重要问题总结

2016-12-02 鹿鸣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古代史

第一章 中国历史上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简述中国历史上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

   1、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黄河中下游是中国经济最先进地区。中原人口稠密,气候湿润,经济发达。而“南方卑湿,丈夫早夭”气候恶劣,瘴气弥漫,野兽纵横,沼泽遍地。不适合农业生产。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连年战乱,灾祸不断,大量人口南迁,出现整个宗族一起南迁的境况。农业生产的重心开始向江南转移。但是这时候北方一旦稳定就会迅速恢复发展,水平高于南方。

   3、中唐安史之乱时,北方战乱割据,加上黄河流域灾害不断,使得北方的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而江淮以南相对安定吸引了很多北方难民。江南人口增多,劳力充足。先进的生产技术引进到南方,此时南方生产水平已经超过北方。(中唐时江淮地区已承担起唐王朝财政收入的大部分,“天下以江淮为国命”,财政十之八九来自江南,运河成为唐王朝的经济命脉)。五代十国时期,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继续提高。

   4、两宋时期北方先后经历女真族、蒙古族入侵,生产破坏严重。宋金边界战乱频仍。黄河水灾严重,大量人口南迁,加之南方人身依附关系减弱,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北宋时南方的富庶已经明显超过北方,至南宋时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江南。

 

(1)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黄河中下游是中国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距今1万年至4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黄河流域使我国最先进的经济中心地区。

因为当时的黄河并不浑浊,平均气温更高,降水量较多,森林破坏少,泛滥和水灾也少。但是长江沼泽遍布,丘陵多、平原可耕地少,毒虫猛兽多、疾病多。

(2) 中唐至南宋时期全国经济中心的南移、

  1. a)  中唐时期,江淮地区已承担起唐王朝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天下以江淮为国命”。

原因:

安史之乱以来,北方战乱,分裂割据,而且黄河泛滥频繁;南方(尤江淮以南)相对安定,北方人南迁,劳动力增加,经济快速发展。

  1. b)  五代十国时期,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继续提高。

在南方有九个王国,七个都在长江流域,北方则政权更迭频繁。南方能长期维持政权,说明经济发达。

  1. c)  北宋时江淮的富庶已经明显超过北方。

汴京的繁荣主要依靠的就是南方的经济。

  1. d)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最终确立。

(3) 明代两湖地区的大开发。

  1. a)  两湖地区垸田的兴起与发展。

开发晚的原因:

中游整体发展水平比下游低;两湖地区面积大,开发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排水问题严重,离海远,无处排水。

  1. b)  湖南、湖北的全面开发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元明时期湖北、湖南的全面开发:在湖北,一路从北方中原地区经襄阳南下进入巴山老林,一路由安徽、江西西上进入垸田区——基本结束了湖北地广人稀的状况。在湖南,江西人大批迁入扩大了民族杂居区,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

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外省劳动力大量迁入,促进过来开发。

  1. c)  手工业、商业与城市的新发展

 

二.试述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地区的原因,

1、中唐以来生产力的提高使江南人民治水能力加强,新耕地得以大量开辟(水车的普及和圩田、梯田的大量出现)

2、北方屡经战乱,黄河灾害日甚一日,南北对比,差距越来越大。

3、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补充了江南开发所迫切需要的劳动力。

4、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经验教训:

(1) 经济中心南移的历史告诉我们,先进与落后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随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相互渗透,经济状况会发生变化。比如70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地区迅速崛起。

(2) 关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不能搞统一模式,要因地制宜。

(3) 关于生产方式变革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问题。

  1. a)  地区开发程度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即能够征服自然。比如南方生产力水平提高是因为治水能力增强。

  2. b)  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条件和保障。

  3. c)  人身依附关系减弱,为生产提供了劳动力(生产关系改变会为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生产力发展直接改变当时当地的经济面貌,从而进一步影响生产关系)。

(4) 在环境保护保护方面,一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制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开发与治理保护相结合。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应并举。比如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却出现了水土流失、蓄洪能力下降、河床抬升、形成悬河的问题。

 

第三章 唐代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

一、简述两税法实行的历史背景,并评价其得失。

(1)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遭到破坏。唐中叶均田制彻底破坏,不负担租庸调的人很多,导致少数人负担畸重,同时国家的租庸调收入也大幅度减少。

(2) 均田制下的等额土地不再存在,均田农民逃亡。由于保甲制度的存在,更多均田农民逃亡。

(3) 安史之乱以后赋役制度处于混乱状态。为了筹措收入,户税钱和地税、青苗钱等就日益加重。同时地方又采取了种种搜刮办法,各地封建割据势力都自谋收入,随意征敛,中央政府的收入却寥寥无几。

 附:两税法主要内容

 ① 征税的基本原则:以资产为宗,不以身丁为本,资产少者税轻,多者税重。并明确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商人三十税一

就地落户,就地纳税,不论成年还是未成年。

 ② 简化税目。

税额不变,归并到两税之中,改变了税目繁多的纷扰状况。

 ③ 以州为单位确定征收额,计算每岁费用与上供之数量出以制入

摊至每亩,全国没有统一的标准。

 ④ 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故称两税。

 ⑤ 钱和实物兼纳,按田亩纳粮,按户等收钱

 

历史意义两税法按财产征税的原则符合历史发展进程,基本适应于当时,乃至整个后期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各种变化,适应于人身依附关系削弱以后的土地制度、经济基础。它的出现既是中国封建社会税制史上的一大进步,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优点:

(1) 均田制彻底破坏,私有土地制发展的新形势下,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转变的情况下,必然产生又唯一可行的新税制。

(2) 虽然并未减轻剥削,只在分摊办法上调整,使纳税人负担比过去公平合理(官吏和富户都要交税),任何人都要根据财产多少交税。

(3) 两税法将过去所有正税、杂税合并后确立一个税名,整理了混乱的征税制度,不许地方政府征收其他税。

(4) 国家不再干涉土地买卖,土地兼并合法化,大土地所有制获得巩固和发展。

(5) 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明显减弱,所有徭役全部并入两税,使早已出现的代役制以法定形式确定下来,从法律上否定了徭役。

(6) 人口自由流动合法化,从此客户不再是非法的黑户口,不再需要地主庇护,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也符合大土地制发展需要。

总的来说,适合私人大土地制发展,贫富分化加剧,人身依附关系削弱等一系列封建后期新特点,有历史进步性。两税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一直没有被取代,维持到了封建社会晚期。

缺点:

(1) 政局动荡,社会混乱,影响两税法的贯彻实行。原则未能真正贯彻,比如“不能加税”这一规定根本没有实现。

(2) 两税税额以大力14年基数为标准,除以土地数,各地没有统一的标准,人口迁往税负轻的地方,税负不均现象越来越严重。

(3) 农民手中货币少,不得不低价出售农产品来交换。

总的来说,理论和实际执行中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障碍。

 

附:租庸调法是在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基础上实行的一种赋役制度

  ——每丁每年纳粟两石,所谓“有田则有租”。

  ——随乡土所产纺织品,每丁每年纳绢二丈、绵三两,或(麻)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所谓“有家则有调”。(以家庭为单位织棉织麻)

  ——则是丁男每人每年要为国家服役二十天,“无事则收其庸”(唐六典)每天折绢三尺,20天六丈;所谓“有身则有庸”。

   ——三者合称“租庸调法

 

二、本时期内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前后期之间的变化。

1.土地制度方面——均田制和部曲田客制逐渐被地主租佃制所取代

  1. a)            唐代贵族官僚的受田,普及到品官中一切官吏,授田范围扩大了。

  2. b)           唐代法令规定了僧尼和工商业者都可授田。表明地主与商人的结合以及商业资本转向对土地的掠夺。

  3. c)            唐代限制土地买卖的法令,显然比前代放松。法令上限制土地买卖的时宽时严,给土地兼并的占有开了方便之门。

以上原因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以庄园经济为代表的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起来。

2.赋役制度方面——按财产征收的两税法取代了按丁征收的租庸调制

依据均田制而制定的“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的租庸调法,也大受破坏,按照财产原则征税的两税法终于代替了租庸调法。这是中国封建主义前后期转变的重要标志。

3.劳动者身份地位有所提高

  1. a)            均田制遭到破坏,两税法得以实施,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削弱,人口的自由流动合法化。

  2. b)           客户的人身权和社会地位发生变化:从不合法到合法,从荫附户转为封建国家的纳租户,最后进一步把客户编入八等、九等户中,使之制度化。

4.上层建筑领域的新变化:

         军事制度——募兵制取代府兵制

         选举制度——科举制逐渐取代推荐制,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

         文化方面——百花齐放,特别繁荣

简述宋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1)宋代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中唐以来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使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减轻,为大量人口脱离农业从事工商业创造了条件。

(3)商品流通和商业发展条件的改善。

  1. a)  宋代的水路交通较前便利,海运事业迅速发展。

指南针和罗盘的运用;社会环境安定,车船制造业进步。

  1. b)  服务于大商业的各种辅助机构大量增加——信用制度和旅店、仓储业的发展(如柜坊、便钱务、金银交引铺、质库、邸店、塌坊、堆垛场等)

  2. c)  货币制度的发展——货币铸造业兴盛,纸币产生与发展,标志我国由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转变的开端。

 宋代商品市场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局限性?

(1) 城市市场的扩展

  1. a)  坊市制度崩溃

所谓坊市制度,是在城市中划分居民区——坊和商业区——市,对商业贸易活动严格限制时间、地点的一种行政措施。唐中叶开始破坏,至宋代彻底崩溃,市区面积大大增加。

商税收入增加,早市、夜市都很兴盛,扩展到城外,面积增加,从而使交易区面积大大增加。

  1. b)  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郊出现新商业区和卫星镇市。

  2. c)  城市商业更加频繁——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开封城市商业的繁盛景象。

交易规模大,比如酒类专卖,并且需要购买酿酒权,说明酒类上市量和交易量都很大。

  1. d)  定期集市和各种专门市场大量出现。

比如开封相国寺内的定期集市,是土特产品集散大市之一。专门市场叫做“行”。

(2) 地方市场的扩展——镇市、草市、墟集的勃兴与发展。

  1. a)  与商业、手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密切相关。

  2. b)  沿江沿海口岸出现很多镇市。

  3. c)  水陆交通要道两旁。

  4. d)  由于某种手工业的发达而升格为镇。

(3) 宋朝与边地少数民族间的贸易发展。

  1. a)  宋与各少数民族间的官方互市贸易更加兴盛。

  2. b)  屡禁不止的民间走私贸易日益扩大。

(4) 对外贸易在宋代的新发展。

指南针和罗盘的运用;造船技术的进步;贸易口岸增加,其中两浙地区最多;船只航程增加;阿拉伯商人最多;手工品、矿产品和农副产品出口最多,主要输入香料和珠宝。

局限性:

  • 商品市场发展的基础并非专业化的商品生产,而是小农经济条件下的简单化商品流通,故从根本上讲,仍只是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导致商品流通异常活跃的因素,除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各级城市的兴盛外,还有各地区地理特征的巨大差异所造成的自然性生产分工以及政府赋税征收的货币化倾向。

  • 市场的数量、分布密度、水平规模、发展形态在地域上是不平衡的。

 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实行禁海政策,它有何主要内容?你如何评价它?

  • 原因:

明清时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受到外国入侵的威胁(外部原因);同时倭寇和海盗、商人勾结,而且又畏惧郑成功与反清复明势力结合起来(内部原因)。

  1. a)  直接原因:倭寇骚扰,西方殖民者侵略。

  2. b)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海禁是对重本抑末政策的延伸。对外贸易一直在发展,但一直不占重要地位,完全有可能被取消。海禁政策是发达、成熟的自然经济的要求。

  3. 2)  主要内容:

  4. a)  限制通商口岸

  5. b)  设立行商制度

行商是指封建政权特许,具有垄断性质,专门从事对外贸易的人,是当时中外贸易甚至外交事务的中间人。

公行是行商组成的垄断性组织,是兼具商务和外交两种性质的半官方组织。

“行商制度”是清朝政府通过特许商人——行商垄断对外贸易的一种制度。

  1. c)  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限制关系国计民生和军事的货物)

  2. d)  限制外商的居住和行动

  3. 3)  评价:

  4. a)在防范倭寇、海盗和外国侵略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具有自卫性质和作用,但是消极、被动、迂腐。尽管抵制入侵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但是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有能力抵御入侵。

  5. b)严重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对外贸易本来对中国是有利的,因此中国当时出口产品附加值高,而且处于出超,而西方国家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是一个发展贸易的良好时机,但是中国却放弃了这个大好的机会。

  6. c)并非个人秉性所致,而是没落中的封建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新事物本能的抵制。

简述鸦片走私贸易的形成原因及后果。

原因:

  1. 1.           从事鸦片走私可以谋取暴利,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不利地位,英国大量对华走私鸦片。

  2. 2.           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材料的要求。

  3. 3.           英国资产阶级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需求,对英国政府和整个资产阶级都利益攸关。

后果:

  1. 1.           中国对外贸易有出超变为入超。

  2. 2.           白银大量流失。

  3. 3.           使中国人身体虚弱精神萎靡,使得军队战斗力严重降低。

  4. 4.           引发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试述鸦片战争前的百余年间中英贸易的发展变化,并以进出口商品的变化加以说明。中国在贸易中逐渐由出超变为入超。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瓷器、丝、丝织品及茶叶。英国对中国主要出口棉花和鸦片。

由于中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物产和土地资源,本身的农业和手工业完全可以满足封闭的自给自足的需要;从西方国家来说,尽管他们的技术先进,产品新异,但是其工业产品规模要达到足以排挤中国的货物,攻破封闭的中国市场大门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于是英国只有通过走私鸦片改变中英贸易的逆差。

 

简述两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从中国攫取的重要经济特权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危害。

《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再加上“利益均沾”,使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1) 协定关税与海关行政权

  1. a)  协定关税:根据本国利益订立税则,实现关税保护,保护本国经济。但是后来中国海关不能保护本国工商业,而是为侵略者服务。

后果:中国绝大多数进出口货物征收小于等于5%的关税,中国成了关税最少的国家;进口税轻,出口税重,限制了工业的发展;多种进口商品获得免税优待(本应征收重税)。

  1. b)  子口税制度:又叫“厘金制度”,《天津条约》规定外国支教一次子口税,税率2.5%,这就导致国货税重,洋货税轻。

后果:破坏了内地税主权。

  1. c)  海关行政权的丧失

(2) 沿海贸易权,内河航行权及内地通商权:外国本应只能在制定口岸卸货,不能在内地航行和经商。

(3) 商埠、租界和领事裁判权:

商埠:凡外国胁迫国人开放通商的地区叫做商埠。一国应根据本国贸易需要,自己制定通商口岸,而且受当地政府和司法部门的管辖。

  1. a)  不平等条约,根据外国要求被迫开放,即“约开商埠”。

  2. b)  商埠开放地点不限于沿江和陆地边界。

  3. c)  外国人不仅可以停留贸易,而且可以租地建房、长久居住、甚至建教堂。

后果:外商获得特权和中国主权的沦落。

租界:是外国强迫中国政府在部分重要口岸城市划出的供外国侨民居住、经商的特定区,租界内的一切行政、司法、治安、财政均由外国管辖,中国政府无权过问,是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后果:是列强进行经济侵略和巩固既得利益的重要手段。

领事裁判权:亦称“治外法权”,即外国侨民享有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

(4) 片面最惠国待遇:即“利益均沾”。

最惠国待遇:原是国际通商条约中常用的互惠条款,即缔约国一方已经给予或将来可能给予第三国的优惠待遇,也同样给予缔约国的对方。

但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中的最惠国待遇都是单方面的,而且“利益均沾”成了外国侵略国共同掠夺中国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中国主权的危害特别大。

简述1840-1894年间外国对华商品输出的过程和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

(1)五口通商时期的中外贸易关系(1840-1858)

  1. a)  西方各国对华大规模商品输出受挫,未能迅速占领中国市场

  2. b)  中国商品的出口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茶、丝出口增长很快

原因分析:外国工业飞速发展,但市场有限,商品积压,导致经济危机频发。五口通商以后本以为会有销路,但是中国直至1864年都是出超,因为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力;

中西方文化、习俗上的差别;

鸦片走私贸易不断扩大,吸纳了中国人民有限的购买力。

  1. c)  后来,鸦片走私贸易猖獗,抵消了中国正常贸易中形成的有利地位。

(2)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贸易关系的根本变化(1859-1894)

变化表现:

  1. a)  输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商品数量激增

30年间,进口净值增长3.5倍,中国在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1877年开始,中国年年入超,一直持续到1949年。这也是中国贸易半殖民地化的重要特征。

  1. b)  商品构成发生变化,形成半殖民地化贸易结构

过去出口中丝茶占80%-90%,且主要出口茶叶,后来外国对中国产品需求范围扩大。中国开始出口低附加值的农产品和原材料,进口以机制工业消费品为主。

  1. c)  价格结构的变化

脱离国内市场、农民生产成本,受国际市场支配。这就形成了不等价交换,我国不能自己定价。

  1. d)  外国洋行控制中国进出口贸易

近600家外资银行和买办商业网,控制和垄断了进出口贸易。这就形成了外贸巨额逆差,出口商品以农产品和矿产品等原材料为主。

原因分析:

  1. a)  两次鸦片战争,列强获得更多特权,清政府成为侵略工具,为商品输出扫清了道路。

比如增开商埠、沿海贸易、内河内地贸易;低关税、子口税是成本减少,为降价倾销创造了条件;鸦片成为了合法商品。

  1. b)  印度、日本、锡兰茶叶大量种植,国际竞争激烈,中国垄断地位丧失,且外国生产生丝实现了机械化。

  2. c)  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成本下降。

生产:欧美 产业革命,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业品价格下降,市场竞争力上升。

东西交通:苏伊士运河开通,欧洲到中国航程缩短了1/4;木帆船被蒸汽驱动的轮船取代,使运费下降,周转时间减少。

通讯发展:1871年上海到香港再到伦敦的海底电缆建成,可以得知更多关于行情、库存和期货的信息。

外资银行体系建立

这都使我国对外贸易与世界市场联系增强,为大规模商品输出创造了条件。

  1. d)  服务于洋行的买办增加,逐步形成了遍及全国的买办商业网。

简述买办制度的主要内容,买办资本的来源及其投向。

买办是指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在拥有雄厚经济实力后,他们往往发展成为一种政治势力。

主要内容:

买办制度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买办合同、买办保证金、买办间、买办职能及其扩大、买办收入。

买办资本来源:

①薪金  ②佣金  ③在其他中外商人之间充当经纪人  ④自营商业⑤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洋行款项,利用各种陋规额外索取。

买办资本的积累和投向:

1)投资于自营商业是极为普遍现象,所占份额最大

2)在外资企业中大量附股

3)投资洋务派的官督商办民用企业

4)投资兴办私人资本主义工业

试就19世纪买办与洋行之间的关系予以分析和评价。

1、买办具有洋行雇员的身份,得到外国势力的庇护,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

2、买办与洋行在某些地方拥有共同利益,他们成为西方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工具。

3、买办还有和中国政府保持联系的优势。

试述1840-1894年间我国自然经济初步分解的表现、原因及其社会经济后果。

原因:

(1) 两次鸦片战争,列强在华获得一系列特权,有口岸深入内地。(主要原因)

(2) 买办队伍壮大,买办商业网形成,农村经济被越来越多的卷入市场。

(3) 西方各国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交通通讯条件改善,洋货成本下降,竞争力上升;

中国自身交通改善,城乡联系加强,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分解。

(4) 家庭手工业无法与机器大工业抗衡。(内部原因)

(5) 半殖民地贸易格局中,一切围绕世界市场进行。棉花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土货成本上升,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表现:

(1) 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及其与农业的分离

  1. a)  纺与织的分离

洋纱排挤并取代土纱,使纺与织分离。廉价洋纱大量输入(其实鸦片战争以前就已经开始,但遭到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首先取代经线,后又取代纬线,于是中国人自己织布,但不再纺纱。

  1. b)  耕与织的分离

洋布大量输入并取代土布,手工织布业与农业强制分离;但这一过程的推进并不顺利。中国人不愿接受洋布,因为农家需要副业收入,一直以手工业补贴家用;而且是货币的主要来源,而赋税中货币部分增加,农家需要卖布来交税。

70-90年代,中国耕织结合的经济结构逐渐被破坏,自然经济初步解体。

(2) 农产品的商品化

  1. a)  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和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是外国资本掠夺的需要)

  2. b)  粮食商品化程度提高。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是缓慢的,不可高估。

社会经济后果:

(1) 市场的扩大。

为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准备了广阔的原料、商品市场,从属于世界市场,带有殖民地性质,因为是受制于人而不稳定的。

(2) 形成了充足的劳动力市场。

农民破产、失业,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工人工资待遇很低,企业宁可用人工而不愿意使用机器。这就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很低。

(3) 货币财富的积累严重不足。

劳动力积累和货币积累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但是在中国这两个方面是极不平衡的。

试述近代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及其特点。

近代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是缓慢和极不充分的,因为它不是生产力发展而自然发生的,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造成的,是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封建经济仍然占据优势情况下被动发生的,并且受到小农经济的顽强抵抗。

特点:

(1) 它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而是外敌入侵后开始,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相始终。

外国经济侵略起决定作用,大量财富被掠夺,汇回国内,成为母国的资本积累。中国的资本积累是外国资本积累的延伸。

(2) 货币积累先天不足。

中国不可能采取海外殖民制度,只能立足于国内,通过不等价交换、赋税、地租来剥削本国人民。这主要是因为:信用制度不发达,财富积累缓慢而不充分;大部分资本积累被外国掠夺。

(3) 劳动力的积累过大,工资极低。

结果: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两极极不平衡,进展十分缓慢,并始终未能完成,严重制约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劳动力相对过剩,贫困的一极过大,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资本密集型企业较少,技术进步缓慢,因此资本积累始终没有完成。)

洋务派所办近代企业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试分析其性质与作用。

军事工业:

(1) 背景

  1. a)  清政府统治内外交迫,要摆脱困局。

国内矛盾日益尖锐,起义很多;国外两次鸦片战争。

握有实权的官员要重建统治制度。

  1. b)  亲身领略了外国军队的船坚炮利,逐渐接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 性质:

  1. a)封建性为主,因为军事工业生产不可能完全市场化。

  2. b)  买办性为主,因为初期只能依靠买办。

  3. c)  一定具有殖民地依赖性,但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环境的产物,民用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同样存在。

  4. d)  资本主义性质:官府手工业加洋机器和洋工匠。但是客观规律不以意志为转移,原有的生产关系无法继续维持,只能进行突破和改变。所以后来军事企业逐渐倒向国家资本主义。

与一般官府手工业的不同之处在于:

经费来源不同:官府手工业依靠赋税,而这些企业主要依靠关税,即外贸收入,具有资本积累的性质;

劳动者身份不同:雇工是劳动力的出卖者,封建依附性较弱,工资结构和水平与外国相同。但是不是商品生产,资金也没有转化为资本,所以工人并非受雇于资本,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关系。

有一些商品生产,但不为盈利。

(3) 作用:生产经营效果并不理想,新式军火往往用来镇压人民,无法与外国相比。

  1. a)  中国人自己兴办的第一批近代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 b)  锻炼、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办学堂、翻译局,传播了先进文化、知识、思想,对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影响。

  3. c)  培养了一批用机器生产的工人,形成新社会力量,成为无产阶级的来源之一。

  4. d)  一定程度上有抵御外来侵略的作用。比如马尾船厂军舰阻止了日本对台湾的入侵。

民用工业:

(1) 背景:

  1. a)  军事工业迫切需要民用基础工业的支撑。(必先求富,而后能强)

  2. b)  清政府国库空虚,不得不借助民间资本。

民间70年代以后积累了大量货币资本,并企图用钱生钱。

(2) 性质:

洋务派民用企业利用私人资本兴办的工矿企业主要是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两种形式。属于早期官僚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盈利为主要目的,也有封建性、买办性和殖民地依赖性。

(3) 作用:

促进作用:

  1. a)  突破封建传统势力和观念的影响,首开中国兴办资本主义工矿、交通企业的风气,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2. b)  借助官督商办形式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半期大批近代大型骨干企业,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而这仅靠死人资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3. c)  使用机器(先进的新生产力)生产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引进了技术、人才,促进了无产阶级产生,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4. d)  有振兴本国经济,与外资企业争利的作用。

消极作用:

  1. a)  西方股份制形式,却由官府派人经营管理,封建衙门气重,带入了官场陋习,导致经营失败。

  2. b)  部分官办民用企业拥有不同程度的专利权(垄断权),直接妨碍民族资本的发展,对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起阻碍作用。(但抑制作用有限,促进作用为主)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特点和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特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1) 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

(2) 地域分布很不平衡,多集中在通商口岸城市。

(3) 投资少,规模小,设备简陋,生产技术落后。(资本有机构成下降)

(4) 对外国资本有依赖性。(机器、原料和技术的依赖。由社会环境决定)

(5) 不同程度的封建落后性。

  1. a)  资金筹集:不靠信用制度,而靠个人关系。

  2. b)  利润分配:不是盈利后按照股权分配,而是通过官利制,不管盈利与否都有利润,因而缺乏激励效应。

  3. c)  封建家长制经营管理:包身工制和养成工制。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

(1) 中国资本主义工业是跳跃式进入机器工业阶段。

从简单协作到工场手工业,再到机器大工业的一般顺序并不适用。中国不仅没有经历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主义萌芽也被破坏。发展顺序是从外资企业到洋务派近代军工企业,再到洋务派民用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 产生道路的不同。

外国是从民间发展起来的,从私有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资本主义。而中国是先由国家兴办,再私人兴办。

(3) 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不同。

外国是纺织业等民用轻工业先发展,走先轻后重的道路。中国是先重后轻,从官办军事工开始,到以重工业为主的官办、官督商办的民用工业,再到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

(4) 与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间存在既相矛盾又相依赖的关系。

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试分析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

  •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成为主要侵略方式。

帝国主义国家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结合,形成金融资本。它们聚集了大量的货币资本,但是高额利润投资场所国内已经没有了,于是它们急于进行海外投资。

  • 设厂权、路矿权的攫取使投资侵略合法化。

《马关条约》首开日本在华设厂先例,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所有国家都可以投资设厂。攫取路矿权也是列强可以利用中国的土地、矿产等资源,直接进行投资侵略。

  • 瓜分势力范围使之获得重要投资场所。

世界殖民地也已经瓜分殆尽,所以半殖民的中国成为了其瓜分的主要对象。

 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危害。

主要内容:

(1)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

(2) 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3) 赔款二万万两,后又加上赎辽的3000万两。

(4)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

(5) 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任便运入机器设备,从事各项工艺制造,产品可直接运销中国各地,并免征杂税。

危害:

(1) 助长了列强侵略中国和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狂潮。

(2) 首开日本在华投资设厂的先例,由片面最惠国待遇,所有侵华国家都可以投资设厂。这就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这条约规定也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要求,而资本输出必然导致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

(3) 四个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的开辟,等于把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和江浙两省,向日本同时也向其他帝国主义开放,便于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4)      巨额赔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危机。为偿付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帝国主义国家则通过附有苛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使清政府更加依附于帝国主义。

(5) 日本利用巨额赔款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帝国主义过渡。

  1. a)  扩充军备

  2. b)  币制改革(赔款作为货币改革准备金)

  3. c)  设立一系列基金,比如灾害基金

  4. d)  其他支出,比如侵略台湾和皇室费用。

总之,《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甲午以后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加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后果如何?

1、攫取投资特权与划分势力范围

2、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及其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命脉(形式:开设银行、政治性贷款、争夺铁路权、投资权、投资开矿、投资设厂)

后果: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投资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有何特点?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主要方式: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特点:

(1) 投资主要来自对中国的掠夺。

原始资本来源:战争赔款;外资银行吸收华人存款;合资、股票和债券吸收华人资本;直接侵占土地、矿产,掠夺中国资源开办企业;对华借款利息和企业利润。

(2) 直接投资比重大于间接投资。

其他殖民地垂直分工,以间接投资为主,但是中国以直接投资为主,因为:中国政局动荡,贷款有可能收不回;而且民族资本弱小,原材料便宜。

(3) 商业投资大大多于生产性投资,资本带有明显的流动性。(对实体经济发展不利)

(4) 具有集中性和垄断性。

开始时包括英日俄法德美等国,后来以美日为主;集中在少数垄断集团手中。

(5) 投资地区集中于通商口岸城市。

包括上海、广州、汉口等大商埠。

影响:

(1) 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

  1. a)  对财政金融的控制。

  2. b)  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决定作用,包括对国计民生起重大作用的经济部门和企业资源)

  3. c)  中国政府成为列强的侵略工具。

中国政府保持完整外貌,但已经是空壳,独立性丧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成。

(2)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征。

  1. a)  帝国主义操纵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

  2. b)  封建经济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仍有显著优势。

  3. c)  本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某些发展,但十分弱小。

  4. d)  经济发展极端的不平衡。

农业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商业,工业十分弱小;

封建经济大于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大于本国资本;

重工业落后于轻工业;

新式工商业、金融业集中于少量口岸城市。

结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已经由独立国家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3) 客观上对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刺激和诱发作用。

铁路修建促进城市的发展,比如青岛和哈尔滨;轮运业的发展带动了新式交通的发展。

结论:甲午以后,中国经济在一步步艰难的向近代化迈进,同时也深深地打上了半殖民地烙印。

  1. a)  传播引进了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技术、思想和管理文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刺激了民办企业的兴起。

  2. b)  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商品化

试述1895-1936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1895-1913

设厂数增加;资本额扩大;集中在轻工业(棉纺和面粉加工业);集中在沿海沿江城市。

原因:

  1. a)  甲午战争战败受刺激,革命运动高涨,戊戌变法运动以后掀起投资高潮。

  2. b)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促进了自由主义思潮的产生。

  3. c)  经济侵略加深,自然经济解体,本国近代工矿交通业起步,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4. d)  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从此中国工业投资主体发生变化,从清政府转向民间。

2、一次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1914-1920

战争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较少对华输出,增加对华输入,减少了商品倾销对民族工业的压制;一系列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促使抵制日货,支持民族工业。

原因:

  1. a)  侵华列强卷入大战无暇东顾。

  2. b)  反帝爱国运动发展(21条以后抵制日货)。

  3. c)  战时经济,减少了商品输出,增加需求,提供和让出了空间。

3、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继续发展(1921-1936

战时投资进口的许多设备,战后才形成产能,存在一定的惯性。发展到1922年停滞,25年以后又好转,直至1931年仍有发展,1931年经济危机,1935年后又好转。

此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从口岸城市向内陆中小城市扩展,部门和地域也随之扩大。

原因:

  1. a)            战后银价下跌快于物价下跌,刺激经济带来工业的繁荣。

  2. b)           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直到1931年才危及到中国。

1895-1927年中国本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有何特点?

本国资本主义工业快速发展,设厂数增加,资本额急剧扩大;主要集中在轻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城市;本时期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和支持;仍然受到本国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的压榨。

特点:第一、发展速度较快

第二、呈现为两次发展浪潮

第三、产业结构显得颇不平衡

第四、单个企业的资本平均数较少,显得企业规模过小,力量薄弱

 简述中国近代银行业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一)中国近代银行的产生(1897-1911

1897年 中国通商银行设立标志我国银行业的出现

1904年 户部奏定《试办银行章程》,成立户部银行。注意户部银行并非由工商业资本家投资设立,而是由政府财政管理需要和贸易需要产生

1907年 邮传部奏准设立交通银行,官商合办

初步形成“北四行,南三行”的格局,这些银行多集中在口岸城市

(二)中国银行业的初步发展(1912-1926

1.概况

国民政府成立后用所发金融公债向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增资,规定两行是具有国家银行性质的特种专业银行

2.发展原因

(1)政局动荡,官僚豪绅地主存款大量增加

(2)社会风气和人民观念变化,银行存款增多

(3)北洋政府连年滥发公债

(4)进出口贸易促进汇兑业务发展

3.特点

为适应财政需求,在公债刺激下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大,不稳定。

一、简述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主要经济政策与措施,并予以评价。

(1)统一财权,整顿财政

  1. a)  统一财权,实行国地税分流的税制改革。

田赋和屠宰税等归地方,关税、盐税和商税归中央。(因为原本就是抵押品,由外国人掌控,地方上落不到好处)

评价:这样做既可以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又可以确保中央的财政收入。

  1. b)  统一度量衡

在此之前存在斗、升、斛等多种度量衡。各地不一致,甚至不同货物也不一致。

评价: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1. c)  确立预算制度

评价:是国家财政管理方面的一大进步,但是无法切实执行。

(2)整顿税务,增加税收

  1. a)  裁撤厘金,举办统税——工商税改革的重大举措。

所谓厘金,是指内地货物的通过税,是太平天国运动时为筹措军费所设。

所谓统税,即一物一税,所有国内日用工业品均按此原则就厂就关一次性征税后,通行全国,不再征收其他税捐,重征者可申请退税;1931年开征统税后,成立了统税署。

评价:

优点:

统税是一种顺应税制改革潮流的工商税种,使浮征和勒索失去了名目,实行之初促进了国内商品正常流通和出口,促进了工商业发展和税收的增加;

既截断了地方军阀收入来源,又充实了国库,对国民政府来说是一箭双雕的举措。

缺点:

其征税原则及税率对外商更有利。对商品进行分类,高档商品低税率,低档商品高税率;而且从量不从价,外国多出口体积小的商品,而我国多出口大宗商品。

在执行中,厘金裁撤并不彻底,统税税率过高(大于等于50%),不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1. b)  关税自主(主权独立的标志,财政收入的大宗)

将“值百抽五”的协定税则改为国定税则,并对关税制度进行改革。

第一,1928.6《关税自主宣言》,宣布各国与北洋政府订立的条约应重订新约,收回了关税自主权。1928年底除日本外其他国家都签订,后来抵制日货运动使日本屈服。

第二,将5%的等额税率改为7.5%-27.5%的差等税率,后又几度调升。

评价:

使关税收入大大增加;

并没有达到完全自主,只是适当提高了利率,因为海关行政权仍然在外国人手中,要提高税率还是必须与外国人进行谈判,得到允许之后才能提高;(部分自主)

国民政府的目的和动机是扩大财源,解决军、债两费的高额支出,并非为了保护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关税收入用途大多数用于还债,国民政府能动用的关余部分非常有限,且多用于军事支出,用在经济建设上的很少。

总之,关税自主大大增加了财政收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切忌过分夸大。

  1. c)  整顿盐税

第一,统一盐政、盐税;

第二,改进缉私办法;

第三,实行旧厂管理,改革运销制度。

评价:有利于盐政和盐税的规范化,但在执行上有所保留。

(3)币制改革

  1. a)  废两改元

1933年国民政府废除银两,使银元成为统一流通的本位币的一项币制改革。

1932年金融危机,大量银元涌入上海,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废银两,确立银本位币,铸造权归中央造币厂。

评价:

统一货币,便利流通,有利于发展经济,提高了央行的地位,为法币政策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但是并不彻底,没有脱离银本位制,而我国并不是产银国,这就导致我国货币权操控在外国手中,世界银价的波动会影响我国金融,所以必须进一步改革。

  1. b)  法币政策:

1935.11.2,在英国金融专家的帮助下,

第一,以中央、中国、交通以及后来的农业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不得使用现金,白银国有,不得流通。

第二,其他银行发行的纸币、钞券由央行钞券换回。

第三,确定法币的外汇本位制,与英镑挂钩,成为英镑集团的附庸。后来美国停购白银,银价大跌,于是又被迫与美国挂钩。

评价:

第一,是中国货币史上的巨大改革,用纸币取代金属币,适应货币经济发展要求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第二,统一货币,结束了多年的混乱。

第三,缓解了严重的危机,制止了白银外流,扭转了物价过高、企业破产的局面,对稳定经济、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第四,直接和英美汇价挂钩,使英美操纵中国货币政策,加强了经济侵略。大量准备金存入英美银行,为英美提供了货币,也加强了财政金融控制。

第五,为四大家族国家聚集财富、垄断金融创造了条件,为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

评价:

1、曲折艰辛,有所建树

①实现财政统一,增加财政收入

②交通事业的发展

③工矿业发展及其近代化水平提高

④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⑤科教事业有所发展

2、弊病与局限

①发展很不全面,发展缓慢

②具有明显的殖民地倾向。随着殖民地化加深,对外资市场高度依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