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史冲刺必看练习题

2016-12-23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1,简述东亚封贡体系


东亚封贡体系是指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它与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在这一体系中,明朝并未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也未干涉其政治,只是对其现存的政治形态予以一种高姿态的认可;而处于依附地位的诸小国反而享受到了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国家间那种常见的赤裸裸的权力和利益之争,在东亚地区被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东亚封贡体系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经营、完善自己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但处于体系最高点的中国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2什么是世界史

世界史的特点及掌握方法

世界史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国家地区多、差别大。因此,显得内容庞杂,线索多,不容易掌握和记忆。尤其对古代的历史,时间久远,学生一般疏于记忆,不熟悉。而对于近现代史,史实又太多,国家繁杂,也难于记忆,感觉零乱,掌握困难。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依据一条线索来记忆世界历史。具体来说:

世界古代史主要是关于世界文明古国的历史,是讲人类奴隶制社会的历史发展情况。人类最古老的奴隶制文明都在东方,有四大国家: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此外,在欧洲还有两个奴隶制文明:一个古希腊文明和一个古罗马文明。中国除外,我们找一条主线就可以记住这段历史:依照这五个古文明产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忆。即,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的顺序。欧洲的两个奴隶制文明虽然并不古老,但是它们是封建制和资本主义产生的发源地,而且是人类最典型的奴隶制度,所以很重要。

(2)世界中世纪史是讲人类封建制产生、发展的历史。因此,以这条主线来串起欧洲、亚洲、北非等地区封建主义发展的历史。其中,欧洲与亚洲的封建制又不相同。而欧洲大陆又与英国不同。欧洲大陆又以法国最典型。欧洲的封建制与基督教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基督教神权政治。因此,欧洲封建制的完善是与基督教神权的崛起与衰落联系在一起的,即充满了君权与教权的斗争,期间还贯穿着城市商品经济的产生、崛起对封建君权的影响与作用。然而在亚洲则不完全如此,亚洲的君权强大。在东亚和南亚,君主一般是独立于宗教权威之上,但西亚的伊斯兰教国家除外,他们是政教合一的政权。典型的是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

(3)世界近现代是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因此,围绕这条线索,我们可以将资本主义产生最早的欧洲国家的历史串起来,从经济上的发展影响到资产阶级政治夺权,从而诞生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又进一步促使它们向外进行殖民扩张,又将前资本主义地区(指亚、非、拉美等地)强行拉入资本主义发展轨道。结果又导致这些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又再次出现殖民地半殖民地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问题,于是出现了近现代复杂的国际关系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围绕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最后演化出了人类历史上的二次世界大战。

由于1917年诞生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因此,现代世界历史的线索发生变化。围绕现代社会主义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条主线,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殖民地半殖民地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变化,从而演绎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战胜国处理战败国,到后来对付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历史,同时也演绎出社会主义苏联与资本主义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斗争的历史。以至最终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当代史可以冷战的产生到结束为主线。围绕冷战的起源、正式产生到高潮再到结束,可以将苏东社会主义阵营与英美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关系变化,以及他们各自的内政外交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整体。与这两个阵营相联系的第三世界的历史也随发生。当代史最后就以苏东剧变,冷战结束而终结(1991年)。


3 世界历史的分期问题

对世界历史的学习研究同样也要使用这一方法。对世界历史进行分类的方法之一就是对历史过程进行时序上的划分即分期。划分的标准是:以那些对世界历史发展有重大意义并导致世界历史出现质变的事件为界,把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彼此衔接但又不同的段落,借以说明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阶段性和连续性,以深化人们对漫长历史过程的认识。 

目前,国内外史学界还不能在世界历史的分期问题上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不过,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  以社会形态演进为依据的历史分期法 
这种分期法把社会形态的更迭作为历史分期的主要依据,即把人类历史的发展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其中,古代史又分为上古史和中古史。上古史以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为主要内容;中古史以封建社会为主要内容;近代史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和发展为主要内容;现代史则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平行发展为主要内容。采用这种分期法的代表论著有:前苏联的 10卷本《世界通史》、日本岩波讲座之《世界历史》、人民出版社99年版 《世界通史》 。这些通史著作都以社会形态的变更为分期的主要依据。但对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却有不同主张。所以分期的具体时间有所不同。但大体可作如下划分。 
从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产生到15-17世纪为世界古代史,其中以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作为上古史和中古史的分界线,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的结束和封建制的开始。 
从15-17世纪的文艺复兴或地理大发现或英国革命开始到20世纪初的十月革命或一战结束为近代史的时间断限。 
从20世纪初到现在为世界现代史。或再一分为二,以1945年二战结束为界,现代史和当代史。 
应当说明的是,西方的一些通史著作,不作近现代史的划分,把15世纪以后到现在的历史通称“世界现代史”,意在突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历史地位。 
•  以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作为分期的主要依据 
采用这种分期方法的历史学家,一般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采集文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也就是说他们把人类谋取生产、生活资料的具体方式的变化,或人类在物质文明上的飞跃作为划分人类社会历史阶段的主要依据。这种分期法的代表性论著有,英国的剑桥古代史、剑桥中世纪史,威尔斯的 《世界史纲》 、海斯的《世界史》、伯恩斯的《世界文明史》。 
以全人类一体化历史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作为分期标准 
提倡和采用这种分期法的学者的共同点是,强调以全人类的历史发展作为考察对象,着重研究各个地区、国家、民族和文明类型之间的联系、交流与碰撞,而反对用地区国别史的拼凑来充当世界历史。提倡站在月球上,把地球上的人类历史 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摆脱地区、国别、种族的偏见。其代表性著作有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吴于廑、齐世荣的《世界史》。这种分期法代表了国际史学界的新趋势。吴齐的具体分期如下: 
• 世界古代史:自远古有人类以来至公元 1500年
此期人类各地基本处在相互隔绝和孤立分散状态,但也通过战争、贸易等途径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为人类打破隔离状态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 上古史自有人类以来至公元5、6世纪左右的民族大迁徙及其所引起的政治格局的巨变。早期人类发明了现代三大基本技术(制作技术、能源转化技术、信息技术)的雏形:石器制作技术、人工取火技术、有声语言,建立了社会组织。4000-2000年形成了五大文明中心。这些文明中心通过战争、贸易等形式不断将自己的文明成果向周边地区辐射、扩散。 
2) 中古史 公元5、6世纪至公元1500年。人类通过民族迁徙和大范围的战争,世界逐渐向连成一体前进。 
3)世界近代史1500年的地理大发现至1900年帝国主义的形成 西方通过殖民征服,逐步把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到19世纪末,终于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各地均被纳入该体系之中。 
4) 世界现代史 1900年至20世纪末 这一时期在时间上涵盖了20世纪。该世纪既是千年之交的世纪,也是人类社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战争浩劫和取得空前发展的世纪。在上半叶,人类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两次惨遭世界范围战祸的浩劫。其造成的灾难和后果在人类数百万年的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在下半叶,是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和一体化的时期,叶是世界全局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这是人类联系空前加强的50年,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对话体系得以建立完善,世界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地球村。 
这一分期方法代表着我国史学界对世界历史分期的最新研究成果。


4论述20世纪的几个史学思潮

20世纪西方史学主要思潮

5,公元前后亚欧大陆民族大迁徙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 

答:欧洲的民族迁徙彻底改变了西欧的人种,文化和政治制度,对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罗马式奴隶制被废除,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2.西欧统治者的人种构成发生了变化,日耳曼贵族成为西欧统治阶级的主体。 3.基督教神学成为支撑新兴国家意识形态。 

4.西欧文明的重心由地中海沿岸迁至西欧内陆地区,由城市转至乡村。 

5.希腊罗马因素、基督教因素和日耳曼因素的相互融合,产生出新的西欧文明,后来又孕育出工业文明,15、16世纪开始的工业世纪对农耕世界的征服使世界历史成为现实。 总的评价: 

一、民族大融合,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民族。 二、文化大交流,孕育了新的文化。 

二、西罗马灭亡,日耳曼诸国形成,中国经历西晋到隋的分裂割据重新走向统一,促使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 

四、导致了文明域界扩展和文明形态的变更,为人类历史从民族史、国别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奠定了必要前提 

6、试析雅典民主政治之利弊

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全体雅典自由民(2)。雅典公民内部政治上是比较平等的(2)。雅典民主政治是奴隶社会中最进步的政体(4)。这种政体对雅典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对调整自由民之间的关系,对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政治责任感,对公民才能智慧的充分发挥以及稳定政局都产生了重大作用。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有较大影响(2)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极为明显的阶级局限性(2)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弱点:不可能做到任人唯贤,让有才能的人充分发挥作用(2);缺乏一个稳定的领导集团,缺乏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极端的自由民主极易导致党争混乱和无政府状态(2);直接民主制只能在小范围内实行(2)。

7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瓦解了封建的自然经济,为西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使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贵族、市民和城市平民(2);有助于封建国家实现统一,促进了政体的改变(2);为西欧科学文化的发展和最终冲破教会对文化的垄断创造了条件(2);西欧此后在许多方面比世界其他地区发展更快也与此有关(2)。

8、.试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衰

征服后果:

经济方面,土耳其的征服和占领造成了近东的商业危机,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1');

政治方面,促成了以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多民族的奥地利国家的形成,     改变了东南欧的国际形势(1');

文化方面,土耳其的征服对文艺复兴有一定影响(1');阻碍了被征服地区经济的发展(1');帝国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俄罗斯帝国向地中海的扩张,对于维持地中海东部的均势起了一定的作用(1')。

衰落原因 :

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起义直接动摇了帝国的基础(1');土耳其经济的落后是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2'); 封建割据和内讧削弱了帝国的统治力量(1');对外侵略的失败加速了帝国的衰落(1')。

9、试论述中世纪教会在西欧的统治 

教会在经济上的统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地主:占有的土地和对农奴的封建剥削,教会通过什一税对居民的剥削(5')。

教会在政治上的统治--教会是西欧的封建政治中心:教会对西欧各国王权的控制,宗教裁判所对宗教罪的审理和对“异端”的迫害(5')。

教会在思想文化上的统治:教会宣扬的宗教神学--“教父学”的概说;教会奴役人民的精神武器--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内容分析;对古典文化的摧残和对教育的垄断(5')。

10、简析伊斯兰教对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形成起促进意义的原因。

伊斯兰教是严格的一神教,这种一神信仰贬低了各部落神的地位,把半岛上不同部落、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团结在一起,通过宗教信仰的统一把分散的阿拉伯各部落联合起来,为阿拉伯国家的形成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2')。伊斯兰教的主体教义就是服从安拉和先知,这实质上是要求人们服从阿拉伯贵族的领导、服从国家的统治,这种服从又为对外进行征服所利用(2')。伊斯兰教宣扬的圣战实质上就是要它的信徒为国家而战,这就充分动员了阿拉伯游牧民族对外扩张掠夺的积极性,使其勇敢精神在统一征服战争中得到了充分发挥(2')。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宗教组织,这种组织为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治体制提供了现成的组织形式;伊斯兰教教义和古兰经为新兴的阿拉伯贵族进行统治提供了政治纲领和立法依据(2')。伊斯兰教限制高利贷、救济贫苦百姓、释放奴隶等主张,吸引团结了广大民众,为统一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2')。

11、简述希波战争的原因及历史影响。

希波战争的直接原因在于波斯帝国对小亚希腊人的压迫以及由此引起的反抗和雅典等城邦的干预;较深层的原因则是波斯统治者拓土开疆的侵略野心及其对希腊各邦发展造成的严重威胁(3')。历史意义:6e$ D7 Q' f( )/ k1 J- Y# n历史,历史论坛,中国历史,国学,History,军事反侵略战争战胜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的范例(2')。维护了主权独立与自由和平,为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2')。' E6E# R0 P. O3 u6 v历史,历史论坛,中国历史,国学,History,军事使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分庭抗礼之势(3')。

12论梭伦改革

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雅典首席执政官,并进行改革。

主要内容有:

1、颁布“解负令”, 解除债务和由于负债而遭受的奴役。根据这个法令,平民欠贵族的债被废除,因负债而变成奴隶和“六一汉”的平民都重新获得自由,从此在雅典也就永远禁止了债务奴隶制。

2、按照财产资格把全体公民分成四个等级,从而使工商业奴隶主和氏族贵族奴隶主取得同等地位,都属于第一和第二等级,一般小农和手工业者大部分属第三等,雇工和贫苦公民则归第四等。梭伦还规定,一、二等级可担任最高官职,三等可任低级官职,四等不能担任官职,表明这个改革主要是为工商业奴隶主掌握政权开辟道路

3、设立一些政治机构,以限制和削弱贵族会议的权力,例如设立四百人会议,由雅典的四个部落各选一百人组成,除第四级外其他各级都可当选,这个会议负责准备和审议人民大会的提案,类似它的常设委员会,把原来属于贵族会议的权力转移过来。另外还设立陪审法庭,全体公民皆可选为陪审员,贵族垄断法庭的权力也就被打破。

4、采取一些鼓励工商业的措施,例如改革币制,奖励外地工匠移居雅典并给予公民权,提倡公民学习手工技术等等。综合上述四方面,可见梭伦改革的核心始终是服务于工商业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梭伦在经济、政治方面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标志着雅典自由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一次重大的胜利,对以后雅典历史的发展具有巨大进步意义和影响。

梭伦改革之后,雅典城邦的政治发展基本上走着他所开辟的道路,即逐步限制和取消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工商业奴隶主上升为掌权的统治阶级,并使雅典的奴隶主政治具有明显的民主制特征。

13论罗马王政时代

罗马历史的最早阶段称为“王政时代”,即传说中的国王(勒克斯)统治的时代。据说,这个时期总共经过七个国王,历时约两百多年,但这些传说真实性是很可疑的,实际上,王政时代从罗马建城起到推翻国王成立共和国止,大约只有一百多年(公元前七世纪后半期到公元前510年)。

当时罗马社会发展的特点是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阶段,到了王政时代后期,这个过渡才告完成,形成了罗马奴隶制国家。它的标志就是古代传说中的国王塞尔维乌斯·图里乌斯的改革。

传说罗马人分为三百个氏族,每十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称为库里亚,十个胞族又组成一个部落,全罗马共有三个部落。当罗马建城之初,国王实际上只是事民主制的军事首领,是由称为“库里亚会议”的人民大会选出来的。但是,当时罗马社会内部的阶级分化已比较明显。除了国王这个军事首领而外,氏族贵族的权势也大为加强,他们垄断了原有的氏族议事会,据有“元老”尊称,这个议事会也就称为“元老院”它是真正掌握权力的机关,由它处理各种公共事务,预先讨论决定向库里亚会议提出的重要议案(例如选举国王和制定法律等等),因此库里亚会议实际上成为元老院的工具。

在经济方面,氏族贵族霸占氏族公有地,剥削奴隶和依附者,当时罗马的土地有一小部分已作为小块份地分给各家私有,但大部分名义上仍旧归氏族公有,这些公有土地实际上却被贵族霸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罗马城的逐渐扩大,罗马地区的人口日益增加,增加的人口中一部分是外来移民,一部分是被征服地区主要是拉丁地区的居民。所有这些新的居民都处在旧的氏族制度之外,因而被称为平民。他们是人身自由的人,可以占有土地,必须纳税和服兵役。可是他们不能担任任何官职;既不参加库里亚大会,也不能分得公有地。平民受到氏族贵族政治上的压迫和经济上的奴役,他们反对贵族的特权,平民并展开与贵族的斗争,这种斗争促成了塞尔维乌斯的改革。

塞尔维乌斯·图里乌斯是传说中的第六个罗马国王(约公元前578534年),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把全体罗马人按财产划分为五个等级,拥有十万阿司(罗马钱币)的为第一行等级,七万五千阿司为第二等级,五万阿司为第三等级,二万五千阿司为第四等级,一万一千(或一万二千五百)阿司为第五等级,财产低于第五等级的,称为“无产者”不列级别。每个等级按财产提供不同数目的军队,以百人团为单位,第一级出八十个步兵百人团,又外加十八个骑兵的百人团;第二级出二十二个,第三级出二十个,第四级出二十二个,第五级出三十个,不入级的无产者则只是象征性地出一个,投票以百人团为单位,一团一票,组成百人团大会,用它代替原有的库里亚会议(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职能。

传说中的这次改革内容,实际上是不可能在一次改革中全部实现的,它应该是相当长的历史发展结果。这次改革的意义主要在于它代表的方向,即打击氏族贵族和氏族制度,以财产划分等级和保证有产者掌握政权,从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被国家制度所代替。

王政时代末期,罗马奴隶制国家一度受伊达拉里亚人的统治,传说中的第五个、第七个国王都是伊达拉里亚人。公元前510年,国王被人民起义推翻,从此罗马不再设立国王,而选举一年一任的两名执政官作为行政首脑,建立了罗马共和国。

 14论凯撒的独裁

原因:

1、接连不断的奴隶起义,严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专政,奴隶阶级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力求摆脱共和政体,建立军事独裁。

2、马已由一个狭小的城邦发展成为囊括地中海的大国,元老贵族垄断的政权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其他奴隶主阶层要求参加政权,以保障自己的利益。于是罗马出现了扩大政权基础、加强国家机器的一场斗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通过绵延近一个世纪的反复争夺的血腥内战,终于导致罗马帝制的建立。

3、骑士(商业、高利贷阶层)阶层和外地行省的奴隶主的政治地位低于元老,并被排除在元老院之外,他们希望限制或取消元老特权,建立摆脱元老控制的个人独裁政权。

4、平民破产的越来越多,他们和退伍士兵一起,要求土地,要求取消债务,并且往往和骑士结成联盟,反对元老贵族。

5、凯撒出身于破落的元老贵族家庭,他为了争取仍握有选票的平民群众的支持,一度支持平民群众的废除债务和重分土地的要求,和另外两个政治头目庞培、克拉苏结成“三头同盟”,史称“前三头”。凯撒当上了执政官(公元前59年)和高卢总督(公元前5849年),攻打高卢的日耳曼人,并渡海进攻不列颠,从而掌握了一部分军队和大量资财,树立了个人威信。凯撒为了取得平民和骑士的支持,以反对元老贵族为号召,主要目的是要夺取元老院的军政实权。

独裁建立的标志:

元老贵族结成反凯撒派,他们利用凯撒和庞培之间的矛盾,拥护庞培建立独裁,公元前49年双方开始内战。战争于公元前45年结束。庞培失败,凯撒变成了罗马的独裁者。

结果:

1、凯撒的胜利意味着元老贵族专政的覆亡。在他独裁期间,力图扩大罗马奴隶主政权的基础,促使元老、骑士和外省奴隶主进一步联合。他清洗了元老院中的敌对分子,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元老院,把元老院名额增加到九百人,为骑士进入元老院开辟道路,同时又使元老院变成了没有实权的咨询机关。

2、他还授予外省奴隶主以罗马公民权和重要官职,改进了行省的管理制度,提高了行省各城市的自治权利,从而使他的军事独裁统治更能适应罗马整个奴隶主阶级的需要。

3、他对平民和奴隶却加强统治,废除债务的诺言没有实现,引起平民的不满。

4、元老贵族不甘心他们的失败,他们利用“恢复共和”的口号,组织了反凯撒的政治阴谋。公元前44315日,凯撒在出席元老院会议时被阴谋者刺死。

凯撒的独裁为屋大维帝制的最终建立准备了条件。

15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1、经济原因

从三世纪开始,罗马奴隶制社会走向危机,经济日益衰落。沉重的捐税使农村凋敝、城市衰落,许多矿山、作坊纷纷破产停业,无法维持。随着奴隶制的日趋没落,带有新的生产关系萌芽性质的隶农制却日渐发展。隶农有些来自原来自由的佃户,有些就是原来的奴隶。它的出现说明奴隶制生产系经已经过时。

2、政治原因

政治上的混乱和腐败也日益严重。近卫军和外省军团往往自立皇帝,并且为此展开血战,有时甚至一年换四个皇帝,政局混乱不堪。从公元253年到268年,名义上虽然还有皇帝,但是各地军团和行省都拥立自己的统治者,出现了所谓“十三暴君”的分裂局面。在危机的激荡中,罗马奴隶主阶级仍意图挣扎,力图挽救衰亡,因此出现了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所推行的一些“改革”,但仍无法改变帝国走向灭亡的趋势。

3、思想原因

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是在罗马帝国奴隶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它既是罗马社会危机的表现,也是从思想观念上否定罗马重要方面。

4、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

罗马皇帝的残暴统治和长期的政治混乱局面,使罗马帝国疆域内各族人民不断掀起反抗和起义。在这些起义中,奴隶和隶农是基本的力量,同时也包括广大贫苦农民、牧人和受压迫的外族。

四世纪以后,罗马帝国又受到外族进攻的威胁,日耳曼人大举攻入罗马帝国境内。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政府分为东西两部,东部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西部帝国以罗马为首都。到476年,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被废黜,这一年被认为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


 

16述评查理大帝

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统治(768——814年)达到极盛。他在位46年,曾参加53次战役,居当时人记载,他是一个身躯高大,精力过人,知人善任,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军事天才。他的一生南征北战,从事一系列的军事战争,将法兰克王国的领土迅速扩大。

军事方面:

他继位不久,即继续丕平对伦巴德人的战争,灭伦巴德王国,将其领土并入法兰克王国,自称是法兰克与伦巴德国王。

他又继续查理·马特与阿拉伯人的斗争。两次进兵西班牙,夺取大片土地,建立“西班牙王国”。

    在东边,查理大帝展开了对撒克森的剧烈战争,经历三十多年,撒克森人终于被征服。

    吞并了东部巴伐利亚,征服多瑙河中游的阿瓦尔汗国。

经过一系列的征服战争,查理把西欧大陆的绝大部分纳入自己的版图从易北河到比利牛斯山南麓,从北海到贝尼温陀。

政治方面:

为了管理帝国广袤的土地,进行分封统治,把全国土地分划为省,郡,教会领土,皇帝领等部分。省由公爵统治;郡由伯爵统治;教会领由主教统治;皇帝领由皇帝手下的伯爵管理;此外,各边境重要地区又设“边地侯”统治。

经济方面:

振兴农业,奖励通商,开凿运河,架设桥梁。

思想方面:

以基督教作为国家思想统治工具。把全国的寺院进行重新修缮,任命四名大主教和27名主教管理全国的宗教事务。在教堂附近修建修道院,培养教士。注意搞好与教皇关系。

法律法律:

查理大帝时,对法律比较重视,派人搜集了很多日耳曼民族的法律,有文字记载的,都编纂成书,口头相传的派字吏笔录成文,然后交国家议事会修订,最后编成《法兰克王国法令集览》。

教育方面:

在首都阿亨创办“宫廷学校”,招聘欧洲著名学者任教,专门教育贵族子弟。此举被视为近代欧洲学校制度的滥觞。

学术方面:

把全国各地的著名学者请到宫中,阿亨宫成为当时欧洲的学术和文化中心。推动了当时哲学、文学、神学、天文学、几何学等学科的发展。

   公元 800年圣延节,查理被教皇立奥三世加冕,被誉为罗马人皇帝。

 17西欧中世纪城市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

   (一)原因

 1、农业经济:农业方面三圃制逐渐推行,铁犁、重型复合性铧犁、铁耙广泛使用使深耕细作成为可能。马耕普遍,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园艺业、果艺业和葡萄种植业以及畜牧业都得到普遍发展。八世纪初,古代地中海区域使用的浅掘犁,在西北欧大部地区已被重型复合式铧犁所代替。

2、手工业:此时无论在采矿、冶铁或金属制造方面还是在毛纺织业和建筑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在技术上要求越来越熟练精通,这就不是一般的以手工业作为副业的农民所能办到的,生产的发展要求手工业必须脱离农业而独立。为领主贵族和自家生活需要而生产的手工业,变成为出卖(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业。

3、封建政治为城市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每个领主都希望在自己领地上建议城市以招揽劳动者并提高经济收入。

4、许多手工业者和农民由于不堪忍受领主的压榨,纷纷逃离庄园,到比较安全、交通便利、能取得廉价原料的地方从事手工业生产,为城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意义

1、城市兴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使手工业、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力在其影响下有了很大提高;生产技术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2、城市的产生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对封建的自然经济起到了瓦解作用。

3、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原来的阶级构成,使阶级斗争形势发生新变化,新兴的市民阶级是资产阶级前身;而平民则是“或多或少发展了现代无产阶级的先驱者”。

4、城市基于自身利益,要求自由贸易,反对封建割据,支持王权强化和国家统一,因此,在城市再现后,英、法等国出现了议会君主制,进而发展为中央集权制国家,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5、促进了反天主教世俗文化的发展。

18十字军东征的历史背景分析

西欧封建社会内部的矛盾,是促使各国封建主、意大利城市商人和天主教会在11世纪末发动十字军东征的根本原因。西欧教俗两界的统治阶级都垂涎东方的富庶,东方国家在政治上的削弱则给他们以可乘之机。

1、封建主迫切要求新的领地和财源。他们对城市商品和东方奢侈品的需要日增,开支日大。从领地上的开支所得,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当时西欧盛行长子继承制,封建领地全部传给长子,余子成为无地的骑士——“光蛋骑士”。这些骑士收入微薄,往往债台高筑,依靠服军役和打劫商旅为生。11世纪的西欧,大部土地都已成为各级封建主的领地。因此不论是有地的领主或无地的骑士,都把目光转向了东方,热衷于十字军的侵略活动。

2、西欧城市商人,特别是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等城市的商人,也是十字军东侵的积极推动者,他们为了商业利益,希望夺取东方的港口和市场,在地中海东部沿岸建立商站,排挤贸易上的劲敌拜占廷和阿拉伯商人,保持自己的商业优势。因此,他们供应十字军船只,粮食和武器,参与十字军占领地区的瓜分。

3、在最初的两次十字军中,有大批农民参加。但是农民参加十字军的目的和封建主的掠夺动机具有本质的区别。11世纪时,西欧的农民大都已沦为农奴。封建主的剥削欲望日增,农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则日重。在封建主的勒索和苛捐杂税的压榨下的农民,几乎无法生存。封建主之间的混战,更严重地破坏了农民经济。11世纪中,西欧荒欠频频,从1089——1095年,连续遭受七年的歉收,饥馑之后,继以瘟疫。处于贫困和绝望中的农民,渴望获得土地,废除债务,摆脱贫困,逃出领主的魔掌,因此,当教会鼓动东侵,并利用宗教虔诚,把农民的不满情绪引向“远征”东方的道路时,很多农民都受到蛊惑,参加了十字军。

4、教会是发动十字军东侵的祸首。教皇把侵略东方看成是扩大教会权利增加财富收入的绝好机会,不但企图利用这个机会控制拜占廷的东正教,还梦想东方的穆斯林改教。罗马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巨大国际中心,它在十字军运动中把西欧诸国各阶级和各阶层的分散力量组织起来,汇为一股远征东方的浊流。

5、东方局势的变化,也造成有利于十字军侵略的条件。阿拉伯帝国早已分裂。塞尔柱突厥人兴起后,于1055年实际上灭阿拔斯王朝,以后又从开罗哈里发夺取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从拜占廷夺取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建立起庞大的塞尔柱突厥帝国。但是这个帝国并不巩固。从1092年,马立克死后,帝国开始瓦解分裂为摩苏尔、大马士革、安条克、阿勒颇等封建领地,只有小亚细亚成为苏丹国家。这引起领地封建主彼此敌视,不能抵抗外敌的进攻。

拜占廷帝国也大为削弱。1071年,拜占廷在曼西克特于塞尔柱突厥人会战失败后,亚洲领土大部分丧失,处境危迫。科穆宁朝的皇帝亚历克塞一世曾数次求救于教皇和德国皇帝。他甚至向教皇乌尔班二世表示,愿将东正教重新合并在罗马教皇统治之下。这样,教皇发动十字军的东侵就更加师出有名。他号召“拯救东方的教胞,驱逐塞尔柱人,收复‘圣地’”。在宗教旗帜的掩饰下,西欧侵略浊流不断涌向东方,起初是侵入异教的巴勒斯坦,后来就攻占同奉基督教的拜占廷帝国。

20、伊斯兰教的产生及其基本教义

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极不统一,贝多因部落和各个城市居民,多为原始的自然崇拜,也有信仰犹太教的和基督教的。犹太教和基督教很早就传入了半岛,犹太教的一神论观念,《旧约》中关于创世、复活、赏善、罚恶等宗教传说在阿拉伯人中传播着。在也门和其他地方都建有基督教堂,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播,对于伊斯兰教的产生有一定的思想影响。

穆罕默德(570——632年)出身于麦加,古莱西部落的哈希姆家族贵族家庭,他综合了犹太教、基督教以及阿拉伯半岛上的原始宗教和哈尼夫教的教义,以古莱西部落的主神安拉为唯一的宇宙之神,自称是安拉的使者、信徒的先知,并创立了伊斯兰教,安拉在阿拉伯语和古叙利亚语中都是上帝的意思,我国穆斯林一般称安拉为真主。“伊斯兰”一词是“驯服”之意。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称“穆斯林”,意思是“服从者”,即“服从安拉和先知的人”。

伊斯兰教的经典叫做《古兰经》,按伊斯兰教义,它是安拉的语言,是安拉通过他的使者传给世人的启示。其实是穆罕默德在不同情况下的讲话。穆罕默德死后其弟子整理成册。

根据《古兰经》伊斯兰教的基本原理分为宗教信仰和宗教义务。

宗教信仰包括:信仰安拉,信仰天使,信仰经典,信仰先知,信仰末日。

《古兰经》规定五种宗教义务,又名“五功”(念、拜、斋、课、朝)。

1、念功:穆斯林必须信仰和口诵“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2、拜功:每天面向克尔伯记拜五次,每星期五中午的一次记拜在清真寺里集体举行。

3、斋功:就是赎罪的斋戒。每年回历九月斋戒一月,白天不食。

4、课功:又称天课。原由穆斯林自愿捐输,约占财产的2.5%,用以济贫;后由政府征收,标准和用途都有所变化。

5、朝功:一个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一生中必须到麦加朝觐一次。

此外,参加“圣战”也是一项宗教义务。所谓“圣战”就是通过斗争,把异教徒改宗伊斯兰教,把非穆斯林地区变为穆斯林地区,为圣战而死的人可升入天堂,参加圣战的人,可分得战利品。

21大化革新

(一)原因

1、五、六世纪以来,日本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有了显著发展,奴隶制国家的部民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由于王室贵族不断吞并土地,许多自由民都沦为奴隶,他们时常起来反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越来越尖锐,中央大贵族与地方豪族为争得私地、私民的斗争贯穿日本整个奴隶社会的历史。

3、六、七世纪,东西大陆政治形势的发展对大和国的统治发生强烈的影响。中国隋、唐统一集权国家的出现,以及新罗统一朝鲜,为日本树立了榜样,同时也割断了日本从朝鲜获得先进技术和劳动力的来源。

4、日本国内有识之士感到必须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秀的统治的办法,必须对现有的不适和社会发展的制度加以改革。特别是圣德太子政向中国隋唐两朝派遣大量留学生,如高向玄理、南渊请安等,带回了中国的先进文化,积极参加改革。

(二)内容

6456月,中大兄皇子联合大贵族中臣镰足乘机发动宫廷政变,一举消灭苏我氏,拥立孝德天皇,制定年号为“大化”。次年正月颁布革新诏书,史称“大化革新”。革新诏书后,又颁布各种律令,仿效隋唐制度,做了许多改革。改革主要内容:

1、改革土地的占有制度,废除贵族私有的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成为公地公民,但保留朝廷的手工业者。实行班田收授法,政府把公田(国有土地)划为一定的面积地块,授予六岁以上的公民(国家农民)作为口分田。受田的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庸、稠。政府对充任国家官吏的贵族按职位高低授予食封,即以封产所纳之租的半数,庸、调的全部作为奉禄。此外还授予贵族以有条件私人占有的位田、职田、功田,面积和占有年限不等,其中大功田可以世袭。

2、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二官是执掌祭祀的神祗官和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太政官。下置八省(部)分别掌管各种事务。一台是执掌监察的弹正台。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

八世纪初期,日本政府先后制定《大宝律令》(701年)和《养老律令》(718年)以法律确立了新的封建经济政治制度。

(三)意义

1、使广大处于奴隶地位的部民摆脱了贵族的直接占有,成为国家公民,公民脱离了从前的氏族集团或部的组织形式,以户为单位直接隶属于国家。农民除口分田外对宅地和园田可以永远占有,并可自由使用山林沼泽,负担较为固定地租、地位有所改善。

2、大化革新使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深刻变革。旧的奴隶主贵族政权被推翻,封建的生产关系基本确立起来。 

22约翰·胡斯的宗教改革及其后果

十四世纪捷克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复杂,捷克教会是最大的封建剥削者,它拥有大量的土地,对人民征收沉重的什一税,而教会上层又几乎都是德国的移民,因此人们把斗争的锋芒首先指向教会。十四世纪后期,查理一世奉行与教皇联盟的政策,教皇便通过教会大肆进行搜刮,把捷克作为教廷收入的主要来源,想以此来弥补因百年战争在英法所遭受的损失。教皇这种大肆搜刮政策引起捷克人民的强烈不满,人民极其痛恨德国教士和捷克大贵族,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日趋白热化,大规模的反教会斗争在捷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布拉格大学教授、校长和伯利恒教堂神学家、传教士约翰·胡司(1369——1415年)提出一系列宗教改革主张:

1、没收教产归国有。

2、教会应服从世俗政权,蔑视教皇的权威,赎罪券是无稽之谈的思想。

3、取消教会的特权,建立廉价教会。

4、《圣经》是教义的唯一源泉,每一个信徒教有权按照自己对圣经的理解来决定信仰。

5、赞同用本民族的语言做礼拜。

这些主张,深得捷克民心。

141576日,胡司被判处火刑。胡司的死,更加激起了人民的愤慨,

后果:

1、爆发了捷克人民大起义,打击了德国的侵略势力,使捷克在一段时期摆脱了神圣罗马帝国的控制。

2、保证并促进了捷克民族信仰、文化和语言的发展。

3、胡司战争动摇了几百年来基督教在欧洲的权威地位,对后来德国等地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23、英国的《自由大宪章》与国会

英国国王约翰(1199——1216年)统治时期,由于他无视封建契约,向附庸和城市征收额外的费用和附加税,再加上对法国战争的失利,引起国内各阶层的不满和愤恨。

1215年,大封建联合各路对王权不满势力迫使约翰签署所谓“自由大宪章”。大宪章规定:

1、国王不得向大封建主和骑士征收超过常规的贡纳,不得随意逮捕他们和没收他们的财产。

2、国王要确保各大城市的自治权。

3、保障人身自由。

如果国王违反有关规定,封建主有以武力进行反抗的权利。大宪章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的,把王权置于法律约束之下,是一部保护封建主和市民利益的文件,对后来国会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约翰及其继承者享利三世(1216——1271年)并不履行大宪章规定,1262年爆发内战。12645月,大封建主和市民的联军击败了国王的军队,统帅西门·德·孟福尔于12651月召开会议,参加者除大封建主外,还有每郡(省)两名骑士代表和每城两名市民代表,这次会议是英国国会的雏形。

1295年,国王爱德华一世(1271——1307年)为筹备战费,召开国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成分和1265年的那次会议完全一样。以后,国会经常召开,都以这次会议为榜样,因此,它被称为“模范国会”。从此,英国国会制度确立,也标志着英国成为等级君主制国家。

意义:

1、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

2、城市市民的政治地位提高。

3、有利于民主制度发展进步。

4、为后来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24、蒙古西征及其后果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于1205——1209年,三次进攻西夏,打到夏都中兴府(银川),夏被迫求和,减轻蒙古右翼的压力,1211年,亲征金国,迫使金把首都从中都(北京)迁到汴京。

蒙古西征共有三次:

第一次:成吉思汗亲征(1219——1223年)原因是西邻花剌子模模守将杀死蒙古商人和使臣。灭亡花剌子模后,越过高加索山进入顿河流域,大败俄罗斯联军,蒙古兵进抵第聂伯河和克里米亚半岛(1227年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

第二次:是成吉思汗之孙拔都西征。1236年,击败保加尔人后,侵入俄罗斯草原。1238年占领里亚赞等城,1240年陷罗斯古都基辅;1241年后,兵分两路侵入波兰、匈牙利。1242年拔都回南俄草原,以伏尔加河下游萨莱为首都,建立钦察汗国(1242——1480年)又称金帐汗国。

第三次:旭烈兀西征(成吉思汗四子托雷之子)。在伊朗、阿富汗、两河流域和阿姆河西南地区建立伊儿汗国(1258——1388年),定都大不里斯。

成吉思汗死时,我国新疆和中亚布哈拉一带被分给次子察合台,建立察合台汗国,定都撒马尔罕。三子窝阔台后来得到蒙古以西之地,建窝阔台汗国。

后果:

1、蒙古对外征服,兵锋所至,庐舍为墟,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长期不能恢复。

2、为便于军事行动和巩固统治,在其征服地区广泛修建道路和桥梁,设驿站,保护内路,使东西方交通通畅,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24、试对作为政治家的拿破仑一世作简要评价

(1)主要成就和功绩

①他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强有力的国家政权,镇压王党叛乱,稳定局面,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

②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任人唯贤,建立了一整套的高效的国家机构,巩固政权。

③经济上十分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废除督政府的强制公债,整顿财政机关,创立法兰西银行,改革税收制度,发展交通,鼓励新技术等。

④宗教上,实行宽容政策,同时又利用它作控制意识形态的工具,在照顾民众感情之余取得了可见成效。

⑤制定法典,以法律形式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巩固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使农民成为其政权的主要支柱;《拿破仑法典》不仅完善了的法治,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为欧洲和世界的法典提供了蓝本,起了模范作用。

⑥在对外战争期间,他摧毁了当地的封建土地制,推行法国资本主义的制度和法典,客观上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2)缺陷:

①专制独断。他推行武力与强权,崇尚专制,取缔新闻自由,压制国内民主力量的发展,这些在一个程度上是统治的需要,但也暴露他个人的暴戾专制,与法典所宣扬的自由民主相悖。

②在对外战争中,尤其后期,带有强烈的对外扩张侵略的性质。

(3)总结:

总之,由于历史的机遇与拿破仑本人超群的品质、能力,造就了他英雄的一生;也由于历史的局限与环境的影响以及拿破仑性格、品质上的缺陷,使他犯下了许多错误,最后孤独而逝。

 


25、试分析比较俄国近代史上的两次改革

俄国近代史上的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都是致力于富国强兵的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成功,并改变了俄国的落后面貌。但两次改革又各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彼得一世的改革是想通过学习西方,发展经济,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以便对外扩张。而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在农奴制面临全面危机、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又加剧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情况下发生的,主要目的是废除奴隶制。

第二,彼得一世改革主要体现在军事、工商业和政治方面,是以倡导科技发展为目标的。它没有也从来不想触动俄国的社会基础农奴制。1861年改革则不同。这次改革宣布取消了农奴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成为自由农民,解放后的农民可获得一份土地,但农民必须出钱赎买,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废除农奴制。

第三,彼得一世的改革是一次强制性的现代化运动,他把俄国带进了现代化的门坎。初步改变了俄国的落后状态,为俄国变为欧洲军事大国奠定了基础,但改革也巩固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1861年改革则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得资本主义更顺利、更迅速地发展起来。它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俄国由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转折点。


26分析俾斯麦外交在德国统一中的作用

在普鲁士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统一德国的过程中,普鲁士的“铁血宰相”兼外长俾斯麦,洞察欧洲国际关系和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把握时机,机动灵活、充分利用欧洲大国的矛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外交政策对德国的统一发挥了重大作用。俾斯麦认为,德国统一的大敌是法国,但在德国力量还不足于与法国决战时,德国必须争取俄国的中立。对英国,俾斯麦认为不期望它积极支持德国反对法国,但希望英国同意一个强大的德国取代奥地利,由此与英国应维持一种伯拉图式的友好。1863年第一次王朝战争中,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孤立主要对手,俾斯麦以支持俄国镇压波兰起义为代价,换取了俄国的中立,并利用奥地利害怕普鲁士过于强大和趁火打劫的企图,同奥地利暂时结成联盟,共同对丹麦进行战争。在普奥战争中,俾斯麦再次争取了欧洲其它各国采取中立立场,使俾斯麦获得第二次王朝战争的胜利。与法国的战争是德国统一中的主要步骤。为了使战争达到预期目的,他采取了多种手段加深美法之间的矛盾和离间一度协调的法俄关系,并利用适当的时机,将战争责任推给了对方,他自己则扛起民族自卫的大旗号召德意志人奋起抗击,从而使普鲁士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就打败了法国,最终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27试述英国工业革命的后果

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生产领域和社会两方面的巨大变化。

在生产领域的变化表现为:

第一,工业革命是一场空前规模的技术革命。生产技术的革新,大机器的使用空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英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力的飞跃促成了19世纪50年代英国世界工业和贸易垄断地位的确立。

第二,形成了工厂制度,极大地改变了生产面貌 ,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取得统治地位。

第三,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一系列的工业中心拔地而起 ,传统的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以工业文明为主的社会。城市文明把乡村文明排挤到次要地位。

第四,导致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工业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

首先,工业革命最重要的社会后果,就是形成了两个新的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的压迫下,无产阶级逐步觉醒,从而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

其次,引起了观念的巨大变革。工业化、城市化导致人们的道德观、伦理观、婚姻家庭观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28如何评价美国内战?

内战是北方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与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战争过程中,在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林肯于1862年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北方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很快扭转了战争的局面,北方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两项措施不仅保证了战争的胜利,而且用民主方式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黑人奴隶问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美国在19世纪末一跃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内战时期林肯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措施,充分显示出内战的进步性,所以说,美国内战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继续,它完成了独立战争所遗留下来的历史任务,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9、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

相同: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都获得了成功,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进了民主化进程。

不同:①革命的任务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发生在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任务,即对外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对内发展资本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南北战争的任务是为了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加快资本主义发展,所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国内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这是调节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而爆发的。②革命对象和形式不同,前者属民族解放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后者为内战,反对南方奴隶主和黑奴制度。③领导力量和动力不同,前者以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领导,以农民阶级为主力;后者以北方工业资产阶级领导,以工人为主力,农民黑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④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不同,前者没有解决西部的土地问题;后者用革命的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30、分析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同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都获得了成功,并成为后来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榜样。但他们各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美国革命与英法不同。由于革命前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美国革命肩负着对外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对内扫除封建残余和进行民主改革的双重任务。

第二,英国革命后建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法国和美国革命后则建立了共和国。

第三,法国以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英国则以圈地运动的方式将农民变成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力,美国没有以民主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

第四,英国革命是在宗教旗帜下进行的,而法国和美国则以启蒙思想为指导公开向敌人宣战。

第五,由于革命前社会矛盾的激化程度不同,各国所面临的革命任务和封建势力的强弱不同,对人民群众的依赖程度不同,因而革命的深度不同。

31试述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1789年法国大革命有三个特点:

 (1)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结成联盟,进行反封建斗争。法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毫无权利,经济上受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第三等级中的城市平民和农民只纳税,却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资产阶级利用群众反封建的要求,在反封建的斗争中以受苦阶层的人民的代表的姿态出现,和人民结成联盟。

(2)法国大革命完全抛开了宗教外衣,在公开的政治路线上作战。启蒙思想家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黑暗,反对王权,提倡自然科学、无神论,打击天主教会的蒙昧主义。不少领导人或是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或是启蒙思想家的信徒。因此,革命完全抛弃了宗教外衣,以理性、自由、平等作为斗争的旗帜。

(3)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它象一把大扫帚,把封建时代的垃圾作了彻底的铲除。它消灭了封建贵族、废除了封建特权及农民的一切封建义务。铲除了封建制度的基础,消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旧法规,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建立了资产阶级国家。

 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确立了资产阶级的一般民主原则,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体系,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制度,宣告了欧洲范围内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3)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范围的反封建斗争和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开辟了资本主义广泛发展的时期。

(4)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和民主原则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