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古代史史料介绍(考研复试必备)

2017-02-26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1.考古史料:也可以称为考古文物史料,主要是指地下出土的遗文遗物等用以考求古史的材料。它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考古文物中所保存的文字材料。二是由考古文物本身所包含的历史价值而确实的实物资料。考古史料的内容丰富,主要有代表性的是甲骨史料、金石史料、简帛史料。

2甲骨史料传统上主要是指以甲骨为载体的文字史料,即甲骨文史料。因这种文字锲刻或书写在龟甲兽骨上面,故过去又称甲文,龟版文或甲骨刻辞,又因现存甲骨绝大多数是商王室占卜的遗物,并且最早出土于商殷故都所在的殷墟,故又称贞卜文字,卜辞、殷墟卜辞等名称,现在一般统称甲骨文,它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文字资料。

3.金石史料即以金石为载体的文字史料,金文指铸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石文多指碑刻,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秦国的石鼓文和秦始皇颂扬功德的刻石。金石史料是我国古代史料的一个重要构成。

4.简帛史料;即以竹木简牍和丝织的缣帛为载体的文字史料,它是我国古代史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纸未发明或者未普遍流行以前,书写材料主要为竹木简牍和缣帛。简帛之书在中国古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曾起过巨大的作用,但由于材料易于朽烂,难以保存,因而从前没有寸帛片简考辗转流传下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简帛都是近世以来依赖考古发掘得到的。这些新获得的材料,大大丰富了学者们的研究内容,并使它们成为探讨我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一大宝藏。

5.甲骨四堂及其代表作;罗振玉《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殷墟书契后编》、《殷墟书契续编》王国维《殷墟卜辞中所见地名考》《三代地理小记》《鬼方昆夷傿晕考》郭沫若《卜辞通篆》《殷契粹编》《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董作宾《新获卜辞写本》《殷墟文字甲编》和《乙编》。

6.甲骨文的内容:通常一条完整的卜辞要由叙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个部分组成。叙辞记录占卜的时间、地点和占卜者;命辞即命龟之辞,是向龟陈述要问的事;占辞是因卜兆而定吉凶;验辞则是日后补刻的记录占卜应验之辞。

7.甲骨文的史料价值;a甲骨文中的记事资料,使人们有可能结合文献记载和其他考古资料,粗略的描述商代社会历史概貌。B甲骨文的史料还可与现代古文献史料相互印证,以补证文献史料的依据、不足和错误。C甲骨文字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形象化的史料,对语言文字的研究有重大作用。

8.近世著录甲骨的第一部书是刘鹗所编《铁云藏龟》;欧阳修的《集古录跋尾》这是我国学术史上正式出现金石学专著的开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秦国的石鼓文(大篆)和秦始皇颂扬功德的石刻;儒学石经是著名传世石刻的一种,这种石刻一方面是出于封建统治阶级宣扬儒学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学者提供定本,故自汉代以来每有摹刻;佛教石经中现存规模最大的是北京房山云居寺的石经;现存全国各地的碑刻群以曲阜碑刻和西安碑林为最。

9.简帛史料内容

     先秦时期代表有银雀山汉墓竹简、马王堆汉墓帛书

     秦简代表有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竹简,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秦简

     汉简代表是西北边塞汉简代表有居延汉简、敦煌汉简、酒泉汉简、罗布泊汉简

     居延汉简;均为当时张掖郡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辖区的屯戍文书,内容涉及汉代西北边塞的农业生产、租调赋税、屯田制度、水利建设、行政机构、政策法令、军事组织、防御体系及地理、邮政、交通、民族等概况,堪称我国最大最古老的档案库存。

        西北边塞出土的简帛(简答题)

时间

人物

地址

朝代

数量

1899

 斯文赫定(瑞典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古楼兰遗址

晋木简

120

1906--1908

斯坦因

甘肃敦煌西北古长城遗址

汉晋木简

705

1930--1931

西北科学考察团

古居延海汉边塞遗址

汉木简

10100

1930--1934

黄文弼

新疆罗布泊北岸汉边塞遗址

西汉木简

71

1973--1974

西北科学考察团

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汉边塞遗址

汉木简

19637

1986

西北科学考察团

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

秦竹木简

460

1990--1992

西北科学考察团

甘肃敦煌汉悬泉驿遗址

汉木简

约20000

 

10敦煌石室遗书、殷墟甲骨、汉晋简牍、明清内阁大库档案被称为我国近世所发现的四大类新史料。

11.十三经:十三经中的史料也叫群经史料,是指中国古代儒家学派所传授的十三部经典著作中的史料。儒家书籍称经开始于战国时期,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承认孔子的书为经,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经的范围逐渐扩大,将一些不属于经的儒家经典也逐步升格为经。经过汉、唐宋的发展到了宋代有了十三经。分别是《诗经》《尚书》《仪礼》《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周礼》《礼记》《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12.五经:《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辑录。20篇,每篇若干章,每章若干句,不相连属,取每篇首章二三字为篇名。成书年代在战国初,内容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主要是孔子的语录。其内容丰富,所辑录的孔子言论,反映了孔子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天道观等是研究孔子思想、儒家学说以及中国古代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的可靠材料。论语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2]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合在一起称“”。

    

    《荀子》,作者荀况,赵国人,其书20卷,是研究荀况思想的直接依据。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是“隆礼”和“重法”。即一方面吧礼看成是治国之本、人道之极,并一致确定社会等级和统治阶级物质分配的度量分界;另一方面,有认为礼和法相辅为用,礼以节制统治者,法以裁制众庶百姓。在自然观方面,他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天命博类、心有征知的认识路线,主张通过感官和思维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辨别和验证,从而形成概念和判断;又提出了解蔽的认识方法,以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并提倡学至于行而止的知行观和制名以指实的逻辑思想。在历史观方面,强调人之性恶与化性起伪,提出了民分使群的社会起源说,主张以确定的上下职分和等级差别来组织社会,又主张厚今薄古,法后王,一制度。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书中的史料不仅对研究如家,而且对研究法家的思想理论,都有很高的价值。

   

   《墨子》,作者墨翟,该书是其弟子根据其言论记录而成。书现存15卷,53篇,在政治上和人际关系上主张“尚贤”“尚同”“非攻”“兼爱”“交相利”;经济上提倡了“重力”、“强本”、节用、节葬、非乐;而在天人关系上则一方面提倡了非命,另一方面又崇尚天志、明鬼。其书中有着丰富的军事学、机械学、算学、光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史料,又有“三表法”等宝贵的逻辑学史料。

6、老子:又名《道德经》,是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为道家主要经典。书中展示了一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强调道生万物、道法自然,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历史观上,则完全抛弃了“天”和“先王”的形式,否定以人的努力改善社会状况,推动社会发展,而认为人类文明是罪恶的根源,倡导复归于朴,回到氏族社会的状态中去。

7、庄子:分内外杂三篇,庄周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内篇中。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又发挥为物物者非物的以精神本体为第一性的天道观,在认识论上有着严重的相对主义,对现实人生则宣扬“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宿命论。在历史观上,他对人格神的否定比老子更彻底,主张绝圣弃智,毁弃文明,回到原始的人畜不分的混沌世界中去。但他对仁义礼法的批判,对当时统治阶级的贪暴残忍和社会阴暗面的揭露,也包含了一些战国时代的政治史料,他对人性的提倡和充满哲理的处世智慧,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8、春秋繁露:董仲舒是西汉新儒家思潮的集大成者和两汉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思想的奠基人,他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墨显血的天命、天志思想,又使之与已被秦汉方式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当时天文、历数、物候等自然科学的新成果,依傍春秋公羊学的类比方法加以主观附会,从而构造出一整套以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为中心的唯心主义体系。董仲舒在政治上对诸侯割据,主张全国政权都应一统于天子,还主张革除当时的一些弊政,这在当时对缓和阶级矛盾,巩固中央集权和维护大一统的局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法家著作中,战国初年李悝的《法经》是值得重视的一种。这是我国第一步较为完整的法典,系作者汇集当时各国的法律编成,也是作者为魏文侯相时主持变法的法律依据。现已失传。

《商君书》,此书记述我国古代著名政治改革家商鞅的言行。大部分讲法治、农战、军功、君权、兵法等政治军事思想,少部分将户籍、仰商、废学等事,实是秦国自商鞅变法后长期实行法治的经验总结。其思想是进步的,他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对神意天志一概不提。又曾把古史分为“昊英之世”“神农之世”“黄帝之世”,或“上世”“中世”“下世”,变现进步的历史观。

法家集大成者的著作是《韩非子》。作者韩非,内容几乎全是讲刑名法术的。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治,申不害的“术”治,慎到的“势”治,创立了“法、术、势”三者合一的政治学说和封建君主统治术,对后世影响很大,书中保存了大量春秋战国以前的历史传说和故事,提出“上古竞于道德,中古拙于智谋”,大大发展了商鞅等前期发家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在哲学上,则提出了“道理相应”的自然观,主张“缘道理以从事”,注重对事实的“参验”,“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又有对“矛盾之说”和朴素辩证法的系统讲解。不仅对研究后期法家思想,而且对研究古史、古文献都有重要价值。

《孙子兵法》为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作者孙武,该书对军事与政治的关系、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将帅的地位和作用、治军的方法和措施,以及作战方针、作战形式、作战的指导原则等都有论述。

《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作者孙膑及孙武后人,今在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汉简残本整理而出,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辑录孙膑的有关事迹和言论,下编是否完全属于孙膑的论著尚难确定。他直接继承了《孙子兵法》等书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战争观、作战指导、军队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观点和原则;但夹杂着五行相克只说和一些迷信观念,反映出齐家阴阳家的影响。

《新书》,又称《贾子》,西汉贾谊,是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多次上书总结秦亡的教训,批评时政,建议消弱诸侯势力,巩固中央集权:主张重农抑商及抗击匈奴。此书就是以他的政论为主,又有一些政治、哲学方面的短文,所述多为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其思想则远继荀、韩,兼取儒、道,而主要代表秦汉之际注意“当今之务”的新法家。

《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王刘安组织门客所撰。其<要略>篇自称作书宗旨在“观天地之象,通古今之事,权事而立志,度形而施意”,也变现出此书的综合性特征,可说是一部主要以道家思想总结先秦朱子学说的著作,而从中亦可了解汉代前期分封势力的政治活动和思想特点。

《扬子法言》和《太玄经》,西汉扬雄撰,前书,系作者问答材料的集录,盖有感于战国诸子诋毁孔子学说,体裁效仿《论语》,其基本思想倾向是尊重孔子,信奉儒家。后书系模仿《周易》而作,反对神怪天命,而依天文历数,自建“太玄”体系,具有一定的威武主义无神论倾向。

《新论》,东汉桓谭撰,书坚决发对谶纬迷信,在宣传唯物主义形神观方面有重要贡献,以致晚年被提倡谶纬的光武帝刘秀斥为“非圣无法”而受到迫害。

《论衡》,东汉王充撰,其是东汉初年最富于战斗精神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家,一生以批判谶纬神学与“天人感应”学说为己任。虽自称其思想是“依道家”而立论,实际对先秦各家学说都有批判和吸收,尤其是书中把攻击的矛头直接指向自董仲舒以来被神化了的孔孟学说,在当时有振聋发聩的社会效果。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是自觉继承司马迁、扬雄、桓谭的唯物主义路线,把先秦以来“元气自然”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创造性的推向一个高峰,并提出了“疾虚妄”、“重效验”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历史观方面,即坚持“汉盛于周”的进化论,又有“百代同道”的循环论。其著作在我国古代思想史料中占有重要地位。

《白虎通义》,东汉班固,此书及当时会议记录的结集。其中大量引证“谶”“纬”,有系统发挥董仲舒的思想,形成了一套法典化的神学体系;并特别热衷于宣传三纲六纪、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教条,又有繁琐荒诞的有关“三统”“三正”的历史循环论的解说,是研究东汉前期封建专制主义的基本史料。

《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撰,为当代礼教训诫之书的代表作。作者才学博瞻,其作书宗旨虽在以儒学标准“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而所述内容涉猎颇广,不仅记录了不少前代经史诸子故事以当代逸闻轶事,而且兼论书画音训、文学艺术,并有评论佛事、穷理尽性的文字,因此《四库全书》列入杂家。而宋沈魁拔其书谓“其归要不啵六经,而旁贯百氏,至辨析援证,咸有根据”。用今天的观点来看,就是书中包含的文化史料尤值得重视。

《通书》,北宋周敦颐,书中所展示的宇宙观,是以阴阳二气与水火金土木五行为万物发生的根源,而五行即等于阴阳,阴阳即等于“太极”,万事万物都从阴阳“太极”产生,这里有唯物的成分;他进一步推断,又把由“太极”所产生的变化归结于“寂然不动”的“诚”,认为“诚”是最高的德行,是宇宙的中心,这又陷入了唯心主义。书中的道德中心仍是“诚”,提出“诚”为“圣人之本”,按照宇宙和人心本然,不加矫饰,杜绝人为,即是“诚”;又以“文辞”为“艺”,“道德”为实;又论礼乐先后,先礼而后乐,“礼”即是调理之“理”,“乐”即是和乐之和。书中的政治观中心思想是“顺化”,即“圣德修而万民化”;有论述“天下之众,本在一人”,为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制造理论依据。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汉·)、《》(汉·)、《》(南朝宋·)、《》(晋·)、《》(唐·)、《》(南朝梁·)、《》(南朝梁·)、《》(唐·)、《》(唐·姚思廉)、《》(北齐·)、《》(唐·)、《》(唐·)、《》(唐·)、《》(唐·)、《》(唐·李延寿)、《》(后晋·)、《》(宋·、)、《》(宋·)、《》(宋·欧阳修)、《》(元·)、《》(元·脱脱)、《》(元·脱脱)、《》(明·)、《》(清·)。

15.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编年体史料(特征)——史书编著的一种。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9、《汉纪》是记述西汉历史的史书,体例为编年体,三十卷,作者是东汉时期的。《汉纪》的所用的史料,绝大多数来自《汉书》,但也稍有增补删改,自有剪裁,非一味抄袭,可补正《汉书》之误处。史事记载方面有一些为《汉书》所没有的;内容订正补充方面,两者比较查考,显然《汉书》有误;证明《汉书》有误字。《汉纪》虽然史料价值不高,但《汉书》精华大体被吸收,且以年系事条理清晰,头尾连贯,重点突出,不失为一部前汉简明大事记,可作研究前汉史的入门书来读。此外,荀悦立意“”,除有意通过后汉中兴前一代的历史的评述,探究其成败得失之机,供汉献帝及其后继者们能“有监乎此”,获得“拨乱反正”,振兴汉室的启示外,并在《汉纪》中撰写大量论赞,约占全书二十分之一篇幅,其中不乏佳作。

10、《后汉纪》:其所反映的史学思想非常鲜明,其史学思想的中心内容即通古今,阐“名教”。袁宏所谓名教,大要归于“君臣、父子,名教之本”,表述的仍是儒家纲常伦理的精髓。但更重视父子关系,他把父子关系看做君臣关系之本。

16.《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主编的一部多卷本,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公元前403年写起,到六年(公元959年)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第一部编年体,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史学思想上和历史观上的特点有鲜明的取鉴思想、有传统的礼教观念、突出的英雄史观、保守的政治思想。

17.《续资治通鉴长编》:清毕沅著,实出于他的幕僚共220卷。其特点有第一;综合概述宋元时期的主要史实,叙述有条不紊,文笔可观,材料丰富,大大超过此前编年史家第二;改变了以往编年之书详与宋而忽略辽金元之弊,对诸朝史实一视同仁,保存了不少少数民族史料第三;据事直书,对史实不加评论,而对史料则有细致的考异。

18.实录:是一种按照年月日编排史料而兼载人物传记的史体,属于最基本的编年体书籍。由于他所依据的基础史料是起居注、时政记和日历,因而在性质上属于一朝史料之总汇。开始于南北朝。

19.十通:a杜佑的《通典》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严格的通史b南宋郑樵的《通志》其中的二十略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史、文化学术史有很大价值c宋末元初的马端临大大丰富了历代典章制度的史料d《续通典》《续通志》清乾隆稽璜等编e《续文献通考》清纪昀等编f《清朝通典》乾隆时三通馆编是《续通典》的续编,资料丰富,内容充实,是研究清代从开国道乾隆中期典章制度的重要参考书g《清朝通志》乾隆时官修,原名《皇朝通志》h《清朝续文献通考》清末刘锦藻撰是研究清朝后期典章制度的重要参考书。这十通属于政书类史料。

20.是以某一朝代的国家制度、历史地理、风俗民情等为主要收辑内容的一种史书。由于会要内容涉及典章制度,其所保存的原始历史资料较为丰富,可以弥补的志、表之不足。会要之创修,始自唐代。最早编成的会要是《》,以高祖至德宗九朝史事,编成《唐会要》40卷。

21.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南宋的,他的《》就采用这种体例。纪事本末体,既不同于之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之以传人为主,而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无论是还是,在记事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

22.学案:我国古代记载学派源流的书叫学案,也称学术史,南宋朱熹的《伊洛渊源录》可称为学术史专著的雏形,学案体充分体现了学术发展的脉络。代表作有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徐世昌《清儒学案》。

23.《伊洛渊源录》《伊洛渊源录》是理学学术思想专著。朱熹将二程(程颢、程颐)学派关于理学源流,加以汇述...《伊洛渊源录》是记录从周敦颐开始的宋代理学家的生平事迹和言行。南宋理学上溯渊源以二程(程颢、程颐)为正宗,因而记载也以二程思想为最详。

30.《明儒学案》是黄宗羲的代表作之一,《明儒学案》是一部系统总结和记述明代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及其流派的学术史著作。全书一共62卷。《明儒学案》以王守仁心学发端发展为主线,首篇《师说》提纲挈领全书。全书一共记载了有明一代210位学者。《师说》总纲之后,分别列出了十七个学案,大致依据时间先后推移次序和学术流派传承关系。每个学案都有较为固定的结构,拥有案序,传和语录;其中案序为概说该学派之基本情况,诸如该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主要代表人物,与其他学派的关系等等,传即是学者传记,语录即是收录该派名言至理并附有评论。

24.地理书史料:我国古代的纯粹的地理书很少,先秦时期的《禹贡》《周书.职方》和《山海经》是早期的地理书,此后的地理书,有专记水道的,有专门记录都邑的,有专记边疆的,有讲地理沿革的,水道类代表有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都邑类代表有《洛阳伽蓝记》《春明梦余录》游记类代表有《徐霞客游记》《穆天子传》边疆外国类有《大唐西域记》《佛国记》

32.笔记:是随笔记录的短文,或记当时见闻,或记读书心得,内容广泛,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代表沈括的《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是家所著的笔记体著作。,收录了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 《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达到的辉煌成就。

33.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中国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是由南朝刘宋宗室王(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作注。全书原八卷,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34.类书:采集群书加以分类编排的书,类书有专科性的只收一类内容,有综合性的,内容无所不包。类书有两种编排方式,一是按类分编即将资料分成若干类,而是按字顺分编或按首字笔画顺序排列,或按尾字音韵顺序编排。我国第一部类书是三国魏文帝时王象编的《皇览》今存最早的类书是唐初虞世南编的《北堂书钞.》宋代类书代表有《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清代表有《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

35.丛书:是编印两种以上的单独著作并冠以总书名的书籍,简单的说就是把原书缘分不动的进行合编,丛书有专科性的也有综合性的,《隋书。经籍志》是最早的地理丛书,南宋的《儒学警语》是最早的综合性丛书,最大的丛书是《四库全书》,丛书在古代文献史料中有重要价值,保存了大量的完整古籍,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宋元代表有《百川学海》《儒学警语》清代代表有《报经堂丛书》《四库全书》。

36.当代著名史学家李侃曾说:“没有档案和其他资料,没有事实根据的所谓明清史‘研究’,是不可想象的。在门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历史资料当中,各种历史档案,又是最基本、最重要、最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因此,档案是第一手的可靠资料,它能够“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而且,档案所记载的历史史实比较生动、形象、具体,无官修史书中存在的文过饰非、隐恶扬善之弊病。可以据之以揭露统治者所蓄意要掩盖或歪曲的历史事实的真相。解决历史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说,档案以其特有的客观属性而具有我们所说的史料价值——“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档案因其兼具原始性、记录性及权威性于一身,而倍受古今中外严肃治学的历史学者的青睐,他们大量引用档案文献原文,以为自己研究的依据和凭证,为其著作添辉生色。可以说,任何一部史籍如果堪称信史,都离不开参考和依据档案,因为档案因其本身属性而蕴涵着无可争议的档案史料价值。
   档案的史料价值展开具体分析,即补缺勘误、揭秘解惑、编史修志以及历史研究等。
    1.补缺勘误
    中国史书向有汗牛充栋之说。而比之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和日日更新的社会生活,它总有不全、不及之憾,这就是史书之“缺”。不全即指已有史书记载或专著,然囿于环境、材料等因素,以今日眼光来看,它尚有缺憾或欠详之处。所谓不及即史学作品赶不上时代需要,这方面主要是为当代史、地方史、专业史等方面,同时,相应的其它史料搜集、积累、出版也偏少。这里主要原因就是相关档案材料发掘和利用有限。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和发现新的史料去弥补史书这方面的“缺”憾。校勘是通过多种版本的互校而发现其异同,勘正错误之处。这里所讲的勘误是专指将档案史料与其它类别史料,就所述的同一事件、机构、人物等进行比较。由于档案的历史原貌特征,往往一份文件留有稿本、修改、用印等历史标记,相对来说可信度较高,所以经过对比,便能从中发现其它类别史料的误记讹传之处。这也便成为档案史料的一种重要功能也是衡量档案价值的标准之一。
    2.揭秘解惑
    历史活动因它的错综复杂性,成为积年疑案甚至不解之谜的比比皆是,许多被掩盖的真相有待学者去进一步揭示。例如当今稽考验证古代史中的若干争执点,等待的是地下文物发掘,而近现代史中因其旧的制度已废,人们档案意识日强,当时秘不示人的密件现今大多存于档案馆中。因此,档案史料的披露往往被视为一次历史真相的“大暴光”。就档案史料价值方面来说,这也形成了它独有的揭秘解惑功能。自然,这一功能的存在,是由档案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它作为人们社会活动形成的各类历史真实材料,产生机构自然也包括处政治军事中枢的决策部门。这些部门从阶级、国家等利益出发,核心活动具有高度的机密性。这是现代社会人之常识。但随着事过境迁,机密性益减退,这在档案界叫做解密期限。因此,这部分解密后的档案,就对一些研究课题具有揭秘功能,对一些历史疑惑问题具有解惑作用,有助于人们了解历史中真实的人与事。
    3. 编史修志
    以史为鉴而知得失,编史修志历来为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国家修史,地方修志,已成为我国历来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和既定成规,并将代代相沿,永远开展下去。编史修志工作与档案关系密不可分,离开档案,其真实性和可信度将大打折扣!档案是编史修志最主要的资料来源。档案资料是史志编修的基础和根本,编史修志离不开档案资料。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据有关资料记载仅查阅档案资料的足迹就遍及全国,可见一部传世佳志的修成,档案起着不可替代的依赖作用。地方志是记述本行政区内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大型科学著述,是跨学科综合系统地反映国情、地情的重要载体。地方志贯通古今,内容浩繁,修志过程中积累的大量口碑与实物资料既可以丰富馆藏,又使档案内容得到了很好的延伸,为社会所用之宗旨发挥到了极致,同时由于档案面的扩大,质的提高,用的便利,更有效的促进了志书编修的进度与质量
    4.历史研究
    宋代史学家郑樵曾说:“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即把搜集来的史料经过校勘辨伪,鉴别其真伪,利用有价值的史料为史学研究服务。历史研究工作,不仅首先要求史料的真实可靠,而且也要求史料的完整全面。因此,研究历史,我们必须善于寻找材料,选择材料,历史学家吕振羽说过:“我们对于史料,应要求达到确切和尽可能全面的程度。……如果材料不确切,是不能做出正确的论断和结论的:确切了,如果只是片面的,所做出的论断和结论,也就必然免不了片面性。”⑥这就要求我们尤其是历史工作者在历史研究中,不仅要善于收集资料,而且要善于辨别和组织材料,从而使自己的研究全面、确切和可靠,为此我们必须重视档案的史料价值而去广泛搜集档案文献,使其为历史研究服务。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确,档案史料的实际情况使复杂的,档案史料虽然能够反映历史真实面貌,但是我们也不能把任何档案都等同于史实,档案史料本身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史实也是客观存在的,在史料与史实之间,前者能否正确的反映后者,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复杂现象,需要具体的分析研究,这就是说,在搜集了丰富的档案史料之后,必须具体地进行考察甄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能使之如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和客观本质,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档案的史料价值。
    档案因其本身的属性所致,无疑具有史料价值,正如当代著名史学家李侃所说“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概念,档案具有史料价值与档案的史料价值的实现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虽然两者关系比较紧密),档案具有史料价值只是意味着档案本身蕴涵着潜在的史料价值即有助于“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等,但档案史料价值的实现是另外一个问题,它的含义是档案通过利用者被利用从而将档案史料价值从潜在变为现实,因此我们必须在重视档案史料价值的同时,大力做好便于档案史料价值实现的辅助工作,如加大加强档案工作,为档案史料价值的实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方便利用者利用档案,为历史研究、编史修志等一系列与历史工作有关的事情服务,实现档案的史料价值,使其由潜在变为现实,使档案的史料价值得以很好实现,档案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11、满文老档:满文老档记录了首领努尔哈赤和他的继承人皇太极在广大地区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八旗兵制和后金政权等一系列活动,进而与明王朝相抗衡,入扰京师周围各城镇屯堡,以逼明廷的史事。反映了清初满洲族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外交、风俗习惯及宫廷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还有天文、地理和气象记载。史料原始,记事广泛,内容丰富,多为清入关以后史书所不载,对等书的校订补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清史、满族史、关东地方史、民族史和满族语言文字演进史提供了较系统而翔实的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