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6月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结合研究成果论述清朝的历史地位

2017-05-25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结合研究成果论述清朝的历史地位。


答:清朝的历史地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看法,不同人也有不同的看法,总之,可以从两方面给这些看法观点进行分类,一类是认为清的历史地位比较大,为中华民族是做出一定贡献的;另一类认为清朝在历史上毫无地位,是一个腐败屈辱的王朝,下面就从这两类观点进行论述。


(1)正面评价

①领土方面:清朝不但保存住了以往王朝开拓的领土,而且还积极开拓边疆,为当代中国的领土版图奠定了基础。在清代之前,西藏、新疆地带虽然归中央政府管辖,但实际控制力很有限,要么是藩属朝贡体系,要么实施羁縻政策,即使实际控制也是很有限的几十年。但到了清代,不但将新疆、西藏、蒙古地区归入版图内,而且经过几代君王的经营,实现了清政府对上述地区的强有力管辖,而且康熙年间还收复了台湾,实现了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②民族方面:清朝统治者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在民族政策上相对元朝的民族等级政策,是有一定的进步空间的,而且在大一统的版图内促进了民族融合与交流。而且在整个清朝统治期间,不止一次的镇压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叛乱,既稳定了地方,又巩固了政权。

③文化方面:清朝的文化发展还是比较繁盛的,除了政府主导编纂的《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丛书外,还涌现了《红楼梦》《儒林外史》、四大谴责小说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当然,在绘画、诗词、戏曲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④赋税政策: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实行“摊丁入亩”政策,减低了赋税,使农民能够休养生息,增加了人口,使清朝人口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顶峰。

⑤奠定了近代中国工业基础:晚清时期,清政府在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击下,被迫打开了大门,看到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于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向西方学习,期望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最后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我国近代工业基础却在那时候建立起来,如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持积极看法的人认为,清朝虽然在很多方面落后封闭腐败,也没有赶上工业革命,更是在西方的压力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是从当时的情况看,清朝还是做了一定的政绩,不能以偏概全,将清朝前期做得政绩全部抹灭掉。

(2)负面评价

①华夷之辨:清朝以少数民族的身份进入中原,统治全国,无论是当时的汉人,还是清末的革命家们,都认为清朝统治者以蛮夷入主中原,是对中原的一种入侵。如孙中山先生早期就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进行革命。史学家萧一山给清朝的定位就是“夷酋入主,擅兵专制”。当然,因为华夷之辨给清朝这样的历史定位是有时代特征的。建国后,将清朝视为夷狄之思想逐渐转化过来。

②腐败无能:清朝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屡屡受西人侵略,不是忍气吞声,就是以战败签订丧权辱国而终。尤其是甲午战败,让千年来以华为师的岛国日本打败,更使清政府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任人宰割,还发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声音,使得读此段历史之人心痛悲愤,更叹清政府之腐败无能。

③残酷统治:从满清入关开始,先是“剃头令”,然后是“圈地”,强迫汉人“投充”和严申“逃人法”。到清朝统一全国后,为了禁锢世人思想,就大力实施“文字狱”等。清朝在统治中国二百多年间,对统治下的人民严加禁锢。

④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清朝统治者将之前历代王朝的的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发挥的淋漓尽致,严格限制商人的经商活动。此外,还实施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初期皇帝实施海禁,将沿海的人民内迁30里,还严禁人民出海,后来曾一度开放海禁,但时间较短,港口也只有广州几个,而后,直接缩减至广州一口,实行商行制度,即广州十三行。后来马嘎尔尼访华提出互通贸易,但当时的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诩,丝毫不为所动,使中国失去了一次重要的与国际接通的机遇。


总之,持消极看法的人认为清朝是一个前期统治残酷,后期腐败无能的王朝,在历史上是最无能的朝廷,应该为近代中国的落后负责任。


综合评价:清朝在历史上的地位要具体而论,涉及到奠定现代领土版图、促进民族融合、减免赋税促进人口增长、为近代工业发展奠定基础等方面,学界基本上都对清朝予以正面肯定的评价;涉及到清朝入关之后的残暴政策及文化禁锢,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对待外来侵略不能予以痛击,屡次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等方面时,学界基本上对清朝的评价一落千丈,没有褒词只有贬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