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什么是“历史学”

2017-06-10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基本信息
作者: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what is history
译者: 陈恒 
出版年: 2007-6
页数: 280
定价: 19.00元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地理
ISBN: 9787100051774
读书笔记
自从有文明以来,人类一直在探寻历史是什么,历史学家卡尔继续着历史是什么的千年话题,他进行了大量的具体的历史研究,通过研究历史的核心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回答了历史是什么这一史学理论的著名难题。本文试对他的研究过程剖析,以便揭示他研究历史的方法,从而能更深入地研究历史的本质。
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EdwardHallettCarr),生于1892年,逝于1982年。剑桥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英国外交部、信息部任职,担任过《泰晤士报》的助理编辑。在多所大学任教,最终执教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他是俄国史和国际关系史专家,著作丰富,比较重要的有十四卷本的《苏俄史》、《二十年危机》和《巴枯宁传》等。卡尔是个务实型历史学家,并不长于理论研究,唯一的理论著作是《历史是什么?》[1]该书是卡尔1961年在剑桥大学的乔治·特里维廉讲座上系列演讲的集结,1963年出版,全面阐释了他的历史哲学思想,附带批判当时及此前诸多历史学家的历史观。
全书分六章,“历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事实”、“社会与个人”、“历史、科学与道德”、“历史中的因果关系”、“作为进步的历史”、“扩展中的视野”,这就是历史研究的核心问题。此书逐章递进,层层剖析,前一章给后一章提出问题,后一章又回答前一章的问题,各章联系密切,全书逻辑严谨,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分析历史研究应该把握的核心问题,作者回答了历史是什么这一史学理论上的著名难题。
开篇通过驳斥兰克学派的核心思想———历史学家的任务是仅仅如实说明历史而已,提出了要区分历史事实和基本事实。卡尔接着阐述了存在对所有历史学家都相同的基本事实,但历史事实是由历史学家对这些材料主观的先验建构而确立的,并非历史材料都是历史事实。这样就表明了历史学家的职责不是如实记录所有的事实,而是有选择地建构历史。作者举众所周知的魏玛共和国外交部长的档案为例,通过档案的虚假证明了要建构历史必须要选择恰当的历史事实。但是选择、解释事实不能随心所欲,在卡尔看来,新黑格尔主义大师克罗齐、柯林武德就是完全的主观主义了,他们“把历史当作是人脑中编织出来的东西”,以当下的眼光看待其研究的历史时期,可能陷入实用主义的窠臼。这两种相反的态度都是极端的,兰克学派以事实为唯一权威,而新黑格尔主义者们相信历史纯粹是由历史学家制造的。卡尔则提出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互动的关系,历史学家的工作是一个不断地让事实适合解释,让解释适合事实的过程。历史学家代表现在,事实代表过去,历史学家的解释和事实的关系就是现在和过去的对话。由此,作者答道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卡尔的《苏俄史》秉承兰克学派的精神,可以说是纯粹的记录,很少进行他所说的解释。这就受到很多攻击,对此他承认了事实和解释的分离,并回应说“这是我的历史的过错,不是我的历史理论的过错。
在“社会与个人”一章中,卡尔分析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历史学家的身份、伟人等问题。卡尔不赞同把个人和社会对立,他认为把人当作个体的观点并不比把人当作群体一员的观点会或多或少地误导人们;而是截然把这两者分开的企图会误导人们。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是齐头并进、互为条件的。但卡尔的缺陷在于没有从实践层面上指出个人和社会的相互影响机制。卡尔指出历史学家毕竟是单个的人,他写的历史就是有关个人的一些事情,即是他个人头脑中的历史。但历史学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他不仅是其所属社会的产物,而且也是那个社会自觉的或不自觉的代言人。因此要理解历史学家的著作,首先要理解他的立场,也就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等;同时要注意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与社会环境。这就是历史学家的身份,既是个体的,又是历史的产物、社会的产物。此章的写作几乎完全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卡尔认为伟人既是历史进程的产物,也是历史进程的推动者,既是社会力量的代表,也是社会力量的创造者,这些社会力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人类的思想。他确认黑格尔对伟人的描述不可超越,“时代的伟人是能把这个时代的意志表达出来的人,告诉这个时代什么是这个时代的意志,并实现这个意志。他所做的一切是这个的时代的核心与本质;他把这个时代现实化了。”同时,卡尔指出伟人不是现存力量的代表,就是以向现存权威挑战,并协同创造那股力量的代表,这里的“现存力量”和“那股力量”恐怕就是指人民群众的力量了吧。在第二章结束时,卡尔把历史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深化为今日社会与昨日社会之间的对话,并引出历史的双重功能在于依据现在,理解过去的社会;借助过去,增加把握当今社会的力量。
卡尔接着探讨了历史、科学与道德的关系。他毫不怀疑地肯定历史是一门科学,依据在于首先科学家和历史学家研究问题的目的和方法是一样的。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都在进行同一课题不同分支的研究,这个课题就是:人及其环境的影响、人对环境影响的研究、环境对于人影响的研究。他们从一个不完整的假设到另一个不完整的假设,通过解释的手段分离出事实,再通过事实检验他们的解释;……,方法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其次,历史学家并不真正对独特性感兴趣,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独特性中概括出来的一般性。同时,历史学家应注意不能把独特和普遍隔离,形成极端理论和极端经验的对峙。最后,历史可以通过概括把从一整套事件中归纳出的教训应用到另一整套事件中去。并且,历史可以预言,不过这样的预言没有自然科学的预言那么精确,因为社会科学的对象是极其复杂的人类自身,对人的各种行为进行研究时所遇到的困难,远比自然科学家在对自然界进行研究时所遇到的困难要多得多[3]。但更理性的说,卡尔的这个观点并不精确,因为历史学既是科学又不是科学,它比科学多了一点什么,又少了一点什么。自然科学可以实验或实证,历史无法进行实验也无以实证。事实上,历史学家除了科学的头脑以外,还不可避免的要有一颗诗人或文学家的心灵,才能由此体会到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心灵深处。就此而言,历史学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乃是艺术,是文学;它因此也就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在人文动机和价值上是中立的[4]。这就涉及到价值判断或曰道德判断,卡尔指出不应该对个人进行道德判断,对个人攻击可能会使个人成为社会集体错误的替罪羊,而要对过去的事件、制度或政策进行道德判断,这不失为明智的认识。
在“历史中的因果关系”这一章中,卡尔断言历史研究是因果关系的研究,历史学家不断解答他提出的“为什么”时就把研究进行下去了,从而历史研究永不停息。历史学家研究原因问题的方法的特点是就某一事找到几个原因并把这些原因排列顺序,确定这些原因在这种顺序中的彼此关系,希望找到终极原因。卡尔赞同决定论而否定偶然论。简单来说,决定论是指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原因或一些原因,除非某事中的一个原因或几个原因发生了变化,否则不可能以别的形式发生的,如果发生别的事情,原因也必定是不同的。偶然论认为历史就是一连串的意外,一系列由偶然巧合决定的事件。卡尔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不是思想上的懒惰,就是是智力低下。同时,他否决了马克思对历史偶然性的解释,马克思说偶然性的存在仅仅是加速或延迟,而不彻底改变事件的进程,卡尔认为这是在玩弄文字游戏。历史学家与其研究原因间的关系就像历史学家与所研究事实之间的关系一样,是双重的、相互的。因此,就像区分历史事实与非历史事实一样,也应把原因分为合理原因和偶然原因,合理原因能应用到其他国家、其他时期、其他条件,可以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偶然原因是十分独特的,不能传授经验教训,不能得出结论。由此卡尔把目的引入到历史研究中了,这个目的就是因果关系能否合理地说明与解释历史事件,用目的来区分合理原因和偶然原因。卡尔认为历史学家的研究目的是由他对于历史走向的态度决定的,这就把主题引到历史学家对历史“往何处去”的探寻中了。
最后两章卡尔写的最精辟,最凝练、最有启发意义,这两章是他的历史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他据以写成此书的理念所在。二战后,西方社会普遍流露出恐惧和悲观情绪,认为历史将走向衰落,卡尔对此提出批判,因为他坚信历史是进步的。关于进步,他的观点如下:首先,他区分了自然的进化和历史的进步。进化的源泉是生物的遗传性,历史进步的源泉是社会的获得性,即历史经验的代代传授。其次,历史是一个过程,进步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再次,进步并不等于是直线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倒退、偏差和间断不能否定历史的进步。因为历史倒退之后,历史不一定在同一起点或沿着同一道路重新开始。最后,进步的内容是获得性财产的转让,即物质财富和人的控制、改变和利用环境能力的代代相传。卡尔相信进步并不意味着相信任何自动的或不可避免的过程,而是相信人的潜力的进步发展。这与马克思相信人的不断自我完善是暗合的。一直以来有种说法,中国封建社会是越来越专制,越来越腐败的。用卡尔的观点分析即可发现这种说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获得性财产的转让以及人的潜力的进步使人们对专制认识越来越清楚,并从制度上采取措施限制专制。卡尔指出历史事实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因为事实之所以变成历史事实,是要靠历史学家根据事实的重要性而决定的。历史中的客观性不可能是事实的客观性,只能是事实与解释之间,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关系的客观性。没有绝对的超历史的标准来判断客观性,实际上,客观性是变化的,因为历史学家要根据对现在和未来的理解来解释过去,而随着历史的进步,历史学家对现在和未来的理解是会变化的,他对过去的解释就会变化,也就是说没有终极的历史判断标准。卡尔提出了他的主旨:历史的客观性不依靠于也不能依靠于某些固定的、不可转移的当下存在的判断标准,只能是依靠将来积累的、随着历史前进而进化的那种标准。只有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建立起一种持续不断的连贯时,历史才获得意义与客观性。也就是说后来的历史学家比以前的历史学家更能接近客观,这与顾颉刚“层垒叠加的历史观”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借助客观性问题,卡尔对历史是什么做出了最后的回答———历史是过去的事件跟前进中出现的将来的目标的谈话[5]。历史学家要做到尽量客观,他就要有能力超越社会环境、历史环境给他视野带来的局限,这就要深入现在,只有深入现在才能超越现在;同时他要有能力把视野投入到未来,对未来的把握越准确,对过去的理解就越深刻。
在最后一章中,卡尔对历史和历史学家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地位做了一些总结性的思考。他把视野扩展到中世纪崩溃以后的历史中,看到世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个是深度的变化。人变得更加理性,自我意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理解和把握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能力加强。人类不仅能够改变环境,而且能够改变自身。因此,历史学家能够也应该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另一个是世界外观的改变。其标志是新大陆的发现和世界重心的转移。这个变化就是区域性的历史变成人类共同体的历史。但是卡尔在此说“……历史之外的群体和阶级的历史、民族和大陆的历史在历史中出现了”,多少有点精英主义的遗憾。这两个变化表明了“历史就其本质是变化、运动或者……是进步。”通过分析历史研究的核心问题,卡尔指出了什么是历史的本质,即他对历史是什么的回答,使我们明白了历史是流动、变化的,因为未来是充满变数的,所以过去不是静止不动的,没有终极的历史,历史只是过程。这样,卡尔对历史定义的追问就变成寻找通往历史的途径。既然对未来的态度决定了对过去的态度,那么我们必须相信未来,只有相信未来,才能更好地探析过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历史保守主义者纳米尔要抛弃理性与计划,波普尔的“渐进社会工程”不问渐进工程的基本前提或终极目标,卡尔批判这些历史悲观主义者,他说把变化看作恐惧的历史学家是不负责任的历史学家。虽然卡尔明白英国的变化跟不上世界的变化,但作为一名乐观的历史学家,他相信历史是进步的,英国也不会例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