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古代农业史的发展线索

2017-06-22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农业发展线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起源中心。在当今世界上栽培的大约1200种农作物中直接起源于中国的约有1/6。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内容十分丰富。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华民族自古有重视农业的传统。中学历史教材对农业发展史的介绍最为详细,如重农抑商政策、农具的改进、技术的进步、水利的兴修、荒地的开垦、农作物品种的增多、产量的提高、地区的扩大和经济中心的转移等。农业史是中国古代史复习的重点。

 

1注意五个开始:

 

(1)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我国原始农业开始出现;

 

(2)夏朝时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灌溉技术

 

(3)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4)三国时,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5)南宋时江南经济开始超过北方

 

 

 

2、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

 

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

 

秦国商鞅奖励耕战,生产粮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商。

 

(3)西汉:

 

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免除若干年徭役;战争期间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的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田祖,十五税一。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

 

(4)东汉:

 

九次下达释奴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5)三国:

 

曹操实行屯田,重视保护农桑;魏建国后,统治者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实施减轻赋税、奖励农耕的政策。

 

(6)北朝北魏:

 

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

 

(7)唐初:

 

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8)北宋中期:

 

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

 

(9)金:

 

金世宗推行一些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利用黄河故道屯田;减免受荒地区租税。

 

(10)明初:

 

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

 

(11)清初:

 

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2、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它的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旧的工具被淘汰、新的工具诞生,实质上是古代生产力进步的具体表现。中国古代史教材详细叙述了各时期生产工具的发展进步。首先是生产工具量的增长,包括数量增多和品种增加,又指某种生产工具自身的不断完善,如从战国时期的"司南"的制作到北宋时期指南针的发明,西汉时直辕犁的应用到唐时改造为曲辕犁等。

 

  生产工具的进步更表现为质的飞跃,即旧式工具的淘汰和新式工具的诞生。学习时要注意以新旧工具的交替来说明各个时期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的特征。例如:第一件最粗糙石器的制造,标志着猿变成了人;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的使用,划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并分别以北京人和半坡氏族为代表。夏朝使用铜器,说明中原地区已进入文明时代(阶级社会)。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则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奴隶制的崩溃。只有搞清了各个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才能真正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才能真正认识到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原始社会至夏朝使用石制和木制工具

 

元谋人、北京人已学会制造和使用石器工具(旧石 器时代)。

 

山顶洞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钻孔技术。

 

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遗址出上有石凿、石斧和大量的骨制耒、耜,还发现了木器遗迹。半坡遗址发现了石斧、石锄、石铲,还有弓箭。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良渚文化生产工具更加进步,骨、石器种类有锄、镰、铁、矛等多种,并出现了小型铜器。

 

 

 

(2)奴隶社会:

 

夏朝时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灌溉技术

 

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

 

春秋时期铁农具已广泛使用。

 

 

 

(3)封建社会:

 

A. 战国:

 

在春秋开始使用铁器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增加了铁铲和铁犁;

 

牛耕得到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各国兴修水利,最著名的是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

 

B.秦朝:

 

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C.西汉:

 

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开始使用铁器;

 

从渤海到河西走廊,从万里长城到长江流域,许多地方都使用牛耕或马耕;

 

牛耕除普遍使用二牛三人的耦耕外,还发明了二牛一人的犁耕法;

 

发明和使用了播种工具——赵过发明耧车。

 

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得到了铁器,还学会内地铸造铁器的技术;

 

汉武帝时在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了六辅渠,在郑国渠南面开凿了白渠;

 

人民在淮河流域穿渠引水,灌溉农田;汉武帝时,治理黄河。

 

 

 

D、东汉:

 

制造了很多铁农具;

 

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

 

中国的水利技术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

 

D.三国:

 

魏国马均发明制造了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

 

大批北方农民为避战乱迁居江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魏国在淮河流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蜀国在都江堰设堰官,派专人护堰。

 

 

 

E. 南北朝:

 

随着北方农民大量南迁,为大规模开发江南提供了必要条件;

 

南方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北魏和东魏时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总结北方人民长期生产经验,写出《齐民要术》这部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F、隋唐:

 

为加强南北经济交流,隋朝开凿大运河;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

 

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了一系列灌溉渠并修筑旧渠和河堰。

 

 

 

G、五代十国:

 

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成就最显著的是吴越,他们在钱塘江修筑了海塘,使成千上万亩农田免于水患。

 

H、北宋:

 

王安石变法实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各地兴修水利一万多处;

 

农作物播种区域扩大,淮北的粟、麦、黍、豆推广到江南和两广地区;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把它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

 

I、南宋:

 

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苏州和湖州等地以稻米产量高闻名;

 

棉花种植从广东、福建向北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

 

J、元朝:

 

棉花种植区进一

 

K、明朝:

 

明朝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开始介绍当时欧洲的水利方法;

 

政府推广植棉,棉花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

 

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

 

原产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作物传入我国。

 

L、清朝:

 

从康熙统治中期起,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

 

农民开垦了大量荒地,清初100多年里,耕地面积增加了40%以上。

 

 

 

农业生产工具分类归纳:木石器:夏商西周使用木制的耒耜,石刀、蚌镰等;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西汉普遍使用,秦汉传到岭南、西域;犁耕法:春秋出现牛耕,战国推广,西汉普遍使用耦犁、出现二牛一人犁耕法,唐发明曲辕犁;灌溉排水工具:三国马钧发明翻车;唐朝出现筒车。(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是手工业工具);播种工具:西汉使用耧车

 

 

 

对生产工具变革的基本认识:

 

纵观古代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发展:新工具更加推动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因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中已得以充分体现。

 

历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与改进,是以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并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行为,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的哲学原埋。

 

生产工具的发明,体现了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可以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来改造世界。

 

联系有关时事,理解我国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而提出的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工程的重大现实意义。

 

 

 

 

 

4、水利灌溉工程和大江大河的治理:

 

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出中国古代人民治理黄河的事迹;

 

夏朝时,已有了原始灌溉技术

 

春秋时已经有邗沟;

 

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主持修了都江堰。秦在咸阳附近修了郑国渠。

 

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两汉:农田水利地区特色明显。

 

①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

 

②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

 

③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

 

④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永,修筑特殊的水利工 程坎儿井。

 

东汉明帝派王 景治理黄河。

 

三国时的魏国在淮河流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使用翻车灌溉和排涝。曹魏修复了芍陂等许多渠堰堤塘。蜀相诸葛亮在都江堰设堰官,派专人护堰。

 

南北朝时,南北方人民共同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在黄河、长江流域开灌渠。各地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五代十国:南方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工程,成就最显著的是吴越修筑钱塘江海塘。如安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

 

北宋:王安石推行农田水利法后,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万多处。

 

元朝: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注意:秦的灵渠;隋、元的大运河以航运为主

 

古代开挖的运河

 

 (1)古江南河——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苏州和扬州间的水道,它是中国开挖最早的运河。

 

 (2)邗沟——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

 

 (3)灵渠——开挖于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时,由史禄负责兴修,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这条运河连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漓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间沟通,以后历代又曾多次修缮利用。

 

 (4)隋朝大运河——开挖于605年,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四五千里,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涿郡,东南到余杭,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5)元——开凿了从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后来又开凿了从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这就使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

 

 

 

大运河带给我们的启示:

 

(1)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运河,像浙东、江南、淮南运河都是分裂时期的历史产物。地区性运河的出现,对不同时期分裂政权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辉煌的文治武功、灿烂可观的典章制度,尽管多出现于国家统一时期,但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却往往在分裂时期更为显著。因为统一时期只有王都及少数重镇才有优先发展的机会。各地区不平衡现象往往在交替出现的分裂时期逐渐得到弥补。而分裂时期地区经济发展又给以后出现的统一局面提供了更高的经济文化基础。这是一个周期性的发展过程。分裂时期修凿的这些运河,给区域经济文化的成长带来了实惠。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东晋、南朝在长江以南的开发;五代时的南唐、宋金对峙时期的南宋,经济的成熟和富庶都超过了北方。

 

(2)把分裂时期凿成的这些运河改造为发挥全国效益的大运河的一部分,没有统一的国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对秦始皇、隋炀帝、元世祖不仅应该肯定他们对中国的统一所做的贡献,而且应该承认他们在中国运河三个发展阶段上所做出的功绩。大运河效益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唐、宋、明、清统一王朝政权的兴衰。大运河的开通推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沿岸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正是运河的存在,才使运河城市最先突破了封闭的坊市制城墙对城市经济活动的桎梏,带来了一场“中国城市革命”。大运河的作用也不限于封建帝国内部,它们是东方世界对外交通路线中稳定的一环,它们是古代“丝绸之路”向东方的延伸,使我们与邻邦朝鲜和日本的联系更为紧密。遣唐使、学问僧身影不断,外销瓷、真腊象相映成趣。运河与“丝绸之路”作为古代欧亚大陆桥所起的沟通作用,也只有在中国统一的时代才能实现。

 

(3)运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大运河的开凿是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在对自然地理环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千百万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水利水运、建筑、测量等工程领域的科学成就、智慧与创造。

 

(4)运河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我国东部平原气候干燥,雨量不均匀;各自然河流的大大小小冲积扇镶嵌交叠,地面起伏,给运河保持载船的水量带来困难。例如,黄河冲积扇与发源于鲁西、鲁中南山脉的河流冲积扇相互交叠地区,运河必须建造众多船闸才能通航。太湖是个沉降区,吴江城南方塔之顶与海宁长安坝水面相平。这就使运河一定要建设众多的闸门。许多河段无牵引是无法通行的,限制了船行速度和运河的承载量,历代统治者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时疏浚,漕运给社会财富带来极大浪费。运河与农田水利灌溉相互争水,从王安石变法时就开始了,尤其到了明清时期,运河沿线诸水源皆不准用于灌溉,遂引发社会问题。京杭大运河的堤岸阻碍运河以西地区的排水,使运西地区常遭受洪涝之灾,土壤逐渐盐渍化。我们应该全面地考察和估价我国运河的作用和影响。

 

(5)古为今用。古代服从于帝王的巡游征战或南粮北调的运河,在新中国诞生之后,一度成为北煤南运的动脉。如今当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运河或许将为南水北调工程重新焕发出青春。历史上的运河传递的绝不仅仅是物质的文明,也不单单是文化的交融,更重要的是运河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脉搏及时地传给了与它息息相关的人民,而这一点对当今的现代化社会也是有所启迪的。我们应该记住:中国人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学会了修建运河,修了两千五百多年之久!二千五百年来,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流淌着人民的血与汗的运河,离不开传递历史前进脚步的运河。

 

 

 

对黄河的治理

 

  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黄河。

 

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过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

 

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

 

元朝政府多次征发农民和兵士,治理黄河。

 

古代著名的建筑工程

 

 (1)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注意:赵州桥的特点,与地理、物理等学科联系。)

 

 (2)万里长城——从战国到明,历代都修建长城。最重要的是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3)隋唐长安城——13朝古都,唐长安城的布局和特点。

 

 (4)明清北京城——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城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

 

 

 

中国古代水利上的经验与教训

 

  中国历代王朝都很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如西汉武帝亲往黄河工地视察,命令随行将军、大臣负草堵河,自己作歌鼓动。隋炀帝兴修大运河,清代康熙帝亲自研究水利学和测量学,为组织治理黄河和永定河,还曾六次南巡,到治河工地勘察。古代国家重视水利的兴办,这是与水利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相联系的。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这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同时,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可以扩大运输,加快物资流转,发展商业,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繁荣。

 

  总体来讲,夏朝时我国人民就掌握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西周时期已构成了蓄、引、灌、排的初级农田水利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的完成,促进了中原、川西农业的发展。其后,农田水利事业由中原逐渐向全国发展。两汉时期主要在北方有大量发展(如六输渠、白渠),同时大的灌溉工程已跨过长江。魏晋以后水利事业继续向江南推进,到唐代基本上遍及全国,宋代更掀起了大办水利的热潮。无明清时期盼大型水利工程虽不及宋前为多,但仍有不少,且地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兴建的数量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水利工程在全国几乎到处可见,发挥着显著的效益。举办公共水利工程建设,是古代东方和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能。

 

 

 

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这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兴建公共水利工程。同时,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扩大运输,加快物资流转,发展商业,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繁荣。(另外水和土一样又是作物生长的条件,在今天水又是最为重要的资源。)正是由于兴修水利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所以古代不仅在平定安世时期,就是在纷争动乱岁月,国家也往往不放弃水利事业的兴办。如三国时期蜀国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兴办和对都江堰的修缮。诸葛亮指出:“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所以国家专置管理堤堰的“堰官”,负责维护都江堰。由于历代政府的重视,中国古代的水利事业处于向前发展的趋势。夏朝时我国人民就掌握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西周时期已构成了蓄、引、灌、排的初级农田水利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的完成,促进了中原、川西农业的发展。其后,农田水利事业由中原逐渐向全国发展。两汉时期主要在北方有大量发展(如六辅渠、白渠),同时大的灌溉工程已跨过长江。魏晋以后水利事业继续向江南推进,到唐代基本上遍及全国。宋代更掀起了大办水利的热潮。元明清时期的大型水利工程虽不及宋前为多,但仍有不少,且地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兴建的数量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水利工程在全国几乎到处可见,发挥着显著的效益。公共水利工程建设,是古代东方和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能。中国历史上还留下了不少高层领导(皇帝)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佳话,如西汉武帝亲往黄河工地视察,命令随行将军、大臣负草堵河,自己作歌鼓动。隋炀帝兴修大运河,清代康熙帝亲自研究水利学和测量学,为组织治理黄河和永定河,还曾六次南巡,到治河工地勘察。

 

 

 

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认识:

 

古代人类治理大河、修筑水利工程,体现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的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的哲学原理。

 

开发利用水资源也应按经济规律办事,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准则,遵循政府宏观控制、股份制运作、企业化管理、用户参与的原则。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体现国家对内职能及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原则。

 

 

 

如何评价长城这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自秦以后,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金、明等各代都曾大举修筑或增建长城,其中以汉代和明代规模最大。修建长城并不限于汉族王朝,北魏、金等北方民族入主中原而建立的王朝,为防备草原新起的游牧族,也修筑长城。长城在防御体系上利用自然地形,“用险制塞”,扬定居民族之长而抑游牧骑兵之短,在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有较大的功效。它在一定时期里保障了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汉代河西长城还保卫过丝绸之路的畅通。这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历史也表明,长城并非双方不可逾越的防线。对中原王朝而言,长城的防卫作用必须和一个朝代强大的军事政治实力结合才能发挥出来。中原王朝往往必须派强劲的武力远征塞外,或以高明的政治手段控制住草原各族,才能真正保证边疆的巩固。当任何一个中原王朝衰败之际,再坚固的城墙也无法阻挡得住北方的铁骑。长城目睹了游牧族一次次越过城墙南进,或杀掠破坏而返,或入主中原建立政权;长城也看见汉族一些贪欲黩武的帝王屡屡跨过城墙发兵草原。长城线上演出了一出出惨烈的民族斗争的历史剧。

 

长城并非只是各民族争战的舞台。长城内外农牧民族之间始终就既有矛盾冲突,也有密切的交流与融合。农业区与游牧区都各有自己所特有的产品,是对方所没有或缺少的。尤其是游牧经济,从形成时起就是一种单一的不完全经济,它无法生产许多必需的生活用品和工具,对农业区有更大的依赖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不断冲击中原,除了统治集团的矛盾外,其生产结构的某些不合理也是重要的经济动因,侵掠战争往往是正常交往受到障碍后的必然结果。同样,汉族也需要从游牧区获得补充。比如食肉为主的游牧族必须从农耕区获得茶叶来作为主要的消化饮料,缺少马匹的汉族又必须从草原上获得良种马,“茶马互市”便成了农牧民族间贸易的一宗大项。中原农业地区向游牧地区大量输出各种手工业品、农产品和生产技术,支援和丰富了游牧地区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促使不少游牧民族的社会发展出现了飞跃和进步。游牧地区向中原提供的大量畜产品,对汉族社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农耕地区不仅良种马不能充分自给,以前也没有驴、骡。驴在汉初的内地还与奇珍异宝并列,被视为稀有,后来从草原引进,逐渐成为民间常用役畜。这些比马更健壮耐劳的牲畜在中原推广,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

 

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谁也离不开谁。这种深刻的内在联系是任何人工关塞所隔绝不了的。即使在战争期间,通过长城内外的贸易往来也一直没有中断过。本来主观上想阻断南北、被许多统治者和士大夫视作“华夷天堑”的长城,客观上却不时起到了民族交流的枢纽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长城又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

 

随着我们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与巩固,长城作为我国国内民族间的防御工程的作用日趋减弱直至消失。唐朝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基础上建立,它的统治区远远深入到大漠以北;元朝和清朝统治者原本就来自长城以外,他们更全部实现了长城内外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华夷大统一。唐、元、清三代帝王都不屑于再修长城。清康熙皇帝还写诗嘲笑秦始皇:

 

“万里经营到海涯,

 

  纷纷调发逐浮夸。

 

 当时费尽生民力,

 

天下何曾属尔家。”

 

清朝对长城采取了“但留形胜壮山河”的态度。清以后,长城的实际政治军事功能就完全转变为一种文化和心理上的象征。这条蜿蜒的巨龙从此只是作为一个伟大的古迹静卧在崇山峻岭之中,激发着人们的缅怀与思考。

 

对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座北朝南的生态学思考:我国中原地区自古以来的宫殿建筑就是面向正南。形成这一特色显然是和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按黄河流域正处在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地区,冬季在亚洲大陆西北内部形成高气压,寒冷强劲的偏北风,袭击着黄河流域中下游,气候严寒,长达数月。夏季高气压中心转向太平洋上,来自南方致雨的季风,又使温度上升,有时甚至暑气逼人。于是房屋建筑面向正南最为相宜,北侧封闭以御冬季风寒,南侧开设门窗,既便于冬季阳光斜射室内,又有利于夏季空气流通。

农业的产生和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引进

 

 

 

(1)原始社会:

 

中国古代的农作物是由自己培植开始的,包括原始社会的粟、水稻、蔬菜、麻

 

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我国原始农业出现。

 

河姆渡人学会了种植水稻。

 

半坡人已经掌握了种植粟的技术,还种植蔬菜和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商周:

 

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黍、稷、麦、稻、桑、麻;

 

西周时包括了后世的大部分农作物

 

(3)两汉:

 

稻麦种植推广,北方主要农作物冬小麦,也开始种稻;

 

南方普遍种稻,从西域引进了葡萄、苜蓿、胡萝卜、核头,

 

东汉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出现稻麦轮作的种植方法,一年两熟。

 

西汉时提到西域传人的作物品种有葡萄、苜蓿、核桃、胡罗卜等;

 

(4)南朝:

 

小麦种植开始推广,水稻栽培技术提高。

 

(5)唐朝:

 

吐蕃种植青稞、小麦、荞麦、豌豆,蔬菜种子传入西藏。

 

(6)北宋:

 

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菽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

 

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在福建和长江中下游广植

 

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7)南宋:

 

太湖流域盛产稻米;棉花种植从闽粤扩展到江淮。

 

(8)元朝:

 

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

 

西瓜、同蒿开始引种。

 

(6)明清:

 

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番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

 

清代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蔗、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中国古代农作物品种,最初多为粮食作物,后来农副产品增多;最后很多是经济作物,反映了农本经济向商品经济逐渐过渡的趋势;此外,农作物种植的推广有南北交流的趋势,其中到北宋时,北方的粟麦黍豆从淮北传到江南和两广、南方的占城稻也从福建传到江浙和淮河一带。

 

 

 

4、新品种的引进

 

(1)西汉:

 

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种子传入中原地区。

 

(2)唐朝:

 

中亚、波斯商人把胡椒、波斯枣等输入中国。

 

(3)北宋:

 

越南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将其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

 

(4)明朝中后期:

 

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等传入我国。

 

关于棉花:原产地不在我国,大约在西汉时传入新疆地区,后在南方种植,教材涉及到棉花种植的是南宋(进一步推广)、元朝(进一步扩大)和明朝(广泛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明朝时,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

 

 

 

4、畜牧业:

 

母系氏族:半坡:猪、狗、牛、羊、鸡;河姆渡:猪、狗、水牛。

 

商朝:猪、狗、牛、羊、马

 

北魏:《齐民要术》介绍禽、畜和鱼类饲养。

 

唐朝:吐蕃饲养牦牛、马、猪、独峰驼;靺鞨放牧猪群

 

 

 

5、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

 

 

 

 

 

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中国以农立国。第一,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4、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古代,这种不平衡明显地表现为南北经济差距较大。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主要是北方战乱和南方相对稳定,经济中心逐渐南移。

 

从远古到西晋,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南北经济从同步发展进而到北方经济迅速超过南方。在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在我国首次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只是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地理条件更适合原始农业的发展,因而率先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并孕育了夏商周奴隶制文明。在战国秦西汉时期,我国北方经济高度发展,尤其是关中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呈现出北方经济衰退和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北方先是出现军阀割据,西晋统一后不久又发生了八王之乱,从而使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期的南方由于北方人民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得到了发展。但是曹魏统一北方后,经济得到恢复,其经济力量仍超过南方。西晋正是凭借这一优势,统一了南方。

 

从西晋末年到隋唐五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特点是全国经济重心第一次在北方失而复得,并开始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北方和南方基本平衡到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使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成为不可逆转之势。在这一时期的北方,西晋灭亡后陷入十六国混战之中,致使我国自夏商周以来形成的经济重心第一次因经济衰退而消失。直到北魏统一北方,采取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才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北魏后来分裂为东西魏,又演变为北齐和北周。西魏和北周进行过一些改革,经济发展超过东魏、北齐,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从而使北方经济实力继续维持超过南方的局面,恢复了它经济重心的地位。在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因局势相对稳定得以迅速发展,并基本上赶上了北魏,长江流域成为新的经济重心,南北呈抗衡局面。但是北方黄河流域由于开发历史悠久,所以自北魏统一北方后,经过西魏和北周相继发展,至隋统一前,北方优厚的势力再度得到发挥,又超过南方,仍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而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以隋初南北又归于统一。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唐代,黄河流域古老的农业区不仅得到恢复,还有新的发展。原来较为落后的长江流域的农业区也获得了很快发展,使南北方经济同时处于高度发展时期。但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又呈现南移不可逆转的趋势。

 

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最终南移并得到不断强化的阶段。由于社会和自然的原因,这一时期之初,北方经济继续凋弊,而南方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却更加迅速地增长,终于赶上和超过了北方,致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重心最终完成了由北方到南方的转移,并不断得到巩固。其中五代时南方经济的发展,南宋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元朝为实现南粮北调而开辟漕运和海运,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是该种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的反映。

 

 

 

另一说:中国古代史上的三个经济重心: ①先秦时期,经济重心在关中地区。 ②秦汉时期,经济重心转移至黄河中下游一带。③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以致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A、南移过程:

 

江南经济原先比北方落后,后来逐渐赶上和超过北方,其经历了初步开发——开始赶上——继续发展——超过北方这样一个过程。

 

(1)先秦、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

 

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曾经出现了楚、吴、越等强国,南方的诸侯国已经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但涉及的范围较狭窄。

 

秦朝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当地经济有所发展。

 

西汉时,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

 

东汉末年,北方各个军事集团混战,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江南。

 

 

 

(2)初步开发:三国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位于江南的吴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发展,两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

 

 

 

(3)大规模开发:东晋

 

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人民继续南迁,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

 

(4)开始赶上: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5)开始南移:隋唐

 

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大运河开通促进经济发展;唐时南方越州瓷器闻名全国;

 

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6)继续南移:五代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重视兴修水利,杭州成都丝织业发达,杭州广州等地商业繁荣;

 

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都重视生产,北方人民继续南迁,这些使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7)超过:

 

 

 

宋朝时期,通过北宋的继续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江南和两广地区都种上了北方的作物,“苏湖熟,天下足”,新开了许多茶园,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苏州湖州成为全国的重要粮仓,棉花种植扩大,棉纺织业发展,造船业进步,泉州、广州和明州成为著名的海外贸易港口,海外贸易发达。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到元朝时,出现了南粮北调的形式。

 

 

 

(8)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江南经济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使南方的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发展时期

 

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

 

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

 

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

 

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

 

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C、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况

 

①春秋战国到西汉:西部地区的发展程度明显超过东部,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当时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②唐代前期西部地区经济仍然是国内的经济发达地区。“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此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南地区转移。得“扬一益二”说明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仍然居于国内前列。

 

③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西北地区由于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经济破坏严重

 

④明代后关闭嘉峪关,对今新疆地区的控制削弱,对西北地区的发展起了负面作用。

 

⑤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发生长时期的严重战乱,地区经济遭到摧残

 

⑥近代以来,随着与西方国家通商增多,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面西部地区则严惩落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距离进一步拉大。到解放前,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已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⑦改革开放。首先是沿海地区的开放。

 

 

 

D、导致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

 

①政治中心的东移或南移。

 

②战乱的影响。

 

③自然条件的影响。

 

④开发无度

 

⑤近代以来,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中、西部地区快。

 

⑥改革开放的兴起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的不同影响

 

 

 

E、各朝代发展经济、巩固政权的措施中有利于西部经济发展变化的有:

 

①先秦

 

②秦汉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

 

④隋唐

 

⑤五代辽宋夏金

 

⑥元明两代。在云南和贵州设立行省,将云贵高原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对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开发有重大的积极作用。

 

⑦清初实行的“湖广填四川”是中央政府对地区进行的恢复性开发的重大措施。清代,今川陕鄂边地区涌入大量移民,对地区的开发起了积极作用。元明清三代,出于守边的需要,不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实行屯田。清代后期在新疆建省,并大量移民实边,对这一地区的发展起了重大积极作用。

 

⑧近代前期。

 

⑨国民党统治时期。

 

⑩新中国时期

 

 

 

F、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①统治者的重视与否。

 

②社会是否稳定。

 

③自然条件的影响

 

 

 

C、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

 

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D、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

 

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兴修水利;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运用,促使对外贸易的发展。

 

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地理因素: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成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E、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

 

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

 

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G、认识:

 

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结合上述原因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充分全理利用外迁的劳动力、先进的科技,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

 

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H、古代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古代西部开发的过程

 

我国古代历史上曾进行过几次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政治上加强了统一,经济上促进了发展,对我们今天的西部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边疆的序幕。

 

西汉:组织军民进入西域地区实施屯垦,守卫边疆;驻扎军民,修建城堡及交通设施,保证西部边境安全与丝绸之路的畅通;实行宽松的民族政策,西汉朝廷基本上不向当地各族人民征收赋税。

 

唐朝:在西域建立和完善军政管理机构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实行租佃制和分成制,军事上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

 

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还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入中央版图。

 

清朝:平定分裂分子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并巩固对西域和西北、北方地区的统治;在边疆地区以军屯、民屯等形式大规模开发荒地,发展经济;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并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

 

 

 

 

 

 

 

6、中国古代垦荒的利弊及其教训

 

  我国古代自远古到西周,耕垦的区域仅限于中原与关中部分地区,境外广大土地资源没有利用,境内也还有荒地没有开垦。进入东周后,由于人口的增多,土地私有制的萌芽、产生和确立,以及增强国力的需要,开发土地资源的要求大为增强。在政府的组织和鼓励下,战国时韩、赵、魏三国的垦荒工作已取得很大成效,中原荒地大力减少,关中秦国荒地也得到迅速开垦。秦汉时期不仅内地垦田面积不断扩大,同时随着国家疆域的开拓,垦田迅速向边远地区扩张,如秦始皇曾迁内地人民到珠江流域和河套一带垦荒。汉武帝在西域屯田。三国时期曹魏组织农民和士兵屯田。西晋和北魏、隋唐,先后实行占田制、均田制,将大量空荒土地分给农民开垦种植,同时又实行屯田,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隋唐以后历代王朝也都重视动员和组织人民开发利用土地,如明初,太祖皇帝鼓励垦荒,减免赋税,实行屯田。清初以督垦荒地的成绩,作为对地方官吏奖惩的标准。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与劳动人口一样,同是中国古代经济兴衰、国力强盛的标志。发达兴盛之时必是户口殷繁,桑拓满野;而萧条衰败之时则是千里无烟,鞠为茂草。中国古代国家重视人、地这两个农业生产力主要因素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发展,甚至出现繁荣局面的决定性条件。

 

  但盲目垦荒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如历史上黄河流域本是一个宜农宜牧的地区,滔滔黄河横贯东西,两岸草原、森林、农田交错,到处是青山绿水。所以,黄河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但是,由于我们的祖先不懂得生态平衡,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消耗的木材。粮食日益增加,就加速了开垦土地,砍伐森林,毁坏草原,年复一年,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使昔日的肥田沃土,逐步变成了今天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据不完全统计,在方圆1 公里的土地上,沟道总数达20万条以上,地面支离破碎,黄土裸露,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使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水害最严重的河流。再如明末以来长江上游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人口膨胀、山地陡坡垦殖形成一个怪圈,使森林大量耗损造成水土流失的不可避免性。

 

 

 

 

 

 

 

练习:

 

1、《中国历史学年鉴 1988》载:“当代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又一个自西向东、由北向南移动的趋势。”概述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南移的基本进程。结合史实分析出南移趋势的原因,并指出在经济重心东移或南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