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中国哪家强?

2017-07-24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一、中国近代史专业概述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为止。中国近代史专业即对这一段历史进行研究,包括历史事件、社会发展等。 


二、中国近代史重点学科单位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南开大学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南京大学 


三、相关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等


四、中国近代史专业院校大致实力分类


第一档次: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第二档次: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吉林大学 

第三档次:暨南大学、山西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延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 


知名院校及学科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

近现代史研究第一重镇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单位,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史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该学科由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作为学术带头人,1981年即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评为全国重点学科,1997年按“211工程”重点学科的要求立项建设,2001年顺利通过验收,2000年评为全国百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01年再次被重新评审为全国重点学科。该学科点在辛亥革命研究、商会研究、思想史、社会史等方面在全国有很强的优势。


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前身为历史研究所,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研究所是华中师范大学直属专业研究机构,是高校恢复学位制度后最先被批准为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单位。 

首任所长为国内外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继任所长依次为刘望龄、罗福惠、严昌洪三位教授。 
现任所长为朱英教授,郑成林教授任副所长,章开沅教授为名誉所长。 
1984年建所后,除了辛亥革命史作为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得到进一步发展,又建立了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等研究方向。 由于在中国近现代史领域里所取得的成就和影响,1988年本所中国近现代史学科被评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 1999年,根据教育部关于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精神,在学校的组织下,易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下设三个研究方向,即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方向、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方向和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方向,同时设有两个研究中心,即中国商会研究中心、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为了加强学科力量,特聘中山大学桑兵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虞和平教授和王奇生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王笛博士等多位海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新组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实施新机制,专兼职研究人员均以签定聘任合同的方式带课题进所。

师资情况

中国近代史所 :章开沅、马敏、朱英、罗福惠、严昌洪、何建明、彭南生、刘家峰、田彤、许小青、江满情、王薇佳、郑成林、张建平、谢建军。章开沅、刘望龄、罗福惠、严昌洪先后担任所长,现任所长朱英兼任基地主任。


历史系中近史教研室 :刘伟、黄华文、李英铨、曾祥文、沈志安、孙泽学、杜芳、董恩强、李宝红,教研室主任黄华文。

北京大学


历史系 1998 年获得首批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史、世界史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全球大学历史学科排名中也位居前列。 


主要学者:


郭卫东 招生方向:中国近代史。1955 年生。1986 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著有《不平等条约与近代中国》、《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等。研究领域:中国近代政治史、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


金东吉 招生方向:近现代中外关系史。1963 年生。2005 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学位。合著《民国时期中苏关系史(中:1931-1945)》。研究领域:近现代中外关系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


欧阳哲生 招生方向: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1962 年生。1992 年获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新文化的源流与趋向》等。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尚小明 招生方向:中国近代史。1968 年生。1997 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北大史学系早期发展史研究(1899-1937)》等。研究领域: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文化教育史。


王奇生 招生方向:中华民国史。1963 年生。1997 年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8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 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等。研究领域:中华民国史、中国现代史。 


王元周 招生方向:中国现代史、近现代中外关系史。1965 年生。2003 年获韩国延世大学大学院史学科文学博士学位。著有《小中华意识的嬗变:近代中韩关系的思想史研究》。研究领域:中国现代史、中韩关系史、韩国史。


臧运祜 招生方向:近现代中外关系史。1966 年生。1998 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著有《七七事变前的日本对华政策》、《近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等。研究领域:近现代中外关系史、中国现代史。 


南开大学



1919年南开大学建校时即创办历史学科,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室、周恩来研究中心、中国留学教育研究中心和近代中国研究中心。1986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4年历史系被评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6年,本学科进入211工程,1998年取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成为中国社会历史研究重点基地的组成部分。


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人员齐全、结构合理的科研教学队伍,老一辈著名历史学家来新夏、魏宏运、陈振江、李喜所、乔治忠、等先生,为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科师资队伍强大,有教授8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学术带头人有江沛、王先明、李金铮 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一批青年学者,年富力强。该学科特色鲜明,重点研究近代社会史,抗战史等方向

知名学者

侯杰  (教授)

研究方向

中国近代社会史、社会性别史、宗教史、民众意识、民众宗教意识

侯杰,男,1962年2月生,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副主任。现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暨韩国《东亚人文学》编委。

江沛  (教授)院长

研究方向

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 民国政治史 民国社会文化史

个人简介

江沛,男,1964年生,河南省开封市人。2000年6月,在南开大学历史学系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2003年3月,在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1989年起至今,在南开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院任教。目前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等科研任务,兼任教育部人文社科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与河南省商丘师范学院客座教授。1997年起,兼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2012年起兼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2015年起,任天津市历史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李金铮  (教授)

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中国近现代乡村史,新革命史,近现代天津城市史。

个人简介

河北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中国社会科学》第一批审稿专家,多家权威期刊审稿专家。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规划项目通讯评议专家,教育部学科评估专家。出版专著4部,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社会学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发表论文100余篇,被《新华文摘》、《社会科学文摘》、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40余篇,收入《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多项。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多项

王先明  (教授)

研究方向

1、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2、中国近现代乡村史

个人简介

1957年生,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史、乡村史教学与研究。曾获教育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全国“百名优秀青年教师奖”、国家人事部、原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师奖”。并多次获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为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等。
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重点基地项目。现为国家重大招标课题首席专家。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是复旦大学历史系具有传统优势的学科,通过蔡尚思、胡绳武、金冲及、汪熙等学者的努力,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十五”以来本学科又有长足发展,形成近三百年思想学术史、近代经济金融史、近代政治外交史、中国现代化研究等新的研究方向。

 以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为主体成立的“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2004年列入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以本学科为主要建设单位组成的国家“985工程”创新基地“文史研究院”,2004年也正式成立。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于2000年3月,是整合复旦大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所组建的研究机构,目标是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力争在学术水平、软硬件设施及科研管理方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研究中心。中心的建立顺应了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应该定位于综合性的、开放性的研究中心,在较高层次上实现跨学科的整合,并且在运作机制创新上走出一条新路。2004年,中心被评选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心”下设“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研究室”、“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室”、“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室”、“比较文明与比较现代化研究室”四个研究室及“资料文献部”。同时还设有《近代中国研究集刊》编辑部,规划“中心”“集刊”和“专刊”的出版。通过多年的学术积累,已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研究团队,汇聚了复旦人文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的学术骨干,包括姜义华(历史系)、吴景平(历史系)、张晖明(经济学院)、袁志刚(经济学院)、林尚立(国际关系学院)、陈思和(中文系)等著名学者。由姜义华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著名学者


姜义华

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近代中外关系史、史学理论、现代化研究

姜义华,1939年出生,江苏扬州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

朱荫贵

研究方向:

中国近代金融史、中国近代企业史、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中国近代轮船航运史

戴鞍钢

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晚清史

1955年生,上海青浦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晚清史、社会经济史的教学和研究。著有《晚清史》、《大变局下的民生》、《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江浙沪近代经济地理》等,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社科项目,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和“中国图书奖”等全国及省部级奖项。

章清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个人简介

1964年10月生于四川。1998年于复旦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兼常务副主任,2013年入选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中国史组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历史学科组副主任委员,上海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陈雁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社会性别史、中华民国史

2001年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5-2006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后研究。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副系主任,复旦—密西根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所中方所长,国际妇女史学会(IFRWH)理事。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社会性别与妇女史、口述历史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吴景平

研究方向:中国近代经济、金融史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复旦大学近代中国人物和档案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藏宋子文档案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制作”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关系史、财政金融史等。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科点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优势学科。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本学科以雄厚的研究力量和研究视角享誉史学界,并确立了自身的学术地位,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授予的博士点之一。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洋务运动、近代上海史等研究,在海内外已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本学科点在原有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大力开拓,突破传统的研究体系,将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大变动的宏观背景下加以考察,加强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与中国社会变迁关系的研究。研究重点逐渐转向20世纪,尤其注重对处于中外联系前沿位置和对中国社会发展负有多重使命、并具有典型意义和借鉴价值的江浙沪区域研究,形成新一轮重点研究方向:20世纪江浙沪区域研究。围绕着这一重点研究方向,本学科点一方面以近代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转型期社会危机和社会革命、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为切入点,展开有关总课题的背景研究;另一方面以江浙沪都市和农村为突破口,形成“20世纪都市现代化研究”、“20世纪江浙沪农村社会变迁研究”两个重点分支。


茅海建教授,男,上海人,出生于1954年。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师从陈旭麓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等职。曾赴日本庆应义塾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中央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政治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韩国首尔大学等学术机构,担任访问研究员、访问教授和客座教授。

杨奎松 ,1953年10月生,重庆市人。历任中共中央党校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史,著有《忍不住的关怀——新中国建国前后的书生与政治》;《“中间地带”的革命——从国际大背景看中共成功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一、二);《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内战与危机——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失去的机会?——战时国共谈判实录》;《海市蜃楼与大漠绿洲——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潮研究》等专著二十余种,并在China Quarlerly;Diplomatic History; Cold War History以等美、英、日、韩及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约200篇。

所著《中间地带的革命——从国际大背景看中共成功之道》、《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及合著《中苏关系史纲》等,曾分获教育部社科类图书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多部专著被推为自2007年以来各大报刊年度十大优秀图书之一。

许纪霖,男,1957年生,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兼任上海市社联常委、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杂志编委。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哈佛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日本爱知大学、东京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或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与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城市文化研究。

沈志华         

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专业(硕士)肄业。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史学会理事,兼任社科院当代中国史研究所、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北大历史系、人民大学兼职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

 

刘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招收中国近现代史、海外中国学方向研究生,开设“近现代中国经济社会变迁”、“中国近现代史理论与方法”、“历史专业英语”等课程。早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后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黄宗智教授和白凯教授。走向未来系列丛书之《人心中的历史》即是其最早的著作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是隶属于中国史的二级学科,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史学科是由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林增平先生在50年代创建的。近50年来,该学科获得了重要发展。1981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被列为湖南省重点学科,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南省第一个文科博士点。1995年,以本学科为主体的我校历史学科成为国家文科基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8年,以本学科为主体的“湖湘文化研究”被正式立项为“211”重点建设项目。2001年再次被评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成为全国仅有的四个中国近现代史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


同年,由李育民教授带头建立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在湖南省,本学科在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点中,本学科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科研条件等方面均处于比较优势的地位,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重要基地之一。


本学科现已形成五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即中国近现代政治与对外关系、中国近现代思想史、辛亥革命史、湖湘文化、中国近现代社会史,涵盖了除经济史以外的政治史、对外关系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中中国近现代思想史、辛亥革命史、湖湘文化是本学科的传统优势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政治与对外关系、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是在传统研究的基础新发展起来的研究方向。目前,本学科各方向在不少领域的研究水平均居国内先进水平或领先地位,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李育民 

1953年生,湖南省耒阳人。1978年春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年春攻读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政治史、中外关系史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省教改项目3项等。出版《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中国废约史》、《近代中外条约关系刍论》、《曾国藩传统文化思想研究》等著作。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的历史学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是国家重点学科;此外,以历史学系为基础设立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间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地。

    

中山大学拥有一大批优秀学者。如:陈春声(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历史人类学和史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林家有(主要研究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的人物与思想);桑兵(主要研究晚清至民国的社会与文化);邱捷(主要研究晚清至民国的社会与经济、近代中国区域社会);周兴樑(主要研究近代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吴义雄(研究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中华民国史)等等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学术单位之一。1950年代中期,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招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生班。1978年,成为全国首批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点,次年成为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又成为教育部新增全国二级学科重点学科之一。


本学科的研究队伍相当齐整,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既有像戴逸等德高望重、至今仍活跃在教学科研前线的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又有一批勇于创新、充满活力并富有学术影响力的中青年骨干。研究的方向也较为全面,在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和中外关系史等领域,基础扎实。尤其是在近现代中国灾荒和环境史研究,秘密结社和民间社会研究,医疗和社会保障史研究,以及民族国家认同和边疆问题,近现代学术文化思潮、新兴概念史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等方面,特色鲜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


近年来,本学科十分重视提倡“新史学”和基础性史料的整理工作,创办了《新史学》集刊,开办了“新史学前沿讲座”,整理出版了《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等大型资料,前者在青年学子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后者被同行誉为“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奠基性工程”。


本学科还十分重视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美国、德国、俄国、日本、韩国和港台地区的相关学术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学术合作关系。本学科还拥有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清史研究所,它是正在进行当中的、建国后最大的学术文化工程之一——国家清史工程的重要学术依托单位之一。

它还有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史研究所。


其著名的学者有:戴逸、黄兴涛(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史、思想史、中西关系史),夏明方(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灾荒史、环境史以及社会经济史),成崇德(清史、边疆民族史 、中国近代史),杨念群(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起点高,发展快,名家辈出,如今已成为本校品牌学科之一。教研室组建初期,在老一辈学者如王介平、隗瀛涛、李润苍等的努力下,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90年代,随着罗志田、杨天宏、陈廷湘、何一民教授等一批中生代学者的崛起,本专业的气象和规模为之一新。经过20年的栽培,本学科在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制度史、基督教在华传播史、区域社会史、地方史、城市史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主要由本教研室人员构成的专门史、中华民国史学科在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教研室又增添了一批新生力量,在土地租佃史、抗日战争史、妇女史、教育史、语言社会史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


四川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所在的中国史学科是教育部核准的中国史一级学科授权点(201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首批博士点(1981)、国家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5)、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2)、教育部“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平台(2004)、“区域历史与民族”平台(2010),其中专门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2002年)。


注重文献功底、学风笃实稳健是本教研室的学术特色。早在教研室成立初期,就积累了巴县档案、保路运动档案等大量珍贵原始文献,并针对晚清农民起义、川陕革命根据地等主题开展了口述调查与实物搜集工作。改革开放后,从这些材料中产生了大量成果,为后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启动了西南档案文献数字化项目,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对四川省市县级档案馆藏民国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启动以数字化方式取代此类档案落后保存方式的工程。现已完成10个县区档案馆收藏的共11万多卷、1100多万份民国档案和少量清代档案的电子化复制工作,按学术研究需要深度数字化处理32000多卷。2013年起,先后与成都中和街道办事处、成都文旅集团、新津县档案馆等合作开展口述史调查,积累了大量资料,为保护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有效支撑。刘世龙教授以“侵华日军对成都大轰炸”为主题,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调研,通过口述等手段,搜集大量证据,撰写了《关于成都轰炸的鉴定书——成都被日军无差别轰炸的受害情况》,成为状告日军轰炸成都罪行的核心证据,引起了中日媒体的积极反响。


罗志田(1952年~至今),著名历史学家,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1952年生,1977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1981年毕业后曾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过一年。1987年留学美国。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其硕士学位论文获历史系研究生最佳论文奖。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史学大师余英时先生。1994年至2003年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科杰出教授,2003年至今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现任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外关系史,是当前中国近现代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


陈廷湘,男,1948年11月出生,博士,现任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

个人主要简历:

1972-1977在彭州市楠木公社任团委书记,楠木中学任教。
1977-1984在四川大学读本科研究生,
1984起在四川大学历史系任教。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教学科研至今。 

杨天宏教授,四川成都人,历史学博士,先后就读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3年9月受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教授、博导、“214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席、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术道德委员会委员。杨教授治学领域宽广,研究学科跨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军事、外交,所涉时段跨越晚清、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用,请点击文末小广告,支持我们,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