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古代史学霸笔记(一)

2017-08-19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第一章 原始社会

(约二百万年前——前2070年)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开端

一、人类体质演变历程

可以这样说,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埃及古猿,它分两支演进,一支经过森林古猿逐渐演化为现代类人猿;另一支经过腊玛古猿,南方古猿(纤细种)到直立人。南方古猿(纤细种)会制作石器已转化为人了,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在中国的云南开远县小龙潭发现了森林古猿和腊玛古猿化石,禄丰县石灰坝等地先后发现了八百万年以上的腊玛古猿化石。在湖北建始县高坪龙骨洞发现了南方古猿(纤细种)的化石,说明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古猿完成向人类演进的地区之了,是原始人类生活的摇篮之一。

从古猿经过猿人、古人、新人,完成了由猿向人的转化,随着劳动的开展,其体质一步一步向人类迈进。

猿人具有代表性的是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周口店北京人。

人有代表性的是大荔人、丁村人、许家窑人。

新人的遗迹遍布全国各地,代表性的人类化石是山顶洞人。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使人猿相揖别,创造性的劳动不断使人进步,体现劳动成果的就是生产工具的进步。

二、生产工具的演变

生产工具,是人类同大自然进行斗争的工具,谋取生活资料的手段,又是自身防卫的武器,又是人兽区别和人类生产水平的显著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讲,生产工具就是衡量人类社会发展的尺度。

现在保存下来的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主要是稍加打击(敲击)打制的石器或木棒,极为粗糙简单,还不会进一步加工,在考石学上称为旧石器时代。打制的工具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两端石器、石锤和石砧。

在猿人时期,人们学会了利用火和保存火种,不仅扩大了食物来源,增强了体质,而且作为一种生产力,是从事生产、改进工具,提高生产的有效手段,这不仅是生产工具的巨大变化,而且是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之一,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进步之一,第一次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使人支配了自然力,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创造了条件,从而最终地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直接成为人类解放的手段。

在古人阶段又进一步发明了摩擦取火,有的用黄铁矿石(或赤铁矿石)同燧石相击取火,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臊(《韩非子·五蠹》)。摩擦取火使人类进一步改善和推广了熟食生活,使火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手段,应用范围甚广(渔猎、制陶、冶炼金属、酿酒等),使人类进一步征服了漫长的黑夜和严寒,扩大了生活领域,这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一个伟大胜利,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了一大步。

在古人时代,继续过着狩猎为生的生活,石器制造的更为精致,有代表性的工具是石球的出现,是狩猎的重要工具。有了磨制石器,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新人时代生产工具的代表是出现了弓箭,它既是一种兵器,又是一种复杂的工具,由背、弦、箭组合而成,证明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物质的弹力和人的臂力结合起来,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方面的一大进步。同时,用弓箭打猎成了普通劳动部门之一,因此狩猎经济出现了新的局面。再一个有代表的工具是山顶洞人留下来的骨针,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缝纫工具,说明当时已能缝制兽皮为衣,增加了防御寒冷保护身体的能力。

三、社会组织的发展

劳动,使猿人脱离了猿,并使人们组成人类社会,并依靠集体劳动和力量改造自然,以求生存发展,因此,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其社会和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也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向前发展。

原始群: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猿人几十个人组成一群,过着群居生活,这就是原始群,既是社会组织,也是基本的社会单位。人们集体出猎,共同平等、食物平均分配共同食用。在两性关系上处于原始的群婚状态,整个原始群男女互为婚配。

血缘公社(家庭):随着采集、狩猎经济的发展,劳动中按年龄分工的出现,促使原始群不断分化,由于不同年龄的男女之间生活条件的悬殊的引起的不同反应,人们思维的进步,逐步排除了杂乱的性交关系,发展为比较固定的血缘群团,这就是血缘公社(家庭),实行按辈份区别的婚姻关系,同一辈的男女,既是兄弟姐妹,又互为夫妻,这就配成了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第一个家庭形态。

氏族公社:随着血缘公社(家族)的发展,逐步排除了兄妹为婚,又排除了同一家族(家族)内旁系兄弟姐妹的婚姻,为人类体质的进步提供了条件,逐渐形成了同一家族的群兄弟与另一家族的一群姐妹之间的群婚制度,即族外婚,这是人类婚姻史上的重大进步,也为氏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氏族产生的初期,血缘以母系计算,子女随母亲,作为实行族外婚的男女,是以性的需要而转移,没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因而常常出现离异现象。

母系氏族:因为实行族外婚,子女跟随母亲,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在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下,氏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血缘关系是维系氏族成员的纽带,他以人人平等,互相保护,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工,青壮年男子担任狩猎、捕鱼和防御野兽等任务,妇女担任采集食物、烧烤食品、缝制衣服,养育老幼等繁重任务,老人和小孩从事辅助性的劳动。从简单的分工中,不难看出,妇女从事的采集比男子从事的狩猎有比较稳定的性质,是可靠的生活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她们是氏族组织中的重要成员,她们的活动是为了氏族集体的利益,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对维系氏族的生存和繁殖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妇女在氏族公社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普遍受到重视,这样的社会就叫做母系氏族社会。

同时,在这一时期,人们已初步具有了审美观念和灵魂等原始宗教观念,创造了人类最初的文化,为后来人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

一、繁荣的标志

 1、世系按母系血繁计算。

母系氏族以母系血缘维系的,并且由母系关系传递,即由祖母传给母亲,由母亲传给女儿,由女儿传给孙女,依此类推,永不间断。

第一个氏族成员,不管其性别如何,她或他都属于母亲所在的氏族,而不属于她或他父亲的氏族。父亲是氏族以外的人。

当时人们信仰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人们就把该物视为自己的祖先,这就是图腾。古代有些姓氏来源于图腾,并从女字。姓本身是由女、生组成,这是姓氏从女,世系按母系血缘计算的反映。

2、妇女在生产起重要作用。

在原始的生产分工中,男子从事渔猎活动,妇女从事采集活动,采集活动比渔猎活动的收获稳定,供氏族成员糊口度日。妇女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发现了植物生长成熟的条件,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对作物生长的规律有了认识,终于由妇女发现了农业,在北方从狗尾草中培养出了谷子,在南方从野生稻中培植成了稻子,时间在六七千年前,形成了刀耕火种的锄耕农业,因农业的发展,可以挤出一些粮食喂养动物,逐渐驯养出了狗、马、牛、羊、鸡、猪等牲畜,出现了畜牧业。同时,出现了制陶业、编织等,这些活动主要由妇女从事工作,而男子还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在渔猎生产中,参加农业、畜牧业活动不多。农业、畜牧业,再加上古老的采集活动,就使妇女成为生活资料的主要寻求者和加工者。同时,妇女还是管理住所、保护火种、抚育子女、从事制陶、纺织和缝纫等工作的承担者,这些活动与男子的渔猎生产活动比较起来,既稳定又重要,领域也宽广,从而奠定了妇女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尊重女性和母系氏族社会的基础。后来,妇女沦为奴隶般的地步,正是因为丧失了这种重要的经济基础。

3、财务由氏族集体继承

母系氏族社会,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集体劳动,共同使用劳动产品。继承制有两个特点:一是集体性,由于财产为氏族所有,也由氏族集体继承,任何人都无权私自支配或者单独继承。二是按母系传递,即由祖母传给母系,母系传给女儿,氏族的男性成员的子女无继承权。

4、实行从母方居住

氏族是一个社会细胞,他们生产在一起,也居住在一起。一个氏族的人,生前住在一起,死后也不分离,成员实行合葬,所以在当时流行氏族公共墓地,而且多合葬墓,实行同性合葬,这是共同居住在葬俗上的反映。

5、妇女是氏族的管理者

由于妇女在社会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世系按母系血缘计算,就决定了母系氏族以年长的妇女为氏族长。她是由全体氏族成员选举的,如果不称职,全体成员有权罢免。氏族长负责领导生产,管理生活和对外联络。当氏族分裂为母系亲族时,又出现了亲族长。氏族长虽然管理一切,但没有特权,也不能包办代替,充分尊重其他氏族成员的意见,遇到重大事件,如吸收养女,进行血缘复仇、决定生产计划,她要召开有关会议来决定。风俗习惯是调解氏族关系的准则。

第三节                         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领域中,逐渐取代了女子的主要地位,取得了对经济的支配权,在社会上占据重要地位,婚姻也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家庭转化,母系氏族社会十分自然地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激进的革命之一,然而又是不流血、和平的革命。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社 29 47918 29 14022 0 0 7988 0 0:00:05 0:00:01 0:00:04 7985财富日渐增多,发生了贫富分化,以父权制为中心的个体家庭成为与氏族对抗的力量,把原始公社制推到了它的尽头。

一、父系氏族社会的基本特征

母系氏族制和父系氏族制,是原始社会晚期相衔接又有区别的两种社会制度。从生产资料公有制来看,它们有相同的一面,即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又有不同的一面,即母亲氏族社会实行部落或氏族公有制,公有的范围较大,而父系氏族社会,实行的是父系氏族或父系家庭公社所有制,公有的范围开始缩小。同时,逐渐出现了财务私有制。它虽然还很幼弱,却有强大的生命力,并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强大起来,最后取代了原始公有制。

父系氏族制不同于母系氏族制的本质区别,在于世系按父系计算,财务由子女继承,男子是社会和家庭的核心;他有权支配家庭的财产,也有权支配家的成员。

其基本特征,有如下几点:

1、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特别迅速发展。男子逐渐从渔猎活动中转入农牧业生产领域,特别是犁耕,劳动强度大,一般只有男子才能胜任,从而加强了男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同时,制陶等手工业中工艺变得复杂,技术性强,劳动强度大,身强力壮又无生育、家务之累的男子,成为主要承担者,这样,取代了妇女在生产领域中的主导地位,而妇女则主要从事纺织、炊煮和生育儿女等家务劳动,正是这一变化成为导致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社会原因。人们在生产中所处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分配社会产品中的不同地位,男子成了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财富的重要创造者,男子支配财务的权力逐渐增大,增强了他们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就产生了改变传统继承方法,使之有利于自己的意图。因而,在婚姻形态上就是发生了变化,实行对偶婚,从妻居的条件下,男子通过认子仪式,能够明确自己的子女,父亲与子女之间的经济关系加强了。经过长期、复杂的斗争、演变,改变为男娶女嫁,妻子从夫居,子女改为从父系氏族的姓氏,妻子和子女成为丈夫家庭的成员,妻子对丈夫忠贞,这样,保证能生育男子确凿无误的子女,保证父系血统的纯洁,为实行父权制创造了条件,并达到保存自己财务的目的。因此,男子逐渐成为家长,并由妻子作为管理的助手,利用妻子来夺取掌握在母系手中的家庭经济、生活管理的大权,这样,就逐步确立了一夫一妻制,取代了对偶婚制,一夫一妻制不再仅是性的需要、没有共同经济的脆弱的结合,而是有经济保障,比较稳定的婚姻形态。房子居住上也由原来的大房子,逐渐变为适合小家庭居住的小房子中,得到证明。从此后,男子占主导地位,标志着母权被颠覆。

2、以男系为世系的父系继承权和对父系祖先的崇拜。

在父系氏族社会里,由男子及其儿女子孙组成一个父系大家族(家庭),男子不仅把妻子娶进来,而且把男子留在家庭中,而把姐妹或女儿嫁出去,家庭中所留下来的仅是男子,如此继承下去,便于男子来计算世系了。这种计算世系的实质,是为了财务的继承权,在母系氏族中,没有女子时,要过继或收养来保证母系的世系不断绝而向下传递,而且父系氏族中,没有男子时,要用过继或收养男子的方法,以保证后继有人。

在父系氏族中盛行的是男性崇拜,在龙山文化的华县泉护村和西安客省庄遗址中都发现了陶祖,在湖南安乡县安障公社的度家岗遗址中发现石祖,以及清海东部柳湾出土的一裸体男像的陶罐,都是崇拜父权的物证。

3、私有财产的增多和贫富分化的出现。

社会生产的发展,剩余物品的出现,是产生私有制的前提。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私有制的形成。私有制是从占有社会开始的,先占有工具、生活用品和牲畜,进而占有奴隶和房屋,而土地的私有则比较晚。有了私有制,也就有了贫富两极的分化,这在父亲氏族时期的遗址中能够看的比较清楚。这证明私有财务在不断增多,贫富分化日益悬殊。

第二章  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前2070——前1046)

第一节  夏代奴隶社会的确立

C、从禅让到传子。禹,是受舜禅让而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禹,又推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死,又举东夷伯益,但不给伯益实权,使伯益得不到锻炼,也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相反,禹把实权交给了其子启,让启的亲信掌握了许多权力。在禹死后,启杀伯益,讨伐有扈氏,建立夏王朝。因此有人说:禹传子家天下。

2、阶级结构和国家制度

夏朝,是在原始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因而带着一些原始社会的痕迹,所建立的奴隶制的世袭的王权和贵族,就是以父权家长制家庭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

奴隶制形成后,原来的部落首领相继转化为一邦之“君”,所属的父权家长又相继转化为世袭贵族,充任邦国的官尹。一邦之内的全部田地都为邦君所有,其下的各级贵族之家,又各自分有邑聚或一部分田地,他们都以役使奴隶耕作为主,这样,就构成了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从夏朝开始,在众多邦国之上,又建立了统治全国的王朝。形成了王室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的格局,这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基础之上的奴隶制国家组织形式,而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制度也是与此相适应的。按其班辈高低和族属亲疏关系来确定各级贵族的等级地位。

被统治阶级:在田间劳动的人,通称为“民”。主要有黎民、庶民、庶人、众等,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妾等是从事家务劳动的奴隶。同时,还有平民。

国家机构:由血缘关系到地缘关系,其统治方式,划分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即禹贡九州。并出现了以地为氏的姓氏。从姒姓中,分出了夏后氏、有扈氏、斟寻氏、彤城氏等十三个以地为氏的氏。

公共权力:即军队、监狱及其强制机构等构成。

军队:启征有扈氏用军队,帝杼作甲,装备军队。

刑法: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监狱:圜土,夏台——关汤武

捐税: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有了公共权力机关,有了众多的官吏和军队,就要由人民交纳贡赋来养活他们。孟子说:“夏后氏五十而贡。”

度量衡:为了征收贡赋,制定了关石和钧等度量衡制度。

都邑:是国家政权的标志,鲧作城郭,禹居阳城。

第二节  商代奴隶社会的发展

3、伊尹摄政

成汤在位十二年而死,长子太丁已去世,太丁弟外丙继位三年,死。弟仲壬,继位四年,死。伊尹之太子太甲继位,太甲颠覆成汤典刑,被流放于相,伊尹当权摄政,作《伊训》、《肆命》、《徂后》等训词。太甲改恶从善,伊尹使其复位,有善政,伊尹作《太甲训》褒扬,伊尹实际之掌握政权,一直活到太甲之子沃丁时。

4、盘庚迁殷——商代历史潮流的转折。

在盘庚之前,殷商又有五次迁移:

A、仲丁自亳迁于隞或嚣(河南荥阳)。

B、河亶甲自嚣迁于相(河南内黄)。

C、祖乙迁于邢(一作耿,又作庇,有说为河南温县东,有说为河北邢台)。

D、南庚自邢迁于奄(山东曲阜)。

E、盘庚自奄迁殷(河南安阳)。

屡迁的原因:

A、去奢行俭说;

B、水灾;

C、游牧;

D、游农;

E、阶级斗争;

F、九世之乱,可以主要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斗争所致。

5、武丁中兴—商王朝的鼎盛

盘庚迁殷后,国力上升。武丁曾在民间生活,了解些民情,为商第23代王,继位后,三年不言,听取意见,为臣民拥护,大力选拔人才—-傅说,大力进行战争,加强了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妇好,即妣辛,最早的女将军。

二、商代国家机构的发展

1、王权

王自称:余一人,表示其至高无上。

王位继承:世袭制,但继承方式多变:①是兄终弟及;②是父死子继;③嫡长子继承(帝辛传位纣王,未传位微子启)

商王的权力受大臣的制约(如伊尹行政),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

2、殷正百辟(百官)

百官,可分为三类:

①政务官,尹;

②宗教官,祝、卜、史、巫;

③事务官,小藉臣。

3、王作三师-—商代军队

军队最高指挥权在商王手中。

兵种,有徒兵和车兵。作战方式以车战为主。

兵器有戈、矛、甲胄、盾等。

4、方国组织和商代的疆域

商统治者把其统治区域,分为畿内和畿外两大部分。畿内,是商王朝王室直接统治的部分。畿外,是众多方国分布的地区。

畿内,除王都外,还有诸子和其他贵族的封地。

畿外的大小方国要向王室定期朝贡,提供力役,奉命征伐,遵守礼仪制度,成为王室统治下的臣属之邦。

分布在边远的少数民族部落,他们在经济上和文化上与中原地区保持密切联系,在政治上也对王室表示臣服,但比一般方国要松散些。

商朝的统治区域:东至于海,西及陇山,南过淮水,北达燕山。

影响:南越鄂赣,西达山西、陕西汉中、四川,东北至辽西地区。

5、科学、文化的发展

甲骨文:因为是用青铜刀契刻和毛笔写在牛的肩胛骨和龟的腹胛骨上的文字,所以叫甲骨文。再就是因为是商代占卜的记录,又叫作“卜辞”。

甲骨文的发现:安阳小屯,是商代都城所在,1880年农民在耕作时发现,有的当作龙骨,来治病,有字的无用用来填塞枯井。1898年山东潍县古董商范维卿替端方收集古代器物,收买甲骨,小屯村人李成是第一个出售甲骨者。1899年,病中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发现了甲骨上的文字,收集甲骨千余片。

传布与研究:王懿荣死于1900年八月联军之乱,其所收甲骨为刘鹗(1857-1909 年,字铁云)所得。刘又收集甲骨得五、六千片,拓印为书,1903年以《铁云藏龟》名称出版,孙诒让《契文举例》是第一部研究著作。甲骨“四堂”:罗振玉,字步言,号雪堂,辑录了《殷堂书契》(简称《前》)、《殷墟书契后编》(简称《后》)、《殷墟书契精华》(简称《精》)、《殷墟书契续编》(简称《续》)。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为哈同夫人罗迦陵编次《戬寿堂所载殷墟文字》,并作考释,1917年撰《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以甲骨卜辞考订了文献的史料价值。郭沫若,原名开贞,号鼎堂、尚武,是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开创者。编著《卜辞通纂》、《殷契粹编》。董作宾,字彦堂,河南南阳人,主编《殷墟文字甲篇》、《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主编《殷墟文字乙编》上、中、下三辑,具体编辑工作由屈万里担任,后来李孝定、张秉权继之。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甲骨文合集》,历时二十载,材料齐备,分期分类。还有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姚孝遂《小屯南地甲骨》(1973年发现)。

价值:研究商代的信史。

天文学:天象观测、历法、闰月。

车器:陶埙、石磨、铜铃、铜铙、鼓等。

四、商代后期社会矛盾的加剧和商王朝向灭亡

1、奴隶阶级:

农业奴隶:众、众人、众庶,本是部落成员,沦落为奴隶。

畜牧奴隶:刍、马羌(放马的),羌刍(放牛的)、皂隶,多马羌。

手工业奴隶:工、多工。

家内奴隶:臣、妾、僮、仆、宰、奚。

2、奴隶主贵族:

商王、诸侯,多生(多姓)、多子、邦伯师长百执事,百僚庶尹。当时奴隶们是没有姓的,只有奴隶主贵族有姓,统称百姓。

3、残酷的阶级压迫

奴隶主除强迫奴隶劳动外,还视为牲畜,任意鞭挞,甚至大量屠杀。用奴隶祭祀祖先、神灵,祭奠宗庙宫室等。

杀人祭祀:主要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护,用作人牲的大都是俘虏,或地位比较低贱的奴隶。这种现象,曾在商周时期突出地存在。

用人殉葬:为在死后能继续保持骄奢淫逸的生活,把大批的男女侍从、扈卫、御者,还有妾妻亲信等人,一同埋入坟墓。

区别:俘虏并不等于奴隶,奴仆也与奴隶也不相同,不能以此作为奴隶社会的标志。

4、奴隶的反抗

奴隶的反抗—丧众—逃亡

5、社会矛盾的加剧

A、帝甲乱之,七世而殒,主要是王权与贵族贵权的矛盾,引起了王室内部的混乱。

B、平民(小人)的反抗。

6、纣王亡商

A、帝年(纣)残暴:酒池肉林,设炮烙之刑,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任用恶来,贬斥商客。是微子启逃于野,叔父箕子被囚,比干(纣叔)被杀。处九侯以酷刑,鄂侯以脯刑,囚周文王。

C、平定东夷:开发淮河和长江流域,对中国大一统、中华民族大融合作出了积极贡献,但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重了奴隶和平民的负担,促使社会矛盾更尖锐。

武王伐纣,纣王亡商。

商朝十七代,三十王,经六百年。

第三章  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前1046——前771年)

 

第一节  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化 

一、周王朝的建立

1、周人的兴起

文王事业:A北逐猃狁,灭密,建毕邑,灭察国,建丰邑(今西安西南),调和阶级矛盾,巩固奴隶制,礼贤下士,调解虞、苗争田,三分天下有其二(九州中的六州),臣服于商。

2、武王伐纣――西周王朝的建立

修建镐京,大会孟津,牧野之战只一天就灭商,因而商朝的主力未受根本打击,各种力量依然完整,只是表面上臣服于周。封纣子武庚于殷,以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

3、周公东征

周公旦摄政,平三监之乱。周公以文王的事业为号召,指出我们既是文王的旧臣和子孙,就必须继承前辈的遗愿,完成先王的未竟事业。也就不管叛乱分子是什么人,只要他们背叛了先王的遗愿,破坏了先王的事业,就应当受到惩罚。经过三年奋战把殷商的残余势力和东方叛国一并扫荡,把他们赶到海边,有的向江南或北方逃窜而去,把周的统治伸展到了黄河下游和东邻公海,这是第二次灭商战争,灭商事业才得以完成。

二、周初大分封和宗法制、井田制的趋于完备

1、营建雒邑

周武王灭商后考虑如何巩固统治,因为周人的发源地在西方,势力和基地在西方,如何统治新得到的东方,是考虑的一件大事。东部作为天下之中,更是诸侯朝会、四方入贡的重要中心,对加强周王室对东部地区的控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周初分封

分封,就是周天子把自己的子弟、亲戚、大臣或古代先王圣贤的后裔等,分别授予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去建立统治据点,以拱卫周王室。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建,就是封邦建国。封邦建国,大概就是划定疆界,植树为志,建筑城堡,驻军守土,这种统治据点就是封国,众多的封国就是诸侯,封园也包括旧国。

分封的大国:  霍叔—-卫  微子启—-宋  伯禽—-鲁  姜太公—-齐  唐叔虞—-唐(晋) 召公奭 —-燕  江汉诸姬

①西周初年的分封,一方面加强了周王室对国土的控制力量,从而建立起一个幅员空前辽阔的王朝,表现了周代王权统治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发展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开发,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国势力的发展,又使王权遭到削弱,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形成了一些强大的地区性中心,到了春秋时期,终于演成了诸侯割据、列国分争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

②分封的经验与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曲折向前,只注重前朝。

③分封制与中国社会,如果说分封制是王族最高统治的集团内部的分家析家,那么,它也直接影响了中国老百姓的财产分配方式,分家财产兄弟平享,好处是兄弟平等,人情味很浓,形不成世代的大地主,坏处是不利于财产积累,经常处在发展发家的努力之中,田地分成一块一块,耕作细致,地主没有了土地上的附属权力,而为专制政权提供了财政来源。

地主不掌握司法、行政权力,个别地主从中游移出来,而为专制主义提供了基础。

3、宗法

同一祖先所繁衍的后世子孙,都属于同一宗族,处理这同一宗族内部成员之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利的制度,就是宗法制度。

宗法与宗庙。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即最大的族长。他既代表社稷,又主持宗庙的祭祀,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权和族权。

宗法的主要内容:别子为祖,继别为宗。

宗法的主要形式: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名有分亲,皆有等衰。即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采邑给亲属,大夫亦以大夫之宗室子弟为之,士以其子弟为隶级,庶人不再分等级而以亲疏为若干等级之别。使族权与政权合一。

宗法制基本信条:尊祖、敬宗。尊祖,尊奉共同的祖先,表现在祭祀上,祭祀祖先的特权掌握在宗子手中,庶子不能祭祖,他们对于祖先的尊敬,就要通过服从宗子,即敬宗而体现出来。敬宗,是尊祖的表现,尊祖则是必须敬宗。周王室是全国最大的大宗和周王地位最高的宗子,因此都生活在周王的周围,对周王无限崇敬,推而广之。宗统与君统的结合,以族权强化君权,从而加强了周天子以至各级奴隶主的统治。

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宗法制的实质:为确立和维持贵族的严格等级制度,是为其实质。目的是加强对人民的政治统治,使大家族和国家机器结成一体。

宗法制的作用: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的重要手段。

4、西周井田制

井田制度,是周代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基本的土地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部分,与宗法制、分封制密切相连,在西周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内容和特征如下:

A、土地的所有权,已从原来的农村公社所有,变为国家所有。周王是最高的所有者。“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国的国君在封地范围又有最高的权力,这又形成了“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层层封给诸侯、卿大夫等各级贵族,就是把土地使用权赋与他们,既然是赐与,也就有权收回。各级贵族各自成为所受分地的实际占有者。他们世世相承,役使奴隶耕作,形成层层相属大小不等、比较稳定的经济单位。但不允许买卖土地,“田里不鬻”。

井田制有两层用意:①对诸侯和百官来说是作为俸禄的等级单位。②对于直接耕种者来说是作为检验勤惰的计算单位。有一定的面积,两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标准。

B、井田的区划,一夫受田百亩是通行的标准。一夫为一百亩,是当时一个劳动力所能耕种的标准,若干个百亩组成一井,九井为一田,面积为一平方里。十井称为一成,百井为一同,同以上还有终、封、畿等单位,均以十进制递增。井田与井田之间,有着纵横交错的径、略、濠、道、路等田腠路径,以及甽、函、沟、淮、浇等大小的灌溉沟渠。这种由许多豆腐干块组成的田地,形状很象汉字的“井”,故称“井田”。

C、保留着定期分配份地的遗风。土地有不易之田,一易之田,再易之田。换土易居,爱田易居。

D、百亩而彻的贡税征收,贡税年为十一。

E、井田制是建立在农村公社――邑、里上面《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正。”邑是基本单位,西周时奴隶主贵族封赐土地,都是以邑、里为计算单位,所以邑、里也就成为奴隶主贵族计算财产的单位。

耕作井田的农民,称为庶人或庶民。

三、国家机器的强化

1、周王朝的统治机构:

周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又称师保。

六卿:师保一般兼领冢宰,为最高执政官,率领众多师士,组成庞大的卿士寮,总揽朝延朝务,卿士寮包括六师:三左三右。三左:太史,掌王的册命及祭典;太祝,掌祭祀祷;太卜,掌卜筮。三右:太宰,掌王室奴隶和财务;太宗,掌贵族事务;太士,掌司法。

诸有司:司徒、司寇、司马、司空,此为比较高级的政务官,一有战事,又是重要的统兵官。他们有很多的僚属,分管各项具体事务,由中下级贵族担任,构成相当庞大的统治机构。

官司之守,分掌各项具体事务。

世官世禄:大小官职,有很多是世代相承的,形成了世卿世禄制。如周公、召公。

诸侯国大都给周室设立相应的官职,有些诸侯则兼任为王室卿士,但诸侯国的官职等级都比中央官制等级低。

C、礼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虽不能绝对化,但在周代的确是对立的。礼的内容广泛,除了有关政刑的各种制度外,重要体现为五礼:即吉、凶、军、宾、嘉,也就是有祭祀、丧葬、军旅、朝庭盟会和婚冠喜庆等各种典礼仪式。周人是很讲究礼与仪区别的。礼,内容复杂,总起来说是人们行动的准则;仪,则各种礼节的仪式。礼是仪的内容,仪是礼的形式,后来演为仅存其形式。实行礼制时,必须有乐舞相配合,乐舞随不同的礼,而演出不同的与礼相合的乐。周公制礼作乐,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文明,反映了西周极盛时期的时代特点。

3、对诸侯控制的加强

A、因亲疏、远近不同而划分为五服:甸、侯、宾、要、荒服。

五服:可以视为行政区划,政治地理。

B、诸侯国的机构设置同于王室,而小其规模,降其等级,各项制度(如鼎、隧、旗鼓、服饰)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C、诸侯义务,王室权威:朝见,交纳贡赋和贡税,贡献礼物。周王可以调动军队,诸侯另提供劳役、助祭义务。周王可以另立国君,乃至废除封地。

D、各地发展不平衡性。

第二节  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的发展

A、农业工具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应用,比石、骨、蚌之类的工具效率高多了,农业生产中青铜工具的使用比夏商更为普遍。可能有了铁制农具。推断西周初年已有了铁矿的冶炼和铁器的使用。

B、耕作技术的改进。由原来的抛荒制发展到休耕制――三圃制,菑――休耕不初耕的土地。新――休耕以后新耕二年的田,畬――休耕后连续耕种了三年的土地。

C、田间管理技术的进步,深耕、熟耘、壅土。锄草化为绿肥,堆制积肥,防治虫害。

农作物品种和数量都有增加。

2、手工业的生产技术的提高

A、工商食官:手工业垄断在奴隶主国家手中,手工业工人是公家的奴隶,设置众多的官吏去监督他们从事生产,司空是最高的官,有工正、陶正等。

B、西周青铜器铸造业的分布地区,已大大超过商朝,数量大大增加,反映了生产规模生产能力的技术。技术提高,用一模翻制数范,有了焊接技术。类型由酒器多变为礼器,兵器增加。纹饰从繁趋简,显得更加精巧实用,器型由厚重变为轻薄,铭文增多。《毛公鼎》有497字,《史墙簋》有280余字。

C、制陶业的进步,表现在原始瓷器的烧制方面,有陶器上施有青色、黄绿色釉,人称“原始青瓷。”

3、西周商业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西周的商业交换和货币关系也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当时社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部门。

有了固定交易地方—-市,专职官吏-—质人,负责监督交易的进行,负责双方需要订立契约,由质人负责主持和颁发。

民间贸易,以物易物。

货币职能进一步发展,货币除天然贝外,还有玉贝、石贝、骨贝、陶贝。贝有价值尺度的作用。铜也作为货币使用。以朋为计算单位,五贝为一串,合两串为一朋。

二、哲学、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1、敬天保民思想的形成

殷人迷信上帝、鬼神,殷王事无大小,无不占卜,这在甲骨卜辞里表现得非常明显,也就是殷人是绝对相信天命的。周人感到天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君权神授的依据。他们重视人事的作用,指出“顺乎天而庄乎人”的观点,就是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才能维护天命,因此天子要“敬天”,又须“保民”。给天命赋予新的内容。把天命与人事联系起来,无疑一种历史的进步,把至高无上的神变为有实际民心内容的天命,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这种进步是社会大变革的产物,尤其是以参加武王伐纣、主持东征的周公的思想体现,后来的人就很难体会得那么深刻了。

2、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A、五行:五,指五物,行,指运动。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尚书·洪范》通过武王和箕子的对话,讲五行,水性润下,火性上炎,木可曲直,金可复等,土宜生产庄稼,这是从表面现象去说明五种各自的属性。不过,他们认为世界万事万物即由这五种基本物质元素组成,是一种解释世界生成的朴素唯物主义观念。《尚书·洪范》成书较晚,但这五行观念当形成于殷周之际,《尚书大传》记载了牧野之战参战士兵们的欢呼:“孜孜无怠,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共生也;土者,万物之所产生,是为人用。”是说:努力啊,水火金木是人民赖以存在的基础,土是万物赖以生长的基础。这个记载作为殷周之际,是不可信的,但是作为后来人的解释,是可信的。

B、八封与阴阳。传说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时,曾演《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现存《周易》一书中的《易经》,是古代占卜的记录。其中的《易经》成书较晚,是哲学著作。《易经》,从当时人们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来解释占卜的卦爻,因而也含有一些比较科学的思想因素。分别代表阴(- -)阳(—)的两种符号叫做“爻”,由这两个符号组合成不同的“卦”。八种最基本的组合为“八卦”,就是乾、坤、震、巽、坎、离、垦、兑,分别代表天、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作为生成万物的根源。八卦的根本是阴阳,它们互相交感而产生天地万物。这种把天地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归于阴阳二气的观点,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认识。八卦中的每两卦均互相对立,从对立中演变为六十四卦,以此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多样性。阴阳是最根本对立的双方,它们之间不断处于相互消长与转化的状态中。这种把事物的发展变化归结为对立双方向矛盾运动的观点,包含着辩证法的思想。

阴阳与五行,在战国前两者没有联系,战国中期之后渐渐合流,董仲舒时将两个合二为一。

阴阳和五行思想,用来解释世界构成、事物变化转变等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运用在政治上解释汤武革命,得出顺乎天应乎人的结论,也带有进步意义。但带着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后来被无限地扩大开来,与天地万物相联系,有的有合理因素,如天文、中医药哲学,有的就成为了迷信,如算命术等。

3、科学技术的发展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代)

      礼、乐、诗、书、易、春秋(汉朝)

5、文学艺术

《诗》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前后大约近五百年,社会上流传诗歌的汇编,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传说原有三千多篇,经孔子选编才成为现存的样子。收有两周诗三百多篇,因此又称三百篇,当时称为诗,因汉朝人设经学博士,才被尊为《诗经》。其主要内容是风、雅、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于研究历史来说,以诗证史;对于文学来说,可以指以史证诗。在当时,都是很多人都会唱的,与歌舞配在一起,到晋武帝秦始三年,才使《诗经》古谱丧失。

西周音乐的发展,乐器种类增多,金(编钟、鎛)、石(编磬)、丝(琴、瑟)、竹(笛、箫)、瓠(笙、竽)、革(鼓)、土(陶埙)、木(柷圉)等大多齐备。音乐理论,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节。后来发展为十二律,分为六律六吕,由此形成我国传统的律吕学。

第三节  西周中后期社会矛盾的加剧和西周的衰亡

一、西周中期社会危机的加剧

1、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尖锐化

西周经历了周文、武的创建时期,成、康的发展兴盛时期,到了周昭、穆时,就进入了社会矛盾日趋深化的时期,各种矛盾日趋尖锐,不但削弱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力量,而且使制度不断遭到破坏,国家从此走向了衰落的阶段。

其表现在统治阶级内部,就是发生了比较急剧的升降起伏现象。有些趋于衰败的旧贵族,为了维持生计,往往将自己的田地出租或者作价转让给一些新的暴发户。这样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诉讼纠纷,直接冲击着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并造成了社会和政治上的许多混乱现象。

2、与周边各部矛盾的加剧

西周时,周边各族的社会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周王朝有着远近、多少不等的联系,这在讲分封时和对诸侯国的控制时已讲过。但随着各地区各族经济的发展,它们与周王室的矛盾逐渐加剧,不断发生军事冲突。

3、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有压迫,就有反抗;有剥削,就有斗争。西周时的社会矛盾,不仅表现为统治阶级内部和周边各都。而且也存在于统治者与人民群众之间。表现形式,是国、都与鄙、野的差异和对立。人民斗争的主要形式是奴隶逃亡。

何兹全认为:周人住在国中为国人,商人住在野中为野人。国人主要的是贵族以外的周族自由平民。

二、西周王朝的衰亡

1、厉王荣典

周厉王姬胡,谥号为厉,周夷王之子。周夷王下堂而见诸侯,放下至高无上的天子的架子总算保住了周王朝的权威,得到各诸侯的拥护。周厉王继位之后,安抚诸侯、贵族,拉拢赏赐,稳定了政局,逐步改变了王权衰微的状况。贵族有纠纷请王室裁判,荆楚地区熊渠也去掉了王号。所取得的成就建立在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基础上,为了支持这支军队,必须有充裕的财政来源和雄厚的物质基础,周厉王为此而不惜一切手段聚敛财物,听从了大臣荣夷公所献的专利计策。所谓专利,就是把原始公有的山川林泽和贵族占有的一部分山林田牧收归国王所有,垄断其收益,不准平民大众随便到山林河湖里去采樵渔猎。这种方法虽有利于增加朝廷财政收入,但违背了人们行之已久的习惯,不便于贵族和平民,因此被称为厉王荣典。

2、国人暴动

厉王的专利政策,使周王室与社会各阶层处在了尖锐对立的矛盾之中。大夫芮良夫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劝周厉王远离荣夷公,效法后稷、文王行布恩施利,周厉王不听,反而提荣夷公为卿士,诸侯们再也不来朝见了。周厉王的专利政策,激起了国人的反抗。所谓国人,就是指居住在“国中”的群众,其中平民为主。这些平民,多数是各级贵族的疏远宗族成员。他们虽然具有自由民的身份,但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要依附于贵族,他们与各级贵族既有联系,又相对立,他们聚居在国中,成为国人的基本群众,有些失势的贵族和贫困的士,也纷纷下降到或接近于平民,也成为国人的组成部分。百工、商贾以及其他一些属于社会下层的群众,也属于国人阶层。周厉王的专利政策,激起了国人的不满,为国人带来了灾难,出现了国人谤王的情况,周厉王用卫巫监谤,国人只得道路以目。。于此同时,戎狄攻周,打到了犬丘,杀害了秦仲之族,周军讨伐不胜而归。周厉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参加者有国人,还有工匠等揭杆而起,冲向王宫。周厉王一看大势已去,只得狼狈地逃出镐京,渡过黄河,一直逃奔到彘地。史又称此事为:厉王奔彘。国人暴动,不仅赶走了周厉王,而且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基础,加速了它的崩溃。

3、共和行政:

厉王逃走后,宗周一片混乱,于是由召公、周公临时主持政事,收拾残局,号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4、宣王中兴

周宣王名静,周厉王之子,他经历了国人暴动的洗礼,目睹了其父奔彘的下场,洞察了社会的弊病所在,继位之后,革新政治,变革制度,任贤使能,以召公为辅佐,起用尹吉甫、樊侯仲山甫、南仲、方叔、申伯、程伯休父等贤臣良将,效法周文、武、成、康先王,励精图治,力挽周王朝的颓败之势,南征北战,打退了蛮夷戎狄的进攻,再振周王室的雄风,诸侯又朝周,史称宣王中兴。

南征淮夷,北伐猃狁,征伐荆蛮,出击西戎,征伐徐方。

5、宣王改革

不籍千亩:周宣王时,旧制度千孔百疮,面临着严重危机,前面我们说过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农民自己耕种的土地,公田要靠借助民力来耕种,所以又称为“藉田”,在藉田上举行始耕典礼,为藉礼。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民所种私田上的收入,就能维持生活了,对于耕种公田也没有什么兴趣了,造成了公田的荒芜。周宣王继位之后,就宣布不籍千亩,即不再举行藉田礼,引起了大臣虢文公的强烈反对。理由讲得十分充分,但周宣王仍不行籍千亩之礼,就是不再干涉老百姓种公田事,这样实际上打破了公田与私田的界限,改变了借民力助耕公田以事宗庙,且以劝率天下,使务农的办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开启了春秋战国时期土地、赋税制度变革的先河。

料民太原:由于奴隶逃亡,户口流离,直接由周王室和奴隶主掌握的劳动力和士兵越来越少,所以在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年),南国之师全军覆没后,为了控制人口,增加兵源,周宣王不得不料民于太原。所谓“料民”,料,数也。也就是由国家清点户口、人数,搜捕逃亡的奴隶,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这种工作在奴隶制兴盛时期是不需要的,因为奴隶数字等情况,是掌握在各级奴隶主手中,无须料民就清楚。现在不行,只有登记才能清楚,大臣仲山父劝周宣王不要料民,因为这样,显得王室外强中干,要出现祸乱。这件事为奴隶主和奴隶所反对是没有问题,但都有进步意义。此事开启了各国各朝由政府清查户口的先河,但也标志着社会危机的演化。

周宣王在西周社会危机严重的情况下,进行了一些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政策,给衰亡的周王朝注入了新鲜活力,使周王朝一度中兴。但在病毒满身的肌体上,注入一些新的药液,其效能很快被其他病菌所吞蚀而失败,因此,修修补补消除不了旧制度的根本弊端。同时,腐朽的旧的土壤上,进行顺应历史发展的政策,虽然其本意是维护旧制度,并可一时可收到成效,但从总的方面来看,则不是巩固旧的制度,而是为新制度的产生鸣锣开道。这样,新的因素与旧的体系的矛盾就会越来越严重,仅进行某方面的改革是不解决问题的,而是呼唤着全面改革的到来,否则,社会危机只会加剧而不会转入安定太平。从清末的新政和西欧封建末期的政策,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6、幽王亡周

周宣王死后,其子宫涅继位,是为周幽王。宗周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天灾人祸,纷纷而至,但周幽王不但没有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反而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以满足其奢侈无度的享受。任用贪财好利的虢石父为卿士,政治更为黑暗,激起了国人更强烈的不满。

幽王宠爱妃子褒姒,烽火以戏诸侯。昏庸残暴。

在王位继承问题上,胡作非为,废申后立褒姒为王后,同时把已立为太子的申后的儿子宜臼废去,改令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遭到大臣的反对,但还一意孤行。又出兵伐申国,即申后娘家,太子宜臼的外祖父家。申侯忍无可忍,在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联合各国和西方的犬戎,举兵进攻宗周,幽王和太子伯服被杀死,褒姒被俘虏而去。

幽王死后,申侯、鲁侯和许文公在申国拥立太子宜臼为平王,同时虢公翰又于携地立周王子余臣为王,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这时,晋、卫、秦、郑等国联兵讨平了犬戎之乱,但关中破坏,镐京残破,于是第二年(前770年),晋、郑、卫、秦等以武力护送平王东迁雒邑,史称东周,到此西周灭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