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全集(一)

2017-08-19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尧舜禅让

  谓尧在位时举荐舜作为自己的继承人。那时没有父死子继的习惯,而是选择贤能之人为自己的接班人。传说中有尧举舜,舜举禹,禹举益的故事。据《墨子.尚贤上》云:「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孟子.万章》记载:「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舜大概做了常人不能做的好事,赢得了大家的拥戴。所以尧死后,舜虽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但天下诸侯不去尧子那里而去朝觐他;有诉讼之事,也去找他;讴歌者也去讴歌他,而不去讴歌尧子。反映了尧所举荐的继承人舜,确实是个贤能之人。

 

涿鹿之战

  传说黄帝与九黎族首领蚩尤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进行的一次艰苦激烈的大战,这是传说时代一次很大规模的战争。九黎族原居于南方,后北上中原,与以黄帝为首的部落发生了冲突,双方战于涿鹿之野。蚩尤的武器装备较好,所以在战斗之初,黄帝处于守势。

  蚩尤和黄帝在战场上各自斗法。蚩尤利用浓雾,使黄帝的部队迷路。黄帝发明了指南车辨别方向,成功冲出浓雾的封锁。最后黄帝于冀州之野擒杀了蚩尤,成为中原各部落的共主,为华夏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阪泉之战

  黄帝与炎帝在阪泉发生的一场大战,是传说时代一次很重要的战争。阪泉是地名,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黄帝时期,各部落之间互相侵伐,不断发生战争。黄帝与炎帝是两个强大部落的领袖,为扩展势力,终致兵戎相见。

  黄帝统领熊、罴、貔、貅、虎为图腾的部落,与炎帝进行了三次激烈的战斗。最后黄帝取得了胜利,炎帝的部落被并入黄帝的部落。战后,黄帝继续修德振兵、种植抚民,其后又打败蚩尤、安定四方,各部落纷纷归顺黄帝,并尊崇他为部落联盟的共主。

 

齐家文化

  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甘肃和政齐家坪而得名,起始年代为3950年以前,分布于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省。彩陶制造已经衰落,灰色与黑色陶器开始上升为主流陶器。该文化最重要的一项成就是冶铜业。现已发现不少铜制品,最为珍贵的是几面铜镜,它们是中国最早的铜镜。

  这些铜器经鉴定,有些是红铜,有些是青铜,可以说它们开了中国冶铸工业的先河。齐家文化的许多遗址都发现有大面积的墓地,墓葬成行成排,埋葬方向整齐划一,是典型的氏族墓地。男女两人合葬墓开始出现,有的墓葬中甚至是一男二女,男性居中,二女居于两侧,侧身面向男性,反映出当时已流行一夫一妻制,有的则是一夫多妻。

 

良渚文化

  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4150年,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陶器以黑陶为特色,制作精美,有的甚至涂漆。玉器非常发达,种类有珠、管、璧、璜、琮、蝉。其中玉琮个体大,高达18-23厘米,上面雕刻圆目兽面纹,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被誉为「玉琮王」。形状为内圆外方,与古代的天地相通思想相吻合。玉器上刻有似神似兽的神人形像和神人兽合一的形像,它们可能是当时人们的崇拜对象。

  良渚文化的钱山漾一地出土有绢片、丝带和丝线,是中国远古时期最重要的家蚕丝织物。此外,还发现了许多祭坛遗址,如余杭瑶山遗址发现的祭坛,平面呈方形,从里向外为红土台、灰土围沟和砾石台,外围的边长约20米。祭坛上一般都有大墓,可能是人们祭祀先祖、天神的地方。

 

屈家岭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距今约4950─4550年。主要分布于江汉平原地区。制陶业较为发达,主要烧制黑陶和灰陶,也烧一些朱绘陶和彩陶。最有特色的是薄胎晕染彩陶,在陶器表面的陶衣上,用黑彩绘一些方格、桂叶形纹、带纹和垂幛等。花纹的色彩与陶衣上的色彩交互映衬,浓淡相间,仿佛云水相接,别有一番趣味。

 

  屈家岭文化出现了大型分间房屋建筑。这种建筑一般呈长方形,里面隔成几间,有的呈里外套间式,有的各间分别开门通向户外。地面用红烧土或黄砂土铺垫,以便隔潮,表面再涂白灰面或细泥,并用火加以烘烤使之坚硬。大者长十四米,宽五米余,室内面积达七十平方米。

 

马家窖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窖而得名,距今约57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马家窖文化发现有村落与大规模的墓地,说明当时的人们过着定居生活。在一些墓葬中,女性墓往往随葬很多的纺织工具──纺轮,男性墓则一般随葬斧、锛、凿等生产工具。看来当时已经存在男耕女织的分工。

  彩陶非常发达,在所有陶器中,彩陶占有很高的比例,墓葬中也往往随葬大量的彩陶。这里的陶器往往在上半身涂一层红色或紫红色的陶衣,然后在上面用黑彩或红彩描绘花纹。花纹主要是一些富于变化的几何形图案,也有一些人像、蛙纹等,黑红相映,疏密有致,极为鲜艳富丽。其中一件盆内绘了一幅五人手拉手舞蹈的景象,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红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距今约6000─5000年,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辽宁省西部、河北省北部。陶器种类不多,但很有特色。器物外壁拍印一些之字形纹和直线纹,是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所没有的。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牛河梁的女神庙。庙址由南、北两组建筑组成,其中北组为主体建筑,南北十八米余,东西宽近七米。墙壁经过彩绘,室内发现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块,有头、肩、手以及乳房等部位的残块,均属女性。头部真人大小,面涂红彩,双眼镶嵌青色玉片。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在女神庙东南方向,有一个土坑,开凿于岩石中,四壁与底部抹泥并经过数次修整,底部烟熏火烧痕迹,是祭祀女神的地方。此外还发现了神话动物的残块,形像为猪龙与巨禽。

 

大汶口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约6250─4350年。分布于以泰山周围地区为中心的山东、苏北地区。制陶业出现了专门从事制陶的人,开始采用轮制甚至快轮技术,可以做出胎薄体轻的陶器来。部分陶器刻有象形符号,一些学者认为是远古的文字。此外还利用坩子土制作白陶。制骨工艺也相当发达,墓葬中随葬的獐牙,刻有纤细的花纹,在一些骨筒、象牙筒上甚至出现了剔地透雕或镶嵌绿松石的技术。大汶口文化墓葬中的一些习俗颇为特别。墓主的枕骨生前经过人工变形,成年时拔除上侧门齿。还发现一些齿弓变形,这可能与当时人们口含陶球、石球有关。装饰非常盛行,不论男女都戴有一种猪獠牙做成的束发器,有的死者双臂佩以陶镯,有的佩以成串的雕花骨珠。

  

河姆渡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年代距今约6950-5330年。因首先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故名,分布于宁绍平原。遗址中保存有成堆的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一般厚二十至五十厘米。与稻作农业相适应,农具中的骨耜数量特别多,上面凿孔装柄,以方便使用。出土遗物共六千多件,其中多为骨器,也有陶器、玉器、木器。木器相当发达,既有铲、桨、杵、锤等生产工具,也有碗、盆等生活用具。有一件碗上还发现有朱红色涂料,经化验,涂料实为生漆,这是中国最早的漆器。

  房屋建筑颇为特别。这是一种干栏式的建筑,先在地上打成排的桩木,上面架梁,然后铺设楼板,形成架空的房基。上面再立柱、架梁、封顶。由于南方天气潮湿,这种木构建筑非常有优越性,现在云南的一些地方还可以见到。

 

半坡文化

  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年代距今约6800─6300年,是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多种农具、鱼猎工具的出土,反映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等。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 21 61890 21 13552 0 0 5703 0 0:00:10 0:00:02 0:00:08 5703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

从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遗址有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两个男子和四个女子,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仰韶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年代距今约6950-4950年。该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分布地域以陕西关中地区、河南为中心。彩陶极为发达,著名的人面鱼纹盆即是该文化的杰作。仰韶文化出现了布局整齐的村落。临潼姜寨遗址的村落中,中央是一个大广场,周围分布有五组建筑群,每组建筑群中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附近分布有十或二十几座房屋。

  居住区周围,有两条宽深各约两米的壕沟保护。沟外发现有三片大墓地,共清理出一百七十余座成人墓葬,此外有些建筑群附近有幼儿的瓮棺葬群。汝州洪山庙遗址墓葬中出土的陶缸和盖上绘有大量记事性图案,包括人、龟、鸟、蜥蜴、鹿以及它们的塑像。这是研究中国远古神话起源的珍贵资料。此外郑州西山遗址还发现了夯土城址。学术界一般认为,仰韶文化已经进入发达的氏族社会阶段。

 

 

裴李岗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年代距今约7950年,是仰韶文化的前身。因首先发现于河南新郑县裴李岗村而得名。制陶业和农业刚起步。陶器都是手工造成的,质地粗糙松脆,器类简单。农具主要是石制的磨盘、磨棒、铲与镰。其中镰较为精致,刃部有细密的锯齿,柄较宽而且上翘,易于持握。

  裴李岗遗址还发现一片墓地,墓葬共一百一十四座。墓穴非常密集而整齐,看来是经过一定规划的,可能是一处氏族墓地。一座墓内一般埋一人,随葬的东西不多,主要是一些生产与生活用的工具,如磨盘、磨棒、铲、镰和陶器。

 

 

仙人洞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年代为距今14000─9000年。遗址位于江西万年县大源仙人洞洞内,1962以后作过数次发掘。洞内的上层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石器中既有打制的,也有磨制的。已发现陶器,但数量很少,质地非常疏松,胎厚近二厘米,陶泥既夹炭也夹砂,是中国目前所知最原始的陶器。最重要的发现是一些水稻壳,其中既有普通的野生稻,也有栽培稻。

  后者集野、、粳稻的特徵,是一种由野稻向人工栽培稻演化的稻种。这一发现将人类栽培水稻的历史提前到一万年前。不过,遗址中也发现了多处火堆遗迹,以及大量的动物碎骨、蚌螺介壳和少量的鱼骨等,但未发现饲养家畜和种植谷物的迹象,看来人们还主要依赖于渔猎和采集经济。

 

大禹

  鲧之子。《尚书•舜典》:「伯禹作司空」句下孔传云:「禹代鲧为崇伯」,说明禹曾被舜任命为司空,并继承了其父的封邑与爵称。后因治水有功,舜举荐他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虞舜

  姚姓,名重华。舜所属的氏族,居于虞地,故史称虞舜。舜之父瞽叟,其弟名象。由于四岳的推举,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并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尧典》所记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正如《史记》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实际上,当舜之时,国家机器的雏形已经具备了。

 

唐尧

  为喾次妃陈丰氏女庆都所生,祁姓,名放勋,号陶唐,谥曰尧,史称唐尧。尧有圣德,有如天之涵养,如神之微妙,如日之光照临天下。这位德化广大的尧深受人们的爱戴。传说尧曾设官掌管天地时令,观测天象,制定历法,敬授民时,谘询四岳,用鲧治水,征伐苗民,推行公平的刑法。尧实行上述措施,使得万邦和睦共处,友好交往,共同组成了中原部落大联盟,出现了国家雏形。尧选择舜为其继任人,死后由舜继位。这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推崇的禅让。

 

帝喾

  相传是黄帝子玄嚣的后裔,古代一个部落的首领。居西亳(今河南省偃师县),号高辛氏。传说帝喾有四妻,生四子:姜生弃(即后稷),为周族祖先;简狄生契,为商族祖先;庆都生尧;常仪生挚。

 

颛顼

  相传是黄帝子昌意的后裔,居帝邱(今河南省濮阳东南),号高阳氏。颛顼曾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火正(一作北正)之官,掌管民事。

  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

 

仓颉

  一作苍颉,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相传中国古代有「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的时期。中国考古学家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刻划符号(其中有少量的文字),已发现的大量文字甲骨文距今约四千年。

  这说明文字的出现是古代先民长期不断总结与不断创新的产物,不是某个人一蹴而成的。《荀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由此可见,仓颉可能是上古时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物。

 

黄帝

  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黄帝为少典之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黄帝时各部落之间互相侵伐,百姓受苦,黄帝修德,整顿军队,用武力统一各部落,于阪泉战胜炎帝,又于涿鹿擒杀九黎族的首领蚩尤,得到各部落的拥戴,被拥为联盟共主。

  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黄帝娶西陵氏之女为妻,名嫘祖。黄帝生有二十五个儿子,得姓者十四人,共十二姓。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在今日陕西省黄陵县)。

 

炎帝

  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相传其母名任姒,一日游华山,看见一条神龙,身体马上有反应,回来就生下炎帝。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其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所以今日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后代」。

 

蚩尤

  传说东方九黎族(属东夷集团)的首领。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铜头铁额,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以金属制造兵器。在与黄帝大战于涿鹿之野时,蚩尤作法,使云雾四起,黄帝军士分辨不清方向。后来黄帝制造了指南车以指示方向,致使蚩尤大败而被擒杀。涿鹿之战终以黄帝胜利而告终。

 

神农氏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相传他发明及制造了耒耜等多种农具,教人民进行耕作,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采集、渔猎进步到农业文化的情况。

  神农氏又被尊为医药之祖,曾亲自用口品尝百草,发明药物及教人治病。后世传说神农氏玲珑玉体,能见其肺肝五脏,因而能化解百毒,又传说他因尝百足虫(一说断肠草),不能解其毒而死。另有传说神农氏即炎帝

 

山顶洞人

  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属晚期智人。1930年发现于北京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以后经过数次发掘,发现了人类化石和一些文化遗物,时代为距今约1。8万年。人类化石共八个个体,既有婴儿,也有少年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体质特徵已接近现代人,脑量也达到1300-1500毫升,与现代人相一致。石器有砍斫器,加工方法与北京人相同。但骨角器中的骨针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缝纫工具。有的骨针直径只有3。3毫米,上面钻出细孔,技术已相当先进。此外,山顶洞人还出现了墓葬。在三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周围,发现有散布的赤铁矿粉末和一些随葬品。这些装饰品和墓葬的出现,说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和宗教信仰。

 

河套人

  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属晚期智人。1922-23年发现于内蒙古乌审旗萨拉乌苏(蒙语「黄水」)沿岸,以后经过多次调查与发掘,共发现额骨二件,枕骨、下颌骨、肩胛骨、胫骨各一件,时代为距今5-3。7万年。他们的体质已接近现代人,但也保留一些原始特徵,如头骨和股骨骨壁较厚。门齿呈铲形,与蒙古人种接近。出土的石器中有刮削器、钻具、尖状器和雕刻器。主要特徵是个体极小,但因为加工方法均为原始的锤击法,未使用典型细石器所采用的间接打击法和压制法,所以还不能归入细石器。遗址中也出有不少动物的碎骨,与石器、炭屑共生,应是河套人烧食的遗物。共生的动物有野马、普氏羚羊、原始牛等。

 

丁村人

  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属早期智人。距今约12万年。1953年发现于山西襄汾丁村,以后在汾河两岸发现有二十几处地点。化石有属于一个十二、三岁少年的三枚牙齿和一个大约两岁儿童的右顶骨化石。两枚门齿齿冠舌面仍有明显的舌面隆突和指状突,但不如北京人的复杂,齿冠舌面均为中部低陷、呈铲形,与现代黄种人相接近。臼齿的咬合面的纹理也不如北京人复杂,说明他们比北京人进步。儿童的顶骨壁较北京人的小孩顶骨薄,也是人类体质进步的反映。丁村人使用的工具有砍砸器、石球、三棱大尖状器、鹤嘴形厚尖状器和刮削器。其中三棱大尖状器和鹤嘴形厚尖状器富有特色,个体均厚重,它们代表的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另一个传统「河套-丁村系」。

 

长阳人

  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属早期智人。1957年发现于湖北长阳县下锺家湾的龙洞内。化石为一个上颌骨和一枚臼齿。它们既有一些原始特徵,如鼻腔底壁不如现代人那样凹,犬齿比较发达;也有许多地方与现代人接近,颌的倾斜度没有北京人的显著,鼻棘较窄而靠前。总体而言,较北京人要进步一些。伴生的动物化石有大熊猫、东方剑齿象、中国犀等,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

 

马坝人

  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属早期智人。1958年发现于广东曲江县马坝狮子山。化石为一个头盖骨,属于一个中年男性。但眉脊粗厚,眶后部位明显收缩,额骨比顶骨长,具有直立人的原始特点。头盖骨的骨壁较薄,较为隆起,高度大于北京人,脑容量也大于后者。分类上又可归入智人,它所表现的是直立人进化为早期智人的过渡状态。时代为中更新世与晚更新世之交。距今约20-10万年。

 

大荔人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化石,为现代蒙古人种的祖先。1978年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解放村附近的洛河第三阶地砂砾层中,故名。与大荔人同时出土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距今年代大约为20余万年。大荔人化石为一不足三十岁的男性头骨(缺下颌骨),其体质特徵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间,头顶低矮,前额扁平,上方有一横沟(这些表现出直立人的原始特徵),但吻部不甚突出,颧弓细弱,颞骨鳞部不呈三角形而呈圆鳞状,面部扁平,脑容量为1120毫升,这些是智人的进步特徵。

 

金牛山人

  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智人,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1984年发现于辽宁营口金牛山。化石为一个头骨、五个脊椎骨、二根肋骨以及其他部位的骨头,全部属于一个成年男性个体,年龄为三十岁至四十岁之间,脑量为1390毫升。金牛山发现的这批化石资料之完整,在我国尚属首次。同时还发现了一些灰堆,里面有烧土、炭屑和烧骨,可能是金牛山人烧食之处。在灰堆旁边分布着大量的动物碎骨,其中有的骨头还可以看到人工敲砸的痕迹。

 

北京人

  旧石器时代早期,属直立人。1921年发现于北京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以后经过多次发掘,发现5个头盖骨、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等化石,其中在1929年发掘到第一个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震动全球考古界。可惜这些珍贵标本在1941年遗失。1949年以后,经多次发掘又发现了一些头盖骨和其他人骨化石。这样前后共发现六个头盖骨,和大量的人类骨骼化石,大体属于四十个个体。北京人的头盖骨低平,额向后倾,比猿人高。脑量平均为1043毫升,大于猿人,牙齿较猿人弱小简单,说明它们比猿人进步。但头盖骨较厚,眉脊粗壮,向前突出,面部较短,吻部前伸,牙齿比现代人粗大,说明它们保存有浓厚的原始形态。北京人生活的年代为距今约50万年。

 

蓝田人

  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分别发现于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公王岭的蓝田人化石有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颗臼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人,可能是女性。头盖骨低平,额部明显倾斜,眉脊骨粗壮,骨壁厚,脑量小,估计为780毫升,吻部向前突出,表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在蓝田人化石的层位中发现有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石器。加工方法为简单的锤击法,石片一般未经第二步加工即付诸使用。共生的动物群有四十一种,其中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毛冠鹿,带有强烈的南方动物群的色彩。陈家窝的蓝田人化石有下颌骨,属于一个老年女性。公王岭蓝田人距今大约80-75万年,陈家窝蓝田人距今约53万年。

 

元谋人

  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发现的有元谋人左右上内侧门齿,属同一青年男性个体,是中国早期直立人的代表。后来在元谋人化石所在的褐色粘土层内,发现了刮削器等石器、大量炭屑和烧骨。此外还发现二十九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爪蹄兽、剑齿虎等第三纪动物和云南马、山西轴鹿等动物。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据古地磁测定,距今约170万年。1986-1987年,考古学家再于元谋县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估计距今约250万年

  

九州

称九有、九土,即九个地方。《国语.鲁语上》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也”。《礼记.祭法》记载,将“九有”改为“九州”。九有、九州是古今语之不同。在古代,伊水和洛水流域被称为“九州”。

 

四岳

  传说四岳是共工的从孙。共工部落是炎帝的后裔,所以四岳是姜姓,有悠久的历史。据《尧典》记载:尧曾经想把位让给四岳,但四岳却向尧推荐了舜,说明四岳是位品德高尚的人。共工和四岳的活动,在黄河中游地区。主要在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

  共工氏和夏后氏,都是很古老的氏族,文献中记载他们的事迹都和治水有关。如尧时洪水泛滥,民众忧苦,四岳等人曾推举鲧去治水。共工氏的后土和禹的父亲鲧治水失败后,由禹继续治理水患,共工氏后裔四岳则来协助禹治水。他们接受了前人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堵塞为疏导的办法,使治理洪水的工程取得成功。一说四岳为四人,即羲和之四子,分掌四岳之事或即四时之官。

 

三苗

  古族名。又称作有苗、苗民。三苗为传说时代中国南方一支强大的部族。《史记.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又据《战国策》吴起说:「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彭蠡即今鄱阳湖,洞庭即今洞庭湖。文山已不知今为何山。衡山是今湖南之衡山,或是今安徽之霍山。据此,三苗主要活动地域在今湖南、江西、湖北以及安徽、河南南部等地。三苗与中原华夏集团之间有时和睦相处,也有反叛战乱之时。传说尧时曾征伐过三苗。舜代尧行政,对三苗主要采用安抚的办法,舜迁苗民,又使其接受中原华夏族较高的文化。三苗与中原华夏族之间,在文化及习俗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但经尧舜,特别是舜时对三苗采取的措施,使三苗接受中原华夏文化,大大加速了苗民融合于华夏族的过程。

 

天下为公

  或称公天下,指一切财富均归集体所有,人们实行的是各尽所能、平均分配的制度。

《礼记.礼运篇》讲禹以前的社会情况时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将贤能之人选为共主),讲信修睦(讲究信誉,维护和平)。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老年人有养老的保障),壮有所用(青壮年有工作做),幼有所长(小孩子有人抚育),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职业),女有归(婚姻不失时)。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产品归公共所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各尽所能)。是故谋闭而不兴(不欺诈争利),盗窃乱贼而不作(没有盗贼劫掠),故户外而不闭(家家没有私产,不用关大门),是谓大同」。这段话形象集中地反映了在生产力低下,人们不得不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的那一时期,人们选举贤能之人作首领,由他组织大家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情景。因此,被称为公天下的大同社会。

 

禅让

  传说古代实行的举荐贤能之人为首领继承人的一种制度。据文献记献:有尧举舜,舜举禹,禹先举皋陶,皋陶死禹又举益等历史故事。讲述他们登上部落首领位置后,选贤与能,把贤能者举荐为自己的继承人,并在生前就让他们辅佐自己处理政务,死后便让他正式登上首领的位置。

 

南蛮

  中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有时也称作苗,近代的古史学家将南方地区的诸族称作苗蛮集团。这里最有名的族是三苗,它的地域,据《战国策.魏策》载吴起说:「三苗之居,左彭蠡(今鄱阳湖)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即指今湖南、江西的北部及湖北一带。尧舜禹时代,中土与南方的三苗发生过多次冲突,使华夏族与三苗族接触增加,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更加密切了。

 

东夷

  中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郭璞《尔雅》注云:「九夷在东。」说明夷人活动在东方。东夷在商代被称作人方,西周时代被称作东夷。传说太、蚩尤、少都是东夷族的首领。

 

西戎

  中国古代西北各族的总称。《禹贡》指西戎是织皮、昆仑、析支、渠搜,《史记.匈奴传》指春秋之绵诸、绲戎、翟、义渠、大荔、鸟氏、朐衍等。西戎原分布在黄河上游及甘肃西北部,后逐渐向东迁移。传说夏禹亦出自西戎族。

 

北狄

  狄,古族名,亦作翟。春秋时期以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邢等国家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公元前七世纪时,分为赤狄、白狄、长狄三部,各有支系。因为他们主要居住在北方,故又通称为北狄。秦汉以后,狄或北狄曾是中原人对北方各族的泛称之一。

 

四裔

  《方言》说:「裔,夷狄之总名。」裔,又指荒裔,这里的裔指裔土。《国语》有「以实裔土」之语。四裔即四方边远之地,《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舜臣于尧时,曾「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这是说舜以为恶不善的四凶族流放至四方边远之地,以抵挡那里能害人的怪物所造成的灾害。

  四裔的地望,古人有以幽州为北裔(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崇山为南裔(一说今湖南省大甬县),三危为西裔(一说在今甘肃省敦煌市,或云在该省乌鼠山之西或天水市一带等),羽山为东裔(一说即今江苏省东海县、赣榆县及山东省郯城县间之羽山;一谓即今山东省蓬莱县南之羽山)。以上是四裔之地的古说,后来便缺乏明显的划分了。

 

九黎

  简称黎,为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接界处的一个部族,蚩尤为其首领。九黎属东夷集团。相传共有九部: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合称九黎或九夷,每个部落有九个氏族,共有八十一个氏族,是东方一支庞大势力。后来蚩尤在涿鹿之战被黄帝击败,其余部南迁,与苗人等融合。

 

共主

  古代社会共同的政治领袖,原指集体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变成地位世袭的显赫贵族。共主,其实就是天下万邦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最大一邦。万邦拱卫共主,共主君临天下。中国古代由黄帝至尧舜禹夏时代已处于此类共主时期。

  后来商、周的封建诸侯也都尊天子为天下的共主。

 

文明时代

  野蛮时代相对而言。文明一词在中国文献中最早见于《易经.文言》中的「天下文明」。现今汉语中用它来译西文中Civilization一字,指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于一个社会的氏族制度已经解体而进入有国家组织的社会阶段。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已经出现,还有了城市、贸易、宗教、文字记载,以及金属冶炼等。

  关于中国甚么时候进入文明时代,学术界正在进行研究与探讨。但因研究者对文明及其诸要点理解不同,看法也不尽一致,有的认为中国文明史是「万年启步」,有的主张「上下五千年」。不过,一般认为至少在四千年前的二里头文化晚期,已经进入文明时代,因为偃师二里头遗址晚期已经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和制陶、铸铜作坊址,已有文字发现,并出现了青铜冶铸业,反映了这一时期已经进入有国家组织的社会,而这个遗址本身就是一个都邑。

 

信史

  有文字记载确实可信的历史称为信史。韩〈余卧疾深村闻一二郎官笑余迂古因成此篇〉诗云:「莫负美名书信史,清风扫地更无遗。」中国的商代已有甲骨文字,甲骨卜辞刻的商王世系与文献记载可以对应起来,所以一般认为商代的历史是信史。

  夏代的世系在《史记.夏本纪》中虽然也有明确记载,计十四世十七王,不少人认为夏代的历史也是可信的,但因夏代的文化遗存尚未被确认,史学界一般仍将它划归传疑时代。

 

传疑时代

  一般又称传说时代或史前时代,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出现之前的那一段时代,与历史时代相对。由于那一个时代还没有文字记载,很多历史内容只能靠先民们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传」,流传中加入很多神话内容。但仔细分析,其中确有很多历史的影子,所以在恢复上古历史内容时,传说仍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关于人类的起源有盘古开天地及伏羲、女娲的故事;人类发明人工取火则有燧人氏钻木取火故事;有关农业与医药方面的发明则有神农氏的故事;有关部落之间的战争有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黄帝战蚩尤的涿鹿之战等。由于夏代的文字至今没有发现,那些被认为是夏代的遗存在考古学上还未获得一致的意见。有文字记载的信史,目前只能上溯到商代的甲骨文,所以一般学者都将夏代及其以前的时期称作传疑时代。

  

一夫一妻制

  由对偶婚发展而来。它是在父系氏族社会中产生的,建立这种婚姻的目的在于确保所生的子女出自一个父亲,以继承家庭的财产。在远古的时代,一夫一妻制比较固定,不过丈夫可以解除婚姻关系,而妻子没有这种权利。中国的龙山文化就出现了一夫一妻的合葬墓。

 

对偶婚

  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若干同胞的一群姐妹与同胞的一群兄弟集体通婚,男女关系并不固定,男子多妻,女子多夫,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种形式称为「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婚是它的发展形式,其特点是男女结合短暂而不稳定,男女双方仍分属于自己的氏族,没有固定的同居生活,也没有独立的家庭经济,所生子女均属母亲所有。

  对偶婚本身也有很多形式,一种是双方都住在自己母亲的氏族中,通常是丈夫去女方家;一种是双方都到专为他们建筑的公房中过夫妻生活;一种是丈夫搬到妻子家中居住,称从妻居。到父系氏族社会,从妻居最终被从夫居取代。

 

血缘群婚

  人类的早期婚姻形态。这种婚姻是在家庭内部,一群直系与旁系的兄弟姐妹互相通婚。典型的形式是一对配偶的子孙中每一代都互为兄弟姐妹,也互为夫妻。在亲属称谓上,无母系父系之分,祖父与外祖父、姑母与舅母等都用相同的称呼。它排斥了祖辈与孙辈、父母辈与子女辈的通婚,较人类原始的杂婚状态要进步得多。这种婚姻现已绝迹。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夏威夷群岛上还看到了一些残迹。

 

部落联盟

  原始社会后期形成的部落联合组织,通常由若干近亲或近邻部落组成,结成联盟的主要目的在于共同合作出征或自卫等军事行动。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过这样的部落及部落联合组织,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在同炎帝和蚩尤作战时,曾训练熊、罴、貔、貅、虎六种野兽参加战斗,实际上这是用六种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它们组成一个部落联盟。黄帝为有熊氏,说明熊氏族在这个联盟中居于首领的地位。

  部落联盟可以是血缘或近亲关系部落之间的联盟,也可以是不同部落之间的联盟。这为后来国家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部落

  由于人口的繁殖,氏族的一部分人向外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于是产生了新的氏族。几个新老氏族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名称与领土,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共同的宗教与祭祀仪式。部落内各氏族地位平等,部落最高首领称为酋长,由各氏族推选产生,公共事务由各氏族首领组成的部落议事会讨论决定。

 

氏族

  原始社会中以相同的血缘关系结合的人类社会群体,其成员出自一个共同的祖先。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他们往往用一种动物或植物作为本氏族的图腾标记。在氏族中,婚姻有一定的规定,禁止长辈与晚辈之间的通婚,也排斥兄弟姐妹之间的婚配,甚至禁止与母方最远的旁系亲属婚配。

氏族成员的地位平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财产共享。公共事务由氏族首领管理,重大事务由氏族成员组成的氏族会议决定。氏族社会先后经过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大约在铜石并用时代由于私有制的发展而解体。

 

父系氏族社会

  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男子在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掌握了社会财富,母系氏族社会便转化为父系氏族社会。其特徵是,氏族由一个男性祖先和他的子女以及他的男性子孙的后代组成,子孙皆归属父亲。世系由男性传递,财产也按父系继承。中国的龙山文化即处于父系氏族社会阶段。

 

新石器时代

  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徵是畜牧业和农业的产生。也就是说,人类不再完全依赖自然的赐予,开始生产自己生存所需的食物。另一重要特徵是,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出现一个大飞跃,开始磨制石器,形状规整,便于使用。与此同时,陶器、纺织、玉器出现,手工业也逐渐专业化。人类社会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婚姻形态方面,由杂婚转变为一夫一妻制;人类群体由小规模的人群发展为规模较大的氏族社会,临潼姜寨的村落遗址就是最好的见证。一般来说,这一时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延续时间也很长,像距今4500至2500年的美洲玛雅文明就仍属于新石器时代。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于一万四千年以前,到大约五千年前结束。

 

中石器时代

  介于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间,生产工具仍以打制石器为主,但细石器开始盛行。这时人类生活仍然依赖于渔猎和采集,农业和畜牧业还没有出现。其年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地质上的全新世时代,延续时间很长。当黄河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一些边远的地方如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还停留在中石器时代。目前这个时代的遗址发现不多,陕西的沙苑文化、河南的灵井文化是其中的两个。

 

三皇五帝

  传说是中国夏代以前的帝王,在战国至汉代文献中有很多说法。三皇:一说指燧人、伏羲、神农;一说为伏羲、女娲、神农。五帝:一说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一说为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常见的说法是: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杂婚

  早期人类还保持的一种动物特性,即群体内部男女成员之间实行杂乱的性交关系。此时尚未形成婚姻制度,每一个女子属于每一个男子,每一个男子也同样属于每一个女子。这种杂婚现在已经不存在,但在古代传说中可以找到一些痕迹。

 

母系氏族社会

  氏族社会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女性在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掌握氏族的领导权。世系按女性继承,子孙归属母亲。一般认为中国的仰韶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美洲印第安人的易洛魁氏族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氏族成员死后,其财产归同氏族的人所有。同氏族的人有互相援助、保护和共同复仇的义务。氏族首领是推选出来的,一个是负责公共事务的酋长,一个是军事首领。

 

智人

  人类发展的晚期阶段,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还保存较多的猿类特徵,生存时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五十万年至十万年。长阳人、丁村人、大荔人及尼人都属于早期智人,大荔人的脑量为1120毫升。晚期智人的猿类特徵已经退化,体质特徵接近现代人。山顶洞人、柳江人、资阳人及克人都属于晚期智人。山顶洞人的脑量为1300-1500毫升,男性身高达一米七四,女性身高为一米五九。他们制造的石器较为先进,并开始制作装饰品。墓葬也开始出现,如山顶洞人在尸体周围撒一些赤铁矿粉,说明他们已有了宗教和审美观念。其生存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五万年至一万八千年。

 

直立人

  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且制造石器。北京人、蓝田人、郧县人等都属于直立人。它仍带有猿类特徵,如头盖骨低平,眉骨粗壮,吻部前伸。但比猿人阶段要进步许多,脑量也增大很多,北京人的脑量平均为1043毫升,蓝田人的脑量为780毫升。其生存年代为更新世,距今约八十万年至五十万年。

 

猿人

  就已能直立行走而言,猿人可算是最原始的人类,但其某些体质形态尚接近于猿类,所以称为「猿人」。有些学者估计猿人的阶段为大约一千万或八百万年前。过去常将北京人归入北京猿人,现多称其为直立人。

 

古猿

  现代人类与大猩猩的共同祖先,现已发现的古猿有埃及古猿、森林古猿、腊玛古猿、保山古猿、南方古猿。科学界一般认为,埃及古猿是人类与猿类的共同祖先,一支通过森林古猿进化为现代的黑猩猩、大猩猩;一支通过腊玛古猿、南方古猿进化为现代人类,保山古猿是腊玛古猿与南方古猿之间的中间环节。

 

旧石器时代

  人类历史的最早阶段,时间大体与地质上的更新世相当。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于大约250万年以前,在大约一万多年前结束。其主要特徵是人类的生产工具主要为打制石器,更为先进的细石器和磨制石器尚未出现。这一时代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时代,从猿人进化为直立人,经过早期智人,再进化为晚期智人,最后成为现代人。这一时期人类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捕猎野兽、鱼类和采集果实,农业和畜牧业还没有产生。在婚姻形态方面还处于男女关系松散的杂婚状态。中国普遍发现有这一时代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如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和西侯度遗址文化。现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有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证明中国是人类的主要起源地之一。

 

石器时代

  1819年,丹麦人C。J。汤姆森最先将丹麦的史前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个时期,以后这个分期法普遍应用到世界各国的考古学中。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徵是:在生产工具中,石器占主导地位,铜器和铁器工具还未出现。现在又细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远古时代

  一般指文献记载不清楚或没有记载,而后人知道不多或者无法了解的遥远历史时期。中国的远古时代指夏朝以前的三皇五帝时期及更早的历史时期,相当于铜石并用时代以前的史前时期。

 

史前史

  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出现以前的人类历史。中国史前史的年代范围,从中国古代人类出现开始,到夏朝创立(约公元前2205年)为止。由于文献记载的局限性,史前史的研究主要依靠史前考古学来进行。一般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目前它所要研究的课题,主要是人类起源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

 

禹贡

  《尚书》中的一篇,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战国时的著作。禹贡将全国分为九州,说成是禹治水后的政区制度。九州中的名山大川也说成是禹所导治的。这是不对的。但《禹贡》是我国第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地理著作。

 

成汤

  一称大乙、天乙、唐。商王朝的第一代君王。子姓。商原为夏的诸侯国之一。夏代末年,夏王室内部矛盾日趋尖锐。成汤则在国内布德施惠,轻赋薄敛,使百姓亲附,政令通行。商汤势力日增,引起夏桀的注意,一度将汤囚于夏台。汤返回国内后,仍积极地作伐夏的准备。他在景亳这个地方召集诸侯开会,申明他执行「天」的命令,必须征伐夏王朝。以后他乘机发兵伐夏,申明伐夏是受天之命。鸣条一战,夏师败绩,夏桀奔南巢而死,成汤则成为商代的第一位君王。他即位以后,「以宽治民」,国力强盛。《诗.商颂.殷武》记有「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的诗句,很好地反映了商汤时期的盛况。

 

  夏代最后一个国王,名履癸,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虐、荒淫的国君之一。他骄奢淫逸,生活腐化,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建造倾宫、瑶台,又从各地搜罗美女充填后宫。桀在征伐有施氏时得了美女妹喜,回国后,昼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作乐。于是四方诸侯纷纷背叛,夏桀的处境十分孤立。商汤乘机发兵伐桀,两军战于鸣条之野,夏军大败,夏桀出逃,死于南巢。夏代由此灭亡。

 

少康

  少康是夏朝第六世君王,为夏后相之子,相妻有仍氏之女后缗所生。由于其生活的时代正当寒浞攻杀夏后相,夏朝乱政之时,所以少康生长于有仍氏。长大之后当了有仍氏的牧正,管理畜牧。后为寒浞及其子浇所迫,又逃到有虞氏,当了庖正。在有虞氏和夏族旧部靡的帮助下,少康终于攻灭了寒浞和其子浇与,恢复了夏朝的统治。这一段历史被称作「少康中兴」。少康是夏王朝中有作为的一位君王。

 

寒浞

  是伯明氏的谗子。后羿篡夺夏朝王位后,他不务政事,四出游猎,将政务委任于寒浞。寒浞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在后羿外出游猎归来时,乘机把他杀死,自己登上了王位,并占有了后羿的妻室,生浇和。后来寒浞又攻杀夏后相,灭了斟灌氏、斟氏,分封自己的儿子,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后羿

  纭姓。传说是颛顼的后裔,以善射著称。夏朝以启为首的贵族在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后,沉湎享乐,田猎无度,过着荒淫的生活,很快就使国家达到「万民弗利」的地步。启死后,他的五个儿子又互相争夺王位,使国家出现了混乱的局面。这时,东夷族的后羿乘虚而入,「因夏民以代夏政」,取得了统治地位。

  据说,尧时有十日并出,、凿齿、九婴、大风、封、修蛇皆为民害。《淮南子.本经》说:「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畴,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断修蛇于洞庭,禽封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这是个神话传说。这里讲的羿也不是后羿,但它形象地刻画了羿这样的人物。这里的十日并出、毒蛇、猛兽、大风等都是氏族或部落的首领名称。夏朝初建立时,后羿所在的东夷族在黄河下游一带拥有巨大的势力,因而能一度夺取政权,取代夏人的统治。

  后羿当政后,以善射自居,也四出游猎,不管民众疾苦,并让寒浞代他管理国家。寒浞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在后羿外出游猎时,乘机杀死了后羿,取得了王位。

 

太康

  太康为夏朝的第三世君王,夏后启之子。夏后启死后,启的儿子互相争夺王位。东夷人后羿乘机篡夺了政权,致使太康和仲康不得不流亡在洛水一带,后来二人相继死去。在夏朝历史上,太康是位亡国之君,史称“太康失国”。

 

伯益

  禹之大臣,名益,嬴姓。伯为爵称。舜时任虞,禹治水时益辅佐有功。禹按传统的禅让制度,曾举荐皋陶为他的继承人,但皋陶早逝。于是,禹又举荐益为他的继承人。禹在东巡途中死于会稽“以天下授益”。益继位后,禹之子启与益发生争夺王位的斗争,益被启所杀。一说益推让,到箕山之阳隐居,于是启继帝位。

 

皋陶

  东夷族首领,偃姓。传说舜时被任为掌管刑法的官。禹继位后按禅让制举荐皋陶为他的继承人,「且授政」(即叫他处理政务),但皋陶先于禹而亡故,未继位。后来禹又举荐益为继承人。春秋时期的英、六等国是皋陶的后人。

 

  夏代帝王,名启。姒姓,禹之子。传说禹在世时选定益为继承人。禹死后,益继位。启与益发生争夺王位的斗争,结果启杀了益,并确立了传子制度,故有夏启建国之说。但有些学者在计算夏朝世系时,从禹算起。

 

大禹

  鲧之子。《尚书·舜典》:“伯禹作司空”句下孔传云:“禹代鲧为崇伯”,说明禹曾被舜任命为司空,并继承了其父的封邑与爵称。后因治水有功,舜举荐他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涂山之会

  禹在确立王权的过程中,又继续征伐三苗。他统领众多邦国君长,并以奉行天命自居,这表明他已掌握了最高的王权,取得了“夏后”的地位。经过激烈的战斗,三苗战败了。这是一次规模较大的武力征伐,通过这些征伐活动,不断加强了夏禹的王权。

  禹在确立王权后,就在有崇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阳建立了阳城(河南登封县告成镇)作为都城。后又迁往阳翟(河南禹县)。

  为了巩固王权,禹又沿颍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境),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落的首领,这就是“涂山之会”。原来的众多部落首领,到此时大都转化成世袭贵族,分别成为各个邦国的君长。这次大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

 

鸣条之战

  古代一次著名的战事,发生于夏代末年。当时夏桀无道,国内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四方的诸侯也纷纷背叛而去。于是,商汤决定兴兵伐夏。《尚书.序》载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这是商汤向士兵们发表的征伐夏桀的誓师辞。汤历数了夏桀的罪恶,说明伐桀是执行天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汤要求军士们努力执行天的命令。他亲自率师西征,夏、商二军在鸣条(今山西省安邑县)之野发生一场战斗,夏桀战败而出逃,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东南)。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

 

少康中兴

  少康为夏王朝第六世国王。夏后相之妻后缗所生。后缗母家为有仍氏,当寒浞攻杀夏后相的时候,相妻怀孕,从墙洞中逃归母家,生少康,所以少康一直生活在有仍氏。长大后当了有仍氏的牧正,管理畜牧。当寒浞之子浇派人去追杀少康时,少康逃到了有虞氏,当了有虞氏庖正(厨官)。舜的后人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又给了少康土田和众人,少康才站住了脚,并开展恢复夏朝统治的各种活动。

  在寒浞代后羿、政局混乱之时,夏的贵族靡逃到与夏同姓的有鬲氏。靡收抚了斟灌氏、斟氏的逃散人众,整顿队伍,积蓄力量。在靡的密切配合下,少康终于攻灭了寒浞,杀浇于过,杀于戈,重建了夏朝。这一事件,历史上称为「少康中兴」。

 

太康失国

  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藉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微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河南龙山文化

  在夏文化探索中主张二里头一、二期遗存为夏文化遗存的学者中,因为这两期遗存所跨的年代与夏代积年相差太多,因而主张从更早的河南龙山文化中去寻找。这里所说的河南龙山文化是指分布在洛阳平原与水下游登封、禹县一带的龙山文化。有人称之为河南龙山文化豫西类型,也有人称作煤山类型或王湾类型。考古学家对登封王城岗遗址龙山文化遗存所作的文化分期,经碳十四年代测定,它的晚期遗存应在夏代纪年之内。因此,把这一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存列为夏文化探索的对象之一,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也有学者持异议。

 

二里头文化

  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叫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于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由于两地遗存的文化面貌有一些差异,后者被称为东下冯类型。

  二里头文化包含四期文化遗存,它们的年代均比郑州二里岗商文化要早。二里头遗址第一、二期遗存的特点是:炊器有实足的鼎和平底的罐;许多器类均以平底为主;装饰纹样为方格纹、篮纹和细绳纹。第三、四期中的炊器,出现了袋足的鬲等,器类以圜底器为主。这些因素与二里岗期商文化相一致。结合第三期遗存中发现的大型宫殿遗址,铸铜、制骨、烧陶作坊址,说明第三期时这里是个都邑。目前,学者们对二里头文化的看法尚不统一。部分学者认为第三、四期中出现了与二里岗商文化相一致的文化因素,所以它应是商代都邑,很可能是汤都西亳。狭义的二里头文化应专指二里头第一、二期遗存。部分学者则认为郑州商城是亳都,二里头遗址应是夏都斟浔,所以它的四期遗存均为夏代遗物。围绕二里头文化的性质的讨论,将继续进行下去。

 

二里岗文化

  郑州二里岗遗址的商代文化遗存叫二里岗文化,又称二里岗期商文化,以与安阳殷墟的商文化,或其它地点的商文化相区别。

  早在五十年代,考古学家已将二里岗商文化区分为上、下两层文化遗存,以后每层又分为早晚两段,它们的年代比安阳殷墟的晚商文化要早,比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商文化要晚。这种文化基本上代表了郑州发现的商代城址的年代。因二里头文化含有夏遗存的因素,故可与二里岗文化展开比较研究。

  郑州商城平面为长方形,四周城垣总长为6960米,城墙基址最宽处达32米,大部分埋于地下,地表保存最好的有三米多高。城内东北部为宫殿区;城外主要为手工作坊,已知有铸铜、烧陶、制骨等作坊址。这里发现的窖藏坑中多次出土大型青铜器,其中大方鼎高达一米,应是王室所用的重器。因此,郑州商城是商代的一个都邑。有人考证为商中期之都,有人认为是商汤所都之亳。

 

夏文化

  夏人活动区域内夏王朝时期的居民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存叫夏文化。

  夏文化的探索,是从早于商代的非商文化中去寻找。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是主要研究对象。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四期遗存,不少学者指出:第三或第四期遗存中有商文化因素出现,已进入商代纪年,应属商文化范畴。大家对第一、二期遗存可能是夏文化的认识比较一致。但它们的年代跨度与夏代积年有差距,为此不少学者认为应从更早的河南龙山文化中去寻找早期的夏文化,因为龙山文化的晚期已进入夏代纪年之内。由于缺乏文字等确切的材料作证据,所以目前对夏文化的看法都属推论,也难以统一。这一课题的探索与研究,今后将继续进行下去。

 

有穷氏

  古代部落名,其首领为羿。羿为东夷族人,故又称夷羿。羿以善射闻名。夏王太康沉湎于酒色、游猎之中,疏于政务,国内的矛盾加剧。羿利用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的机会,夺取了政权,拒绝太康回国。但羿恃其善射,不修民事,经常外出打猎,致使政权旁落。寒浞当权,收买羿的家人,杀羿于桃梧,继承了羿的妻室与家业,立为帝,袭有穷之号。寒浞即位后,进而追杀仲康之子夏后相,相妻逃回母家部落,生了少康。少康长成后,联合其它部落消灭了寒浞的势力,有穷氏从此在历史上消失

 

有扈氏

  古部落名,姒姓,居于今陕西户县附近。启即帝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部落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绝出席钧台之会。所以《史记.夏本纪》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的记载。战争的结果是有扈氏被打败,夏后启灭掉了有扈氏,它的族众被沦为牧奴。

 

天下为私  天下为私是与天下为公相对而说的。《礼记•礼运篇》有一段记载,概述了夏禹前后发生的变化,说禹之前的社会情况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但讲到禹之后的社会情况时则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说原始公社制度解体了,天下的财产成了一家的私产。天子之位传子而不传贤,并由子孙来承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人们建造城市来保护财产,制定礼教与法规以维护社会秩序。土地成了私有财产,还蓄养谋臣武士作爪牙,为谋私利,争夺与革命成了不可避免的现象。

  这一段文字,相当形象地反映了因私有制的出现而给当时的社会制度带来的一系列冲击,并导致新制度的建立及人与人关系发生的根本变化。这段记载把两种社会制度的变革归咎于启夺取王位这一件事,不免有些简单化(因为这个变化是经历了很长一个历史过程的)。但它能形象地、集中概括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变革,并且揭示了夏启即位开创的家天下制度和天下为私是这个变化的根源,这是很深刻的。

 

父死子继

  谓父亲死后,由其子继承其一切特权。这是古代实行世袭制的核心,多指帝王之王位及领地等的继承权。在有几个儿子的情况下,多由嫡长子直接承袭。其它子弟用分封领地的办法,给予土地和臣民。

 

世袭王朝

  世代承袭的王朝。自从夏禹之子破坏禅让制,实行传子制度之后,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所以这些王朝,都是世袭王朝。各个朝代的世袭制均以父死子继为其特点,一般都是传于嫡长子,在特定情况下,辅以兄终弟及的办法。但都严格限定在同一血统范围内选定继承人。

 

家天下

  谓帝王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礼记.礼运篇》讲禹以前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在那时,一切财产都是公共所有(天下为公),首领依其才能选举产生(选贤与能)。讲到禹以后的社会时,指出国家财产成了一家私产(天下为家),私有制已成合法,父死子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大人世及以为礼)。所以,家天下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到了西周时期,进一步提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口号,把天下的土地、臣民都当成君王一家的私产。

 

盘庚迁都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

  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

  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从那时候起,经过三千多年的漫长日子,商朝的国都早就变为废墟了。到了近代,人们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大量古代的遗物,证明那里曾经是商朝国都的遗址,就叫它是“殷墟”。

 

牧野之战

  正当商纣王派大军远征东夷之时,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联合庸、蜀、羌、茅、微、卢、彭、濮等国,经孟津渡过黄河直抵商郊牧野。商纣王对来自西方的进攻并无准备。他仓促调遣军队,在牧野应战。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拒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商纣王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兵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商朝全军覆没,致使纣王自焚,商王朝灭亡。

 

帝辛伐东夷

  帝辛时期,东夷叛乱,商朝派大军征伐。这在文献中屡有记载,如《左传》昭公四年云:「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又如同书昭公十二年曰:「纣克东夷而陨其身」,把对东夷的战争,说成商纣王失国身亡的原因,足见商纣对东夷的战争,使商王朝的实力消耗很大。当周武王率师打到牧野时,商纣王才仓促调遣军队应战。这些军队久困战场,无心战斗,前徒倒戈,终于导致商王朝的灭亡。

 

西伯昌

  季历之子,姓姬,名昌。昌之生母为挚任氏之中女太任,有贤名。《史记.周本纪》记载:「公季(历)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死后谥为文王。文王能「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父)、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西伯能遵从先人之法,继承祖先的业绩,礼贤下士,日益强盛。殷纣王恐其不利于己,将其囚于里。闳夭以有莘氏美女及奇物宝马献给殷纣,纣「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以后西伯昌先后征伐犬戎、密须、耆国、崇侯虎等国,并自岐迁都于丰(今陕西长安县),为讨伐商纣作积极准备。他死后,太子发继位,是为武王。武王完成了文王讨伐商纣的遗愿。

 

妲己

  有苏氏美女,姓己,字妲。商纣王之宠妃。《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他「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在后代,人们常将亡国之君的过失与女色联系起来,因此,夏之妹喜、商之妲己就成了诅咒的对象。

 

比干

  纣之亲戚。《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比干「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比干忠谏被杀之事,为后代忠义之士所称道。

 

 

箕子

  箕子为箕国国君,纣之亲戚。纣的生活骄奢淫逸,箕子进谏,纣不听。有人劝他出走,他说作为人臣,因进谏不听而出走,是播扬君王之恶而自悦于民,这种事情我不能做,于是箕子披发佯狂而为奴。周武王克殷后,曾访问箕子,徵询治国之道,并将他封于朝鲜。箕子从朝鲜至周都朝拜时,路过殷墟,看到宫室毁坏,长满禾黍,伤感万分,乃作麦秀之诗。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微子

  名启,帝乙之长子,因母贱,不得嗣,封于微。作为帝辛的庶兄,微子看到帝辛沉湎于酒色,不理政治,官吏相效犯法,官官相护,犯法的人又常常捉不到,政治腐败,引起民众的反抗,数次向帝辛进谏。帝辛执意不听,于是微子启与太师、少师商议后,决定离纣而去。周武王克殷后,微子持祭器,肉袒面缚,膝行于武王前,武王释微子,复其位。武王死后,武庚与管蔡作乱,周公承成王之命诛武庚,命微子启代殷后,奉其先祀,封于宋。

 

帝辛(纣)

  帝乙之子,一称纣,是殷商王朝最后一个帝王。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帝辛勇力过人,反应敏捷,有文武才能。曾多次征伐东夷,获得大量奴隶与财富。但他生活奢侈腐化,加剧了社会矛盾。据文献记载,他即位后,作琼室,立玉门。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他横徵暴敛,行为暴虐,不听谏阻,一意孤行,致使微子去之,箕子以为奴,比干谏而死。他自以为上天会保佑他,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乎」。以为自己不会灭亡。但是,对于商王纣,大臣不亲,小民疾怨,天下叛之。周武王在经过长期准备之后,看到殷纣王已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于是发兵东进。牧野之战,纣王的军队前徒倒戈,他走投无路,跑到鹿台,自焚而死。

 

妇好

  武丁的三个法定配偶之一。1976年在安阳小屯村西发现的5号墓中,随葬的铜器上大多有妇好铭文,故知该墓的墓主人为妇好。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墓中出土的司母辛大方鼎,是她死后子嗣(祖庚、祖甲)为她作的祭器。从甲骨文中知道,她曾主持过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动,并多次率兵征伐土方、羌方、方、人方、巴方等国。在一次征伐羌方的战争中,她统领了一万三千人的庞大队伍,是迄今所见商代对外征伐中用兵最多的一次。她死于武丁晚年。

 

傅说

  武丁贤相。他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后,加以重用。《史记.殷本纪》记载:「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后来「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傅说居相位,全力辅佐武丁,使商王朝的国力大为增强,出现了稳定发展的繁荣局面。

 

武丁

  盘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盘庚之侄。年少时,其父小乙让他到民间生活,比较了解民间的疾苦。他继位后,得到甘盘和傅说两位贤臣的辅佐。甘盘早逝。武丁得傅说后,据《史记.殷本史》载:「举以为相,殷国大治」。又记载:「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他还不断向外扩充领土,四出征伐,如伐羌方、土方、方和人方等等外方邦,使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他文治武功均盛,出现了商代历史上最繁盛的局面。武丁死后,被称为高宗。

 

盘庚

  成汤的十世孙。他是商王中最后一个迁都的国君。据《世本》载:盘庚复居亳,则应是自亳迁殷。而《竹书纪年》说是「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关于这次迁都,一般认为是内部斗争的结果。《尚书.盘庚篇》中记录了他把臣下召集到王庭,一面劝告,一面威胁,说:「视民利用迁(为民众的利益而迁)」。又说:「非汝有咎,比于罚(不是因为你们有过错而处罚你们)」。同时,盘庚又威胁他的臣下说,如果有不听从命令的人,「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我要把你们斩尽杀绝,不使孽种留在新邑)」。由此可见盘庚迁殷之举,阻力重重,内部意见很不一致。据《史记.殷本纪》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自仲丁起数九世正是盘庚。这次迁都使商王朝的统治得以稳定下来,盘庚也被称为中兴之王。

 

太甲

  一称大甲,商汤之孙,外丙、中壬之侄,商代第四位君王。太甲即位后,不遵汤法,暴虐乱德。伊尹将他放之于桐宫,自己摄政当国。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

 

仲虺

  商汤之贤相,与伊尹一起辅佐商王。《左传》定公元年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可知仲虺为奚仲之后,商汤之左相,居于薛。薛,在今山东省滕县南四十里。《尚书.序》中曾经提到「仲虺作诰」,但东汉时已经亡佚。《墨子.非命上》:「仲虺之告曰:我闻于有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伐之恶,龚丧厥师」。《左传》襄公三十年,子皮说:「《仲虺之志》云:『乱者取之,亡者悔之』」。可见仲虺在政治上有一定主张。

 

伊尹

  名挚,又名阿衡,商汤之贤相。他具备运筹策划的才能,在灭夏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他是商朝初年的元老,自汤至太甲时一直是商王的辅佐大臣,在政治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史记.殷本纪》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这就是著名的伊尹放太甲的故事。甲骨文中有祀伊尹的卜辞,可知他在商代的地位是很高的。

 

成汤

  一称大乙、天乙、唐。商王朝的第一代君王。子姓。商原为夏的属国之一。夏代末年,夏王室内部矛盾日趋尖锐。成汤则在国内布德施惠,轻赋薄敛,使百姓亲附,政令通行。商汤势力日增,引起夏桀的注意,一度将汤囚于夏台。汤返回国内后,仍积极地作伐夏的准备。他在景亳这个地方召集诸候开会,申明他执行「天」的命令,必须征伐夏王朝。以后他乘机发兵伐夏,申明伐夏是受天之命。鸣条一战,夏师败绩,夏桀奔南巢而死,成汤则成为商代的第一位君王。他即位以后,「以宽治民」,国力强盛。《诗.商颂.殷武》记有「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的诗句,很好地反映了商汤时期的盛况。

 


 

宜臼(周平王)

  周平王,名宜臼,一作宜咎,是周幽王的太子,申后所生。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于是宜臼逃奔母舅申侯,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所杀。随后,太子宜臼被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于申,而宜臼为避犬戎之难,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

 

申侯

  西周末年西申国之君,姜姓,相传为伯夷之后,居今陕西、山西间。

  当幽王即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三年,又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繁,周朝统治内外交困。

  这时,幽王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结果,宜臼逃奔申国,激怒了申侯。于是申侯联合缯侯和犬戎进攻幽王,幽王和伯服均被犬戎所杀。这样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是为周平王,以奉周祀。

 

褒姒

  褒姒是幽王的宠妃,有谓她是龙沫流于王庭而变玄鼋使女童怀孕所生女,弃于路被一对夫妇收养于褒。幽王伐褒,褒人送褒姒于幽王,得到幽王宠爱。为博褒姒笑,幽王数举骊山烽火。又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及褒姒子伯服为太子,引起申侯联合缯侯和犬戎反叛,幽王被犬戎杀死,褒姒被掠走。

 

周幽王

  周幽王是周宣王的儿子,名宫涅,是个昏庸的国君。即位后,自然灾害严重,泾、渭、洛「三川皆震」。他贪婪腐败,重用「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的虢石父进行专利。又废嫡立庶,废除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后及其子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宜臼,致使申侯、缯侯和犬戎各部攻周。周幽王为取悦褒姒,数举骊山烽火,失信于诸侯。结果,被犬戎兵杀死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

 

周宣王

  周宣王,名静,一作靖,为周厉王之子。共和十四年即公元前828年,厉王死于彘。宣王即位,由周定公、召穆公辅之。他内修政事,外广征伐,努力法效文、武、成、康之遗风,从而使得诸侯恢复宗周。宣王即位后,不籍千亩。千亩即国中「公田」,按照周礼规定,每年春季,国王要率领诸侯百官在公田上隆重举行籍田礼。宣王不遵旧制,虢文公谏曰:「不可。」结果,宣王弗听。至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宣王又料民于太原。仲山甫又谏曰:「民不可料也。」宣王不听,卒料民。料民即开始按户口徵收赋税,同时也为了补充兵源。从宣王不籍千亩到料民于太原,前后这两件事,反映了宣王面临西周国势日趋衰弱的情况下,本想振作精神,图治一番,但周室已到了百孔千疮的地步,即使注射了强心剂,恐怕也将无济于事了。

 

毕公

  毕公是周文王第十五子,名高。武王灭商以后,封他于毕地(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一说在今西安市西南),故称毕公。成王临终时,托他与召公辅助康王继位;康王又命他治理东郊。

 

太保召公

  太保召公,名 。武王时,封地在召(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故称召公;武王灭商以后,又封他于燕地。成王时,为三公之一的太保,与周公分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史记•燕召公》语)。

 

周康王

  周成王之子,姓姬,名钊,为西周王朝第三代国王。当成王将崩之时,担心太子钊不胜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康王即位之初,在召公、毕公辅佐之下,遍告诸侯,申之以文、武之业,继续推行成王的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统治,同时,先后平定东夷大反,北征略地,并且西伐鬼方。《小盂鼎》铭文所记对鬼方征讨,斩获众多,仅俘人即数以万计,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旧史家夸称当时「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周成王

  周武王之子,姓姬,名诵,为西周王朝第二代国王。当武王在克商后二年去世之时,他被立为成王。由于成王年幼,天下初定,叔父周公唯恐诸侯叛周,于是乃亲自摄政。《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成王之时,周公、召公是朝中最重要的大臣,自陕(今河南陕县)以西诸侯由召公管理;自陕以东诸侯由周公管理。成王秉承武王之志,为西周王朝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公

  西周初年的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姓姬,名旦,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食采邑于周(今陕西宝鸡东北),故称之谓周公。在周文王死后二年,周公佐武王东伐殷至孟津。四年,与太公望、召公佐武王败纣灭殷。克商后二年,武王去世,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不服,联合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于是,周公出师东征,平定反叛,大规模分封诸侯,并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作为东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主张「明德慎罚」,其言论多见于《尚书》中的〈大诰〉、〈康诰〉、〈多士〉、〈无逸〉以及〈立政〉等篇。

 

周武王

  文王之子,名姬发,是周朝第一代王。文王继位后,将周都从丰迁至镐。第二年,观兵于孟津,八百诸侯不期而至,要求伐纣。二年后,武王起兵,联合诸侯大军与西方及西南方庸、蜀等方国军队,于牧野大败商朝军队,克商而取代之。之后在商王畿设三监治理,并继续派兵征讨商朝各地残余势力。同时,分封了一批同姓宗室或异姓功臣,如太公封于齐,周公封于鲁,召公封于燕等,以屏藩周。还褒封了一些古先圣王之后,如焦、祝、蓟、陈、杞等。克商二年后,武王病重死。

 

吕尚

  吕尚,本姓姜,其先封于吕,故称之吕尚,又称之姜子牙。八十岁时,钓于渭水之滨,文王出猎遇之,非常高兴地说:「吾太公望子久矣。」所以,又号太公望,与之归,拜为师,武王尊之为师尚父。灭纣,其居功最多,被封于齐,为东方诸侯之长,世传其著兵法《六韬》六卷。

 

西伯昌

  季历之子,姓姬,名昌。昌之生母为挚任氏之中女太任,有贤名。《史记.周本纪》记载:「公季(历)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死后谥为文王。文王能「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父)、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西伯能遵从先人之法,继承祖先的业绩,礼贤下士,日益强盛。殷纣王恐其不利于己,将其囚于里。闳夭以有莘氏美女及奇物宝马献给殷纣,纣「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以后西伯昌先后征伐犬戎、密须、耆国、邗、崇侯虎等国,并自岐迁都于丰(今陕西长安县),为讨伐商纣作积极准备。他死后,太子发继位,是为武王。武王完成了文王讨伐商纣的遗愿。

 

帝辛(纣)

  帝乙之子,一称纣,是殷商王朝最后一个帝王。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帝辛勇力过人,反应敏捷,有文武才能。曾多次征伐东夷,获得大量奴隶与财富。但他生活奢侈腐化,加剧了社会矛盾。据文献记载,他即位后,作琼室,立玉门。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他横徵暴敛,行为暴虐,不听谏阻,一意孤行,致使微子去之,箕子以为奴,比干谏而死。他自以为上天会保佑他,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乎」。以为自己不会灭亡。但是,对于商王纣,大臣不亲,小民疾怨,天下叛之。周武王在经过长期准备之后,看到殷纣王已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于是发兵东进。牧野之战,纣王的军队前徒倒戈,他走投无路,跑到鹿台,自焚而死。

 

后稷

  古代周族的始祖。传说有邰氏之女姜踏巨人脚迹,怀孕而生,因一度被弃,故又名弃。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宣王中兴

  周宣王即位后,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顿朝政,使已衰落的周朝一时复兴。宣王的主要功业,是讨伐侵扰周朝的戎、狄和淮夷。宣王四年(前824年),秦仲为大夫,攻西戎,被杀。宣王又命其子秦庄公兄弟五人伐戎,得胜。五年,宣王还曾与尹吉甫一起伐猃狁(即西戎)于鼓衙(今陕西澄城西北)。尹吉甫在征猃狁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率师直攻至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迫使猃狁向西北退走。对于侵犯江汉地区的淮夷,宣王命召穆公及卿士南仲、大师皇父、大司马程伯休父等率军讨伐,沿淮水东行,使当地大小方国中最强大的徐国服从,向周朝见。十八年,南仲派驹父、高父前往淮夷地域,各方国都迎接王命,并进献贡物。这一时期,宣王还曾命方叔率师征伐荆蛮(即楚国)。为了巩固对南土的的统治,宣王将其舅申伯徙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宣王二十二年,还继续西周早年分封,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不过,宣王中兴,为时短暂。宣王晚年,国势又走下坡路了。

 

共和行政

  厉王专制,利令智昏,派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国人忍无可忍,起而暴动,厉王出奔。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一说由共国国君共伯和执政。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这一年即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 年,这是中国史籍记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国人暴动

  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国人在高压政策下,「道路以目」。召公虎规谏厉王,但监谤更甚,国人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 年,举行暴动,攻入王宫,厉王仓皇逃奔彘,公元前828 年,厉王死于彘。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

 

周公东征

  武王在克商后二年病逝。当时「天下闻武王崩而叛」,周公为了应付危难,一方面立武王的幼子诵为周成王;另一方面,自己又亲自摄政,结果引起了内部的争权斗争。管叔、蔡叔也乘机散布流言,引起了成王对周公的怀疑。最后成王开启金滕之箱,看见策文,周公才获得信任。于是管、蔡勾结武庚起兵反周。是时武庚利用战机,联络庸、奄、薄姑、徐戎、淮夷、熊(祝融)、盈(赢)诸族共图复国,声势远比新起而内部分裂的周强大。周公和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经过三年东征,平定了三监叛乱。《逸周书•作雒》篇说,武庚北奔,管叔自杀,蔡叔被囚;周公征服熊、盈之族十七国,俘淮夷之族九邑。《孟子•滕文公》篇则说,其灭国五十。地居河汾之东的唐也起事策应武庚的叛乱,后为周公诛灭。这次战事是继武王灭殷之后,周公为彻底征服殷族及其同盟作出的最大功绩,周王朝的统治由此奠定下来。

 

牧野之战

  正当商纣王派大军远征东夷之时,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联合庸、蜀、羌、茅、微、卢、彭、濮等国,经孟津渡过黄河直抵商郊牧野。商纣王对来自西方的进攻并无准备。他仓促调遣军队,在牧野应战。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拒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商纣王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兵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商朝全军覆没,致使纣王自焚,商王朝灭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