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笔记连载(一)

2017-09-02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一、  中国古代史的内容范围及特点。

(一)历史的含义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文明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国有着从古至今不中断的历史记载,中国的古代文化被称为史官文化。

在中国的甲骨文、金文中就有史字,多是和御史、小史等职掌在一起,那多是史官,后来有了春秋、《史记》等史书,有司马迁等史学家。我们经常说的二十四史、古代史等,只能算是人们写的中国古代史时期的历史,并不能说他们写的这些历史的书,就是历史本身。在习惯上,也称这些历史记载为历史的。这是因为历史的,是一个形容词,因用的时间、地点不同,意义相异,有过去的、可记忆的、卓著可传后世的、学术上考察事物的方法等。

历史是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活动着的历史,人类历史活动本身有实在的事实,有历史的事实。所谓历史的事实,便是解释中的事实,解释是活动的,是含有进步性的,所以历史的事实也是活的,含有进步性的。只有充分的纪录,不算历史的真实,必须有充分的解释,才算是历史的真实。历史的真实,有二种意义,一是说,曾经经历过的事的记录是正确的,二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释是正确的。前者变动比较小,后者则是时时变动的,因此历史是古老的而又是年轻的。一个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化,人们对历史的解释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当代人对历史认识的历史。

历史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全人类生活。换句话说,历史是社会的变革,再换句话说,历史是不断发展中的人生及其产物的文化。历史,是人类群体的记忆和回忆,是民族的记忆。历史是油画,需要有一定的距离。

我们的开设的中国古代史,便是从远古到1840年的历史记录,并且记录的仅仅是历史的大致轮廓。学习本课的目的,就是使大家掌握中国古代史的系统知识,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古代历史的具体问题,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学会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理论和方法。了解整体事实,寻找它的真实确切的根据;理解事实,寻找发展进步的规律。

(二)中国古代史的内容范围及特点 

中国古代史讲述我国远古人类起源至明清时期的历史。始于170多万年前,止于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史学界一般把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分界线划在公元前21世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线,虽有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魏晋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战国封建说较为流行,以公元前476年为界。这种划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把春秋战国划在两个不同的社会形态,把清朝后期排除在古代史之外。但它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的历史仍然是有一定帮助的。我们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这种流行的分期方法来处理问题的,但对其中的某些环节进行了调整,将春秋战国视为一个整体,并将涉及清代后期的若干问题。

在具体时段相关章节中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体多元、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2)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背景、原因;了解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杰出贡献及其与人民大众的关系;(3)历代国家行政制度、施政方式与措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消长以及处理经验。(4)历代关于农业、工商业的基本政策、管理方式和实际效果。(5)历代国家的人才培养、教育体制以及官吏选拔制度。(6)历代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的处理及经验。(7)历代文化思想和社会生活状况。

中国古代史的主要特点: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的历史发展有自身的基本规律,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中国古代政治长时期的特点;中国古代经济成就辉煌,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资料

1、口耳相传的口头史

早期的历史主要以口耳相传为主,其内容往往是一些给当时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自然现象,或者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的事件,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被日益神化。

特点:为了加深印象,不自觉地将重大事件与自然现象相联,记忆不可靠,特别是对一些罕见的自然现象或者心目中的伟人,记忆会不断的重复、想象和夸大。

神话都是史实与虚构相交织的,但也反映了一部分当时的历史真相。在母系社会的残留期,人们往往知母不知父,先秦这种情况很普遍,史书中经常可以见到此类记载。《周本纪》记载西周始祖后稷的母亲,就是在野外踩到了巨人的脚印才怀孕的。但是后世将此视为不光彩,所以后世帝王就不再制造此类神话了。所以对神话要去伪存真,加以考察其中的历史痕迹,考究伪说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结绳记事:口耳相传在传播过程中会被不断的加以改编,所以古人在遇到他们认为对于本人或者本部落非常重要的事情时,就会想一些其他的手段加以巩固记忆,这些方法就是将一些重要的数字或者事物的特征用某种相对固定的方法记录下来,这就产生了所谓的“结绳记事”

刻木:传为伏羲发明,《尚书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这种方式简单,很容易产生歧义和错误,下一代对符号的解读可能导致对历史的歪曲,绳结或木头的腐朽可能造成历史记忆的永远消失,但它比单纯的口耳相传已经是进步了。

2、符号与图画

上古文字产生之前,用抽象的符号记事,简便,但是不容易看懂。所以需要事先约定,后来慢慢演化成了文字。

图画和符号基本上是平行发展的,图画表达意思清楚,但第一是不容易操作,第二就是只能表现具体实在的形象,一些抽象的东西如感觉、心理等没办法表现。

长期保存下来的图画必须是将画画在稳定结实的材料上,并且颜色要不容易退色,符合条件的只有岩画,世界各地保存有不少的上古岩画,它们大多在人烟稀少、交通困难的地方,所以得免人为破坏。

在文字出现之后,图画的记事作用已经很小了,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艺术。但图画本身所具有的形象化的特点是文字无法取代的,所以在文字成为记载历史的主要手段之后,图画还是对历史记载起到了辅助作用。

一些写实性的图画直接就可以做史料。《清明上河图》

图画抽象成为地图。象形文字来源于具体的图形,先民最初的地理知识也是用具体的图形来传达的,而且一些文字本来就能够直接的表达它们所代表的地理内容。

雕塑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兵马俑

缺陷:真实性取决于作者的技法,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例如对神灵或者君主造像和画像时,就要掩饰其缺点,夸大甚至虚构其优点。更大的问题是,图画的真实性难以得到检验。

补充:照相技术的产生,图说历史与读图时代

3、文字历史

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产生于距今3000多年的商朝。商人迷信,出征、渔猎、婚嫁、祭祀诸事都要占卜。将要占卜的内容刻在甲骨上,然后用火灼烧,根据烧后的裂纹形状来判断吉凶,所以甲骨文的内容一般都是占卜纪录,称为卜辞。到现在为止,出土并收集到的甲骨有10万多片,单子5000多个,经考释能大概了解其意义的有2000个左右。

有了文字,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的记事手段,以后才发展成一门科学。

上古的甲骨文、金文,随后的尺牍和缣帛,都由于材料原因,写字有限,所以古人记事字字计较,书面语言非常简约。

纸的发明促进了文字传播的发展,自此,不仅重要的史料得到记录,各种文书、档案、户籍的编制都成为可能。因此各种历史文存很可观。

纸的发明促进了史料和史书的大量产生,印刷术的发明使其得到了有效的流传。而且减少了传抄中产生的错误。

此外,金石碑刻、器物铭文中的史料等都是历史记录的重要方面。

文字出现以后,历史记载的方式就有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

文字记录的史料对于历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字记录对历史研究,也有它的局限性。我国的文字记录是繁富的,但相对于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来说,在数量上仍然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其中还有许多记录是失实的。自古以来,人们一代接着一代地在历史长流中活动着,而人们的这些活动或经历则是不可计量的,事实上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记录下来。因此,治史不能不依靠文献史料,但是也不能不以分析的态度对待它。

4、实物遗存与遗迹

最好的历史证据。

缺点:一、保存至今的遗物和遗存都不可能是全部,也不是原貌。带有很大偶然性。

二、见物不见人。

要真正使遗迹遗物起作用,关键还是要复原当时的人在这些环境中的活动。

5、民间故事、小说戏剧、诗文著述中的另类历史

作品本身不是严格的历史著作或者史料,但其中包含某种历史信息,间接的反映了历史的内容。

三、中国古代史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中国古代史上起一百七八十万年以前的原始社会,下迄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前的清朝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每个历史阶段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民族、思想文化诸方面的内容。

与中国古代史相关的课程主要有《历史要籍介绍和选读》、《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历史学概论》等。《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古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适当接触一点原始资料,以加深对古史的理解。学好世界上古及中古史,了解中国以外的古代世界情况,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范围内学习,进行中外对照,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国古代史。学习《历史学概论》,可以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史学理论与方法,从而提高他们对中国古代历史规律的认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进一步充实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及加强其对基础课的认识和理解,以本课程为中心,还有一批资料充实、深度适中的综合选修课,如《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文化史专题》、《宋史专题》、《宋代经济史》等断代史课程,还有《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史学史》、《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城市史》、《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国古代目录学史》等专门史课程。这些选修课从不同方面补充,使得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学富有启发性、广深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四、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方法及意义

中国古代史作为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以内容丰富、资料浩繁、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历史悠久为基本特色的学科为依托的课程。

首先学习中国古代史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系统地阐述中国古代历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揭示中国古代史发展的规律,使所学的内容真正成为科学。本课程的组织充分考虑到历史学科的特点,采用以朝代为纬,以专题为经的体系。教学方法不拘一格,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求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每个王朝的历史形成完整的印象,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线索,进而深入认识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史实、基本概念重要问题,掌握中国古代重要人物的事迹和重要制度的内容,弄清重大事件的经过及其前因后果,弄清中国古代盛衰变化的过程及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而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演进的基本客观规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以帮助学生构筑必备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历史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牢固基础,也为今后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奠定基础。

具体来说:

(1)开阔眼界

(2)重视变革

(3)关注传统

(4)强化理论


第一章    中国的原始社会(4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原始群和氏族公社阶段的基本情况;掌握仰韶文化、半坡遗址、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名词概念;认识北京人的体质特点和智人对人类的贡献;弄清母系氏族公社与父系氏族公社的异同;知道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

教学重点:着重理解:中国历史是怎样开端的,北京猿人遗址的发现和研究,对印证“劳动创造人”科学真理有何意义,氏族是怎样形成的,母系氏族过渡到父氏族的条件,以及两个阶段各自的历史特点,原始社会是怎样瓦解的。

教学难点:将文献记载与民族学材料以及有关考古学的新成果有机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开端

一、盘古开天和女娲造人的传说

相传“天地浑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血泽”,从而创造了天地万物。
    其后女娲神“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又令其婚配,自相繁衍。这样,就出现了人类。起初人类曾蒙受无端的灾祸。“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翼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使人类有了幸福的生活。

二、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
    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70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已发现的猿人遗骸中,“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是比较重要的。
  “元谋猿人”遗址是1965年5月1日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共两枚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蓝田猿人”1964年5月在陕西蓝田公王岭发现,为头盖骨化石,距今约九十多万年(一说五、六十万年,一说八十万年)。“北京猿人”遗址发现于1927年,到目前为止,已出土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六个,牙齿157枚,还有一些头骨碎片和肢骨。这些化石分属于四十多个男女老幼的个体,距今约二、三十万年。
    当时人们的劳动技能差,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很薄弱,如果不靠集体的力量无法生存。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过着群居的生活。《礼记·礼运》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末有丝麻,衣其羽皮”。

三、早期智人(二十万年~五万年前)
    早期智人亦称古人。我国境内的早期智人主要有“大荔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和“许家窑人”。从体质上来说,早期智人依然保留着猿的部分特征,但头骨变薄,前额增高,嘴巴也没有猿人那么突出,已更多地具备了现代人的特征。就生活状况而言,他们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能力远远超过了猿人,使用的工具虽然是打制石器,但已有了比较明显的分类。狩猎和采集仍然是最主要的生产活动。社会组织有所发展,已经排除了兄妹之间的婚姻。这无疑又是一次进步。
四、晚期智人(五万年~一万年前)
    晚期智人也叫新人。我国境内发现的新人遗址中,比较重要的有河套人、柳江人、麒麟山人、峙峪人和山顶洞人。河套人1922年发现于内蒙古乌审旗萨拉乌苏河,系一枚小孩齿骨。柳江人1958年发现于广西柳江通天岩洞穴中,有一具完整的头骨。麒麟山人1956年在广西来宾麒麟山发现,为老年男性个体的颅底骨化石。峙峪人,1963年在山西朔县峙峪发现,有枕骨化石一块。山顶洞人因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发现而得名,有基本完整的三个头骨(一男二女)和其它骨骼,分属于8个男女个体,还有动物化石及其它文化遗物。经科学测定,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一万八千年前,是晚期智人的代表。
    晚期智人在体格上已完全脱离了猿人的特征,与现代人十分相似。他们为人类做出了两大贡献:一是发明了人工取火;一是发明了弓箭。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约一万年及至五千年前)

晚期智人时期,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加,原始群的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而逐渐转变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氏族公社。氏族公社有母系和父系之分。最先出现的氏族公社是母系氏族公社。大约在四、五万年前,当由古人进化为新人时,中国原始社会就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在考古学上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时,在考古学上属于中石器时代或属于新石器时代初期,母系氏族公社向前迈进了一步,到了距现在大约六七千年时,达到了繁荣时期。
一、母系氏族公社的重要遗址
   我国母系氏族公社的遗址遍布全国各地,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六千余处。这些遗址,主要分展于六个文化系统:裴里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窑文化、马家浜文化。
二、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祖织
   通过这些遗址的布局、遗物的情况和古文献的记载,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出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状况:1、一个村落就是一个氏族。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标志——图腾。2、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3、氏族首领由公选产生,没有特权,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

显然,母系氏族制或母权制,是指世系按母方来确认和计算,成员死后财产归母方血缘家族继承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氏族公社的典型形态。
三、母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
    母系氏族公社阶段,人类的经济生活有较大的进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劳动工具有了改进。虽然还存在着一些打制工具,但磨制的新石器已占了很大的比重。其次,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无论是哪一个文化系统都从事农业。再者,出现了原始畜牧业。第四,手工业初见端倪,彩陶制作工艺相当先进。

第三节 父系氏族公社与原始社会的解体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领域中,逐渐取代了女子的主要地位,取得了对经济的支配权,在社会上占据重要地位,婚姻也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家庭转化,母系氏族社会十分自然地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激进的革命之一,然而又是不流血、和平的革命。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财富日渐增多,发生了贫富分化,以父权制为中心的个体家庭成为与氏族对抗的力量,把原始公社制推到了它的尽头。 距今约五千年以前,母系氏族公社被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所谓父系氏族公社,即指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归父系血缘亲属继承的制度。
一、父系氏族公社的文化遗存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文化遗址也是十分丰富的,大体上可分为五个文化系统: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齐家文化。这五个系统的文化,基本上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基本面貌。
二、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状况
    在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农业是当时最主要的生产活动。生产工具虽然仍旧是磨制的石器,但磨制比母系阶段更为精细。家畜饲养业已相当发达。不仅“六畜”齐备,而且数量较大,其中猪的数量最多。陶器制作技术有很大进步,出现了快轮,炉温达到1200℃以上。陶窑数量显著增加。此外,还出现了铜器。手工业与农业已经分离。
三、父系氏族公社的特点
    1、男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成为维系氏族的中心。2、生产单位逐渐由氏族向家庭转化,生活资料的分配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属于全氏族的东西,先分配到家庭,再分配到个人。3、公有制的原则开始遭到破坏。虽然生产资料归氏族公有,但由于生产活动逐渐从以集体为单位转化为以家庭为单位,事实上造成了公有制解体的趋势。
四、原始社会的解体
    在父系氏族公社里,父权家长制家庭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长特别是氏族首领自然拥有支配全体家族成员的权力,因而使氏族内部日益失去了平等民主的生活:一部分人高高在上,一部分人被奴役,而且财产的分配也越来越不公平。随着分配不合理现象的发展,私有观念应运而生。私有制产生后,氏族首领利用职权,占据了另外一部分人的劳动果实,而且常常发动对外战争以掠夺财富。战争中的俘虏和本氏族的一些成员沦为奴隶。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阶级。于是,原始社会解体,人类迈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

五、古代传说中的部落和部落联盟

中华民族,在当今包括56个民族,以汉族为主体。中国从远古开始就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以炎、黄为始祖的华夏族为核心,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地域逐渐扩大,人数日益增多。

1、炎、黄、夷、蛮诸部落的分布和发展

炎帝

黄帝

东夷       太昊(伏羲) 龙

           少昊(风姓)  凤

苗蛮

2、战争

炎黄与蚩尤     炎帝与黄帝

黄帝与苗蛮

3、世袭王权的形成

绝天地通:南正重、火正黎

尧帝禅让

参考书目

1、西安半坡博物馆《中国原始社会》,文物出版社,1977。

2、 宋兆麟《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
3、吴汝康、吴新智、张森水合著《远古中国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
4、 杨堃:《中国原始社会发展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5、林耀华:《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

6、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7、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
9、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

10、顾颉刚等:《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1、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集》(一二三集),中华书局,1988、1996年。
13、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华书局,1988年。
1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恩选集》第四卷。

思考题:

1、  我国境内有哪些古人类化石?北京猿人研究的科学意义如何?

2、  我国有哪些重要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半坡遗址所反映的氏族制度。

3、  论述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条件。

4、  比较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异同。

5、  我国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第二章  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4学时)

(前2070——前1046

教学目的: 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学习夏代历史,要了解我国古代国家的形成;重点掌握已初步确定为夏文化的二里头文化的内容。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要了解商代的阶级对立和商朝的兴亡,掌握商汤灭夏、盘庚迁殷等历史事件;了解商代由于社会分工的扩大,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大进步。商代具有灿烂的青铜文化,甲骨文大量发现,要掌握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大概情况。

教学重点:着重理解我国奴隶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掌握商汤灭夏、盘庚迁殷等历史事件。

教学难点: 二里头文化、甲骨文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夏代奴隶社会的确立

一、夏王朝的建立及其国家机构

1、夏王朝的建立

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我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文明时代。

A、夏的源流及其活动区域。夏本来为一个部落联盟的名字,据《史记·夏本纪》记载,这个部落联盟是由夏后氏、有扈氏等十二个姒姓氏族部落组成的。

B、大禹治水与塗山之会。《左传》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禹接受舜禅让的帝位之后,在部落联盟中拥有越来越大的权力。他曾以行天之罚的名义征讨三苗,加强了夏禹的王权。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镇)。又迁都阳翟(河南禹州市)。会万国于塗山(今安徽蚌埠市西郊属怀远县境)。

C、禅让制度的消亡。禹把实权交给了其子启,让启的亲信掌握了许多权力。《战国策》称“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禹死之后,传位给子启。禹的传子宣告了禅让制度的终结,夏王朝产生了。

《礼记·礼运》云:“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选也。”《礼运》篇所讲的“天下为家”,“世及以为礼”正恰当地表现禹把“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历史事实,完成了禅让制向传子制的嬗变。

2、阶级结构和国家制度

夏朝,是在原始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因而带着一些原始社会的痕迹,所建立的奴隶制的世袭的王权和贵族,就是以父权家长制家庭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

奴隶制形成后,原来的部落首领相继转化为一邦之“君”,所属的父权家长又相继转化为世袭贵族,充任邦国的官尹。一邦之内的全部田地都为邦君所有,其下的各级贵族之家,又各自分有邑聚或一部分田地,他们都以役使奴隶耕作为主,这样,就构成了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从夏朝开始,在众多邦国之上,又建立了统治全国的王朝。形成了王室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的格局,这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基础之上的奴隶制国家组织形式,而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制度也是与此相适应的。按其班辈高低和族属亲疏关系来确定各级贵族的等级地位。

被统治阶级:在田间劳动的人,通称为“民”。主要有黎民、庶民、庶人、众等,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妾等是从事家务劳动的奴隶。同时,还有平民。

职官是建立国家的必要条件,凡建国家者,必有职官。夏王朝建立国家后,也同时建立了与之相应的政权机构。夏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后”。《史记·夏本纪》曰:夏“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夏代国家政权初创,官制也比较简单。夏王朝的时期,军事和民事还没有分开,长官当既管军事又管民事。夏朝的官员称为“正。”夏少康曾为有仍氏(今不知何地)“牧正”,为有虞氏(今河南虞城县一带)“庖正”。

夏王朝建立以后,也随之出现维护国家统治的暴力机构和手段,如刑罚、监狱和军队等。

夏后氏对所属的官长及民众有生杀之权,《国语·鲁语下》云:“昔禹致群神於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启在讨伐有扈的甘之战中,对其士卒说:如果战争中不努力奋战,“予则帑戮女。” 《集解》引孔安国曰:“非但止身,辱及女子,言耻累之。”夏后不仅对其部众成员,对其妻孥亦拥有生杀之权。

夏王朝已有监狱。《史记·夏本纪》曰: ( 桀 ) “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夏台,《索隐》曰:“狱名,夏曰钧台。”又引皇甫谧云:“‘地在阳翟'是也。”夏台,就是夏王朝的监狱,在今河南禹县境。

夏王朝对外多次发动战争,他们常常把战争获得的战俘杀掉或用作人牲以祭祀。二里头遗址中的一些灰坑和灰层中发现许多人骨架,有的人骨架和兽骨埋在一起,无任何随葬品。葬式有仰身、俯身、直肢、屈肢或蹲肢葬式。有些骨架身首异处,有的做綑缚状,往往数具骨架共埋一坑,或只有头骨和零星的肢骨。不少死者的掩埋情况不像是自然死亡,可能是虐杀后被随意处置或与祭祀活动有关。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夏代统治者的凶残与野蛮。

夏代早期国家应该有军队。如《墨子·兼爱》记载,禹伐三苗时说:“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

有了公共权力机关,有了众多的官吏和军队,就要由人民交纳贡赋来养活他们。捐税成为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孟子说:“夏后氏五十而贡。”即一天耕种五十亩土地而交出收入量的十分之一为捐税贡赋。为了征收贡赋,制定了关石和钧等度量衡制度。

都邑:是国家政权的标志,鲧作城郭,禹居阳城。

二、夏代经济文化的发展

1、论述二里头文化遗址

在河南偃师县西南十八里的二里头村,发现了东西长五里,南北宽三里的大面积遗址,堆积着厚厚的文化层,可分为四期。出土了丰富的遗物,仅陶器一项就有360多件,各种大小器物达七千余件,其中有农具、渔猎工具、手工工具和各种武器,还发现了最早的青铜器,最早的宫殿遗址,以及各种窑穴、灰坑、水井和铸铜、制骨等手工业作坊遗址。

二里头文化独特的特征,是有一组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陶器组合,有作炊器的鼎、折沿深腹罐、宽口圆腹罐等,作食器和容器的则是深腹盆,三足盘、平底盆、豆、小口高领罐、瓮、缸等,另外还有澄滤器,器盖以及觚、爵、盉等。

二里头文化可分为四期遗存。第一期,陶器多为深褐色,陶胎较薄,其中磨光黑陶占有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细绳纹、方格纹、附加堆纹次之。第二期,陶器中篮纹,方格纹和磨光黑陶都相应减少,纹饰以细绳纹为主。第三、四期,以灰陶为主,陶色普遍变为浅灰,磨光黑陶更少。纹饰以绳纹为主,一般都较粗,篮纹、方格纹几乎绝迹,云雷纹等印纹增多,泥质陶器的内壁多印有麻点。各个时期又自其特点和变化。这四期的碳十四测定,第一期为公元前1900年左右,第四期为公元前1600年左右,属于夏代纪年范围或稍晚一点。

但要分清,“夏”可以包含族的国家或王朝的、地域的和文化的等不同概念。考古学上的文化应包括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它的含义与族的、地域的和王朝的概念有所不同。夏代文化比夏文化要窄一些,所指的是夏禹至桀这一特定时期,地域主要在夏朝活动范围之内。考古学文化与王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夏朝建立时,夏文化就已存在;但夏朝覆灭之时,人们的创造的物质文化并非立即中断或一起覆灭。相反,夏代遗民还在使用和创造他们的文化,使之延续一定的时间。

虽然,关于二里头文化的讨论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夏代遗存,有人认为三、四期为商代文化,一、二期为夏代文化,有人认为是商代文化。有人认为遗址是商汤西亳,也有人认为是夏都阳城。但和二里头文化面貌相同的遗址,在豫西发现有40多处,在晋南发现有30多处,正是夏人活动的中心区域。二里头文化上承河庙龙山文化,下启早商文化。其中包含了阶级压迫、国家机器以及青铜器出现等情况,与文献中的记载的夏代史相符。因此可以说,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

2、社会经济发展

A、冶铜与铸造,二里头文化中出现了青铜铸造的刀、锥、锛、凿、铃、簇、戈、爵等工具和武器等。同时发现有冶铜遗址,陶渣、铜渣和坩锅残片等,出土的铜容器等系用复合范铸成,反映当时的铸铜工业已有一定规模和水平。夏禹铸九鼎的传说。

B、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骨器和蚌器仍在使用。种类以镰、刀、斧、钗为主,还有木耒。

C、手工业:制陶、骨器、玉器、装饰品、石磬一类的乐器,昆吾制陶的传说。

D、酿酒:仪狄作酒,杜康造酒,秫酒、饮酒之风,酒具有觚、爵、盉,反映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车轮的制作:奚仲作车

3、科技文化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并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夏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也有了相当的发展。

A、记载日食

B、记载流星雨

C、干支纪时法

D、夏小正

E、文字

三、夏王朝的发展和衰亡

1、太康失国与少康中兴

启死后,子太康继位,太康只顾田猎游玩而不恤民事,使夏朝势力有所削弱,东夷势力遂趁机西进。东夷族的著名首领是羿,或称后羿。他以善射著称。据说是弓的发明者。太康的时期,后羿率领部众从东方的鉏迁到位于夏朝腹地的穷石(今洛阳市南),称有穷氏,得到夏民拥护而得到了夏朝政权。“太康居斟寻”。太康以后,虽然其弟中康继为君王,但国事一由羿决定。中康以后,其子相继位,相逃往斟寻氏和斟灌氏,羿独揽夏朝大权。

《左传》记载,羿得夏政之后,恃其善射而只顾田猎,不修民事。废弃贤臣伯困、武罗等,却重用被伯明氏驱逐的寒浞。寒浞谄媚于上,怂恿后羿田猎游玩。自己却趁机网罗党羽,拥有了很大权力。趁羿猎之机,寒浞将羿及其全家杀掉,占据后羿妻室,袭有穷氏之号,夺取了大权。

寒浞子浇被封于过,浇率众灭掉了斟灌氏,杀夏后相。相妻缗正值妊娠,翻墙逃至母家有仍,生子少康。

少康以纶邑为根据地,收集夏众,设官分职,派人到浇处为间谍,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准备恢复夏朝。少康率众灭浇于过,又命令其子杼灭豷于戈。有穷氏至此而灭亡,夏朝得以复兴。

当时各个方国部落的力量还相当强大,少康的复立与方国部落的支持有直接关系。古本《纪年》说“少康即位,方夷来宾”,可见少康与诸族保持了友好的关系。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经历了三代人的时间和尖锐复杂的斗争。代表东夷势力的羿和寒浞虽然能在一个时期里占据统治地位,但终究没有夏的影响深远。

2、夏朝的巩固和发展

杼——槐(九夷来贺)——芒(东狩于海)——泄(结交四方畎夷)——不降(伐九苑)

少康以后,夏朝进入平稳发展的阶段。少康子杼在位之时,夏朝形成复盛的局面。为了便于向东开拓,杼将统治中心从原(今河南济源)迁住老丘(今河南开封县北),派人征伐东方。夏人对杼很尊敬,《国语·鲁语》说“杼能禹者也,夏后氏报焉”,认为杼能继承禹所开创的事业,因此用隆重的“报”祭来祭祀杼,以怀念他的功绩。

杼子槐继位以后,居住在今淮河流域和泗水流域的九个东夷部落都纳贡祝贺。槐子芒在位时曾经“东狩于海,获大鱼”,可见夏依然与东夷有密切关系。总之,自少康以后,夷夏关系稳步发展,到芒子泄的时候由于东方已无后顾之忧,所以便有力量向西发展。泄时,夏与西方的畎夷关系密切,“始加爵命,由是服从”接受夏朝纣号,表示顺服。泄子不降曾经率兵讨伐西方的九苑,以扩展夏对西方的影响。

3、夏朝的衰落与灭亡

A、孔甲乱夏

夏王不降死后,孔甲继位,夏朝开始衰落。《史记·夏本纪》谓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这是可信的说法。春秋时期的人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所谓“乱夏”是指孔甲改变了夏朝的传统做法。然而,当时的夏朝在诸方国部落中尚有一定影响,孔甲以后两传至后发继位时,一些东夷部落还“宾于王门,献其乐舞”,以表示祝贺。

B、夏桀亡国

(1)根本原因:失去了部落方国的支持

孔甲以后四世即履癸,名桀,又称夏桀。相传桀甚勇武,《史记·律书》说他“手搏豺狼,足追四马”。他的最终失败跟桀时夏与诸方国部落的关系恶化很有关系。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夏桀曾经“为仍之会,有缗叛之”。有缗氏是帝舜后裔,为姚姓之国,因不服桀,而被夏所灭。《国语·郑语》说“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夷、豢龙,则夏灭之矣”。桀还将商族首领汤囚禁于夏台,后虽释之,但与商族关系已经完全破裂。总之,夏朝末年,许多方国部落叛高桀而归服商汤。夏桀失去了诸方国部落的支持,这是夏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2)压迫民众,贪图享乐,众叛亲离

桀的对内政策也是很错误的。《尚书·汤誓》载商汤语指责夏桀:“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是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朝统治者只顾自己享乐,不肯忧虑民众疾苦,不能放开束缚民众的罗网,所以才彼商灭亡。古本《纪年》说“夏桀作倾宫、瑶台,殚百姓之财”,其臣关尤逢谏,被夏桀杀掉。夏朝的一些大臣因不满桀的残暴统治,而投靠商汤,夏桀末年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3)商灭夏

夏朝后期,商族强大起来。大约在前16世纪时,商汤联合诸侯势力,先翦灭韦、顾、昆吾等夏的羽翼,然后进军夏朝腹地。桀在惨败之后,被放逐。《史记·律书》正义引《淮南子》说:“汤伐桀,放之历山,与末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南巢之山在今湖北巢县,桀死于此处应当是夏朝覆灭以后的事情。

第二节  商代奴隶社会的发展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1、玄鸟生商——商族的兴起

商人的起源:讲义认为是河南孟诸泽地区。金景芳认为在北方辽河流域。徐中舒认为起于东方,黄河中下游的齐兽地区是商人的活动中心。

玄鸟生商:说明①商族曾经以鸟作为氏族的图腾。②商族是从有娀氏分出来的一个宗族而发展起来的。契封于商,赐姓子氏,“商”是这个宗族的居住地,因而成为宗族的名称,号称商族,子是这个宗族成员共同的姓。

契与禹同时,曾协助禹治理洪水。

契到汤,历十四代,迁都八次:

A、契从商迁蕃(今河北平山境)。

B、昭明迁于砥石(石家庄南、邢台北)。

C、昭明又迁于商(河北漳河地区)。

D、相土东迁泰山下。

E、相土复归商丘。

F、上甲微迁于殷(河南安阳)。

G、上甲微复归于商丘。

J、汤居亳。

总起来看,迁移在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之地。

相土时,学会乘马,势力发展到山东海滨。“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冥,任夏朝水官,而死于治水事业。

王亥(该、胲)与有易氏贸易,被有易氏杀死。其子上甲微借河伯力量杀绵臣,有大发展。

2、成汤灭夏——商朝的建立

商汤(唐、成唐、成汤),发展势力,为夏的忌讳,囚于夏台,放出后,任用有莘氏媵臣伊尹、车正奚仲后裔仲虺为相,聚集人才,实施灭商策略。

灭葛,灭韦、顾、昆吾,讨夏桀,作《汤誓》。建立商朝。

3、伊尹摄政

成汤在位十二年而死,长子太丁已去世,太丁弟外丙继位三年,死。弟仲壬,继位四年,死。伊尹之太子太甲继位,太甲颠覆成汤典刑,被流放于相(今山西万荣境),伊尹当权摄政,作《伊训》、《肆命》、《徂后》等训词。太甲改恶从善,伊尹使其复位,有善政,伊尹作《太甲训》褒扬,伊尹实际之掌握政权,一直活到太甲之子沃丁时(也有说,太甲杀伊尹)。

4、简述盘庚迁殷——商代历史潮流的转折。

在盘庚之前,殷商又有五次迁移:

A、仲丁自亳迁于隞或嚣(河南荥阳)。

B、河亶甲自嚣迁于相(河南内黄)。

C、祖乙迁于邢(一作耿,又作庇,有说为河南温县东,有说为河北邢台)。

D、南庚自邢迁于奄(山东曲阜)。

E、盘庚自奄迁殷(河南安阳)。

屡迁的原因:

A、去奢行俭说;

B、水灾;

C、游牧;

D、游农;

E、阶级斗争;

F、九世之乱,可以主要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斗争所致。

5、武丁中兴—商王朝的鼎盛

盘庚迁殷后,国力上升。武丁曾在民间生活,了解些民情,为商第23代王,继位后,三年不言,听取意见,为臣民拥护,大力选拔人才—-傅说,大力进行战争,加强了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妇好,即妣辛,最早的女将军。

二、商代国家机构的发展

1、王权

王自称:余一人,表示其至高无上。

王位继承:世袭制,但继承方式多变:①是兄终弟及;②是父死子继;③嫡长子继承(帝乙传位纣王,未传位微子启)

商王的权力受大臣的制约(如伊尹行政),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

2、殷正百辟(百官)

百官,可分为三类:

①政务官,尹;

②宗教官,祝、卜、史、巫;

③事务官,小藉臣。

3、王作三师-—商代军队

军队最高指挥权在商王手中。

兵种,有徒兵和车兵。作战方式以车战为主。

兵器有戈、矛、甲胄、盾等。

4、方国组织和商代的疆域

商统治者把其统治区域,分为畿内和畿外两大部分。畿内,是商王朝王室直接统治的部分。畿外,是众多方国分布的地区。

畿内,除王都外,还有诸子和其他贵族的封地。

畿外的大小方国要向王室定期朝贡,提供力役,奉命征伐,遵守礼仪制度,成为王室统治下的臣属之邦。

分布在边远的少数民族部落,他们在经济上和文化上与中原地区保持密切联系,在政治上也对王室表示臣服,但比一般方国要松散些。

商朝的统治区域:东至于海,西及陇山,南过淮水,北达燕山。

影响:南越鄂赣,西达山西、陕西汉中、四川,东北至辽西地区。

三、商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1、农业是主要的生产事业

生产工具:以石、骨、蚌等材料器为多,以耒耜为主,也有了铜锥等。

产品种类:有稻,谷禾(小米)、黍(大黄米)、粟(小黄米)、麦(大麦)等。

数量增多:统治阶级嗜酒成风(酒池肉林),但也反映了粮食生产较为丰盛。

林木蔬果,成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桑、蚕生产,有了发展。

土地制度:以井田为主干的王权所有制。国王亲自管理和监督生产,直接压榨农田劳动者,对土地可以任意赏赐,随便使用。

畜牧、渔猎有新的发展,不仅家畜种类增多,而且数量惊人,这从殉葬品中可以看出来。

2、青铜器工艺高度发展

技术进步:配料合适,六比一,有青铜作坊遗址。采用复合模。

陶铸法:(1)浑铸法;(2)分铸法。

种类:武器和工具有刀、锛、钻、戈、矛、青铜箭等。饮酒、祭祀和生活器具方面有鼎等二十余种。

纹饰:饕餮、夔、蝉、云雷纹等。

造型:因器物而异,同一器物又有不同,如鼎有三足、四足,圆方之别。仿动物造型,如豕、象、四羊、龙虎尊等。

3、其他手工业

制陶:多是灰陶,也有红陶和黑陶。有代表性的是白陶,是用高岭土(瓷土)烧制的,质地硬、火侯高,色泽自然,形制和纹饰部分仿照青铜器,是和青铜器一样的名贵的工艺品。

原始瓷器:青瓷

车:造得更为精致

纺织:丝织,有菱形花纹暗花绸,需要有提花装置的织机。

玉器、漆器、骨器

管理者:多工、百宗工等。

4、商业的发展与城市建筑

商代的商品交换有了空前的发展,真正的商业活动从商朝开始。

商业之所以发展,是因为社会分工生产的必然产物,统治者所需要的珍贵的珠宝、青铜、丝帛等,除生产、贡献外,也需要经过商人进行交换,平民也需要通过商品交换得到自己的需要的物品。

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进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需要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其种类有海贝、骨贝、珧骨、铜贝等。铜贝,可以说是最早的铸币。

城市:作为统治的政治中心,军事据点,而出现在各地。殷都仅王宫建筑遗址就有53座,都有夯土台基,木质梁柱和门户廊檐,建筑面达80平米以上,高达14.5米以上,城市有城垣、护城濠、城楼、城门等。

5、科学、文化的发展

甲骨文:因为是用青铜刀契刻和毛笔写在牛的肩胛骨和龟的腹胛骨上的文字,所以叫甲骨文。再就是因为是商代占卜的记录,又叫作“卜辞”。

甲骨文的发现:安阳小屯,是商代都城所在, 1899年,病中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发现了甲骨上的文字,收集甲骨千余片。

价值:研究商代的信史。

天文学:天象观测、历法、闰月。

车器:陶埙、石磨、铜铃、铜铙、鼓等。

四、商代后期社会矛盾的加剧和商王朝向灭亡

1、奴隶阶级:

农业奴隶:众、众人、众庶,本是部落成员,沦落为奴隶。

畜牧奴隶:刍、马羌(放马的),羌刍(放牛的)、皂隶,多马羌。

手工业奴隶:工、多工。

家内奴隶:臣、妾、僮、仆、宰、奚。

2、奴隶主贵族:

商王、诸侯,多生(多姓)、多子、邦伯师长百执事,百僚庶尹。当时奴隶们是没有姓的,只有奴隶主贵族有姓,统称百姓。

3、残酷的阶级压迫

奴隶主除强迫奴隶劳动外,还视为牲畜,任意鞭挞,甚至大量屠杀。用奴隶祭祀祖先、神灵,祭奠宗庙宫室等。

杀人祭祀:主要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护,用作人牲的大都是俘虏,或地位比较低贱的奴隶。

用人殉葬:为在死后能继续保持骄奢淫逸的生活,把大批的男女侍从、扈卫、御者,还有妾妻亲信等人,一同埋入坟墓。

4、奴隶的反抗

奴隶的反抗——丧众——逃亡

5、社会矛盾的加剧

A、帝甲乱之,七世而殒,主要是王权与贵族贵权的矛盾,引起了王室内部的混乱。

B、平民(小人)的反抗。

6、纣王亡商

帝纣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者,以为皆出已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已,妲已之言是从(《史记·殷本纪》)。

纣王A、帝(纣)残暴:酒池肉林,设炮烙之刑,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任用恶来,贬斥商客。使微子启逃于野,叔父箕子被囚,比干(纣叔)被杀。处九侯以酷刑,鄂侯以脯刑,囚周文王。

C、平定东夷:开发淮河和长江流域,对中国大一统、中华民族大融合作出了积极贡献,但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重了奴隶和平民的负担,促使社会矛盾更尖锐。

在这时,商的属国周在西方兴起,周武王乘商纣王全力征伐东夷之机,兴兵大举向殷都进攻.纣王的主要兵力集中在东方,只好临时将奴隶武装起来与周对抗,双方会战于牧野(今河南汲县北),奴隶们倒戈,纣王兵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商王朝由汤建立,到纣亡国,共传17代,30王,立国约600年.

 

参考书目

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二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
2、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二卷),科学出版社,1982年。

3、胡厚宣:《甲骨学殷商史论丛》(初、二、三、四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
4、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

5、中国先秦史学会《夏文化论丛》  齐鲁书社1987年。

6、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中国考古学论集》,三联书店,1999年。

7、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华书局,2002。

8、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0、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
11、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2、郑杰祥《夏史初探》,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13、孙淼《夏商史稿》,文物出版社,1987。
14、李民《夏商史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15、吴浩坤《中国甲骨学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16、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7、郭沫若《殷契粹编》科学出版社。
18、《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思考题:

1、  夏朝国家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  简述商朝的阶级关系。

3、  商代的官僚机构有何特征?

4、  简述商朝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第三章  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4学时)

(前1046——前771年)

教学目的: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更加完备,社会经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要着重了解西周的建立和巩固及其灭亡,掌握武王伐纣、国人暴动等重大历史事件。重点掌握西周国家机构的内容和实质,理解西周时期的几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综合了解夏商周的文化发展。

教学重点:武王伐纣、国人暴动等重大历史事件,西周时期的几项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西周的经济文化。

教学难点:西周时期的几项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化 

一、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   

1、周人的兴起

周族是西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弃的传说,说明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不再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公刘迁豳,发展农业,周族开始兴旺起来。公刘下传九世,古公亶父迁至周原,《诗经·鲁颂·閟宫》:“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古公迁岐,避狄迁到岐山之下的周原,才有了周族的名称,建造都邑宗庙,设官分职,建立军队,驱除夷狄。翦商事业实际上是以古公亶父开始的,而周原便是周人翦商的基地。

季历兴周,驱逐戎狄,商王文丁杀季历。

文王姬昌继位后,北逐猃狁,灭密,建毕邑,灭察国,建丰邑(今西安西南),调和阶级矛盾,巩固奴隶制,礼贤下士,调解虞、苗争田,三分天下有其二,臣服于商。

2、武王伐纣――西周王朝的建立

修建镐京,大会孟津,牧野之战只一天就灭商,因而商朝的主力未受根本打击,各种力量依然完整,只是表面上臣服于周。封纣子武庚于殷,以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

3、周公东征

商亡,武王回师镐京,正式建立了西周王朝。武王在灭商后的第二年病死,其子成王继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摄政,引起了“三监”(武王之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的不满,周公旦东征,平三监之乱。

二、周初大分封和宗法制、井田制的趋于完备

1、营建雒邑

周武王灭商后考虑如何巩固统治,因为周人的发源地在西方,势力和基地在西方,如何统治新得到的东方,是考虑的一件大事。东部作为天下之中,更是诸侯朝会、四方入贡的重要中心,对加强周王室对东部地区的控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周初分封

分封,就是周天子把自己的子弟、亲戚、大臣或古代先王圣贤的后裔等,分别授予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去建立统治据点,以拱卫周王室。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建,就是封邦建国。

分封的大国:  霍叔—-卫  微子启—-宋 伯禽—-鲁  姜太公—-齐  叔虞—-唐(晋) 召公奭 —-燕   江汉诸姬

西周初年的分封,一方面加强了周王室对国土的控制力量,从而建立起一个幅员空前辽阔的王朝,表现了周代王权统治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发展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开发,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国势力的发展,又使王权遭到削弱,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形成了一些强大的地区性中心,到了春秋时期,终于演成了诸侯割据、列国分争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

3、宗法

宗法就是宗族之法或宗庙之法。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即最大的族长。他既代表社稷,又主持宗庙的祭祀,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权和族权。

宗法的主要内容:别子为祖,继别为宗。

宗法的主要形式: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名有分亲,皆有等衰。即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采邑给亲属,大夫亦以大夫之宗室子弟为之,士以其子弟为隶级,庶人不再分等级而以亲疏为若干等级之别。使族权与政权合一。

宗法制基本信条:尊祖、敬宗。尊祖,尊奉共同的祖先,表现在祭祀上,祭祀祖先的特权掌握在宗子手中,庶子不能祭祖,他们对于祖先的尊敬,就要通过服从宗子,即敬宗而体现出来。敬宗,是尊祖的表现,尊祖则是必须敬宗。周王室是全国最大的大宗,宗统与君统的结合,以族权强化君权,从而加强了周天子以至各级奴隶主的统治。

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宗法制的实质:为确立和维持贵族的严格等级制度,是为其实质。目的是加强对人民的政治统治,使大家族和国家机器结成一体。

宗法制的作用: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的重要手段。

4、西周井田制

井田制度,是周代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基本的土地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部分,与宗法制、分封制密切相连,在西周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内容和特征如下:

A、土地的所有权,为国家所有。周王是最高的所有者。“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国的国君在封地范围又有最高的权力,这又形成了“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层层封给诸侯、卿大夫等各级贵族,就是把土地使用权赋与他们,既然是赐与,也就有权收回。各级贵族各自成为所受分地的实际占有者。他们世世相承,役使奴隶耕作,形成层层相属大小不等、比较稳定的经济单位。但不允许买卖土地,“田里不鬻”。

井田制有两层用意:①对诸侯和百官来说是作为俸禄的等级单位。②对于直接耕种者来说是作为检验勤惰的计算单位。有一定的面积,两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标准。

B、井田的区划,一夫受田百亩是通行的标准。一夫为一百亩,是当时一个劳动力所能耕种的标准,若干个百亩组成一井,九井为一田,面积为一平方里。十井称为一成,百井为一同,同以上还有终、封、畿等单位,均以十进制递增。井田与井田之间,有着纵横交错的径、略、濠、道、路等田腠路径,以及甽、函、沟、淮、浇等大小的灌溉沟渠。这种由许多豆腐干块组成的田地,形状很象汉字的“井”,故称“井田”。

C、保留着定期分配份地的遗风。土地有不易之田,一易之田,再易之田。换土易居,爱田易居。

D、百亩而彻的贡税征收,贡税年为十一。

E、井田制是建立在农村公社――邑、里上面,邑是基本单位,西周时奴隶主贵族封赐土地,都是以邑、里为计算单位,所以邑、里也就成为奴隶主贵族计算财产的单位。

耕作井田的农民,称为庶人或庶民。

三、国家机器的强化

1、周王朝的统治机构:

周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又称师保。

六卿:师保一般兼领冢宰,为最高执政官,率领众多卿士,组成庞大的卿士寮,总揽朝延朝务,卿士寮包括六师:三左三右。三左:太史,掌王的册命及祭典;太祝,掌祭祀祷;太卜,掌卜筮。三右:太宰,掌王室奴隶和财务;太宗,掌贵族事务;太士,掌司法。

诸有司:司徒、司寇、司马、司空,此为比较高级的政务官,一有战事,又是重要的统兵官。他们有很多的僚属,分管各项具体事务,由中下级贵族担任,构成相当庞大的统治机构。

官司之守,分掌各项具体事务。

世官世禄:大小官职,有很多是世代相承的,形成了世卿世禄制。如周公、召公。

诸侯国大都给周室设立相应的官职,有些诸侯则兼任为王室卿士,但诸侯国的官职等级都比中央官制等级低。

2、军队、刑罚和礼乐

A、军队:中央有西六师,成周八师(殷八师)。诸侯国也有,大国不过三军,小国一军,每师二千五百人,军队最高指挥权属于周天子,重要的长官也由周天子任命。

军队的编制:官职有师氏、亚、旅、千夫长、百夫长等,作战时以车战为主。

军事组织与社会组织统一,平时进行生产,战时武装作战,形成“兵农合一”。

B、刑罚:夏有《禹刑》,殷有《汤刑》,周有《九刑》。周穆王时命吕侯制定《吕刑》,有五刑:墨、劓、非、宫、大解,此外还有鞭、流、赎、扑四刑,五刑律条三千,刑罚是维护统治的工具,是专为平民而设置的,而贵族则多不受其约束,如有了罪,也可用赎刑,即缴纳一定数量的罚金而免刑。

C、礼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虽不能绝对化,但在周代的确是成立的。礼,内容复杂,总起来说是人们行动的准则;仪,则是各种礼节的仪式。礼是仪的内容。实行礼制时,必须有乐舞相配合,乐舞随不同的礼,而演出不同的与礼相合的乐。周公制礼作乐,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文明,反映了西周极盛时期的时代特点。

3、对诸侯控制的加强

A、因亲疏、远近不同而划分为五服:甸、侯、宾、要、荒服。

五服:可以视为行政区划,政治地理。

B、诸侯国的机构设置同于王室,而小其规模,降其等级,各项制度(如鼎、隧、旗鼓、服饰)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C、诸侯义务,王室权威:朝见,交纳贡赋和贡税,贡献礼物。周王可以调动军队,诸侯另提供劳役、助祭义务。周王可以另立国君,乃至废除封地。

D、各地发展不平衡性。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A、农业工具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应用,比石、骨、蚌之类的工具效率高多了,农业生产中青铜工具的使用比夏商更为普遍。可能有了铁制农具。推断西周初年已有了铁矿的冶炼和铁器的使用。

B、耕作技术的改进。由原来的抛荒制发展到休耕制――三圃制,菑――休耕不初耕的土地,新――休耕以后新耕二年的田,畬――休耕后连续耕种了三年的土地。

C、田间管理技术的进步,深耕、熟耘、壅土。

农作物品种和数量都有增加。

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的提高

A、工商食官(靠官府给的粮食来生活):手工业垄断在奴隶主国家手中,手工业工人是公家的奴隶,设置众多的官吏去监督他们从事生产,司空是最高的官,有工正、陶正等。

B、西周青铜器铸造业的分布地区,已大大超过商朝,数量大大增加,反映了生产规模生产能力的技术。技术提高,用一模翻制数范,有了焊接技术。类型由酒器多变为礼器,兵器增加。纹饰从繁趋简,显得更加精巧实用,器型由厚重变为轻薄,铭文增多。《毛公鼎》有497字,《史墙盘》有280余字。

C、制陶业的进步,表现在原始瓷器的烧制方面,有陶器上施有青色、黄绿色釉,人称“原始青瓷。”

建筑上用瓦,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有仰瓦、复瓦、瓦当。

纺织业发展,有蚕丝、麻、葛。

制骨、琢玉、车轴和漆器等手工业部门比商代也有所发展,表现了西周手工业高度的工艺水平。

三、西周商业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西周的商业交换和货币关系也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当时社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部门。

有了固定交易地方—-市,专职官吏-—质人,负责监督交易的进行,负责双方需要订立契约,由质人负责主持和颁发。

民间贸易,以物易物。

货币职能进一步发展,货币除天然贝外,还有玉贝、石贝、骨贝、陶贝。贝有价值尺度的作用。铜也作为货币使用。以朋为计算单位,五贝为一串,合两串为一朋。

 

第三节  西周中后期社会矛盾的加剧和西周的衰亡

一、西周中期社会危机的加剧

1、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尖锐化

西周经历了周文、武的创建时期,成、康的发展兴盛时期,到了周昭、穆时,就进入了社会矛盾日趋深化的时期,各种矛盾日趋尖锐,不但削弱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力量,而且使制度不断遭到破坏,国家从此走向了衰落的阶段。

其表现在统治阶级内部,就是发生了比较急剧的升降起伏现象。有些趋于衰败的旧贵族,为了维持生计,往往将自己的田地出租或者作价转让给一些新的暴发户。这样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诉讼纠纷,直接冲击着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并造成了社会和政治上的许多混乱现象。

2、与周边各部矛盾的加剧

西周时,周边各族的社会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随着各地区各族经济的发展,它们与周王室的矛盾逐渐加剧,不断发生军事冲突。

南方—-荆楚。西周中期,楚国尚未十分强大,并没有形成对西周的严重威胁。周初,注意力在东方,周昭王时转移到南方。昭公十六年,南征取得了胜利,很多参加者获得了很多赏赐,铸成了很多青铜器。十八年末到十九年九月,周昭王率六师南征,祭公随王同行,在汉水之滨,周六师不战自溃,全军覆没,周昭王死于汉水之中。

西北—-犬戎。周族发祥于西土,曾与戎狄杂错相居,对西方各族有着更多的了解和交往,西周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咸阳间),地近西域,邻近西戎,有些戎族参加了武王伐纣战争,很多民族,与周有朝贡关系。但也有的叛服不常,因为犬戎(即猃狁的前身),不及时朝贡,周穆王西征,俘获了犬戎的五王,又得到了四白鹿、四白狼,并把俘获的犬戎迁到内地,安置在太原(今甘肃平凉,一说为陕晋北邻的高原地区),周穆王在军事上胜利了,但在政治上失败了,从此,荒服不至,断绝了与周王朝的关系,使得周与西方诸侯冲突更为严重。

东南—-徐奄。东方地区所聚居的主要有淮、徐、舒等族,他们曾在周公东征后归服于周王朝,但到周穆王时,东方夷人势力又有所发展,出现了徐夷僭号的情况。

3、人民群众的反抗竞争

西周时的社会矛盾,不仅表现为统治阶级内部和周边各都。而且也存在于统治者与人民群众之间。表现形式,是国、都与鄙、野的差异和对立。人民斗争的主要形式是奴隶逃亡。

何兹全认为:周人住在国中为国人,商人住在野中为野人。国人主要的是贵族以外的周族自由平民。

二、西周王朝的衰亡

1、厉王荣典

周厉王姬胡,谥号为厉,周夷王之子。周夷王下堂而见诸侯,放下至高无上的天子的架子总算保住了周王朝的权威,得到各诸侯的拥护。周厉王继位之后,安抚诸侯、贵族,拉拢赏赐,稳定了政局,逐步改变了王权衰微的状况,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为了支持这支军队,周厉王听从了大臣荣夷公所献的专利计策。所谓专利,就是把原始公有的山川林泽和贵族占有的一部分山林田牧收归国王所有,垄断其收益,不准平民大众随便到山林河湖里去采樵渔猎。这种方法虽有利于增加朝廷财政收入,但违背了人们行之已久的习惯,不便于贵族和平民,因此被称为厉王荣典。

2、国人暴动

厉王的专利政策,使周王室与社会各阶层处在了尖锐对立的矛盾之中,激起了国人的反抗。所谓国人,就是指居住在“国中”的群众,其中平民为主。这些平民,多数是各级贵族的疏远宗族成员。他们虽然具有自由民的身份,但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要依附于贵族,他们与各级贵族既有联系,有些失势的贵族和贫困的士,也纷纷下降到或接近于平民,也成为国人的组成部分。百工、商贾以及其他一些属于社会下层的群众,也属于国人阶层。周厉王的专利政策,激起了国人的不满,为国人带来了灾难,出现了国人谤王的情况,周厉王用卫巫监谤,国人只得道路以目。于此同时,戎狄攻周,打到了犬丘,杀害了秦仲之族,周军讨伐不胜而归。周厉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参加者有国人,还有工匠等揭杆而起,冲向王宫。周厉王一看大势已去,只得狼狈地逃出镐京,渡过黄河,一直逃奔到彘地(今山西霍县)。国人暴动,不仅赶走了周厉王,而且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基础,加速了它的崩溃。

3、共和行政:

厉王逃走后,宗周一片混乱,于是由召公、周公临时主持政事,收拾残局,号称共和行政。此外还有: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4、宣王中兴

周宣王名静,周厉王之子,继位之后,革新政治,变革制度,任贤使能,以召公为辅佐,起用尹吉甫、樊侯仲山甫、南仲、方叔、申伯、程伯休父等贤臣良将,效法周文、武、成、康先王,励精图治,力挽周王朝的颓败之势,南征北战,打退了蛮夷戎狄的进攻,再振周王室的雄风,诸侯又朝周,史称宣王中兴。

南征淮夷:淮夷,是生活在江淮地区的夷族,曾与周有政治、经济方面的联系。周厉王时,曾侵扰周边,周军征伐不胜而回。周宣王时,命召公统军出征,并调太师皇父、大司马程伯休父,卿士南仲等率师南征,平定了淮夷反抗。

北伐猃狁:猃狁离周王朝京师较近,威胁尤大。周宣王命南仲筑城朔方,又命尹吉甫率师出征。终于解除了猃狁的威胁。

征伐荆蛮:周宣王令方叔率师讨伐对周形成威胁的荆蛮。《诗经·小雅·采芑》记载了其情况,暂时地遏制了荆楚的发展势头,稳定了周对南方的各方国的统治。

出击西戎:西方的戎族,也即是猃狁,分支众多,势力雄厚,周宣王召秦仲之子庄公兄弟五人,拨给七千名士兵,让他们继续征讨西戎,终于迫使西戎退却,扭转了一贯失败的战局。这既解除了西方戎狄对周的威胁,也为秦国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机遇。

征伐徐方:徐方,是淮夷中的一支,位处在淮水之北,叛而不归顺王室,周宣王亲自率军出征徐方。

5、宣王改革

不籍千亩:周宣王时,旧制度千孔百疮,面临着严重危机,前面我们说过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农民自己耕种的土地,公田要靠借助民力来耕种,所以又称为“藉田”,在藉田上举行始耕典礼,为藉礼。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民所种私田上的收入,就能维持生活了,对于耕种公田也没有什么兴趣了,造成了公田的荒芜。周宣王继位之后,就宣布不籍千亩,即不再举行藉田礼就是不再干涉老百姓种公田事,这样实际上打破了公田与私田的界限,改变了借民力助耕公田以事宗庙,且以劝率天下,使务农的办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开启了春秋战国时期土地、赋税制度变革的先河。

料民太原:由于奴隶逃亡,户口流离,直接由周王室和奴隶主掌握的劳动力和士兵越来越少,所以在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年),周宣王不得不料民于太原。所谓“料民”,料,数也。也就是由国家清点户口、人数,搜捕逃亡的奴隶,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此事开启了各国各朝由政府清查户口的先河,但也标志着社会危机的演化。

6、幽王亡周

周宣王死后,其子宫涅继位,是为周幽王。宗周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天灾人祸,纷纷而至,但周幽王不但没有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反而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以满足其奢侈无度的享受。任用贪财好利的虢石父为卿士,政治更为黑暗,激起了国人更强烈的不满。

幽王宠爱妃子褒姒,烽火以戏诸侯。昏庸残暴。

在王位继承问题上,胡作非为,废申后立褒姒为王后,同时把已立为太子的申后的儿子宜臼废去,改令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遭到大臣的反对,但还一意孤行。又出兵伐申国,申侯忍无可忍,在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联合各国和西方的犬戎,举兵进攻宗周,幽王和太子伯服被杀死,褒姒被俘虏而去。

幽王死后,申侯、鲁侯和许文公在申国拥立太子宜臼为平王,同时虢公翰又于携地立周王子余臣为王,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这时,晋、卫、秦、郑等国联兵讨平了犬戎之乱,但关中破坏,镐京残破,于是第二年(前770年),晋、郑、卫、秦等以武力护送平王东迁雒邑,史称东周,到此西周灭亡。

西周从武王伐纣到平王东迁,历经十二个君主,约280余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