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笔记连载(二)

2017-09-03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第四节  夏商周时期的文化

    夏、商、周时期,文化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夏朝年代久远,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都很有限,目前学术界尚未弄清夏文化的全貌。从现有资料来看,夏代已经产生天文历法,并有《夏书》等典籍,但详细情况不得而知。
    商代文化内容丰富。在文字方面就有甲骨文、陶文、玉石文、金文等,其中甲骨文最为重要。甲骨文以象形为主,内容多是占卜的记录,还有记事刻辞,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依据。汉字的基本结构“六书”均已具备。此外,还有大量的文献典籍,史书中有“唯殷先人,有册有典”的记载。商代十分重视对天象的观测,并注意记载日食月食,历法置闰,“归余于终”,称作十三月。此外,商代原始宗教也相当盛行。史载“殷人善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殷国之际的政治大变动,以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西周时期在文化方面成就颇多,无论是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还是数学、天文、音乐、文学等都是如此。

一、敬天保民思想的形成

殷人迷信上帝、鬼神,殷王事无大小,无不占卜,这在甲骨卜辞里表现得非常明显。周人也相信天命,也占卜,但他们不象殷人那样迷信天命。殷人主要讲帝、上帝,周人主要讲天、天命。殷人的帝往往包含着祖先神,与至高无上的上帝合二为一;周人的天为至上神,以祖先配天。

这种敬天保民明德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春秋时代,季梁讲:“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改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史嚣讲:“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荀子讲:“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荀子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

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A、五行:五,指五物,行,指运动。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尚书·洪范》通过武王和箕子的对话,讲五行,水性润下,火性上炎,木可曲直,金可复等,土宜生产庄稼,这是从表面现象去说明五种各自的属性。不过,他们认为世界万事万物即由这五种基本物质元素组成,是一种解释世界生成的朴素唯物主义观念。

B、八封与阴阳。传说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时,曾演《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现存《周易》一书中的《易经》,是古代占卜的记录。八卦的根本是阴阳,它们互相交感而产生天地万物。这种把天地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归于阴阳二气的观点,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认识。八卦中的每两卦均互相对立,从对立中演变为六十四卦,以此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多样性。阴阳是最根本对立的双方,它们之间不断处于相互消长与转化的状态中。这种把事物的发展变化归结为对立双方向矛盾运动的观点,包含着辩证法的思想。

阴阳与五行,在战国前两者没有联系,战国中期之后渐渐合流,董仲舒时将两个合二为一。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代)

      礼、乐、诗、书、易、春秋(汉朝)

天文:观象授时,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日食观测《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月(当为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日,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是我国最早的一次有确实日期的日食记录,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以日月合朔为一月开端的记录。

周公测景(影)台:利用表,高八尺,圭是与表垂直相连的座子,规定二至、二分。

地图的测制。

医学发展,有了内科、外科、兽医的分科。

四、文字、文献

文字方面,西周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与商代基本相同,但西周时代出土的器物多、铭文的篇幅变长。青铜器上出现铭文,现有最早的例子是商代中期,但有字的器数不多,文字也仅有两三个。晚期的铭文只记器主的族氏或名字,最多的未超过五十字,其字体、文例都接近甲骨文。西周前期继承商代传统,行款排列整齐,字体没有波折,笔划起迄相配如一,铭文逐渐加长。西周中晚期(穆王到幽王),铭文多长篇,毛公鼎497字,现为台湾省收藏。

青铜铭文,不仅对古文字研究有用,而且所记录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但最重要与研究古史有关的是:①分封,如颂鼎;②纪念器主的功绩;③赏赐;④战争;武王伐商《利簋》;⑤祭祀;⑥土地制度,卫盉证明土地可转让,⑦法律;⑧嫁女的媵器;⑨箴戒。这些铭文,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丰富了关于周代社会历史研究的内容,可以补证古文献的遗漏缺误,可以证实文献的真实性。

不少西周铜器铭文记有铸器或有关事件的时间,最完整的方式包括年、月、日相、日4项,有60多例,可以确定时间,可以推断王在位时间。

文献:西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史料传下来的朝代,当时有很多史官,负责纪录统治者言论和事迹。周代当时编成的史料必然不少,但流传到现在的典型文献是《尚书》中的《周书》部分和《逸周书》七十一篇,这两种书内也掺杂有后人编撰的材料。许多长篇的青铜铭文,也可以说是保持了历史面目的《尚书》篇章。

五、文学艺术

《诗》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前后大约近五百年,社会上流传诗歌的汇编,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传说原有三千多篇,经孔子选编才成为现存的样子。收有两周诗三百多篇,因此又称三百篇,当时称为诗,因汉朝人设经学博士,才被尊为《诗经》。其主要内容是风、雅、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于研究历史来说,以诗证史;对于文学来说,可以指以史证诗。在当时,都是很多人都会唱的,与歌舞配在一起,到晋武帝秦始三年,才使《诗经》古谱丧失。

西周音乐的发展,乐器种类增多,金(编钟、鎛)、石(编磬)、丝(琴、瑟)、竹(笛、箫)、瓠(笙、竽)、革(鼓)、土(陶埙)、木(柷圉)等大多齐备。音乐理论,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节。后来发展为十二律,分为六律六吕,由此形成我国传统的律吕学。

 

参考书目

1、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岑仲勉《两周文史论丛》,商务印书馆1958年。

3、容庚等《殷周青铜器通论》科学出版社1958年。

4、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解》科学出版社1957年。

5、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中华书局1983年。

6、殷涤非《商周考古简编》黄山书社1987年

7、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

8、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1990年

9、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1994年

思考题:

1、  论述西周时期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的内容与实质。

2、  西周时期经济、文化发展 24 54818 24 13553 0 0 5457 0 0:00:10 0:00:02 0:00:08 5456主要表现。

3、  国人暴动的原因及作用如何?

4、  略述西周敬天保民思想产生的原因及思想内容。

 

第四章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4学时)

(前770年——前476年)

教学目的: 重点掌握春秋时期生产关系的变化以及由此带动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注意从铁器的使用、井田制的崩溃及土地私有的出现中,去长考察这一变化。要着重了解争霸产生的历史条件,争霸的几个阶段,以及争霸战争的历史影响。对孔子的思想要给予全面评价。

教学重点:要着重了解争霸产生的历史条件,争霸的几个阶段,以及争霸战争的历史影响。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状况;掌握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向戌弭兵、城濮之战等重大历史事件。

教学难点:理解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因素迅速增长。全面评价孔子的思想

教学内容:

春秋,从公元前770年开如,到公元前476年为止,这段295年的历史称为春秋。《春秋》本是孔子编辑的鲁国的史书名称。这部书上起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讫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时代上限差49年,下限差6年,但大体相合。西周后天下无一统君主,也就称为春秋、战国。也有人称为东周。

对于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有的学者认为①是从领主制向地主制转变的时期;有的认为②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从战国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有的认为③是从比较落后的奴隶制向比较发达的奴隶制转变时期,当然,还有别的看法,史学界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我们的笔记采用郭沫若的观点“战国封建说”,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第一节  王室衰微和大国争霸

 

一、春秋初年的政治形势

政治形势的特点: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统治的地区很小,力量很弱;而诸侯国的力量日益强盛,郑、齐、晋、秦、楚、吴、越等国相继称霸于中原。周王名义上保留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实际上根本号令不了诸侯,有的诸侯公然和周王进行战争;有的诸侯名义上打着“尊王”的旗帜,实际上是要把周王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争夺指挥诸侯的霸权。周王变成了霸主的傀儡,各国君主执掌政权。

 

二、大国争霸

春秋五霸:①《白虎通·号》: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②赵歧《孟子注·告子下》: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③《荀子·王霸注》: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一般以第二种较为流行。

但我们讲课,不是仅讲春秋五霸,而是要讲大国争霸,因此,范围要比春秋五霸要大些。

1、郑庄公小霸

郑国所处的是交通发达、四通八达的中原地区的中心,有利于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四周是一些弱小的国家,北面的晋国还没有兴起,南面的楚国还没有发展到中原地区,齐、秦离它较远,也威胁不了它。西面是东周王室,郑国君主是王室的卿士,又协助周平王东迁有功,是政治地位很高的王臣,常常可代表周王讲话,这样的形势客观上为郑国的霸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郑庄公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君主,采取了一些有利的措施,成就了霸业,通过“克段于鄢”,加强了权力,巩固了郑国的统一,联合与国齐、鲁,兼并许国,迅速向外发展势力,成为强国。过程中的事件,周郑交质,郑伯射中周桓王肩(繻葛之战),出兵救齐。这些事使周王威信扫地,失去了天下共主、号令诸侯的地位,打开了大国争霸的序幕。

2、齐桓霸业

齐桓公任用管仲,管仲政策—-在经济方面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改革赋税制度,由国家直接管理经济,增加财源。在内政方面,划分为21乡,工商6乡,士农15乡,士、农、工、商分区定居,各专其业,不许杂处,世代相袭。在军事方面,作内政而尊军令,五乡一军,士农15乡分为三军3万人,使军队直接掌握在国君手中,兵民合一,军政合一。平时加强训练,战时国君直接指挥,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齐桓公霸业的口号:尊王攘夷,尊王就是尊崇周王室,攘夷,即是驱逐夷、狄少数氏族势力。攘夷的表现:北攻戎狄,存邢救卫,攻山戎救燕,解郑围、攻蔡国与楚立盟。辅佐王室,保卫周惠王太子郑(后为周襄王)。公元前651年(周襄王元年)的葵丘之会是齐桓公称霸的顶峰。

3、宋襄图霸

宋襄公立齐桓公公子昭为齐孝公,抓滕国国君婴齐,杀邾国君主祭社与楚成王会盟被执,复进攻郑国,被楚王打败,箭中股,全军覆灭。

4、晋文霸业

晋献公灭诸公子,集大权于国君,结束内患,扩张土地。晚年内乱,晋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归国为君主。晋文公加强了军队和君权,重用贤臣,免债轻赋,救贫济弱,发展农商事业。尊王,平定周太叔带,护送周襄王回洛邑。他利用楚攻宋的机会,攻曹、卫以解宋国,努力争取齐、秦两个大国的支援,以退为进,在成濮大败楚军。使中原小国摆脱了楚国的控制,归服晋国。在践土(河南原阳西南)会盟诸侯,被周襄王正式册封为霸主,成就了取威定霸的业绩。

5、秦穆霸西戎

秦本是小国,秦穆公(前659-621年)雄心勃勃想从狭窄的关中地区走出来,称霸中原。他招徕任用出身比较低贱而有贤能的人为秦国服务:百里奚、蹇叔、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与晋结姻:娶晋献公的女儿为妻,助晋惠公回国为君,资助粮食,立晋文公。出兵伐郑,弦高犒师,袭滑国,殽山之役全军覆没,三次出击才得胜。东进受阻,回过头向西发展,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独霸西戎。周王派召公送秦穆公12只金鼓,表示祝贺。

6、楚庄问鼎

楚庄王三年不语,一鸣惊人。之后,平定若敖氏,任用隐士孙叔敖。公元前606年,问鼎轻重。邲(河南荥阳东北)之战中,楚庄王善于采纳合理的意见,君臣上下比较团结,士气较高。而晋军将帅不和,步调不一致,各自逞能,不能协作,军心涣散而失败。结果楚军大胜,威名大振。过了两年,楚庄王又借口宋国杀了楚使者而出兵围宋一年多,宋“易子而食,析骸以爨”,最后华元与楚讲和,楚国撤军。这时中原各国除了晋、齐、秦、鲁等国,差不多都尊楚庄为主。

7、弭兵之会

华元弭兵:宋华元与晋正卿栾书、楚令尹子重皆有私交,闻晋、楚有媾和意,遂赴楚、赴晋,以促成楚晋结盟。公元前579年(周简王七年),晋士燮与楚公子罢、许偃盟于宋西门之外,曰:楚、晋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晋楚既盟,卫、鲁、郑之君赴晋受命。但这次盟约很快被楚国所摧毁。

向戌弭兵:公元前546年,宋国向戌看到楚、晋两国打不下去,各诸侯国疲于奔命,于是奔走于晋、楚之间,在宋都召开了有楚、晋、齐、鲁、郑、卫、宋、许等十几国参加的弭兵大会,由楚国主盟。会议规定以晋、楚为首,各国共订盟约,不要打仗:晋、楚共为盟主,自后中小国家对晋、楚同时朝贡;齐、秦分别同晋、楚联盟,不向晋、楚朝贡。这次弭兵的结果,实际上是晋、楚平分霸权,为各国统治者提供喘息和备战的时机,并没有消除战祸。但是客观上也为中原以后40多年中战争减少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生产发展和新兴势力的夺权斗争。

8、吴国北上争霸

吴国政治中心在吴(今江苏苏州)。吴在晋的帮助下强大起来,屡次攻打吴、楚间的小国,使楚国忙于应战,疲于奔命。吴王阖闾执政后,以伍子胥为辅佐,任命孙武为将军。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与唐、蔡联军攻入楚都郢城(今湖北江陵纪南城),楚昭王逃走。后由于楚向秦求来救兵和吴王弟夫概称王,吴军被秦军击败。吴王亡,其子夫差击败越国,勾践称臣。公元前482年(周敬王三十八年),吴王夫差大会诸侯于黄池,达到了称霸的目的。

9、越王图霸

越国,是古代越人建立的国家。到越王允常和他的儿子勾践时,开始兴盛起来,也想效法中原诸国称霸,但越国北方是比它强大得多的吴国,越国要北上,首先要消灭吴国,这是吴越争霸的原因。槜李(浙江嘉兴)之战中,越败吴军,吴王阖闾伤指死,吴王夫差立志复仇。公元前494年,灭勾践于会稽,勾践屈服于吴国。勾践任用大夫文种、范蠡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多次攻吴。在公元前473年,大破吴国,夫差自杀。勾践带兵北上,在徐州(今山东滕县)大会诸侯,各国都听从了他的号令。周元王正式派人赐给勾践祭肉,命他为霸主。勾践成就了霸业,越国成为春秋战国之际最强的国家。

 

三、大国争霸的实质和意义

大国争霸,是奴隶制接近衰亡的反映。尊王攘夷的口号,具有维护奴隶制秩序的含义。不过他们的真实目的,是利用这一口号作为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手段。

历史意义:

春秋时代的大国争霸,对社会有很大影响,主要反映在:加深了劳动人民的痛苦,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在客观上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奴隶制的瓦解与封建制因素的增长。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铁器的使用

恶金与美金:春秋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之一,是铁器的使用。由于铁器色黑、粗陋,所以当时被称为恶金,青铜则被称为美金。

古代文献和考古发掘,已证明春秋时期铁器有了广泛的应用。

铁器的应用,为兴修水利、砍伐森林、开垦荒地、深耕细作提供了工具,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2、牛耕的推广

饲养牛、马、羊等牲畜,从原始社会早期已经有了。进入奴隶社会,国王和贵族用牛作为祭礼上帝祖先的祭品,是牛的主要用途。牛耕始于商代,但当时主要是作为宗庙之牺,用于耕田不普遍,对生产力还没发生重大影响。到了春秋时代,牛耕进一步推广,到了战国时,秦国也用牛耕。西汉时中央官吏把牛耕推广到边远地区,牛耕逐渐在整个中华大地上推广开来,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水利事业

由于劳动工具的改进,促进了水利灌溉带来的发展,郑子产治理田的封疆,开挖灌溉沟渠。公孙敖主持兴修芍陂。桔槔汲水。

作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剩余产品增加。

 

二、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1、井田制的破坏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许多荒地、旷土隙田开辟出来,成为庐田庑舍,而井田却由于民不肯尽力而处于瘫痪状态。诸侯掌握了过去由周天子所独有的向臣民赐田的特权。有权赐也有权夺回,发生了争田、取田、赂田、疆田、归田事件。“田里不鬻”的格局出现了缺口,土地关系正走向私有化道路。但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井田崩溃过程也先后不一。井田崩溃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封建关系的产生

封建关系的发展,同劳役制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新的封建关系以及代表这种关系的新兴地主阶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更能够适应个体生产的发展,这就迫使奴隶主阶级中一些人,不得不变换其剥削方法,采用新的封建剥削方法,而这些奴隶主也随之转变为新的封建地主了。春秋战国之交,就是处于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新的阶级:自耕农、地主阶级、农奴。

自耕农的出现:一部分奴隶和平民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贵族奴隶主的控制和束缚,成为自耕农。

地主阶级的产生:有的是由奴隶主贵族分化出来的。有的是获得土地赏赐的军功地主。有的是从平民乃至郡人中上升而成的。

自耕农和地主阶级从此以后逐渐孕育成长起来。

3、赋税制度的变化

齐国的相地而衰征,按土地的多寡肥瘠征收贡税。

晋国的作受田、作州兵。

鲁国的初税亩,一般解释为履亩而税。公元前594年(周定王十三年),对公私土地一律按亩征税,实际上取消了公、私田的差别。表明鲁国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承认私田的合法存在。

鲁国作丘甲。公元前590年,以丘为单位征发军赋。

楚国书土田,公元前548年。

郑国作丘赋,公元前538年。

按丘出赋与依田亩征收赋税,不仅反映了国野差别的渐趋消灭,也反映了土地私有化的发展趋势。

4、独立手工业者与商人的出现

手工业具有地方特色,如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

社会分工的扩大,商业也日趋活跃。

春秋初年,政府制定了通商惠工的政策。

同时,随着土地私有制的逐渐建立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由工商食官向独立私营手工业和手工业者方向转变。一般的在自己家内从事生产,也有的在城市市场内设立作坊店铺。新兴商人阶层也日益活跃。有些商人,不仅是货殖的能手,而且在政治上也非常活跃,如子贡。著名的商人范蠡三致千金,称为陶朱公。《计然》为经商生意经。

货币:随着商业发展,出现了金属货币。

著名的手工业者有鲁班,发明了墨斗弯钩和曲尺、铁锯,还有云梯,是“木工始祖” 。

春秋时代,手工业者的身份开始改变,这是与农业中出现的新的生产关系和商业的空前繁荣是相适应的。

 

第三节  人民的反抗和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

 

一、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反动统治

1、征敛无度

《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景公“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内宠之妾,肆夺于市,外宠之臣,僭令于鄙。私欲养求,不给则应。”

2、生活腐朽堕落

晋厉王从宫墙用弹公打人,厚敛以彫墙。生活是:“高台深池,撞钟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暴虐淫从,肆行非度。”

3、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一是兵役,“王事靡盬,不能贡黍。”二是战争对中小国家带来的灾难,及小国对大国的奉献繁重。

 

二、人民的反抗斗争

1、民溃事件

奴隶和平民采取逃亡的方式进行反抗,齐国征发十国庶民到鄫(今山东枣庄市)筑城,以“各有礼”而民逃亡。梁国筑城民溃,邢、蔡、沈、莒等小国也有民溃。

2、师溃事件

师溃:奴隶主贵族军队的逃散。公元前518年(周敬王二年)六月,王子朝之师攻瑕攻杏,皆溃。

3、手工工匠的反抗

公元前478年,卫国工匠起来反抗,包围卫庄公的宫门,卫庄公被戌州己氏杀死。

4、国人干政(国人暴动)

赶走卫侯,杀莒纪公,郑杀伯有(公孙墨),宋强宗大侯华臣逃亡。瓦解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三、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

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地位的变化,迫切要求得到政治上的权力,展开了夺权斗争。

1、鲁三桓与公室的斗争

鲁桓公的后裔:季孙、叔孙、孟孙,称为三桓。公室卑,三桓强。三分公室,作三军,三家各得其一。四分公室,变三军为二军,把鲁国土地民众分为四份,季孙得其二,独掌一军,叔孙、孟孙各取一分,合掌一军。鲁昭公、鲁哀公,被迫逃往国外。这是在公族内部进行的,带有浓厚的妥协色彩,与齐、晋新兴地主夺权有区别。

2、田氏代齐

田氏在齐立足,在经济、政治上的强大和掌握实权。田桓子联合鲍氏与旧势力斗争,赶跑栾、高二氏。田乞杀高昭子,赶走国惠子,自立为相,控制了刚刚继位的齐悼公,掌握了政治、军事大权。田成子杀死齐简公,在公元前476年把政权控制在自己手中。公元前386年,田和列为诸侯,完成了田氏代齐。

3、三家分晋

晋献公大批屠杀许多近亲,晋文公时规定:不给国君家族的子弟以一定的土地与职位,这样在晋国就没有公族了,一切权力渐归异支和异姓的卿大夫贵族去支配。后来,晋国又让卿族(卿大夫的家族)代替公族,诸卿大夫的势力不断扩大,首先他们与公室斗争,形成了韩、魏、赵、范、知、中行六家。在同晋旧贵族作斗争的同时,内部也开始斗争。最后,韩、魏、赵胜利,三家平分(公元前438年),到前403年成为诸侯,前376年废晋君为百姓。由于韩、赵、魏都出自晋,所以统称三国为三晋。

 

参考书目

1、童书业《春秋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5月。

3、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失秦》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

4、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

思考题:

1、  论述大国争霸的历史条件和影响。

2、  简述大国争霸的几个阶段。

3、  试述春秋时期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4、  在新旧势力斗争中,新势力取胜原因何在?

5、  春秋时期奴隶与国人反抗斗争的原因及作用。

第五章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6学时)

(前475年——前221年)

教学目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确立时期,要着重理解各国变法运动的内容、实质及对封建制最终确立的作用,重点是秦商鞅的变法措施。战争连绵是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一大特点,要分析战国后期统一趋势的形成和七雄最终统一于秦的原因。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学术思想空前活跃。春秋时著名思想家孔子、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思想领域中特有的现象,要注意分析它产生的背景并掌握主要学派的主要思想。

教学重点:了解战国时代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战争方式、科技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变革与进步。了解各国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与影响。了解百家争鸣的内容与地域文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全面把握春秋和战国的文化。

教学内容:

战国时代

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起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止,共计254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七个大国并峙称雄,合纵连横,争战不断。兼并战国的结果是统归于秦。这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时代。从春秋到战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新的根本的变化。还是从诸侯割据称雄的国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过渡时代。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完成了这个历史的转变。总之,上承春秋,下迄秦,完成了从诸侯割据称雄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转变。

 

第一节  各国封建政权的建立和变法运动

 

一、魏国李悝变法

魏国在战国初年的魏文侯(前445-前396年)时期,进行了改革,他招纳了一批政治军事人才,前后有子夏、田子公、段干木、吴起、西门豹等一批人帮他治国,其中尤以李悝变法影响为大。

李悝(约前455-约前395年),公元前422年被任命为相,实行变法,其主要内容有:

1、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封建官僚制度。按着“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削弱贵族特权,建立封建官僚制度。

官僚制与世袭制的区别:①官僚是由君主随时任命并可随时撤换;②官僚领取俸禄而没有世袭的封地;③君主授予官僚权力,是用印、符、节作为信物,授予这类信物就有权,一旦收回就失去了权力;④对官僚进行监督和考核,立功者赏,有过失或犯罪者给予惩罚。

2、推行尽地力之教

他针对当时残存的井田制,提出了“废沟洫”的主张,铲除了井田的疆界,有利于水利建设的发展,使封建的生产关系占了支配地位,解放了生产力,为各国的变法开创了先例。鼓励个体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力提高,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增加粮食生产,从而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

3、实行平籴法

平籴法,就是年成好的时侯,政府以平价收购粮食为储备,保证粮价不至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暴涨,用“收有余以补不足”的办法来平衡粮食价格。目的是防止商人垄断粮价,以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经济基础。

4、作《法经》

李悝认为:《法经》六篇,是李悝调查研究了各个诸侯国的法律,集其大成,才制定的这部法典,是现在可考的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地主阶级的成文法。

此外,魏文侯还任用吴起进行了军事改革,制定标准,严格挑选训练和考核,分类编制,交互使用,互相配合,后人称为武卒制。

 

二、楚国吴起变法

背景:楚国衰落,楚悼王用吴起变法。吴起(约前440年-约前381年),卫国人,在卫国谋求发展不成,投奔鲁国,鲁穆公用他为将。到魏后参与李悝变法。前383年,因与商文争相失败,投奔楚国。变法内容是:

1、明法申令:即制定一系列法律并公开宣布,对各级官府的命令严加审查,实行层层监督,以保证新法的贯彻执行。

2、收夺爵禄:凡是封君过三代的就收回其爵禄,废除公族中疏远者的特殊待遇,把一些旧贵族迁移到荒凉的地区。

3、裁减官吏:减少俸禄开支,把节省下来的经费用到训练军队上。

4、整顿吏治,堵塞私门:要求官吏私不害公,行义不计毁誉,一心为地主政权效力。

三、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前的秦国社会:前408年“初租禾”,秦献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下令求贤,商鞅从魏国来到秦国。公元前359年开始变法。公元前356年,孝公拜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大规模的变法。主要内容:

1、废井田,开阡陌封疆。

阡陌,是耕地的田界,原来每人有份田,都没有固定的田界,因为休耕地是大家的公田,耕地也常要重新划分。商鞅变法鼓励人民扩大耕地面积发展生产,开阡陌,就是对人民扩大了的耕地,设立阡陌作为固定的田界,这就对土地使用者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封疆,是天子、诸侯国境上及贵族采邑上或大田上的疆界,在疆界上聚土为封,封上又植树以为标志,称为封疆。开封疆,就是对当时贵族私有田宅设立的界划。开阡陌封疆,就是破除旧的封疆阡陌,重新规划,不得私自移动。这样维持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2、奖励军功,禁止私斗

奖励军功,凡是有军功的,均可以得到赐爵、赐地、赐官的奖赏。杀得敌人甲士一人,并取得其首级的赐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庶子一人,可当五十石俸禄的官。制定了军功二十等爵,按爵位高低授予种种特权。严格禁止私斗,违犯的各以轻重施刑大小。以此鼓励人们为国家作战,并产生了大批的自耕农和地主,形成了“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局面。

3、重本抑末,奖励耕织

当时把农业称为本业,是国富兵强的基础,而把商业和手工业称为“末业”。商鞅对努力经营农业的免除赋役,而对从事商业或怠惰以致交不起租税的,没收为官奴婢。这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好处。为了增加税收,鼓励一家一户的生产,规定家中有两个成年男子结婚后必须分家,另立门户,女子到一定年龄必须出嫁,否则,多交纳赋税。在客观上促使了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发展,从而成为封建经济的重要特征。一家一户成为生产经营单位,分家析产,使阶级经常在变动当中。

4、推行县制

秦孝公以前存在县一级行政机构,但不普遍。商鞅变法普遍推行县制,万户以上县设令,不满万户的设长,俸禄由三万石到一千石不等,在县令、长以下设丞等,官吏领取国家俸禄,国君有权任免。这一套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成为中国封建国家机器的雏形。

5、编造户籍,什伍连坐

秦献公时就把人民用军事的组织形式编制起来,并登记在户籍上。商鞅变法规定得更详细、更严密: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五家互相监督告发奸人,告发者有赏,不告者有罪。由于人民编制于伍什之中,实行什伍连坐,因此较远的往来和留宿房舍均需有凭证。

6、统一度量衡

统一的方法:一是规定全国的度量衡都必须统一进位制度,即把升、斗、权、衡、丈、尺作统一规定。二是制造统一的标准度量衡器发到全国各地。其目的是要加强对人民的剥削,但对当时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改革了奴隶制旧制度,确立了封建制新制度,是重大的进步,对秦国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并且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关东六国。

 

四、其他各国的政革

1、赵烈侯的改革

倡仁义,行王道。采纳荀欣的建议,在用人、财政上进行改革。

2、韩昭侯的改革

前355年,韩昭侯任用韩国京(今河南荥阳)人申不害为相,建立了“循功劳,视次第”的按功行赏制度。这一套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但没有抓住主要问题,用“术”来处理政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因此,韩昭侯一死,韩国陷入混乱的局面,国力始终赶不上魏、赵两国。

3、齐威王的政策

(1)广开言路,提倡进谏;(2)赏罚分明,任用贤才,设立稷下之学。

4、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前325年-前299年)是赵国第六个国王。赵国发展了骑兵,骑兵的扩大,要求对士兵的服装武进行相应政策,否则,就不适应作战的需要,因此,赵武灵王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采用胡人的短衣、长裤(胡服)。轻装的骑兵行动迅速,战斗力强,适合于北方草原地区作战,因而成为封建国家的一个重要兵种。

五、中央集权制政体的初步形成

我们一般讲,中国封建社会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中央集权,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关系,君主专制是指君主与大臣的关系。这种制度的初步形成,就是在战国时期。

1、郡县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郡县制度,产生于春秋时期。县,春秋初期是秦、楚、晋等国把兼并或没收的土地与小国改设为县,是由君主直接统治的区域。春秋中期以后各国设县逐渐多起来,最初的县设在边地,带有军事设防的性质。后来变成了一级行政区划。

郡,在春秋末期出现,最初设在戎狄杂居的地方。

郡和县的区别,开始时不在地域的大小,而在郡远而县近,郡荒凉而县富庶,所以这时郡的地位要比县低。晋国赵简子誓师说:“克故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除齐国外,各国都设立郡县。战国初,郡、县平行。战国中期以后,从三晋开始,随后在楚和燕,都在郡下设县,成为郡县两级制。

郡、县制的推行,使各国(齐国除外,设都,设五都)形成了中央、郡、县、乡、里、邑、伍等一套比较系统和健全的金字塔式的行政机构,郡县的官吏由中央委派,国君直接掌握着郡、县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大权,这样加强了中央集权。

2、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

中央文武分职,文以丞相为首,或以将军为长,这样既有利于各自发挥其长处,又分散了大臣的权力,有利于互相监督,便于国君控制。

官僚制度建立后,以俸禄为报酬,经常进行考核,并用玺、印、符作为任免官吏、传达教令、调遣军队、派遣使者的凭证。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战国时代,封建生产关系代替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农民的劳动兴趣和积极性比奴隶高,与手工业者一道成为封建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水利事业的发展

1、堤防的建筑

齐、赵、魏各自治黄河修堤防,虽然是以邻为壑,但对保障多个局部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展农业生产还是有好处的。

2、开凿运河

魏国的大沟—-鸿沟,使济、淮、泗和黄河贯通,在黄淮平原形成以鸿沟为主干,以自然河流为分支的完整的运河网—-鸿沟系统运河。有利于航运,国家统一,和农业发展。

3、农田灌溉工程

西门豹治理漳河

李冰都江堰

郑国渠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

1、铁制工具的进一步推广。

各地大量铁器出土,表明其广泛性。方法有所提高,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条件

2、畜力耕田的推广

除了牛耕外,还有马耕,地区更为广泛。

3、耕作技术的进步

识别土壤,施肥技术,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4、粮食作物种类与分布

由于各国土壤、气候等不同而种植不同的庄稼,粮食作物品种也有所不同。

5、农业方面的提高

 

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的发展

种类:战国时代的手工业,有作为农业副业的家庭手工业,有独立经营的个体手工业,有豪民经营的大手工业,也有各国政府经营的官营手工业。

人员:有农民、手工业者、依附贫民、雇工(佃农)、奴隶、官奴。

技术:纺织业有新产品,并有地方特色。木工有规(圆规)、矩(曲尺)、绳(墨斗)、隐栝等。采矿、寻矿技术。

产品:琉璃(即玻璃)制作的璧、剑首、印玺等。

2、商业的发展

因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带来了商业的发展。政府也承认了商人的合法存在,征收各种税捐。

商人的种类:(1)坐列贩卖的普通商人和小本经营的贩夫贩妇。(2)富商大贾,既有政治地位,又有雄厚的财力。

3、城市的兴起

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引起了城市的发展,有代表性的是齐国的临淄、燕下都、楚国的郢、赵国的邯郸。城市是统治阶级对农村行使统治权的据点,又是官吏、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聚居的场所。城市从政治上统治农村,从经济上剥削农村。

4、货币关系的活跃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关系活跃起来。战国时,不仅各国铸造货币,而且很多城市也铸造货币,因此各地货币的样式不同,种类繁多。解放后发现的战国货币,不下几百种之多。从其铸造材料看,有铜币和金币。从其造型上分:刀币,流行于齐、燕等国;铲币,流通于三晋等国;圜钱,流通于秦和东、西周等地;铜贝(蚁鼻钱),流通于楚国。楚国还有铸金币:郢爰、陈爰。种类多、流通量大,反映了当时商品交换的发达。货币种类繁杂,也反映了有很大的地域性。

随着货币的发展,高利贷也风行起来。此外还有重农抑商政策。

总起来说,战国时社会经济处于飞速前进当中,但各地区是发展不平衡的。齐、魏不仅自然条件好,而且社会改革早,因而成为战国初年比较发达的国家。秦国原来比较落后,因地处关中沃野,变法比较彻底,因此后来居上,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国家。楚国疆域最大,土地肥沃,手工业、商业也相当发达,曾与齐、秦并为强国,但因社会改革不彻底,落后了,被秦国灭掉。

 

四、地主与农民

战国时的三种社会矛盾: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地主和奴隶主残余势力的矛盾。

主要矛盾是地主和农民的矛盾。并且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1、地主的类型

封建国君,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也是最大的土地占有者。

贵族食封地主:战国四大公子: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魏信陵君魏无忌、楚春申君黄歇,他们有政治地位,经济上收取封地里的民户租税,又可放高利贷,家中养有食客,拥有奴隶,是地主中的保守阶层。

军功官僚地主:主要靠战功和政治才能获得土地、权力,来源有的是原来的将相,如魏国公叔痤一次得赏田四十万亩。

豪民地主:依靠经济手段起家,主要是大手工业主和大商人,以末致财,用本守之。

布衣地主:自耕农通过做官或做买卖发财而购地成为地主。《吕氏春秋·博志篇》记赵国中牟自耕农宁越为摆脱种庄稼的劳苦,学习后当了西周君周威公的老师,得到不少土地,成了地主。

上述地主虽然在政治、经济上并不完全一样,但他们共同组成社会的统治阶级,势力在不断扩大。

2、农民的类型

公民:是当时农民的主要部分,由国家授田,农民向国家缴纳租税,服徭役和兵役,有独立的经济和生产能力,但不能迁移,可以称为农民。

佃农:没有土地,但还有一些生产工具。租种地主的土地,是依附农民。

自耕农:一般著述在自耕农内,包括着公民,来源有二:一是士,二是立了军功。

雇农:不仅没有土地,连最基本的生产工具和种子也没有,只好出卖劳动力。

3、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受封建国家“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等各种赋税徭役的剥削,受高利贷的盘剥,横征暴敛,激化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农民反抗的方式:逃亡、聚众反抗。

 

第三节  各国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

 

封建诸侯割据和互相争战,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当时的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更为激烈和频繁,规模也更大。

 

一、战国时代封建战争概述

1、武器的进步:表现在(1)钢铁武器种类品种日益增多。(2)弩机的发展,鲁班的云梯、钩拒。

2、兵种的变化:春秋时代主要是车兵,战国时代步兵和骑兵是主要兵种,车兵退居次要地位。

3、兵员增多:春秋时代,晋文公有三军二万余人,齐桓公有三万余人。战国时,秦、楚兵过百万,韩国最弱也有二十余万。

4、总的战争方式的变化:步骑兵的野战、包围战代替了车阵作战。因为兵员增多,补充兵力较易,战争也就带有持久、长期的性质。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交战国的经济、政治、人口数量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而且决定于一国的民气了。春秋与战国之际产生了专门指挥军队的将帅和军事家。

5、防御手段的进步:由于战争的频繁,战争规模的扩大和运动战略的开始运用,各国不得不防备敌人的突然进攻,因此防御手段也跟着进步。春秋时代作战避开困难的地形,战国时利用险要之地防御和进攻,加强了关塞亭障的防守。修筑了长城,中原地区有楚长城、齐长城、魏长城、中山长城、赵国南长城、燕国南长城。在边境地区有赵、燕、秦长城抵御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族。

6、军事学的发展

孙武的军事理论,孙膑兵法,尉德、吴起、商鞅等均有军事著述。

7、战争的性质和发展的趋势

性质:封建性的兼并战争。

发展趋势:从兼并战争逐步转化为统一战争,从封建割据走向封建统一。

主要阶段:1、魏国称霸时期,六国互相混战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前334年,齐、魏是作战的焦点。2、东西角逐,山东六国抗齐、秦时期,从前333年到前231年,表现为秦齐对峙。3、秦赵大战;4、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国统一时期。

 

二、魏国独霸中原

魏文侯时国力强盛,西攻秦,北攻中山,又联合韩、赵东攻齐国,三国联军又败楚军。

魏惠王巩固霸业的措施:①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②兴修水利,开发山泽;③外联赵、韩;④加强防备、控制交通。国力恢复,又成为诸侯的领袖。

魏、齐、赵、秦的战争。前353年,围魏救赵、桂陵之战、逢泽之会(公元前344年)。

齐、魏马陵之战减灶诱敌和魏国霸业的衰落。

 

三、秦、齐对峙时期

1、合纵连横――外交战

马陵之战后,形成了秦、齐两国东西对峙的局面。而魏、赵、韩等国,也分成联齐抗秦派和联秦抗齐派,各国之间的相互结约联盟不断变更,既没有稳定的朋友,也没有世代的仇敌,这种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结约活动,被称为“合纵”或“连横”。

所谓合纵连横,从地域上看,当时那些弱国是以三晋为主,北连燕,南连楚为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为横。合纵可以对秦,也可以对齐。从策略上说,是“合众弱以攻一强”,是阻止强国兼并的策略。连横是“事(从属)一强以攻众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的策略。随着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合纵连横的具体内容也跟着有了一些变化和发展。到长平之战后,变成了合纵是六国并力抵抗强秦,连横是六国分别投降秦国的意思。

张仪、公孙衍、苏秦等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2、张仪、公孙衍的连横合纵

魏惠王因为受齐、楚的打击,只好采用秦相张仪提出的魏与秦、韩联合攻齐的策略。公元前322年,用张仪为魏相,张仪推行的是“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的连横策略,魏惠王不肯听,秦出兵攻占魏的曲沃(山西闻喜东)、平周(山西介休县西),对各国威胁很大。因此,关东五国支持公孙衍的合纵策略,公元前318年,魏改用公孙衍为相,把张仪逐回秦国。

公元前318年,公孙衍发起合纵,联合东方各国以抗秦,有五国伐秦之举,有三晋及燕、楚五国,楚怀王为纵长,燕、楚不热心,三国出兵。公元前317年,秦击败三国,随后,迫使韩国屈服,干涉魏的内政,令公子政为太子。

打败了五国伐秦后,秦暂时注意扩充后方,公元前316年,灭巴、蜀,获取了天府之国,对日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齐国在东方,也乘燕国内乱,于公元前314年,齐宣王出兵干涉,仅50天就攻下了燕国国都。但由于过于强暴,遭到燕国人民反对,只得从燕退出。又和楚结盟,互相支援,加强了齐和秦争雄的力量。

3、张仪拆散齐楚联盟

齐楚联盟对秦是一种威胁,秦派张仪入楚游说,离间齐楚。张仪到楚国收买了贵族靳尚等,然后向楚怀王许意献出商斺之地六百里,使楚与齐断交。楚怀王不听屈原等人的劝告,与齐断交,当楚人向秦讨取土地时,秦国不给,楚怀王大怒,在公元前312年发兵攻秦,秦在丹阳(河南丹水北岸)大败楚军消灭八万,俘主将屈匄以下七十余人。进而占领了汉中,加强了关中和巴蜀的联系,免除了楚国对秦本土的威胁,使秦国国力更加强盛。楚怀王反击,又大败于蓝田,张仪的连横对秦的强大和以后完成统一全国的使命,有积极作用。

齐国也乘机与秦结盟,联合魏、韩进攻楚国,在垂沙大败楚军,宛、叶土地被魏、韩占领,使楚大受挫伤。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被张仪邀请相会于秦,一直扣到死。

4、齐韩魏合纵攻秦和秦攻韩、魏

公元前298年,齐约韩、魏合纵攻秦,赵、宋与秦联合,但赵、宋没有帮助秦国,齐韩魏经三年奋战攻入秦函谷关,迫使秦割地给韩、魏请和。

公地前294年,因齐孟尝君指使田甲劫王没有成功,逃到魏国为相。齐改变政策和秦、赵配合,想在秦赵支持下灭宋,秦也想在齐妥协后攻韩、魏。公元前293年,秦白起消灭魏、韩联军24万。前294年、前291年,秦连续攻韩、魏,韩、魏被迫献地求和。

5、苏秦合纵攻秦

就在齐、秦争斗时,赵国得到发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灭中山国,成为齐、秦争夺土地的对手。为了对付赵国,公元前288年,秦怀王与齐湣王决定同时称东、西帝,并准备联合五国攻赵,三分赵国,约定了出兵日期。但这一计划被苏秦破坏,苏秦劝齐主动去帝号,用以孤立秦,拉各国反秦,以便乘机灭宋。齐湣王采纳了这一建议,联名燕、韩、赵、魏等国西攻秦,迫使秦昭王废帝请服,退还所攻占的赵、魏部分土地。

6、燕攻破齐国

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灭宋,势力大振,引起三晋和楚的不安,秦乘机约各国攻齐。

五国合纵伐齐。公元前284年,乐毅统率燕、秦、韩、赵、魏五国军队攻齐,占领了大部分土地,攻克齐国70余城,齐湣王被楚军杀死。后来因燕昭王死,惠王立,疑乐毅,用骑劼,齐国将军田单用火牛阵破燕军,恢复各国。但齐国受损失太大,从此一蹶不振,秦、齐对峙的局面打破了。

公元前278年,白起攻下楚国都城郢,楚被迫迁都,秦国势力发展到湖南一带,楚国也就削弱了。

 

四、秦、赵大战时期

战国后期,魏、齐、楚各大国一个个地衰落下去了,唯独经过赵武灵王改革后的赵国还有相当的力量,成为秦的唯一劲敌,于是秦把进攻的矛头指向赵国,兼并战争进入了秦、赵大战阶段。

1、范睢的远交近攻

由于秦国大权掌在宣太后和其弟魏冉手中,出兵为魏冉扩大封地定陶,影响了秦国事业的发展。范睢主张远交近攻,对晋秦国远的齐、楚讲和,先把近的三晋攻下来,二是不仅要夺其地而要消灭其有生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削弱敌国,夺取统一战争的胜利。秦昭王听取了他的建议,驱逐魏冉,用范睢为相。

2、赵、秦阏与之战

前270年,秦中更胡阳攻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前269年,赵奢大破秦军。赵奢被封为马服君。

3、秦、赵长平之战

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国都(河南新郑)的联系,韩国想献上党郡向秦讲和,但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请赵国发兵取上党郡。廉颇坚壁自守,白起、王龁进攻,相持三年。公元前260年,赵国换赵括为主将,败。四十万赵军被坑杀于长平,前后损失四十五万人。

4、邯郸之战

公元前259年9月,秦派王陵率兵围邯郸。公元前257年,楚、魏准备救赵、魏信陵君魏无忌请如姬窃符救赵,赵平原君胜率20人赴楚求救兵。赵、楚、魏三国里外夹攻,大败秦军,秦将郑安平投降,秦相范睢被杀。

5、五国合纵攻秦

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周赧王死后,挂名天子不复存在。前249年,灭东周,并在同时夺取的韩国成皋、荥阳等地设三川郡。公元前242年,秦夺取魏的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等地,设立东郡,与投靠秦国的齐地相连,把韩、赵、魏拦腰斩断。秦军距楚都陈(今河南准阳)仅160里,对东方各国威胁很大。前241年,楚、赵、韩、魏、燕五国合纵反秦,推楚为纵长,攻到蕞(今陕西临潼东),秦军反攻,楚军闻讯逃跑,各国军队纷纷撤退,这是最后一次合纵。

 

五、秦统一六国时期

战争的性质,逐渐由诸侯兼并战争转为封建统一战争。当时,赵、魏、齐、楚、秦等国都想统一天下,但最后由秦统一了六国,这其中既有时代因素,也有秦国的客观条件。

1、秦统一六国时机的成熟

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有所加强,交流广泛。

其次,从民族关系来看,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一个基本上有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具有共同风俗和习俗,具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字为主体的民族,在中国境内出现。

其三,各国各阶层各阶级的人都希望统一,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其四,经过兼并战争,秦国势力扩大,成为统一的中心力量。

秦国的条件:变法彻底,中央军权的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快,军队战斗力强。从秦孝公,经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直到秦王政继位时六代123年,秦据有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十分之六的财富,秦国具备了统一的条件。

2、统一的经过

秦王政公元前238年亲政后,从吕不韦、嫪毐手中夺回权力,听取李斯等人的意见,选择弱点正面突击,首先灭韩,再灭两翼,最后灭齐,完成统一。

灭韩:公元前230年,俘虏韩王安,置颖川郡。

灭赵:公元前229年,王翦攻赵,间谍降李牧,前228年,入邯郸,赵王迁降。

破燕:公元前226年,王翦破燕,燕王喜杀太子丹头献之。

灭魏:前225年,王贲用水攻破大梁,魏王投降。

灭楚:前224年,王翦灭楚。

灭燕代:前222年,王贲攻下辽东,俘燕王喜,破代城,俘虏代王嘉。

灭齐:前221年,王贲灭燕后灭齐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百家争鸣”。此外,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斗争非常尖锐,对于当时社会大变革中的许多问题,各个阶级和阶层必然各有自己的见解和专制、愿望和要求。当时,各国贵族养士之风甚浓。如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秦国的文信侯吕不韦等,都养士达三千人左右。“士”是知识分子阶层,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必然依附于某一阶级。因此,他们奔走于诸侯之间,希望得到统治者的任用,而各国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也厚招游学。于是“士”便成了各阶级在思想上的代言人。这便产生了诸多学派,人们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当时文化知识,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驳难。各家各派之间进行剧烈的论争,从而在思想战线上便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主要的学术流派
    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还有农家、纵横家、杂家、兵家等。
    1、儒家。
    儒家学说源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以周礼为理想制度,希望按照周礼的要求恢复君臣父子的秩序。为此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在孔子看来,道德教育就是仁学。孔子以他的主张游说诸侯,没有得到成功,就以主要精力从事教育。他搜集整理了《诗》、《书》、《乐》,删修了鲁国史书《春秋》,对《易》也进行了整理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创办私学,以六经教授生徒,讲解为人之道与治国之道,培养教育了众多的弟子,从而形成了中国第一个民间学派——儒家学派。
    孔子死后,儒分为八,但最有影响的当推孟子和荀子。孟子发展孔子的学说,在儒学的成熟、发展上有重要的地位。荀子一生主要在齐国稷下学宫治学,曾三任学宫“祭酒”。

2、墨家
    墨家与儒家同为战国时期显学。与儒家所不同的是,墨家代表着下层庶民的思想。墨家的创始人墨翟,他认为世上一切不合理之事,都起于人与人不相爱。因此提倡“兼爱”,要求人们“兼相爱、交相利”,将爱人与利人联系在一起,以是否符合国家人民之利为衡量义与不义的标准。他谴责当时各国之间的攻战为“至大不义”,力主“非攻”。他还提出“非乐”、“节葬”,反对靡费,主张“节用”。墨子的治国主张包括尚贤和尚同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给“农与工肆之人”以政治权利,另一方面又要求由上而下一同天下之义,二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反映出小生产者思想的特点。

3、道家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修道德”,主张“自隐无名”。他对当时的社会不满,批评宫殿整洁,田地荒芜,仓库空虚的情况,认为一切弊病均起于当权者的过多要求,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智”、“绝巧弃利”(《老子》十九章),清静无为。清静无为,自然会使百姓安居乐业。
    庄子把功名利禄看作对自己的伤害,因而“终身不仕”。他继承了老子的学说,并把老子的对立面转化的思想引向了相对主义。他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用相对主义的观点来对待大与小、高与低、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的区别。认为对立的双方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否认相对之中有绝对。从而由相对主义走向不可知论,说是非真伪,谁也断不清。他认为无论贵贱、大小、有无、是非、美丑都不是由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而是由认识者观察事物时的主观偏见决定的。
    4、法家
    法家的代表人物前有商鞅(前390—前338年),后有韩非(前280—前233年)。他们竭力反对儒家崇古、法古的思想,宣扬历史进化的观念,主张与时俱进,变法图强。与儒家主张“为政以德”针锋相对,法家不相信用道德教化能使人向善,认为只有用赏罚的手段,才能使人们不敢和不能为歹,因而主张治国“不务德而务法”。并提出了“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以及“信赏必罚”、有法必行等重要原则。
三、哲学思想的发展
    1、天人关系
    春秋时期,“人”的地位有所提高,“天”的地位有所下降。孔子宣扬“为仁由己”,“人能弘道”,“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己”,充分肯定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改变现实。战国时期,孟子从人性的角度来论述天人关系,归本于天而又立足于人,把天道、人道统一起来,对天人关系做出了天人合一的回答。荀子在《天论》中强调天与人、自然与人事是两个不同领域。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也曾直接探讨天道,并且从天道引出人道的概念。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正是其清静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庄子发挥了道的思想,认为万物都是气的聚散变化所致,“腐臭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腐臭……通天下一气耳。”从万物一体的思想出发,他把人完全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一种超越世俗人生、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逍遥游”的境界。
    2、宇宙大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中,对宇宙万物发展问题给予了很高的重视,而以“大化”来称自然的变化发展。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和思想。

四、史学、文学与自然科学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氛围相对自由,诸子百家各显神通。在这种背景下,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也有了明显的发展。
    我国有优良的史学传统。春秋时期,各国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史学,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都是官方修撰的史学著作。其中《春秋》经孔子删定而留传下来,成为研究春秋历史的重要资料。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史学著作是《左传》。此书以《春秋》为纲,博采各国史料,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编年史,其编纂方法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此外,《战国策》一书中也保存了若干重要的史料。
    在文学领域,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是出现了《诗经》和楚辞。《诗经》在古时仅称作《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凡305篇,由“风”、“雅”、“颂”三个部分组成。“风”是西周以来列国的民歌,共160篇;“雅”有大雅、小雅之分,前者31篇,后者74篇,是反映周族统治区现实生活的乐歌。“颂”则是反映宗庙祭祀的乐章。

楚辞是一种用楚国方言创作的新的诗歌体裁,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触合古代神话传说的产物。它采用三言至八言不等的句式,有利于描写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战国时期著名的楚辞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等人。其中屈原的成就最大,他的代表作是《离骚》和《天问》。
    在自然科学方面,春秋战国时期也是颇有成就的。春秋时,天文历法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不仅在观测天象的过程中确定了“二十八宿”的体系,能够准确测定冬至的时刻,而且对哈雷彗星进行了最早的记载。到了战国,天文学家甘德和石申撰写《甘石星经》,编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历法也由观象授时进入长时段的推步阶段。人们已经测知二十四节气,并用它来安排农业生产。此外,“司南”的发明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司南”是战国时期制造的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战国末年,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磁石具有指南的特性,便利用这种特性制成了正方向、定南北的仪器,称之为“司南”。

参考书目

1、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1版,1980年第2版。

2、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1936年。

3、郭沫若《十批判书》科学出版社1965年。

4、《战国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5、《墨子闲诂》,中华书局1986年版。

6、《战国纵横家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

7、屈原《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思考题:

1、  简述各国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2、  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3、  分析秦统一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4、  老子、孔子思想极其评价。

5、  掌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主要学派的主要观点。

历史学考研每日一练邀请你参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