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近代外交史笔记(统考重点热点)

2017-11-20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完整版

 导论   从天下、万国到世界

       ——中国近代以来对外观念的改变与现代外交的展开

一、什么是外交

“外交”一词,在中国的使用比在西方早很多,但其意义与今之外交完全不同。古语“外交”是指为人臣者私见诸侯或者个人之间的交际往来。

1796年,埃德蒙·柏克开始使用“diplomacy”一词,意思指处理国际交往和谈判的技巧和谈吐。从此,现代意义的外交概念才流行开来。

现代意义上的外交,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交(foreign affairs),系指主权国家政府开展的对外交往事务;狭义的外交(diplomacy),指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谈判的科学和艺术,按照英国外交家萨道义的解释,外交“是运用智力和机智处理各独立国家的政府之间的官方关系” 。

 

二、中国近代外交观念的形成

“华夷之辨”的天下国家观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万国观念的出现

世界图式的流行于现代外交理念的形成

 

三、中国近代外交的特点

1、屈辱

2、转型

 

四、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启示

1、接受现代外交理念与价值,摒弃传统的对外理念,积极融入世界。

2、遵循以国家利益为依归的外交原则,但同时应尊重普世价值。

3、外交是内政的延续,自身实力是外交活动的基础。

 

 

五、学习近代外交史应注意的问题

1、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

2、不仅要谴责侵略者带给中国人的屈辱,更应注重对自身历史的反思。

 

 

第二部分 清政府融入现代世界的初步尝试

——1860-1894年间清政府的外交

一、“辛丑政变”与清政府对外关系的转变

1、“辛酉政变”与新统治集团的形成

2、对外关系的转变:
    原因
    洋务派官员的新观念
    奕、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李鸿章
    

二、建立新的外交体制

1、设立外事机构

2、互派使节

 

三、《万国公法》的引入

1、引入的背景与目的

2、丁韪良与《万国公法》的翻译

3、中国人对《万国公法》的理解

4、《万国公法》的实际运用

 

四、边疆危机及清政府的应对

1、边疆危机产生的背景

2、中国的边疆危机

 

五、甲午战争与朝贡体系的崩溃

1、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基本过程

2、战时与战后的中日交涉

3、朝贡体系的崩溃

 

原因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一部分人已经认识到: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并非原来他们所想像的那样,一定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而是重视利益;另外,通过和西方的一些交涉,对西方列强有了一些不同于传统认识的新的认识,这部分对西方国家持有新的认识的一些人,我们一般叫做洋务派。在这部分人的推动和努力之下,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对外政策作了调整。

 

“辛酉政变”

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以时在夏历辛酉年得名。又因改变祺祥年号而称“祺祥政变”,亦称“北京政变”。是慈禧太后、恭亲王奕䜣和咸丰委托下的以载垣、肃顺为首的八大顾命大臣之间引起。从此,慈禧、慈安两太后开始垂帘听政。

议政王奕总揽朝政,皇太后总裁懿定。这个体制最大的特征是皇太后与奕联合主政,后来逐渐演变为慈禧独揽朝政的局面。随之产生一个制度:领班军机大臣由亲贵担任,军机大臣有满族两人、汉族两人。在清朝同治时期,大体维持了这种五人的军机结构局面。

 

奕

奕(1832-1898),号乐道主人。1851年被封为恭亲王,1853年,在军机大臣上行走,1855年被罢去官职。1860年负责与英法交涉。1861年,联合慈禧发动“辛酉政变”,被封为议政王。1865年曾被慈禧罢去一切职务,1873年被同治帝处分,1884年,被慈禧罢去一切职务。

“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俄国壤地相接……肘腋之忧;英国志在通商……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湖南湘乡人。

“承示驭夷之法,以羁縻为上。诚为至理名言。自宋以来,君子好痛诋和局,而轻言战争,至今清议未改此态。有识者虽识战不可恃,然不敢壹意主和,盖恐群情懈驰,无复隐图自强之志。”

“夷务本难措置,然根本不外孔子忠信笃敬四字。笃者,厚也。敬者,慎也。信,只不说假话耳,然却难。吾辈当从此一字下手,今日说定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阴人。

对外主张强硬,但同时主张“诎以求伸”。主张学习西方,强调自主

 

郭嵩焘

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

“中国之于夷人,可以明目张胆与之划定章程,而中国一味怕,夷人断不可欺,而中国一味诈。中国尽多事,夷人尽强,一切以理自处,杜其横逆之萌,而不可能稍撄其怒,而中国一味蛮。彼有情可以揣度,有理可以制伏,而中国一味蠢。真乃无可如何!”

“嵩涛窃谓西洋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相强……故欲先通商贾之气以立循用西法之基,所谓其本末遑而姑务其末者。”

 

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号少荃,安徽合肥人。

“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诚信相交论”
“以夷制夷论”

外事机构

总理衙门

南北洋通商大臣

成立京师同文馆

成立海关总税务司

 

互派使节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并觐见皇帝

对外派驻使节

 

背景与目的

西方人急于破除中国人的“华夷”观念

中国人急于了解西方人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

 

丁韪良

丁韪良,基督教新教教会长老派传教士。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丁韪良在长老派神学校毕业后,派来中国,在宁波传教。随后为美国政府提供太平天国情报。1865年为同文馆教习,1869-1894年为该馆总教习,并曾担任清政府国际法方面的顾问。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得三品官衔。1898年又得二品官衔。1898-1900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丁韪良仇视义和团运动,主张列强划分势力范围,“以华制华”和由美国割据海南岛,以加强奴役中国,是位颇具争议的人物。

 

《万国公法》

Element of International Law,英国人惠顿撰。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译。1864年(同治三年)刊行。

“《万国公法》引入了西方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即“(一)尊重各国主权原则”、“(二)国与国之间平等往来原则”、“(三)遵守国际公约和双边条约原则”;此外,“还将西方的国际法以及法治、宪政的观念带了进来”,这些观念是,“首先,中国只是世界之一部分的观念”,“其次,自然法的观念”,“再次,民主共和的观念”,“第四,法治的观念”,“第五,三权分立的观念”。

 

理解

《万国公法》问世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中国人读之者不少,但认真读者不多,读未懂而刨根问底者(如日本人追寻原著)未见其人。

谭嗣同说,“即如万国公法,乃西人仁至义尽之书”,而中国人不能虚心学习、认真研究,“无怪西人谓中国不虚心,不自反,不自愧、不好学、不耻不若人”。

 

运用

1864年春,“普丹大沽口船舶事件”顺利解决

1869年,关于《中英新修条约》的交涉

1873年,利用公法解决外国公使觐见同治帝的问题

从“大信不约”到订立条约——《中日修好条规》

 

 

背景

1、 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

 2、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更为加剧,所谓“合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已无法继续;另一 方面,它们更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妄图借此摆脱它们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这样,它们同清政府所谓的合作也就变成了对抗。

 

危机

1、沙俄对中国西北边疆侵略及交涉

   (1)海防塞防之争;(2)伊利条约

2、日本侵台与琉球问题交涉

3、英国侵入中国西南边疆及中英交涉

4、法国对越南的侵略及中法战争期间的交涉

 

原因

日本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

中国盲目防御政策和对日本掉以轻心所至

列强在某种程度上支持日本发动对华战争是中日战争爆发的又一个原因

 

基本过程

1894年初,朝鲜东学党起义,清政府派兵入朝,日本亦向朝鲜增兵

7月,日军偷袭清运兵船和牙山的清军

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

9月上旬,平壤战役失败

9月17日,黄海海战

10月,日军分两路进攻辽东

1895年2月,威海卫之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1895年3月,湘、淮军援辽失败,清军全面溃退

 

交涉

战前李鸿章“以夷制夷”策略的失败

战争进行中,李鸿章仍寄希望于英、美等调停

李鸿章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李鸿章与“三国干涉还辽”

 

崩溃

《马关条约》第一条:
“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故凡有亏损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

这区区49字不但宣告了中朝宗藩关系的结束,宣告了朝贡体系的崩溃,而且也宣告了一种独特的东方国际关系的瓦解。

 

总理衙门

为了适应西方侵略者的需要,清政府在1861年1月20日成立。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外事常设机构,客观地说,它是晚清政府对外妥协的重要工具,但它又是中国向世界打开的一扇窗户。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著传统对外关系的终结和近代对外关系的确立,总理衙门成立不仅仅是成立一个新机构的问题,也代表了清政府对外体制的变化,自总理衙门成立后,清政府结束督抚兼办外交的局面,才开始了真正近代意义上的外交活动。

 

南北洋通商大臣

1859年(咸丰九年)将五口通商大臣衙门移驻上海,改由两江总督兼职。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1866年(同治五年)因通商口岸已扩展至长江各口,改称南洋通商大臣,驻地移至南京。

1861年1月,清政府设立三口通商衙门,归总理衙门管辖。1870年11月,归直隶总督管辖,改称“北洋通商大臣”。

 

同文馆

中国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全称京师同文馆,于1862年设立,直属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聘洋人当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自1869年起任总教习。同文馆初设英文馆,后增设法文、俄文、算学、化学等馆。学生来源初以招收年幼八旗子弟为主 ,后扩大招收年龄较大的八旗子弟和汉族学生,入学学生逐年增多。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京师译学馆,并于次年开学,仍为外国语言文学专门学校。

 

总税务司

     清政府初期海关管理混乱,五口通商后始设洋税关。1853年英、美、法三国乘小刀会起义之机夺取上海海关行政权。1859年南洋通商大臣任命英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驻上海。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统辖总税务司。1865年总税务司迁北京。不久,李泰国离职回国,英人赫德继任,至1908年回国止,掌握中国海关40余年,曾屡次插手中国内政。总税务司掌各海关征收税课事宜,综理全国关税行政与人事变更。自同治朝后,洋税成为清政府仅次于地赋的财政收入,海关税务司的地位也日益加重。

 

觐见皇帝

1、允许外国公使驻京

   1861年3月25日,法最先在京建立使馆。

2、外国公使觐见皇帝

   1873年6月27日,按照总理衙门与各国使节达成的觑见礼仪,日本、俄国、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的驻华公使及德国使馆的翻译官依次在中南海紫光阁完成了觐见。

 

派驻使节

1、1866第一次由官方正式派出一名外事人员斌春跟赫德出国了解情况

2、美国“合作政策”的提出与蒲安臣使团的出访

3、1871年第一次由中国人、北洋大臣崇厚带领外交代表团出访法国、赔礼道歉

4、1876年第一次有外派常驻使节,郭嵩焘率团到英赔礼道歉,并在英国建立中国大使馆。

 

海防塞防之争

1871年沙俄趁新疆动乱,悍然出兵侵占了伊犁,与此同时,东南沿海地警报也纷至沓来,1874年日本侵略了台湾,于是在1874年底,1875年初,清政府内部开始了一场“海防”“塞防”之争,争论双方的代表人物是左宗棠和李鸿章。李鸿章认为海防重要,左宗棠认为塞防重要,清政府最终决定海塞并重。传统观点定性为爱国、卖国之争。但也不能完全归结于此。只能说是对国家防务战略重点的不同认识,同时还有派别因素在里边。

 

伊利条约

1881年2月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71年沙俄趁浩罕头目阿古柏侵占天山南路的机会,出兵强占中国伊犁。清政府多次交涉,沙俄拒不撤兵。1877年清政府平定新疆。次年派崇厚赴俄, 1879年10月崇厚在沙俄胁迫下擅自签订了屈辱的《里瓦几亚条约》。朝野纷纷反对,清廷未予批准。1880年改派曾纪泽赴俄修订崇约。次年2月签订《中俄改定条约》,争回了崇约划失的伊犁的绝大部分,但但伊利西部还是让给了俄国。伊犁条约对中国来说,虽然比崇约伤害小,但仍然是个不平等条约。

 

琉球问题

琉球自古以来就附属中国。1871年琉球居民六十六人航 海遇风飘到台湾,被台湾原住民杀害五十四人,余十二人被送回琉球。日本则以“保护国民”为借口向中国交涉,并以此为借口于一八七三年,兵临琉球,废除国王,另立傀儡。后清廷竟然承认日本此举为“保民益举”。 从而为日本吞并整个琉球提供了借口,后来,日本占领全部琉球队。中日关系的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屈辱事件,自此一发而不可收。

 

西南

1874年,“马嘉里事件”

1876年,签订《烟台条约》,势力进入西南

1888年,英国人武装入侵西藏

 

 

中英交涉

1875年3月,“马嘉里”事件发生后,英国威妥玛趁清政府穷于对付日、俄之机,进行外交讹诈。经赫德调停,次年9月,李鸿章与威妥玛签订了《烟台条约》

1890年和1893年,中英先后签订《藏印条约》和《藏印续约》

 

侵略

19世纪60年代,法国并吞南圻,70年代,继续向北圻进犯

1873年12月,法国攻陷河内后遭刘永福黑旗军伏击,被迫撤退

1874年,越南与法国签订《和平同盟条约》

1882年,法国再次挑起战争;1883年12月,法国逼迫越南签订《顺化条约》。越南向清政府求援

 

中法战争

1883年12月—1884年3月,在越南境内的战斗

1884年8月,马尾海战

1884年8月,清政府正式向法国宣战

1885年3月,镇南关大捷

1885年4月,停战

 

 

中法交涉

法侵略越南,清政府内部出现主战主和两派

清政府表面上响应主战派的要求,但实际上却派主和的李鸿章与法国人交涉

1882年12月,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宝海在上海签订备忘录。

1884年5月,李与福禄诺在天津订立《简明条约》

1885年4月,在赫德调停下,停战协定签署

1885年6月,中法签署《中法新约》。

 

 

“以夷制夷”

1894年6月,李鸿章请求俄国干涉,但当日本向俄保证“无意侵占朝鲜”后,俄国改变腔调;李鸿章转而请求英国。英国正想利用日本侵朝来牵制俄国,暗示日本,只要不损害英国在华利益,可以开战。李只好又求救于德、法、美等国,都遭到拒绝。

 

《马关条约》

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独立,实质上承认了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以附属岛屿与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上述各港口,搭客载货;

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各项机器可任便进口,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日本货可以在内地设栈寄存。

 

 

“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的签订,加剧了列强为争夺中国而发生的矛盾。俄国早就图谋东北,法国是俄的同盟国,德国试图将俄国拖进远东政治纠纷,减轻压力,同时在中国谋取利益。

1895年4月23日,俄、德、法公使向日本政府递交照会,要求日退还辽东半岛。

10月19日,日本退还辽东半岛,中国向日本补偿3000万两白银。

 

 

第三部分 屈辱外交及外交体制的继续转型

——1895-1912年间中国的外交

一、 民族危机与清政府的屈辱外交

1、甲午战后的民族危机

2、中国人改变弱势处境的尝试

3、弱势外交下的不平等条约

二、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时期的外交

1、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2、新型外交体制初步形成

3、维护主权与回争权力的展开

4、走向世界的尝试

 

民族危机

1、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2、争做中国债主

3、抢夺路、矿和设厂权

4、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尝试

1、戊戌维新
背景、过程、意义

2、义和团运动
背景、过程、影响、意义

 

条约

1896年6月,李鸿章与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和外交大臣罗拔诺夫签订了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中俄密约》。

1900年9月 ,慈禧任命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为议和代表,与列强和谈。12月24日,除了武装入侵的八国以外,加上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三国,联合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十二条。经过近一年的争吵,1901年9月,十一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清末新政

1、背景
挽回颜面,维持权威;地方封疆大吏及社会各阶层的要求;向西方示好

2、督办政务处的成立:1901年4月

3、新政内容
(1)政治外交体制改革
(2)军事改革
(3)教育改革
(4)经济改革

 

预备立宪

1. 背景

启动

预备立宪时期的各项改革

影响0

 

初步形成

最高外交权力的变迁

1. 外交制度的建设0

 

展开

清政府维护主权和回争权利的努力

中国民众对主权的维护与对已失主权的追索0

 

尝试

保护走出国门的华侨

建立与国际组织的联系

参加国际博览会0

 

租借地

德强占胶州湾,把山东全省变成了它的势力范围 ;沙俄强租旅大,把东北划为其势力范围 ;英国强租威海卫,把长江流域划为其势力范围 ;法强租广州湾,把中国南部三省划为其势力范围 ;日本以福建邻近台湾为借口,把福建划分其势力范围。

 

势力范围

债主

1895年7月,清政府向俄、法借款,作为“三国干涉还辽”的报酬。总额为4亿法郎,折银9800万两,折扣为94.125%,年息4厘,以海关收入为担保,36年还清。

1896年3月,向英、德借款,总额为1600万英镑,折银9700万两,折扣为94%,年息5厘,以海关收入担保,36年还清。

1898年3月,英、德洋款。1600万英镑,折银11200万两,折扣为83%,年息4.5厘,分45年还清。

 

甲午战后的几年间,列强先后在中国夺取了19000余里铁路投资权和修筑权。列强在华筑铁路,不仅是资本输出的重要方式,而且控制了中国的交通运输业,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提供方便。更严重的是,列强还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有的甚至还享有铁路沿线的驻军、行政和司法权。

 

夺矿权是列强资本输出的一种形式。

从1896年,美商与华商合办门头沟煤矿起,列强纷纷争夺在华矿山的投资权和开采权。

1897年,英国先后攫取了四川全省、山西许多县市的矿权;沙俄夺得新疆全省金矿的开采权,主动铁路及其支线路沿线的开采权;德国攫取了山东胶济铁路沿线及沂水、诸城等地的矿产开采权。

 

甲午战前,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工厂有100余家,资本总额约为2800万元。

1895年至1900年,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增至933家,资本总额也大大增加。这些外企,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门户开放政策

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于1899年9月至11月提出。

内容:
各国在中国的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任何投资和既得利益,其他国家不得干涉;各国运往势力范围内的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率收税,其税款由中国政府征收;各国对于进入自己势力范围内的他国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之港口税,或由铁路运输他国货物时,也不得多收高于本国商品的铁路运输费。

 

背景

民族危机的刺激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对洋务运动的反思

维新派的崛起
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1891年,康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讲学传播维新思想;1891年,刊行《新学伪经考》,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过程

1895年,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1895年,康创办《中外纪闻》,宣传变法,组织“强学会”。

谭嗣同等人在湖南推动维新。

1897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陆续发表。

1897年11月,德国占领胶州湾。12月,康第五次上书光绪,引起重视。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百日维新。

9月21日凌晨,戊戌政变,维新失败。

 

意义

近代中国摸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

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启蒙运动。

 

背景

民教冲突日益加剧

清政府顽固派官员的刻意扶植

 

过程

1898年10月下旬,赵三多、阎书勤率领义和拳民众在冠县竖起“扶清灭洋”的旗帜。

1899年秋冬,直隶、山东等地的义和拳逐渐改称义和团。

1899年底,义和团逐渐由山东向直隶转移。

1900年5月,直隶境内义和团日渐兴盛。

1900年6月,义和团合法化,在北京、天津城内日益活跃

1900年4月,八国联军侵华,7月,攻占天津,8月,贡献北京。

 

影响

列强占领北京和俄国在满洲的扩张,使中国面临瓜分的威胁,并加剧了国际间的猜忌与竞争。

《辛丑条约》严重侵害了中国主权。

巨额赔款(本息达9.8亿多两),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北京的外国公使从此成为强有力的外交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威望跌入谷底。

外国军队的残暴,击碎了中国人的自豪和自尊,中国人对外国人的蔑视变成了畏惧和奉承。

清政府为了苟延残喘,进行了改革,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意义

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阻止和打乱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盲目排外及野蛮手段,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反抗运动的正义色彩。

 

《中俄密约》

日本如侵占俄国远东或中国以及朝鲜领土,中、俄两国应派海陆军互相支援,并接济军火、粮食。

战时,中国所有口岸军队俄国军舰开放,一国不得单独与地方媾和。

允许俄国通过黑龙江、吉林两省修造一条铁路以达海参崴,该路的建设和经营,由华俄道胜银行承办。

无论战时或平时,俄国都可以在该铁路运送军队及军需品。

 

《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
赔款4.5亿两白银;设立使馆界;拆除大沽炮台等军事设施;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列六部之首;派使节赴德、日两国谢罪。

影响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外交体制改革

增设新机构:1901年7月,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列六部之首;1903年9月,设商部;1903年12月,设学部。

裁撤冗官冗衙:东河河道总督、湖北、云南、广东三省巡抚,詹事府、通政司、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等,国子监,并裁撤书吏差役。

整饬吏治,停捐纳、陋规等。

 

军事改革

编练新军:1901年8月,停武举,9月,通令全国设武备学堂,增减将才,裁汰制兵练勇,编练新军,一律习新式枪炮。1903年12月,设练兵处,奕劻为总理,袁世凯为会办,各省设练兵督练公所。

开办警政。1902年8月,袁世凯仿照西法创设保定警务局,招募3000名,由赵秉钧训练,后接管天津地方治安。是年8月,设立巡警部,以徐世昌为尚书,赵秉钧为侍郎,并谕令各省设巡警。

 

 

教育改革

废科举:1901年8月,废八股,改策论,武举停;1905年9月,应袁世凯、张之洞之请,正式废除科举。

颁布新学制:1902年8月,颁布有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因不够完备而未实行;1904年1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及《癸卯学制》

办新学堂:1901年9月,谕令各省将书院改为学堂,省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州县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5年12月,设学部,各省设学务处,各州县设劝学所。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实业教育和留学教育在这一时期得到较大的发展。

0

 

经济改革

振兴商务、奖励实业。1903年9月,设立商部。次年,商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及规章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实业的发展

背景

日俄战争的影响

立宪派的推动0

启动

五大臣出国考察
时间:1905年11月
成员:载泽、戴鸿慈、端方、尚其亨、李盛铎
结论:“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弥”

1906年9月1日,颁布谕旨,宣布预备立宪
     1907年,将考察政治馆改为宪政编查馆,成为筹备立宪的中枢机关,并在中央成立资政院,各省设咨议局,作为将来的国会和地方议会。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颁布。0

 

 

各项改革

政治:在中央裁撤军机处,成立内阁,第一任内阁被人称为“皇族内阁”;设立了弼德院和军咨议府。在地方上,学政改为提学使司,按察使司改为提法使司,增设审判庭,专事审判,增设巡警、劝业两道,原设的分守分巡各道,一律裁撤。1909年10月,各省成立咨议局。

司法: 1903年,设修订法律馆,沈家本、伍廷芳修订法律大臣,他们主要进行三方面变革:删改《大清律例》,制定新刑律;改革“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律结构;“政刑”分离,司法独立。

地方自治: 1905年8月,地方自治试行,袁世凯推行最力。1908年1月至1910年2月,各级自治章程颁布。1909年,各省相继完成调查选举,成立了城镇乡自治公所。至辛亥革命前夕,各省大都建立了州厅县自治公所。0

影响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加快了清政府的灭亡。

地方权势日渐增长,对中央权威形成巨大挑战。0

 

变迁

新政时期,督办政务处掌管外交事务。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颁布,关于外交权,明确规定,大清皇帝有“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

1911年5月,《内阁官制》规定,内阁总理大臣成为外交的最高主管臣子,最终的觉得权在皇帝。

1911年11月,《十九信条》规定,外交决策权给国会。0

 

建设

外务部的设立及其专业化改造。

外交官养成制度出现雏形。1906年9月,部内设立储才馆,专门训练外交人才。

外交礼仪的国际化。

对地方外交权限的限制与管理。

对使领馆管理的规范化。0

 

努力

为维护主权与回争权利进行的内部制度建设。(修法,废除酷刑,设大清银行开展商战等)

在商约谈判中维护主权、回争权利。0

 

追索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维护主权追索主权的前提。

1903年,因俄国人拒不从东北撤退,民众发起拒俄运动。

1904年起,各地民众发起收回路、矿权运动。

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0

 

华侨

鸦片战前,清政府把华侨看成威胁国家安全的不安定因素。

鸦片战后,随着对国际法准则的了解及海外华人保守虐待的地位低下直观认识的增加,清政府开始尝试对华侨的保护。

1909年3月,清政府颁布基于血统主义的《大清国国籍条例》。 0

 

联系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 ,上海万国红十字准备同伴,中国红十字会开始筹办。1908年5月,中国红十字会经清廷核准。1910年6月,“大清帝国红十字会”关防正式启用。

1899年,清政府派代表参加第一次海牙减兵和平会议。1904年,清政府派代表参加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 0

 

博览会

1851年,中国人最早参加伦敦国际博览会。

1873年,中国官方首次参加维也纳国际博览会。

1900年,中国参加了在美国、英国、日本比利时等国举办的博览会。

1904年,清政府收回中国展区的承办权,不再让海关负责相关事务。

 

 

 

第四部分: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外交(1912-1927)

一、辛亥革命时期和民国初年外交

1、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的过渡外交

2、民初北京政府的“维持外交”

二、一战时期北京政府的外交

1、从中立到参战:掌握外交的主动权

2、北京政府的对日交涉

3、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外交

 

三、南北对峙时期的中外关系

1、华盛顿会议与北京政府的废约修约外交

2、《中俄解决悬案大纲》与中苏建交

3、列强对华的外交压迫

4、北京政府的末期外交

5、广州国民政府的反帝外交

 

四、北京政府外交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2、评价

 

过渡外交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外交设想

湖北军政府的外交活动

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

 

“维持外交”

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新型外交制度架构完成

民初的对外交涉

 

参战

1917年,段祺瑞赶走张勋,复辟失败,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出任总理。

同年,国内各派系开始争执是否参战。

黎元洪与段祺瑞持不同观点,府院之争上演,黎元洪被迫出走,冯国璋出任总统。

段祺瑞主导下的北京政府宣布参加一战。

 

 

对日交涉

一战爆发与日本出兵山东

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与《中日民四条约》

西原借款与山东问题换文

《中日军事协定》

 

巴黎和会

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埃德·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主导了和会的进行。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重塑现实政治格局,遏制苏俄及德国等战败国,与此同时又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建立理想的国际外交规范。

 

北京政府的外交

争取参会

努力维护自身权益

中国代表拒绝签约

 

华盛顿会议

时间: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

背景:美日矛盾尖锐,调整战后东亚格局 。

内容:签署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条约》 。

影响: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各项条约和通过的决议案构成华盛顿体系。此后,美日两国之间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争夺愈演愈烈。

 

废约修约外交

废除不平等条约与列强在华特权

通过之外交涉,循序收回权利

 

 

《中俄解决悬案大纲》

1924年5月31日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在北京签订。《大纲》就外蒙问题和中东铁路问题作了规定。苏联政府承认外蒙属于中国一部分,尊重中国对该地的主权。至于苏军从外蒙撤退问题,要等到“撤兵期限及彼此边界安宁办法”商定后才能实行。《大纲》规定,前俄帝国政府与第三国所订立之一切条约、协定等,有损害中国权益者,一概无效。《大纲》规定中东铁路纯属商业性质,由中苏两国共同经营,所有关系中国国家及地方主权事务概由中国政府办理。大纲签订后,苏联和北京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中苏解决悬案大纲》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协定,因而在中国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以此为契机,全国掀起了大规模的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外交压迫

 

金法郎案交涉

五卅惨案的交涉五卅运动

 

末期外交

反苏升级

与日本关系恶化

北京政府的终曲人散

反帝外交

“以俄为师”与反帝外交政策的制定

广州国民政府的反帝外交
关余问题与商团事件;沙基惨案与单独对英交涉;杯葛事件的交涉

北伐时期的“革命外交”
征收二五附加税;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特点

内向性:
国家实力多半运用于国内。而国内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冲突,则大大削弱了北洋外交的能力。

外向性
这表现在“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行,历届北洋政府依赖外援及承受不合理义务诸方面。

 

评价

北京政府时期外交的开放性,一方面引进了外国的资本、商品和科技,均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但同时,外国人也得以控制中国市场及材政,操纵金融和海关等经济命脉,使得失去的权利很难收回。

争得了部分主权,外交机制的近代化和外交思想的近代化,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实行和发展。这些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尤其远东大国的地位日渐显露出来。至于北洋外交失败的根源,也不能简单地从外交政策方面理解,而应从当时国内外政治局势的大背景中去考察。

 

设想

1906年中国同盟会制定的《革命方略》中体现了革命派的外交思想:《革命方略》指出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是中华民族灾难的根源,而清政府则是帝侵华代理人,所以要想挽救中华民族,就要首先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而不是走康梁所鼓吹的改良道路。 而要推翻清政府,就需要取得列强的支持。因而,孙中山为了取得列强的支持,以换取革命成功,主张保障列强在华利益,保留不平等条约,但必须改变列强在华的一些特权。

 

湖北军政府的外交活动

湖北军政府对对列强采取了十分温和的态度。表示承认清政府与各国订立的条约继续有效,同意继续偿付赔款和外债,承诺保护各国在华既得权利和外人在华财产。其目的在于:争取列强的中立;防止列强支持清政府。事实上,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后,列强很快就宣布“严守中立”的政策。

 

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

 

1月5日,临时政府发表“对外宣言”,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的一切条约,偿还一切债务,尊重各国在华一切权利,愿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11日,南京临时政府向各国发出照会,希望得到承认。

17日,又再次呼吁承认问题。

19日,外交总长王宠惠表示,希望列强及早承认民国,“以避免政权交替期间发生祸乱”。但这些请求都没有得到外国的任何答复。

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认受晚清的外交遗产
      认可列强在华的特权;接收清政府在各国设立的使领馆及员属。

国际社会的承认
     1913年4月8日,巴西率先承认中华民国;9日,秘鲁承认;5月2日,美国、墨西哥承认;4日,古巴承认;10月7日,英、法、俄、日等国同时宣布承认中华民国。

架构完成

中华民国最高外交权力在法律、法规上的新界定

外交事务执行者的外交权力在法律、法规上的新界定
     确立外交部和外交总长作为中华民国外交中枢;构建外交官、领事官养成制度;临时外交机构对外交新体制的补充。

 

民初的对外交涉

中英关于西藏问题的交涉

中俄关于外蒙问题的交涉

善后大借款的交涉

 

二十一条

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晋见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此后日本帝国主义以威胁利诱的手段,历时五个月交涉,企图迫使袁世凯政府签订,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这些条款称中日“二十一条”,也称《民四条约》。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

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

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等等。

西原借款

西原龟三是北京政府的政治军事顾问。1917年7月,段祺瑞重任总理后,为推行“武力统一”政策,镇压孙中山倡导的护法运动,不惜出卖国家权益,向日本大量借款。1917-1918年,共向日本借款5亿日元。其中由西原龟三经手的八项借款,共计1.45亿日元,故称“西原借款”。通过这一借款,段祺瑞把中国山东和东北地区的铁路、矿产、森林等权益大量出卖给日本,为日本后来全面侵占东北埋下隐患。

 

山东问题换文

1918年9月28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订了高徐、济顺两铁路借款预备合同,同时还举行了关于山东问题的秘密换文。

秘密换文的主要内容有:(1)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留一部分外,全部均调集于青岛。(2)胶济铁路巡警队本部及各要驿、并巡警养成所内,应聘用日本人为顾问。(3)胶济铁路所属确定后,归中日两国合办经营。(4)现在施行之民政撤废之。

《中日军事协定》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日本认为这是扩大在华侵略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借口“共同防御”与段祺瑞政府在1918年5月6日,签订了《陆军共同防御军事协定》,5月19号又签订了《中日海军共同防御军事协定》。共同防御的对象俄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日本以此取得了在中国驻军的权利,而且把七八万军队开进东北。

 

努力维护自身权益

中国强调山东自古即为中国领土,从文化上说这地方是中国先圣孔子的故居,从理性上说德国以武力威压中国以割据青岛,本无理至极,如今日本欲效德国依样画葫芦,实有违世界之公义,同时也违背美国总统威尔逊十四点和会原则。

古老的《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狼在河的上游,责备下游的羊把水搅浑了,羊说,它在下游喝水,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搅浑。狼又说:“但是你去年骂了我爸爸。”羊回答说,那时候它还没有出生。狼于是对羊说:“即使你善于辩解,我还是要吃了你。”参加巴黎和会之后的中国代表顾维钧说:“这段寓言是对这个时期中国外交的最好注释!”

 

废除不平等条约与列强在华特权

1917年对德奥宣战后,废除与两国的不平等条约及领事裁判权。

1920年3月,北京政府接管了中东铁路的护路权和行政权。9月,接管了俄国在华使馆和在天津、汉口的俄租借地

1926年11月,终止中比《通商条约》,第一次公开宣布废除不平等的旧约。

1927年11月,废止了中西《和好通商条约》

循序收回权利

关于关税问题的交涉
1912年8月就开始交涉,直到1929年废除。

关于会审公廨的交涉
1912年开始交涉,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取得部分进展;1927年1月,公共租界法院正式成立。

关于收回治外法权的交涉

金法郎案交涉

一战爆发后,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时,协约各国达成协议——庚子赔款暂时延缓五年。

1923年,法国为多获得赔款,要求中国以未发行的“金法郎”结算。一海关银相当于14纸法郎,而只值4金法郎。加中国财政负担,中国人民当然不会接受。

 1923年2月,法国鼓动八国公使向北京要求庚子赔款支付现金;拒不批准华盛顿会议《关于中国关税条约》,以致中国迟迟不能征收2.5%附加税。

 1925年4月北京政府与法国签订《金法郎案协定》,其中规定:法国将部分庚子赔款余额退还中国,作为中法两国有益事业之用;总税务司扣留的中国关盐余款还与中国政府;中国政府将赔款余额折成美金支付。

 

五卅运动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资本家借口存纱不敷,故意关闭工厂,停发工人工资。工人顾正红带领群众冲进厂内,要求复工和开工资。日本资本家非但不允,而且向工人开枪射击,打死顾正红,打伤工人10余人,成为“五卅”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5月30日上午,上海工人、学生2000多人,分组在公共租界各马路散发反帝传单,进行讲演,租界当局大肆拘捕爱国学生。当天下午,万余名愤怒的群众聚集在老闸捕房门口,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英国捕头公然开枪屠杀手无寸铁的群众,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6月1日,上海总工会成立,李立三任委员长。6月4日,上海总工会与全国学联、上海学联、各马路商界总联合会共同组成的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宣告成立,上海各界民众结成了反帝联合战线。

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首先提出“单独对英”、“缩小范围”的口号,将原工商学联合会提出的17项交涉条件改为13条,删去了几项核心条款。6月19日,上海总商会召集76个团体讨论开市,并于23日单独宣布停止罢市。

 

反苏升级

1927年4月6日,张作霖派军警强行搜查了苏联使馆区,逮捕李大钊等三十余人。事件之后,北京政府和苏联的关系急剧降温,到了冰点。

 

“以俄为师”60 54642 60 32986 0 0 12771 0 0:00:04 0:00:02 0:00:02 12770an>

1913年,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

1914年,孙中山成立中华革命党,遭到党内一些同志的抵制。

1917年,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

1919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1921年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与孙会面。

1923年,孙与共产国际代表越飞发表联合宣言。随后,鲍罗廷等人来华。

 

关余问题与商团事件

关余:海关收入扣除庚子赔款后的剩余。列强要抢走广州关余。  孙中山借武力从列强手中夺回关余。列强(英)于是组织商团在广州叛乱,孙中山以武力镇压。

 

沙基惨案与单独对英交涉

1925年6月广州万人大游行,走在后面的队伍行至英租界沙基时,英、法、葡等列强开枪镇压了走在后面的游行群众,这就是沙基惨案。事件发生后,广州政府要求列强赔款,承担责任,遭到拒绝,广州政府看到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不了问题,便决定采取坚决手段予以打击。孙中山认为只有抓住重点,集中打击一个列强才有效。因此广州政府提出“单独对英政策”,意在打击首恶,分化瓦解帝国主义阵营,以便各个击破。从此,对列强各国进行单独交涉谈判,成为广州国民政府乃至后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活动的一个特点。

 

杯葛事件的交涉

根据“单独对英政策”,广州国民政府首先对英国进行经济抵制,打击其在华南、广东势力。同时支持省港工人大罢工长达16个月,结果使英国在华南利益受到沉重打击,香港成为死港臭港。这即是著名的“杯葛事件”。“杯葛”(boycott)即“抵制”之意。后来双方都损失巨大,不得不坐下来进行交涉,但最后不了了之。

 

“革命外交”

原因
      修约外交受挫,引发民间社会以革命手段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激进行动;国际环境的变动;国内民间力量的活跃。

目的:
       废除不平等条约,否定国际体系的合理性。

 

征收二五附加税

1926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发表了北伐宣言,广州国民政府北伐后,看到英国无诚意解决“杯葛”事件,而国民政府财政又极为困难,国此便单方面向列强征收二五附加税。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由中国人自己确定税率,自行决定征税,从而摆脱了外国人的海关控制。北京政府与此同时也于1927年2月采取了同样措施。中国在“关税会议”上未能解决的二五附加税问题,由于广州政府自主采取行动,终于得以解决。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1927年初,北伐军进入两湖后,单方面强制收回英在汉口租界,这是甲午战争以来,第一次采取单方面措施收回列强租界。英国放弃汉口不仅告诉了中国民族革命者而且也告诉了西方人西方势力在中国的衰落。当时英国外交部远东司的普拉特(John Pratt)认为,英国「一项实在的手段,是以武力做假惺惺的威胁」。派遣军队确实被提出考虑过,但被认为毫无意义,因为在对付国民党人最有力的武器──民众经济抵制运动时,「军队是毫无保护作用的」。

 

西藏问题

武昌起义后,英国驻印度总督教唆流亡印度的达赖十三世派亲信带兵潜回西藏,策划武装叛乱。

1912年,英国派军队护送达赖回藏。

1913年1月,达赖进入拉萨,宣布独立。

1913年10月至1914年月,中英藏在印度北部的西姆拉召开会议,商讨西藏问题。

1914年7月,英国勾结西藏地方带兵签订了非法的《西姆拉条约》,中国代表拒绝签字。

 

外蒙问题

1911年12月,俄国支持成立所谓的“大蒙古国”。

1912年1月,孙中山致电外蒙王公、活佛,劝解他们取消独立。

1912年11月开始,中俄代表在北京举行谈判。1913年11月,签署中俄《声明文件》,规定“俄国承认中国在外蒙古的宗主权”,俄国承认外蒙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915年6月7日,中俄达成了《中俄蒙协约》。实际上以协约的形式确认了俄蒙协约、商约和中俄声明的内容。

 

善后大借款

1913年4月26日夜至27日凌晨,袁世凯派国务总理赵秉钧、外交总长陆徵祥、财政总长周学熙为全权代表,在北京汇丰银行大楼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作最后的谈判,签署了2500万英镑的《中国政府善后借款合同》。合同21款,另有7个附件,2个附表。

规定:借款总额为2500万英镑,年息5厘,期限47年;债券9折出售,扣除6%的佣金,净收入2100万英镑。借款指定用途,扣除偿还到期的庚子赔款和各种外债、遣散各省军队、抵充政府行政费外,仅余760万英镑,而到期归还本息竟达6789万英镑。借款以中国盐税、海关税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四省所指定的中央政府税项为担保。

特别条件是:今后未经银行团允许,不得向他国借债;由外国人参加盐税征收,在审计处设华、洋稽核员,凡关于借款款项之领款单须有华、洋稽核员会同审核,签押后方可提款等。

 

 

第五部分 民国 南京政府时期的外交

一、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与外力阻挠

1、国民革命军北伐

2、“南京事件”的交涉

3、“济南惨案”的交涉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的转变

1、“革命外交”的提出

2、“联美抑日反苏”外交方针的确立

 

三、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外交成果

1、收回租界

2、关税自主

3、撤销领事裁判权的交涉

 

四、“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指导下的外交

1、攘外安内政策的提出

2、九一八事变及其交涉

3、一二八事变及其交涉

4、“国际合作”与“中日亲善”外交

5、长城抗战与华北事变

 

五、抗战爆发与国民政府外交

1、抗战的全面爆发与列强的动向

2、国民政府的外交调整

3、太平洋战争爆发与中国外交新局面

4、抗战胜利前反共优先的外交

 

六、内战时期的外交

1、国民政府试图拉美国下水,支持中国内战。

2、共产党高扬民主旗帜,争取国内外舆论支持。

3、国民政府因腐败失去美国的支持。

“革命外交”

(1)“革命外交”的内涵:废除不平等条约;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

(2)“革命外交”的确立: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改组宣言,标志着“革命外交”的确立。

(3)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与“革命外交”的中止:1928年,黄郛发表新政策宣言。

 

北伐

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因其战争过程由南向北进行,故又常简称为“北伐”,或称“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复合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至此,国民革命军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联美抑日反苏”

(1)联合欧美

(2)抑制日本在华势力

(3)反苏

 

“南京事件”

1927年3月24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六军击溃直鲁联军,进入南京后,抢劫外国人的商店、教堂、使领馆等,并造成人员伤亡。下午3时,停泊在江面上的英美军舰炮轰南京,造成平民大量伤亡。

 

交涉

3月27日, 蒋介石声明,对宁案完全负责,但英美贸然开炮,也应负责任。

4月1日,外交部长陈友仁发表宣言,对外侨的伤亡表示歉意,同时谴责炮击平民。

4月9日,各国要求赔偿、惩凶、道歉、保护在华外国人。

1928年3月,美国率先与国民政府和解,此后 ,中英、中法、中意间先后谈判解决,唯日本不愿谈判解决此事。

 

济南惨案

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 第二次北伐进行期间,日本恐怕中国一旦统一,必不能任其肆意侵略,遂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1928年,国民革命军于5月1日克复济南,日军遂于5月3日派兵侵入中国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将交涉员蔡公时割去耳鼻,然后枪杀,将交涉署职员全部杀害,并肆意焚掠屠杀。此案中中国官民被焚杀死亡者,达一万七千余人,受伤者二千余人,被俘者五千余人。

 

交涉

日本出兵前,国民政府就通过外交途径表示抗议。

惨案发生后,美国不愿日本改变东亚格局,对日施加压力。

张作霖等不愿因内战而让日本得利,放弃平津,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

皇姑屯事件与国际外交压力,让田中内阁倒台。滨口内阁,提出对华三原则:尊重中国主权,考虑中国人民的合理要求,保护日本在华权益。

1929年3月,中日签署解决济案大纲。

 

收回租界

1927年1月3日,收回汉口英租界。

1927年1月7日,收回九江英租界。

同年2月、3月,中英分别达成协议,解散租界工部局, 成立特别市,管理权移交中国市政府。

1927年8月,天津比租界收回。1929年,镇江英租界收回。1930年,威海卫租借地收回。

 

关税自主

巴黎和会,不讨论;华盛顿会议,部分修改;1925年10月,关税特别会议,无果而终。

192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政府宣告北京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无效,要求另订新约。

1927年9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告关税自主,并制定税则,但并未成功。

1928年,再次宣布关税自主,得到美国支持,其他各国响应。唯独日本,迟迟不承认,1930年5月才与中国达成协议。

1931年1月1日,关税实现自主。

 

撤销领事裁判权

巴黎和会不讨论,华盛顿会议不接收。

1929年4月,外交部发表宣言,要求取消相关特权。此时,在华拥有领事裁判权的,实际仅有英美法荷挪威巴西,但日本坚持不放弃该权力。

1930年,美英先后与国民政府谈判,同意放弃部分权力,但日本对谈判毫无诚意,没有进展。

1931年,国民政府颁布“在华外国人管理条例”,准备次年元旦实施,但因九一八搁浅。

1941年10月,英美放弃领事裁判权。

 

攘外安内政策的提出

1931年7月,蒋介石在南昌行营发表演说,认为“赤匪军阀叛徒,与帝国主义者联合进攻,生死存亡,间不容发之秋,自应以卧薪尝胆之精神,作安内攘外之奋斗。”

1931年9月,在顾维钧任外交部长后, 蒋介石发表训词,再次提到攘外必先安内。

1931年11月 ,国民党四全大会,蒋强调“攘外必先安内,团结方能御侮”。

1932年6月,蒋介石在庐山清剿会议上正式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九一八事变

又称沈阳事变、奉天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

 

交涉

(1)日本政府初期想交涉,但军部拒绝交涉,局势失控。

(2)争取英美支持,美国表态,不承认日本因侵略而改变的局面。

(3)国联调查团调停失败,日本退出国联。

(4)1932年,为牵制日本,中苏复交。

 

一二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驻上海一带的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奋起抗战。事变爆发后,因九一八事变于1931年12月下野的蒋介石正式复出,制定“一面预备交涉,一面积极抵抗”的对日原则。2月8日蒋介石下令组成第五军,2月14日由张治中指挥开赴前线,与十九路军并肩抗日。在英、美、法等国“调停”下,宣布停战。5月5日,南京政府与日本政府签署《淞沪停战协定》。

 

交涉

为让中外承认日本控制东北的事实,日本在南方各城市不断制造事端。一二八事变即由此而起。

英美对日本侵略上海的行为,十分不满,要求停战。日本军事进展缓慢,不得不接受调停。

 

“国际合作”

(1)中苏复交(1932年恢复外交关系)

(2)1933年,国联做出对华进行技术援助的决定。(1933年与美国达成棉麦借款协议,1934年李滋-罗斯代表团帮助中国进行币制改革,1935年后英日美德等先后将与中国的外交升级为大使级。)

(3)一定程度上孤立了日本,但没能阻止日本侵华。

 

“中日亲善”

(1)1934年4月,日本发表“天羽声明”。

(2)1934年,汪精卫兼任外交部长,推行“中日协调外交”。

(3)1934年,国民政府公布“亲日税率”,蒋介石一边讲“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一边发表《敌乎?友乎?》一文,呼吁日本放弃侵华。

(4)1935年,日本日本广田外相提出对华三原则:取缔排日运动;承认“满洲国”;中日共同防共。

(5)风起云涌的反日事件,让中日亲善外交破产。

 

长城抗战与华北事变

(1)1933年,日军在古北口与喜峰口与二十九军与中央军交战,是为长城抗战。

(2)同年5月,签署《塘沽协定》,双方暂时以长城为界。

(3)1935年,日本在华北全力推动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全面爆发

(1)日本国内“统制派”与“皇道派”争夺日益激烈,“统制派”占得上风。

(2)中国国内,抗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蒋介石允诺国内和平,对外抗战。

(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13日,“八一三”事变发生,蒋下令“全面抗战”。

 

列强的动向

(1)英美虽不满日本的侵略活动,但都不愿直接干涉。

(2)国联推诿,布鲁塞尔会议夭折。

(3)《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援华抗日。

(4)德国陶德曼调停中日战争。

 

外交调整

(1)对日逐渐强硬,但不放弃和谈手段。

(2)争取外援,苦撑待变。

 

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8日,美、英对日本宣战,11日,德、意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外交新局面

(1)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国成为四大国之一,成为亚洲的代言人。

(2)1942年10月,英美宣布废除不平等条约和治外法权,同时订立新约。

(3)英国、苏联仍不愿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雅尔塔会议牺牲中国利益,中国外交任重道远。

 

反共优先的外交

(1)争取美国的支持。

(2)争取苏联的支持。

 

 来源:时政国关分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