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李伯重教授谈经济史上的丝绸之路

2017-12-01 来自南开史学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丝绸之路”一词,在今天为所有的中国人乃至世界耳熟能详。提到丝绸之路,人们常常联想到丝路花雨,歌舞升平的场景。但是历史向来蜿蜒曲折,而非平铺直叙,在探讨今天的丝绸之路对我们发展的意义时,也应对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做一个客观的回顾。

11月27日下午2点,著名经济史学者、北京大学讲座教授李伯重以“经济史上的丝绸之路”为题,带领历史学院师生走近历史上多面的丝绸之路。本次讲座在学院237举行,系第62场南开史学名人讲座暨第14场伯苓班史学系列讲座。讲座由王利华教授主持,徐泓、王芝芝和余新忠等教授及院内外近百名本硕博学生参加。

李伯重教授首先阐明丝绸之路的定义。“丝绸之路”一词,并不是自古有之,也不是中国人提出,最早是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其1877年出版的《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第一卷中创造了“丝绸之路”这一名词。他在书中提到,公元2世纪,即中国的汉代和西方的罗马帝国时期,存在一条从洛阳——长安到中亚撒马尔罕的商道。这条道路上的主要物流是丝,他把这条中国丝绸输出到中亚、西亚,最终到达欧洲的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条道路,李希霍芬定义得十分明确:第一,是一条陆路;第二,公元2世纪左右才出现的;第三,这条路上主要的贸易商品是丝,这是讲座主要探讨的丝绸之路,而不包括今天我们泛化的海上或到俄罗斯的道路。

丝绸之路究竟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呢?从现在的观念来看,一般认为,它是一条重要的商业通道,可从它在历史上的作用看,丝绸之路更是一条文化、思想与宗教交流的通道。

丝绸之路:文化、思想与宗教交流之路

在古代世界,除了中国的儒家文明之外,大部分的文明几乎都与宗教相关。公元2世纪左右,丝绸之路上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到各种宗教,如佛教、基督教、犹太教、摩尼教、祆教、伊斯兰教的活动。这些宗教的发源地都不在丝绸之路上,但都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这些宗教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佛教。佛教在今天的印度、尼泊尔交界地带诞生,印度和中亚来的高僧,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汉代时,佛教已经传入中国,早在公元68年出现的最早的佛寺——白马寺、建于6世纪壮观的山西蒙山大佛像和辉煌的龙门石窟,都是佛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迅速的明证。不仅印度僧人东来,中国也不乏僧人西去取经,他们就在这条丝绸之路上行进。

就基督教而言,其中的景教在唐代时曾兴盛一时,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可以得知,唐代时景教已经传入中国,并在长安建立了主教区和寺庙。

犹太教的遗迹也在中国存在。开封曾经有犹太会堂,被称为“清真寺”。开封犹太人于宋代时经商来到开封,他们在此定居下来,参加科举,并逐渐被同化,关于开封犹太人的故事可以参考近年来中外出版的多种关于开封犹太人的著作,他们也是通过丝绸之路而来。

至于伊斯兰教,其传入中国的时间远比公众认为的要早,大概在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10世纪,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清真寺——北京牛街清真寺。

这些宗教交流也带来了不少文化艺术的内容,比如唐朝人最喜欢看的舞蹈之一胡旋舞,还有很多西方的音乐、乐器传入中国。唐朝的九部乐中,中国传统的只有两部,其他都是由丝绸之路自西域传入的。

不久,天主教也传入中国,随着天主教传入的还有商人、旅行家。比如家喻户晓的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时走的就是丝绸之路。因此从汉朝到元朝,丝绸之路扮演的重要角色就是思想、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可以认为,丝绸之路是一个思想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除了以上所述的各种交流之外,丝绸之路上还有技术交流。各种宗教的交流主要是由西向东地传入中国,而中国由东到西输出的主要是实用技术。中国的四大发明,就是从丝绸之路传出。可怕的疾病,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比如著名的黑死病,大概在元朝后期爆发,不少人认为就是鼠疫,而世界上最主要的鼠疫病的起源地是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这些地方存在大量的草原鼠,当地的动物和人大多在长期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对这种病菌具有免疫力,但是一旦传到没有抵抗力的地区,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种疾病即顺着丝绸之路传播出去(也有观点认为通过海上路线传播)。鼠疫病菌传播出去的后果十分严重,导致了欧洲大约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人口的死亡。

从以上的叙述来看,丝绸之路无疑是一条思想、文化、艺术、技术甚至疾病交流之道。但是它是否是一条商贸通道,是否是一条经济史上的重要通道,还需要考察在这条路上贸易的商品和贸易的成本。

丝绸之路的贸易:商品、成本与风险

中国的丝很早便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长途贩运。据记载,罗马帝国进口的丝织品,每年要花费一亿银币之多。然而在没有真正的关税和真正的统计的古代,很多记载难免夸张之嫌,仅能依此推断,中国的丝顺着丝绸之路到达罗马。较为可靠的记载是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崩溃之时,蛮族领袖阿拉里克包围罗马,要求提供的物品中,就有4000块绸。据此,可以判断有中国丝绸运到罗马,但数量不会很大。

那么从丝绸之路上,中国可以买到哪些商品呢?据伊朗历史学家阿里·马扎海里的《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一书的研究,中国人在西域贸易中仅仅偏爱波斯马。其余进口的西洋货物如玉石、白银、羊毛等数量都很少。波斯马就是汗血马,汉武帝曾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着十几万大军远征西域,花了巨大的代价,就是为了波斯马。波斯马来到中国后,汉武帝称之为天马,希望这种马在中国能够繁殖下来,改善中国的马种。不幸的是中国缺乏这种马生息繁衍的环境,所以汉朝每年要从西域各国进口。这种马名贵、漂亮,但耐力不强。从前波斯人、蒙古人、东亚人都看不起亚洲不够高大的蒙古马,但蒙古马更吃苦耐劳,成吉思汗的骑兵,就是骑着蒙古马,把骑着大马的伊斯兰世界打得落花流水。中国人认识到蒙古马的优势,多转买蒙古马。在敦煌壁画、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浮雕、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名贵的波斯马,但是这种马主要由宫廷和上层贵族使用,因为价钱昂贵,对国计民生和军事作用很小。

由于中国输入的商品主要是马匹,对其他商品需求较少。因此,阿里·马扎海里提醒大家注意“来自穆斯林一方的使节、商队比来自中国一方的要多得多”,主要是因为伊朗、伊斯兰世界需要中国的商品,但中国可以离得开西域。这种贸易是一种单向的贸易,存在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因此便不能持久。一直到明代,中国和主要邻国的贸易中,对朝鲜和蒙古的商品需求仍然是马匹。清代,俄罗斯到中国的商路开通后,丝绸之路不再重要。历史上卖到中国来的商品主要是金、玉、羊毛、葡萄干、奴隶、歌女、乐工。总的情况是,中国的技术比外国发达,所以从生产上看,中国不需要和胡人进行贸易。18世纪英国人来中国贸易时情况依然如此,需要用鸦片来平衡贸易。在这种商品格局下,这种贸易一是规模不可能大,二是不可能持久,所以这种贸易是时断时续进行的。这就是从贸易的角度来看丝绸之路。

为何不能进行更大规模的贸易呢?可以从贸易的成本来看,之所以提到贸易成本,是因为丝绸之路是极其艰难的一条道路。《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玄奘经过甘肃西北部的大沙漠和帕米尔高原时的艰险情况;到了南宋末年、元朝初年,文人周密记载“回回国所经道路”,即使本国人也认为是登天之难;元朝丝绸之路重新开通,似乎路况大有改善,但是马可波罗来中国时,仍在罗布荒原走了一个月,若要经过最宽处,则需要一年;到了明朝后期,葡萄牙传教士鄂本笃从印度沿着丝绸之路到中国,同行之人死者甚众,历尽艰辛才到达喀什,之后还要继续东行。这条艰险的道路,必须要借助沙漠之舟骆驼。骆驼的载运量有限,在苏伊士海峡开通之前,当时最好的阿拉伯骆驼在平缓沙漠中的最佳状态下能驮180公斤,每天走64公里。而在丝绸之路的艰险情况下,这样的载运量是难以达到的。马可波罗记载,商人把商品和食物载在骆驼身上,一旦骆驼不堪重负,就杀而食之,这样算来,运输成本就是天价。以丝绸之路的艰险程度,从成本上讲,它的利润也是有限的。

不仅如此,丝绸之路还是一条风险之路。丝绸之路上大大小小的邦国与政权,在历史时期多次处于争战之中。在玉门关之外,商人也极易遇到强盗。唐代玄奘和明代传教士鄂本笃,都曾在道路中遭遇抢劫之险,穆斯林传教士也说过,一直要到了嘉峪关之后才会安全。所以周密记载,不少回回来到中国后不愿回家,这是南宋末年元朝初年的现象。罗马帝国时代,丝绸之路沿路(一直到土耳其一带)还平静安定,之后世界一片混乱,蒙古帝国时期状况好转,但从马可波罗讲的情况看,条件的改善仍然有限。

高成本、高风险而又没有太多商品可以购买,这是从经济史的角度看丝绸之路的一面。丝绸之路上主要是朝贡贸易,厚往薄来。费正清评价中国朝廷从朝贡贸易中得到了地位,所以它主要是外交手段。这种贸易完全是国家行为,不是经济行为,因此不能把它算作贸易。而国家对丝绸之路安全的维护,也主要是为了国家安全,不是为了商业贸易。

丝绸之路的另外一面

历史上的各种文明既有和平共处的时期,也有冲突的时期。在丝绸之路上,除了贸易和交流,也上演过冲突和战争,强势的地区政权往往通过这条道路扩张势力,而中国就是他们东扩的最终目的地。7世纪,阿拉伯帝国(大食)兴起并曾两次进攻唐朝的边疆,为了消除边患,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远涉中亚作战,发生了著名的怛罗斯之战,结果唐军大败,西部防线空虚,幸亏此时吐蕃兴起,阻挡了大食的东侵;明初,中亚帖木尔帝国兴起,永乐二年,帖木尔率领二十万大军进军中国,扬言要征服中国,迫使中国人皈依伊斯兰教,然而帖木尔在东征途中去世,如果帖木尔的计划成功,中国的历史可能会被改写。

明代嘉靖初年,御史向皇帝提出,中国人并未从与番人的贸易中得利,反而受害,因此建议闭关绝贡,虽然朝廷并未表态,但不久关西七卫全部撤离,这一行动可以认为是丝绸之路的终结。此时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始,海上商路取代了丝路的地位。到了清代,丝绸之路的作用已经很小,与中亚的交往也寥寥可数。

最后,李伯重教授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布罗代尔有言,文明的历史是对古代史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在今天建设一带一路时,对历史上有利的因素和不利的因素都要做全盘的考虑,思考在今天的情境下怎样取得有利的效果。

(同学们积极提问)

讲座结尾,王利华教授、徐泓教授、余新忠教授分别就李伯重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和提问。王利华教授认为在今天一带一路的情境下考虑丝绸之路的发展,要思考怎样为中国谋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同学们沿着老师提供的方向,可以思考新时代下能够给国家提供怎样的知识和思想;余新忠教授就上千年来丝绸之路的环境、交通状况的变化进行提问;徐泓教授总结,李伯重教授从经济理性看,认为丝路贸易是一种不等价贸易,因而时断时续,难以持久,这种历史教训提醒我们在今天建设一带一路时,要考虑过去的风险和困难还存不存在,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不能再次满载商品而去,却空手而归。李伯重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讲解也引发了同学们的热情,纷纷就老师的演讲积极地提问,现场反响十分热烈。

(李伯重教授、王利华教授与同学合影)

供稿:学术与春秋期刊部  尹雅淇

编辑:欧阳泽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