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古代史专题冲刺笔记【主要战役,政变,叛乱,名词解释重点】(4)

2017-12-11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主要战役

三代时期

涿鹿之战: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最终蚩尤被杀,东方的夷人也归顺了黄帝。

阪泉之战:黄帝灭蚩尤后,与炎帝争夺诸部落的领导权,大战于“阪泉之野”,相传先后在阪泉三次大战。黄帝获得最后的胜利,成为诸夏的首领。

鸣条之役:鸣条之役是成汤灭夏的决战,桀败亡。

牧野之战:周武王灭商的决定性战役。武王即位以后,商王忙于对东夷用兵,损耗很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其后,纣王无道,陷于孤立状态,武王认为灭商时机已到。前1046年,武王联合诸侯、方国势力,在牧野(河南淇县南)打败纣王,纣王自焚,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争霸的顺序:①齐桓公首霸:前684年,齐鲁长勺之战,被曹刿的“彼竭我盈”战术击溃;前658年管仲改革,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利用周王室的正统地位,团结诸侯,共同抵抗威胁中原的楚国和戎狄;前656年,齐楚“召陵之盟”,楚在实际上承认齐的霸主地位;前651年葵丘会盟:商定各国共同遵守的规约,齐国霸主地位得到周王室的承认。②晋楚争霸:前638年,宋楚泓之战,楚胜;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晋军胜,晋文公践土会盟:周襄王封晋文公为侯伯,晋国确立中原霸主地位;前606年,楚庄王问鼎中原;前597年,晋楚邲之战,晋大败;前597年,晋楚鄢陵之战,楚国败退,晋楚争霸进入尾声。③晋楚争霸初期,宋襄公图霸未成: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宋惨败;秦穆公称霸西戎:前627年,秦晋殽之战,秦败,东进受挫。④宋发起两次弭兵之会:前579年,华元发起(前575年被打破:晋楚鄢陵之战);前546年,向戌发起。会上确立晋楚共为霸主地位,规定小国要对晋楚同样纳贡,齐、秦大国分别与晋、楚联盟。至此晋楚平分霸权,黄河流域的争霸战争基本告一段落, 中原战事减少,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④吴越争霸:春秋时代争霸的尾声。前482年,吴王夫差黄池会盟;前472年,越王勾践徐州会盟。⑤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影响:春秋争霸战争旷日持久,中小国家和广大人民深受其苦,但是,争霸战争沉重打击了西周以来的贵族统治体系,小国的兼并换来区域性的统一,为全国的统一和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奠定基础;争霸战争加速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促使各国开始内政改革;时代造就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领袖人物;促进了民族融合。

葵丘会盟:前651年,齐国为确立霸主地位而举行的会盟。齐国在葵丘大会诸侯,周天子也派人参加。商定各国共同遵守的规约。由此齐国的霸主地位形成,并得到周王室的承认,成为中原首位霸主。

城濮之战:春秋时期,晋楚之间发生的一次争霸战争。前632年,楚国北上围攻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文公率军救宋。为避楚军锋芒,晋军主动退避三舍至城濮。晋文公会同宋、齐、秦等国军队大破楚军。此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确立起霸主地位。

战国争霸的顺序:①魏首霸中原:前344年,魏在大梁附近的逢泽发起并主持了“逢泽之会”,率12诸侯觐见天子,成为盟主;②齐秦对峙:齐魏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魏败;齐魏马陵之战,魏败,从此一蹶不振;前334年,齐魏徐州相王,魏霸权彻底丧失。随着魏的衰落,秦国崛起,齐、秦对峙局面形成。③合纵连横:合纵:合众弱攻一强;连横:事一强攻众弱。 战国后期则发展为:六国联合抗秦即为合纵,六国分别投靠秦国即为连横。④远交近攻:秦、赵长平之战。

合纵连横:战国中后期秦国与关东六国的外交军事政策。起初,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是事一强攻众弱。到战国后期,则为六国联合抗秦即为合纵,六国分别投靠秦国是为连横。合纵政策并没有削弱秦国,秦通过连横政策增强了实力。

远交近攻:战国时期秦国范雎提出的兼并战争策略。前266年,秦昭王用范雎为相,并采之“远交近攻”策略,即远交齐楚,近攻三晋。这样既能破坏六国合纵,又能巩固所攻占的土地。此策对秦统一六国有深远意义。

秦汉时期

巨鹿之战:是前207年项羽率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歼灭秦军的一次战役,也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项羽在战争中,破釜沉舟,军队只携带三天的口粮,以决死一战,最终大破秦军。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最激烈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场战斗,此役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秦王朝军队的有生力量,扭转了整个战局,为推翻秦王朝统治奠定了基础。

楚汉战争:①前207年,项羽消灭秦军主力后进驻鸿门。刘邦因寡不敌众,遂采用张良的计策,亲自到鸿门拜见项羽以求和。项羽于是设宴款待刘邦以借机杀死刘邦。刘邦与之周旋后,伺机逃脱,此即为“鸿门宴”,是刘邦、项羽军事对抗的开始。②秦亡后,刘邦、项羽为争夺统治权而爆发了持续四年的战争,即“楚汉战争”,前203年,项羽兵败自杀,次年刘邦

称帝。

白登之围:前200年(汉高帝七年)匈奴兵围马邑(今山西朔县),南扰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刘邦亲率大军出击,至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遇伏被困,不得已使刘敬往结“和亲”之约,开汉、匈和亲之先例。汉朝以公主嫁单于,岁奉贡献,并开关市与匈奴贸易。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三次战役:①前127年,河南战役:卫青出云中,大败匈奴,收复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置朔方、 五原郡。②前121年,河西战役:霍去病出陇西,入匈奴千余里,大获全胜,夺得祁连山和河西走廊,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③前119年,漠北战役:卫青、霍去病分东西两路北进,全歼匈奴主力,匈奴北徙漠北,基本解除匈奴对西汉北边的威胁。汉东自朔方,西至令居,以六十万吏卒屯田,加强防守。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为争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东汉末年,军阀混乱,曹操占据黄河中下游以南的地区,“挟天子以令诸侯”。199年,北方最大的军阀袁绍率精兵十万南下攻许,企图一举消灭曹操。当时曹操兵少将寡,率主力2万北上迎敌。200年,双方相持在官渡。曹操采取夜袭乌巢的计策,火烧袁绍军队粮草。袁军阵脚大乱,大败于曹军。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消灭了袁绍主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的战役。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统一南方而与刘备、孙权进行的一次决战。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统一南方。曹操迅速占领荆州,刘备退守樊口,曹军20多万,兵临长江,进逼江东政权。孙权派周瑜率军三万,联合刘备在赤壁与曹操决战,并用火攻大败曹军。此役过后,曹操退守中原,孙权据有江东,刘备占有荆、益二州,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新局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

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蜀吴之间的一次战役。由于吴袭杀蜀将关羽,222年,刘备率大军征吴,在夷陵为吴将陆逊用火攻所败,此役过后,刘备病逝。

广陵之役:219年曹操去世,在他统治下的青州和徐州势力,想乘机发动政变,曹丕对之采取安抚政策。曹魏政权稳定以后,逐渐将二州的兵权收回。同时,曹丕两次发动广陵之役,名义上是针对东吴的军事行动,但是两次都没有同吴军的主力交锋,实际上是借由攻打东吴为名,整肃青、徐二州的豪强势力,以达到消除叛乱的目的。

淝水之战:淝水之战是383年东晋与前秦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4世纪下半期,氐族建立

的前秦逐渐强大,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秦王苻坚强征各族人民,组成90万军队南下,企图一举消灭东晋。东晋派谢玄率军 8 万迎战,并在淝水大破前秦军队,苻坚率残部逃回北方。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此战巩固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但是由于东晋无力收复中原,南北遂形成对峙局面。淝水之战的结果表明,当时实现统一的历史条件还没有成熟。

隋唐时期

怛罗斯之战:怛罗斯之战是751年唐朝军队与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军队在中亚的会战。750 年,高仙芝征服撒马尔罕和塔什干,并杀死塔什干国王。阿拔斯王朝派出东征军,在呼罗珊波斯人的协助下进攻高仙芝。751年,高仙芝领导的安西都护府军队在怛罗斯之战中败于阿拔斯王朝的东征军,被迫返回龟兹。之后高仙芝试图反攻,但因兵力不足作罢。此役使得中国的造纸术和指南针流入阿拉伯,对阿拉伯和欧洲之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辽宋金元时期

宋代军民的抗金斗争:①靖康建炎年间的抗金斗争:1127年(靖康二年)赵构称帝,是为宋高宗,任用李纲、宗泽等主战派人士。李纲积极布防,令宗泽防卫开封,并置河北招抚司、河东经制司以招募和统领河北、河东地区的民兵抗金。但是以宋高宗为主的主和派急欲向金人投降,李纲上任75天即被排挤,其抗金措施一概被废。当时北方沦陷地区有许多义军抗金,其中最著名的是红巾军、八字军、五马山寨义军,此外在山东梁山泊有张荣领导的水军抗金。1128年(建炎二年),金军再度南下,高宗南逃;次年进一步南侵,在今江、 浙、皖三省交界处受岳飞打击;此后金军直趋杭州,高宗流亡海上。但是由于受到各地军民打击,金军劫掠后被迫撤退。宗弼在吴县大败于太湖水师;四年,韩世忠和宗弼对峙黄天荡48日,宗弼以火攻勉强逃出;岳飞收复建康使得杭州有了一道屏障。同年9月,宋军在今陕西境内大败于金军,金军直接威胁四川。 ②绍兴前期的抗金斗争:1131年(绍兴元年)宗弼进攻和尚原(今陕西宝鸡附近),大败于吴玠统领的宋军。四年,吴玠率军在仙人关(今甘肃徽县南)大破金军,西部局势自此缓和;同年,岳飞收复襄阳六郡,并联合韩世忠击溃伪齐与金的联军。六年,岳飞进一步北伐,并联络北方义军,打击宗弼的军队。十年(1140),刘錡以两万人击溃金兀术带领的“长胜军”十余万人,取得顺昌大捷,金兀术被迫退守开封;岳飞先后取得郾城大捷和颍昌大捷,西部战事在川陕一线也取得重大胜利。但是宋高宗担心将领拥兵自重、尾大不掉,认为自己这时足以凭借淮河自保,遂令各将领班师。十一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③绍兴隆兴年间的抗金斗争: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攻宋,虞允文在采石重创金军,即采石之战,是役过后,金军北撤,宋军趁机收复两淮流域的州郡。1163年(隆兴元年),宋孝宗北伐,在符离大败于金军,主和派势力再度抬头。次年,双方重新议和,是为《隆兴和议》。④开禧北伐:1206年(宁宗开禧二年),韩侂胄未经周密准备,进行北伐,虽取得一定的胜利,但整体而言,宋军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四川吴曦叛降,虽被平定,但北伐也以失败而告终。1208年(宁宗嘉定元年),宋金再度议和,签订了《嘉定和议》。

明清时期

后金与明三次大的战役:①萨尔浒之战:明朝末年明、后金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1619年

(万历四十七年),明朝为了保持对辽东的统治,调集军队兵分四路扑向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山附近与明朝发生战斗,双方作战五日,后金大获全胜。萨尔浒之战后,辽东局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明朝在军事上失去了主动进攻的力量,被迫处于防守,而后金则由防御转入进攻。②辽沈之战:萨尔浒之战后,明朝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熊廷弼采取守势,防守甚固,但朝中谤议四起,熊廷弼被罢官,改由袁应泰任辽东经略,袁应泰不善兵事,努尔哈赤见有机可乘,于1621年大举进攻,夺取了辽阳、沈阳,占有辽河以东大小70余城,袁

应泰兵败自裁,全家殉难。辽沈之战后,努尔哈赤迁都沈阳,重新城垣,称盛京。③宁远之

战(1626):由于朝内党争,熊廷弼等人被诬陷致死。明朝任用孙承宪为蓟辽经略。此后,阉党又排斥走孙承宪,由阉党高第任蓟辽经略。高第无能,努尔哈赤大举西渡辽河,进抵宁远,守将袁崇焕不顾高第的命令坚持固守。是役,后金军队死伤甚多,首领努尔哈赤亦受重伤,被迫退回沈阳,不久病死。宁远之战打破了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战无不胜的神话。

各地军民的抗清斗争:以农民军为主体的各民族联合抗清斗争,轰轰烈烈地持续了20年。①李自成、张献忠抗清的失败:1644年(崇祯十七年),清军进入山西,遭到李自成的大顺军的猛烈抵抗,山西的抗清斗争一直持续到1671年(康熙十年)才被完全镇压。1645 年,受到吴三桂等汉族地主武装和清军夹击的李自成率军转移,进入湖北,受到当地地主武装的袭击,李自成牺牲。李自成死后,清军旋即进攻四川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大西政权因未有效地组织和发展经济,其收入仍旧依靠没收财产和外出打粮,致使生产难以恢复,社会难以稳定,大西政权处境艰难。1646年,张献忠部将反叛,致使清军发动袭击,张献忠被射杀。②北方地区的抗清斗争:清政府强行推行“薙发”“圈地”等政策,引发京畿、山东等地百姓反抗,最具代表性的抗清义军是兖州嘉祥县满家洞义军和任七、张七等率领的义军。③江南地区的抗清斗争和南明福王政权:1644年,南方的明臣拥立福王朱由崧即位,改元“弘光”。弘光政权非常腐败,内部矛盾尖锐。史可法为弘光政权的主战派代表人物,以淮安、泗水、临淮、庐州作为江北的防线核心,称“江北四镇”。1645年(弘光元年),清军攻陷扬州,大肆烧杀;五月,南京沦陷,弘光政权覆灭;此后,清政府重申“薙发令”,致使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江南人民抗清活动此起彼伏,清军对反抗特别激烈的嘉定、江阴等地进行了屠城;太湖流域的抗清活动一直到1662年(康熙元年)才被镇压下去。 ④东南人民的抗清斗争和南明唐王、鲁王政权:1645年,鲁王朱以海在台州宣布就任监国;同年,郑芝龙、黄道周等人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这两个政权互争正统,难以合作。鲁王监国政权和隆武政权在1646年即被清军消灭,鲁王南逃,郑芝龙降清,其子郑成功为继续抗清事业,转而收复台湾以作为抗清基地。浙、闽沦陷后,东南地区人民坚持抗清斗争,以宁波大兰山的王翊、王江最为典型,其斗争一直持续到顺治八年;鲁王部将张煌言、张名振等人,迎立鲁王于海上,以舟山为抗清基地,继续斗争;顺治八年,舟山失守;十年,护送鲁王至金门,鲁王去监国号,并和郑成功合作,继续抗清。 ⑤西南人民的抗清斗争和南明桂王政权:1646年,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即位,改元“永历”,永历政权得到了大顺军和大西军余部的支持,加之地理条件因素,虽内部矛盾重重,但在南明政权中是坚持时间最久、抗清力量最强的一支。1647年(永历元年),清军攻陷肇庆,永历政权西逃,同年年末,南明军队大败清军,使之退守湘南,局势初步稳定。次年,赣、粤两地降清将领在抗清运动的感化下先后反正,永历政权几乎收复湖广地区,但永历政权内部斗争予以清军可乘之机。后期的永历政权在李定国的率领下一度收复湘、桂,但最终因为内部分裂而失败。1662年,吴三桂在缅甸俘获永历帝,同年李定国病逝。永历政权沦亡后,转移到巴东地区的大顺军余部继续斗争,组成了“夔东十三家军”,一直坚持斗争到1664年(康熙三年)。

江阴之变:1645年六月,清廷委任方亨为江阴知县,强推剃发令,遭人民反对。后清军攻入城内,抗清人民全部牺牲。清军入城后屠杀全城。

夔东十三家:明末清初,夔州以东地区的反清武装。以反清复明为宗旨,核心是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坚持抗清达14年之久。康熙元年清军进攻十三家军,康熙三年十三家军覆灭。至此,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抗清运动基本结束。

雅克萨之战:是清朝初期对沙俄的自卫反击战。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抢占尼布楚、雅克萨等地,引发驻守清军和当地人民的反抗。沙俄政府不顾清政府的警告和抗议,进一步加紧扩张。1685 年和1686 年,清廷先后两次在雅克萨击败沙俄军队。此后, 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遏制了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

政变﹑叛乱

三代时期

太康失国:启死后,其子太康继位。太康只知田猎游玩而不恤民事,使得夏朝的势力有所削

弱,东夷势力在部落首领羿的率领下趁机西进,迁到夏的腹地穷石,称“有穷氏”,得到夏

民的拥护而夺取了夏朝政权。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但政权被羿把持。仲康死后,其子

相外逃,羿遂独揽夏朝大权。

三监之乱: 武王灭商之后,将商代的王畿分为三部分,分别由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和殷王子武庚管理,称“三监”。武王死后,按照兄终弟即的宗法顺序,应由管叔继位,但管叔却连同蔡叔被派往商王畿地区,周公当政称王,由此引发管叔、蔡叔不满,勾结武庚公然叛乱。在召公的协助下,周公很快平定了三监之乱,武庚和管叔被诛杀,蔡叔被流放。平定三监之乱后,周公趁势东征,消灭了殷在东方的残余势力,使得周的势力到达东海之滨,巩固了周的统治。

国人暴动:周厉王时期,政治衰败。他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将山川林木渔猎之利全部统归王室,大大损害了崛起中的中、小贵族和平民阶层的利益,使得“下民胥怨、财力单竭”,引发国人强烈不满。民众对暴政的指责引发厉王不满,使卫巫监谤者,并对不满者予以诛杀,致使国人只能“道路以目”。前 842 年,广大国人和部分官吏、贵族以及士兵进行暴动,袭击厉王。厉王被迫出逃,死于彘(今山西霍县)。国人暴动是一次有广泛社会阶层参加的行动,予以厉王暴政以致命打击。暴政后,厉王居彘不敢归,朝政由共伯

和管理,称“共和行政”。

徐州相王:马陵之战后,魏国实力大大削弱,魏王只好“折服变节而朝齐”,向齐国寻求妥协。前334年,魏惠王到徐州朝见齐威王,尊齐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又尊魏为王,史称“徐州相王”。从此,魏国的霸权彻底丧失。

秦汉时期

沙丘之变:前210年(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到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时病故。赵高伙同李斯,伪造诏书,废公子扶苏,另立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赵高由此控制了政权。另:2015年9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首发,其中第三卷《赵正书》有载胡亥继位是在李斯等人建议下,并得到秦始皇认可的。孤证不举,但可提供参考。

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是汉景帝时以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诸侯王联合大叛乱。导火线

是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于前154年下令削藩。刘濞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等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还勾结匈奴、东越、闽越等贵族,以“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举兵西向。景帝听信谗言错杀晁错,以求刘濞退兵,未果。于是派太尉周亚夫率军前往平叛,仅用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朝廷借叛乱平定之机,将王国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诸侯国的影响力大大削弱。

巫蛊之祸: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发生的一场宫廷政变。传统迷信认为“巫蛊”之术可以害

人,汉武帝晚年多病,疑为左右人巫蛊所致。征和元年(前92),丞相公孙贺用巫术诅咒,在驰道埋木偶人的事被人告发,公孙贺父子后来死于狱中。次年,江充诬告太子宫中埋有木人,太子捕杀江充,武帝发兵追捕太子,太子兵败出逃,皇后卫子夫随即自杀,后官吏欲捕杀太子,太子自尽,两皇孙亦死。这一事件史称“巫蛊之祸”。

董卓之乱:189年(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外戚、宦官两大集团火并。并州牧董卓乘乱勒兵进京,废少帝,拥立献帝,诛杀异己,把持朝政,并纵兵在洛阳烧杀抢掠,史称董卓之乱。各地州牧、太守及地方豪强以讨伐董卓为名,拥兵自立,开始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

高平陵事变:高平陵事变是司马懿为夺取曹魏政权而发动的一场政变。曹芳继位后,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被明升暗降为太傅,实际权力被剥夺架空。司马懿由是称病,暗中积蓄力

量,以寻求消灭曹爽集团的机会。249年,曹爽陪同曹芳谒魏明帝高平陵,司马懿伺机在洛

阳发动政变,将曹爽集团一网打尽,由此获得朝中大权。

淮南三叛:淮南三叛是曹魏末年高平陵事变后,地方将领反对司马氏的三次兵变的统称。分

别是:251年,太尉王凌在扬州起兵;255年,毌丘俭、文钦起兵;257年,诸葛诞起兵。三次兵变均被司马氏平定。

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西晋皇族内部因争夺政权而引发的动乱。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惠帝司马衷继位,西晋政局开始动荡。300年(永康元年),皇后贾氏杀死非自己所生的太子,引发动乱,先后有8个宗室诸王为夺取中央政权进行大规模的混战,历时6年之久。306 年东海王另立怀帝,改次年为永嘉元年,八王之乱结束。这次战乱,严重破坏了北方地区的社会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激化了阶级和民族矛盾,也使得五胡乘虚而入。

永嘉之乱:永嘉之乱是西晋怀帝时期匈奴入侵而引发的动乱。304年(永兴元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国号汉。刘渊死后,其子刘聪继位,随即派兵消灭西晋。其针对西晋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史称“永嘉之乱”。永嘉之乱后,大量人口为了逃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地区,史称“衣冠南渡”或“永嘉南渡”,为东晋偏安一隅做了准备。

侯景之乱:侯景之乱是南朝萧梁时期发生的军事叛乱。548年,东魏降将侯景勾结京城守将萧正德举兵谋反。当时正值梁朝政务松弛,防备松懈之际,侯景军队很快攻陷建康,梁武帝被软禁后饿死,侯景立太子萧纲为傀儡皇帝, 后又自立为帝。 552 年,梁元帝派大将王僧辩、陈霸先攻下建康,侯景兵败被杀。侯景之乱历时五年,在此期间,各方势力连年混战不止,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死亡无数,南方社会经济遭到破坏性打击, 南弱北强的局面由此形成。

河阴之变:河阴之变是北魏末年统治集团间争夺中央政权的一次变乱,因事件发生在河阴县,故名。北魏末年,胡太后专权,朝廷内乱。528年(元泰元年),胡太后毒杀孝明帝元诩,同年,尔朱荣勒兵进京,立元子攸为帝,将胡太后及小皇帝元钊沉于河阴,并召集文武百官加以诛戮,被杀者两千余人,北魏诸王皆遇害,史称“河阴之变”。尔朱荣由此控制北魏政权,北魏政局更加动荡。

隋唐时期

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唐初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而发动的政变。唐高祖李渊称帝

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但在唐建立过程中,李世民战功卓越,大大

威胁李建成的地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李建成拉拢四弟李元吉共同对付李世民。双方结

党营私,斗争愈演愈烈。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先发制人,在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策动兵变,射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取得太子之位。

安史之乱原因:①均田制破坏及土地兼并盛行。由于官僚贵族授予的土地数额高,而平民授田不足,加之永业田、口分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就给土地兼并和大土地所有制提供了机会。高宗武后时,均田制逐渐破坏,土地兼并抬头,社会矛盾加剧,唐朝统治基础遭到严重破坏。②府兵制的终结及“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均田制瓦解,农民土地减少,府兵出征成为一种负担,故而农民想方设法逃避兵役,府兵兵源减少。同时,府兵受到不公正待遇,加之服役期限增加,府兵纷纷逃亡,使得府兵军事力量下降,玄宗从而改征兵制为募兵制,成立中央“彍骑”,边疆设立“长征健儿”。久而久之,中央彍骑腐朽不堪。边疆士兵因长年征战,训练有素,且与边将关系密切,边将又由节度使掌握,故而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③天宝政治危机。统治阶级腐朽,玄宗怠政,杨国忠擅权。④军事危机:高仙芝怛罗斯之战。过程:安史之乱是755—763年间唐朝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一场战争。755年(天宝十四年),平卢、范阳、 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与平卢兵马使史思明伪称奉密诏讨杨国忠起兵叛乱。叛军连败唐军,攻入洛阳,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随即,叛军攻打长安,唐玄宗逃往蜀中,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是为肃宗。肃宗即位后,派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平叛。至763年,史朝义被逼自杀,安史之乱结束。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唐朝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周边少数民族不断侵犯唐朝,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四镇之乱:德宗年间,德宗欲裁撤藩镇引起的四个藩镇的叛乱。建中二年(781)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袭位。德宗欲裁撤藩镇,加强集权,故不予批准。于是李惟岳与魏博、淄青、山南东道三镇节度使反叛。德宗调诸镇节度使兵力镇压,诸镇反而又叛乱,发生泾原兵变。虽然最终平定叛乱,但此后,德宗只能采取姑息政策。

泾原兵变: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节度兵在长安发动的兵变。783年,德宗为解救被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围困的襄城,征发泾原兵及诸道兵马驰援。泾源节度使率兵抵达长安。因犒赏太少,泾原兵拥立朱泚为主帅发动兵变,攻入长安。兵变至兴元元年(784)平定。兵变后,唐中央权力进一步削弱。德宗此后不再相信宰相、将领,开始重用宦官。

甘露之变:甘露之变是唐文宗联合朝官诛杀宦官未遂的政治事变。面对宦官专权,文宗任用郑注和李训来打击宦官势力,835年(太和九年),在文宗朝见百官时,李训等人奏告文宗,称金吾卫厅中的石榴树上有天降甘露,诱骗仇士良等大宦官前往观看,企图将其一网打尽,不料被仇士良看出了破绽,急忙回宫劫持文宗,并派禁军捕杀郑注、李训等朝臣。甘露之变后宦官势力更为强大,成为国家事务的实际决策者。

辽宋金元时期

陈桥兵变:陈桥兵变是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所发动的兵变。后周显德六年,赵匡

胤领兵出征,大军刚出开封,军队便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回师都城,周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称帝,定国号为宋,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陈桥兵变为宋朝的

建立奠定了基础。

靖康之变:靖康之变是指金兵攻陷开封掠走徽宗、钦宗,北宋灭亡的事件。靖康二年(1127),金兵在开封城内大肆劫掠,掳走徽宗、钦宗和后妃、太子、宗戚、侍女等3000余人以及城中全部财物,开封及其附近州县惨遭浩劫,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南坡之变:元朝中后期,皇位争夺造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元英宗在位三年,被御史大夫铁先杀于南坡,史称“南坡之变”。

天历之变:致和元年(1328)七月,泰定帝卒于上都,宰相拥立太子即位。而手握兵权的钦察贵族燕帖木儿却发动政变,迎立武宗次子图帖睦尔,改元天历,是为文宗。史称“天历之变”。

明清时期

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朱棣发动的争夺皇位的战争。明太祖死后,长孙朱允炆继位。时太祖时期分封的诸王势盛,建文帝遂采纳齐泰、黄子澄的计策,实行削藩。1399年,燕王朱棣遂以“清君侧”为名,誓师北平,起“靖难军”。双方军队相互征伐达4年之久,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建文四年)南京陷落,建文帝下落不明,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1403年,朱棣即帝位,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是指1449年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所败,明英宗被俘的事件。1449年,瓦剌兵分四路大举南下,进攻大同,宦官王振挟英宗领兵50万出征。八月初,明军抵达大同,听到前线兵败,便惊慌撤退。行至土木堡时,被瓦剌军所袭,兵士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被杀,此即土木(堡)之变。

夺门之变:夺门之变是明英宗争夺皇位的一场宫廷政变。1449年土木之变后,明英宗被俘,于谦等人遂拥立其弟,是为明代宗,以稳定政局,全力保卫京师。次年,也先以英宗要挟明朝的计谋未得逞,遂将英宗放回,代宗将其禁锢于南宫。1457年(景泰八年),代宗病危,不能视朝。石亨、徐有贞等率兵入南宫,拥戴英宗夺门(东华门)入皇宫,夺回皇位。这一事件称“夺门之变”,也称“南宫复辟”。

庚戌之变: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蒙古俺答汗入侵京师引起的事变。1550年,蒙古俺答汗率大军绕过大同直抵北京城下。后各路勤王军队赶到。兵部尚书丁汝夔执行严嵩的不战政策,俺答汗在城外焚掠八日而退。事后严嵩杀丁汝夔以塞责。因此年为庚戌年,故名。此次事变反映了当时明朝军队的军事力量的下降。

三藩之乱:三藩之乱是指清朝初期,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个藩王叛乱的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为了限制和削弱三藩的势力,康熙借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之机,于1673年下令“撤藩”,同年11月,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接着尚可喜和耿精忠起兵响应,广州、四川、 湖南的一些督抚也加入叛乱阵营,史称“三藩之乱”。康熙采取坚决打击吴三桂但对其他叛乱者实行安抚的措施,历经八年,平定三藩之乱,维护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