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史考研冲刺押题(第一期)

2017-12-12 中国史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论述汉唐文明的异同。

比较汉唐时期的选官制度。

如何评价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简述两次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出现及影响。 

三民主义的内涵及其评价。 

简述洋务运动时期教育的改革及发展。 

 试述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的内容及目标,并结合教育改革的内容及目标进行评论。 

分析评述辛亥革命中革命派与立宪派的作用。 

试述洋务运动时期海军建设及其成就。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论述)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灭的历史必然性。 

论述汉唐文明的异同。

汉唐两代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兴盛的朝代,是两个统一的多民族的朝代。汉唐时期,中国古代的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使中华民族走在了世界文明前列。汉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强盛的大帝国,汉代文化繁荣,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政治(官制)、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唐代在我国文明史中占有特殊地位,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巅峰。其中唐文化独树一帜,可以说唐代文化的独特贡献和巨大价值在后世人的心目中,开创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新纪元。

(1)政治方面

①相同点

秦朝在两世后就被推翻,刘邦建立汉朝;隋朝也在两世后被推翻,李渊建立唐朝。汉、唐都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西汉的汉武帝、唐朝的唐太宗更是历代君主的楷模。两者都是沿袭前代制度而有所更新。汉朝官僚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沿袭秦制而有所更新。唐代的官制基本沿袭隋制而有所更新。西汉与唐朝时期对民族关系的处理及其相似,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其在对外交流方面,都采取了宽容、开放的外交方式。

②不同点

a.汉朝的中央政府还是以三公九卿组织而成的。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三公,即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在汉朝丞相的权力是集中的,可独揽大权,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而且地位相当尊崇。 汉朝基本上采用的是察举、征辟的选官制度。

b.唐朝的政治制度以三省六部制为主要特征。及在皇帝之下,有三省、六部、九侍、五监等官职体系。在中枢机构中,制令机关,封驳审议机关与行政事务机关是分工而又合作的。政务机关和事务机关的职务是很分明的,监察机关也很完备。唐朝所沿用的是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在唐朝开端三省长官都是真宰相,唐中期成为荣誉头衔,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唐朝主要采用科举制来选拔官吏。

(2)经济方面

①相同点

汉唐两朝都是在封建生产关系有所调整的条件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社会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重要发展,农业都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城市。比如东汉出现了“五都”和唐朝出现了“扬一益二”等。

②不同点

西汉初年实行的是休养生息的政策,采取了很所措施,如农业方面的生产工具的创新,灌溉系统的开凿,农业耕作技术的推广(代田法),手工业的发展等。唐朝的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更加繁荣,手工业出现的官营和私营两类。西汉的赋税制度是单一的交税制度,唐朝则出现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3)文化方面

①相同点

汉唐两朝的文化都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在思想、史学、文学和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文化人物。如汉朝的汉赋与唐朝的唐诗;如司马相如,扬雄和李白,杜甫等

②不同点

汉朝初期采取的是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到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是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唐朝则是朴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发佛思想。就史学而言,史学有了卓越的成就,出现了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和他的著作《史记》。唐朝则是刘知几的《史通》、杜佑的《通典》。西汉的文学,主要是汉赋和乐府诗。唐朝的文学主要是诗歌。在西汉的艺术领域里,有成就的是绘画、雕刻、音乐等。唐朝的雕塑很繁荣。

(4)民族关系

汉唐两朝都与周边民族加强了联系,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边疆的开发。比如汉武帝对匈奴的征伐和控制西南夷。唐太宗征伐突厥和被称为“天可汗”等。不同的是唐朝采取了怀柔的民族政策。

(5)对外交流

汉唐两朝都加强了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比如汉朝的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通,唐朝的玄奘西行和海上丝绸之路等。不同点是唐朝在对外交往过程中态度更加宽容并包、吸取周边国家的优秀文化。

综上所述,汉唐两代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等方面各有特点,又存在相似性,唐朝在前代的基础上发展更为繁荣。汉唐文明既有相似又有差异。

比较汉唐时期的选官制度。

两汉与隋唐都是中国的强盛时期,二者在选官制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异同相同之处:

1、都以军功高低选拔官吏。历朝开国之初都免不了一系列战争,而军功的高低同时也是任官高低的标准。

2、恩荫入仕。汉朝的官员往往也选自郎官,郎官来源之一是任子,即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任满三年,可举子弟一人为郎。隋唐时期的很大一部分官员也都来自恩荫入官。

3、推行察举制。汉武帝令地方官员按一定人口比例推举“贤良”、“孝廉”,经过考核则任以官职。隋文帝时一度也曾推行察举制,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以德才二科推举人才。

不同之处汉朝时,1、汉武帝实行征召之制,征召有能力而不肯出仕的人,确认有才能则授以官职;2、选用博士子弟,采用公孙弘的建议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每年考试,凡能通一经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成绩得甲等者可为郎官。而隋唐时期则确立了科举制,通过公平、公正地的考试来选拔人才。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唐朝则进一步发展,分常举和制举两种。

(1)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土、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土两科最为重要。明经考试的内有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能死记硬背即可,考诗赋则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土难。进土虽然难考,但考中后极易飞黄腾达,被视为“士林华选”。常举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2)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性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由兵部主持。

(3)武周时,还专门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

两汉与隋唐的选官制度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隋唐的选官制度很大程度上与两汉的选官制度有着渊源,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前代的选官制度,尤其是科举制的创立,克服了以前选官标准不一、任意性很大的缺点,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的大创举。

如何评价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英明的封建帝王。唐朝主要依靠他的谋略和武功完成了统一大业。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强盛,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成为封建治世的模范,因其年号叫贞观,史称“贞观之治”。他以隋亡为戒,对统治集团的为所欲为有所节制,赋役较轻,人民稍得喘息之机;任人唯贤,官得其人,不因政敌而舍贤才,从各阶层各方面搜罗了许多文武奇才,任用房玄龄、杜如晦做宰相,房有谋略,杜能断事,被誉为“房谋杜断”;善于纳谏,魏征改于直言上谏受到赞赏和信任,魏征以外还有一批重臣经常向太宗诤谏,太宗欣然接受;调整经济政策,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继续采用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吸收庶族参政。“贞观之治”的出现,固然与唐太宗本人的素质和努力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是由于隋末农民战争的推动。农民战争的伟大威力促进唐太宗居安思危,成为有远见的政治家。贞观时期,农民处境有所改善,但是所受压迫仍然很重,阶级矛盾相当尖锐。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根本目的也是在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和地主阶级的永远富贵。

简述两次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出现及影响。 

鸦片战争后,根据不平等条约关于五口通商的规定,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先后对外开放,这是近代以来在中国东南地区出现的第一批通商口岸城市,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又有天津、南京、汉口、烟台等城市,此后,对外口岸随着西方侵略势力的深入而不断增加,呈现由南向北、由沿海到沿江、由东到西递次推进的趋势。 

影响:⑴通商口岸的的设立改变了清政府传统的广州贸易体制,是中国市场进一步向西方资本主义开放,有利于西方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得这些口岸迅速发展为中外贸易中心。⑵通商口岸的出现后,西方列强在这些地方广占土地,建立租界,租界逐渐发展成为“国中之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屈辱。⑶通商口岸作为中国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最多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方式促进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变,起到传播西方现代文明的重要作用。 

三民主义的内涵及其评价。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纳、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代表的清政府,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不是反对满人,而是反对满洲贵族把持的的腐败政权。它的提出,最大限度的孤立了清政府,大大加速了清王朝土崩瓦解的过程。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孙中山明确指出,他所领导的革命,是要改变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人民享有民权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一再强调要把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结合起来,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要一次完成。民权主义的提出,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 

   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它是对土地核定地价,把革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并逐步由国家向地主收买土地,孙中山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暴露出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弊病,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为了使中国在革命成功后避免资本主义的祸害,以防造成新的社会危机,他提出了民生主义,并希望“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评价: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明确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奋斗目标,设计了一个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的解决土地方案。因此,它在本质上是进步的、革命的,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这一纲领又存在明显的缺点,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却不敢公开反对帝国主义,企图用对帝国主义妥协的办法,取得对外的民族独立,这只能是空想。它主张民权主义,但却不敢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它主张民生主义,却又缺乏使农民获得土地的内容,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同盟会纲领中的这些弱点和不足,充分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简述洋务运动时期教育的改革及发展。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开设学校,这就出现了教会学校,它开设了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冲击了中国传统的书院学塾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开办起了某种推动作用。 

中国近代教育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先后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以培养各类洋务人才。主要学习外国语言和西方近代军事、科技。外语学堂主要是为了培养翻译人才,以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和湖北自强学堂为代表。而学习西方军事、科技的学堂主要以船政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水师学堂以及天津武备学堂为代表。这些新式学堂的开办为洋务派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人才和知识分子。 

在开办新式学堂的同时,清政府也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在容闳的倡导和影响下,清政府自1872年起,派遣了四批幼童赴美留学。同时,沈葆桢奏请清政府派遣学生留学欧洲得到批准 ,主要是派遣船政学堂的学生,这就是海军留欧学生的派遣,学习海军的学生回国后,许多人成为北洋海军的骨干。 

      洋务派也翻印了大量的西方图书,把西方的先进科技和一些政治制度介绍到中国,主要以自然科技和应用技术为主,这些对于推动中国的近代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试述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的内容及目标,并结合教育改革的内容及目标进行评论。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主要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制度,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 

⑴创办新学堂。从1901年起清廷就下诏改革书院制度,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寅卯学制”。该章程不仅制定了从蒙养学堂、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直至通儒院的普通教育体系,还制定了初级师范学堂到优级师范学堂的师范教育体系,以及从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到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的实业教育体系. 

⑵鼓励留学。《江楚三折》大力主张到日本留学,并提出奖励办法,得到清廷批准。学部成立后,陆续制定一些留学章程,逐渐形成一套留学制度。留学生有官费和自费两种,资费占绝大多数。 

⑶改革科举制度。1901年起,清政府就开始 54 40275 54 21964 0 0 6162 0 0:00:06 0:00:03 0:00:03 6161科举制进行改革,一方面修改科举考试内容,一方面逐渐减少科举名额。1905年9月,发布谕旨,从1906年起废除科举制度。 

⑷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的更新。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清政府设立管学大臣,但主要管理京师大学堂。1903年改为学务大臣,管理职责进一步扩大。科举考试停止后,成立学部,学部建立后,颁布了学堂考试章程。自此,中国近代教育制度日趋完善。 

评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是清政府主持下进行的,从总体上讲,建立近代教育制度的目标初步实现。“寅卯学制”的实行,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的初步建立。鼓励留学。使中国留学生在20世纪初激增,培养了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有一定推动作用。科举制的废除,扫除了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重要障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当然,教育改革也有一定弊端,比如在学校教育中贯彻“中体西用”原则,教育体制也有一些问题,如学制太长等,但它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是历史的进步。

分析评述辛亥革命中革命派与立宪派的作用。 

     ⑴革命派的作用: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之前,就通过发动一系列的起义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对武昌起义的爆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与保皇立宪思想进行了论战,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做好了舆论准备。在武昌起义前夕,革命派积极活动,在新军中做了大量活动,在武昌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的严重形势下,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光复武汉三镇,取得武昌起义胜利,其他各省革命党人也积极响应,推动革命在全国的发展,取得辛亥革命胜利。从体制外瓦解了清政府的统治。并建立以革命派为主体的南京临时政府,和清廷对立,革命派和袁世凯谈判,推翻了清廷的统治。 

     ⑵立宪派的作用:立宪派在武昌起义前期,积极开展保路运动,特别是四川的保路运动,致使湖北新军去镇压保路运动,造成湖北兵力空虚,为武昌首义成功起了推动作用,在武昌起义成功后,立宪派积极展开活动,策动清朝官员“反正”,推动了辛亥革命在全国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它进入政权后,危害革命党人,并从革命党人手中夺权,南京革命政府成立后,力促与袁世凯谈判,并迫使革命派向袁世凯交出政权,造成恶劣影响,导致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试述洋务运动时期海军建设及其成就。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认识到创办海军的重要性,1863年向英国购得船舰8 艘,由阿思本上校将舰队带到中国,因阿思本企图取得这支舰队的完全指挥权,清政府最后遣散了这支舰队。 

1867年,丁日昌提议设立北洋、中洋、南洋三支海军,分别驻守大沽、吴淞江口和厦门,此后,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仿造轮船陆续下水。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引起清廷大为震动,清政府决议筹建海防,丁日昌再次提出建立三支海军计划,得到朝野赞同。1875年李鸿章和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1879年确定以创建北洋海军为重点。海军舰只除自己仿造外,还向英德购买。1880年,李鸿章又在天津创办水师学堂,以严复为总教习,培养海军人才。 

到中法战争前夕,清政府已建立起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三支海军共43艘,初具规模。但海军初建伊始,自成系统。中法战争中福建海军全部覆灭,南洋海军大受损失,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强海防,“大治水师”,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成立,李鸿章大力加强北洋海军建设,1885年后,李鸿章从国外购买铁甲舰、新式快艇和鱼雷艇共14艘,北洋海军实力大为提高,1888年9月,北洋海军正式建军,拥有大小舰只近50艘,吨位约5万吨,其实力超过日本,并制定《北洋海军章程》,确定了人员编制,并规定每三年操练一次。80年代,李鸿章还先后在旅顺和威海卫设立海军基地,初步建立了海防体系。 

除了海军的舰只、舰队、编制建设外,洋务派还创办军事工业支持海军建设,先后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制造轮船、舰只,也创办了一批军事学堂培养海军人才,如船政学堂和天津水师学堂,并派遣海军留学,为北洋海军培养了大批人才。

根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说明红军长征的必然性?(论述题)

 ⑴军阀混战结束后,蒋介石可以集中全力,对付红军。 

⑵中共的政策出现错误,六届四中全会以后,王明的“左”倾思想在中共党内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一系列问题上出现重大失误,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利,直接导致红军战略转移。 

⑶中国是一个大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东方不亮西方亮,使中国革命又回旋余地,为红军长征提供了现实可能。 

⑷九一八事变后,大势所趋,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而国共两党逆大势,必然导致失败,因而国民党出现政治危机,中共面临失败。 

⑸中央苏区的外部形式决定战略大转移,蒋、共力量悬殊,其他根据地也纷纷向西部转移,中央苏区陷入孤立,而中共在国际关系上强调保护苏联以及福建事变的背信弃义,导致人心丧失。 

⑹中央苏区的内部形势也决定了战略转移,王明“左”倾思想泛滥,实行下层统一战线,打击中间势力,在税收政策和劳动政策上,伤害中小手工业者,剥夺了包括资本家在内的一切剥削阶级的选举权,而长期战争使得苏区日益贫困,资源消耗殆尽。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论述) 

   ⑴《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提出,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阐述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5个条件,即: 

①   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业大国,地方的

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国民党内部纷争,为红色政权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前提,而中国是一个大国也为中国革命提供回旋的余地。 

②     国民革命为中国共产党政权和红军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良好的群众条

件。 

③     全国革命形势是继续向前发展的,中国红色政权也必然会继续发展。 ④     中国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相当数量的正规红

军的存在和壮大。 

⑤     中国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发展的最关键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不出错以

及党组织的发展。 

⑵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中共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紧密结合。 

⑶九月来信:肯定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⑷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次会议奠定了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的基础。 

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正式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理论。 

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阐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把对教条主义的批判提到思想路线的高度,为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奠定了哲学基础。 

⑺中国革命道路理论表述(内涵):把中共(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最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注: 这道题可适当扩展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灭的历史必然性。 

   ⑴南京政权的建立缺乏现代国家的起码条件,缺乏必须的全民性的社会动员。

表现在:

①在乡村,国民党依靠的是土豪劣绅,而土豪劣绅本身与国民党在税收、土地方面存在严重的矛盾,其合作之处仅仅在于镇压农民反抗,所以,国民党并没有得到土豪劣绅的支持;国民党也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原因在于其压迫农民以及苛捐杂税,而且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土地问题,国民党始终没有能很好解决,因此也没有得到农民的拥护。 

   ②在城市,国民党政权得不到工人阶级的支持,原因在于工会被解散,工人组织不合法以及领导工运的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被清洗;在城市也没有得到资本家、资产阶级的支持,因为资产阶级需要的是市场秩序、需要放手赚钱的条件以及政府的保护,但国民党却控制原料、矿产,对其收取苛捐杂税,敲诈勒索,特别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对收复区的接受,严重伤害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因而它得不到资产阶级和资本家的支持。

  ③在军队方面,南京政权得到了黄埔系的支持,但由于北伐太快,简单收编军阀部队,其对军队的控制力大打折扣,加之,南京政权派系林立,内部矛盾重重,内部腐败,战斗力大大下降。 

   ⑵南京政府虽然勉强建立起来,但其政权运行不正常,中央机构本身就是派系的大杂烩,互相勾心斗角,其次在官僚统治下,整个社会腐败堕落。 

   ⑶日本侵华使国民党政权雪上加霜,加快其崩溃步伐,消耗了国民党的物力、人力、财力,而美国对国民党的援助,使得国民政府更加腐败。 

   ⑷蒋介石为自己树立一个强劲的对手—中共,蒋介石对中共采取消灭的政策,以及蒋介石对自己认识不清,中共因其自身的优势,加之民心的影响,中共逐渐趋于优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