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世界史考研冲刺押题(第一期)

2017-12-12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概述战后初期世界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如果考到这一题,可适当添加内容,使之详细)   

 

㈠.世界经济的新变化: 

1.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战后第三次技术革命兴起,引起社会经济的一系列巨变。 2. 世界经济的统一性的加强。表现在:①走向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布雷顿森林体系建

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 

3. 世界经济多样性的新局面:战后世界经济多样性表现在“两种体系,三种国家”的出

现,“两种体系”是指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三种国家”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4. 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战后初期,美国在工业方面,国际贸

易与投资方面,科技与人才方面极具优势,而且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成为最大的债权国和商贸大国。

 ㈡.世界政治的新变化: 

1. 战争结束时国际舞台上的五大国。战后初期,国际舞台上各大国力量发生变化,美国

独占鳌头,苏联成为世界一流强国,英美特殊关系开始,法国大国地位恢复,中国加入大国行列。 

2. 雅尔塔体系确立,美苏两极格局建立。 

3. 联合国成立,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

 

 

分析美苏“冷战”政策的形成。 

  战后美苏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以及国家利益方面产生严重冲突,而国际形势更加重了这一分歧,但是二战刚刚结束,两国不可能爆发新的大规模战争,“冷战”政策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 

1. 美国冷战政策的形成。 

①凯南八千字电报和遏制理论的提出:凯南在八千字电报中,对苏联在战后问题的看法的基本观点及背景进行分析,对官方一级和非官方一级实际政策进行估计,并从美国政策的角度作出实际推断,提出遏制政策。 

②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宣扬共产主义威胁、扩张,号召西方各国联合,依靠美国力量,反对苏联。这是对苏“冷战“的信号。 

③希、土危机和杜鲁门主义出笼。希、土危机为美国全球战略的出台提供时机,而杜鲁门主义的出笼则是美苏同盟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重要标志。 2. 苏联冷战政策的形成。 

苏联在战后推行“安全带”政策,以保障其国家安全,其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是:诺维科夫“长报告”,全面分析了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的意图、目的,以及美国在全球的扩张行为

 

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1.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以及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一步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原则及社会主义方向,结果诱发了政治、经济、社会和联盟的全面危机,直接促成了苏共的瓦解和苏联的解体。   ①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失败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 

  首先,在推行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同时,没有及时调整严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而是实行加速战略,这是走错的第一步。 

  其次,经济体制改革未从农业开始,农业改革滞后,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难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经济体制改革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失误使改革难以奏效。 

  第四,戈尔巴乔夫把政治领域中实行的妥协策略,运用到经济体制改革中来,是导致经济改革踏步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在经济改革没有成效的情况下,不经深思熟虑和充分准备就匆忙地把政治改革提到首位,照搬十月革命提出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结果造成国家权力的失控和国家管理的混乱,使改革失去稳定的社会环境。 

3.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上的失误,在苏联解体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对外政策方面,苏联在国际上长期同美国搞军备竞赛和对外搞霸权主义和扩张主义,军费开支庞大,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苏联对外政策中的大国沙文主义,激化了多年来东欧人民强烈的反苏情绪,东欧的历史性剧变对苏联解体起了促进作用。 

5.外因: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的演变、解体起了催化和促进作用。

.略述亚非会议召开的背景、简单经过和意义。   

㈠背景:   

1. 二战后,亚非地区诞生了一批新兴国家,在其独立后都面临着巩固民族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任务,都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亚非国家的国际地位,开展平等互利的经济文化交流。 

2.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发展睦邻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亚非会议召开

奠定政治思想基础。 

㈡经过: 

1955.4.18到24日,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召开,29个国家出席会议,印尼总统致开幕词。 

     

会议开始两天,有22个国家代表作一般性发言,多数发言围绕会议主题,少数代表提出现在亚非国家 44 36457 44 16186 0 0 8755 0 0:00:04 0:00:01 0:00:03 8753临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共产主义,攻击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周总理发言后,扭转这一趋势,各代表团都接受“求同存异“方针。 

会议后半段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委员会进行讨论,发表《亚非会议的最后公报》  

 ㈢意义: 

1. 它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而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物的国际会

议,会议成果表明亚非国家已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亚非会议始终高举民族独立的旗帜。它的圆满成功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

义,对于正在蓬勃发展的民族独立运动是巨大的鼓舞,加快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步伐。 

3. 亚非会议的国际意义还在于它开始了或增进了亚非国家间的交往或相互了解,找到

了消除隔阂,增强团结的共同基础,会议及其决议创造了一种“万隆精神”。特别是会议谴责了旧的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秩序,主张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4. 亚非会议也使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逐渐为各国所接受,成为处

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主要内容。    

大体说来就是“三减一稳” 

1. 降低个人所得税和减免企业税以刺激储蓄和投资。(大幅度减税) 

2. 在保持高额军费开支的同时,削减联邦政府开支总额的增长率,主要是大幅度削减

社会福利开支。(削减政府开支) 

3.  取消或放宽管理企业的法令和规章,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管制和干预。 

4.  充分利用高利率吸引存款,同时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稳定的货币政策)

 

 

 

 

试析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元化转变的原因 

20世纪70至80年代,两极格局表层下的国际关系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向多元化转变,其原因是: (1)东西方关系进入缓和期。 

(2)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和发展,改变了大国间实力的对比,西欧、日本经济力量的增强,国际地位上升,世界经济由战后初期的美国主导变成了美、欧、日的三分天下。 (3)苏联经过20余年的努力在军事上已与美国势均力敌。 

(4)中苏关系的破裂使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增加并成为国际关系中独立的一“极”;中、美、苏战略大三角扭曲了两极格局。 

(5)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迅速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改变了传统的以民族国家为行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国际关系行为体日益多元化。 

(6)在60年代蓬勃兴起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基础上,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了独立,第三世界展开了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斗争,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加强。 

 

 

如何理解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机遇与挑战并存: 

(1)带给世界积极变化: 

①美国和其他西方经济体依靠这一全球范围的市场革命和技术革命再造了自身和世界经济结构;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通过改革与开放、利用后发优势以及长期积累的基础,也成功地从全球化中获益。 

②推动国际贸易增长,使国际投资不断扩大、金融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各国的生产日趋国际化,跨国公司迅猛发展。 

③与信息革命一起相互作用,使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改变和加速国与国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各国创造了新的增加财富的机会。 

(2)不可避免地加剧和产生一系列问题: 

①集中表现在贫富对比日益悬殊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件的贫富差距,一国内部的两极分化)——反全球化运动 

②增加了经济失控的风险,从而对国家的职能、包括处理国际关系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③生产力涌向劳动力低廉的地区,工业国工人失业严重。 

④金融全球化使国际资本的流动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运行,资本大规模无序流动,酝酿着危机风险,并使一些经济体部分丧失宏观经济决策的独立性和宏观经济的控制能力,经济生杀大权逐渐集中于国际组织与跨国集团,国家主权也遭到侵蚀。如: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 

⑤无序的生产与消费造成环境破坏;全球性问题的凸显。 

⑥一些大国的流行文化当道国际舞台,全球文化多样性面临挑战。

 

试述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美国的影响力几乎无处不在,在国际机制的创建与运行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拓展与美国的合作,防止中美关系的恶性下滑,使中国外交的重点和难点。 

(1)曲折发展:冷战后中美关系因战略合作基础的消失而严重倒退,两国摩擦不断,关系时好时坏。 

(2)原因:①由中美关系曲折发展的过程可见,只要中美关系中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原有问题没有消除,两国关系就只能继续摇摆下去。 

②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增强,美国担心“中国威胁”。 

③中国主张建立“多极世界”和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与美国主张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符。 

④意识形态上的差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人权的不同看法,等等。 (1)孤立主义 

孤立主义是美国早期对外政策的基石,是针对欧洲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其目标是摆脱欧洲列强的控制和影响,巩固美国独立的成果,其实质“只是一个DIZHI欧洲干涉、实现国家自我利益的策略口号。”(该思想的产生过程) 

孤立主义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其三个基本特点是:中立、不结盟、不介入欧洲事务,其核心是不介入欧洲争端。所谓“孤立”,实际上主要是孤立于欧洲列强的纷争之外。 

政治上和外交上的孤立不是绝对地与外界隔绝,也不等于在经济上隔断与外界的联系,经济上的孤立与资本主义的外向性要求相抵触。刚刚独立的美国一方面由于国力弱小、羽翼未丰,无法与欧洲列强搞实力外交,另一方面利用地理上的孤立状态,与欧洲维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以便在与欧洲列强的竞争中保持行动自由。 

孤立主义主要是美国针对欧洲的外交方针和原则,而对于美洲和亚洲则是积极的干预和扩张。孤立主义在以后的美欧争夺中常常成为美国排斥欧洲列强的工具,它不只包括消极的战略防御,也包括积极的战略进攻。在美国漫长的对外政策史中,孤立主义常常与“不结盟”、“中立”、“不卷入”、“不干涉”、“海上自由”等一系列口号联系在一起。 (2)扩张主义 

扩张是贯穿美国队外政策史的最明显、最永恒的主题。美国独立不久后就开始了它对外扩张史上的大陆扩张时期(1775-1897)。1803年从FaGuo购买路易斯安那、1810年和1813年进占佛罗里达等事件是美国独立后大陆扩张时期最初阶段的主要内容。 

驱动美国向外扩张的动力是早期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商业精神和来源于清教主义的“天定命运”说。商业精神与重商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独立后,为了维护本国商业资本的独立发展,争取海上自由、发展中立贸易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来源于清教主义的“天定命运”说使来到北美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自认为血统高贵,他们以“上帝的选民”自居,相信他们征服落后民族和落后文明是上帝赋予的使命。美国人披荆斩棘的拓荒精神与刻苦勤俭的清教主义结合在一起,锻造出了美国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相统一的外交理念,这一理念在美国对外扩张的历程中不时闪现。 结合17、18世纪国际关系史实,理解均势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后,在欧洲各国之间形成了一种均势格局。到了18世纪初,欧洲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西班牙、荷兰、瑞典和波兰沦为二流国家,FaGuo、英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五强崛起。它们成为18世纪欧洲外交舞台上的主角,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外交思想。欧洲大陆中心地带的发、奥、普渐成三足鼎立之势,维持着一种均势。欧洲侧翼的两各国家——英国和俄国在努力确保欧陆均势的情况下,向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这一时期“均势”具有以下特点: 

(1)欧洲大陆间的力量平衡通过“均势”得以维持,欧陆几大国基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状态,隔海相望的英国扮演着制衡者的角色。 

(2)为了维持大国间的力量均衡,不惜牺牲战败国和小国的利益,对它们的领土进行肆无忌惮的分割、蚕食、吞并。 

(3)通过均势防止了大国间战争的进一步升级和对现存秩序的破坏。 

(4)各大国各自发展了自身的实力,相近的实力保证了均势的实现和国际体系的稳定。 

(5)这时的“均势”原则只适用于欧洲具有共同传统的大国,并借此来保证大国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统治。换句话说,此时的“均势”格局只是欧洲大国权力关系和结构的一种反映,“均势”原则也只是 欧洲大国间制定和遵循的外交游戏规则,并不适用于世界其他地方。 

 

冷战后第三世界不断被边缘化的原因 

“第三世界”一般就是指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冷战结束之后,第三世界在危机与嬗变中抉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本身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经济有所发展。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目前的世界经济版图中,还有许多国家仍然处于欠发达状态,使之难以融入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来,从而出现了不断被边缘化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1)深刻的历史根源:长期作为西方国家殖民地,饱受掠夺与蹂躏。其经济发展主要是为了给西方国家提供各种原材料和市场,经济结构单一,依赖性强,产业基础薄弱;其政治发展模式主要是被西方国家强加给的,由于照搬模式而常常与本国国情不符,致使国内政局不稳、社会混乱,不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2)冷战的终结把第三世界置于一个非常困难的境地。原来作为美苏争霸争夺对象的第三世界的外援急剧减少,再加上受国际经济旧秩序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许多国家的出口能力进一步下降,一些严重依赖外援的国家面临严重困难,经济普遍恶化。贫富悬殊和政治腐败盛行,加剧民众的不满。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少有的历史机遇,也是空前的严峻挑战。一些本身内部条件恶劣的国家在全球化面前受到的是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急剧扩大,贫困问题更加突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南北经济、技术差距进一步拉大,发展中国家在南北关系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4)西方人权与民主化的压力以及政策的失误。在内部民主化与多样化的要求、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诱压下,第三世界国家大多选择了西方的多党制、代议制道路,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有成功者,亦有失败者。在民主化进程中,一些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部族矛盾爆发出来。拉美民主化进程并未改善其经济形势;非洲的民主化浪潮使经济在缓慢的发展中有所起色,但并未能阻止其在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命运。一些社会经济政策的失误又造成了人口爆炸、环境恶化、粮食产量下滑等一系列危机。如非洲的许多国家。 

(5)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国际金融风险增大,发生在拉美和东亚的金融危机给相关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导致了一些国家的政权变更。1997年夏,规模空前的东亚金融危机铺天盖地而来,使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人民几十年来的奋斗化为乌有。 

(6)内战和地区冲突。一些地区因民族矛盾、宗教对立、领土纠纷、资源分配等引发的内战和冲突时有发生,使这些地区的恢复和发展面临十分艰难的前景。如:波黑内战、科索沃问题、巴以冲突、印巴冲突、朝鲜半岛问题、索马里内战、埃厄全面冲突、卢旺达大屠杀、刚果持久的内战,等等。这些冲突久拖不决,并呈现顽固化、持久化趋势,使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上始终无法摆脱动荡不宁的负面形象,严重影响第三世界国家的整体发展。 

(7)无力解决所面临人口、资源、环境、难民、恐怖主义和跨国界犯罪等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综上所述,冷战的终结和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使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通过自身的改革或通过地区联合,走上了自强之路,但同时,还有不少国家则被进一步边缘化,甚至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而创其存在的经济危机引起政局的动荡,政治动荡反过来又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调整和复兴,使众多第三世界国家面临日益严峻的局面。贫困、疾病、冲突、生态破坏等仍是困扰第三世界发展的主要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没有给第三世界带来实惠,发而加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些并非仅是第三世界的问题,也是向我们这个“地球村”发出的世界性的挑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