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世界史考研冲刺押题第二期

2017-12-14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论述哈拉巴文化主要文化成就,

婆罗门教和佛教有哪些异同之处?

简述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公元前后到15世纪左右亚欧大陆主要游牧帝国的兴衰

试论德里苏丹国家对印度封建文明的影响

简述大陆封锁

普鲁士成为德国统一领导者的原因。

战后美国内政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论述二战后美国外交演变

 

 

 

论述哈拉巴文化主要文化成就,

分以下几个方面:

(I)哈拉巴文明属青铜时代的文明。人们已经能够制造铜和青铜的武器和工具。

(2)居民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是农业,种植大麦、小麦、稻、棉花、胡麻等。另外还有蔬菜、豆类、瓜果、椰枣等园艺作物。

(3)畜牧业方面,已经驯养的牲畜有水牛、黄牛、山羊、绵羊、象、狗、鸡、骆驼等,这些驯养的动物,既是耕耘、运输的工具,又是人们肉食的来源,羊毛还可以做纺织原料。

(4)手工业方面,有粮食加工、棉毛纺织、制陶、冶金、珠宝制造等工业部门。其中纺织业中出现了纺锤、纺轮和染缸。表明纺织业发展很快。

(5)在印度河流域出现了计量工具——石制的或粘土烧制的砝码、青铜杆尺和介壳尺,表明已有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也表明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商业贸易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本地区,而且扩大到两河流域。

(6)哈拉巴文明是一种建立在农业之上的城市文明。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两座城市人口数量均在3.5万人左右。摩亨·佐达罗城遗址保存较好,有卫城和下城。卫城中心有一个大浴池,尤为引人注意,可能是举行宗教洗礼用的。下城大街小巷井井有条,有灯柱,有砖砌的下水道。建筑物有楼房,也有茅舍,表明人有穷富之别和阶级差异。

(7)出现了文字,主要保存在石、陶、象牙等制成的印章上,有些器物上留有简短铭文,表明已进入文明时代,但这种文字尚未释读成功。

    综上所述,当时的哈巴拉文明已迈人国家的门槛,哈拉巴、摩亨·佐达罗等大城市都是早期国家的统治中心。

 

婆罗门教和佛教有哪些异同之处?

佛教与印度教同样都产生于以婆罗门阶级为中心的印度,但印度教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为三大纲领,夹带着浓厚的神权色彩;佛教却否认印度教原有的万能之说,主张四姓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以现实人生的考察,着重实际的修持与体证。于是,两教不同的诉求方式,形成各自独特的思想体系。

(1)否认“梵”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关于人类的起源,婆罗门教主张人是“梵”创造出来的,梵天创造宇宙,主宰人类的命运。人们必须服从神的权力,崇拜主神赐给人们的生活,严格遵循既有之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受限于神权宗教的思想底下。佛教针对婆罗门教的神创说,提出业感缘起说。佛陀指出,人们的命运,决定于自己相续流转的身、口、意三业,起惑、造业、感果,感果时再起惑、造业,循环往复。佛陀认为只有业才是一切有情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在古代印度神权弥漫的社会里,佛陀敢于否定“梵”的权威,不承认它是造物主,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神造归结为人为,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2)反对常恒独存的宇宙本体:婆罗门教把“梵”作为宇宙的本体,或宇宙生起的最高原理。“我”是个人的主宰和本体,人们应当修行达到“梵”、“我”一致的境地,才能得到解脱。佛陀提出宇宙间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现象,都是缘生缘灭,三世迁流,没有常恒、独存的实体。

(3)反对严苛的修行方式:佛教与印度教都主张透过修证的方式,完成身心的苦恼束缚解脱。但在修行内容上,婆罗门教除了要学习吠陀、祭祀、布施、苦行之外,更须舍弃名利、妻儿亲朋,出家修习瑜伽禅定,使心寂静;由此认识自我,才能得到“梵我一如”的正智,体悟“梵我一如”的真解脱境界。佛教的看法则不同,在修持实践上,强调自我觉照的工夫,认为解脱必须经由四圣谛的亲身体悟,在缘起思想的前导下,依八正道行持,证入“无我”自在的究竟空性中。

就持戒而言,印度教实行人生的四个行期: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与云游期;按照每个阶段规定的义务,致力履行祭祀、祈祷、持戒及禁欲等,以求解脱。佛教除了在家信徒之外,更有戒律严谨的僧团组织为圭臬。二者虽同样奉行“五戒”,但佛教着重生活的实践,令人容易遵行。

相较于印度教的苦行、祭拜的种种苛刻条件来说,佛教认为诸法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因此采取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修持,与慈世济物的利他行。

(4)反对祭祀:祭祀万能是婆罗门教三大特点之一。古代印度,一家设一火,一年到头,长燃不熄。把人类所需要的食品,如瓜果、米谷、乳酪、牛羊等投到火里,作为祭品。这些祭品被火烧时,气味升到天上,天神食后,生欢喜心,就能保佑你的家庭五谷茂盛,牛羊繁殖。佛陀认为祭祀天神、屠杀牛羊、耗费财物。除了增长罪愆,加重负担,给人们带来巨大痛苦之外,毫无益处。

(5)反对种姓制度: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规定:婆罗门掌握祭祀和文教;刹帝利掌握军政;吠舍是商人、手工业者和一部分农民;首陀罗是农人、牧人、仆役和奴隶。婆罗门教严守种姓制度的界限,绝对不可逾越。佛陀则主张四姓平等,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是未来的佛,佛和众生平等无二。”

(6)尊重妇女:在古代印度社会里,妇女的地位很低。妇女是没有出家的权利的。而佛教则准许妇女为出家弟子,建立女性僧团。

简述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随着佛教的发展,到公元一世纪时,佛教又开始出现了一个新学派。这样学派自称其教义是“大乘”,而把以前各派教义贬称为“小乘”。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早期佛教只以佛陀为导师,不以他为神,不崇拜他的偶像;大乘佛教则以佛为神,并有不同的化身和无边的法力,崇拜佛的偶像。这一变化是佛教受了其他宗教影响的结果。

    (2)早期佛教认为,要超脱生死轮回,就必须自已切实修行,甚至要出家过乞讨度日的生活;大乘佛教则认为,信徒可以作为居士,可以过家庭生活,照常经营生计,只要乐于布施,就算修了功德,甚至只要诚心念佛,就可以超脱轮回。

    (3)早期佛教认为,人们通过修行,可以超脱生死轮回,达到自救的目的;大乘佛教则认为只要悟彻教理,人人可以成佛,不仅自救,而且要救人。这使得大乘佛教成为更为积极传教的宗教。

    (4)早期佛教大体主张“我空法有”,只否认主观的我的真实性,而不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大乘则主张“法我皆空”,把整个客观世界都认为是虚幻的,这一变化是佛教在哲学上彻底唯心主义理论化的结果。

公元前后到15世纪左右亚欧大陆主要游牧帝国的兴衰

公元前后到15世纪左右亚欧大陆兴起了许多游牧帝国,它们主要分布在农耕世界的北方。它们东起西伯利亚、蒙古草原,经中亚细亚、里海、咸海和高加索,直至欧洲黑海北岸和喀尔巴阡山麓,形成的一条长弧形的游牧世界。游牧帝国的兴衰很值得人关注,主要的游牧帝国及其兴衰如下。

(1)东亚

①匈奴帝国

匈奴于公元前3世纪末迄公元3世纪初,称雄北方游牧世界。大漠南北的蒙古草原都受其控制。汉朝初年,汉王朝与匈奴交兵,屡战失利。汉武帝时对匈奴开始进行反击,匈奴屡屡败北。之后匈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不断加剧,五单于争位,内讧不已,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郅支单于被迫西徙,后被西域汉将所杀。而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公元前51年降汉,恢复了汉与匈奴之间的和平交往。南匈奴移居塞内,分布于晋陕北部和内蒙西部地区,逐渐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

②鲜卑帝国

汉初东胡为匈奴冒顿单于(公元前209~前174年)击破。其中一支退居大兴安岭的乌桓山,故称乌桓;另一支退居大兴安岭北段的鲜卑山,故称鲜卑。北走的鲜卑,初因乌桓阻隔,未及通汉。后来势强,匈奴西徙,其尽占匈奴之地。2世纪时鲜卑占据匈奴领地,称雄塞北。4世纪西晋灭亡后,鲜卑陆续在今天的中国北方建立前燕、代国、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及北魏等国,而漠北则由鲜卑别支柔然称霸。

③柔然帝国

4世纪西晋灭亡后,鲜卑陆续在今天的中国北方建立前燕、代国、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及北魏等国,而漠北则由鲜卑别支柔然称霸。439年北魏统一北方,之后时常与柔然发生冲突。而后北魏经历“六镇之乱”后分裂成东魏、西魏,东魏、西魏,随后也分别被北齐、北周所篡。最后北周统一华北,于581年因杨坚篡位而亡。而称霸塞北的柔然汗国也于552年为突厥汗国所灭。

④突厥帝国

突厥汗国是六世纪中叶崛起于漠北的、由突厥人建立的以游牧为主的部落联盟国家。583年因隋分化离间突厥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并分别于630年与657年亡于唐。682年后突厥复国,共立国193年。曾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等朝造成很大威胁。744年八月,乌苏米施可汗被拔悉蜜部所杀,其弟白眉可汗即位。此时,回纥、葛逻禄共杀拔悉蜜颉跌伊施可汗。唐玄宗派王忠嗣出兵进攻突厥,745年正月,回纥怀仁可汗击突厥白眉可汗,杀之,献于唐朝长安。后突厥灭亡,阿史那家族完全丧失了草原的统治。

⑤回纥(鹘)帝国

744年,回纥突厥人取代了东突厥在蒙古的帝国。回纥可汗很乐意接受唐肃宗的要求,肃宗答应将唐朝公主嫁给他。从漠北来的回纥军队随即配合大唐帝国军队,在从叛军手中夺取洛阳城的战斗中(757年)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唐肃宗对回纥首领大加感谢和封官。当回纥军返回漠北时,唐肃宗答应每年给回纥绢帛两万匹。然而,在取得文明的过程中,回鹘人可能衰弱了。840年,一些仍处于更加原始状态的突厥人,即叶尼塞河上游的黠戛斯人,占领了回鹘都城哈喇巴喇哈森,杀回鹘可汗,推翻了回鹘帝国。

(2)中亚

①贵霜帝国

鼎盛时期:127年~230年。贵霜帝国的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绵延至里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贵霜帝国在迦腻色伽一世和其承继者统治之下达至鼎盛,曾拥有人口五百万,士兵二十多万,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至公元4世纪,东印度的笈多帝国兴起后,再次统一北印度。这时西北印度贵霜诸王公的残余势力,便处于笈多帝国的控制之下。北方的嚈哒对大月氏贵霜残部攻击,贵霜从此一蹶不振。

②安息帝国

安息帝国是亚洲西部伊朗地区古典时期的奴隶制帝国。建于公元前247年,开国君主为阿尔撒息,公元226年被萨珊波斯代替。帕提亚帝国位于罗马帝国与汉朝中国之间的丝绸之路上,成为了商贸中心。它被认为是当时亚欧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贵霜帝国并列。全盛时期的帕提亚帝国疆域北达小亚细亚东南的幼发拉底河,东抵阿姆河。不过,内部斗争及长期与罗马的战事削弱了安息帝国,很快便被萨珊王朝取代。

(3)欧洲

①日耳曼人建立的各国

a.西哥特王国

419年,西哥特人在土鲁斯建立第一个得到罗马承认的蛮族王国,即西哥特王国。西哥特王国建立后,随即向比利牛斯山以南扩张,进入北非,占据西班牙和南高卢广大地区。尤里克国王统治时期,国势臻于鼎盛,幅员辽阔:以伊比利亚半岛为主,北至高卢南部的卢瓦尔河,东至罗纳河,并于481年夺取普罗旺斯。507年,西哥特的高卢领土全被法兰克人征服。711年西哥特王国被阿拉伯人征服。

b.勃艮第王国

勃艮第人原属斯堪的纳维亚日耳曼人的一支,分布于波罗的海的勃伦霍姆岛上和波罗的海南岸地区。1世纪时迁至维斯杜拉河下游,后又西迁至罗马边界莱茵河一带,中心在沃姆斯。5世纪中叶进占罗纳河和索恩河流域,建立勃艮第王国。贡多巴德统治时期(474~516年),王国臻于鼎盛。勃艮第习惯法汇编成《贡多巴德法典》。其子西吉斯蒙德信奉基督教,修建修院。534年,勃艮第被法兰克人征服,成为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

②阿瓦尔汗国

公元552年,柔然为突厥所败,部分柔然人西迁欧洲。6世纪后半期,阿瓦尔人以多瑙河中游潘诺尼亚平原为中心建立阿瓦尔汗国。7世纪时阿瓦尔人势力强盛,经常袭击德意志、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7世纪前半期,拜占廷也受到极大威胁。7世纪后半期阿瓦尔汗国发生内讧,势力逐渐衰落。805年,阿瓦尔汗国亡。

(4)蒙古帝国

蒙古帝国是世界历史 45 45446 45 20492 0 0 8427 0 0:00:05 0:00:02 0:00:03 8425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在全盛时期,它东起朝鲜半岛,西达波兰,北到北冰洋,南至太平洋和波斯湾,包括几乎整个亚洲和大部分欧洲。蒙古帝国在建立过程中,逐渐形成许多层次不同的封建领地,各封地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封建王国。蒙古四大汗国即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1259年蒙哥汗死后,蒙古帝国的短暂统一随之告终。继任大汗忽必烈的权力仅限于东方。此后元朝和西方的四大汗国,各自独立地发展下去。

①钦察汗国

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领有咸海、里海以北地区,东起叶尼塞河,西至多瑙河下游,南迄高加索,北括俄罗斯,又称金帐汗国。1243年,拔都建都萨莱,成立钦察汗国,并将咸海东北之地分给斡鲁朵,称白帐汗;将咸海以北、西至乌拉尔河之地分给昔班,称蓝帐汗,皆总领于拔都金帐汗之下。钦察汗国承认元朝皇帝的最高权威,礼仪上处于宗藩地位。到别儿哥汗时期,实际独立,建新都萨莱。14世纪,达于鼎盛。乌兹别克汗死后,钦察汗国逐渐衰落。15世纪分裂为众多小汗国,1502年被克里米亚汗国灭亡。

②察合台汗国

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包括天山南北路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土地,建都阿力麻里。元初,反对忽必烈大汗政权,1301年归顺元朝。1310年,合并窝阔台汗国的土地,达到全盛时期。14世纪前期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察合台汗权力衰落。1370年,西察合台汗国为帖木儿帝国所灭,东察合台汗国分裂为若干小国,16世纪逐渐衰亡。

③窝阔台汗国

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建都叶密里。1260年,忽必烈称帝,海都以太宗嫡孙不得立为由,先后联合阿里不哥、乃颜、笃哇争夺帝位,多次击败元军。1301年,海都兵败而死,其子察八儿归服元朝。1310年,窝阔台汗国基本上并入察合台汗国。

④伊儿汗国

拖雷子旭烈兀的封地,疆域东起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北自高加索,南抵印度洋。阿八哈汗时期,先后击败钦察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入侵,又与埃及马木路克王朝作战,侵入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其境内民族众多,主要有蒙古人、突厥人、库尔德人和波斯人等,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合赞汗死后,权臣专政,内乱迭起。对外马木路克王朝作战失败,又遭到钦察汗国的侵略,日益衰落。1388年,为新兴的帖木儿帝国所灭。

 

试论德里苏丹国家对印度封建文明的影响

(一)政治制度:

①德里苏丹国改变了印度传统的政权形式,采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神权政体,其社会基础是进入印度的突厥、波斯和阿富汗人组成的军事贵族。

②苏丹作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君权和教权于一身。

③德里苏丹国的中央政府由若干个部(即迪万)组成,分别掌管税收、司法、军事、驿政和文书等。德里苏丹国废除了印度传统的官吏世袭制度,各部长官由苏丹任命,首席大臣为维齐尔。

④德里苏丹国统治的印度划分为若干行省,各省以下再划分行政区,行省长官称为“舍克”。此外,各地印度王公拥有极大的权力。

⑤德里苏丹国拥有较大规模的常备军,兵源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以及印度血统的穆斯林。

(二)土地制度:

①德里苏丹国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苏丹名义上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拥有者。

②“哈斯”是由苏丹直接支配的土地,由中央财政部门管理,收入供中央政府开支和宫廷消费。

③“伊克塔”是苏丹以服军役为条件分封给穆斯林战士的土地,这是主要的土地占有形式。

④神庙土地包括苏丹国家赏赐给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的土地“伊纳姆”和赏赐给清真寺的土地“瓦克夫”,占有者拥有世袭享用的权力。

⑤印度王公占有的柴明达尔。

(三)影响:

    德里苏丹国时期伊斯兰教的广泛发展,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伊斯兰教的传播加深了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对立,导致了尖锐的宗教矛盾;另一方面,占人口大多数的土著居民信奉的印度教与统治集团大力提倡的伊斯兰教频繁接触,相互之间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巴克提教派运动就是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既彼此对立又相互影响的产物。

简述大陆封锁*

1806—1814年拿破仑为反对英国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政治措施。拿破仑在特拉法加海战失败后被迫放弃侵英计划,转而对英实行经济封锁,以切断英国对反法同盟的经济支持,确保法国在欧洲的霸权。

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规定:所有隶属于法国的各国,不准与英国发生贸易关系,并断绝一般来往;对法国统治下的欧洲的英国侨民,一律宣布为战俘;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船,全部没收。此后,拿破仑又陆续颁布了《华沙敕令》《枫丹白露敕令》和《米兰敕令》,将大陆封锁政策推向了中立国家。《米兰敕令》宣布,不属于英国及其殖民地的产品,必须出示原产地证明方能运进大陆;中立国船只凡曾在英国靠岸者,货船一并没收;在海上曾屈从于英国要求者,则视为已被“剥夺国籍”,予以捕获。进一步加强了对英国的封锁。

大陆封锁促进了法国某些工业部门的发展。这一政策虽给英国造成了严重困难,但英国实施的反封锁亦给法国和大陆各国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大陆封锁体系充满不可调和的矛盾:亲族的离心力和占领地区的反抗。随着法军军事优势的丧失,大陆封锁体系于1812 年后逐步瓦解,1814年拿破仑战败后,大陆封锁政策被取消。

普鲁士成为德国统一领导者的原因。

普鲁士成为德国统一领导者的原因有:

(1)普鲁士所依靠的是一个力量雄厚的容克阶级。容克地主自从17世纪以来就拥有强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他们不但独占了普鲁士政府、军队中的要职,而且也是资产阶级化了的财力雄厚的统治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不同,容克阶级虽然在政治上极端反动,却是一个富于进取的阶级,他们有能力支持普鲁士王朝完成统一大业。

(2)普鲁士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其现役军人在人口总数中的比例占欧洲第一位,每年的军事拨款在预算总额中的比例也是最大的。而且,它的军队训练有素,因而战斗力很强。他们的军事统帅也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因为普鲁士自从17世纪以来,就不断靠对外战争扩大疆域。

(3)普鲁士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农业,这成为其强大军事力量的重要源泉。

(4)普鲁士有完善的行政系统和教育制度,从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工作效率高的、忠于职守的管理人才。在康德哲学熏陶下,普鲁士官僚都养成一种自觉的工作责任心,这不仅是普鲁士国力强盛的重要根源,而且也为它领导全德统一提供了重要条件。

(5)容克作为普鲁士的统治阶级,素来好战,抱有无止境的领土野心。他们多年来就梦想把自己的统治扩大到整个德意志。而且,容克大部分已资产阶级化了,他们和资产阶级一样,也迫切要求统一,以便于自身经济的发展。

(6)普鲁士的宰相俾斯麦的才干和主观努力。

因此,德意志的各种力量的对比,决定了只有普鲁士王朝有力量完成统一任务,决定了统一只能走“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道路。

 

 

战后美国内政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   第一阶段: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的恢复与过渡期,奉行凯恩斯主义,干预主义继续发展,领导战后新技术革命,美国经济在生产、贸易、金融等领域都确立了世界性主导地位,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创造了“丰裕社会”、“黄金年代”的景象。不过,这一时期,美国仍然局限于自由竞争体制内,并未像西北欧国家那样建成福利国家体制,同时,政治上出现短暂的极右势力的泛滥,社会反抗运动初步兴起;

杜鲁门的“公平施政”政策:19454月,杜鲁门继任总统,推行所谓“公平施政”的社会经济政策:第一,《1946年就业法》,联邦政府协助增进就业;第二,实行廉价民用住宅建造计划;第三,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提高最低工资限额;第四,扶植农业。此外,杜鲁门还提出了关于实行国民健康保险等法案,但未被国会通过。“公平施政”是罗斯福新政在战后初期条件下的继续,但成就有限,美国仍然维持着自由竞争体制的基本形态。

艾森豪威尔的“中间道路”:19531月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力图走一条介乎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和新式的国家干预之间的“中间道路”,即所谓“现代共和党主义”。一方面试图通过削减开支、平衡预算、减少政府干预等共和党的传统做法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沿袭并发展了民主党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如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提高救济金额、放宽退休年龄、通过民权法(1957)和国防教育法(1958)。“中间道路”是传统的共和党主义和罗斯福新政的折衷,是在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问题上的折衷调和。

麦卡锡主义:战后初期,美国政治史上出现过一个短暂的极右思潮泛滥的时期,麦卡锡主义的形成是顶峰。1950 2 9 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发表演说,声称共产党力量已渗透到美国政府机构内部,要求清洗。在社会右翼势力和共和党人的支持下,麦卡锡对杜鲁门的民主党政府发起攻击,在美国社会中掀起了一股极右潮流。从此,麦卡锡开始了对共产党法西斯式的迫害活动,以他名字命名的“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统治的时期,被称为“麦卡锡时代”或“黑暗时代”。1953 年艾森豪威尔上台后,麦卡锡进一步干预政和军方内部事务,终于引起统治集团的恐惧,1954年底,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谴责麦卡锡的决议案,麦卡锡主义从此衰落。麦卡锡主义是战后美苏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所遭受的一连串挫折的产物。他根植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反动内外政策,特别是全球霸权主义。

②   第二阶段:从肯尼迪到卡特的向福利国家转型时期,60 年代,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继续深化,经济快速发展,70 年代,尤其在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经济陷入“滞胀”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在社会领域,一方面是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另一方面是黑人民权运动、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新左派运动、反战运动和女权运动等社会反抗运动的风潮激荡;

新边疆运动:1960 年,肯尼迪就任总统后,为应对苏联在空间技术上、西欧和日本在世界市场上对美国的挑战,提出开拓“新边疆”的口号,对外争夺世界霸权,对内实行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空间技术、刺激经济发展、完善社会福利与保险体系、结束种族歧视等。新边疆运动的发起意味着政府干预的深化、赤字财政的常规化,标志着美国向福利国家的转变。

“伟大社会”:1963 11 22 日,肯尼迪遇刺身亡,副总统约翰逊继任,宣称继续肯尼迪的事业。1964 5 22 日,约翰逊在密歇根大学发表演说,提出建设“伟大社会”的构想,美国福利国家体制得到空前发展。联邦政府通过了多项教育和医疗立法,社会性开支和补贴大大增加,城镇居民住宅得到改善和发展,提出一系列反贫困计划,向贫困宣战,保障黑人民权,促使国会先后通过了三个民权法案。

“新边疆”和“伟大社会”的评价:肯尼迪的“新边疆”和约翰逊的“伟大社会”是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历本主义发展模式的调整,标志着美国式福利国家的形成。改革推动了社会权利与社会公平的发展,但是,长期的赤字财政酝酿着结构性通货膨胀,削弱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为70 年代的滞胀危机埋下伏笔。

黑人民权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在美国仍然严重,占美国人口11%的黑人生活在美国社会的最底层,高失业,低工资,遭受种族隔离的不平等待遇。从50 年代中期起,美国黑人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对种族歧视、争取民主权利的运动。运动由1955 年底的黑人抵制公共汽车运动开始,经过1956-1963 年的非暴力抵抗阶段,1964-1968 年的武装抗暴阶段。最著名的运动有1957 年的“小石城事件”、1960 年的餐馆就餐抗议运动、1961 年的“自由乘客”运动、1963 年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牧师领导的自由进军运动等。60 年代末、70 年代初,金等运动领袖的遇害使民权运动遭遇挫折,走向衰落。黑人民权运动迫使美国国会和政府在60 年代通过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消除种族歧视的法律和法令。

“新左派”运动:20 世纪6070 年代兴起的以美国中产阶级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文化运动,社会反抗运动风潮的一部分。运动没有明确政治纲领,内部思想主张不一致,与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女权运动等相互交叉,反映了科技迅速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加强背景下的社会心理异化现象。

尼克松改革:1968 年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尼克松上台后,美国经济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尼克松政府认为这是由伟大社会运动造成的。于是推行共和党传统的保守措施,结果出现明显的滞胀迹象。1971 8 月,实行新经济政策,削减联邦政府开支,执行分阶的物价-工资管制。在社会福利体制方面,实施新联邦主义,停止或缩减约翰逊政府伟大社会政策,推行“分享岁入计划”,把一部分联邦政府的权力和相应的政府岁入交给地方政府,来减轻联邦政府的经济负担,形成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间的新平衡。尼克松还推行“家庭援助计划”,以“工作福利”取代一般福利。尼克松的福利改革在各方力量的抵制下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经济改革也以失败告终,美国经济开始陷入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

“滞胀”:战后资本主义危机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以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为特征,于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出现,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加剧,绵延十年之久、蔓延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其产生与战后各国国营经济成分比重达、生产效率低、亏损严重和社会福利开支大、财政负担沉重有关,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经济危机周期性规律的特殊体现。

水门事件:1972 6 7 日晚,5 名闯入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窃取情报的人被捕,案件涉及尼克松竞选连任班子的主要工作人员,尼克松卷入掩饰活动。1974 年最高法院通过了美国诉尼克松一案,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开始公开辩论弹劾尼克松的动议。8 8 日,尼克松被迫宣布辞职,福特接任总统。

③第三阶段:从里根上台至今的新保守主义改革时期。在经济上,实行减税、放松管制等改革,减少政府干预、还权于市场,在社会福利领域,推行以削减开支、私有化、市场化为内容的福利体制改革。克林顿继承了里根改革的基本思路,力图恢复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体制,以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里根革命:1981 年,里根上台后,开始推行“新保守主义”改革。目的:摆脱滞胀危机恢复全球霸权;理论基础:放弃凯恩斯主义,转向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原则:以“新保守主义”改革福利国家体制,即宣扬建国时期,尤其是体现在宪法中的传统的自由主义,减少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的干预,还权于市场和社会,企业自由经营、社会自治;措施:四根支柱——大幅度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放松政府管制、抑制通货膨胀;成就与问题:突破滞胀困境,推动经济复苏,恢复外交强硬姿态,问题在于带来高额财政赤字、贸易逆差,扩大两极分化,加剧社会冲突。“里根革命”是对罗斯福新政以来主流政策导向的逆转和发展模式的调整,以传统自由主义的适度回归来救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问题。

美国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美国政府扩大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加紧推行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措施;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侵略扩张的刺激;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廉价原料和燃料;垄断资本利润迅速增长、投资日益扩大。

论述二战后美国外交演变

以苏东剧变为界,经历了由冷战时代到后冷战时代外交思路的转变。在冷战时期,美国外交以美、苏之间的对峙、争霸为中心,采取了遏制战略、和平演变战略、尼克松主义和新遏制战略等政策,体现了由强硬到软化,再趋强硬的发展轨迹;后冷战时代的多极化世界格局中,倾向于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发展多边关系,维持自身在世界体系中的支配性地位。

第四点计划: 1948 年”杜鲁门就职演说四点行动计划的第四点,第二年初美国政府初抛出“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计划”,又称为“第四点计划”,试图利用其经济技术优势,拉拢亚非拉国家和人民,扑灭革命运动和排斥老牌帝国主义势力,为美国资本扩张铺平了道路。实质是其加强对外经济扩张,揭制共产主义,控制不发达的受援国,是战后美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一个步骤。

多米诺骨牌理论:1954 4 月艾森豪威尔声称如果印度支那陷入共产党统治,东南亚其它地区将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很快陷落,只要一个东南亚国家沦陷,都将导致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倒向社会主义。这就是所谓“多米诺骨牌理论”。此理论表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反对共产主义,并导致美国插手越南事务和越南战争爆发。

肯尼迪的“和平战略”: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和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促使美国当局对苏战略的和平主义转向。艾森豪威尔的国务卿杜勒斯主张对第二、三代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实施和平演变战略。这一战略到肯尼迪时期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肯尼迪上台后提出“和平战略”,即在实力地位的基础上,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口号下,通过援助、贸易、旅行、科技与文化交流等和平手段,削弱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对苏联的经济和意识形态的依附,将其吸引到西方“自由世界”中。同时,“和平战略”也可应用于第三世界国家,以“粮食用于和平”计划等途径,将其纳入美国战略轨道。作为和平手段的军事保障,肯尼迪提出既准备打有限核战争和核大战,也准备打常规战争与特种战争的“灵活反应战略”。“和平战略”的提出并不代表冷战对峙格局的缓和,只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

尼克松主义: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尼克松时期的美国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外交政策,被称为尼克松的“新亚洲政策”,或“尼克松主义”。19702月,尼克松作《70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争取和平新战略》的报告,是尼克松主义的补充,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作为“新的和平战略”的三大支柱;1973年,美国与越南签订停战协定并从越南撤军,谋求同中国对话,对苏联推行“缓和”外交,重新调整与西欧、日本的关系。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成为尼克松政府对外政策指南,对以后历届政府的外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里根的新遏制政策:里根上台后,对美国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提出新的“遏制”政策,基本方针是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改变70年代美国外交的软弱形象,重振国威,奉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战略,对苏联采取强硬对抗和缓和软化并用的战略,在第一阶段,主要增加国防开支,发展核与常规力量。19833月,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星球大战计划,凭借经济和科技实力,提高和威慑力量,带动科技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第二阶段,支持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进行重大裁军交易,扩大双边接触和交流,加强和平与人权攻势。

布什“超越遏制战略”: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的政治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布什据此提出“超越遏制战略”,即在对苏实行军事遏制的同时,利用苏联改革陷入困境的时机,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诸多手段,促进苏联和东欧的和平演变。

克林顿“参与与扩展”战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美国形成了关于世界秩序的新构想,力图确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单极世界秩序。19952月,克林顿政府提出“参与与扩展”战略,维护现有安全同盟关系,确保美国的海外市场,同时,扩大世界市场民主国家的自由共同体,体现了通过美国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模式的推行维持其在世界体系中支配性地位的思路。

小布什政府单边主义:小布什上台后,实施了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霸权主义色彩越来越浓。尤其是“91”以来,美国外交政策围绕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发生了空前的转移,单边主义倾向加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