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年历史学考研论述题简洁回顾版!今晚必看

2017-12-23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世界都史和中国近代史在下文



春秋春秋田制、税制的变化(井田制崩溃的过程)

1、春秋的变化

A:从换土易居到辕田制(在自己小片田地上分区休耕)。

B:从共耕公田到废弃公田。

C:从劳役地租发展到实物地租。前645年,晋“作爰田”(把土地赏赐给百姓);齐桓公“相地而衰征”;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公私土地一律按亩征税,表明承认私田合法),前590年鲁“作丘甲”(兵役、军赋负担者由国扩大到野)。

2、战国的变化

A:实行授田(行田)制:对象为平民;性质为国有;数额为百亩

B:农民承担田租和力役:田租为十一,并交刍稿。

四、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

战国官府手工业分工细密,有木、铜、玉、陶等工种;冶铁、纺织、煮盐、漆器发展、发达。民营手工业。

2、商业

A:商人:春秋出现独立富商;战国商业交换兴盛,商贩为业者相当多;

B:金属货币:春秋开始铸造金属货币;战国各国均有自己的货币形式,楚“郢爰”。

C:度量衡:战国时期各国度量衡渐趋一致。

D:高利贷资本活跃:

E:城邑成为交换中心:春秋为政治中心,战国为政治、商业中心的合一。

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春秋)

1、经济方面:

发展农业,相地而衰征;加强对冶铜、制铁、纺织等手工业的管理;设市场,加强控制市场物价。

2、政治体制:

推行国、野分治的“叁其国而伍其鄙”制。在“国”中设二十乡,其中工乡三、商乡三、士(包括军士、农民)乡十五。士乡又分成三个部分(五乡为一军,共三军,桓公与国、高二卿各帅一军),这叫“叁其国”;在“野(鄙)”设置五属,叫“伍其鄙”。各级设官治理,严格实行士、农、工、商分区定居制,不许杂处、迁徙,四民各行其业。

3、军事方面:

军政合一,国民以军事编制组织起来,设轨、里、连、乡、帅五级制。全国三帅(即三军)由桓公、二卿统帅。

结果:为桓公称霸打下了基础。

鲁国宣公“初税亩”(春秋)

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这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履亩而税,按田亩征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初税亩的实施,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魏文侯用李悝改革

A:作《尽地力之教》:鼓励与强迫结合,推行“平籴法”,保护农民。

B:废除官爵世袭制:

C:编纂《法经》:保护王权,加强专制。

2、楚悼王用吴起变法

A:摧毁贵族势力,废除公族中疏远者的特殊待遇。

B:撤无能、无用、不急之官。

C:迁贵族开发边地。

3、齐威王用邹忌变革

4、韩昭侯用申不害改革

以“术”为核心,加强君主对臣下的控制,提高行政效率。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1、变法前秦国的状况

A:经济发生变动:初租禾

B:国乱、兵弱、主卑

C:以夷狄之国被歧视,无法参预中原各国盟会。

2、公元前356年变法(以厉行法治、强化君主集权为主)

A:什伍连坐制:互相监察,互相告发。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生产粟帛多者可免除傜役;怠惰或弃本逐末籍没为奴。

C:拆散大家庭:“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D:奖励军功:平民立功可得爵,宗室无军功,不能取得贵族身份。

3、公元前350年变法(注重于制度建设)

A:废井田,开阡陌,行授田。

B:普遍推行县制。

C:统一度量衡。商鞅方升。

D:革除戎狄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居。

4、意义与影响

A: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成为即将出现的大一统专制政体的社会基础。

B:重农抑商政策成为历代王朝的基本国策。

C:新的授田制客观上助长了土地私有化的趋势,为以后土地兼并埋下了伏笔。

战国官僚体制的建立(即改革、变法的结果)

1、相、将分职制度

2、郡县制的产生(注意史料)

3、官吏任免制度

4、符、玺管理制度

5、俸禄制度

6、上计制度

7、爵位、封君制度:爵位不能世袭;封君只享衣食租税,不治民。

春秋时期社会阶层的变化

社会结构变动巨大,由贵、富合一到贵、富分离。春秋末年,对社会阶层的概括由贵赋之别转向职业区分即“四民”。结构变动导致社会复杂化,统治者对治国方式作出调整,典型例子是成文法的公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前513年晋国“铸刑鼎”。

1、阶层内的变动

A:诸侯凌驾天子之上:“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诸侯权力下替,卿大夫主政,甚至代替原来的诸侯,为一国之君,如田氏代齐,前453年三家(韩、赵、魏)分晋,成为诸侯等。

2、阶层间的流动

A:庶人上升为士,春秋后期还可以为官。

B:工商业者地位提高。春秋后期可因战功为官,进入统治阶层。

3、新阶层的形成

A:地主和佃农:贵族土地租给农民,收取实物地租,成为地主;农民成为佃农

B:开始出现自耕农:土地不再定期轮换,农民家庭占有小块土地,自给自

士阶层的变化南开真题

A:士来源复杂化:知识分子的代称,摆脱等级制束缚,自由流动。

B:布衣卿相之局:受国君重视,战国养士之风盛行。四君与吕不韦;《吕氏春秋》。

C:推动文化发展:口头论战、著书立说,导致“百家争鸣”。

春秋大国争霸(东周迁都洛邑)

1、尊奉王室:郑国率先“挟天子以令诸侯”,郑庄公成为最早称霸的国家。

2、春秋五霸

齐桓(管仲)、宋襄、晋文/重耳(狐偃、赵衰)、秦穆四公加楚庄王(孙叔敖);或者:齐、晋、楚、吴、越。

A:葵丘之会:前651,齐桓公会诸侯,天子派人前往,桓公成为霸主。

B:晋楚相争:前632年,城濮之战,晋确立霸业。前597年邲(音必)之战;前575年鄢陵之战。

C:弭兵盟会:前579年,有宋国华元弭兵之议。前546年,宋向戌提议,召开弭兵盟会。晋、楚的仆从国朝晋朝楚。

D:吴(伍子胥、孙武)越(范蠡、文仲)争霸:前506年,吴王阖闾陷楚都郢;前494年,伍员助夫差灭越;在邗(扬州附近)开凿运河,连接江、淮;前473年,越灭吴,成为霸主。

3、争霸的历史意义(三促进):

A:促进统一

B:促进新旧制度更替:有助于新势力的发展。

C:促进民族融合(从民族大迁徙、大交流考虑)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出现,指中原主体居民;四夷则指较为落后的四邻。春秋时期,四夷势力增大。春秋争霸主要是代表华夏的齐、晋与代表四夷的楚、秦相争。争霸过程中,四夷小国被各大国消灭,楚国也向华夏集团靠拢。争霸对华夏共同体的发展壮大起了重大作用。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大部融入华夏族,楚国也不再被视为蛮夷。华夷之争使华夏族吸收了新血液,到秦统一,形成了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战争的特点

A:性质:统一战争。

B:规模:巨大。

C:方式:由车战发展为步战为主,骑战为辅。弩、云梯和水战时的钩拒均已发明。

D:防守:修筑长城。

E:军事理论:《孙膑兵法》、《尉缭子》、《司马法》、《六韬》。

秦统一中国原因

A:秦灭六国

B:统一原因:第一,生产力发展,经济联系加强,相互依赖,为统一了准备条件;第二,各国实行郡县制和集权制,为出现大一统国家奠定了基础;第三,秦国改革彻底,旧贵族势力被铲除,经济、政治先进。秦始皇个人因素。此外,秦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也发挥了作用,

秦统一的意义

秦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割据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古代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整理六经,教授学生,思想反映在其弟子整理汇编而成的《论语》中。

A:“仁”的观念:“仁”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道德最高准则。

B:政治观点:“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为政以德”。“正名”。

C:天道观:敬鬼神而远之,更注重人事。

D: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启发式;因材施教;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

孟轲(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

邹人,《孟子》。

A:性善论:推而广之,可改造客观世界。

B:仁政观:“有恒产者有恒心”。

C:民本说:“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政治上主张温和改良,反对激进改革。

3、荀况(稷下首领)

赵人,《荀子》。

A:自然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B:性恶论:用礼义和刑罚加强统治。

C:政治观:实行法治,加强集权;“量能授官”,“有功必賞,有罪必罚”。王霸结合,德法并用。

D:民本思想:“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三、墨翟的墨家思想

鲁人,一说宋人,创立墨家学派,领袖称“巨子”,著作为《墨子》。

1、兼爱:反对“仁爱”;“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非攻:谴责兼并战争。

3、尚贤:主张贤人任官。

4、尚同:自下而上服从领导。

5、节用:反对厚葬和礼乐。

6、尊天事鬼:

7、认识论:三表法。

老、庄的道家思想

1、老子

《道德经》。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德道经》;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帛书,字数约为今本《老子》的三分之一。“道”为其哲学核心。

A:辩证法思想

B:相对主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2、庄周

宋国蒙人,代表作为《庄子》。

A:相对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由认识者主观偏见决定。

B:政治观点:否定是非善恶。

C:生活观念:“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安时而处顺”。

五、名家

辨别名实关系,以逻辑学为探讨对象。惠施“合同异”;公孙龙“离坚白”、“白马非马”。

六、阴阳五行家

阴阳五行说是一种以阴阳两气及五种元素解释宇宙万物构造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出现于西周末年,到战国时代发展成一个思想体系,产生了阴阳五行家。《礼记·月令篇》是代表作。它和天文、历法、气象、生物、医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齐人邹衍将之发展,创立了“五德终始说”,用来解释朝代兴替的原因,适应新的统一王朝的政治需要。后来秦始皇就采用了这个学说。

七、兵家

齐国孙武与《孙子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学术史及世界军事学术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齐国孙膑著有《孙膑兵法》,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

文化

1、史学:

A:《尚书》与《周易》(春秋)

B:《逸周书》(春秋)

C:《春秋左传》:注释本有西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D:《竹书纪年》:魏国编年体官史,公元279年汲郡人不准盗魏襄王墓时发现。

E:《战国策》:

2、文学

A:《诗经》(春秋)

B:楚辞:屈原:《离骚》、《天问》

3、艺术

湖北随县曾国君主墓中出土战国初年编钟。

秦王朝立国的指导思想

1、前期法家

   A:术:郑国人申不害强调君主统治的权术。

   B:势:赵国人慎到强调君主的权威。

   C:法:卫国人商鞅强调“法”是治国的根本手段,“以刑去刑”。重法指导下的改革促进了秦的强盛,但忽视道德与老化(软性政策),使社会处于高速动转、高度紧张中,缺乏调节和弹性,容易导致国家崩溃。

2、杂家治国方针的尝试

   吕不韦召集门人编写《吕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内容兼及哲学、政治、历史、社会伦理、自然科学各方面。

3、韩非法、术、势并重的思想

   A:发展的历史观:仁义适用古代,当今依靠暴力和法治。

B:法、术、势并重:实行专制主义的准则。

C:人性恶:“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D:禁止百家:文化专制主义;“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的政治思想偏激、冷酷,缺乏回旋余地和灵活性。这些策略全部实行的结果,导致秦王朝速亡。但其思想也为新出现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王朝提供了理论依据,不乏实用性。秦亡后,历代王朝的政策大多是“阳儒阴法”、“儒表法里”。

论述秦代专制集权制度的建立:

①皇帝制度:皇帝制度是以皇权专制为核心的制度,由秦始皇创立。皇帝在封建国家中享有神圣的地位和最高的权力。同时采用五德始终说来神化皇权,为专制皇权提供思想理论依据;进行封禅等活动,宣扬天命论,把皇帝与天帝联系起来,以维护其统治。

②郡县制。郡县制是秦汉时期的地方制度。秦始皇废分封而行郡县制。分全国为 36 郡,秦末则增至 40 余郡,汉承秦制。郡设郡守,掌政务,郡尉辅佐郡守,掌军事,又设郡监,是隶属于御史大夫的特殊官吏,掌监察;县设县令(长),掌一县政事,县尉掌军事,县丞掌司法。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机构,负责教化、治安、征收赋税、组织生产等。郡县制的建立,有利于国家统一。

③封建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是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称“三公”,丞相为百官之长,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实际上设而不置;御史大夫掌监察,同时又为副相。三公互不统属,相互牵制。三公以下设分管具体事务的官吏,统称“九卿”。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概不世袭,保证了军政大权独揽于皇帝。三公九卿制的实施,确保了皇帝的最高统治权。

④制定秦律。考古资料:云梦秦简、里耶秦简。(秦统一后)对商鞅变法以来的条令加以补充、修订,颁行全国,对六国的律令,吸收有用的条文,其余予以废除。作用:用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

⑤影响:从地方到中央,所有官员均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保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加强了对全国民众的统治。由秦始皇创立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自秦以后历代,其政治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虽有不同,但基本是对秦制的发展。

简述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令“黔首自实田”,在全国确认土地私有:前216年(始皇31年),下令百姓据实申报所拥有田地的实际面积,以顷为单位,缴纳赋税,确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②统一了货币、度量衡、文字。钱币分两等,即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以半两为单位,为下币。制定小篆为标准文字。后又创造隶书,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由古体转为今体的重要里程碑。文字的统一,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对文化的传播、对中国的文化古籍的保存与传播,尤其是对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③迁富豪,收兵器。“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以在政治上对富豪进行打击,同时促进首都咸阳的经济发展;收天下之兵于咸阳统一销毁。

④通川防,修驰道。秦统一六国过程中,各国的关塞、堡垒、长城均被拆除,决通关防;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和便于调兵运粮,大修驰道,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

⑤燔诗书而明法令。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收效甚微,对民族文化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⑥北征匈奴,南服蛮夷。

⑦上农除末,迁徙农民,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充实边地郡县户籍。又采取打击不法商人的政策,鼓励从事农业、手工业的政策。这一措施对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经济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的急政与灭亡

1、急政表现

A:赋役繁重:男子服兵役至少两年,徭役频繁。开疆拓土,修阿房宫、骊山陵。

B:法网严密,条目繁杂,百姓动辄得咎。“法繁于秋荼,纲密于凝脂”。

C:秦二世残暴:始皇死,赵高与李斯密谋矫诏杀其长子扶苏,立幼子胡亥为皇帝。

2、秦朝的覆亡

A:陈胜、吴广起事:前209年,“大楚兴,陈胜王”;“张楚”。

B:项梁、项羽起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巨鹿之战

C:刘邦起事: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D:秦朝灭亡:刘邦入关,二世出降。

E:楚汉相争:项羽分封18诸侯,混战爆发。刘邦自汉中占领关中。前202年,垓下之战。

论述汉承秦制(思考秦的制度)

1、继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A:皇帝专权

   B:以丞相为核心的官僚体制

   C:郡县制

   D:御史监察制

   E:官吏考核制度:上计。

2、继承秦的法律制度

   A:《九章律》:以秦律为主,在六章基础上增《厩》、《户》、《兴》三章。

   B:《张家山汉墓竹简》:出土于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内有《二年律令》、《奏谳书》。前者为吕后二年以前发布的汉初律令的部分内容,共有27种律和一种令;后者是议罪案例的汇编,其中有汉高祖时郡县上报廷尉的16件疑难案例。反映汉初法律大量继承了秦律的内容,只是量罪处刑较秦缓和。

3、继承秦的户籍与赋役制度

   A:户籍:年龄、体貌、更籍、财产。

   B:赋役:田租。“至秦则不然,……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汉兴,循而未改”。

4、继承秦的兵制

   A:中央军:南、北军分别由卫尉、中尉统领。

   B:地方军:材官和骑士由郡守、郡尉掌管。

   C:兵役:“(秦)用商鞅之法,……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汉兴,循而未改。”

5、历法

“(秦)自为为获水德,乃以十月为正,色尚黑。汉兴,方纲纪大基,庶事草创,袭秦正朔。”

文景之治

1、对秦政的反思

陆贾著《新语》,将秦亡原因归结为暴政,认为以暴力得天下,必须改用宽缓手段治理天下。《无为篇》、《至德篇》是“无为而治”方针的总结,其内容即顺民之情,与民休息,减少国家对社会的干预。

 

2、无为而治的表现

   A:恢复经济:士兵归乡务农;按爵授田宅;一段时间内免除徭役;流亡者各归本土,归其田宅;因饥饿自卖为奴者免为庶人;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抑制商人。

   B:与匈奴和亲:白登/平城之围;娄敬;冒顿(音末毒)单于;开放关市。

   C:任用“重厚长者”为官:萧规曹随

   D:约法省禁:惠帝、吕后废秦“挟书律”、“妖言令”、夷三族等苛法。

3、无为而治的性质

   不同于法家的严刑峻法,也不同于儒家的繁文缛节,是道家思想的体现。当时的道家思想称为“黄老之学”。但扬弃了道家消级、悲观的思想,对仁义、道德、贤能、知识也不再予以否定,说明吸收了儒、墨的思想。适应汉初希望安宁、清静的普遍社会心理,有助于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安定。

4、文景之治(注意连续性)

   文帝、景帝时期,继续“与民休息”,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称“文景之治”。

        A:经济方面,轻徭薄赋:田租;算赋、口赋、献费;力役(践更与过更);“弛山泽之禁”;除过关用“传”制。

       B:法律方面,轻刑慎罚:以笞刑代肉刑;废“收孥相坐律令”、“诽谤妖言之罪”改不定期刑为有期刑。缇萦

       C:边境政策方面,和亲、安抚。南越王赵佗撤帝号,重为汉朝藩属。

       D:提倡节俭。

       结果与影响:户口增繁息,小农发展;粮价回落,国库收入增加。统治巩固。减免田租,地主获利;入粟拜爵,商人政治地位提高。助长兼并势力,加剧社会矛盾。

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

一、削弱王国势力

1、诸侯王的状况

   A:异姓诸侯王:七个。只有长沙王得以保留。

   B:同姓诸侯王:辖地39郡,中央只有15郡。中央任命丞相,王国自置御史大夫以下官吏,自征租赋,自铸货币,自行纪年。文帝即位,同姓王势力更大。

2、文、景削弱诸侯王的措施及结果

   A:众建诸侯:贾谊《治安策》;文帝16年(前164年),分齐为六,淮南为三。

   B:削藩策:晁错;景帝3年(前154年)削藩。

   C:七国之乱:吴王刘濞为首,“诛晁错,清君侧”。周亚夫。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继续损黜王国官制及职权,诸侯王不治民。中央集权巩固。

3、武帝的措施

   A:推恩令:主父偃。

   B:左官律与附益法:淮南王刘安、衡山王赐被告谋反,武帝颁此律。

   C:酎金律:

   结果:“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对中央威胁解除。统一集权国家得到巩固。

二、削弱丞相权力

1、武帝前丞相的权力:曹参与惠帝;申屠嘉与文帝;田蚡与武帝。

2、由列侯为相到拜相封侯:公孙弘

3、中(内)朝官的形成:入宫侍从左右,参预决策,与外朝对应。霍光录尚书事。

三、设刺史,察地方

1、监察区的划分:13州部。

2、刺史的地位与监察标准:六条问事

3、司隶校尉:最初率官徒“捕巫蛊,督大奸猾”。后罢兵,察三辅、三河、弘农。

四、任酷吏、严刑法

1、迁徙、打击豪强与游侠。

郅都、宁成;张汤、杜周。朱家、剧孟、郭解。

2、律令的繁杂:

惠帝时、叔孙通撰《傍章》。武帝时,张汤撰《越宫律》,是警卫宫禁的法律规定;越禹撰《朝律》,是诸侯百官朝会制度的法律规定。律令359章、大辟罪409条1882事,死罪决事比(死罪判例)13472事。

五、加强中央军力

1、汉初的军队

   A:兵役和徭役结合:男子服兵役两年。服役一月,称“更卒”,或在本县,或在外地,称“践更”;不愿服役的可纳钱300,使人代役,称“过更”。

   B:地方军:材官、楼船、骑士称正卒;都试。发郡国兵用虎符。

   C:中央军:北军守京师,多由三辅选调,由中尉率领。南军卫皇宫,多由郡国选调,称卫士,由卫尉率领。另有郎中令率领的侍从皇帝的郎。

2、武帝增加中央军力

   A:八校尉:建屯骑、步兵等七校尉,常驻京师,统于原有的中垒校尉,隶于北军。

   B:期门、羽林军:选三辅、陇西、天水等六郡“良家子”充当,归郎中令掌管。为名将摇篮。将从军战死者的子孙养于羽林军中,称“羽林孤儿”。

六、统一货币

1、西汉前期的币制:

货币混乱,大小不一,私家盗铸,影响交换,不利于国家统一。

2、武帝改革币制:

铸币权收归中央。铸五铢钱,禁私人盗铸,取消郡国铸钱权利,令水衡都尉所属的钟官、辨铜、均输三官负责铸五铢,又名“三官钱”。行用700年。

七、筦盐铁和实行均输法、平准法

1、盐铁专营:大盐商东郭咸阳、大铁商孔仅主持,在各产地设盐铁官,隶属于大农。

2、均输法:调剂运输,由桑弘羊主持。郡国设均输官。

3、平准法:平稳物价,在京师设平准官。

八、算缗与告缗

1、算缗:主要针对商人征收的财产税。

2、告缗:杨可主持告缗,杜周处理案件。

九、行察举,立太学

1、汉初任官制度

   A:任子

   B:赀选

2、察举的渊源

   A:孝弟力田:惠帝以来实行。

   B:诏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文帝实行,对象为官吏。

3、察举制的推行

   A:察举制的内容:元光元年(前134年)实行,最初由董仲舒提议。一年一举,郡国各举孝、廉一人。“元光元年臣瓒曰:‘以长星见,故为元光。’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师古曰:‘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汉书·武帝纪》)

   B:升迁方向:先在郎署任职,再迁尚书、侍中等,或外迁县令、长、丞、尉。

4、特举

   公卿郡国举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另有上书拜官法,田千秋上书言事,由郎超升为丞相。

5、立太学

   太学学生可免除本人徭赋,随五经博士受业。学成考试后,按等第隶用。令郡国皆立学校官,建立地方教育系统。蜀郡太守文翁。

6、作用

另有征召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霸王道杂之”

1、背景

2、武帝与窦太后的斗争

   武帝采纳卫绾之议,罢黜“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的贤良。窦太后则把鼓吹儒学的官员赵绾、王臧下狱。武帝设五经博士,儒家经学在官府中更加齐备。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田蚡为相,排斥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延揽儒生数百人。

4、影响

5、霸王道杂之

   儒表法里: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重用酷吏和兴利之,与儒家原则相低触。律令条文大增。官吏大多是儒法兼综。董仲舒也因“明习文法”受到重用(《春秋决狱》)。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的“盐铁之议”,是基层儒生与文吏桑弘羊的辩论。从表面上看,儒生胜,桑弘羊败,但具体政策上,一些垄断性的财政措施仍未废止。以后的宣帝也仍“霸王道杂之”。这种精神以后为历代王朝继承。

北伐匈奴

   A:决战的开始:元光二年(前133年);聂翁壹;马邑。

   B:第一次战役: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夺回河套。设朔方、五原郡;徙民。

   C:第二次战役: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陇西,攻匈奴右翼。浑邪王杀休屠王降汉。汉徙其于西北边塞之外,设五属国。在其故地设河西四郡。隔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交通。

   D:第三次战役: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临瀚海,匈奴主力远徙西北。占领逆方以西至张掖、居延间的大片土地,河西走廊安全。

   E:建亭障烽燧,开渠屯田:令居至敦煌;敦煌至盐泽(罗布淖尔)。张掖居延戍卒遗存的简牍文书,迄今发现者达三万余枚,称居延汉简。

   F:恢复和亲: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呼韩邪单于归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王嫱嫁呼韩邪。汉匈百余年的战争真正结束。


通使西域

   A:西域概况: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及中亚部分地区。天山以南有几十个小国,主要有楼兰、龟兹、疏勒、于阗、焉耆、莎车等。以北为乌孙人建立的政权。更西的中亚诸国有大宛、大月氏、大夏等。

   B:张骞通西域:建元三年(前139年)至元朔三年(前126年);“凿空”。元狩四年(前119年)至元鼎二年(前115年);中亚诸国使者来到长安。西域、中原连为一体,交通线即“丝绸之路”得以开辟。

   C:与匈奴对西域的争夺:元封三年(前108年)王恢破楼兰,赵破奴破姑师。太初元年(前104年)、三年,李广利击大宛。

D:设立机构:征大宛后,在轮台、渠犁设使者校尉领护,这是在西域设行政机构的开始。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设西域都护,治乌垒城,护南北道各国,诸国与汉的臣属关系至此确定;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在车师设戊己校尉,管理屯田和防务。

王莽改制

1、上台的背景

   A:谶纬盛行。“谶”是用诡秘之语暗示“天命”的一种预言,往往附有图,亦称图谶。“纬”与经相对,专指假托孔子之名用诡秘语言解释经书的著作。

B:易代思潮盛行:甘忠可。“陈圣刘太平皇帝”;“太初元将”。

C:复古思潮盛行:恢复上古礼议制度。

2、王莽篡位

   A:家庭背景

   B:个人条件

   C:篡位过程:平帝元始元年(1年),号安汉公;四年,宰衡;五年,立刘婴为帝,自为“假皇帝”、“摄皇帝”。居摄三年(8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

3、王莽改制

   A:“王田”、“私属”制

   B:“五均、赊贷与六筦”政策:在六城市设五均司市师,收工商业税。五均加专营为六筦。

   C:更改币制:先铸错刀、契刀、大钱、小钱等新币,又颁行“宝货”。

   D:统一度量衡:

E:改官名、地名

   F:在处理边疆关系方面,大肆更张。改王为侯,改玺为章,改高句丽为下句丽。

4、改制失败

东汉初期的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A:退功臣进文吏:云台;功臣可任边将,但在京师仅以列侯奉朝请。

   B:抑制外戚:马援不得列入28将。明帝令外戚互纠;章帝后兄窦宪因买田受责。

   C:限制宗室诸王:“阿附蕃王之法”。明帝之兄楚王刘英自杀,明帝穷治此狱。

   D:扩大尚书台权力:尚书令、仆射、左右丞、六曹尚书郎;“录尚书事”

   E:加强监察机构:将御史大夫属下御史中丞改任御史台长官,专掌监察,与司隶校尉、尚书令并重,并专席而坐,号曰“三独座”。又置司隶校尉,内察京师百官。地方上刺史权力扩大

   F:改革地方制度:裁县、撤兵、废郡尉、除都试。提高州部刺史权限,可领兵。

   G:倡儒学,重名节:建太学,设博士,授五经。完善察举制,孝廉每郡按人口举荐;征辟由三公、郡守为之。倡儒学、重名节的影响。章帝建初四年(79年)由班固将儒生讲论五经异同的会议记录整理成书,名《白虎通德论》/《白虎通义》/《白虎通》

清议与党锢

1、士大夫集团的形成

   A:经学官僚世家的形成(上层、领袖):有威望、影响。袁、杨二氏:四世三公。

   B:学生数量的扩大(下层):官、私两途。聚集京师,影响舆论、干预政治的潜在能力可观。

   C:选官制度的影响:察举:“年少能报恩者”。征辟:门生、故吏与举主的关系。

2、清议

   A:含义、标准及作用:士大夫对当世人物的品评。郭泰;许劭、许靖与月旦评。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士大夫的进退。士大夫伪装高行。“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高第良将怯如鸡,清白寒素浊如泥。”清议的中心在太学。

   B:清议成为与宦官集团斗争的武器:激浊扬清的特点容易染上政治色彩。攻击腐败与罪恶,赞扬干犯权贵者。刘穆、太学生刘陶;皇甫规、太学生张凤。

3、党锢之祸

   A:第一次:延熹九年(166年),李膺杀术士张成。200余士人。党人放归故里,禁锢终身,不得出游为官。清议更盛。三君、八俊等。皇甫规自请连坐。

   B:第二次:灵帝建宁元年(168年);窦武、陈蕃;李膺下狱被杀,死者百余人,因牵连而死、徙、废者六七百人。熹平五年(176年)州郡禁锢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

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A:刘秀度田的失败:建武15年(39年)。两目的。欧阳歙、张伋。“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后汉书·光武帝纪》)度田在形式上成为定制。

B:地主田庄:南阳樊氏。崔寔《四民月令》是地主经营田庄的家历:种植作物广泛;生畜种类多;手工业包罗万象;纺织业;制造业;学校。自给自足,闭门为市;宗族、亲戚、宾客提供劳动,也是武装力量。“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仲长统传》)反映土地兼并和小农经济破产的加深。积极作用:生产经验的总结,生产技术的运用,个体自耕农难以做到。

班超在西域的活动

明帝派窦固大败匈奴后,东汉着手恢复与西域诸国的政治关系,这种情况下,班超奉命出使西域。永元三年(91)班超出使西域,他的任务就是打通被北匈奴势力役属的南道,班超得到鄯善、于阗、疏勒等国的支持,杀掉匈奴使者,控制了南道。和帝永元三年(91),北道的龟兹降于班超,汉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至永元六年,班超控制了焉耆。至此,班超出使西域后,西域五十余国摆脱了匈奴的奴役,纳于东汉都护的统辖下。

永元九年(97),班超副史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到达波斯湾,班超之子班勇曾任西域长史,撰写《西域记》,是我国最早专门记述西域各族和中亚各国情况的重要文献。 

董仲舒的思想(《天人三策》、《春秋繁露》)

A:天人感应论

B:天不变道亦不变(形而上学宇宙观)

C:更化的政治主张

D:大一统学说

E:阴阳、刑德说

F:评价

经学和谶纬

A:经今古文之争:刘向《七略》;王莽刻“石经”;熹平石经:灵帝嘉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参校诸体文字经书,以隶书书写经文及校勘记,镌刻石碑,立于太学,是古代早早的官定经书版本。《说文解字》;郑玄。

B:谶纬之学:中平元年(56年),光武帝定其为法定经典。《白虎通德论》:阴阳五行和谶纬的混合物,今文经学的主要论点。

曹操统一北方原因

    A:“挟天子以令诸侯”:196年迎献帝。

    B:屯田制:“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C:唯才是举:“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D:军事才能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三国鼎立的形成

A:赤壁之战:208年。

B:刘备据益

2、鼎立的原因

    A:经济

    B:地理

    C:军事

    D:人才

曹魏的政治与经济(220年代汉建魏)

1、新制度的出现

    A:屯田制:民屯:196年;枣祇、韩浩;许昌;典农中郎将/校尉、都尉;大司农。军屯: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度支都尉。

    B:士家制

    C:租调制:

    D:九品中正制

    E:官制改革:第一,中央设中书监、令掌管机要,草拟诏令,分尚书省之权,为隋唐三省六部制萌芽。第二,地方州牧制度固定化,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度。刺史成为管辖地方的行政官。且自此刺史多带将军号,不带者称“单车刺史”,州级军政大权集于一人,助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割据。

2、北方经济的恢复

    A:水利:在清水南开凿白沟,北凿平虏、泉州二渠及新河。白沟为隋代永济渠的基础。

    B:灌溉:芍陂。

    C:经济的恢复:韩暨改良冶铁技术,将马排、人排改为水排。

3、政治局势的发展变化

    A:对士族的重用与打击:陈群、何夔;孔融、杨修、魏讽

    B:司马氏与曹氏的斗争: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淮南三叛;265年司马炎灭魏建晋。

    C:大族势力的发展:赐租牛客户制的出现;九品中正制的变化。

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问题

一、政治、经济问题

1、户调式

   A:占田制:太康之治

   B:户调制:九品混通

   C:品官占田荫客制:

2、九品中正制

计资定品,只重门第,不重乡议(德行),导致士族垄断政治。

3、统治集团腐化

   刘毅;何曾、石崇、王恺。《钱神论》。“风俗淫僻,耻尚失所……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干宝《晋纪总论》)

4、宗王权重

   军事都督区:统管一州或数州的军事。

5、民族危机严重

   五胡;六夷;汉化的过程;与西晋的矛盾;“徙戎论”

十六国统治特点

 A:胡汉分治

B:统治残暴

C:争战不休

前秦南进——淝水之战(383年)

    A:南北局势:桓冲;谢玄;刘牢之;北府兵。

    B:淝水决战

    C:南胜北败的原因:从民族矛盾角度考虑。


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

1、东晋以前的士族

    A:独尊儒术培养出大批士人。

    B:东汉创业依赖大姓:世代通经,长期把持高官。

    C:曹魏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形成门阀士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封闭性。

2、东晋门阀政治的鼎盛

    A:高门士族主政,皇权衰弱。

    B:士族内部有高下之别。

    C:士族有特权

3、南朝门阀政治的衰落

    A:政治上的点缀品:鄙薄武职、脱离军权。(新增)

    B:士族独占清流美职(宦):不耐烦剧,不担任重要行政职务。

    C:士庶不通婚(婚):

    D:士庶不交游(以上两项导致封闭)

    E:士族重族谱

    侯景之乱与士族衰落的关系。

寒人的兴起(南朝以后)

1、寒人的概念

2、兴起的背景

3、兴起的表现

   A:成为将帅,主掌军事。

   B:出任典签,监视诸王。

   C:出任中书通事舍人,执掌政柄。

   D:土豪洞主,遍及南方。

政治制度的变化(中央集权的强化)

1、尚书省

东汉设台,曹魏设省,东晋相沿,南朝转化为一般办事机构。

2、中书省

长官为监、令;出纳帝命,起草诏书、政令,按受尚书省奏事。

3、门下省

长官为侍中;西晋始设,南朝沿袭,备顾问应对,拾遗补阙,分中书之权,有“宰相便坐”之称。

4、秘书省

长官为监;南朝设,掌典籍图书。

5、集书省

有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各四人,南朝设,掌侍从左右,献纳得失,省阅奏书,有封驳权。

以上机构对皇帝集权有利,为隋唐三省六部制确立打下了基础。

一、东汉以来南方社会经济的进步

1、原因

北人南移,技术南传;南方各族成为编户。

2、表现

   农耕、蚕桑、水利、手工业。人口增长。调荆、扬米赈济中原。孙吴时期行政区划的变化:扬州由3郡分为8郡,属县由40个增至近80个;豫章郡分为7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21个增至58个。

两晋以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1、原因

   A:流民南下。北方生产工具和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

   B:南方政权的措施:大批行政机构设立在南方山地。沿江设置政治、军事机构。

   C: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

2、田庄经济

   A:地主田庄:刘宋“占山护泽令”。由建康和太湖到会稽郡。别墅、屯封。自给自足,放高利贷。孔灵符;谢灵运。佃客、部曲与奴隶。

   B:寺院经济:有资产、劳动力。脱离户籍。经营高利贷。与政治势力的结合。

3、农业

   A: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推广:区种法;水稻种植用烤田法。

B:中原农作物在江南大量种植:麦、菽

C:水利兴修:湖田为后世“圩田”的滥觞。

D:粮食产区增多:三吴,隋大运河的开凿;会稽;丹阳;江陵。

4、手工业

   A:丝织业:普遍。刘宋江南织工到日本。

   B:冶铁业:水排冶铁。横法钢。谢平善做刚朴,称为“中国绝手”。陶弘景与“灌钢法”。

   C:造船业:南康、建安、晋安。二万斛。

   D:青瓷业:

    E:造纸业:压光与染色是新成就。藤纸。

5、商业

   A:商业城市:建康;江陵:商品的转运站;成都;襄阳、寿春;番禺。

   B:商品:草市、输估与散估(商业税)、承包商的出现。

   C:货币:

三、南方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发展不平衡。三吴地区获得了巨大进步,但长江流域的各地区并非均呈上升趋势, 上游的益州及中游地区的江汉平原,总体上衰退,湘江流域亦未能保持汉代的上升趋势,岭南、福建虽有发展,总体上相当落后,江南腹地开发更有待时日。

 孝文帝改革

二、孝文帝改革(前期冯太后主持,484——486年)

1、政治方面

A:吏治改革:官吏任职年限按治绩;颁行俸禄制。

B:三长制:废宗主都护制,设邻、里、党三长,控制基层。

2、经济方面

A:均田制(内容):推动垦荒,稳定土地关系。

B:新户调制:

3、迁都洛阳:“雁臣”;元恂。

4、改官制

依魏晋南朝官制度。

5、禁胡服

6、断北语

30岁以下者在朝廷上讲汉语

7、改姓氏

将鲜卑复姓改为汉人所用单姓,促进鲜汉融合

8、定族姓

仿照汉族门阀制度定鲜卑族姓,胡、汉贵族合流,民族矛盾缓和。

9、影响和作用(朱著363、365页)

A:民族融合

B:经济发展

C:为统一奠定基础

D:激化了鲜卑族的内部矛盾

    西魏、北周的改革

1、改革内政

A:宇文泰采苏绰之议,制定计账和户籍制度。

B:颁布六条诏书。

C:用人不限门资,对门阀势力进行限制。

2、改革均田制度    

3、创立府兵制

    A:性质:与周礼六官结合。

B:机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将军。

C:兵源:由豪强充任扩至富家子弟,最后一般贫下户均可入兵。府兵不入户籍,另立军籍。

D:意义:使中央集权在军事上有了进展,政府在编户外控制了一些农民,对北周实力的加强及统一有作用,也为隋唐府兵奠定了基础。

4、周武帝灭佛

574年周武帝下诏禁断佛、道两教。

5、释放奴婢

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一、玄学和宗教

1、魏晋玄学(《老子》、《庄子》、《周易》称三玄)

   A:出现的原因:第一、儒学的繁琐、虚诞;第二、曹操唯才是举否定了儒教的绝对地位;刘劭《人物志》;第三、《易》学义理有待变革,出现子探讨《易》学的新潮流。

   B:玄学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何晏、王弼;调和儒、道。第二、嵇康、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

第三、向秀、郭象;名教即自然;阮瞻“将毋同”。

   C:对玄学唯心论的反对:杨泉《物理论》;裴《崇有论》;鲍敬言“无君论”。

   D:玄学与佛教的融合:东晋以后;孙绰《道贤论》。

   E:清谈:

2、佛教的发展

    A:发展原因:士大夫阶层;普通百姓;佛教与玄学有相通处。

    B:名僧:佛图澄(后赵)、弟子道安(前秦)、弟子慧远(南方领袖);鸠摩罗什(后秦,主持译经);法显《法显传》(又称《佛国记》)。

    C:名作:梁沙门释僧佑《弘明集》;释慧皎《高僧传》。唐分别有《广》、《续》。

3、范缜《神灭论》

4、道教的发展

    东晋葛洪《抱朴子》;梁代陶弘景。北魏寇谦之。

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1、改革官制

A:废六官,设五省:尚书、内史(中书)、门下、秘书、内侍。真正负责政务的是前三省,内史省决策,长官为监、令;门下省审议,长官为纳言;尚书省为行政机构,长官为令、左右仆射,下设吏、礼、兵、度支(民)、都官(刑)、工六部。

B:设三台:御史台、谒者台、司隶台。掌控制和监察百官。

C:废勋爵虚职:精简了机构,裁减了冗员,抑制了周、齐显贵势力。

D:地方推行两级制:省并诸郡,文帝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炀帝又改为郡、县两级制。

E:改革选官制:改变汉、魏地方长官自辟僚佐制,一律由中央吏部任命。地方官每年年终到中央“上考课”(汇报工作),称为朝集。

2、府兵制的变化

   A:由兵、农分离走向合一。士兵属州、县,入民籍。

B:机构上,设十二卫,每卫大将军直属皇帝;炀帝时各兵所统兵府改为鹰扬府,由郎将和副郎将统领。

3、改定刑律

   583年制定《开皇律》,分十二篇,刑名分死、流、徒、杖、笞五等;将北齐重罪十条发展为“十恶”之条。

4、创立科举制

    A:西魏、北周的选举:突破门第限制,“周氏以降,选无清浊”。

B:隋初废除中正制:

C:炀帝创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创立。意义

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1、发展经济的措施(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A:颁布均田令

B:改定赋役:583年改赋役,允许50岁以上者可纳布或绢代役,系自西魏、北周“丁庸”制度发展而来,到唐代更加制度化。

C: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大索貌阅:583年,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输籍定样:585年,采用高熲建议,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

D:整顿钱币和度量衡

社会经济的繁荣

   A:农业的发展:人口增长,垦田巨增。

   B:仓储丰实:构筑粮仓,除官仓外,还下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共立义仓,作为地方赈灾之用。

   C:手工业:安济桥/赵州桥

   D:商业:长安两市,洛阳三市。

营建东都和开凿大运河

   开运河的目的:政治、经济、军事。通济渠、山阳渎/邗沟、永济渠、江南河。

贞观之治

1、玄武门之变:626年

2、贞观之治的原因

A:对隋朝覆亡的反思:君臣论证,提出两条政治原则:第一、“为君之道,先存百姓”;第二、保证百姓的基本生存条件。《贞观政要》

B: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不问门第,任人唯贤。

   D:从谏如流,集思广益。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E:重视地方吏治,慎择刺史。

F:法令严肃,信赏必罚。

   G:民族政策开明。

3、贞观之治的表现

   A:经济发展。贞观四年,米粟每斗不过三四钱。

   B:社会秩序安定。

   C:民族矛盾缓和。“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

   D:君臣和睦,政治清明。

 唐朝对隋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一、均田制(与北魏联系)

1、授田对象

  丁男、中男(18岁);老男、残疾人、寡妇。按官授田代替北魏奴婢、耕牛、有夫之妇皆田。自耕农、中小地主占优。

2、授田数额

3、授田种类

4、宽乡、狭乡规定

5、买卖规定

6、授田本质

7、意义

二、租庸调制(注意杂徭)

1、租庸调制:输庸代役

2、户籍制度(手实与计账)

三省六部制

1、三省

   A:知政事官。三省长官为宰相,在政事堂议政;贞观时,其他官员加带“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为宰相。高宗时固定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仆射须带此职方可为宰相。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事机构,堂后设吏、枢机、兵、户、刑礼共五房,不仅有决策权,还对尚书六部进行对口领导,掌握了一部分行政权力。

   B: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中书舍人是主要办事官员。拟诏令

   C:门下省:长官为侍中;上行下达、政务处理的枢纽。侍中成为执政事笔的首相。可驳正中书所拟有违失的诏令,封还重拟,称“封驳”。给事中负责日常工作,与中书舍人、御史组成“三司”,审查天下冤滞;给事中甚至有权在中书所草诏令上进行涂改,驳归中书重写,此称“涂归”。所拟诏令合格后,由侍中向皇帝进呈“画敕”,表示认可。

   D:尚书省:长官为左、右仆射,首脑部门为都省,是上下行文书运转的枢纽,对以官文书运行为主要形式的政务进行监督和管理,不是对官文书进行批准。

2、六部

   A:机构设置:每部设四司,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本司”与“子司”。

   B:与九寺五监的关系:两系统职掌互有重复,实际职能有异。一为政务机关,一为事务机关。

3、御史台(监察、谏诤)

   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下设侍御史(台院);殿中侍御史(殿院);监察御史(监院),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工作,合称三院。另在东都洛阳设御史台,称东都留台,简称东台或留台。

4、地方行政机关

   A:州(玄宗时一度改为郡):长官为刺史。

   B:县:县令。

   C:乡、里:里有里正,为最基层单位。

D:道:唐太宗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分为十道,玄宗时为十五道。系监察机构,由巡察使、按察使等对地方官吏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四、学校与选官制度

1、学校

A:中央官学: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属国子监。二馆:弘文馆属门下、崇文馆属东宫。招生对象:主要为官僚子弟、留学生,庶民占少数。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和各科专门知识为主。

B:地方官学:

C:私学:

2、选举

做官必须考试,再到吏部参加铨选,通过身、言、书、判考试。释褐试

A:门荫入仕。唐朝前期是高级官吏的重要来源。

B:杂色入流。流外入流是低级、中级官吏的主要来源。

C:科举。

府兵制

1、西魏、北周的府兵制

   以鲜卑人为骨干,单立户籍,与民户分治。

2、隋朝的府兵制

   汉人成份增加,民族色彩趋于消失,“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

3、唐前期的府兵制(《简史》161~162页)(新增)

   A:组织结构:领导机构为左右卫、左右武卫等十二卫,东宫六率是次要机构。基层单位:折冲府,由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统领,下有团、旅、队、火等。

   B:分布:

   C:征兵原则:“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成丁入,六十免。

   D:义务和权利:不承担赋役;番上,自备兵甲。遇战作战,战毕归农。

   E:兵将关系:

F:奖励制度:立功授予勋官。

G:衰落:玄宗时的长从宿卫(骑)、长征健儿。募兵制取代府兵制。

4、府兵系统外的军队

   A:兵募:临时募行,称为“征人”。拣点标准与卫士同。

   B:蕃兵:

   C:禁军:“北门四军”。南衙(十二卫驻守)与北衙(禁军驻守)。

六、法制

1、律令格式

    A:律:惩罚犯罪行为的刑法典。

B:令:正面规定的规章制度条例。

C:格:对皇帝制敕形式不断颁布的禁令汇编,相当于律的补充与变通。

D:式:各种章程细则,补令所不及。

2、《唐律疏议》

  高宗时在《贞观律》基础上由长孙无忌、李勣修成《贞观律》,永徽三年(652年)对此律做注释,形成《唐律疏议》。十恶;八议。

3、《唐令拾遗》及《补》

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政治

一、高宗时时期的政治

1、立武则天为皇后

  二圣。

2、打击关陇集团

3、打击山东旧族

  《氏族志》:唐太宗为刊定姓氏而修撰。《姓氏录》(勋格)。

4、边疆政策

   西北擒沙钵罗可汗,灭西突厥,统治西域;东北平百济、灭高丽。

5、后期政策的转变

边疆防守,内地无为而治。

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政治

690年,武则天即位称帝,建号周。

1、打击李唐拥护者

    684年徐敬业起兵;688年李冲起兵。

2、求访人才

    A:发展科举:首创皇帝亲自策问举人的殿试;扩大科举录取人数;“南选”成为经常制度,使岭南、福建等边远地区的人才得到入仕机会。

    B:设立“自荐”与“试官”制度。(正额无法安置者)。狄仁杰、姚、宋、张九龄。

3、奖励臣民言事

    设铜匦(音軌);周兴、来俊臣、索元礼。

4、继续推行屯田,劝课农桑。

5、西部边疆屯田

6、击败吐蕃,夺回安西四镇

7、评价(张著第157页)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1、唐玄宗登基

A:武则天以后的政治斗争:斜封官造成官员冗滥。

B:玄宗发即位:712年。

2、开元初年的政治经济措施(姚崇、宋的作用)

    A:矫正官员冗滥现象:罢斜封官,严格控制官吏的铨选,特别重视县令选任。颁布《整饬吏治诏》,开元末修订《大唐六典》作为行政法典,规定各级机构的建制、职权范围及编制,实行官员定额制,从法律上杜绝冗官滥吏,以保证行政效率。。

    B:重视地方官人选:地方官有业绩者可调任京官,规定“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强调地方官员的政治和文化素质。

    C:抑制食封贵族:封户租调由封家征收改为政府统一征收,封家不得向封户催索或放高利贷;子孙承袭实封的,户数减十分之二。

    D:兴修水利,保护和发展农业生产。

    E:检田括户,限制土地兼并。

F:重视教育文化的发展。学校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增多;整理、编纂图书;优待文学之士。

3、开元之治(张著第158页)


唐前期的社会经济城市、商业和交通

   A:城市:长安城的坊、市。扬州、益州。农村集市贸易的发展:草市、虚市、野蚕市。

   B:交通:政府设驿站,私人设邸店。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开元、天宝时期的政治、经济措施

1、面临的问题

   A:土地兼并

   B:赋税繁苛

   C:庄园发展:租给农民耕种,租种者称为“庄客”、“田客”;依附性弱。

   D:边疆形势日趋严峻,原有镇戍镇不足以应付,军费紧张。

2、改革措施

    A: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唐初三省六部体制分工明确,职掌固定,无弹性。后随形势的变化,有些事情无部门负责,只得奏请皇帝。高宗武后时,设“北门学士”。武则天时交中书省处理。武则天时出现“使职”。玄宗时采纳张说建议,改革。下设五房,掌庶政。中书门下成为最高决策机构。

    B:检括户口。唐前期在正役和杂徭之外,另有“色役”,不服役者纳资,称“资课”。色役可免征行,纳资后可不上番。不少人冒充色役。宇文融括户。

    C:改变地税、户税征收制度。唐前期地税作为义仓用,户税非定制。玄宗时按丁征收租庸调不再适用,改地税按户等征收为按亩;户税为定制,按户征收。

    D:实行回造纳布与和籴制度。开元25年(737年)。

    E:改革兵制。土地兼并导致农民无法承担兵役。募兵制发展:开元年间,无论京师宿卫、边镇戍兵乃至地方武力基本上被募兵制代替。开元11年(723年),根据张说的建议,京师宿卫由募士承担,号长从宿卫,后改称“彍骑”。边镇戍兵自737年行招募制,戍兵称为“长从兵”或“长征健儿”。749年,折冲府无兵可征,政府下令停止对府兵的征发,至此,府兵制废除。另一变化是:边疆形势的发展导致节度使的出现;武则天时实行屯防制度;开元初年,沿边设九个节度使和一经略使。节度使兵多财厚,形成内轻外重局势。

安史之乱

1、背景

    A:胡人出任边将:开元末,李林甫为相,为专宠固位,杜绝节度使入相之途,奏请用胡人为节度使。胡将团结不同部落胡人,形成集团。

    B:安禄山与杨国忠的矛盾。

2、叛乱经过

    天宝14年(755年)起兵;次年正月,称帝洛阳,号大燕,攻陷长安。马嵬驛之变。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张巡、许远。763年被平定。

3、后果

三、藩镇割据

1、割据的原因

    由平叛力量与反叛力量及唐王朝维持均衡导致。

2、割据类刑

    A:河北地区型:河朔三镇(成德、魏博、卢龙),独立性最强。

    B:中原、西北型:依附和游离,半独立。

    C:东南、西南型:基本忠于朝廷。

3、藩将与部属的关系

    牙兵。

4、政府对割据者的战争

    德宗朝泾原兵变。宪宗朝获得较大成果,淄青、淮西藩镇平定,河朔纳地归命,称“元和中兴”。

5、割据的影响

宦官专权

1、典掌军权

玄宗时宦官高力士管小事,不掌军权。肃、代时李辅国(尚父)、程元振、鱼朝恩典禁军;代宗曾诛杀后者,不令宦官典兵。德宗时任宦官为“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典神策军,此后形成定制,控制了中央军事力量。

2、参预机要

   宪宗任宦官为“左右枢密使”,与“左右神策中尉”合称“四贵”。

3、监军

五、官僚士大夫对宦官的斗争(南衙北司之争)

1、永贞革新(二王八司马事件)

   805年;顺宗时;王叔文、王伓。

2、甘露之变

六、牛李党争(“去河北贼非难,去此朋党实难”)

1、首领

牛党:牛僧孺、李宗闵。李党:李德裕。

2、原因

    并非基于不同政见,主要是争权夺利。

3、持续时间

    40年。

翰林院的出现:武则天令“北门学士”居中用事,参决百司表奏。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玄宗以中书省不能及时完成众多的诏令起草任务,成立翰林学士院,负责一部分诏书的起草工作。德宗泾原兵变避难外地,中枢机务委命翰林学士陆贽,一日诏书数百,皆由他斟酌起草,称“内相”。但此时其组织机构尚不严密,决策权还不固定。永贞元年(805年)唐宪宗即位,对翰林院进行强化和改革:在诸学士之上置翰林学士承旨,为首脑,成为法定的“内相”。由于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都有草诏权,分工不明,宪宗将其分为两制,各置六员。翰林院在宫禁之内,故称翰林学士为“内制”;唐后期中书省在皇城,故称舍人为“外制”。内制重于外制,朝廷制诏、诏令、赦文等都由翰林学士执笔,舍人只能起草一些不太重要的文书。这样,翰林学士的草诏权就被固定下来,翰林院成为设置于内廷的正式决策机构。


 两税法与唐后期的经济

一、盐铁使第五琦、刘晏的改革

1、第五琦

   758年,肃宗采纳他的建议,于产盐区设盐院,实行榷盐制度。

2、刘宴

   第五琦榷盐法的弊端:广置专卖机构并增派官吏管理,使机构臃肿,经营管理费用增多,影响纯收入。刘宴自代宗大历元年(766年)至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对原盐法进行改革,其他方面也有突破:

   A:改革盐法:精简原机构,把政府统购统销改为政府在产盐地统购食盐,以榷价批发给商人,再由商人运行各地零售,将政府从繁琐的食盐运销事务中解脱出来。即避免了多设盐官扰民之弊,也使收入大增。

   B:整顿漕运:采用此前裴耀卿的分段转输法。

   C:行常平法,平抑物价。

杨炎的两税法

1、原因

   A: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B:安史乱后赋税征收无常规,杂税林立,导致社会骚动。

2、两税法的内容(德宗建中元年)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A:根据财政支出定出总税额。

   B:按丁壮、财产定户等。

   C:分夏秋两次征收。

   D:取消租庸调、杂税、杂徭,丁额不废。

   E: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

   F:无固定住所的商人依收入征1/30。

3、意义及弊端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农业

重点在南方:陆龟蒙《耒耜经》记载,江南农具颇为发达。湖田耕地面积扩大。“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说明粮食生产已居全国首位,漕运粮食成为维系政权的命脉。

2、手工业

A:纺织业:吴越成为纺织中心。荆州、宣州也成为重要产地。岭南棉织业发达。

B:造纸业:重要产地多分布在南方。

C:造船业:用橄榄糖代替船钉造船。

D:茶叶生产:大量种植茶树,德宗后,茶税成为重要税收。

3、商业

    A:城市:长安、洛阳外,“扬一益二”;苏州。广州设市舶使,后建市舶使院,管理对外贸易。明州则为对日贸易的重要港口。

    B:夜市的出现:扬州打破了坊市区分的旧制,出现了夜市。

    C:僦柜(柜坊)与飞钱:僦柜代客商保管财物,并凭贴或信物替存钱者支付款项,以此收取柜租。飞钱称亦称“便换”,产生于宪宗时,是我国最早的汇兑制度,办法: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地方某道设在长安的进奉院,或者交给某军府、使节、某富家,凭文券再到指定地方取现钱,从而解决了长途搬运大量铜钱的困难。

   D:农村中的草市、虚市、野市出现。


与朝鲜、日本的交往

    A:朝鲜:贞观19年,攻高丽未克;总章元年(668年),李、薛仁贵灭高丽,设安东都护府。新罗派留学生;崔致远《桂苑笔耕集》。白居易诗到新罗。新罗学者薛聪创造“吏读”法,用汉字作为音符来标记朝鲜语的助词、助动词等,帮助阅读汉文。

    B:日本:小野妹子。631年第一批遣唐使,共派出12次;《井真成墓志》。吉真备(科学);空海(创真言宗)编《文镜秘府论》。平假名、片假名。阿倍仲麻吕(晁衡)与李白关系。鉴真。日僧园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后周的改革(太祖郭威、世宗柴荣)

   A:经济:开垦荒地;减轻田租;兴修水利。

   B:政治:改善吏治,赏罚严明;听取意见。

   C:灭佛:废除寺庙,令僧人还俗从事劳动,禁止私度僧尼。

   D:军事:整饬军纪,整编禁军。

2、统一方案的探讨

   令臣下撰《平边策》。王朴主张先易后难,先南后北。

3、改革的作用


宋、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


北宋的制度

    A:欲实现的目标:防弊

    B:收权——原则之一。第一,稍夺其权。第二,制其钱谷。第三,收其精兵。

C:分权——原则之二。

第一,分割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权力,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使、三司(盐铁、户部、度支)使(总管财政,长官三司使称为“计相”,机构称“计省”),以分军权和财权。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第二,削弱地方长官的权力。十五路,每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监司(除安抚司外的三司合称);通判;十五第三,官、职、差遣分离制度。第三,禁军不再设最高统帅,罢工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及侍卫马步军正副都指挥使,把禁军两司(殿前司、侍卫司)分为三衙/三司,即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D:重文轻武——原则之三。第一,收夺高级将领兵权;次一级将领用资望较浅之人,且加更调。更戍法(禁军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将领不动,“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第二,大行募兵之法,招无赖为兵。第三,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

3、结果和影响

1、辽朝的建立

  耶律阿保机于916年称帝,建都临潢,称上京。

2、辽朝的制度(“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A:胡汉分治:北面官(官署设于皇帝牙帐之北)与南面官(设于牙帐南)。

  B:地方官,草原民族实行部族制,设节度使;汉人和渤海人设州县。

  C:头下军州(斡鲁杂):由宗室、外戚、大臣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的人,以其所分得的或所俘获的人口设置的。从事农耕者,既向头下军州的贵族交纳实物地租,亦须向政府交纳课税。

  D:四时捺钵制。四时各有行在之所,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又称“行朝”。

  E:世选与科举制并行,但以前者为主。后者仅针对汉人,前者包括契丹贵族和汉人大姓。

金朝的制度

   A:初期制度:中央为勃极烈辅政体制(中央辅政会议成员);地方为猛安谋克制。

   B:熙宗改制:学习北宋,在中央建立三省六部制。天眷元年(1138年),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又改定官制,史称“天眷新制”。

   C:海陵王改制:1153年,海陵王迁都于燕京,称为中都大兴府。标志统治重心的转移。废罢中书、门下二省,仅保留尚书省为最高机构。其他官制也进一步规范化。将猛安谋克移入中原、华北、陕西、陇右之地,名之为“屯田军”(翦著第414——415页)。

   通检推排:金世宗时,以“均赋税”为名,勘查民产。执行官吏“往往以苛酷多得物力为功”,每次通检推排之后,赋税都大幅增长。

 

宋朝的社会结构和赋税徭役

1、社会结构

A:闰年图:宋太祖即位初,下令各州县重新编造版籍,以后各州每逢闰年统计一次,向户部呈报,作为摊派赋役的依据。

B:主户:占有土地向政府缴纳两税的人户。分五等,比例最大者为第五等。

C:客户:指农村佃客,向主户交租有“定额”、“分成”两种,比较普遍的是后者。

D:坊郭户:城镇民户的称呼,按财产分为十等,以定差科。

2、赋税徭役

   三冗:冗官、冗兵、冗费。

   A:两税:支移和折变。

   B:丁口之赋、杂变之赋(沿纳):前者以丁身为对象;后者以牛皮、盐为对象,又称沿纳。

   C:差役:最低等者免役,其他按资产分轻重。

   D:影响:诡名寄产:把土地假称献纳给僧寺、道观;诡名子户:把自家的土地和人丁分散成许多户头。

庆历新政(宋仁宗年号)

1、主持人:范仲淹。

2、内容:十个方面

、王安石变法(神宗熙宁年间,1069年)

1、出发点

   以富国强兵、扭转积贫积弱趋势为目的,富国强兵则以理财为先务,理财则首重开源,其次节流。

2、内容(张著第198—200页)

   A:富国类——农业:第一,青苗法。第二,募役法。第三,农田水利法。第四,方田均税法。

   B:富国类——商业:第一,均输法。第二,市易法。设“市易务”。第三,免行法:免去东京各行商铺承担供应官府需求的任务,改为交纳“免行钱”,由官府用以购买所需物品,此法杜绝了官吏从中勒索渔利之弊,朝廷收入亦有增加。

   C:强兵类:第一,保甲法。第二,将兵法。

   D:培养人才类:第一,改革科举。第二,整顿学校,在太学实行“三舍法”(外舍生→内舍生→上舍生)。《三经新义》:对《诗》、《书》、《礼》三部儒家经典重新注释。

3、效果及评价

党争的形成

  A:旧派内部之争:蜀洛朔党争

B:新旧之争:绍圣初年,哲宗亲政,重用新派章惇、曾布、蔡卞、蔡京等人。诸人报复旧派,形成斗争。后新派亦发生内讧。


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


1、与辽的和战

   A:双方早期的战争:宋方:封桩库。979年,攻幽州,高梁河大败。986年,三路进攻,失败,称为“永熙北征”。辽方:1004年南侵,冠准主张抗击。

   B:澶渊之盟:1004年。

   C:后期宋攻辽。在此之前,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大臣富弼拒绝了辽割地要求,每年增加一定银、绢作为补偿;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沈括又挫败了辽人占地的企图。12世纪禄,宋与金订立“海上之盟”,共同攻辽。

2、与西夏的和战

    庆历四年(1044)四年,宋夏和议。

二、宋与金朝的对峙

1、金灭北宋

   A:海上之盟:1120年,宋欲借助金收复燕云十六州,与金相约夹攻辽。

B:靖康之难:1125年金灭金后,攻宋,包围开封。靖康元年(1126年)8月,再度南下,攻破开封,次年北宋灭亡。

2、南宋的建立

    1127年,徽宗第九子赵构即位于南京(河南商丘),用主战派李纲为相,宗泽为开封留守。

3、南宋与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A:朝廷的妥协:主和派汪伯彦、黄潜善当权,排挤主战派。并将京师从应天迁往扬州。金将兀术追击,宋高宗等沿海一路逃至定海。金军北返,定都杭州。

    B:南宋军民对金的抵抗:韩世忠在建康东北的黄天荡阻截金军。西线吴玠、吴璘兄弟在陕西击败金军。金立刘豫为齐帝,统治河南、陕西地区。王彦“八字军”

    C:绍兴和议:绍兴11年(1141年)。

4、南北对峙形成后的宋金关系

    A:海陵王南侵:绍兴31年(1161年),失败。宋收复两淮。

    B:隆兴北伐的失败及“隆兴和议”:宋孝宗隆兴元年,起用张浚主持军务,北伐,失败。二年,宋金签订和议。

    C:开禧北伐与“嘉定和议”:宁宗时,1206年,韩侂(音托)胄。


宋代经济的繁荣

一、租佃关系的发展

    第一,唐前期自耕农比例较大,取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曲佃客制。同时相对自由的契约租佃关系逐渐增多(吐鲁番文书)。第二,唐中期,均田制瓦解,大土地所有制也采取租佃制经营方式。第三,宋朝时,国家承认土地转移让渡,租佃制更发达。法律上规定客户、主户,租佃必须办手续。对主客的关系规定详细。第四,元朝租佃制北方不如南方发达,南方继续发展,租佃制居支配地位。

二、农业

1、水利的兴修

   熙宁变法。熙宁年间,修水利10793处;治理黄、汴、漳等河;江浙区域的捍海堰与捍海石塘;福建路的木兰陂。

2、垦田

   两浙圩田;河东、湖、闽山田(梯田);沿海涂田、海田;江河海滨沙田。1021年可达7亿余亩。

3、生产工具

   复杂多样。龙骨翻车;踏犁;秧马;

4、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多样化

   占城稻。西瓜。茶树:淮南地区种茶农户众多,被称为“园户”。12世纪初,福建路的木棉;13世纪,江南开始裁种,很快普及。甘蔗:明(宁波)、福、广、汉(广汉)、遂(四川遂宁)等州种植,称“糖霜户”。

5、农耕技术

   宋太宗命令北方推广水稻,把战、占城稻引种到江淮,长江以南丘陵地区推广种植北方作物。江南稻麦种植普及,闽、广有双季稻。

三、手工业的发展

1、矿冶业

    北宋北方以煤铁开采为主,南方以有色金属冶炼为主。还开采石油。

2、纺织业

    丝织业最发达。四川和两浙水平最高,北宋时婺州(浙江金华)发展成新的丝织业中心;南宋在苏州、杭州主、成都三个官营织锦院各有织机数百台。机户与生产者。棉织业开始出现。

3、制瓷业

    北宋五窑:定(河北曲阳)、汝(河南汝州)、官(开封)、钧(河南禹州)、哥(浙江龙泉)。景德镇。青、白瓷。外贸商品。

4、造纸业

    量:普遍。原料:广泛。“印花笺”;采用两色套印。四大刻版印刷中心。

5、造船业

    南宋泉州南门设有巨大造船厂,制远航海船;《江帆山市图》。

6、工匠身份的变化

四、商业

1、集市(草市、墟市、坊场)

2、城市经济

夜市。完全突破坊、市;打破黑、白。

3、对外贸易

北宋在主要口岸设市舶司;对外商货船按全部货物比例进行抽解,又称“抽分”,因时期不同比例也有很大变化。南宋:日本“道元缎子”、“大灯金●(音兰)”是南宋丝织品。最西在非州中部的东海岸。

4、纸币的出现和大量发行

北宋:宋真宗初年,四川,交子。交子务。南宋设行在会子务,正式发行会子,通行东南各路。川引、淮交、湖会、东南会子系在特定地区行用的纸币。钞引。

5、行会

   称“行”。店主、工匠和学徒。

元代的统一及其影响

蒙古蒙古的完善国家制度

   A:千户、百户封授制度:贵族功臣世袭统领,军事组织与行政单位的合一。意义。

   B:怯薛护卫军制度。

   C:创建蒙古文字:《元朝秘史》。

   D:颁行法律与设置司法长官:《大札撒》与札鲁忽赤。

   E:分封子弟:西道诸王(张著第244页)。

蒙古的对外征服战争

1、向南方的扩张

   A:与金作战。对归降的军阀、官僚授予官职,许其世袭,称“世侯”(张著第236页)。1232年,钧州之战消灭金军主力;1234年,金亡。

   B:攻打南宋:南宋曾主动攻击,但惨败,史称“端平入洛”)。蒙古攻宋在长江中游襄阳受阻;上游则攻入成都。宋将军政治所迁至重庆,以余玠为安抚制置使,负责四川防务。1258年,大汗蒙哥被射死在合州钓鱼城(今四川合川东)。合州长官先为后王坚、张珏。1273年,襄阳失陷;1276年,占临安;1279年,陆秀夫与宋帝在崖山投海,宋亡。文天祥。

2、向西方的拓展

   A:第一次西进:1218—1223年,成吉思汗亲自出征,灭西辽、花剌子模,势力扩充到中亚细亚。回撤后,于1227年灭西夏。

   B:第二次西进:1235—1241年,窝阔台在位时,攻占了斡罗思,并直逼今波兰、匈牙利。

   C:第三次西进:1253—1258年,蒙哥在位,战败黑衣大食,克巴格达、大马士革城,势力扩展到西南亚。。

四、大一统的重建(巩固统一的措施)

1、中央机构

A: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最高长官为中书令,下设左三部吏、户、礼,右三部兵、刑、工。

B:枢密院:掌管军事,长官为院使。只有四怯薛由皇帝或亲信大臣节制,不归枢密院管辖。

C:御史台:掌监察,最高长官为御史大夫。

D:宣政院:主全国释教及吐蕃地区军民之政,系元代新创。

2、行省的设立(史料:张著第246页)

    共10个行省。首都附近由中书省直辖,称“腹里”。

3、对边疆控制的强化(因地制宜进行管理)

A:漠北:宣慰司都元帅府,后为岭北行省;

        B:东北:民族复杂,设辽阳行省。

        C:吐蕃:由宣政院直接管辖,下分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官员由宣政院或帝师(忽必烈尊奉喇嘛教萨迦派法王八思巴为帝师)推荐。

        D:设澎湖巡检司。

        E:西北:

4、军事

A:宿卫系统:由怯薛军和侍卫军组成。

B:镇戍系统:以种族差异和征发地的不同,分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探马赤军以蒙古人为主体,包括色目、汉人在内的一支先锋部队。

5、法律

A:札撒:成吉思汗时代的法令,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典。

B:《至元新格》: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编成,是第一部法典。

C:《元典章》:元英宗时编成,共分60卷,10类373目。

D:《至正条格》: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年)

6、设置驿站和急递铺

7、平定叛乱

    A:李璮之叛

    B:海都、乃颜之叛

元朝的民族政策

一、四等人制度(史料)

1、概念:

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2、四等人的地位和待遇

       A、政治方面

       B、军事方面

       C、地方监察方面

       D、法律地位

       E、军事防制方面

       F、其他方面

3、四等人制的精神和实质

       A:区分蒙古、色目人和汉族人两大集团。

       B:在汉族人中制造分裂。

       C:对少数投附较早的汉族军阀、官僚家族视为“国人”。

       D:南人中的地主可武断乡曲,蒙古人中的下层百姓破产流亡。

  宋元的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科技

1、火药、火器的出现与发展

   9、10世纪之交被使用。南宋与金作战,使用“霹雳炮”,金用“铁火炮”、“震天雷”。管形火器(划时代的进步);突火枪与子窠。伊斯兰教各国人学制火药、火器。

2、刻版印剧的盛行与活字版的发明

3、指南针

   沈括《梦溪笔谈》。

4、天文学

北宋人苏颂、韩公廉所制天文钟(水运仪象台),编有《新仪象法要》。郭守敬与《授时历》(元)

5、医学

   针灸与铜人。熟药自北宋开始大量制作和应用,一大进步。

6、农学

王桢与《农书》(元)。元政府编有《农桑辑要》。

7、数学

   秦九韶与《数学九章》。

8、地理学

   元朱思本《舆地图》

 

1、北宋时期宋学的形成及发展

   宋朝是新儒学(韩、李对旧儒学的改造)建立并蓬勃发展的时期,亦名“宋学”。神宗时进入昌盛期。北宋早期主要有王安石/荆公学派、司马光/温公学派,其后以周敦颐、张载、二程为主要代表。

A:周敦赜:宇宙本源为太极,太极动静生阴阳,阴阳立天地。思想上具有理学的雏形,宣传儒家的道统论,使用“理”这个概念。提出“主静”的修养方法,“主静”即“无欲”。

B:二程:周敦颐的学生,因是洛阳人,其学被称为“洛学”。哲学体系核心是“理”,“理”先于气而存在,它不仅是自然界也是社会的最高原则,“君道”、“臣道”、“父道”、“子道”都是理的体现。“灭私欲,存天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C:张载:陕西人,故称其学为“关学”。强调气为万物本源,认为气、太虚即宇宙以及万物是同一实体的不同状态。他为理学奠定基础,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每个人都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分别是善恶的来源,只有加以修养,才能变化气质,从而提出“立天理”、“灭人欲”的命题。

2、南宋时期的理学思想

   A:朱熹理学(宋学在南宋的发展):师承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编定《四书章句集注》、《小学》。

   B:陆九渊(心学):“鹅湖之会”。

   C:陈亮、叶适(事功学派)


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一、宋对外交流

1、海外贸易的发展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设市舶司于广州,以后又在一些沿海城市设市舶司或司舶务。周去非《岭外代答》。

2、与高丽的交往

  宣和五年(1123年),出使高丽的徐兢撰成《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3、与日本的交往

4、与南亚各国的交流

   赵汝适《诸蕃志》对来中国贸易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有相当详细的记载。

二、元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忽必烈曾发动对日本、安南(越南北部)的战争,除此而外,和平是元朝中外关系的主流

1、与欧洲的交往

马可·波罗与《行记》;中国旅行家列班·扫马(西文名字)于1287年到欧洲(法国),为中国历史上的首次。1336年,顺帝派出16人的使团出使罗马教廷,到阿维尼翁;教士马黎诺里受命回访。后因奥斯曼帝国崛起于西亚,贴木儿帝国崛起于中亚,中欧交通阻断,交往中止。东欧的钦察、西亚的伊利儿汗国与元朝关系密切,沟通性强。

2、与东南亚各国的交往

周达观《真腊(柬埔寨)风土记》。

3、与非洲各国的交往

成宗时期,遣使赴索马里、摩洛哥等地采办珍兽;汪大渊《岛夷志略》。摩洛哥伊本·拔图塔于顺帝时到中国,后由泉州返回,著有《伊本·拔图塔游记》。


朱元璋改革制度——加强专制集权统治的活动之一

1、地方制度

A: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两京(北京、南京)十三司。

B:都指挥使、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合称“三司”。互上统属,归辖于中央各部门。

C:府、(州)、县。基本以府统县;州分直隶州和属州,长官称知府(知州)、知县(知州)。

2、中央制度

   A:废相:1380年胡惟庸案。

   B:六部上承皇帝:吏部为首。

   C:1382年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专职弹劾百司,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与六部尚书合称“七卿”。

   D:设六科给事中:稽查各部,凡大臣章奏发下,分类抄出,对违误加以驳正。与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官”或“言官”。

   E:撤大都督府,分其权为五。所管仅为军籍和军政,不能直接统率军队,没有各级武官的选授权。

   F:设内阁与司礼监(明成祖)

   F:其他机构:大理寺与“三法司”。通政使司:皇帝的“喉舌”,长官称通政使,主管章奏出纳与封驳,稍村中书省的“关白”之权。   

3、军事制度——卫所

   A:非实土卫所:设于府 州县境内。

   B:实土卫所:设于未设府县的边区。

   C:羁縻卫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卫所;长官由首领担任。

   D:京军三大营:五军府分统的48卫军称内卫,成祖时增至72卫,定名“五军营”,又添设“三千营”和“神机营”,合称“京军三大营”。

4、法律制度

   A:《大明律》:以《唐律》为蓝本,但“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B:《大诰》:朱元璋撰写。

5、户籍、赋役管理制度

   A:赋役黄册:朱元璋先创立“户贴”;后创立黄籍(人口增减,产生变迁)。

B:鱼鳞图册:土地亩数及四至,上有图。

6、基层组织

   里甲制与关津制。

7、科学

A:三级考试:三年一考。八月乡试为省级,及格者为举人;次年春在京会试;及格者于三月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中选者为进士,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称赐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称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赐同进士出身。

B: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文句命题,以程、朱解释为依据。

C:文章形式:八股文(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

D:仕宦前途:进士发榜后即可任官,还有做显官的希望。

三、政治措施——加强专制集权统治的活动之二

1、诛杀功臣

   胡惟庸案;蓝玉案。

2、惩罚贪官污吏

   空印案;郭桓案。

3、抑制豪强

   籍没江浙地区豪族土地,将部分人迁徙至南京、临濠;在南京抄杀豪民百余家。

4、设立特务机构

锦衣卫(缇骑);东厂。

5、削藩

   建文帝;朱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1399年,燕王朱棣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起“靖难军”,经过三年战争,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夺取帝们一,改元永乐,这一事件称为“靖难之役”。

6、迁都(两京制)

   1421年改北平为京师,迁都北京,以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

7、设建州卫、兀者卫及奴儿干都司(成祖)

8、文化专制(朱元璋)

郑和下西洋与“南倭北虏”

一、郑和下西洋

从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共七次下西洋。“三宝太监”

二、南倭北虏问题

1、明初边疆形势

    北元。倭寇;产生于元朝。

2、与鞑靼、瓦剌的战争

A:鞑靼与瓦剌:北元瓦解后,“非元裔”的鬼力赤夺取汗位,去元国号,称蒙古,明朝人称为“鞑靼”,在漠北。瓦剌在漠西。

B:与蒙古的战争:永乐时进攻。仁、宣两朝转为防御,沿长城(边墙)设九个防御重镇(九边)。英宗时,瓦剌统一漠北;1449年土木堡之变(也先、王振);1457年被俘的英宗返回,发动“南宫复辟”(朱著228页)。世宗嘉靖年间,鞑靼俺答汗成为最大势力,侵明,庚戌之变;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隆庆和议;此后,与其妻三娘子一直与明保持友好关系;“归化”(呼和浩特城)。

3、倭患与明后期沿海形势

   A:“海禁”政策与倭患的严重:海禁始于明太祖,嘉靖初年因“争贡之役”历行海禁,罢市舶使司,绝日本贡使。走私集团与倭寇勾结,倭寇重要将领以华人为主,与此前倭寇不同。

   B:戚继光抗倭:嘉靖末年,取得胜利。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史称“隆庆开关”。

C:援朝战争:神宗万历年间;丰臣秀吉;邓子龙、李舜臣。

   D:郑芝龙割据东南沿海(明末):

4、西北与西南边疆(无)

A:西藏:明朝前期喇嘛教中兴起格鲁派,俗称黄教,创立为宗喀巴。中期,黄教领袖通过“灵童转世”产生。俺答汗皈依黄教,奉索南嘉错为“达赖喇嘛”,后其曾孙成为达赖中唯一的非藏族人。黄教另一位领袖尊号班禅。

B:西南:改土归流。

明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

一、社会危机的加重

1、宦官专权

   A:太祖对宦官的限制

   B:成祖对宦官的倚重:“二十四衙门“。

   C:英宗以后宦官专权:自王振始。第一,司礼监通过“批红”权控制朝政。第二,控制特务机构。宪、武一度于东厂外增设西厂、内行厂。第三,经济上,负有管理皇帝产业和监督税收之责。税使与矿监。第四,军事上,护卫京师的军队京营受其监督,镇守太监则监视边将。

   D:主要宦官: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

2、土地兼并的严重

   A:兼并者:皇帝(皇庄)、王公(王庄)、勋戚、宦官

   B:土地数额的下降:

   C:赋税、徭役加重:里甲正役、均徭、泛差役。

3、党派纷争

   世宗“大礼仪”。内阁大学士有首辅、次辅、群辅之分,首辅有票拟之权。张居正上台前主要首辅有严嵩、徐阶、高拱。

二、张居正改革(与太监冯保相结)

1、政治方面

方针:“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裁撤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实行考成法。

2、边疆方面

   第一、与俺答汗进行茶马互市。第二,加强北方防务。第三,与达赖三世建立通好和封贡关系。

3、军事方面

4、经济方面

   A:任用藩季训治理黄河、淮河。

   B:任用张学颜整顿财政。

   C:丈量土地。

   D:推行一条鞭法:1580年,内容。

三、改革的影响与意义

  东林与复社

一、东林党的形成

1、背景

   皇帝不问政事;行政效率低下;吏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化。

2、形成

   万历32年(1604年),被革职的顾宪成与高攀龙等人,在他的故乡无锡东门东林书院讲学,抨击时政,成为舆论中心,东林党因此得名。成员:官僚士大夫。

二、东林党议

1、其他党派

浙党:沈一贯。

宣党:汤宾尹。

昆党:顾天峻。

齐党与楚党

阉党:熹宗天启时,诸党与阉宦的合并

2、东林党与诸党的斗争

   A:争国本:

   B:京察与廷推:

C: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3、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

   A:杨涟弹劾魏忠贤:

   B:阉党的反击:将东林党逐出朝廷,主要人物逮捕入狱。《东林点将录》、《同志录》为阉党所编东林党人名单。《三朝要典》则为阉党代表官方对三案所下定论。

   C:崇祯为东林党昭雪:杀魏忠贤,毁《三朝要典》。

4、评价

三、复社

1、复社的形成

   天启年间,东南地区知识分子经常以文会友,研习举业,并以社团形式出现,多达几十个。崇祯元年(1628年),江南士人张溥、张采等将当地一些研习科举时文的文社合并组织为“复社”,取“兴复古学”义。遍及七省,多达2000多人。

2、复社的政治活动

    A:与阉党残余的斗争:“小东林”

    B:与其他政治势力的斗争:马士英、阮大铖。崇祯末,受攻势力稍衰。

    C:清军入关后的分化:或抗清,或参加农民军,或著书立说(黄宗羲、顾炎武)。南明权臣阮、马继续打击。顺治九年(1652年)被取缔。

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一、基督教三次来华

1、唐代

   景教。唐武宗灭佛,景教亦受排斥。宋时景教基本灭绝。

2、元代

   天主教(也里可温教)。

3、明清

   入华的媒介为耶稣教会,系反宗教改革的宗教组织,势力主要在南欧。随葡萄牙、西班牙的扩张而来。

耶稣会士在中国的传教(明朝)

1、会士来华

   最早来到中国的会士是方济各,1552年至澳门。万历八年(1580年),罗明坚等一部分耶稣会士来到澳门。罗明坚、利玛窦;组织第一个耶稣会传教团在广州定居下来。

2、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

   A:来华时间:1582年抵达澳门,次年入内地;1601年到北京至1610年去世。

   B:传教手段:学术传教,适应中国习俗,迂回施加影响。第一,取汉姓,号西泰。第二,用儒家思想论证基督教义。第三,传教时尊重中国伦理纲常、祖先崇拜。第三,为取悦中国人,特意调整经线,将中国绘入地图。

C:效果:与中国士大夫关系良好,传教较顺利。与李贽三次会面。去世后,天主教徒在中国多达2500名;万历末,1.3万;崇祯中,3.8万。清初顺治七年(1650年),15万。

会士在中国的活动及其受阻(清代)

1、历法之争

德国人汤若望出任钦天监;杨光先。

2、《皇舆全览图》的绘制

康熙时,比利时人南怀仁任钦天监。

3、对传教的限制

康熙末年,认为活动危害了统治;教士反对传统礼俗。雍正时,除规定留京效力者外,其余俱安置澳门,令其回国。乾隆、嘉庆时,制订西洋人传教治罪条例。

四、西学东渐的表现

传教士带来了科学知识,主要有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物理学、火器制造等。

1、数学

   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几何原理》;李之藻与之合译《同文算指》。

2、天文历法

   徐光启聘用传教士主持修历法,成《崇祯历书》。

3、机械工程学与物理学

   教士熊三拔著《泰西水法》,介绍西方水利学知识。汤若望著《远镜说》,介绍光学知识。

4、地理学

   利氏绘制、李之藻刻印《坤舆万国全图》。

需要注意,中国文化也被介绍到西方。利氏将《四书》译成拉丁文,寄回意大利。比利时教士金尼阁译《五经》。欧洲启蒙思想家莱布尼兹、伏尔泰等曾从儒学中吸收资料。器物和艺术品也传到欧洲,引起“中国热”,并出现专门研究中国的“汉学”家。

五、会士传教的特点

1、走上层路线

2、随从中国风俗,以减少宣教阻力

3、介绍西方科学知识,以此为门径,取信于士大夫,达到引人入教,徐图发展的目的。


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一、平定三藩与统一台湾

1、平定三藩之乱

   1673年反叛,1681年平定。

2、统一台湾(施琅)

   1683年统一台湾,设一府三县。

二、与蒙古准噶尔部的斗争及土尔扈特部的回归

1、准噶尔部概况

   明清之际,蒙古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清入关前,漠南已归附清。厄鲁特分为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图尔伯特四部。康熙时,准噶尔部占有天山南北,与清争夺外蒙古(即漠北)和西藏的斗争。

2、康熙与准噶尔部的战争

   A:乌兰布通战役:康熙29年(1690年),康熙亲征。噶尔丹失败。

   B:多伦会盟:为结束喀尔喀蒙古的内部纷争,加强蒙古部族与中央的关系,康熙三十年(1691年)在多伦诺尔举行喀尔喀蒙古会盟,密切了内外蒙古与中央的关系,使噶尔丹叛国分裂势力在政治上陷入孤立(朱著315——316页)。

   C:昭莫多战役:35年,兵分三路西征,再次将其击败。其侄策妄阿拉布坦自立。噶尔丹卒。

   D:驱准保藏:和硕特部由青海入藏,与达赖、班禅建立联合统治,并接受清朝册封。十八世纪初,两者矛盾激化,策妄阿拉布坦乘机入藏,杀拉藏汗(和硕部首领)。清以胤祯指挥保藏战争。59年,清军夺回拉萨,行达赖六世册封典礼,控制了西藏。雍正初年,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又在青海发动叛,被年羹尧镇压。

3、雍正、乾隆与准噶尔的战争

    A:打败噶尔丹零(策子):雍正五年(1727年)。

    B:打败阿睦尔撒纳(策甥):乾隆22年(1757年)。

4、土尔扈特蒙古重返祖国

    1771年,渥巴锡率部族俄罗斯长途跋涉,历经半年回到中国。

三、与“回部”的战争

1、平定大、小和卓木

    维吾尔聚居区称为“回疆”,清初为准噶尔征服。准平后,首领回归故地,策划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汗国。乾隆24年(1758)平定。

2、平定张格尔

    大和卓之孙以中亚浩罕国为根据地,受英国支持,潜入回疆,策动叛乱。清于道光六年(1826年)将其平定。

四、与苗疆、大小金川的战争

1、征服苗疆

   雍正13年,苗民起兵反抗清官吏的暴虐。清平定。

2、大、小金川战役

3、改土归流

五、与沙俄的战争

1、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

   彭春、萨布素;康熙24年(1685年)、25年,两次围攻雅克萨。28年签订条约。

2、《布连斯特界约》与《恰克图条约》

   雍正六年(1728年)签订,划定两国中段边界线,以恰克图为两国贸易的商场。

3、《恰克图市约》

   乾隆57年(1792年),规范双方贸易,双方在边贸中均获得利益。

六、清朝的疆域

本部18省;5个将军辖区(盛京、吉林、黑龙江、乌里雅苏台、伊犁);2个办事大臣(西藏、西宁);内蒙古直属理藩院。共26个一级辖区,50余个民族。

  康乾盛世

一、政治制度的发展

1、秘密立储制度

   雍正所创。

2、密折陈奏制度

   康熙时出现,雍正时扩大使用范围。

3、中央机构

   A:议政王大臣会议(国议)

   B:南书房:康熙时挑选翰林院儒臣到南书房当值,备顾问咨询,具有一定的辅助决策功能。

   C:军机处:其渊源为雍正七年(1729年)所设军需房,系因对西北用兵而设。后演变为军机处。明发与寄信

D:理藩院

    E:内务府:清特设的专管宫廷皇室事务的机构,长官为总管大臣,由满族王公担任。

4、地方行政组织

    A:省:各省设巡抚一名,总揽一省军政、民政,但偏重于后者,原则上受总督节制。每两到三省(有的地方仅一省)设总督一名,比巡抚事权更重,以负责军政为主,兼管民政。原明朝三司中的都指挥使司废,其他两司居于督、抚之下。

    B:府:平级的有直隶州、厅。设知州。厅设同知或通判。

    C:县:平级的有散州、散厅。

    D:保甲制度

5、《大清律》的制定

   顺治元年(1644年)修律,四年完成,承袭了《大明律》的基本内容。但在清代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例在司法上占有优先地位,成为清代法律实践的一个重要特点。

发展生产的措施

1、停止圈地

   康熙八年(1669年),下诏。24年规定:民间所垦田亩“自后永不许圈”

2、将明王庄给予农民(更名田)

3、劝农垦荒

    延长新垦荒地的科税年限。

4、开放禁地

5、赋税制度的变化

   A:“圣世滋丁,永不加赋”:康熙51年宣布,以50年全国的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添丁,不再多征。

   B:摊丁入亩(地丁合一):雍正二年(1724年)

   C:“火耗”与“耗羡归公”:雍正二年。

6、兴修水利

   康熙时任命靳辅治理黄河;治永定河。康、乾修鱼鳞石塘。

三、文化政策

1、文字狱与文化专制

   A:康熙朝两案:康熙二年(1663年),庄廷●《明史》案;50年,戴名世《南山集》案。

   B:雍正朝数案:查嗣庭案。曾静案;《大义觉迷录》。

   C:乾隆朝的文字狱及禁毁书籍:借编修《四库全书》之机销毁。

2、笼络士大夫

   A:开特科取士:博学鸿儒科。

   B:尊崇程朱理学:

3、开局修书

    A:《古今图书集成》:雍正时修撰。现存最大的古代类书。

    B:《四库全书》:乾隆时修撰。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丛书。

四、边疆成就

五、盛世下的危机

1、人口压力

   乾隆五年(1740年),1.4亿;27年,2亿;55年,3亿;道光20年(1840年),4.1亿。

2、吏治腐败

3、秘密宗教会社与反清活动

   A:林文爽起义:民间秘密宗教主要有白莲教和天地会。乾隆51年(1786年)台湾天地会首领林文爽起义,53年始将其镇压,乾隆将此与其他九次战役共同列为自己的“十全武功”。

   B:白莲教起义:1796年,经历九年,发源于川、楚、陕三省交界地区,参加者主有流民与棚民。

   C:天理教(白莲支教)起义:嘉庆18年(1813年)。

 清前期的边疆与民族政策

一、宏观政策与制度

1、政策主旨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2、中央主管机构

   理藩院同于六部,专门负责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最初只管理蒙古,后将新疆、西藏事务也纳入其内。

3、笼络上层人物

4、开驿站,设关卡

   前者在聚居区,后者在边境。

对蒙古的管理

1、设立盟旗制度

   A:旗制:在原有社会组织基础上再予分割,一部分多旗;仅有少量部得以原部编为一旗。长官称札萨克,由政府任命当地王公担任,可世袭,但须经批准。

   B:盟制:康熙30年,与漠北、漠南各部王公贵族在多伦会盟,确立对漠北蒙古的正式管辖;保留三大部首领汗的称号,以下则改用清朝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爵位,行政上依例编旗。后平定漠西,亦编旗。若干部“会盟”的传统,编旗之后地区相邻的旗也形成会盟单位,即称为“盟”。盟长由皇帝指定札萨克中的一人担任,监督诸旗。

2、宣扬“满蒙一体”

   联姻。尊崇南、北蒙古的两大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章嘉呼图克图。

3、效果

   乾隆36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回归中国。

三、对西藏的管理

1、改组地方政府“噶夏”

   驱准保藏后,用当地上层人物协助达赖、班禅治藏。

2、设驻藏大臣

   两员,监督当地政务。

3、颁布《西藏善后章程》与《钦定西藏章程》、“金瓶掣签”制度。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四、对新疆的管理

1、设立机构

   伊犁将军总领天山南北军民事务;其他重要城市设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等职。

2、对维吾尔社会采用原有的“伯克”制度

   原为贵族世袭,清朝定其品级,由官方委任,使掌维吾尔民政。

五、对东北地区的管理

1、设三将军

2、将当地少数族编旗

六、对西南地区的管理

     改土归流。大规模推行始于雍正四年(1726年)。

七、效果和评价

明清对外政策与朝贡贸易

一、西方殖民者的东来

        内陆边疆稳定,但沿海遇到西方殖民者的威胁。16世纪时,来到东方。最早来中国的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之后为荷兰人。康乾时期,三国在东方势力衰落,英国强大,成为清朝主要对手,法国、美国也与中国发生贸易关系。

二、明清对外政策

1、海禁政策

       原因:经济和政治两方面

2、明朝的海禁

3、清朝对外贸易的限制

A:清初海禁的实行与开放:第一,顺治时,防郑成功、张煌言,下迁海令,对外通商口岸只有澳门。第二,康熙时,平定台湾,开放海禁,以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为通商口岸。闽粤各关设正副都督,相当于以前的市舶使,来船经其盘验后,进行贸易。对外贸易的商人称“行商”、“洋商”、“官商”。对外贸易组织叫“牙行”,又称“十三行”。59年成立“公行”,垄断对外贸易。

B:乾嘉时期,限制严格:乾隆颁行《防范夷商规条》,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制定许多限制外商禁例。加强对内地商人的限制,设“保商制度”。“加税”。

摊丁入亩: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将全国丁赋总额固定,以五十年上报的丁数为准征收,此外多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采取彻底“摊丁入亩”的征收丁银办法,把固定下来的五十年丁即人丁2462万、丁银355万余两,以与具体丁户相脱离的方式全部摊入田赋银中征收,称“地丁制”。对农民和无地的“市民”、“乡民”、“佃民”都有积极影响,国家对其人身束缚削弱。

D:耗羡归公,减轻农民负担。

  E:废除匠籍:明代匠户从中叶起,一律以银代役,但匠籍仍存。康熙以后,陆续将匠银摊入田赋,最后废除了匠籍。

农业


1、水利的兴修

A:明代:潘季训治理黄河。

B:清代:康熙时,靳辅治黄河;陈潢作为著名水利学家,在护堤工程中,采用坦波、减水坝等有效办法;又完成对永定河的修浚工程。雍正时扩大修筑江浙海塘。

2、耕地面积的扩大

   明朝8亿亩,清朝10亿亩。清代新疆、东北、蒙古、中原山地(栅民,翦著第561页)均得到开发。

3、农作物品种的增加

A:作物的引进:明代中叶,引进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烟草从吕宋传入;花生。

B:经营方式的发展: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放广泛;有的在种植同时还进行初级加工,或兼营相关副业。松江、苏州,棉作压倒稻作;嘉兴、湖州,蚕桑压倒稻作。经济作物种植区需要依赖相邻地区提供商品食粮,湖广、江南成为粮食生产中心,承担向附近地区供给粮食的任务。唐宋“苏湖熟,天下足”转为明清“湖广熟,天下足”。

4、经营地主出现

   农业生产领域的新现象,对农业进行农场式管理,亲自参预生产过程,注重集约经营。非单一粮食生产,包括经济作物种植及相关副、牧、渔业,与市场联系密切。注意改善僮仆、雇工的待遇,发挥其积极性。


手工业

1、工匠人身逐渐自由

   A:明代:初期沿袭元制,官手工业发达,工匠世袭,不得脱籍。中叶,工匠可纳银代役,身份渐趋自由。

   B:清代:顺治时,曾取消匠籍,免征代役银,但后恢复。康熙时,代役银并入田赋征收,工匠代役银和匠籍制度废除,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雍正时,地丁合一,无地“乡民”和“市民”的丁银一律免除,城市工商业者也不再有丁银的负担。雇工与主人“无主仆名分”,“同坐同食”。标志手工业者、小商人和工人社会地位有很大提高。

2、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各部门生产规模在前代基础上继续有所扩大,技术也有提高。

   A:采矿业:用火药爆破技术。清代雍乾时云南铜矿大量开采。

   B:冶炼业:用煤和活塞式木风箱。

   C:纺织业:改进提花织机。(明)脚踏纺车、装脚搅车;“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D:制瓷业:吹釉法代替刷釉法。

   E:手工业部门的繁多:苏杭丝织业、松江棉纺织业、景德镇制瓷业、佛山铸铁业、四川煮盐业。    

注意:政府控制的行会的存在压制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则为家庭手工业。

3、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发展

A: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第一,明代江南某些城镇以织绢为生的机户愈来愈多,有的完全与农业分离。棉纺织业方面,有的农民把织布作为专业。第二,专门从事农业经济作物生产,供应手工业需要。第三,原料产地和手工业地区的地域分工日益明显。第四,除个体经宫的手工业者外,出现了更多的雇工。

B: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苏州丝织业出现拥有织机数十张、雇佣工人数十上百名的手工场主(机户),也有完全脱离了生产资料,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织工”。双方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没有人身依附性。类似关系在其他行业中也存在。

C: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江南大机户拥有织机更多,矿冶业雇佣劳动规模高于明朝。包买商更加活跃,通过借贷、预付原料、供应织机等方式控制小生产者,将其变成在家工作的雇佣工人。

E:行会手工业工人的齐行叫歇:为摆脱束缚。东家行与西家行。

D:评价:翦著第516、571页;张著第374页。


1、明朝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A:农村副业的产品及手工业品大量进入市场。

   B:商业资本活跃:徽商、西商(山西、陕西商人)、江右商。

   C:工商业城镇兴起:不平衡,除两京外,分布在江南、东南沿海和河两岸,江南最繁华。

   D:白银使用更为广泛:银租;政府开支;代役银(班匠银)普遍出现。

2、清朝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的发达

   A:西北商业城市出现

   B:北京为全国贸易中心:“里馆”与“外馆”:专门接待从蒙古来京的客商。

   C:内地商人、小手工业者和工人相继到西北、西南各地。

   D:对外贸易更发展。

   E: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人集团的发展:票商(山西)、盐商、行商(十三行)。

3、商品经济繁荣背景下的社会风气(史料:张著第376页)

    明中期以后,农业人口“弃本逐末”;工商业竞争激烈;金钱崇拜和追求侈奢高消费之风盛行;逾礼违制现象普遍。

4、评价(张著第377页)

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制度

一、明代的卫所制度

1、卫所机构与编制

   每卫5600人,长官为指挥使,辖五个千户所(千户);下辖十百户所(百户);下辖两总旗;下辖五小旗。卫统属于各省都指挥使。全国共设16都司,另三司为:辽东、大宁、万全。部分千户所直录于都司,称守御千户所。全国共设329卫,京师密集。

2、卫所种类

   A:实土卫所

   B:非实土卫所

   C:羁縻卫所:设于边疆民族聚居区,长官由民族首领充任。

3、卫所士兵性质

   另立户籍,称军户。来源:从征、归附、谪发、垛集。军户中必有一人在卫所服役,称“正军”;其余子弹称“余丁”或“军余”。正军死,余丁替;无余丁,勾取其族人顶替,称“勾军”。

4、卫所经济

   军屯为经济支柱。每名屯军领一份屯地,属官田,屯粮征收数额高。超经济强制。保证了军储供应。

5、卫所性质

A: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B:非战时编制,为驻防体系。平时训练,遇战由朝廷命将充总兵官,抽卫所精锐出征,战毕将领归还总兵印绶,军士返回卫所。

6、瓦解

   明中期。第一,军士地位低、负担重、受欺压,逃亡现象严重。第二,军屯制度破坏,屯地、屯粮缺额严重。最终行募兵制,军费开支成为财政负担。

清代的八旗制度

1、八旗的种类

   努尔哈赤死后,大批蒙古、汉人降附,按同样形式编制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部数达24旗,但仍泛称“八旗”。任何族属编入八旗后,统称“旗人”,从而形成满族共同体。

2、上三旗与下五旗

   满州八旗创立之初,努尔哈赤自统两黄旗,子、侄、孙统其余六旗。清初规定,八旗中的两黄旗和正白旗归皇帝控制,称“上三旗”,其余五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称“下五旗”。雍正时,将下五旗首领“固山额真”(旗主)改为“固山昂邦”(旗的大臣),不得世袭,确认了皇帝对下五旗的绝对领导权。

3、八旗特点

   前期兵民合一,既以旗统兵,亦以旗统民。入关后,改从人丁中挑初兵员。重点发展满州八旗,其他两八旗很少扩充,后又令部分汉军“出旗为民”。

4、八旗的布防

   A:禁旅八旗:驻守京畿。

   B:驻防八旗:驻守地方。重要驻防区设将军,其次有副都统、城守尉、防守尉等。

5、八旗衰落

   A:最初待遇优厚,清中叶,旗下人口日增,旗兵粮饷难以养活家族:政府对策:第一,令汉军出旗为民,减轻八旗人口压力。第二,不时颁发赏赐。三,适度增加兵额。四,组织旗人屯荒。

   B:旗兵腐化。

清代的绿营制度

1、绿营组织

   受总督节制,各省又设提督,为绿营兵长官。提督以下有总兵、副将、参将等。

   A:标:总督、提督、总兵所领。驻于各省要冲之地。

   B:协:副将所统。

   C:营:参将至守备所统。

   D:汛:千总、把总所统。以上三种分驻各省其余地区。

2、地位与待遇

   人数多,地位低,被八旗监督。粮饷低于八旗,并承担杂役。

3、衰落

   入关之初,战斗力较强,平定三藩时发挥过重要作用。清中叶,训练废弛,作战能力下降。嘉庆初镇压白莲教时,已不堪征战,清廷另行招募乡勇。以后乡勇成为清朝主要军事力量,绿营被逐渐裁汰,最终瓦解。

 

 明清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一、学术思潮的演变

1、心学崛起与发展

   A:王守仁:对程朱理学的反动,发展、完善陆九渊心学体系,有“陆王心学”之称。第一,强调“心即理”;第二,鼓吹“致良知”;第三,倡言“知行合一”。以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以先验观念管辖心灵,体现平等和叛逆萌芽。

   B:王艮与泰州学派:王学激进派的代表。宣称“人皆可为圣人”,肯定人类物质欲望的合理性,体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

   C:李贽:鼓吹“童心”的修养标准,提倡个性自由、感情解放,否定传统伦理。

2、对心学的反动

   A:王夫之:斥责“流俗”为“禽兽”,倡导学术经世致用,对历史和政治进行总结探讨。《读通鉴论》

   B: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C: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疏学风,强调博学多闻和实证研究。《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D:颜元与戴震:

3、考据学/朴学的发展

   A:考据学的兴起:一批学者反对心学空谈,致力于用考据方法整理和研究古代文献,形成了被称为“汉学”、“朴学”的新学风。始于顾、黄,为清朝学术的开山。阎若璩的《古文语尚书疏证》,采用考据学,证明古文尚书为伪书。胡渭的《禹贡锥指》、《易图明辨》,在辨别古书真伪和提倡疑古精神上有贡献。

   B:乾嘉学派:乾隆、嘉庆年间,考据之风更盛,发展为专门的学问,被称为“乾嘉学派”,也是整个清代学术的主流。分吴、皖两派,前者以惠栋为代表 ,后者以戴震为领袖。

   C:局限性:脱离现实,于时无补。为学术而学术,与高压政策有关。

4、今文经学的出现

   嘉庆、道光间,反对考据学,讲经书“微言大义”,对其进行发挥,对后来的维新变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二、史学

《永乐大典》,谈迁《国榷》,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黄宗羲《宋元学案》、《明儒学案》,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官修《明史》,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赵翼《廿二史札记》,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章学诚《文史通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