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世界史必考 论述题 及 答案 (上)

2017-12-23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世界史考研冲刺考前回顾笔记(四)完

世界史考研冲刺考前回顾笔记(三)

世界史考研冲刺考前回顾笔记(二)

世界史考研冲刺考前回顾笔记

一、世界上古史——西亚、埃及、印度(5"

 

1.评析你阅读过的一部或一篇现代人所写的有关世界上古史的著述。

 《古代埃及史》,全书共12 章,近60 万字,是我国惟一一部完整的、详细的古埃及史专著,它依据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古文献学等多方面提供的资料,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古埃及社会的发展演变。资料来自英、俄、日、德等各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古代埃及史》在编撰体例上有创新,分期问题上也有很大突破。作者在保留古埃及历史学家马涅托传统的王朝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埃及古代国家形态的发展规律,将古埃及历史分为①史前时代和前王朝文化,②埃及统一王国的形成与分裂,③埃及王国的发展与衰落,④埃及的军事霸权与帝国的形成,⑤埃及帝国的分裂、复兴与衰亡,⑥异族的长期征服与奴隶制的崩溃等六个历史时期,基本上突破了王朝体系的窠臼,对古代埃及历史的整体理解具有独到之处。

在历史分期是问题上,学术界一直以前王朝时代为开端,经过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直到公元前332年马其顿统治者亚历山大征服埃及为止,作为埃及古代史的研究范围,此后的历史则列入希腊史和罗马史。而该书中则指出不论是托勒密王朝,还是罗马、拜占廷帝国统治下的埃及,仍然都是奴隶制的埃及文明,直到公元7 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古埃及文明被伊斯兰文明所代替,古代埃及的历史才算正式完结,主张把古埃及历史的下限划到公元641 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为止,确实是很具有见地的观点。

 

2.试述大流士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背景:

波斯帝国从建国到大流士执政,用28年的时间走完了许多国家两三千年的过程,但是它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极为艰巨。第一,应该采用何种形式统治这个大帝国;第二,波斯帝国当时的国家机器十分薄弱;第三,帝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第四,帝国内部的社会经济状况极为复杂。

►内容:

   ⑴政治上,大流士建立了君主专制,加强了国王权力,调整了国王和贵族的关系;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这样就建立了一套对被征服地区进行统治和剥削的制度。

   ⑵军事上,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大军区,每个大军区下设若干省军区,军区长官由国王任命,与行省总督互不隶属;同时将波斯军队分为常备兵和临时征召部队,并建立了最具战斗力的1万人不死队。并通过任命波斯人为军官和定期巡视来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⑶经济上,统一帝国铸币制度。中央政府铸造金币“大流克”。行省只有权铸造银币,自治市只有权铸造铜币。

   ⑷在全国建立驿道制度。驿道沿途设有驿站,配有人员马匹、粮草。

   ⑸拉拢被征服地区原统治阶级,扩大帝国统治基础,尊重各地原有法律和宗教传统。

►影响:

大流士改革加强了波斯帝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统治基础,加强了君主专制,客观上促进了帝国内部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落后地区的发展。

但未消除帝国内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也未消除帝国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3.简述波斯帝国的历史作用。

波斯帝国兴起的时代,正是西亚北非的古代文明盛极而衰的时代。波斯帝国的兴起在近东地区的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波斯帝国是西亚北非古代文明从小国寡民到地域王国,再到帝国这一发展的最高阶段。波斯帝国不仅规模要比先前的埃及和亚述帝国大很多,并且在内涵上也更为丰富和深刻。它所形成的一套维持和管理帝国的比较成熟的制度是之前帝国不具备的,也为之后的帝国所承袭。

(2)波斯帝国的形成,某种意义来说是西亚北非和东地中海地区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综合发展和联系不断扩大的产物;同时在客观上有为这一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而使这种交流和联系达到一个更高阶段。

(3)波斯帝国的出现从另一方面打断了西亚北非诸文明独立发展的正常进程,它的征服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打破了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正常秩序和规则。

(4)波斯以一个落后民族征服了三大文明中心,并维系帝国统治200年左右,这在农耕和游牧世界的交往与冲突方面提供了一幅更为鲜明的画卷。

    总之,波斯帝国既为西亚北非的古代文明做了总结,又为后来到希腊文明做了借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4.简述埃及古王国时期君主专制的表现。

(1)国王对中央行政权力的控制:古王国时期国王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和代表,国王之下有宰相(维西尔)主持日常政务,但是和其他官吏一样,宰相由国王任命,对国王负责。

(2)国王对国家经济的控制:古王国时期国王直接占有大量劳动力、土地和财富,同时还控制了国家的土地、灌溉和外贸以及一切战利品。全国的财政都处于国王控制之下。

(3)国王对军队的控制:古王国时期有一支相对强大的军队,由国王直接统率,是君主专制的主要物质力量。

(4)国王对司法权力的控制:国王的话就是法律,可以颁布相当于法律的敕令,国王拥有最高审判权,并越过维西尔自行任命法官审理一些案件。

(5)国王对地方行政的控制:古王国时期的州长有些由国王任命,有些是世袭的,但是形式上需要由国王任命或批准。国王还任命上下埃及长官监视地方州长。

(6)王室家族控制朝政:古王国时期高官显贵多为王室家族成员,比如维西尔经常由王子担任。

(7)王权进一步被神化,君主专制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5.简述埃赫那吞改革的背景、内容、实质及失败原因。

背景:

(1)统治阶级内部,以及王权与神权、神权与世俗奴隶主之间的矛盾逐渐暴露并激化。

(2)新王国时期开始,阿蒙神祭司势力极度膨胀,在政治经济领域实力增长迅速,开始不甘心依附于王权,进而与以法老为代表的王权相抗衡,直至插手王室内部斗争,逐渐危害到王权和其他奴隶主的利益。

内容:

(1)首先恢复对拉神的崇拜,继而废除对阿蒙神和其他一切神的崇拜,只准崇拜阿吞神;

(2)没收阿蒙神庙和其他神庙财产,将其转交给阿吞神庙;

(3)铲除一切建筑物上的阿蒙字样;

(4)将首都从底比斯迁到埃及中部的阿马尔那,并取名为埃赫塔吞,以摆脱阿蒙祭司集团的影响;

(5)国王本人阿蒙荷特普四世改名为埃赫那吞,意为阿吞的光辉;

(6)同时提拔许多出身中下奴隶主阶层的人担任高级官吏。

实质:

    王权联合军事行政奴隶主、中小奴隶主等各个世俗奴隶主阶级在“宗教改革”的外衣下反对神庙势力过度膨胀,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斗争

失败原因:

(1)阿蒙神庙及其背后的贵族势力过于强大并且富于斗争经验。

(2)改革期间对外战争的停止损害了起初支持改革的军队和一些世俗奴隶主的利益,导致他们丧失了对改革的热情,进而改革阵营内部甚至王室成员都发生分裂。

(3)迁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普通民众负担,同时没有给他们带来好处,因此改革得不到他们的支持。

 

二、世界上古史——古希腊(7"

1.希腊城邦体制的特点。

    希腊城邦制度萌芽于荷马时代,形成于古风时代(公元前750年—公元前500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从土地和人口上来看,城邦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各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的古典时代。

第二,直接民主。公民既是城邦的主人,又是城邦本身。

第三,实行公民政治。希腊城邦的公民拥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他们为自己制定法律并遵守,对国家官员进行选举,为国家服兵役,享有占有城邦土地的特权,积极参与城邦生活。

第四,经济上,工商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城邦的经济基础是小农和独立手工业者的经济,每个公民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丧失土地即丧失公民权。没有神庙经济和祭司集团。

第五,公民之间相互平等。所以希腊几乎所有的城邦都不对公民征收直接税,城邦公民制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公民兵制度;法律地位上,人人平等。

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实质: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抵抗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古希腊城邦制度作用和地位:①实行公民政治,保证了公民享有政治权力;②促进了经济发展;③巩固了城邦;④古希腊产生了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的雏形,这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贡献。

 

2.简述希腊海外殖民运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1)根本原因:人地矛盾突出。

        (2)条件:多良港,多岛屿,航海业发达,海军强大。

范围:地中海地区和黑海沿岸。

影响:

第一,扩大生存空间,解决了土地问题,缓解了城邦人口压力;

第二,促进希腊各地商品的生产和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第三,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不断壮大,有利于公民集体的稳定和城邦制度的巩固,有利于平民反贵族斗争,有利于建立民主政治;

第四,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从东方文明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奠定了自己独特文明的基础。

 

3.简述梭路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改革背景:公元前6世纪,随着雅典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出现了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由于奴隶占有制的发展,雅典许多平民因债务而受到氏族贵族的奴役,平民反对氏族贵族剥削、压迫和独揽政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公元前594年,梭伦被选为首席执政官,成为斗争双方的仲裁人,并以立法者身份实行了广泛改革。

改革性质:工商业奴隶主阶级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

主要内容:

(1)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债务,禁止债务奴役;

(2)颁布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法规

(3)按财产的拥有量将公民分为4个等级,其政治权力按照财产来决定;

(4)在贵族会议之外设立四百人会议管理国家。

改革影响:

(1)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将雅典引上民主的轨道,为雅典的繁荣与强大奠定了基础。

(2)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雅典经济的繁荣。

(3)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劳动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证。

(4)但是改革不够彻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4.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1)早在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氏族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已发展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君主制与贵族制不同,贵族制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

(2)公元前594年梭伦实行改革。

    废除了债务奴役制,确立财产等级制,提高了公民大会的权力;设立了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作为最高行政和司法机关,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间的利益关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将雅典引上民主的轨道。

(3)庇西特拉图的僭主统治,客观上打击了氏族贵族,改善了作为公民主体的小农的经济地位,促进了雅典经济、文化的发展。

(4)公元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

    以地域组织取代血缘组织作为国家的行政单位,以五百人会议取代了四百人会议且权限有所扩大,创立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等。这次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5)伯利克里的改革。

    这些改革剥夺了由执政官组成的贵族会议的权力,将其权力分别交给公民大会、民众法庭和五百人议事会,另外对公民发放津贴等,使占公民多数的小生产者享有得到一定保障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达到极盛,成为左右希腊世界局势的霸国和主要的文化中心。

 

5.简述希波战争的经过和影响。

经过:

(1)公元前5世纪初,波斯帝国消灭了吕底亚,并乘机进攻位于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希腊—波斯战争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发动的反抗波斯对小亚细亚沿岸希腊城邦统治的起义。

(2)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遣海陆军远征希腊,希波战争全面开始。雅典军队在马拉松战役打败波斯军队,迫使波斯撤军。

(3)公元前480年,接任的波斯王薛西斯一世再度进兵希腊。希腊各邦因此结盟起来,共抗波斯,斯巴达也参与了对抗波斯的行动。这一阶段的萨拉米海战是希波战争的转折点,希腊由此转为进攻阶段,波斯则转为防御。

(4)公元前478年,波希战争以双方签订卡里阿斯和约而告结束,波斯帝国从此承认小亚细亚之希腊城邦的独立地位,并且将其军队撤出爱琴海与黑海地区。

影响:

(1)希波战争之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的局面。希腊的胜利使希腊各城邦得以继续发展,日益繁荣,从而为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基础;同时波斯虽然失败,但是希腊人也无力进入东方,因此波斯帝国仍在继续发展。这就使世界文明分为东西方的大格局。

(2)对雅典而言,①大量战俘奴隶和战利品使雅典的奴隶制度和商品经济空前繁荣;②平民,尤其是第四等级公民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主势力进一步增强,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发展;③战争还使得雅典成为全希腊的海上强国,通过提洛同盟,其势力迅速膨胀。

(3)对斯巴达而言,①大量战利品的流入以及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使斯巴达原有的经济和朴素的生活失去了平衡,新的矛盾由此出现;②同时斯巴达在希腊城邦中的军事统帅地位受到了雅典的挑战,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的矛盾逐渐凸显。

 

6.简述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和意义。(也包括局限性)

    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其特征如下:

(1)各级官职,除十将军以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2)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握有最充分的权力。雅典最重要的机构是公民大会,它具有立法、行政、司法多重职能;五百人议事会是大会的常设机构,除为大会准备议案外,十个主席团还轮流值班,处理日常重大事务;陪审法庭负责审理绝大部分刑事和所有民事案件。

(3)贵族会议丧失一切政治权力。

(4)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补贴。

历史意义:

(1)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势,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2)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可以通过选举担任各级政府官职,有利于正确决策,监督政府为公服务,减少以权谋私的可能。

(3)这种先进的古代政治制度,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

(4)还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局限性:

(1)易造成多数人的暴政,即庸才误国。

(2)带有操作层面的幼稚,程序的合理并不意味着结果的合理。

(3)它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权利。

而妇孺、外邦人、奴隶被排除在外。它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日臻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

(4)直接民主会导致权利的滥用和误用。

 

7.简述伯罗奔尼撤战争的过程及影响。

过程:伯罗奔尼撒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元前431开始,至公元前421年休战而止。公元前431年春天,斯巴达盟邦底比斯进攻雅典盟邦普拉提亚,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6月,斯巴达入侵雅典,战争全面爆发。这一阶段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是雅典出现的瘟疫使雅典主动与斯巴达缔结和约休战。

    战争的第二段从公元前415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开始,结果雅典远征军全军覆没。公元前406年羊河战役中雅典海军惨遭消灭。公元前404年雅典被迫求和,提洛同盟被解散,战争以斯巴达的胜利而告终。

影响:

⑴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遭到严重破坏;

⑵战争使大量自由民破产,奴隶数量大增,奴隶制的发展破坏了城邦经济基础;

⑶战争导致希腊各城邦中阶级矛盾尖锐化,很多城邦都发生了起义和暴动;城邦政治出现严重危机。

⑷战争引发了希腊城邦之间随后的混战,波斯趁机插手希腊事务,夺回了对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控治权。混战也使很多希腊人把希望的目光转向了君主制政体和北方的马其顿王国。

 

8.试论述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及其基本特征。

表现:

①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②“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③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按时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④贵族会议权力几乎丧失殆尽,只处理一些与宗教有关的事务。

特征:

    雅典民主政治被恩格斯称为”最纯粹、最典型的国家形态”。通过对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社会历史的考察,不难发现雅典民主政治虽然粗朴,但它已具有了如下鲜明的特征。

(1)实行直接民主制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力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次~4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鲜明地表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

(2)主权在民、轮番为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主权在民。城邦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这是对“主权在民”的十分明确的表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而决策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另外凡雅典公民都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成为城邦的公职者,如执政官、将军、议员、陪审员等,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

(3)崇尚法治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政治原则。官员必须依法行事,一旦触犯法律,便要受到惩处。位高权重的伯里克里在首席将军任上就曾被控渎职而受到法庭审判,并被处以罚金。雅典公民视宪法为最高法律,神圣不可侵犯,而且法律是不可随意更改的。

(4)公民集体内部一律平等。

(5)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史料分析:阅读、分析下面的史料并回答问题。

我要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具有真正的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就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当我们隔壁邻人为所欲为的时候我们不致于因此而生气;我们也不会因此而给他以难看的颜色以伤他的情感,尽管这种颜色对他没有实际的损害。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很熟悉——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只注重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公民们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我们的政策也将得到广泛的讨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之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事情就是没有经过恰当的讨论,就贸然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地方的人民不同的地方。 

 ——选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问题1、此人所在城邦能够体现文中所说“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的最重要机构是什么?

问题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此人上述言论的正确性和局限性。

史料内容分析:该段史料节选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记载的伯里克利在雅典城邦一次阵亡士兵葬礼上所发表的演说词。这段演说词系统地描述了伯里克利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思想,同时也是雅典民主政治优越性和运行机制的精确概括。

但是伯里克利的表述也有偏颇之处,他没有意识到雅典民主政治在范围上的局限性,比如奴隶和妇女以及外邦人都没有参与雅典民主政治的权利;此外,雅典民主政治采用的直接民主政治只能是小国寡民城邦的产物,让道德学识和修养不同的人通过抽签等方式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从某种意义上危害了雅典的发展,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的民主政治更是有向暴民政治发展的倾向。在阅读该段史料时,考生首先要根据平时读书的积累正确判断出该段史料的作者以及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之后要结合所学知识对这段言论进行辩证的综合分析。

参考答案:

   (1)雅典的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是大会成员,都有讨论发言和投票表达的权力,所有公民因此具备了分享国家政权的权力。

   (2)伯里克利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有其正确性,他集中概括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优点,主要表现为:

第一,各级官职,除十将军之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且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第二,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的权力机构;

第三,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与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第四,原有的贵族会议权力几乎丧失殆尽,从伯里克利上述的演说中不难看出,门第出身与参与国家政治事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伯里克利忽视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不足之处:

第一,雅典民主政治实行的范围有限,奴隶、妇女和外邦人都不能参与,民主只在雅典男性公民中间实行,同时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统治和剥削之上的;

第二,雅典虽然对内实行民主,但是对待其他盟邦却毫无民主可言,因此雅典公民权本身成为了一种特权,这就使非雅典公民很难获得雅典公民权,也就堵塞了雅典在政治上的自我扩大之路;

第三,雅典民主政治采用的直接民主政治只能是小国寡民城邦的产物,让道德学识和修养不同的人通过抽签等方式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从某种意义上讲危害了雅典的发展,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的民主政治更是有向暴民政治发展的倾向。

 

三、世界上古史——古罗马(6"

1.论述罗马帝国早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原因:在政治、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地位与权力的不平等,导致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因此平民起来反对贵族,要求分得土地、取消债务奴隶制,要求政治上的平等权力。

►斗争的过程:

(1)斗争的第一阶段(围绕政权):公元前494年,平民第一次撤离运动,平贵斗争拉开序幕,贵族被迫承认平民选出的两名平民保民官的权利。公元前462年—前451年,平民经过10年的斗争,达到编纂成文法的目的,公元前451年—前450年,“十二铜表法”颁布。公元前485年,坎努里阿法通过,平民获得与贵族的通婚权利和担任军事保民官的权利,从此加入高级官职行列,斗争第一阶段结束。

(2)斗争的第二阶段(围绕土地和债务):公元前376年,李锡尼—绥克斯图法案提出。公元前326年,波提利阿法通过。公元前287年,霍滕西阿法通过,平贵斗争结束。

►平贵斗争的性质和意义:

罗马早期的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实质上是一场反对氏族制度残余的革命。

(1)这次斗争调整了罗马公民集团内部的关系,沉重打击了氏族制度的残余,大大提高了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从而扩大了罗马共和国的社会基础,使罗马共和国的国家制度更加完善,更加适应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需要。

(2)由于平民的胜利,罗马的公民制度得以巩固,加强了军事力量,使罗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的。

(3)平贵斗争也改变了罗马的社会结构,一部分富裕的上层平民进入了罗马的统治阶层,与原有的上层奴隶主阶层融合成为新的豪门贵族集团。使罗马国家的统治基础更加稳固。

 

2.简述罗马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

原因:

(1)城邦的基础被破坏。罗马的共和政体是在城邦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邦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小农。当奴隶制充分发展,意大利的地产日益集中于人数不多的大土地所有者手中的时候,城邦的经济基础也就崩溃了,因而城邦也必随之灭亡。共和制的倾复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趋势。

(2)原来的元老院不能代表整个罗马统治区地区奴隶阶级的利益,必须加以改变。经过一系列侵略战争,罗马从一个小城邦发展为统治意大利和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元老院受到了意大利和地中海地区广阔范围的奴隶主的不满,他们要求废除少数元老贵族操纵政权的局面。

(3)共和国城邦公民权的保守性已不利于罗马对整个地中海地区的统治。在地域辽阔的帝国内部,罗马公民权的授予则非常保守,这不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4)原有的国家机器不能充分发挥执行镇压奴隶,维护统治之任务。内战时代的一系列事件表明,在奴隶制社会各种固有矛盾日益尖锐,共和制度已不适应加强奴隶主专政的需要,不能适应意大利和各行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因而,建立在军事统治基础上的帝国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帝国终于取代了共和制度。

    罗马共和国转变为帝国的标志:公元前30,屋大维战败安敦尼,结束了“三头政治”,建立起了元首政治,埋葬了罗马共和国,罗马从此进入了帝国时期。

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主要区别:

(1)两者的国家政治机构不同。共和国最高权利机构是元老院。执政官或独裁官是具体最高权力的执行者。帝国最高行政权力是元首或皇帝。

(2)军队的数量、建制不同。共和国时期的军队数量和军团编制基本上是不断增加的。而帝国时期时而缩小时而扩大。

(3)国家内部的公民权不同。共和国时期国家授予其境内的公民权数量保守的,而帝国时期则大大扩大了公民权的授予范围,从而扩大了帝国的统治基础。

此外,两者对其辖区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3.屋大维巩固统治的政策。

政策:

(1)依靠元老和骑士这两个等级,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社会荣誉,扩大他们的特权,促使他们在社会中逐渐联合以共同支持元首制。

(2)对平民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一方面严格限制他们的政治活动,另一方面用各种施舍收买他们,以转移他们对政治的注意力。

(3)竭力维护奴隶制,加强对奴隶的压制和镇压。

(4)颁布一系列法令,复兴古代淳朴风尚,恢复罗马传统习俗;大兴土木,使罗马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5)改善行省管理制度,调整对行省统治的政策。在行省推行自治市制度,把罗马公民权授予行省上层分子,加速行省罗马化进程。

(6)进行税收和财政改革,对各行省实行人口和财产普查,以此重新确定直接税。

(7)进行军事改革,把原有60多个军团精编为28个,驻防各省,并在自己身边建立了一支近卫军。所有部队都是长期服役的职业兵。

(8)对外继续推行扩张政策,向西完成对西班牙的征服,向北推进至多瑙河、莱茵河一线。

影响:

奥古斯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罗马社会道德的没落,净化了社会环境,加速了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开创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为帝国初期的繁荣打下了基础,罗马开始了持续200年之久的“罗马和平”时代。

 

4.综述罗马灭亡的原因。

     总之,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奴隶主经济危机导致了帝国经济的崩溃。帝国主义后期,奴隶主生产关系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公元前3世纪的危机使罗马农业萎缩,工商业萧条,城市衰落,财政枯竭。而且封建因素的增长和大地产经济的发展又严重瓦解着日益腐朽的奴隶制度。

(2)政治混乱,行省离心倾向严重。帝国后期,皇位继承混乱,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愈演愈烈,加剧了政局的动荡。而“分而治之”和划省而治的政策又使行省的离心倾向日益严重。

(3)社会道德的沦丧也是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之一。

(4)各地的人民起义严重削弱了罗马统治的基础。帝国后期,受到沉重剥削、处境不断恶化的奴隶和贫民纷纷起来反抗。农民、奴隶、隶农汇集起来,要求实行社会平等,财产公有,彻底摧毁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

(5)以蛮治蛮政策导致了养虎为患。军队的蛮族化使罗马帝国根本无法抵御蛮族入侵。

(6)满足的入侵直接造成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日耳曼人入侵罗马,推翻了末代皇帝罗慕洛,罗马最终被外族所灭。

    西罗马帝国的崩溃,根源于奴隶制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奴隶制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奴隶和隶农的起义正是这一矛盾的深刻反映,它从根本上支持了罗马的奴隶制统治,给了西罗马帝国沉重打击;长达一百多年的蛮族入侵给了帝国最后一击,加速了它的灭亡。

★“中世纪” 的含义:

1、定义: 中世纪(the middle age)一词最先是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比昂多于 15 世纪提出来的。他把西欧 5 ~ 15 世纪的那一千年叫作中世纪,意为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 17 世纪末德国史学家凯列尔在其所著世界史中,第一次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三个时期;到 18 世纪,中世纪一词被欧洲历史学家普遍采用;中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有古世、中世、近世之说,清末翻译西方世界史著作时采用过来。中世纪是适用于西欧的、特有的一个概念,应用于其它地区时我们常用世界中古史来取代。

2、起迄年代:

    国内:过去传统上定上限为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下限为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是以革命夺权为标准划线,现多不用。现在教科书定为下限15 世纪末地理大发现之前,但上限仍为五世纪。

国际:英国剑桥中世纪史对上限介绍了十二种说法,它以 284 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即位为世界中世纪史开端,下限采用 1453 年拜占廷帝国灭亡为界。此说在西方较流行,象《欧洲中世纪简史》、《世界文明史》、《全球通史》等作者在划定时限时,下限都是 15 世纪,上限则 3 ~ 5 世纪不等。

3、分期:中古时期各地差别太大,以下是西欧中世纪的一般分期:

 5 ~ 11 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封建化时期);

 12 ~ 14 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兴盛时期;

 14 ~ 15 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时期。

★ “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定义:“中世纪黑暗时代”这个词,是由十四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所发明的。他周游欧洲重新发掘和出版经典的拉丁和希腊著作,志在重新恢复罗马古典的拉丁语言、艺术和文化,对自罗马沦陷以来的变化与所发生的历史,认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义者看历史并不按奥古斯丁的宗教术语,而是按社会(学)的术语,即通过古典文化、文学和艺术来看待历史;所以人文主义者把这900年古典文化上发展的停滞时期称为“黑暗的时期”。

 

 

四、中世纪史的欧洲(9"

1.简述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化历程。

(1)马尔克制(农村公社)与“自由地”阶段:日耳曼人有传统的农村公社,在入侵西罗马帝国时,开始解体。于是“公有私耕”的土地逐渐变成可以转化和买卖的“自由地”,这就为封建化的普遍发生创造了历史前提,同时,自由农民的个体经济也比较脆弱,常常破产,沦为封建主奴役下的依附农民。

(2)采邑制阶段:查理.马特的采邑制形成封建等级制的开始。

(3)“特恩权”制:在大量小农主动依附封建主和教会时,地方封建主势力逐渐扩大,于是法兰克王国普遍推行“特恩权”制,即国王承认封建领主在自己所辖地区内拥有行政和司法权利,王国的官吏不得进入这里实施国家的公共权力。

(4)世袭领有的封地阶段:此后,封建主纷纷违背旧制,将采邑传给自己的子孙,到9世纪时,采邑就逐渐演变为世袭的封建领地。领地内封建主对广大农奴和其他劳动者进行剥削,于是农奴阶级的形成。经过几个世纪的演进,法兰克国家的封建化过程终于完成。

(5)到9世纪上半叶时,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一是国家官职和高级教职采邑化;二是君王的封臣也将自己的土地再作为采邑分封给属下,再生出下一层次的封君封臣关系;三是终身占有的采邑逐渐成为世袭拥有的领地,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关系都被纳入以皇帝为最高封主、封建领主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结构之中。

 

2.简述查理马特采邑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

⑴废除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凡是得到采邑的人有权向采邑中的农民征税,并享有行政管理权。

⑵但他们必须要为国王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义务,宣誓效忠。采邑的赐予者也有义务保护受领者,使其不受他人的侵害。

⑶规定采邑不得世袭,如果受封者不履行义务或者死亡,赐予者有权受回采邑,终止封授关系。

意义:

(1)它确立了以土地和服役为基本条件的臣属关系,削弱了贵族势力,加强了王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统一。

(2)采邑制推行之后,中小封建主都要服兵役,他们自备马匹,装备精良,构成了新型的骑兵,奠定了西欧中世纪骑士制度的基础。法兰克王国正是依靠这支骑兵,建立起强大的查理曼帝国。

(3)更为重要的这次改革对欧洲中世纪社会关系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确立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欧洲中世纪那种国王、大封建主、中小封建主之间层层分封的模式,就是采邑制确定的。

 

3.试述拜占庭帝国军区制改革的内容和历史作用。

内容:

(1)把北非、意大利实行的总督区改进推行。起初于亚洲前线地区设若干军区,之后逐步推行到全国。军区首长为将军,兼有行政管理权,军政合一,行政系统附属于军事系统。

(2)建立军区内部组织系统,理顺军事等级关系,按照军区、师、团、营建立军事序列。

(3)给各级官兵分配世袭份地,他们亦兵亦农,缴纳赋税,但不服劳役,以田代饷,进而形成了农兵阶层。

历史作用:

(1)军区制适应了拜占庭当时的军事需要,部分解决了兵源和军费上的困难,缓和了外族入侵的危机,为其军事力量的复兴创造了有利条件;

(2)由于军区制推行,使小农经济勃兴,国家税收增加,同时安定的政治局面又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工商业繁荣创造了外部条件;

(3)通过推行军役土地制和屯田制稳定了社会各阶层,使人口流动中的无组织状态得到控制,缓和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4)军区制也促进了以大地产为后盾的军事贵族的兴起,形成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最终导致小农破产,这是军区制的消极影响。

 

4.简述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和历史影响。

特征:

(1)拜占庭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特征,它直接继承了古典时代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兼收并蓄早期基督教和古代东方诸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2)拜占庭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和对发展相对落后民族的开化启蒙。

(3)拜占庭文化还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结的特征。教会文化和世俗文化作为两大主流文化,经历了最初的兴起阶段,中期的曲折发展阶段,最后走上了共同发展的道路。

历史影响:

(1)拜占庭文化对斯拉夫文化影响最为深远。拜占庭文化在斯拉夫民族中得到认同,他们以拜占庭文化为基础,发展出自己文化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共同信仰的东欧世界。

(2)拜占庭文化对阿拉伯世界有一定影响。两种文化频繁交往是在7世纪中期伊斯兰教兴起之后,伊斯兰文化在诸多领域都从拜占庭文化中吸取了营养。

(3)拜占庭文化对中古西欧地区也有重要影响。拜占庭文化西传的历史早在5世纪就已经开始,并出现多次高潮,最后高潮出现在14世纪以后,对文艺复兴具有深远的影响。

 

5.城市的兴起在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作用。

背景:

(1)11世纪西欧各国城市的兴起,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这时候西欧各国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门类越来越多,技术也日趋复杂;

(2)手工业者生产性质和目的也由此发生变化,商品生产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起;

(3)同时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是城市兴起的前提。西欧各国经过几百年的生产实践,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改进,通过实行三田制、采用重犁和广泛开垦荒地等措施使产量有所增加,从而为城市兴起创造了条件。

途径: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主要有两个途径:首先,罗马时代的一些城市在日耳曼人入侵后没有彻底消失,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得到复兴;其次,有些城市是在中世纪新兴起来的,主要来源除了人们自发的聚集之外,还有一些是封建主所新建立的。

历史意义:

(1)经济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使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2)政治上,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自由与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实体,从而使西欧社会的政治力量格局更加复杂化。

(3)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也应运而生,世俗学校、大学等纷纷建立,从而使西欧中古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满生机。

 

6.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和影响。

社会背景:

(1)西欧封建主的各个阶层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都希望向外扩张领土,掠夺财富。

(2)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出于控制东正教和夺回被伊斯兰教徒占据的地盘的目的,也渴望向东方扩张。

(3)以意大利商人为首的西欧商人,为了独霸东西方贸易,积极支持十字军的东侵。

(4)当时欧洲盛行长子继承制,导致其余各子既无土地有无财产,空有贵族头衔,成为光蛋骑士,他们后来成为了东征的最主要力量。

(5)11世纪后西欧连年遭遇饥荒、瘟疫等灾祸,同时农奴以及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也卷入了十字军运动。

(6)当时近东地区社会动荡,矛盾尖锐,也为西欧教会和封建主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条件。

历史影响:

(1)东征给东方各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无数人丧生,经济和文化遭到破坏,这是不可饶恕的。

(2)东征的失败大大削弱了罗马教廷的势力,影响下降,有利于英法中央集权的形成与发展。

(3)十字军东征摧毁了阿拉伯和拜占庭商人对东方贸易的垄断地位,确立了西欧的商业优势,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交流,促进西欧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4)东征削弱了封建地主阶级势力,许多农奴摆脱了封建主的控制,加速了农奴制的解体。

(5)东征使西方人直接接触了东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大大丰富了西方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7.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

(1)是12世纪以来英法两国争夺大陆领土的斗争和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2)弗兰德尔问题。英法都在争夺法国北部的商业区,尤其是毛纺业发达的弗兰德尔地区。

(3)法国王位继承问题。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瓦罗亚家族的菲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要求以腓力四世外孙的资格继位,王位继承问题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133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自称法国国王,战争开始。

战争性质:

    英法百年战争是英法两国封建主为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进行的一次战争。第一、二阶段是英法封建主之间的争权夺利的封建混战;后来由于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法国人民奋起抗击英国侵略者,在法国方面,这场战争带有反侵略战争的性质。

影响:

百年战争,不论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同时战争使法国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促进了法兰西民族的融合过程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百年战争还导致了:一是加剧了英法两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二是打击了法国的封建势力,同时造成了英国封建主内部的残杀(玫瑰战争),为16世纪英法君主专制政权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8.简述基督教对西欧的影响。

(1)政治方面,一方面基督教对于政治统一有重要作用,皇帝需要以基督教的凝聚力来巩固自己的皇权,可以说基督教教会成为皇权的支柱和保障。

    但另一方面在教会权力极盛时期。王室与教会作为两大政治力量,二者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并存;特别是在中前期,世俗王权从属于教权,皇帝的选择和加冕都是由教会一手操控的。这大大阻碍了封建国家的发展。

(2)经济方面,基督教鼓励教徒勤俭节约和从事一些有用的手工业,并向教徒介绍一些有用的农业知识,与此同时,大大激发了教徒的劳动热情,对中世纪西欧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3)思想方面,基督教有一整套的教规来约束教徒的言行举止,用信原罪、信救赎、信来世等来束缚人们的思想,以此来巩固基督教的主导地位,为基督教的合理存在提供理论的支持,以神论来麻痹人们的思想,达到一种愚民的效果,并在此过程中,向人们搜刮钱财。

(4)文化方面,基督教会对文化的垄断,使得基督教教士是西欧古典文化的唯一继承人,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受到极大的破坏。在这一时期,西方的科技、自然科学、文化事业等呈现出停滞不前的状态。

(5)社会生活方面,基督教教会及其传教士,经常开展救济活动,大大减轻了许多穷人的生活压力;另一方面,本着博爱的精神,教会对病人也照顾有加,而且还鼓励政府多建医院,造福群众,多积善行。这无疑是病人带去了福音。

(6)基督教崇尚“仁爱”和“和平”,因此极度反对残酷的战争,这使得人们的人权得到了很大的保障,也使得西欧战事收到了限制,给了西欧一个较稳定的发展环境。

总的来说,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仍是西方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它上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下导近代欧洲乃至整个西方文化,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基督教神学统治范围极广,渗透进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思维内容、艺术、文学、科技、政治、经济等等方面的。尤其是《圣经》,它对欧洲人民的影响是超乎想象的。不可否认的,中世纪基督教虽然为当时的社会带去一定的灾难,但是也留下一批宝贵的财富。

 

五、中世纪的亚、欧、美洲(4"

1.简述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和历史作用。

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

①生存危机,拜占庭﹑波斯以及埃塞俄比亚争夺也门国际商路,波斯占领期间又把商路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依靠商队贸易生活的人陷入困境。

②社会危机,生存环境的恶化,加剧了阿拉伯社会内部的贫富差距,积极矛盾日趋激化。

③信仰危机,多神崇拜体系开始松动瓦解,周边犹太教,基督教的一神教观念开始传入阿拉伯半岛,麦加从6世纪后期取代也门成为商业中心,这个时期正处于危机的中心。

    “伊斯兰”意为顺从,指顺从安拉的意旨,穆斯林是独尊安拉,服从先知的人,经典《古兰宗教﹑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制度的经典。

教义:① 信安拉,② 信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先知,也是最伟大的先知),③ 信后世,④ 信经典,相信《古兰经》是安拉的语言。

教规(五功):①念功,穆斯林一生都要念诵“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② 拜功,穆斯林要履行每日五次的时礼,每周一次的聚礼,宗教节日的会礼 ③ 课功,应志愿救济穷人,后演变为每人应捐献收入的2.5%为财产税的税收制度 ④ 斋功,每年回历九月,从日出到日落禁食,戒除一切享乐之事 ⑤ 朝功,规定每个穆斯林一生至少要到麦加朝拜一次。

历史作用:

① 以共同的信仰把阿拉伯各部落团结起来,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 它的建立和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2.简述麦地那哈里发国家对外扩张的背景、进程与影响。

    公元7—8世纪,阿拉伯人在统一国家形成以后,为了扩大统治范围,在圣战的旗帜下,展开了强行吞并西亚,北非和西南欧大片领土的扩张行动。扩张的过程同时是阿拉伯帝国的形成过程。

(1)早期四大哈里发时代:(632-661)

    第一任阿布·伯克尔对内平息了各部落的叛乱,巩固统治,对外向叙利亚发动了征服战争;

    第二任欧麦尔在位期间发动了阿拉伯历史上空前的大征服运动,635年占领叙利亚,636年征服巴勒斯坦,642年消灭萨珊波斯,并占领埃及;

第三任奥斯曼先后征服呼罗珊,亚美尼亚,阿赛拜疆以及北非的利比亚地区;

第四任阿里统治时期,659年,由于贵族内讧,阿拉伯军队暂时停止了进一步扩张。

(2)倭马亚王朝扩张时期(661—750):661年,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建立倭马亚王朝,在平定叛乱后,继续大规模扩张,阿拉伯军队向东﹑北﹑西三面出击,在东线一支侵入阿富汗和中亚,直至帕米尔为中国唐军所阻(怛罗斯之战),一支攻入印度河流域;在北线,三次进攻君士坦丁堡,未得手;在西线,占领突尼斯直至摩洛哥的马格里布,然后进攻西班牙,征服西哥特王国,732年,为法兰克军队所败。

    到公元8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建立东起印度河和帕米尔高原,西至大西洋,南到北非尼罗河,北抵里海和咸海南缘,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对外扩张加速了阿拉伯帝国的封建化进程,建立起神权专制的中央集权式国家,扩大了伊斯兰教的统治范围,但其残暴统治很快激起了被征服地区的不满。

 

3.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评价。

背景:

第一,5世纪开始,随着铁器农具的普及,日本社会生产进一步提高,旧的部民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阶级矛盾也日益加剧。

第二,6、7世纪隋唐帝国的出现和新罗的崛起给日本振兴国家树立了榜样,并且给日本造成巨大压力。日本在朝鲜的失败使其无法从朝鲜获得先进技术,政治威信和经济也大受损失,进而加深了社会危机。

第三,推古朝圣德太子的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等改革措施以及派遣遣隋使向中国学习为后来大化革新作了准备。

第四,改革前实际执掌朝政的苏我氏统治无能,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改革的必要,而遣唐使协助他们制定了改革的蓝图。

主要内容:

废止私有土地、部民,实行公地公民制;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编制户籍、计帐(规定赋役的登记),行班田收授之法;废旧贡纳制,实行租庸调。

影响:

大化改新以“法制完备”的唐代集权制国家为典范,建立了天皇为中心的律令制国家,同时废除部民制代之以班田收授制,促进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此外,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的传统特权,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较稳定的社会环境。

 

六、近代初期的欧洲(6"

世界近现代史阶段特征:

一、工场手工业时期(16-19世纪初)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资本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内开始确立。

二、蒸汽机时代(19世纪初-70年代)

基本特征:工业革命推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许多国家和亚洲的日本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战胜封建自然经济。确立了世界经济的统治地位。

三、电气化时代(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一时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扩展和深化的过程。具体分为两个阶段。

(1)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阶段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世界历史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形成,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垄断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产生巨大影响,对内垄断组织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对外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加紧侵略扩张。(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45)

基本特征: 一战后初期,欧洲各国普遍出现经济衰退、政局动荡的现象。到了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和平发展的局面,各国经济开始复苏、繁荣。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出现,使各国开始面临更严重的政治危机,纷纷寻找出路,原有的国际体系开始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四、电子信息时代(1945- )

基本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经历了“恢复-繁荣-滞胀-稳定发展”等四个时期,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动摇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正式形成与发展,帝国主义推行霸权政策和新殖民政策,是二战以来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主要表现。

1.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的原因。

(1)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这是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发源地的前提条件,新兴资产阶级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首先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反封建斗争;

(2)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众多的人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重要条件。人文主义者从古代典籍中发现了肯定现实生活和肯定人的思想,在此基础上,他们建立了新的思想体系,即人文主义思想;

(3)意大利独特的文化环境,不仅保存了不少古代罗马建筑遗址,而且保存了不少古代文化书籍;

(4)意大利人在从事商业手工业中广泛与外界接触,具有极强的开放性,极易接受人文主义,摆脱天主教束缚,为文艺复兴准备了力量。16世纪文艺复兴的从弗罗伦萨转到罗马。

 

2.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其思想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人性论,主要内容有:

(1)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基督教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教会认为神高于一切,主宰万物;而人文主义者则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

(2)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批判禁欲主义的宗教观。他们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3)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批判封建特权,提出自由平等要求。否定以出身、门第来决定人的地位,强调人的品德、才能、智慧。

(4)提倡理性与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崇尚理性和智慧,主张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用知识造福于人类,用教育来发展个性,实现全面发展。

(5)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外来干涉,主张民族独立。

总之,人文主义重视现实生活、人的个性、人的自由和幸福,发对禁欲主义、禁锢人性、消极无为的乐观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

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恢复了人的地位和尊严,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1)把人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的进取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

(2)文艺复兴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3)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了大量的艺术精品以及文学著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的无价瑰宝。

(4)文艺复兴为以后的思想进步奠定了基础。它打破了经院哲学的一统局面,使得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为后来的“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等学说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上、价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础。

4.地理大发现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地理大发现的背景:

(1)经济动因。

    第一,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中世纪晚期欧洲人口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欧洲人特别要求进行空间扩张,海上新航路的开辟可以为空间扩张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二,传统商路垄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后垄断了东西方传统的贸易商路,欧洲商人渴望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第三,“寻金热”的出现。16世纪初伴随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达,货币作为普遍的交换手段渐趋成为财富的象征,加之《马可•波罗行记》对中国的描述,使得欧洲各国的君主、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都渴望到东方攫取黄金。

(2)政治动因

    民族国家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强化,各国封建君主积极支持海外扩张。

(3)其次是宗教动因。

传播基督教福音,宣扬自己文化的普世价值,是促成欧洲人完成地理大发现的精神动因。

(4)再次是思想文化动因。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理念所蕴含的为创造现实幸福而努力奋斗、发挥人的潜能的精神,也为航海探险事业提供了思想支撑。

(5)此外,航海技术的改进、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专制政府的支持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地缘优势等,也使地理大发现的发生具有了客观的、有利的条件。

地理大发现的条件:

第一,航海技术的改进和地理知识的增长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的西传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海上武器和军事技术的进步使西欧人日益获得征服神秘海洋的信心与手段。

第三,银行业、信贷业的发展以及股份公司的出现给西欧商业带来了活力。加强了西欧向海外商业探险以及向海外殖民扩张的力量。

第四,专制政府的支持。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走在了海上探险活动的最前列。并支持了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等著名航海家的海上探险活动。

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1)早期殖民扩张。地理大发现拉开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欧洲人纷纷到亚、非、拉美等地展开殖民掠夺,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和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就是典型的例证。

(2)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增多,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美洲的特产逐渐传播到欧亚大陆。世界贸易中心也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了意大利商业城市的衰落和大西洋沿岸新兴城市的崛起。

(3)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还引起了“价格革命”,即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欧洲,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雇佣劳动者和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因此蒙受损失,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从中牟取了暴利。

(4)世界联系的加强: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世界市场的扩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在商业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殖民扩张基础上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推动了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

 

5.西欧向海外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殖民国家来说,西欧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采取殖民扩张、殖民战争、建立特殊的商业垄断公司,劫掠殖民地、贩卖黑奴等一系列积聚财富的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市场,积累了资本。随着贸易范围的扩大,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再不能满足需求。工业革命提上了议事日程。

(2)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和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美的历史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穷的惨祸与灾难,使它们发展缓慢,贫困落后。东西方的历史进程大大拉开了距离。

(3)西方的殖民扩张把全世界都纳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中,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首先,它导致了人种的重新分布。其次,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也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第三,它使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

△史料分析:阅读、分析下面的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为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2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到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摘自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1)结合材料1概括殖民者对殖民地的罪行。  

(2)结合材料2分析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

(3)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说说你对资本主义发展本质有什么认识。

答:1、史料内容分析:本题以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掠夺、压迫为切人点,考查殖民扩张对殖民地造成的后果,进而考查对资本主义发展本质的认识,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参考答案:(1)掠夺财富、强占土地、种族灭绝、贩卖黑奴。

(2)使非洲人口大减少,劳动力缺乏,影响了生产,家园遭到破坏,非洲陷入贫困和落后。

(3)资本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拓宽市场,掠夺资本,争取利益最大化。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是一个极其血腥的过程。其中,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密切联系。欧洲的国家在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中掌握了大量的金钱,这些金钱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6.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实质: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神权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

背景:(1)经济方面: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并且天主教的教义与建筑在追逐利润原则基础上的资本主义是相对立的,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方面:欧洲民族主义观念悄然兴起,各封建君主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打破天主教的控制,加强世俗君主权力。

(3)宗教方面:天主教会出现了种种弊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繁琐仪式,对教士掌握神的权威存在不满,同时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土地上势力极大,不仅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

(4)精神方面:文艺复兴的兴起和人文主义对教会黑暗的揭露也是动因之一。

(5)社会上,当时整个欧洲黑死病蔓延。,各个阶级的人们迫切希望改变黑暗、痛苦的状况。

(6)条件:印刷术的改善带来了信息革命,推动了宗教改革的迅猛发展。

影响:

(1)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特权,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2)经济上:扫清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同时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和土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文化上:

①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马丁路德改革

⑴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⑵主张:①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

②提出“信徒皆为祭司”,否定了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人的特权地位。

③主张建立一个廉洁的教会和民族的教会。

⑶结果:①马丁·路德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烈焰。

②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诸侯有权决定臣民的宗教信仰,这标志着路德教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日内瓦改革

⑴内容:①信奉“因信称义”的思想,提出“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

②主张彻底改组教会,建立“民主”的教会。

③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并把它解释为先定论,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

⑵影响:

① 在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体制。

②镇压其他信仰的教派和个人。

③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削弱了其影响。

④其“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的剥削提供理论依据。

 

7.德国最早爆发宗教改革的原因。

    是德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经济发展的分散性,政治的分裂以及野蛮专横的封建统治,引起各阶层之间的尖锐矛盾。

(1)在统治阶级中,诸侯是最有实力的集团,他们与君主抗衡,迫使城市和骑士服从其统治,并对广大农民实行残酷的剥削。骑士已失去往昔的地位,不满诸侯专权,嫉妒教会的财富,要求加强皇权并统一国家。

(2)城市贵族把持城市政权,控制城市经济命脉,剥削城乡劳动人民,而市民阶级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反对诸侯割据和高级僧侣的特权,希望掌握政权,从而与贵族产生矛盾。

(3)广大农民人数最多,承担各种租税和徭役,商品经济发展以后,农民的处境恶化。

(4)教会僧侣有特殊地位,利用德国的分裂局面,掠夺大量财富,从而激起德国各阶层的不满。

    在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中,摆脱天主教廷的压迫和束缚,成为德国全民族的使命。德国本身的特殊情况以及教皇在德国的残酷剥削,使德国最先爆发了宗教改革。

 

 

七、欧美主要国家的转型(20"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背景:(1)经济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

    圈地运动等使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成长,使他们要求政治上当权,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

(2)政治前提——阶级关系的变化。

    英国资产阶级由多种成分组成。上等资产阶级,与国王和贵族联系密切,政策保守,得到的利益最多;中等资产阶级是主体,人数最多,实力最强但没有相应的政治地位;还有城市平民,他们即受到封建主义的剥削,又受到中上等资产阶级的压迫。

(3)思想前提——清教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

主张清除英国国教会内部残留的天主教会残余,提倡勤俭廉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对英国革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

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激化了一些新生的阶级矛盾。(根本原因)

(5)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特点:

(1)打着宗教的旗号,革命前期掀起了清教运动。

(2)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共同反对英国封建君主专制。

(3)革命曲折反复,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和艰巨性。

(4)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制)”、“内阁制”,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制约,人类社会由专制转向民主,由人治转向法制。

意义: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了长期的政治稳定的局面,为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和成为工业强国创造了前提。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5)从世界史的观点看,英国革命的主要意义在于确定并贯彻了自由主义的原则。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根本解决政治经济制度落后性,反而与反动贵族联合镇压英国人民起义。

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极大促进欧洲各国反封建势力,起到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对世界历史产生重要影响。但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毕竟是不彻底革命,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彻底铲除封建主义毒瘤。但对1789年法国大革命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2.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历史意义。

(1)孟德斯鸠: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

②法律应当体现理性。(代表著作如《论法的精神》)

(2)伏尔泰: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是启蒙运动的杰出领袖。

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②主张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③认为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猛烈抨击天主教会,但主张信仰自由和信仰上帝。

(3)卢梭: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的思想精华和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思想。

①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②社会契约说(著作有《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

③革命合法性;

④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⑤理性是不可靠的;

    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卢梭对法国封建社会进行的批判最为严厉,最为激烈。卢梭继承了洛克的“人民主权说”,进而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对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根本上反对君主的存在。

(4)康德:

① 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② 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即“人非工具”。

③ 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力,但同时坚持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的范围之内。

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5)狄德罗:是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

    狄德罗站在法国第三等级的立场上,坚持国家起源于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他指出,封建专制政体终会消逝,由适合人性的政体取而代之。

(6)洛克:

①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

    洛克是西方最早对天赋人权学说进行系统证的思想家。洛克提出“生命、财产、自由”是自然法赋予人们的不可转让、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

②洛克的政府起源思想

    洛克关于政府权力性质和目的的见解,要求新建的国家必须首先保护他们的财产权不受侵犯,强调政府必须以人民福利为目的,这在当时是十分进步的。

③洛克的法治思想

    洛克认为,民主制国家应当是一个法治国家,必须依据正式颁布的法律来统治。法治是人们生命、财产和自由的有效保障。

④洛克的分权理论

    他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利应分属议会和君主。而他的立法行政和外交的分权思想后来为孟德斯鸠所继承和发展,变成了立法行政司法的现代三权分立模式。

启蒙运动历史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启蒙思想家们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推动了法国以及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揭露,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4)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5)在启蒙运动中,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及其代表作,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6)启蒙运动还陆续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3.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1)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的胜利,给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为殖民地解放战争树立了范例。

(2)独立战争是美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化的战争,因此又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推翻殖民统治,创造了美利坚合众国。

(3)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欧洲及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特别是法国大革命运动的影响和支持起了重要作用。

(4)它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清除了限制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评述法国大革命。

(1)政治上,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拿破仑战争早期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

(2)经济上,法国在18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推动了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发展。

(3)思想上,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向高潮,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启蒙思想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4)法国大革命除了结束法国的专制政治外,还带给欧洲人民两个重要信念,一、民族主义,二、自由主义 ,这两个信念成为引发1830年革命和1848年革命的理论依据,对后世影响深远。

 

5.简述人权宣言的内容和意义。

《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主要内容为:

(1)人人生而自由平等,每个人都有获得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的权利。主权属于人民。

(2)取消封建等级特权,提倡人权和法治,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

(4)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意义:《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第一次肯定了启蒙运动中提出来的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资产阶级的理论和观点,对打击封建思想和制度,启迪人民的革命意识以及推动整个欧洲反封建的革命斗争都起了巨大的进步作用。但它也以立法的形式把经济和财产上的不平等合法化了,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

 

6.试分析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相同点:

(1)同属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都是新生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

(2)革命的主力军都是人民群众。

(3)革命的结果都是以新的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了旧的封建专制制度。

不同点:

(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法国资产阶级在革命中则与人民群众结成联盟。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披着宗教的外衣掩护下进行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则完全抛弃了宗教外衣,在公开的政治路线上同敌人斗争。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保守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比较民主、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①在经济上,英国不仅保留了大地主土地所有制,而且保留了农民对地主的封建义务;法国比较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的联合专政;法国建立了共和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完全统治。

 

7.简述欧洲1848年革命的背景与历史意义。

背景:这次革命是欧洲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上,工业革命正在扩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欧洲已经开始进入大工业生产阶段;各国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力量得到加强,而政治上多数国家的工业资产阶级仍处于无权的地位。   

政治上,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在欧洲不断高涨。欧洲大部分国家还处在封建统治之下或受到其他民族的压迫;少数国家虽然也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但封建残余仍然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维也纳会议在欧洲所确立的反动封建体系也还存在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这样革命就无法避免了。

实质:发生于欧洲的1848年革命,是平民与贵族间的抗争,主要是欧洲平民与自由主义学者对抗君权独裁的武装革命。这次战争的重大意义是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特点:

(1)在法、德、英等工业较发达的国家里,新兴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带着本阶级的要求走上历史舞台,并给这场革命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如法国六月起义和德国的三月革命等无产阶级革命。

(2)在这场革命中,欧洲的资产阶级已经失去了往昔的革命性,易于妥协和背叛的特性日益暴露,并与封建势力勾结,镇压革命。

(3)在多民族的国家里,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如在奥匈帝国内部出现的匈牙利革命和东南欧的民族解放运动。

(4)1848年革命,是一场范围极广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没有局限于某个地区和国家,而是沉重地打击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秩序,包括对欧洲封建制度的支柱——沙皇俄国的打击。

历史意义:

(1)1848年欧洲革命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摧毁了反动的神圣同盟和维也纳体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2)它锻炼了法、德等国的无产阶级以及革命群众,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后来欧洲工人运动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3)它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欧洲,对世界其他地区 反封建统治和殖民统治的斗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力的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8.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和影响。

背景:

(1)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社会政治前提,最早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实现国家政治统一,推翻封建制度,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建立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是实现工业革命所必须的社会政治条件。

(2)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通过殖民地获得大量的财富,形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3)通过圈地运动,解决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劳动力来源的问题,也扩大了国内市场。

(4)英国拥有发达的国内市场和广阔的海外市场,生产的需要巨大。

(5)行会制度比较薄弱,而且英国实行重商主义,促使商品生产的自由竞争更可顺利地发展。

(6)处于岛国环境,因而海上交通方便,国内交通发达,因而有利于原料和产品运输。

(7)英国有着良好的近代自然科技基础,另外还颁布了《专利法案》鼓励发明创造,工厂手工业的积累等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影响:

(1)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2)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工业革命使机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创造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3)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4)机械化摧毁了不能投入其中的人们的生活,工人们在可怕的条件下劳动与生活。

(5)对世界格局:造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加快亚、非、拉落后地区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6)对中国的影响:①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掠夺地,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③出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

    发源于英国导入工业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人类社会的演进产生了空前深刻、巨大的影响。它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它为英国提供了历史机遇,利用工业化先发优势,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同时也使人类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

 

9.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可用表格)

相同点:

①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它们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③它们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殖地体系最终形成。

不同点:

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程度: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济,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结合取得了巨大成果。

②进行的范围: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比较迅速。

③开展过程:对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既可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

影响: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美国内战,德、意统一,俄废奴改革等,使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些国家确立。同时向世界范围扩展,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世界殖民地被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0.评价美国内战,试比较独立战争与内战的异同。

①从起因上看:北美独立战争是由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北美经济的发展与英国宗主国的殖民压迫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而南北战争是因为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②从性质上看:都带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但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南北战争则带有内战的性质。

③从阶段特征看:独立战争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而南北战争则处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处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确立其统治的时期。

④从影响看: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前者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后者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附)评价美国内战:这是一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奴隶制的战争。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战争中北方的胜利对于美国资本主义、工人运动和民族运动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1)它粉碎了奴隶主的政治势力,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国家政权,进而使资本主义生产能够得以全面而迅速地发展,使美国成为20世纪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2)内战消灭了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奴隶制度,维护了联邦统一,完善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3)内战还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工人运动和黑人运动的发展。

(4)其局限性在于经过内战和重建,黑人和印第安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他们仍受到极其严重的种族歧视和迫害,他们争取真正解放的斗争还要继续下去。

 

11.东方问题的由来。

到18世纪,强邻紧逼,国势日衰。它地跨欧、亚、非三洲,控制地中海、黑海和红海。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列强日益向外扩张,到19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及其东南端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成为欧洲列强必争的战略要地。

黑海是俄国通向地中海的重要通道,巴尔干是东南欧的门户,上述两海峡地扼黑海出入地中海的咽喉。因此,侵占土耳其,夺取黑海出海口,占领巴尔干,打通黑海通向地中海的通道是历代沙皇追求的目标。

早在1695~1696年,沙皇俄国两度进攻奥斯曼帝国的亚速。1774年再次进攻奥斯曼帝国,迫使订立《楚库克-凯那尔吉和约》。依约,俄国将领土扩张到黑海沿岸,取得君士坦丁堡常驻使节权。这一条约标志着俄国势力在近东大膨胀的开始,也埋下了东方问题许多争端的种子。1792年俄国又进攻奥斯曼帝国,订立《雅西和约》,夺取了克里木。1812年又迫使奥斯曼帝国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夺取了比萨拉比亚和部分摩尔达维亚,控制了黑海和多瑙河口。拿破仑战争后,俄国再次发动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1829年签订《亚得里亚堡条约》。1821~1829年欧洲列强纷纷插手东方问题开始成为具有全欧性质的问题和国际政治纷争的中心。

 

1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实质:封建地主阶级领导下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背景:

(1)根本: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经济:工业革命推动,欧美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政治:沙皇俄国强化君主专制,固守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奴起义不断,最终使沙皇亚历山大认识到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自我改革。

(4)思想:1825年12月,“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冲击了俄国社会。19世纪中期,进步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宣传了启蒙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基础。

(5)直接: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经济社会的危机,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激化了俄国社会的矛盾,农民运动的风起云涌使沙皇的统治陷入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主要内容:

(1)经济: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①规定农奴在法律、政治上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能够拥有财产、担任公职和从事工商业;②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③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分地,但必须出钱向地主赎买;④农民在赎买之前,仍要为地主交租税、服劳役;⑤设立了村社和乡组织,严格监督和控制农民。

(2)政治: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议会)。

(3)司法: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4)教育: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特别提示:俄国属于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因为它保留了大量沙皇专制)。

历史意义:

(1)法令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千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2)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4)局限性: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的生产关系。①不彻底性:这次改革实际上时一个妥协的产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剥夺性:农民可以购买土地,但仍需交纳高额赎金,是对农奴的一次大规模掠夺。③欺骗性:农民虽不受地主支配,但仍受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

 

13.论述德国统一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原因: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德意志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资产阶级越来越感到,要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必须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 

俾斯麦的重要作用:

  ①一方面加强对国内局势的严格控制,坚持进行军事改革,推行“铁血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军事实力。②另一方面,展开灵活的外交活动。

结果:

  1871年初,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完成。

(1)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俾斯麦领导的三次王朝战争使德意志结束了几个世纪封建割据局面,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统一的国家。

(2)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德国的统一,为德国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德国在20世纪初迅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二号强国。

(3)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德国统一以后,颁布了1871年宪法,建立起了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使德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近代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德国社会的进步。

(4)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德国统一以后,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欧洲强国,打破了法国独霸的局面,出现了两强并立,欧洲的政治格局被改变,也极大的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变化。

(5)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普鲁士原来就是封建专制国家,统一后的帝国宪法又赋予皇帝最高的权力,体现出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而德意志的统一又是通过武力方式实现的。正是这种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加上其实力的不断增长,使它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给世界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14.比较德国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异同。

相同点:

(1)背景相同。19世纪中期,德意志、意大利还处在严重的分裂之中。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向欧洲大陆扩展,德、意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国家的分裂状况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经济的发展要求把统一问题提上日程,又为统一创造了客观条件。

(2)都有一个中坚力量,普鲁士、撒丁王国。有可能完成德意志统一大业的只有奥地利和普鲁士,但是普鲁士具有更大的优势;而撒丁王国是意大利力量最强经济最发达的邦国。

(3)都有一个中心人物。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他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52年,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首相,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撒丁王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4)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德意志统一是通过三次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来实现的,1871年初,德国统一终于完成。撤丁王国争取了法国的支持,联合对奥地利作战。1860年基本完成了北部意大利的统一。

(5)都有一个共同的敌手奥地利。德意志通过普奥战争将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联邦,意大利借助于普奥战争摆脱了奥地利的统治。

(6)统一后都保存了大量封建残余。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特别是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使德国成为欧洲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意大利虽然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国家,意大利的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很顽固,自然资源又缺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重重。

不同点:

(1)意大利统一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资产阶级力量弱,民主派曾多次发动争取国家统一的武装起义都失败了。在争取意大利统一的运动中,英雄加里波第,独自率领千人组成的“红衫军”远征两西西里,所向披靡,直接为两西西里王国合并于撒丁王国打下了基础。而德国由于普鲁士势力强盛,因此由本国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独自完成了统一。

(2)意大利的统一较多地借助于外部力量。1866年和1870年,意大利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时机,把奥地利和法国势力赶出意大利,最终完成了统一。

 

15.简述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确立的基本历史事件。

(1)英国:

时间:1640—1688。

原因: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过程:1649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1653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实行独裁;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爆发光荣革命,资产阶级与贵族妥协,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689颁布《权利法案》,资本主义制度确立;1721第一位英国首相,内阁制逐渐形成。1832.议会改革,完善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君主立宪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君主立宪确立作用:对内,削弱国王权利,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国家权利,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化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它代表了历史发展趋势,同时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对世界其他国家具有深刻影响。

(2)美国:

时间:1775—1783。

原因:英属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发展,美利坚民族形成;英国殖民压迫,阻碍北美经济发展。

导火线:波斯顿倾茶事件。

过程:1775成立由华盛顿指挥的大陆军;1776《独立宣言》;1783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宪法,使美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北美大陆的确立;19世纪50年代两党制形成。

►影响: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的确立和发展,也对以后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起推动作用。

(3)法国:

时间:1789—1814。

原因: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过程:1789《人权宣言》;1792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处死路易十六,雅各宾派罗伯斯比尔专政;1799雾月政变,1804拿破仑帝国成立;1814波旁王朝复辟;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187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普法战争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巴黎公社;187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使法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作用: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圣、平等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德国: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过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德国实现了统一;1871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影响: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留下了军国主义残余,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5)日本:

时间:19世纪60年代

过程: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1889颁布了《帝国宪法》,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影响: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总之,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得以最终确立,并逐步发展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下,封建时代的君主专制遭到否定,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可以行使立法权,制约政府的行政权,司法权也相对独立。这是历史的进步。

 

16.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背景、失败的原因、历史意义。

历史背景: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建立的国防政府即以梯也尔为首的临时政府,实行投降卖国和敌视工人的反动政策,是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

伟大创举:

(1)公社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立法、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

(2)公社采取了三项措施,进行了民主实验。

    一是,选举产生了各级政府。公社实行普选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政治形式,公社是人类历史上民主选举产生的第一个民主政权;二是,为人民服务是民主的核心;三是,建立民主监督机制。

(3)社会经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重大改革。

(4)改革教育,以教育作为民主基础。

(5)公社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反对资产阶级民族沙文主义。

失败的原因:

  第一,巴黎公社是普法战争背景下的突发产物,而不是法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的后果。当普法两国之间的关系稳定后,两国资产阶级联合镇压威胁其利益的政权时,巴黎公社的最后时刻也就到来了。双方力量悬殊,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

  第二,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允许巴黎公社能够建立和巩固的无产阶级政权。19世纪中后期,经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正处于上升时期,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弱小,无力抗衡强大的资本主义力量,因此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还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这种新制度的条件。

  第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当时大多数法国人拥护和信任的是资产阶级共和派,全国各地极少出现起来支援巴黎公社的斗争,广大人民对此更不理解。这就决定了公社必定失败的命运。

  第四,巴黎公社自身也犯了一些错误。诸如不肯没收法兰西银行,在打击反革命活动上过于宽容等。

影响和意义:

(1)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有着历史性先导的作用。

(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经验。

 

17.马克思诞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意义。

(1)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引起了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工业革命推动生产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

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具有鲜明的政治斗争性质。工人们从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处境,获得一定的政治地位。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独立的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3)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来源。社会主义思想是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理论表现。

(4)自然科学的发展。

  18世纪,自然科学理论有重大突破,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永恒性、统一性等规律,推翻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科学基础。

 

18.英国1832年与1867年两次议会改革背景、内容、意义。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

①经济状况:工商业、农业迅速发展,生产过剩危机产生。

②政治状况:阶级矛盾尖锐化,工人和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2)改革内容:

①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衰败的选区,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

②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要求,扩大选民范围,工业资产阶级和富民获得选举权;

(3)影响:

①选民人数增多,参政权扩大.但以中产阶级为主,反而工人阶级未受重视。

②树立改革的典范,为不流血革命.19世纪英国两大政党自由党,保守党,为争取选民支持,均以政治社会改革作为诉求。

③两党在组织上从议会内的团体扩展为具有全国规模的大党,并逐步演变成自由党和保守党,对英国两党制的确立也具有很大意义这项改革对促进资产阶级制度的民主化具有积极意义。

④1832年改革促进了英国社会制度的近代化。

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以调整选举资格和选区为主要内容的议会改革。

(1)背景:1832年议会改革后,选举权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广大中、下层人民迫切要求进行新一次的议会改革。19世纪60年代初,英国展开了争取第二次选举改革的广泛的群众运动。

(2)改革内容:①进一步降低选举资格,在城镇选举权给予每户主和租户,在各郡,选票给予从私产或承担租金中每年所得不少于5磅的人;

②重新调整选区,取消46个衰败选区,席位分配给各大城市,1867年改革使贵族地主的势力进一步降低,资产阶级在下议员的地位的到进一步加强。

(3)历史意义:

①工业资产阶级从此具有主导地位,进一步消除了英国议会制度中的积弊和腐败之风,彻底打破了以前贵族在议会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基本上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

②由于选民扩大,政党要站住脚,必须成为群众习惯的党,极大地推动了政党政治的发展,使争取选民成为政党活动发核心。

③保守党已转变为代表资产阶级的政党。

④工人暂时被笼络,但从长远看来,也给工人政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9.分别简述第一国际、第二国际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并比较二者的异同。

第一国际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条件:(1)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国际团结意识的增强;

(2)19世纪50、60年代,欧洲、亚洲等各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也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中第一国际的建立;

(3)马克思、恩格斯在五十、六十年代进行巨大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活动的结果。

意义:第一国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立下了伟大的功勋。首先它用无产阶级团结的思想教育了各国无产阶级,使国际主义深入人心。其次,在第一国际内部斗争中,通过对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的批判,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最后,它领导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支持各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基础。

第二国际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条件:(1)各国工人运动的高潮,为国际无产阶级重新联合打下基础;

(2)欧美各国工人政党和团体建立,第二国际奠定了组织基础;

(3)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推动各国社会主义政党成长,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发展,开展了反对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和保卫和平的战争,推动社会主义走向世界。

相同点:第二国际是第一国际的继续和发展,主要骨干来自第一国际,活动方式以召开大会为主。

不同点:第一国际有系统的组织机构,实行比较严密的民主集中制;第二国际是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和工人团体的自有联合,组织松散。第二国际这一特点是适应了当时工人运动发展水平和斗争实际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