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世界史高频论述题 及 答案 (下)

2017-12-23 历史学考研和就业

20.论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政治体系、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三个方面。

政治体系的形成:

(1)开始形成: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通过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主要是17、18世纪爆发在西欧和北美的政治革命,主要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运动等。

结果: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颁布了一系列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如拿破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虽没有建立完整的资本主义制度,但是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体系开始形成。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发生在欧洲、亚洲、美洲的一系列革命和内战,初步确立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主要包括:1848年欧洲革命、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在这个时期内,资产阶级基本完成了反封建的任务。

(3)最终形成:资本主义政治体系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这个时期内,资本主义民主议会制取代封建专制制度,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异常活跃。英、法、美以政党政治、公民自由和民主制度为代表;德、日、俄,则以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君主立宪为特征。

经济体系的形成:

(1)开始形成:从新航路到工业革命前,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时期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开始形成期。

(2)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力量迅速强大起来,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列强通过对外扩张和侵略,获取了大量廉价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亚、非、拉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成为列强经济的附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得到了传播。

(3)最终形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出现,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私人技术和个人资本密切联合起来。整个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殖民体系的形成:

(1)开始形成: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早期殖民主义扩张时代。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不断扩大。经过争夺,英国在18世纪中期确立了殖民霸权,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血腥掠夺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最有效的手段。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是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的时期,资本主义列强掀起全球范围的侵略和扩张,政府大批亚非拉地区和国家,世界范围内联系紧密起来,东方从属于西方。

(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晚期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狂潮,开拓市场、资本输出成为其主要掠夺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要求其向全世界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工业革命的推动,促使世界其加快了资本输出。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首先极大的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同时给被侵略国家和民族带去了深重的灾难。不过在客观上冲击了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制度,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刺激了这些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革命或改革的诞生。

八、近代的亚非拉

1.分析拉美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拉美独立战争,波及地区之广、卷入人口之多、斗争时间之长,在近代世界殖民地革命斗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它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沉重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腐朽的封建势力,动摇了庞大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帝国。它不仅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且改变了国际格局。

(1)拉丁美洲运动彻底粉碎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在原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殖民地上建立了17个独立国家,推动了整个拉丁美洲的进步,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

(2)为资本主义在拉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拉美各国取得独立后,政治上,颁布了宪法,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经济上,废除奴隶制,取消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专卖制和对工商业的种种限制;宗教文化上,削弱了天主教会的权势。

   拉美独立战争的局限性在于,运动的结果只是由土生土长的白人统治取代了半岛人的统治,基本保留了殖民地的社会经济结构,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仍被保留,严重阻碍了拉美的经济发展,使拉美各国很快又沦为美、英等国的半殖民地,拉美人民仍面临着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的任务。

 

2.阿里改革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历史背景: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面临内忧外患。

(1)政局动荡:属于奥斯曼帝国行省的埃及,各种政治集团(马木路克,帕夏和近卫军)争权夺利,战乱频仍。

(2)经济落后:埃及盛行包税制,沉重的剥削导致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经济残破,阶级矛盾激化.军事力量弱小。

(3)外部危机:18世纪半期,奥斯曼帝国日趋衰微,英、法等西方国家展开了对埃及的争夺,埃及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

(4)条件具备: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阿里掌握政权。面对内忧外患,阿里试图通过改革的方式解决埃及的社会危机。

改革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抵御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

改革性质:有利于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改革的内容:

(1)经济改革: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以军事工业最为重要;培养本国技师,开办技校,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采取行政手段,减少进口,保护民族工业。

(2)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改革行政制度,中央设高级国务会议;简化地方行政区划;大力压制马木路克势力(撒拉丁城堡大屠杀);整顿社会治安,消灭盗匪。

(3)军事改革:创办步兵学校,聘请外国教官,培养军官;加紧征兵,加强训练;发展海军,建成地中海舰队和红海舰队;积极对外扩张。

(4)教育改革:创办了世俗小学和中学,实行免费教育;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帮助管理学校,同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开办语言学校,培养埃及本国的翻译人员,把大批的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

改革的影响:

(1)政治上,建立起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整顿了社会秩序,埃及出现了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2)经济上,兴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引进了先进的科技,培养了第一批新型知识分子,为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埃及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

(3)军事上,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军事实力增强,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4)文化上,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推动了埃及历史进步。

消极影响:

(1)没有触动封建政治体制。

(2)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因为对外战争,阿里不断征收重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了人民的反抗。

(3)实行对外扩张和独裁统治,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连年的战争影响了国内改革进程。

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

(1)未能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2)阿里推行一种不适合埃及国情的工业化模式,使得工业化在短期内成效显著,但长远来看,却是对国家经济的破坏。在经济基础薄弱情况下,强制性推动工业化,显然难以取得成功。

(3)阿里采用政府垄断专卖制度的办法来为工业积累资金,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4)在发展工业方面,改革面临着资金医乏和管理不善的困境。

(5)缺乏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阿里的工厂的那些管理人员大多数是领薪俸的政府官吏,对于所干的工作既无知又缺乏热情.除了外国专家外,只有极少数技术人员掌握了新的机器生产和修理技术。

(6)外商挟技居奇。外商将老式的,甚至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外国技师故意不向埃及人传授技术,有意破坏生产。

(7)向人民征收苛重的赋役,强制人民参军,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8)采取严厉手段控制人民逃亡,镇压人民起义。人民的反抗和斗争动摇了阿里的统治。

(9)欧洲列强的破坏:阿里帝国的建立,引起欧洲一些列强的嫉恨,它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3.论述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与历史作用。

背景:

这一运动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德川幕府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渐形成和初步发展,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西方资本主义西方列强加紧了侵略,使闭关锁国的日本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社会危机空前加剧。日本各阶层联合起来,进行了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成立了明治政府,从而为明治维新创造了条件。

内容:

(1)废除封建制度的措施:

①废藩置县(作用:消灭了封建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③土地制度改革和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实现了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

(2)建国三大政策:

①殖产兴业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由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利用国家的力量促进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推行“文明开化”和大力发展教育:提倡新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封建文化);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③富国强兵与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性质:以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军官为领导的自上到下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作用:

(1)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事件。

(3)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②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改变了东亚的国际格局,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历史局限性:

(1)虽然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地主所有制消极的一面逐渐显现出来,农民生活贫困,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工业发展。

(2)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3)明治宪法颁布后,藩阀长期以天皇名义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获得民主权利。

(4)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为天皇尽忠卖命。

 

4.试比较明治维新与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1)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统治者的改良运动。

(2)方式:通过颁布法令的比较平缓的手段,而不是暴力革命。

(3)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自由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4)作用:加速了国家资本主义进程,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家内部矛盾。

(5)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比如皇室的统治保留了下来,贫苦大众的生活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不同点:

(1)背景不同:

俄国:①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缓慢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开始代替手工工场,而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②农奴处境日益恶化,农民运动波澜壮阔地发展起来。贵族地主统治岌岌可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定废除农奴制。

日本:①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傀儡。农民生活悲惨,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②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渐形成和初步发展,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③西方资本主义西方列强加紧了侵略,使闭关锁国的日本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社会危机空前加剧。日本各阶层联合起来,进行了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成立了明治政府,从而为明治维新创造了条件。

(2)目的不同: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防止人民革命运动,维护自己的统治,迫不得已而进行改革。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的压迫而进行改革。

(3)内容不同: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受废除农奴制,解决农明的土地问题,日本的改革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5.试比较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异同;并简述明治维新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1)相同点:

①性质相同: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②目的相同:都是要摆脱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2)不同点:

①时间不同:中国发生在19世纪末,日本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社会背景不同: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也越来越不满;农民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勾结,且力量大。

③领导力量不同:日本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领导力量,用武力推翻幕府守旧势力,保证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国的守旧派势力强大,握有实权。维新派不敢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导致改革措施无法实施。

④国际环境不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时,正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高潮未到。欧美各列强一方面正忙于国内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另一方面正集中兵力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戊戌变法发生时,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高潮,中国成了列强瓜分对象,国际环境对中国改革不利。

⑤结果不同:明治维新成功;戊戌变法失败。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1)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幕府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又沉重打击了幕府的统治,为倒幕派武士推翻幕府的统治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2)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而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权。幕府已处于内外交困的危机之中,倒幕派已拥有较强的实力,如长州倒幕派已有独立的武装力量;而藩国和幕府的长期对立和对抗,这就为革新势力进行反对幕府的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3)倒幕派采取了正确的斗争策略。打着“尊王”的旗号,采取了武装倒幕、夺取政权的策略。

(4)当时日本已经形成了一股以下级武士为核心的推翻封建制度的新兴社会力量,这些武士有丰富的军事、政治斗争经验,接受了西学教育;得到了广泛支持,还组建了倒幕同盟,这些都为倒幕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实行了全面且行之有效的措施。

(6)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日本所承受的外部压力,使它的国内改革能够在较少的外部干涉的情况下顺利实现。

(7)另外主观上,日本具有向外国学习的强烈意识和传统,这使日本人能够从实际出发,吸收外国先进的科技、思想文化等,并加以改造和创新。

 

九、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一战

1.简述威斯特法利亚体系的内容和影响。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它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关系条约。主要内容:

(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取得的3个主教区;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

(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还规定卡尔文教与路德教享有同样的权利,制止了天主教对新教的迫害。

►对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意义):

(1)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2)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鸣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3)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4)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5)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外交使节,进行外事活动。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但结束了30年战争,而且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但它在调和原有矛盾的同时,又造成了新的矛盾,从而摆脱不了最终瓦解的命运;而该体系所确立的原则、法则和制度却有久远的意义。

 

2.维也纳会议的性质、内容及影响。

会议原则:

①正统原则:承认1789年前法国及其他各封建君主是正统王朝,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制度及所属领土,若原有君主被拿破仑推翻,可由其兄弟或亲属代替为世袭君主,如路易十八在法国皆恢复统治。

②补偿原则:重整版图的过程中失去领土的国家及在对拿破仑力战有功的国家均给予补偿。

③势力均衡原则:确保在重整欧洲版图的过程中无一国家可取绝对的优势以如拿破仑般主宰欧洲。

④制约法国原则:增强法国周边国家的力量,以围堵法国,以防其扩张。

会议内容:

(1)恢复欧洲许多国家封建王朝的统治。法国、西班牙、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波旁王朝,都相继复辟。

(2)列强任意处置欧洲和海外领土。波兰再次遭到瓜分;沙俄还占据了芬兰和罗马尼亚的部分地区;普鲁士得到了德意志邦国萨克森的北部和莱茵省;英国取得了许多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海外殖民地,如马耳他,毛里求斯等地以及原荷属南非开普殖民地和锡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3)维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局面。

(4)防范法国东山再起。把法国局限在1790年的疆界内;法国赔款7亿法郎,交出军舰;

(5)不顾相关民族的反对,将比利时并入荷兰,成立尼德兰王国;挪威与瑞典合并;卢森堡公国也由尼德兰统治者兼管,以抗御法国。

(6)确立瑞士为永久中立国。

影响:

(1)维也纳体系存在于工业革命已经向欧美扩展的蒸汽时代,它的瓦解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形成。

(2)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出现了,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新的矛盾。于是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终于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从而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3.为什么说维也纳体系是历史的反动?以及体系瓦解的过程。

    维也纳体系恢复欧洲的封建统治,并且把拿破仑统治下已经解放的民族重新置于战胜国的民族压迫之下,这是一种历史的逆流、历史的反动:

(1)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而它却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维持德、意分裂状态,这些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它按照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和海外殖民地,进一步确定了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是大国强权政治的表现;

(2)同时民族主义也成为社会潮流,但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都是欧洲封建君主镇压革命、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用高压手段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的工具。

    但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采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使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特点:

    建立在英俄普奥四国均势基础之上的。违背历史潮流维护封建统治。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国家基础上形成的统治秩序,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具有掠夺性和历史的倒退性。

瓦解:

历史的逆流是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步伐的。维也纳体系本身内部的矛盾也使体系日益瓦解。民族矛盾、大国矛盾和阶级矛盾使维也纳体系的瓦解已成必然:

①神圣同盟的破裂标志着体系开始瓦解;

②19世纪早期的革命、独立和改革以法国七月革命为代表标志了体系名存实亡;

③欧洲1848年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神圣同盟解体。

④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维也纳体系彻底瓦解。

⑤但是落后的手工工场时期的上层建筑需要一场规模更广、范围更大、程度更深的革命才能去除,从而去适应新的上层建筑,于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应运而生,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障碍。

4.一战的性质、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性质: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

    原因:一战的爆发还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根源和长远的历史根源:

 

(1)根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帝国主义国家在激烈的利益竞争中,抛弃了“相互协调”的外交战略,转向采取结盟的策略,通过壮大己方的力量来压制竞争对手。于是,从19世纪末期开始,在欧洲逐渐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3)欧洲大国间的结盟对抗直接导致了日益白热化的军备竞赛。   

(4)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问题成为各种实力斗争的焦点,各大国都期望通过干涉当地的民族主义斗争而渔翁得利,这其中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最为尖锐。随着地区冲突的加剧,英、法、德等国相继介入巴尔干问题,使这一地区成为了引发大规模战争的火药桶。

(5)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上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身亡,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影响:(1)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使欧洲的工业发展水平倒退了8年;

(2)导致了欧洲地位的下降,欧洲三大帝国俄罗斯、德意志和奥匈帝国宣告瓦解;美国、日本兴起,国际关系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

(3)导致了一系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促进了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5)国际新格局的出现。






十、两战之间的世界


1.比较“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背景

苏维埃政府建立之初,内有反革命叛乱,外有英、法、美、日等协约国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情况下,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质极度匮乏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国际环境改善,但经济形势严峻,政治危机严重(工人士兵武装暴动)的背景下制定的。

 

目的

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恢复发展生产,巩固苏维埃统治,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实质

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社会的金融,意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

后者则是在无产阶级政权掌握经济命脉的情况下,通过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内容

①农业上,余粮征集制;②工业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③流通上,排斥自由贸易;④分配领域,实行粮食、日用品的配给制,不劳动者不得食;⑤管理上,高度集中的中央管理体制。

①农业上,粮食税;②工业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关系国家命脉的企业收归国有,其他企业可租借给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经营;③流通上,允许自由贸易,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④分配领域,按劳分配;⑤管理上,分级管理体制,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途径

直接过渡

间接过渡

特点

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否定市场的作用,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

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以及发挥市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

影响

虽然在当时它对于保障战时物资供应、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当时的战争形势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它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阶段。它严重地损害了工农的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利益,使工农联盟濒于瓦解,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后者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一种大胆的突破,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影响较为深远的经济改革政策。它所反映的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这一社会发展规律。着力于发展商品生产和多种形式的经营,活跃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使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向一定限度内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过渡,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

 

2.评价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苏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七十余年的一种政治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它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内容:(1)在经济上,实行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工商业企业全部归国家所有,农业归集体所有,凡不受国家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被消灭。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强调高积累、低消费,片面发展重工业,以提高国力,赶超资本主义国家。

(2)在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中央不仅权力高于一切,而且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苏维埃不能发挥人民政权的作用,徒具虚名。联盟制也是有名无实,少数民族的权益并无可靠保障,他们实际生活在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内。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由上级委派,实行领导终身制,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愈来愈集中于个人手中,最后形成了个人高度集权制度。

评价: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在短期内成为一个军事强国,在社会主义建没的初期,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及卫国战争时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斯大林模式导致苏联畸形的现代化:过分注重发展重工业,导致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高度集中的政治管理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容易滋生腐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问题越来越严重,虽然二战后苏联进行了三次改革,但收效甚微,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因此从社会主义的发展来看,必须对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及其矛盾。

性质:是一战后对于世界格局的重新安排,是战胜国对战败国遗产的重新分赃。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重新奴役。

原因:①一战结束,协约国战胜德国为首的同盟国;②战胜的协约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形成过程:①巴黎和会及会后,签订《凡尔赛和约》以及对奥、保、匈、土的和约;

②1920年成立国际联盟,作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③1921——1922年,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至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完全建立。

实质:

凡-华体系是按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新的实力对比关系,以牺牲战败国和弱小国家的俄利益来重新调整它们之间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帝国主义的新体系,是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战败国、进行强盗式分赃的体系;

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体系;是帝国主义反对苏俄、反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反对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革命斗争的反革命同盟;

是几个相互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大国在战后初期力量对比基础上达成的暂时妥协,内部充满了矛盾与冲突,随着社会的发展,必将走向崩溃。

存在矛盾:

(1)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构成这一体系的几个条约对战败国是相当苛刻的,这必然会加剧战败国的复仇心理。随着战败国国力的恢复与增长,他们要求改变旧秩序的企图就越来越强烈。

(2)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以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导致列强继续争夺霸权,这是该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3)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俄之间的矛盾。列强最初企图消灭,继而孤立的反共反苏立场对其对外政策及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4)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列强虽慑于民族解放斗争的声势,在瓜分殖民地方面采取了“委任统治”形式,但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战后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冲击着这一体系。

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战争国对整个世界国际秩序的重建,该体系代表了战胜国和殖民宗主国的利益。其内部矛盾重重,该体系只是各大国暂时妥协的产物,其本身就蕴含着战争的因素和不稳定性。二战爆发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被彻底摧毁。

 

4.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无法调和,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无法调和;

(2)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和销售的尖锐矛盾;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工业产量大为增加,然而劳动人民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

(3)直接原因:地产和股票投机的狂热;(以美国为例)

(4)现实原因:另外欧洲各国对美国资本的依赖性强,使得美国一旦爆发危机将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5)导火线:1929年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

特点:

(1)基本特点:①来势凶猛;②持续时间长;③波及范围广;④破坏性大;

(2)另外:农业危机、信贷危机、工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是这次危机比以往危机更严重的原因及表现。

(3)还有:这次经济危机后很长时间内,资本主义各国都无法恢复,直到30年代末才有缓解。

表现:工农业生产锐减,企业停产,银行倒闭,失业人口增多,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社会秩序混乱。

影响:

(1)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即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和世界局势的紧张;

(2)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怀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3)经济危机激化了帝国主义与半殖民地的矛盾,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又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经济危机导致了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世界性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5)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传统经济政策的变化,即由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转变为国家全面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企业干涉的先河;

发生此次经济危机后所采取的措施虽然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危害,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深远;

 

5.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其影响。

实质: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措施:

(1)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2)复兴工业(中心措施):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行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3)调整农业政策: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4)推行“以工代赈”(解决就业的重要措施);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5)政府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社会保障法》,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和保险,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

(6)建立急救救济署,为人民发放救济金。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1)1933年,美苏建交,并就债务问题、赔偿问题和宗教问题达成谅解;

(2)通过《互惠贸易协定》,降低美国关税,缓和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改善贸易环境;

(3)对拉美实施睦邻政策,扩大对拉美国家最惠国待遇。

(4)在对待法西斯问题上,美国先通过《中立法案》采取中立政策,而后逐渐改变立场,《租借法案》通过后,美国对反法西斯国家提供实质性援助,并在珍珠港事件后,正式参战。

效果和影响:

(1)使美国渡过了危机,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

(2)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3)初步建立了救济和社会保障体系,首次用法律的形式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4)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5)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6)大胆借鉴社会主义的长处,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7)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资本主义各国逐渐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6.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异同。

相同点:

①背景相同:都是在社会经济危难、社会政治动荡、阶级斗争异常尖锐的情况下。

②历史原因相同。两国长期以来是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传统;一战后,两国的海外市场都受到制约,德国丧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日本在东亚的市场亦受到压制。

③利用时机相同。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两国法西斯都利用经济、政治危机,乘机扩张势力,进而夺取政权。

④法西斯专政的本质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恐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使世界大战的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把世界引向战争。

⑤目的相同:都有为摆脱经济危机、转嫁经济危机的企图。

⑥支持力量:都得到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通过欺骗也得到了不明真相的民众的支持。

⑦对外扩张:都进行了疯狂的对外扩张的侵略战争。

⑧结果失败:都在全世界人民的反抗中归于失败。

不同点:

①法西斯政权建立方式不同。

    德国是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纳粹党通过欺骗性宣传,骗取中下层群众的支持,并讨好军队,与垄断资产阶级勾结,使势力大增。然后通过合法的形式,竞选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夺取政权。

    日本是依靠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军部法西斯分子通过制造一连串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以及对外策动侵华战争来扩大势力和影响,进而自上而下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②德国法西斯上台后对国家政治体制做了彻底改变,逐步废除了议会民主制,建立起法西斯统治;日本却没有突破近代天皇制的框架。

 

7.简述甘地主义的内容。

基本内容:

    甘地的思想体系称为“甘地主义”,是宗教旗帜下的的民族主义。甘地倡导民族团结,注重民族教育,反对种姓制度,主张男女平等。他一生领导了两次大规模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为印度民族的独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广大印度人民的尊敬,被称为“国父”。

(1)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的政治哲学;

(2)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的政治思想;

(3)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

(4)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

但实际上,甘地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争取印度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他以印度教传统与非暴力抵抗手段相结合,充分发动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从而使印度的民族运动真正奠基于群众运动之上,改变了原先那种脱离群众的上层资产阶级政治改良活动。

 

8.你如何看待“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社会背景

①一战中,争带来的贫困化激化了殖民地人民与英国的矛盾。而印度复员士兵和劳工从欧洲带回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对社会范围内反英浪潮的高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②一战期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所增强,幻想以合作换取战后自治。

③英国在战后奉行压制政策,1919 年3 月,英国殖民当局颁布《罗拉特法案》,政府继续保持特殊镇压权。群众性的反英斗争风暴终于爆发了。

影响:

甘地代表印度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从印度的实际出发,根据当时的形势和印度的传统,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策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没有带来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但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同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特点:

第一:斗争性、革命性。从历史背景上看,由于受到英国长期的殖民压榨、剥削,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种种的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和英国殖民统治者之间,印度民族和宗主国英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虽然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比较弱小,但它所处的地位必然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强烈的革命性和斗争性。

第二:策略性、现实性。把宗教的神与现实中的理想揉和在一起,用人民大众熟悉、了解的语言和形式,唤起人们在真理的旗帜下团结起来。这无疑是印度资产阶级借以吸引群众参加反英斗争的有效武器。适应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既希望利用群众的反帝斗争以实现自身的政治经济目标,又要防止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危及其自身利益的需要。

第三,软弱性、妥协性。甘地把非暴力作为宗教信仰和不可更改的原则,明显地具有种种弊病和缺陷,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9.凯末尔革命的内容、影响。

背景:

(1)土耳其民族革命战争——凯末尔革命的深远原因固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但导致它发生的直接原因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2)土耳其的惨败,导致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协约国迫使土耳其签订了瓜分土耳其的《摩德洛斯协定》。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提出了灭亡土耳其国家的奴役性条约——《色佛尔条约》。

(3)严重的经济危机接踵而来。农业、工业、交通运输、财政金融和对外贸易,都陷于破产的境地。土耳其民族处于危亡之秋。反对帝国主义瓜分和武装干涉,成为土耳其民族最紧急的任务,也是土耳其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1923年10月29日,大国民议会宣布土耳其为共和国,凯末尔被选为总统。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内容:

(1)社会生活

凯末尔进行了破除封建、宗教旧习俗,实行现代新风尚的改革。如封闭修道院,废除旧的历法,采用公历;在服装方面推行西服和便服,并废除了妇女戴面纱、头巾的旧习俗等。

(2)文化教育

    凯末尔实行教育与宗教分离,发展民族文化和现代教育的方针。土耳其政府停办了旧宗教院校,取消了大学神学系,改建和扩建了高等学校;并提倡文字改革。

(3)经济

凯末尔提出了复兴国家经济,重建金融机构和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思想。实施政策保护本国工业发展,实行关税自主;创办国家银行,以支持私人企业的发展等。

土耳其政府采取了限制外国资本的政策,它用赎买的方式将一些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外国企业,如铁路和公用事业部门收归国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第一批国营企业。

凯末尔革命的意义:

(1)凯末尔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共和国。青年土耳其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凯末尔革命后,把君主立宪制变为共和政体,废黜了素丹制及他代表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2)凯末尔革命的胜利,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

(3)建立民族国家体系,是20世纪亚洲非洲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趋势。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开创了这一趋势的先声。

(4)建立民族国家后,进行现代化改革成为落后国家的当务之急,也是以后独立民族国家走向富强的道路。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以世俗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凯末尔主义:

    在1919—1931年的革命和改革过程中,他综合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实践和理论,系统完成了东方的“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凯末尔主义。1931年土耳其人民共和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新党纲中,凯末尔主义被概括为六项原则,后来还写进1937年宪法,从而成为土耳其民族国家的主要政治意识形态。这六项原则是:

(1)共和主义或民主共和主义,它体现反对君主专制主义,坚持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体原则;

(2)民族主义,它体现保卫土耳其的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和国际上应有的地位的原则;

(3)平民主义,它体现公民主权,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和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4)国家主义,它体现以国营经济为基础、同时鼓励私人工商业和坚持经济独立自主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原则;

(5)世俗主义或反对教权主义,它体现反对伊斯兰封建神权势力干预国家政权、法律、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原则;

(6)改革主义,它体现反对满足现状、盲目保守和听天由命的思想,体现坚持不懈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原则。

六项原则首先表现了凯末尔主义的反对帝国主义、坚持民族独立、建立和巩固一体化的土耳其民族国家的思想。其次,它表现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神权主义、坚持共和制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突出特点。六项原则中,共和主义、平民主义和世俗主义,都属于民主主义的内容。最后,它坚持发展民族经济、世俗化和现代化改革,洋溢着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进取精神。

 

十一、二战

1.英法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表现、影响。

原因:

(1)英法在其实力日益衰退的情况下,为维护霸权地位所采取的策略。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损失,战后经济恢复非常缓慢。二三十年代,英国历届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经济问题上,企图通过外交政策,达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

    法国的经济一直处于衰退之中,30年代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又特别长,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同时法国的政局也不稳定,内阁更替频繁,使得对外政策难以保持坚定性和连续性。总之,英法的颓势是其推行绥靖政策的物质背景。

(2)绥靖政策的推行是和当时两种社会制度共存这一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的。

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中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斗争。英法等西方国家为阻止苏联的影响,把德国当作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当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进而撕毁《凡尔赛和约》对外扩张时,英法竭力把这股祸水引向东方。

(3)绥靖政策的推行,同当时西方普遍流行的社会思潮也有很大关系。

    一战的残酷景象给欧美各国留下惨痛的记忆,因此,战后和平主义思想、厌战情绪相当盛行,在法国尤其严重。英法等国的统治者既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又是这一思潮的推行者,绥靖政策只是他们推行这一思潮的产物。

实质: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牺牲弱小国家,来安抚侵略者,维护自身利益。

表现:

(1)一战后

    各国人民革命的兴起及社会主义苏联的出现,引起帝国主义的恐惧和仇视。它们在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既想削弱和击败竞争对手,又要反对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绥靖政策正是适应这一需要出现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内容,形式和手法有所不同。但核心都是对他国对外扩张的姑息。

(2)二战前

    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这从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中可以看出。在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中则更具体化了。

(3)30年代

特别是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后(见远东战争策源地、集体安全政策),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严重挑战,以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代表的英、法、美等国的绥靖主义者,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求得一时苟安,不惜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谋求同侵略者妥协,妄图将祸水引向苏联,坐收渔利。

①1931年 “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②1935年3月容忍希特勒重整军备。1935年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

③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④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

⑤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

⑥1937年7月无视中国的抗议,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

⑦1938年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

    这些都是绥靖政策的例证。最典型的体现则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英、法及幕后它们支持的美国,妄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在欧洲实现“普遍绥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实质上是推动德国进攻苏联。

(4)二战后

    绥靖政策表现为美国对前苏联的妥协(又称远东慕尼黑阴谋)。为争取苏联一道参加对日作战,美国在雅尔塔会议中同意苏联大肆侵犯中国利益的要求,如中国外蒙古部分(现蒙古共和国)的现状应予维持、千岛群岛划给苏联等,这样,通过一系列牺牲他国(犹其是中国利益)的手段,美国达到了暂时拉拢苏联、避免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的目的。但是不久,由于北约、华约之间矛盾加剧,绥靖政策正式破产。

    历史证明,绥靖政策是一种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它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却鼓励了侵略者冒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绥靖政策一次破产。

影响:

(1)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被出卖,从而助长法西斯侵略气焰;

(2)严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给世界带来更大灾难;

(3)西方大国的“自保政策”最终也损害了自身利益,以至于自食其果;

(4)使中欧国家对英法缺乏信任,有的加入了法西斯的阵营;

(5)加剧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使其转向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使希特勒有恃无恐,直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及其影响。

    二战全面爆发后,苏联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侵占了六个临近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沿岸到黑海间的“东方战线”,形成了苏联与德国之间的战略缓冲带。

过程:

    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于9月17日照会有关国家,宣布在大战中奉行中立政策,同时开始调整西部疆界。

(1)波兰阶段:德军闪击波兰,苏联根据苏德之间的秘密协定,出兵占领了波兰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划定了苏联与德国在波兰的临时分界线,其走向大致同寇松线相符。此后不久,白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并入苏联。

(2)芬兰阶段:1939年10-11月,苏联照会芬兰政府,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芬兰拒绝了苏联侵犯领土的无理行为,两国爆发了战争。芬兰战败求和,两国签订合约,靠近列宁格勒地区的苏芬边界向北推移了150公里,并获得了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3)波罗的海三国阶段:为了封闭德军可能侵入的波罗的海通道,稳定稳定芬兰以后,加紧对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的控制。1939年秋,苏联与该三国订立互助条约,规定苏联有向三国提供军事援助的义务,同时有在三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和驻军的权利。随后,三国被苏联先后占领,并相继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和要求加入苏联。最高苏维埃同意接纳三国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4)罗马尼亚阶段:出于控制多瑙河下游的考虑,苏联控制罗马尼亚成为其构筑东方战线的最后一环。1940年6月26日,苏联照会罗马尼亚政府,要求尽快解决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问题,罗马尼亚被迫屈服。28日,苏联军队进驻两地。随后,两地加入苏联的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和乌克兰加盟共和国。至此,苏联完成了“东方战线”的建立。

影响:

(1)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共增加了大量的人口和土地,西部边界向西推进约300—400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空间,改善了战略地位,在苏德战争中起到有限的作用。

(2)建立“东方战线”是苏联对欧战的发展所作出的最重大的反应。它包含着苏联决策者对国家安全问题的忧虑,但苏联边界西移并不能改变其西部边境缺乏抵御侵略的自然屏障这一不足,其实际效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东方战线”在加强苏联的安全地位方面作用甚微。相反,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则很明显。

(3)从道德准则看,苏联建立“东方战线”是依靠强权将他国领土并入自己版图,牺牲他国利益维护己国利益,这不仅公然违背了国际法的一般准则,而且也损害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形象与声誉,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把原来可能成为苏德之间缓冲国家的芬兰、罗马尼亚推入了德国的怀抱。

(4)苏联在芬兰的军事行动所暴露出的弱点对希特勒发动侵苏战争起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5)苏联边界西移,不仅使新边境的建设未能及时完成,而且使原有的老边界遭到破坏,从而削弱了自身的防御能力;

(6)边界西移使苏联的国防工业西迁计划推迟,战争爆发,国防工业受损严重。所有这些都表明,“东方战线”的建立没有达到苏联决策者的预期目标,相反,对苏联抗击德军的侵略产生了不小的消极影响,甚至达到了失大于得的地步。

 

3.简述二战的性质、影响。

实质:二战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政治主要表现在: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利用英、法、美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依靠美国的扶植,经济再度超过了英法。经济表现在: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继续坚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2)具体原因:①德国、日本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被惩治受遏制的地位不满。②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③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侵略,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气焰。

(3)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小,不足以制止世界大战的爆发。

(4)直接原因: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影响:

    二战作为一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参战国最多、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战争,给人类世界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深远的影响。

(1)二战改变了世界格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法西斯国家被摧毁,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主宰世界格局数百年的传统资本主义强国,如英法遭到了极大削弱。而美国一枝独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2)世界政治局势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并开始分化,形成约半个世纪的“冷战”国际关系。

(3)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和鼓舞下,战后世界殖民体系解体,被压迫的亚非拉国家相继独立,东欧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越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

(4)二战推动了战后经济与科学的发展。

①战争展示了经济的决定。二战取得胜利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实力的优势。因此战后各国更加重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利用科技来发展经济。

②战争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催化剂。战争中开发出来的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等在战后相继转为民用,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进一步飞跃。

③战争期间,各国均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深刻的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使资本主义再次得到高速发展。

(5)联合国诞生。

联合国由中、美、苏、英等国在战后创建,是世界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的国际组织。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4.论述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提示:略。(同中国史,“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1.评价雅尔塔体系。

   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内容。

内容:①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②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被占领地区。

③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保护中小国家的安全,维持世界和平。

④对德日意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现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雅尔塔体系的影响:

(1)雅尔塔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正义战争的产物,与此前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具有其历史进步性。它大力倡导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和平、民主的原则,以民主原则对战败国进行了改造,承认了被压迫民族的权利。联合国比国联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广泛性和有效性;

(2)它还承认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将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对于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3)雅尔塔体系提倡和平、民主原则,提出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和普遍幸福。

(4)但是,雅尔塔体系是在几个大国,尤其是美苏斗争和妥协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随着美苏之间矛盾的加剧,双方在各自的势力范围之内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导致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形成。

 

2.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相同点: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都是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体系;

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都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④都随着主要国家力量的消长而走向瓦解。

不同点: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多个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②凡华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雅尔塔体系则是帝国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③凡华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而雅尔塔体系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

④凡华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然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瓦解;而雅尔塔体系则是两个战胜国之间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

⑤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矛盾则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⑥分别建立了两个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和联合国。两者相比,联合国的意义更大。

 

3.美苏冷战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原因:

(1)战后美苏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矛盾。

(2)美国和苏联都想“领导世界”,美国凭借战后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企图称霸世界,苏联认为可以保护东欧的安全,想与美国一分天下,这是冷战的根本起因。

(3)杜鲁门政府在战略态势上采取攻势,制定和推行了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

(4)导火线: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表现:

(1)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①1955年,苏联签订了对奥和约,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②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③在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④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同时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①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②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侵越战争受挫,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969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从越南撤军,中美建交。

(3)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总统里根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政权。苏联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美苏冷战争霸的局面结束。

特征:

(1)冷战的意识形态特征:都希望在经济上战胜对方,推广自己的生活方式,扩大影响。

(2)军事对抗的防御特征:在整个冷战时期,其实美苏之间一直在进行着相互攀升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赛。但是政策的灵魂为防御,以和平为原则。

(3)冷战中在美苏之间具有一种始终避免兵戎相见的自我控制机制。

(4)冷战中也有缓和。如1953—1956奥地利问题的解决和1955年苏联和西德的建交。

影响:

 

4.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解体的原因。

(1)二战的影响。二战以反法西斯民主的力量的胜利结束,以中国为代表的亚非拉诸国为反法西斯的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战后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和民主力量空前强大,争取民族独立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2)帝国主义殖民势力在二战期间遭到严重削弱。帝国主义在二战期间遭到沉重打击,德意日是战败国,英法也忙着保持大国地位,自顾不暇,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赢得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

(3)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和广大群众,通过二战和长期民族解放运动的洗礼,政治觉悟不断提高,逐渐成熟,通过武装斗争、群众运动、与殖民当局谈判的方式赢得了民族独立。

(4)社会主义力量与国际民主进步力量的联合与相互支持。社会主义国家与国际民族进步力量成为民族独立运动的坚强后盾,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与了有力支持。因此不少新独立的国家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总之,20世纪下半期世界政治的这些变化促使亚非拉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普遍胜利和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从此,世界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亚非拉诸国也逐渐加快了现代化进程。

 

5.简述朝鲜战争胜利的历史作用。

    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目的,支援朝鲜人民,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稳定了朝鲜的局势,保卫了祖国大陆的安全,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无论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乃至对于整个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

(1)中朝军队的胜利,粉碎了美国侵略者的战争计划,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保卫了我国的安全,打出了国威军威,使我国国际威望迅速提高。朝鲜战争使全世界一百多年来第一次看到中国以巨人身份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一扫中国人过去“东亚病夫”的阴霾。

(2)揭穿了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的本质,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世界殖民地人民的反帝反殖斗争。朝鲜战争是对亚洲各国独立起的鼓舞作用很大,朝鲜战争之后,在中国援助下,越南在奠边府粉碎了法国恢复印度支那殖民帝国的行动,印支三国独立,从此亚洲各国独立进程再也不可阻挡,激励了非洲独立运动。

(3)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觉悟、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精神,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的民主改革和经济恢复。

(4)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使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为中国的发展建设争取到了宝贵的战略空间。尤其是在朝鲜半岛形成了一块战略缓冲区,在国家安全上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主动权。

(5)朝鲜战争则使中国的力量和地位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普遍承认: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成功进入联合国,成为世界秩序的执定者和维护者之一,便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影响结果。

(6)一旦朝鲜沦落,中国东北就直接面对美国势力,将危及刚刚建立的新政权。

(7)取得了现代化战争的作战经验、造就了一批军事指挥人才,我军的作战能力、战术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促进了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

 

十三、二战后的西方国家和苏联

1.评价战后西欧主要国家的“福利国家”政策。

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法。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对其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主要包括失业、退休、教育、工伤、疾病、死亡等的补助和贫困者的救济。福利基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职工缴纳的保险金、企业上缴的保险税、国家的预算拨款。

影响:

 积极方面:

(1)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2)调节社会需求,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3)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完善了社会服务,缓解就业压力;

(4)扩大公民自由,体现团结互助的民主、平等精神;

(5)缓解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

消极方面:

    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固然对其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对其国家的政治经济有一定积极影响。但是, 也使西欧国家越来越感受到“社会福利的沉重压力” , 在财政、经济、社会各方面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因素。

(1)财政方面的后果。三十多年来, 社会福利已经形成一项难以压缩的巨领开支,大大加重了财政负担, 致使许多国家靠借债来维持社会福利。

(2)经济方面的后果。社会福利费用的膨胀, 压缩了其他事业的支出,削弱着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3)社会方面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实施社会福利的某些措施, 使多数人产生对社会和政府的过分依赖性。

 

2.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1)战后民主改革,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前提条件。

(2)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以及日美垄断资本的结合,为战后日本经济起步提供了推动力。

(3)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

(4)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革新和改造,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式和职工文化知识,三个方面的革新和改造同时进行,为高速经济增长提供技术保障。

(5)确定“贸易立国”思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资本输出,是经济高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3.西欧一体化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原因:

(1)历史原因:谋求统一是欧洲各国长期的愿望。欧洲国家有共同的地域,语言上有相通性,而日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2)现实原因:两极格局下欧洲受到苏联的威胁,同时又受到美国的控制,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各国走向联合,以获得自身的独立和发展。

(3)经济原因:西欧各国国内市场普遍较小,为了适应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需要,各国须扩大市场,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才能进一步促进欧洲经济的共同发展。

(4)可能性:法德和解。

过程:

(1)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1951年4月,法德等国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并于1952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正式生效,宣告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2)建立关税同盟。根据《罗马条约》,1961年底,成员国间贸易限额全部取消,1968年完全取消对内关税和对外统一关税,建立了关税同盟。

(3)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即在共同体内部实行对农产品的保证价格,对农业生产者提供鼓励出口的各种补贴,并保证收购过剩农产品。

(4)建立共同体的货币体系。1978年12月,建立欧洲体系,并创建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和欧洲货币基金。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

(5)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1987年《罗马条约》修正协议《单一欧洲法令》生效,使共同体内的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实现自由流动的“四大自由”。

(6)欧共体成员的扩大,现已拥有27个成员国。

影响:

   欧洲共同体是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组成的国际垄断联盟。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共同体国家对外贸易,特别是成员国相互贸易的扩大,刺激了成员国经济的增长;共同体的建立、发展,进一步改变了国际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对比,增强了西欧抗衡超级大国的地位,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欧洲共同体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区域化趋势的体现。

 

4.当代科技革命发生的背景、特点和影响。

背景:

(1)现代物理学和其他技术科学的发展,为这场技术革命奠定了科学基础。

(2)前两次技术革命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技术革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3)这个时期的社会需要,尤其是生产发展的需要,是促进现代技术革命的强大动力。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4)大国在经济、军事上争夺霸权的需要,也给新技术的发展以强烈的刺激和推动。

特点:

(1)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密;

(2)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

(3)这次科技革命的内容极为丰富,而且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群体形式;

(4)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趋势大为增强;

(5)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形成的新的技术能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影响: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2)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促进了人类文明进程。

(3)对资本主义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原有的私人垄断不能适应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需求,因而迫切要求国家垄断的充分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4)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世界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并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

(5)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6)对全球问题的影响: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

 

5.简述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改革的背景:

    二战后,斯大林模式开始日益暴露出其弊端,社会上涌动着强大的社会改革思潮,1953年斯大林的去世就使得改革具备了可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掌握了苏联领导权的赫鲁晓夫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开始了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进程。

改革内容:

(1)农业:①扩大垦荒和玉米的种植;②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③在加速发展国营农场、扩大集体农庄规模。

(2)工业:①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各加盟共和国;②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③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3)政治:①平反冤案和加强法制;②实行干部任期制度;③恢复了党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的正常制度。

改革评价:

(1)赫鲁晓夫文化水平和理论修养都不高,他的决策和行事往往凭其直觉,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是朝令夕改,使改革缺乏科学性和全局性。

(2)赫鲁晓夫尽管对僵化的斯大林体制发起第一次猛烈的冲击,但这位改革家最终还是扮演了“掘墓人”和“守墓人”的双重角色。

(3)而且,以反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赢得干部和群众拥护的赫鲁晓夫,在他执政的后期,其本人也逐渐地欣赏起别人对他的吹捧和歌颂了。

    长此以往,赫鲁晓夫专横的工作作风和改革的一些严重失误,使党内和社会上对他的不满之声越来越大。1964年6月13日,被解除了苏共第一书记职务,从而退出了苏联政治舞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