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概览:《外国文学》2021年第1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北外学术期刊”
主编 金莉
本期摘要
NO
1
怪诞现实主义视角下的《联合》
王 岚
关键词:苏格兰;戏剧;巴罗;《联合》;怪诞现实主义
内容提要:提姆·巴罗的《联合》是一部取材于重大历史事件、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戏剧。作者采用怪诞现实主义的手法,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支撑,借鉴隐喻、狂欢化和对比等创作技巧,虚实结合地再现了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这一苏格兰近代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事件,以及安妮女王、诗人拉姆齐、间谍笛福等风云人物,表达了对历史的讽喻。这部悲剧嬉笑怒骂地将小人物与王公贵族并置,无情地嘲讽大臣们的贪婪自私和女王的软弱任性。低俗与崇高风格的巧妙混用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展示了苏格兰与英格兰不同的政治和文化氛围以及人们迥异的精神状态。通过主人公拉姆齐的觉醒与成长,该剧凸显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NO
2
析安娜·伯恩斯小说《送奶工》中的
后现代女性成长叙事
李 元
关键词:《送奶工》;成长小说;女性成长小说;北爱问题;自我
内容提要:2018年布克奖获奖小说《送奶工》运用意识流、短缩法、戏仿和自我指涉等手法,讲述年轻女主人公在极度压抑的政治氛围下如何应对成长中遭遇的危险,尤其是来自男性权威的性骚扰以及社群的流言蜚语等,具有后现代女性成长小说的特征。女性成长小说于20世纪后半期伴随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形成,其发展也分为两个不同路径:第一种成为女性主义表达政治诉求的工具,偏离美学追求;而第二种则更多与后现代主义美学结合,拒斥女性主义建构主体的乐观口号。《送奶工》的创作乃第二种路径,不是简单复制传统成长小说模式,建构理想的女性主体,而是以细密的笔法刻画女性成长的失败、自我的碎片化和损耗,同时也描写那些突围、觉醒和僭越的瞬间。
NO
3
《谁-死了,麦卡锡》中的民间故事、故事讲
述人与小说叙述者
龚 璇
关键词:《谁–死了,麦卡锡》;民间故事;短篇小说;故事讲述人;小说叙述者
内容提要:民间故事是一种古老的口头艺术,短篇小说是一种现代书面叙事,前者是集体无意识的表达,后者是有意识的个性化书写,两者泾渭分明不应混为一谈,这似是爱尔兰民俗研究界与文学批评界的共识。然而,爱尔兰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却从未停止过召唤古老的亡灵,当代作家凯文·巴里的短篇小说《谁–死了,麦卡锡》就是一个兼具民间讲述与现代叙述双重形式、以故事讲述人的死亡和小说叙述者的孤独为双重主题的故事。这个故事召唤我们回到讲(叙)述艺术本身,重审讲述与叙述的分野,探索民俗研究与文学批评的共同进路。
NO
4
乔伊斯与神秘哲学
辛彩娜
关键词:乔伊斯;神秘哲学;神智学;爱尔兰文艺复兴;混沌的秩序;戏谑;循环
内容提要:乔伊斯虽以描写城市世俗生活见长,但对当时盛行于爱尔兰知识分子群体中的神秘哲学也颇为熟悉,其作品不乏神秘主义元素。在《尤利西斯》和《芬尼根守灵夜》里,乔伊斯对神智学会创始人勃拉瓦茨基夫人和其时都柏林分会的精神领袖乔治·拉塞尔极尽戏谑挖苦之能事,以此否定了绝对精神的存在,继而揭示出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非理性的一面。同时,他又巧妙挪用了印度神秘哲学的循环概念,将其加诸《芬尼根守灵夜》的结构之上,在混沌中建构起独特的时空秩序。
NO
5
隐蔽的原则:
激进的形式与玛丽安·摩尔式的颠覆
何庆机
关键词:玛丽安·摩尔;形式;颠覆;隐蔽的原则
内容提要:美国现代主义诗人玛丽安·摩尔诗歌形式的激进与内容的保守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对无解的矛盾。本文首先通过诗歌文本分析,挖掘诗人“隐蔽的原则”观,同时结合阿多诺和伊格尔顿关于诗歌形式的论述,说明摩尔诗歌的这一矛盾在理论上是伪矛盾。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挖掘出诗歌中隐蔽的女性声音,这种声音或隐蔽于激进的形式之下成为消失的声音,或融合于摩尔式的复调中,其诗歌的颠覆性也因此处于被掩饰状态。本文认为,摩尔以其独特的陌生化手法,将诗歌中“隐蔽的原则”潜藏起来,而读者必须要有对应的陌生化阅读方式进行解读和阐释。同时,本文认为摩尔式的颠覆乃有限性颠覆,而不是后现代式的颠覆;这种颠覆又与其诗歌形式特点相吻合。
NO
6
自然叙事学中叙事性的两个面向
——《埃德加·亨特利》中双重经验主体的互动
李宛霖
关键词:自然叙事学;叙事性;经验性;邀约机制;《埃德加·亨特利》
内容提要:弗鲁德尼克在《建构“自然“叙事学》一书中对叙事性这一传统的结构叙事学概念进行了颠覆与重建,引发了学界长达二十几年的讨论。弗氏定义虽然有建设性的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不清楚、不连贯之处,比如作为叙事性重要衡量依据的经验性所对应的主体似乎既有故事世界内事件的经历者,又有现实世界中叙事文本的接收者。本文结合布朗的小说《埃德加·亨特利》,说明这两种经验主体如何通过一种文本层面的邀约机制产生交互作用,从而将经验性的两个面向紧密结合在一起。笔者认为,厘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自然叙事学与经典叙事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从认知角度进一步了解哥特小说的运行机制都有积极的作用。
NO
7
亨利·詹姆斯书信:从汇编、
选集到全集的历史嬗变及其文化启示
魏新俊
关键词:詹姆斯;书信;“卢伯克版本”/“埃德尔版本”/“内布拉斯加版本”;历史嬗变;文化启示
内容提要:亨利·詹姆斯不仅是一位多产的小说家,而且还是一位多产的书信作家。支配他生活的是文学,写信是他人生的奋斗。詹姆斯的社会经历、情感生活、艺术创作无不浸润在他浩瀚的书信之中,书信构成了这位文学大师真实的和最好的传记。詹姆斯书信的编辑出版经历了从汇编、选集到全集的历史嬗变过程。本文尝试在詹姆斯书信研究中把詹姆斯形象的建构与詹姆斯作品批评的发展结合起来,沿着詹姆斯书信编辑出版跨越时空的演变轨迹,通过对詹姆斯书信三个重要版本的对比分析,深入研究和发掘其背后潜在的文化成因,从而确认詹姆斯的私人书信在流行文化和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定位,力图为我国詹姆斯研究,尤其是当今詹姆斯书信写作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NO
8
社会透视与人性的拷问:
《人性的污秽》再审视
高 婷
关键词:罗斯;生存悖论;政治正确;战争创伤
内容提要:菲利普·罗斯的代表作《人性的污秽》蕴涵深刻的社会学主题,小说对20世纪下半叶美国学界和政界进行了全面透视。本文通过剖析知识分子科尔曼·希尔克遭遇生存悖论背后深层的社会动因,揭示美国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进而反思罗斯对美国校园文化以及社会政治的艺术透视,认为《人性的污秽》围绕着人的生存悖论和战争创伤等问题,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社会历史变迁对美国人的冲击和影响。
NO
9
主题批评
车 琳
关键词:主题批评;日内瓦学派;巴什拉;布莱;里夏尔
内容提要:主题批评是一种主要流行于法语世界的文学批评方法,是形成于20世纪中叶的法国文学“新批评”的一种。从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经由“日内瓦学派”到法国文学评论家让-皮埃尔·里夏尔,主题批评的理念和实践揭示了文学想象和潜藏在作品中的创作意识的重要性。批评者关注充满细微具体意象的感性世界在文本中的体现,探究作家的意识生活及其结构并加以描述,揭示作品的整体意义,重新审视作品与生活、创作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主题批评至今仍是法国学院派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批评方法。
NO
10
交织性
朱 云
关键词:交织性;交织性女性主义;交织性压迫;交织性阅读
内容提要:“交织性”一词1989年作为女性主义的概念范畴在司法领域首先被提出,提出者克伦肖使用它的目的在于揭示黑人女性的交织性体验,阐明黑人女性遭遇的叠加性压迫因素。然历经近三十年的使用,它早已不再局限于女性主义领域,而是被作为阐释框架与方法论用于政治、社会、教育等多领域现象的解析与实践。本文拟探源交织性与女性主义的渊源,考察其对女性主义的发展及当下交织性的知识谱系;厘清交织性的学术发展史与其作为理论范式与方法论的建构;探究其作为文学研究阐释框架的可行性与实践路径。
NO
11
伦理同盟:拉康、康德、萨德
赵 淳
关键词:拉康;康德;萨德;伦理;欲望;绝对命令
内容提要:萨德是拉康与康德之间的一座桥梁。拉康、康德、萨德都为自己的伦理系统设置了一个外在动因,即大他者欲望、绝对命令、大自然之欲望。拉康依循精神分析伦理学之核心范畴欲望及其对抗性力量快感这条线索,顺着萨德之性虐幻象,追溯到康德那里。虽然拉康设想的伦理与康德预设的道德具有不同的指涉,但却有着认知结构上的同一性,那就是它们都在精妙的理论思辨和准确的逻辑自洽的背后,掏空了自身的内涵。内在匮乏性必然会暗含着某种自我颠覆的力量。如果说康德因其道德的形式主义而被携带私货的萨德暗中鸠占鹊巢,那么拉康由于其精神分析伦理学之内涵的匮乏和苍白,最终也不得不与康德站到了一起。这表明,拉康、康德、萨德形成了某种伦理同盟,并由此动摇了拉康的批判立场。
NO
12
论伊利格瑞的女性主义植物诗学
康 毅
关键词:伊利格瑞;植物;性态化;性别差异;逻各斯;女性主义自然观
内容提要:当代西方理论中,“动物转向”之后兴起了植物问题的研究。露西·伊利格瑞的植物理论是在性别差异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性态化的女性主义植物诗学。性态化理论关注人与包括植物在内的其他生命体的关系,强调变化和差异。植物的张合摇曳、生长衰败自有其节奏,这是植物的性态化属性,是对减损物种间本质差异的逻各斯的颠覆。西方传统追求抽象理性,将植物边缘化的同时遗忘了构成生命体的元素,伊利格瑞运用女性主义的视角和精神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元素的流动性和繁殖能力,批判父权文化的同时呼吁建构人与自然的性态化关系,以抵抗或直面后现代性的虚无,解放困在逻各斯之内的自然、女性以及男性。
NO
13
斐济作家皮莱依《庆典》中的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
王 琦
关键词:文化记忆;身份认同;印度裔斐济人;移民;多元文化
内容提要:同一集体的成员借助相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节日仪式等形成共同的文化记忆,并以此确立相同的身份认同。因此印度裔斐济人与土著斐济人必然拥有不同的身份认同,由此产生的文化冲突与族群矛盾也成为斐济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借助文化记忆中功能记忆理论对小说《庆典》中展现出的文化记忆进行分析可知,代表斐济印度移民及其后代的主人公一家三代,从各自的当下出发,分别对印度文化记忆进行了固守、继承和颠覆,由此产生出各自不同的身份认同需求,表明印度裔斐济人与土著斐济人只有在文化上相互包容与融合,将彼此的文化记忆视为构建斐济多元文化社会的一部分,才能解决由移民问题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
NO
14
《混血布鲁斯》:“种族正统政治”批判
与“中间通道”范式超越
綦 亮
关键词:埃多彦;《混血布鲁斯》;黑人音乐;“中间通道”;黑人性
内容提要:埃西·埃多彦的《混血布鲁斯》是加拿大黑人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的主要特点在于既承接同时又背离黑人文学创作和批评经典范式。一方面,小说把黑人音乐元素融入文本肌理,向黑人文学经典叙事传统致敬,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突出的音乐性,更借助音乐探究身份认同,反思对种族身份的本质主义理解,呼应了吉尔罗伊在《黑色大西洋》中对“种族正统政治”的质疑。另一方面,该作跳出强调蓄奴制历史记忆的“中间通道”范式,开辟了二战/战后时间线,聚焦“莱茵兰杂种”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黑人群体,揭示出“黑人性”的复杂性,呈现了一个充满悖论和张力的异质欧洲空间,丰富了黑人文学的书写资源。这两方面相反相成,体现了《混血布鲁斯》对种族问题和黑人身份的多维思索。
NO
15
斯威夫特与中国:一种政治地理学视角考察
历 伟
关键词:斯威夫特;中国书写;文化秩序;政治地理学;《格列佛游记》
内容提要:斯威夫特的中国关联研究一直是学界的边缘话题,且在依循“中国—坦普尔—斯威夫特”逻辑理路归纳其中国趣味时,我们容易忽视彼时游记文学“中国书写”的修辞惯例及生成动机。斯威夫特笔下的中国器物与风俗描摹,作为英国知识分子观照、重构自身的“批评中介”,有着较为具体的历史语境与直率的政治指涉;可以说隐含着他介入“古今之争”“礼仪之争”“政制之争”等启蒙秩序论辩时的复杂动机。通过将斯威夫特的中国书写置于“游记文学传统”中,围绕但不限于政治地理学视角,我们或能更好地审视斯威夫特与18世纪中英文化交流的思想史关联。
NO
16
图像与拟真——后现代的“美”与“真”
史 良
关键词:拟真;后现代性;图像时代;相对主义;侦探小说
内容提要:后现代时期的艺术迎来了一种异样的繁荣,艺术创作与消费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与这种普遍化的美学诉求相伴而生的庸俗化却也使艺术失去了崇高感,高雅与通俗艺术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在大众媒介的推动下,后现代社会沦为一个被图像充溢和编织的世界。这一趋势带来的问题在于,图像不再满足于充当世界的呈现载体,而是开始担当现实的生产机制。图像利用表象和幻象生产现实,将现实内化于自身之中,并最终以一种“拟真”的方式完成对整个世界的吞噬。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意义上图像与现实之间的模仿关联被颠覆,这一切均迫使美学面临重新界定自身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德语文学以其特有的批判性与反思性提供了应对后现代的方案。
NO
17
不再等同于民族文学的美国文学
——评《美国世界文学导论》
周雪松
关键词:美国世界文学;贾尔斯;民族主义;世界
内容提要:保罗·贾尔斯的《美国世界文学导论》旨在匡正主流美国文学史叙事因民族主义导向而造成的盲视,揭示美国文学与世界之间紧密多维的关联,提出了美国世界文学理论,依编年体例系统性地叙述了从殖民时期到21世纪的美国世界文学史,是一部开创性的美国文学研究专著。本书评通过梳理美国世界文学的研究现状,勾勒出该书的写作语境,剖析作者对美国世界文学进行理论建构的动因,把握该理论的要义,厘清美国世界文学与所谓“民族文学”的区别与重叠,概述作者就美国作家作品与世界互动的观点,还原其进行学术对话的对象与语境,从而呈现书中美国世界文学的总体轮廓,并评述这一文学史重构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