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概览︱《国际论坛》2022年第2期

《国际论坛》2022年第2期

主编 孙有中

1

本期目录

2

本期摘要

全球治理新形势下大国的竞争与合作


秦亚青 金灿荣 倪 峰 冯仲平 孙壮志 吴志成


关键词:国际格局;世界秩序;大国关系;全球治理;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俄关系;百年大变局;大国博弈;治理赤字;中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


提要:本期我们邀请 6 位著名学者讨论全球治理新形势下大国的竞争与合作。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织激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造成经济社会资源透支,国际力量对比持续变化,全球治理赤字高企,大国博弈复杂化加剧了全球治理困境。大国博弈激化,美国联合盟友全面打压所谓战略竞争对手,对外政策布局更加聚焦中国,中美两国战略竞争相持态势将延续。中欧关系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复杂性愈加明显,但也具有巨大的韧性。中俄两国共同提倡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双边务实合作,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扩大“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如果说全球化是中国富起来的重要机遇,全球治理则是中国强起来的重要国际机遇。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风险挑战,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经验智慧,坚持在大潮流大格局大历史中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前进方向,在复杂博弈的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在风云激荡的全球变局中敢于开创新局,推动世界百年大变局向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方向演变。


美国人工智能军事化的发展态势、

风险与应对路径


孙海泳

关键词:美国军事战略;人工智能军事化;美国人工智能战略;智能化战争


提要:基于传统的技术制胜的军事战略思路以及塑造相对于其他大国的军事优势的需要,美国政府与军方已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其侧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制定与实施各类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与方案,为推动军事智能化创造条件;第二,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项目的发展,特别是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作战指挥系统的综合效能,推进自主攻击平台的研发与应用;第三,强化与盟国在人工智能军事化领域的合作。上述态势造成三方面风险:第一,加剧基于新兴技术的军备竞赛风险;第二,增加大国间发生冲突甚至战争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主攻击系统的可靠性不足,而且人工智能军事化系统的应用会侵蚀大国间的战略“默契”并降低网络攻击的门槛;第三,可能重构大国间威慑体系并侵蚀国际安全的稳定基础。对于中国而言,面对美国推进人工智能军事化所产生的诸多风险因素,需从强化技术进步等方面应对智能化冲突或战争风险,参与和引导人工智能技术全球治理进程以提升中国的话语权,拓展中美在应对上述风险方面的合作空间。

俄罗斯任职北极理事会主席及其北极政策的调整


郭培清  杨 楠

关键词:俄罗斯;北极理事会;中俄合作


提要:2021年5月,俄罗斯接替冰岛担任 2021~2023年北极理事会主席。通过对俄罗斯以往参与北极理事会情况的回顾,可以看出俄罗斯在北极理事会的参与是其北极政策的缩影。随着 2020 年俄罗斯北极开发进入新阶段,俄罗斯北极政策也出现新的调整,落实在北极理事会主席议程中,则表现为增加对契合所有攸关方利益的议题的关注,以提升自身影响力,利用北极理事会合作机制推动自身在北极的发展,主导北极军事安全议题讨论机制,降低北极地区的军事紧张局势。当然,俄罗斯的主席议程也受到国际局势变化、北极理事会自身机制的局限以及与本国北极现实情况相冲突等因素的挑战。俄罗斯此次北极理事会主席任期将增进俄罗斯与其他北极国家的交流,而北极国家间共同身份意识的增强将可能挤压观察员方的参与空间,不过俄罗斯同亚洲观察员国的合作仍有望继续深化。

“冷战”视角下的中美“新冷战


黄 忠

关键词:中美关系;“新冷战”;“冷战”;类冷战


提要:国内外有关中美“新冷战”的争论忽略了对“冷战”本身的回顾,观点难以经受住历史检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当前的中美关系特征不符合冷战的基本特征,内容不满足冷战的含义,发展更不具备冷战产生所必需的条件。二战结束之初,国际体系权力真空与混乱为两极结构下的冲突与对抗提供了足够空间,地缘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冲突不可调和令美苏走向对抗,意识形态对立、文化心理认知差异强化了苏美决策层的恶性互动,这三者共同导致了美苏冷战的产生。当前,两极结构远未形成,国际权力真空极小,中美经济、政治与安全层面利益冲突并非不可调和,意识形态与文化差异上的认识问题也不是无解,决定了中美之间的新冷战将很难发生。确切而言,中美正处于“类冷战”的战略竞合期,它受到了美国冷战思维的影响,负面色彩比较突出。拜登政府继续对华施压,第三方问题引爆两国危机可能性的提升,尤其是美国政治的极化与分裂,决定了未来中美关系有可能更差。对此,中国应继续以发展自己为首务,对美坚持以斗争求合作的方针,争取早日实现国家崛起。


中国与西班牙第三方市场合作研究


丁 梦

关键词:中国—西班牙关系;第三方市场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外交;西班牙外交


提要:第三方市场合作作为中国与西班牙国际经济合作的新模式,不仅有效整合了中西两国企业的比较优势,还精准对接了第三方市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实现中国、西班牙以及第三方市场国家多方共赢的新路径。在第三方市场合作进程中,中西两国企业的目标市场和重点产业聚焦于拉美、北非和中东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其合作项目主要聚焦于电子通信、健康医疗、石油化工以及新能源开发等基础设施领域,对当地的产业升级、环境改善以及福利提升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然而,新冠疫情冲击下的全球价值链的脆弱性加剧、中西国际贸易的结构性分歧以及第三方市场复杂的营商环境等因素对中西两国企业的第三方市场合作造成诸多阻力与挑战。因此,可以从构建区域价值链与供应链、优化双边贸易结构、设立风险防范机制以及完善沟通交流平台等不同途径来推动中西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英法德南海政策的调整及影响


罗婷婷  王 群

关键词: 南海局势;欧盟外交;中欧关系;印太战略;中美关系


提要:英法德作为重要的欧洲国家,是影响南海局势不可忽视的域外因素。近三年来,英法德的南海政策作出了重要的调整,包括选边站队、军事跟进、反华鲜明等内容。这种调整既是出于其自身利益考量,又是对美国印太战略和南海周边国家对冲战略的回应。国别层面,英法德与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对接程度、自身印太战略的转型方向、国家角色定位等因素导致其调整方式和动机存在一定的差别。英法德南海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助推了南海问题的国际化与军事化进程。然而,鉴于英法德三国仍需在中美竞争中寻求微妙平衡,其实际行动也受到域外国家身份、自身综合实力、中欧经贸关系、共同协调机制等因素的限制,其产生的影响也必然止于一定限度。对于英法德南海政策的调整,中国应多管齐下采取应对措施,通过稳定周边关系、深化中欧经贸合作、管控中美分歧等措施严控其干预南海事务的范围和力度,充分限制和减轻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后实证主义视角下的全球治理机制碎片化 及其管控


王亚琪

关键词: 机制碎片化;后实证主义;全球治理;风险社会;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提要:机制碎片化已经成为当前全球治理发展的一个核心特征和重要趋势。但在围绕整体性治理与复杂性治理的长期争论中,实证主义研究路径未能就机制碎片化对全球治理的影响向度作出判定,从而无法阐明面对整体性治理机制的低效或停滞,符合全球治理“去中心化”基本取向的机制碎片化发展为何没有实现多元协调和有效治理,反而加剧了全球治理失灵。文章引入后实证主义研究视角,阐释了人类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共同催生的当代全球风险社会下,理性行为体在碎片化的机制复合体中走向“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导致机制碎片化在全球治理中产生负面作用的必然性。全球风险在国际体系系统层次引发的“根本的不确定性”取代个体有限理性,成为行为体在全球治理中建立合作秩序的主要障碍。为消减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管控机制碎片化,全球治理机制构建的价值应当被理解为向行为体提供应对“根本的不确定性”的社会空间。以务实性治理实践缓和机制间竞争,以互补性机制协调抑制“规则套利”,以共同发展为导向塑造确定性合作共识,促使各治理主体在机制复合体中聚焦共同治理目标、形成共同责任感、凝聚治理方案共识、提升共同行动能力。



相关阅读:

国际论坛︱族群政治与东盟国家对不干预原则的选择性应用

国际论坛︱核威慑机理:实力基础、信号传递和心理博弈

国际论坛︱欧美数字治理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前景分析

期刊概览︱《国际论坛》2022年第1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外学术期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