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概览︱《外国文学》2022年第3期目录摘要

外国文学 北外学术期刊 2024-02-0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外国文学》

主编 金 莉


本期目录

本期摘要

詹姆斯的印象主义美学与美国现代派小说的萌芽


鲍忠明

关键词:詹姆斯 印象主义美学 印象主义小说 现代派小说 印象主义视觉链


内容提要:亨利·詹姆斯对印象画派美学理念的态度经历了由贬损至褒扬再至自觉运用的转变,印象主义美学因而成为詹姆斯建构其小说理论体系的核心要素,涉及小说的定义、价值、创作心理和叙述视角等。詹姆斯在创作实践中凸显印象的内核功用,注重光、色和大气效果的运用,强调主客体的现象学关联、意识的不确定性、主观感知的时空观、现实的多元与生活的幻觉、氛围和基调的营造、模糊性与碎片化信息等印象主义观念和技法,同时勉力创造高度智性参与的读者。由此打造的印象主义视觉链不仅统御了詹姆斯代表作的构型,而且塑造了标志美国小说现代性萌芽的诸多文本特质。詹姆斯是印象派艺术星火首屈一指的播撒者,为美国现代派小说的开端注入了开创性能量。

《拍卖第49批》中的废弃物及其隐喻


蒋 怡

关键词:品钦 废弃物 《拍卖第49批》 消费 他者 伦理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托马斯·品钦小说《拍卖第49批》中的废弃物形象,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兴起的“丢弃文化”风潮为语境,解读作为贯穿全篇的意指符号和核心隐喻的“废弃物”是如何既指向消费社会的显性问题,又关联起叙事的政治与伦理之维的。品钦笔下的“废弃物”并不天然地承载负面意义,它不仅拥有反抗资本主义体制及其文化的潜质,是他者采取抵抗策略对峙主流社会的文学修辞,还能激起人的伦理行为和同理心,启发人们拷问将一部分人变为社会废弃物的文化逻辑,反思对边缘他者的伦理责任与社会正义。

塞克斯顿家庭挽诗中的“纪念品”叙事


张逸旻

关键词:家庭挽诗 塞克斯顿 纪念品 媒介 主体建构


内容提要:家庭挽诗是自白派诗人塞克斯顿作品的核心构成。在这类诗歌中,日记、书信、剪贴薄、相片和肖像画等作为不可取代的“纪念品”意象,成功唤起了主体与已故亲人的身份协商和关系修通。但以往研究因着重于阐述传记细节与精神分析指涉,而忽略了上述意象作为媒介的表征内涵及其折射出的诗学用意。本文拟沿着关于“纪念品”概念的学理化阐释路径,辨析塞克斯顿家庭挽诗中由“书信”“画像”与“相片”所负载的三种微妙有别的媒介功能,指出这些意象为自白诗之主体话语建构所提供的策略依据,同时也尝试从文本内部检视诗人的媒介意识及其对20世纪中后期美 国媒介文化语境的紧密回应。

逆写与对话

——《我的安东尼娅》的边疆叙事与美国化运动


杨 林

关键词《我的安东尼娅》 美国化运动 边疆叙事 杂语 承认


内容提要:在《我的安东尼娅》中,薇拉·凯瑟逆写美国化运动倡导的同化逻辑,为不同族裔的外来移民代言,弥补了其在美国文化中失语的边缘化状态。在凯瑟的笔下,移民文化并不是美国文化的“他者”,而是具有主体性的存在。小说中不同故事穿插交叠,形成了不同移民文化间交织碰撞的杂语张力,揭示出美国文化与移民文化并非二元对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动态生成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凯瑟认为,彼此间的承认至关重要,对移民的承认不仅是不同文化间对话的伦理基础,也是美国文化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与美国化运动的对话与协商,凯瑟肯定了不同族裔移民的主体性身份,揭示出不同族裔移民文化在美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读者为何被迫“偷听”?

——从史蒂文斯到格吕克


黄珊云

关键词:格吕克 史蒂文斯 影响 读者 二战


内容提要::诺贝尔奖得主格吕克对前辈诗人史蒂文斯作出了负面评价,认为史蒂文斯的作品迫使读者产生“偷听”之感,且这种阅读经验压制了她的创作欲望。本文聚焦于格吕克这种基于“读者”视角的批评观点,试图论证格吕克笔下的读者为何实际上有必要被迫“偷听”。一方面,史蒂文斯迫使读者产生的“偷听”经验与格吕克推崇的诗人“沉默”策略构成辩证统一关系,本质上是对艾略特式的现代主义“对话”模式的挑战和重构。另一方面,在战后背景下,以史蒂文斯为代表的诗人“拒斥读者”的策略被格吕克赋予了历史意义,隐喻了“二战”与“战后”两个时代之间的历史边界。史蒂文斯和格吕克的文学关系中具有尚未被学界充分发掘的复杂性和时代性。


库切“耶稣三部曲”

对贝克特诗学思想的继承与反思


张 旸

关键词:库切 耶稣三部曲 贝克特 继承 反思


内容提要:库切的“耶稣三部曲”系列小说在继承贝克特诗学思想之余,又有所反思。三部曲在语言观、叙事策略和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流露出贝克特式的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特征,从中不难窥见贝克特对库切小说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然而,库切并非对这位爱尔兰文学前辈亦步亦趋,他对贝克特在晚期创作中落入纯形式游戏的窠臼做出了反思,三部曲作为呼应,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有所回归;与此同时,与贝克特越来越向主体封闭的精神世界退缩的姿态相比,库切在三部曲中将视线拓展开来,拥抱以身体为代表性特征的客观世界,表现出注重社会现实的伦理担当与人文关怀。


石黑一雄《无可慰藉》中的记忆时空体


魏 文

关键词:石黑一雄 《无可慰藉》 时空体 记忆 伦理


内容提要:《无可慰藉》是石黑一雄迄今为止最具实验风格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家在小说中建构了一个时间具象化、空间重叠化的记忆时空体。该时空体遵循与记忆密切相关的情感逻辑,而非物理规律。小说的记忆时空体是主人公莱德的情感状态和心理景观的外部投射,反映了他无条件承担对他者责任的利他主义理想,同时也展现了他由于无法履行诺言而承受的精神焦虑。莱德对他者的无限回应以及承担对他者责任的意愿,体现了列维纳斯哲学倡导的他者伦理。《无可慰藉》的记忆时空体不仅呈现了展演记忆的全新文学形式,而且揭示了与记忆相关的文学书写的伦理价值。

西方文论关键词:


后殖民叙事学


王丽亚

关键词:后殖民叙事学 历史语境 文学方言 集体叙事 文化身份


内容提要:作为“后经典叙事学”中的重要分支,“后殖民叙事学”倡导形式研究与文化批评彼此互涵的观念,主张以结构主义叙事学揭示的一般规律为参照,分析后殖民小说和族裔小说的形式殊相与美学特征;同时,借用后殖民文化批评立场,理论家们重视作品历史语境以及作家叙述立场,强调从具体语境中辨析暗含在形式策略中的身份政治意蕴,揭示形式艺术的历史生成与文化意义。在阐释实践中,后殖民叙事学遵循结构主义分析原则,通过分析作品语言样式、叙述模式、叙述声音等结构要素在作品中的运用情况,揭示结构安排以及修辞策略对作品主题的贡献。本文介绍后殖民叙事学发生与演进的过程,评述其理论立场与阐释方法,展示叙事形式分析对后殖民小说研究的促进作用。

西方文论关键词:


趣味


何 畅

关键词:趣味 情感转向 文化批评 现代性


内容提要:“趣味”是理解西方思想史的重要概念之一。聚焦趣味,我们力求洞见其背后的思想发展和语境变迁。本文对趣味概念的由来和嬗变做了细致的历史考察,详细梳理其与经验主义思潮、美学学科化、共通感、文化批评传统、审美现代性等话题的碰撞与交融,探讨其如何从美学延伸至伦理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领域,进而发展成理论热点的过程。趣味体现的跨学科性,使其无法被定义,也拒绝被定义;但也正是跨学科性赋予其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其成为极具生命力的文化观念。

悲剧、知识、直言

——非再现认识论与伦理治理的可能


安 婕

关键词:悲剧 摹仿 知识 治理术 直言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古希腊悲剧来思考福柯对现代认识论的重写,借助治理术的转渡,把知识考古、权力谱系与伦理治理相结合,试图对福柯的思想历程做整体上的观望。尼采通过悲剧艺术重审现代推重抽象理性,借助而又贬抑摹仿再现的认识论,提出象征之音乐特质,将其作为悲剧艺术直观对世界本质知识的直接表达。受此启发,福柯早期通过知识考古,研究现代知识观中间环节的摹仿再现,从疯癫的世俗化、再现的内折等方面探讨了知识的非再现可能,把形而上学和戏剧结合起来,以重复和差异的运动代替再现和摹仿。将经验、知识、权力三者结合的治理术概念帮助福柯从知识主体转渡到伦理主体。在对直言的考察中,福柯揭示了古希腊非再现认识论与伦理治理政治的实践行动。

爱默生实体化诗学思想


简功友

关键词:爱默生 诗学思想 实体化


内容提要:“实体化”是爱默生诗学思想的核心内涵,具体体现为诗歌语言的实体化、诗歌本质和诗歌创作的实体化以及诗歌美学的实体化。首先,爱默生强调语言所指的实物更具备象征性,因此诗歌语言实际上使用的是语言的所指物,即作为语言的自然实物。其次,爱默生坚信诗歌的本质不是文本结构,而是文本背后的“第二自然”,即将自然实物重组后的世界,因此诗歌创作就是依据诗歌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变形来形成第二自然的过程。最后,爱默生的诗歌美学思想也偏离了传统,因为审美对象的实体化,有机美和视觉美成了爱默生诗歌美学的核心概念。爱默生实体化诗学思想实际上是意象主义诗学思想的萌芽,开启了用具体意象做诗的传统。

苏格兰启蒙运动时代的礼貌文化与文学表现


吕洪灵

关键词:礼貌文化 苏格兰启蒙运动 学术社交 文学表现


内容提要:礼貌文化是苏格兰启蒙运动时代一个鲜亮的内核,涵盖了当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鉴于自己民族的状况和自身发展的需求,苏格兰哈奇森与休谟等学者们基于沙夫茨伯里等学者的礼貌主张,重视人性与道德研究,推行注重文雅写作、高雅学术和学术社交的礼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理论认知、宗教改良派的推动和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使得礼貌文化在苏格兰启蒙运动中后期得以盛行。苏格兰文学也由此丰富了书写内容和表现形式,进步交往的理念与勇敢忠诚等传统在作品中共同表现相互作用。探究苏格兰启蒙运动时代的礼貌文化可以明晰它在苏格兰现代化及其文学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论“达利特意识”

与达利特自传《剩饭》的批判性书写


张忞煜

关键词“达利特意识” 达利特自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 《剩饭》 批判性书写


内容提要:达利特文学是由原出身“贱民”种姓的印度作家书写的、富有抗争精神的文学,是少数具有广泛跨语种影响力并受到学术界关注的印度本土文学现象。20世纪末,以根植于安倍德卡尔思想的“达利特意识”为核心概念的达利特文学批评与新一轮达利特自传文学创作浪潮相伴而生。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的自传《剩饭》便是一部践行达利特意识的经典作品。它以具有丰富政治、文化内涵的达利特意识为理论工具,深刻揭露了达利特所遭受的经济文化双重压迫,呈现了达利特的抗争史,进而全面、深刻地批判了印度主流文化叙事。这反过来也充实了达利特意识的内涵,赋予了达利特文学更大的抱负和力量。

噪音与逃逸线:解读卡夫卡的《地洞》


殷世钞

关键词:卡夫卡 德勒兹 《地洞》 噪音 逃逸线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在德勒兹和迦塔利的理论视域下分析卡夫卡小说《地洞》中的空间建造和声音,认为小说演绎了交织的僵硬线、柔顺线和逃逸线。内与外、创造者与被创造物的二元对立被颠覆,噪音作为脱离意涵和源头的音响,促使视觉感知模式转向听觉模式,并隐示节段化的建筑中的缝隙,提供解构和逃逸的可能性。因为书写文化参与塑造了人的视觉主导模式、空间思维、理性和内省的意识,而噪音是对上述情状的颠覆,所以噪音书写可被看作文学书写开始“解辖域化”的标志,呼应着20世纪初各种新听觉媒介的出现。

论克莱斯特《洪堡亲王》中的

情感表现与18世纪电学知识


卢盛舟

关键词:克莱斯特 《洪堡亲王》 情感 浪漫派 自然科学


内容提要:克莱斯特在《洪堡亲王》中一反普鲁士以情感控制为核心的斯多葛主义传统,再现了洪堡亲王的抗命激情与死亡恐惧。本文拟通过探讨这一情感表现与18世纪电学知识之间的关联,为克莱斯特“对普鲁士趣味谜样的违背”提供一种解读视角。克莱斯特在18世纪电学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文学想象,借助静电感应的极化原则塑造了洪堡亲王在勇敢和怯懦的情感两极之间的往复与突变,因此主人公的死亡恐惧作为其中一极必然会被涉及。18世纪电学的蓬勃发展导致电成为爱情和灵感的情感隐喻,克莱斯特在剧中频频用雷电隐喻洪堡亲王违抗作战计划的冲锋激情的动机与内涵,是对上述现象的挪用与重构,其深意最终指向了以电为“绝对隐喻”的现代战争。

茨维塔耶娃长诗《少女王》中的性别观念


李 莎

关键词:茨维塔耶娃 《少女王》 民间故事 性别 爱欲


内容提要:性别意识是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是人在做出伦理选择时的重要出发点。20世纪初,性别问题成为了欧洲社会普遍关注的伦理问题,许多俄国作家和哲学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对性别问题进行过严肃讨论。作为俄国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在长诗《少女王》中通过解构民间故事探索性别的本质。本文考察长诗《少女王》的创作缘起,分析茨维塔耶娃对民间故事的解构方式,剖析性别意识的形成过程,证明爱欲在茨维塔耶娃性别观念中的重要意义。

情感何以成为“科学”?

——评霍根的《文学与情感》


于 雷

关键词:霍根 《文学与情感》 情感科学 情感后结构主义


内容提要:国际文学认知研究的代表人物帕特里克·霍根2018年推出的力作《文学与情感》纵横于当今西方情感研究的总体图景,凸出其所呈现的两副面孔——“情感科学”与“情感后结构主义”;在此参照系下着重对“情感科学”与文学研究的跨学科关联进行了系统阐述。本文拟将此书的主体逻辑置于文学批评的实践语境之中,在遵循霍根自身文学情感研究路径的同时,间或以批判性视角围绕问题化的局部学术观念提出商榷,一方面说明情感在霍根那里如何成为“科学”,另一方面尝试性地指出文学与情感的跨学科范式在其科学性上如何存在着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恩师王佐良为我引航


钱兆明

关键词:王佐良 《外国文学》 《文苑》《论契合》


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王佐良先生先后开创了《外国文学》和《文苑》两种学术刊物。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五年,王先生不仅主编这两个学术刊物,还完成了《论契合》《英国文学史》等36部力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硕士生、博士生。本文作者作为王先生的研究生和助手之一,深情回顾了先生主编外语期刊的才智、著书立说的执着与培养人才的热情。王先生的言传身教让作者终生受益。

推荐阅读:


期刊概览︱《外国文学》2022年第2期

期刊概览︱《外国文学》2022年第1期

外国文学︱声音文化研究:界说、类型与范式

祝贺《外国文学》进入文学类学术期刊Q1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期刊概览︱《外国文学》2022年第3期目录摘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