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 |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北外学术期刊 北外学术期刊 2023-03-22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6期

主 编:王克非 

副主编:王文斌

邮发代号:  2-130

刊号: CN11-1251/G4 


本期目录


本期摘要


语言研究

局部语法视域下的英语言语行为研究

四川外国语大学 苏 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卫乃兴

提要:本文依据语料库语用学,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局部语法概念,系统探讨英语言语行为的标注、言语行为局部语法的建构以及对比言语行为分析等问题,并借此勾勒言语行为研究的局部语法路径。本文的讨论表明,局部语法为英语言语行为的标注提供了新视角及可行路径,该标注有助于系统描写言语行为的词汇语法实现形式,进而建构其局部语法并推进对比言语行为分析。本文指出局部语法路径不仅适用于英语言语行为研究,也对深化其他语种的言语行为研究以及促进语料库语用学的发展颇有助益。

关键词:语料库语用学、局部语法、言语行为研究


词类研究中的困境及化解方式

北京语言大学熊仲儒

提要:本文从生成语法的角度探讨汉语词类研究的困境,认为真正困境在于“词有定类”与“扩展规约”之间的冲突,并提出引进“零形式”和将特定位置的词确定为短语的化解方式。句法成分不能由词充当,只能由短语充当,否则按照扩展规约或标签运算,会影响所在结构的范畴标签,从而产生解释上的错误,所以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没有关系,“类有定职”不会存在。扩展规约是限制人类可能的短语结构的方式,如果要遵守扩展规约,就需要在短语转类时引进零形式。零形式的引进,或许会增加推导步骤,但不会影响简约原则;且在遵守简约原则的同时,还能维护词有定类和扩展规约。关键词:词类、零形式、向心性、参照集、标签运算


时态标记语言和个体量词标记语言的时空性类型

山东财经大学 高婧瑄 于秀金

提要:本文从类型学角度探究世界语言时态标记和个体量词标记的表征,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时态和个体量词标记的语法化差异,论证汉语的空间性特质和英语的时间性特质,提出跨语言时态标记和个体量词标记的蕴涵共性假设。研究发现:1)时态标记和个体量词标记具有跨语言类型差异;2)世界语言的时态标记和个体量词标记遵循一条蕴涵共性:有时态标记蕴涵无个体量词标记,而有个体量词标记蕴涵无时态标记;3)世界语言的时态标记和个体量词标记的表征差异及其蕴涵共性取决于各自所属的语言类型和认知思维上的时空性特质。

关键词:个体量词、时态、时间性、空间性、类型学


普遍语用学和语用-辨证理论的学理渊源及观念误植

长安大学 秦亚勋

南京大学 陈新仁

提要:普遍语用学和语用-辨证理论是当代语用学和西方修辞学共同认领的两个重要理论范式。在继承言语行为理论施为性内核的基础上,前者重构了言语行为的普遍规范,后者则聚焦作为言语行为复合体的论辩,形成了各自的理论特色。然而,二者皆因未能摆脱现代主义观念的束缚而存在核心观念的误植。这体现在它们一方面选取无法排除现实变量干预的“论辩”这一人文主义修辞路径,另一方面却不约而同地以科学主义色彩的“信服”作为言语行为取效的根本遵循。本文尝试借鉴当代人文主义话语思想,基于“说服”对“信服”的理论收编,纠偏两大范式,认为二者应摒弃纯粹理性的信服程序,转向关注突显情感协同效应的“合理性说服”这一言后效力。

关键词:普遍语用学、语用-辨证理论、信服、说服、合理性


英文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差异的多维度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 闫鹏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梁茂成

提要:本文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料库语言学技术和学术话语分析框架,综合被动式、状语从句、名词短语等165个特征开展多维度分析,探究应用型硬学科英文研究论文语篇内部的语言形式和功能差异。结果显示,论文摘要、引言、结果和讨论、结论以及方法等各部分之间的系统性差异集中体现在六个功能维度,这些维度均表现为多种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或语用特征。具体到特定功能维度,各部分着力传递的交际意图以及倾向使用的特征型式明显有别。

关键词:英文研究论文、应用型硬学科、语篇内部差异、多维度分析


外语教育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 

前提真假对外语违实语义加工的影响

南京师范大学 徐晓东 王天乐 刘博洋

提要:违实句的理解需要构建双重心理表征,这一过程会受句法、语义、语用、语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有关违实语义的实证研究主要局限于母语领域。在外语环境下违实语义是否能够顺利激活双重表征,以及前提和语境知识如何影响外语环境下的违实推理,目前尚不清楚。本文采用自定步速阅读技术,考察前提知识的真假以及外语水平的高低如何影响违实推理。研究发现,对于高水平中国外语学习者来说,当前提命题为真时,违实推理能够顺利展开,而当前提命题为假时,违实推理无法正常进行;对于低水平学习者来说,无论前提真假与否,违实推理均无法正常展开。这表明,在外语环境下,违实推理会受语境和外语水平的双重影响。当外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外语环境下的违实推理与母语环境下的违实推理均受前提知识真假的约束;但当外语水平一般时,违实推理就会遇阻,前提知识也无法对违实推理产生影响。

关键词:违实推理、前提真假、外语水平、自定步速阅读


不同水平学习者英语写作中连接副词使用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 霞

提要:本研究根据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SE),自建CSE不同等级学习者写作文本语料库,探究不同等级的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文本中连接副词使用的异同,以及学习者文本中连接副词的使用频数、类别数和掌握程度与书面表达能力等级的关系。研究发现,CSE1~7级学习者的文本均显著超用连接副词,连接副词超用现象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群体特征。具体子类的频数对比表明,中国学习者倾向于多用强调、枚举/列举、因果/结果、总结和时序连接副词,少用同位/改写、相似性比较和转折/让步连接副词。高阶学习者的文本产出中连接副词的使用更丰富。定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学习者对三个不同子类连接副词的掌握程度逐渐增强。

关键词:连接副词、英语作文、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学习者


读后续写输入文本语言复杂度对二语写作中语言发展的影响

浙江大学 王 敏

西安交通大学 蔡 宁

提要:本研究考察读后续写输入文本的语言复杂度对中国学习者英语写作中语言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的影响。实验采用混合前-后测设计,将受试随机分入三个实验组:无输入文本的话题写作组、输入文本语言复杂度恒定的简化输入文本续写组、输入文本语言复杂度递增的续写组。每组受试均完成四次写作训练任务。结果显示:1)从前测到后测,两个续写组语言产出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各有提高,而话题写作组在三个维度上均未发生显著变化;2)渐进增加输入文本语言复杂度有助于二语准确性的发展,而复杂度恒定的简化文本则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性;3)输入文本语言复杂度对二语写作复杂性的影响在不同指标上表现不一致,复杂度恒定增加了语言产出中从句的使用,而复杂度递增则显著提高了并列句的使用次数。上述发现表明,读后续写对二语发展不同维度的促进作用受到输入文本语言复杂度的调节。

关键词:读后续写、语言复杂度、协同效应、语言发展


中国特色外语教育

基于《国标》的外语类专业点“培养方向课程”模块建构

南开大学 张文忠

北京外国语大学 孙有中

提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简称《国标》)颁布五年来,有关培养方向课程体系的原则和要求落实情况如何的问题鲜有研究。本文以首批外语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为考查对象,对各专业建设点培养方向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以检视《国标》的落实情况。分析发现,各专业建设点能够遵循《国标》原则,在培养方向课程模块设计上总体与《国标》要求保持一致,在呈现共性特征的同时,也在培养方向的选择及“培养方向课程”模块的建构上体现出各自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不过,该模块的建构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专业建设中逐步解决。

关键词:《国标》、培养方向课程、外语类专业


论多语种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 束定芳

提要:语言是人类认知能力发展的产物,又反过来推动人的认知能力发展。学习一门外语意味着进一步提升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掌握多门外语则不仅促进其认知能力,还能拓展视野和社会交流面,增加多元文化视角,提升国际沟通能力。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掌握一门以上外语的高素质、国际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和中小学在培养多语种人才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在政策、课程、师资、评价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认为,在培养多语种人才方面,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创造条件、大胆实践、推广经验。

关键词:多语种、外语、人才、教育


翻译研究

英语自由诗的节奏及翻译

中山大学 王东风

提要:英美自由诗大师认为,好的自由诗是有节奏的,这种节奏虽不同于格律诗那种有规律的语音重复,但也不像散文那样没有明显的音乐性设置。本文根据其相关诗论,以艾略特的长诗《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为例,对该诗的节奏进行诗学分析。分析表明:好的自由诗确实有明显的节奏。然而,现行的自由诗翻译却完全没有体现出这一特征,反而具有突出的“散文化”或“非诗化”倾向,对国内自由诗体裁形式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认为,自由诗的翻译首先应区分原诗是否具有明显不同于散文的节奏,针对有节奏的自由诗,翻译时应与现行的分行散文式译法反其道而行之,采用“诗化翻译”的方法,以强化译文的节奏配置,从而把原文的节奏体现出来。为检验这一译法的有效性,本文作者重译了艾略特的这首诗,然后通过读者调查的方式,考察和比较了读者对拙译和几个著名译文的接受情况。调查显示,新译法在自由诗翻译中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关键词:自由诗、节奏、诗化翻译


基于建构-整合模型的英汉同传译员因果推理能力实证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刘颖呈 

上海外国语大学 梅德明

提要:本研究从语篇建构-整合模型视角,探讨同传译员的语篇推理能力,以期为口译预测研究提供隐性信息推理方面的实证数据。研究以因果推理为切入点,利用因语篇表征层次不同而导致的记忆强度差异,设计两组启动效应实验,收集译员在语篇建构和整合阶段之后的任务反应时,以推断隐性信息的加工情况。结果显示:1)译员在听力及同传中,能在建构阶段即时生成两类因果推理,并在整合阶段完成最终表征,表明译员完成了隐性信息的预测;2)译员的推理机制可迁移至无需预测的普通听力任务中;3)译员的推理激活状态说明其推理机制与非译员高水平工作记忆者的语篇理解机制相仿。

关键词:建构-整合模型、同声传译、架桥推理、预期推理


书刊评介



在线阅读及其下载


学术期刊官网,阅读全文

https://www.bfsujournals.com/c/2019-07-18/486506.shtml


知网下载期刊全文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WJYY/detail


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本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北外学术期刊

北外学术期刊官网:https://www.bfsujournals.com/

欢迎分享与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