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标准·共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的专家建议
点击上方"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关注我们
指南·标准·共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的专家建议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儿童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
执 笔:孙 新,沙 莉,谷庆隆,郝创利
制定专家(排名不分先后):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孙 新);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沙 莉,谷庆隆,陈育智,刘传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郝创利,田健美,盛锦云,王宇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关 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付 勇,唐兰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李晓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 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符 州,罗征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陆小霞);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付红敏);山西省儿童医院(韩志英);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艾 涛);山东省立医院(陈 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德晖)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0 Vol.35(3)
关键词
通讯作者:谷庆隆,电子信箱:gql71@163.com;郝创利,电子信箱:hcl_md@163.com
1 儿童哮喘患者SARS-Cov-2感染的预防
1.1 儿童哮喘患者的感染风险
1.1.1 儿童哮喘患者存在免疫失衡 哮喘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相比, 体内存在Th1/Th2细胞的失衡及血清IL-10、 IL-6、 IL-4、 IL-17、 干扰素γ等细胞因子的改变。这些变化使哮喘患者对细菌、 病毒、 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风险增加, 尤以儿童为著[4]。
1.1.2 与药物相关的感染风险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首选药物,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如果长期大剂量使用ICS,可使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降低、T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吞噬细胞作用减轻、淋巴细胞作用减小。个别患儿使用不当可出现口腔真菌感染。上述全身及局部的副反应会造成患儿感染的风险增加。某些重症哮喘患儿反复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其感染风险更高[5]。
1.2 预防 SARS-Cov-2感染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传播病毒。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及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密闭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下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2 COVID-19流行期间儿童哮喘患者室内环境风险及干预
2.1 室内变应原暴露及干预 室内变应原是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和控制不佳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尘螨(包括户尘螨及粉尘螨)是室内最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其他常见室内变应原,如霉菌、蟑螂和宠物的皮屑及排泄物等,也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密切相关[7]。
2.2 消毒剂等物理化学因素的暴露及干预 物理化学刺激物会导致气道痉挛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常见的物理化学刺激物有雾霾、油烟、二手香烟烟雾、消毒剂、香水、空气清新剂及蚊香等。
3 COVID-19流行期间儿童哮喘患者急性期与缓解期的管理
3.1 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管理
3.1.1 急性发作的评估与家中处理原则 在目前COVID-19流行期间,如果哮喘患儿出现急性发作,应根据年龄、发作严重程度及诊疗条件,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治疗。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尽可能与自己的主治医生联系,获得正确的指导治疗方案。轻度发作可在家庭中处理,中重度发作需及时医院就诊。
3.1.2 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
3.1.2.1 吸入性速效β2受体激动剂 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的一线用药。可选择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体重≤20 kg,2.5 mg/次;体重>20 kg,5 mg/次),第1小时每20分钟1次,后续根据治疗反应逐渐延长给药间隔,每1~4小时重复吸入治疗;也可使用压力型定量气雾剂(pMDI)经储雾罐吸药,每次单剂喷药(<6岁,3~6喷/次;≥6岁,4~10喷/次),用药间隔同雾化吸入治疗;≥6岁哮喘患儿可考虑使用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如福莫特罗)作为缓解药物。
3.1.2.2 ICS 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时,在雾化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基础上联用ICS(如布地奈德1 mg/次,2次/d)作为初始治疗,有利于哮喘急性发作的缓解,或必要时4~6 h重复给药1次,根据治疗后的反应及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延长给药间隔时间,维持7~10 d[10]。
3.2 哮喘缓解期的管理 在疫情严重地区或高峰期,为避免频繁就医可能导致的感染风险,患者应尽量减少门诊就诊和取药频率。强调基于症状控制的哮喘管理模式,做好哮喘患儿的自我家庭管理,定期评估哮喘控制水平,尽量维持目前的药物剂量。
3.2.1 缓解期的药物治疗
3.2.1.1 ICS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 建议维持原来剂量。
3.2.1.2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 AIT有两种给药方式,即舌下含服治疗(SLIT)和皮下注射治疗(SCIT)。COVID-19流行期间可在医生指导下于家中自行继续SLIT。在疫情非高峰阶段,哮喘患儿可正常按规定时间在医院进行SCIT;在疫情严重地区或疫情高峰阶段,为减少往返医院及注射后留观导致病毒感染的风险,在SCIT起始剂量阶段前4周者,建议停止治疗;起始阶段4周后者,可推迟2周,然后根据情况再调整剂量;维持剂量阶段者,可推迟2周后按原剂量继续注射,若推迟超过2周,需根据延迟情况重新调整剂量;原则上不建议推迟超8周,超过8周者需重新起始阶段注射治疗。
3.2.1.3 生物制剂 目前国内6岁及以上儿童哮喘患者中获批使用的是奥马珠单抗。在疫情非高峰阶段,可正常按规定时间在医院进行注射治疗;在疫情严重地区或疫情高峰阶段,建议酌情推迟奥马珠单抗注射,同时维持原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或酌情增加。
3.2.2 自我监测和评估 药物规范治疗期间, 需定期评估哮喘控制水平, 适时调整治疗方案。鼓励哮喘患儿坚持每日早晚使用峰流速仪, 定时测量呼气峰流速(PEF), 记录哮喘日记, 有利于日常症状的评估;根据哮喘儿童年龄不同, 选择恰当的经过临床验证的评估工具包括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 哮喘控制问卷(ACQ)和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RACK)等, 进行哮喘控制状况的自我评估;在COVID-19流行期间, 居家观察时要注意有无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 包括咳嗽、 鼻塞等[11]。
3.2.3 肺功能管理 在重点防控疫情传播阶段,建议暂缓进行肺功能检查。如确实需要进行检查,除满足常规适应证和排除禁忌证外,须在特定负压病房或负压检查区进行,并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严密的个人防护和诊疗器具、物体表面及环境的清洁与消毒,不得在未防护状态下做肺功能检查[12]。
3.2.4 共存疾病的管理 儿童哮喘患者会同时合并鼻炎、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胃食管反流和肥胖等疾病,这些共存疾病也会对患儿哮喘的控制产生影响。特别是鼻部相关疾病和症状,既是引起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也是哮喘发作的先兆。因此疫情高峰时期居家观察时需注意是否有鼻部症状,包括鼻塞(如张口呼吸、睡眠流口水等)、流鼻涕、打喷嚏、鼻痒及睡眠打鼾等,如有则考虑鼻部疾病可能,需根据症状情况选用下述一种或几种药物进行治疗:(1)口服/鼻用抗组胺药:打喷嚏、鼻痒、流鼻涕时可选,症状控制后阶梯减药;(2)鼻用糖皮质激素(NCS):可有效缓解鼻炎引起的各种鼻部症状,但起效稍慢;(3)LTRA:可同时控制哮喘和鼻部的症状,对鼻堵的症状改善更明显;(4)口服/鼻用减充血剂:严重鼻塞时可选,连续使用不应超过7 d;(5)鼻冲洗:选用生理盐水或2%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内刺激物、变应原和炎性分泌物等,帮助改善鼻部症状;(6)如既往确诊过敏性鼻炎等鼻部疾病,病情控制良好者,建议继续维持目前治疗;病情出现反复或加重者,可根据症状酌情调整用药,适当增加上述对症治疗的药物。
4 COVID-19流行期间儿童哮喘患者的心理压力及干预
4.1 儿童哮喘患者及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及风险 哮喘已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心身性疾病。环境、精神、性格等社会心理因素参与了哮喘发病的全过程[13]。有5%~20%的哮喘急性发作与情绪因素有关,情绪应激对急性和慢性哮喘都可以起到激发或加重的作用。对于易感儿童,任何能引起情绪应激反应的事件(如焦虑、抑郁、愤怒、激动等)均可诱发哮喘发作。
4.2 心理压力的干预 首先要维持家庭正常稳定的生活状态,规律作息,睡眠充足;父母要调节家庭气氛,保持情绪稳定,要适当关注孩子的情绪反应,不要过分紧张和过度关注,允许孩子表达、宣泄,做到共情和理解,并教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适当进行室内运动或锻炼,也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负面情绪;注重高质量的亲子陪伴,通过一起游戏、手工、读书、画画、做家务等,增进父母和子女彼此之间的感情,避免居家生活过于简单枯燥乏味;传递正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孩子心中对于疫情的疑问,通过观看儿童版冠状病毒的动画片及漫画等,减轻其因未知和不确定而造成的恐惧和焦虑,引导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和希望。由于疫情或其他原因造成父母较长时间不能够在身边陪伴孩子的,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电话、短信或语音视频等方式加强亲子沟通。除以上措施,家长还可通过为疫情防控而开设的各种心理咨询电话或平台寻求指导与帮助。如果孩子出现情绪或精神上的严重异常行为,必须及时与专业心理医生沟通或联系[14]。
5 COVID-19流行期间儿童哮喘患者的运动建议
5.1 儿童哮喘与运动 久坐行为和体育运动的减少是哮喘患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久坐时间的增加与儿童FEV1/FVC值降低有关,运动缺乏对哮喘儿童肺功能有不利影响。在哮喘儿童中,常可以观察到由于对哮喘发作的恐惧而导致患儿不愿意进行体育活动的现象,特别是在患有严重哮喘的儿童中[15]。在COVID-19流行期间,患儿主动或被动长期不出门,较平时更加缺乏运动。由于运动缺乏而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显著增加。
5.2 运动建议 很多研究均建议可将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作为非急性发作期哮喘儿童运动康复的主要形式。患儿和家长不要因为顾虑哮喘发作及就医困难等因素而限制患儿运动。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略)
(2020-02-23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