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点赞!成都这位老师自制化学扑克 这样的化学课生动有趣!

2018-04-18 成都教育发布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成都市教育局官方微信

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三尺讲台,一生追求。游走于岁月时光的老师,是我们值得尊敬的人,也是我们所有人的青春回忆。在日常授课、课间交流中,你对老师有什么印象呢?或严厉,或和蔼......“紫衣仙子长得俏,本领强大不得了,实验室里制氧气,在家可做杀菌剂。”在成都,有一位老师自制了一副化学扑克,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我们一起来看成都老师的风采!

一提到化学知识,多数人脑海里浮现的,总是拗口难记的化学式、一板一眼的化学方程式、错综复杂的化学反应……



具有27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成都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化学老师李驰,却精挑细选出54种化学物质自制出一副“化学扑克”,将书本里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变成一首首朗朗上口的歌谣词句、一个个惟妙惟肖的漫画形象,让知识生动起来。


精选54种化学物质自制“化学扑克”

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感受学科魅力



“这套卡片一共57张,除掉3张总结初中化学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必记化学用语的说明书与附录外,正页包括了氧气、氢气、氮气、铁、铜、双氧水、碳酸钠在内的54种基础化学物质,基本涵盖了初中化学科目的所有考点。每一种物质都有一个与其性质匹配的具体形象,比如高锰酸钾是紫色的,它的配图就是紫衣仙子;氯酸钾是白色的,它的配图就是白衣美少年。” 


提到自制的“化学扑克”,成都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化学老师李驰便滔滔不绝,言辞之中尽显兴奋。她向记者展示卡片样品——比普通扑克牌略大些,“长宽为13*8CM”,与市面上5.5寸的手机大小相当,中央画着姿态各异的俏皮漫画,上头写着一段朗朗上口的歌谣,右面配有该物质初中阶段的相关化学方程式及文字注解。


“这套卡片轻便便携,学生可随身携带,随时查阅记忆。教师可以用它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迅速了解物质性质,熟悉相关化学方程式,指导学生学习物质分类。”


李驰说,“私下,学生自己也可以用卡片玩‘桌游’,先设定一个出牌规则,如出单质、出白色固体、出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物质等,最先出完手中卡片者获胜。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轻松记住繁琐的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成绩,发现化学学科本身的魅力。而这正是自己制作卡片的初衷与目的。”


在过去的27年教学里,李驰在三尺讲台上目睹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为化学学习焦头烂额。“我始终认为化学很有趣,但为什么总有学生提不起兴趣呢?这和我们的课本过于严肃有一定关系。我一直在想,能不能换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去写一本化学书籍呢?就像《明朝那些事儿》讲历史那样去讲化学,摘掉化学令人敬而远之的严肃面孔,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化学,与化学做朋友。”


这个想法早在多年以前就在李驰脑海里盘旋,但“一方面为教学牵制了精力分身乏术,一方面想法太多一时难以理出思路”,所以一直搁置至今。直到去年暑假,李驰终于开始动工。“我给自己说不能再拖下去了。既然思路过于庞杂,那不如从最简单的做起,先把最基本的化学物质讲好。”


根据丰富的教学经验,李驰从知识的海洋里精挑细选出来54个化学物质,预备将这些初中化学里边最核心的知识,和生动的文字与俏皮的漫画结合,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在去年10月份学校的初中工作会上,她把初稿展示出来,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一致的高度赞赏。


历时十月,“化学扑克”即将出版

为教学创新行为点赞



“本以为是件简单事,做起来才晓得难。先写文稿,然后画插图,之后又是不断地修改,不断重新设计排版。”


去年7月,暑假刚开始的时候,李驰便专门组织一批学生建立了一个微信工作群,给学生分别布置任务,文笔好的为化学物质写段故事,画笔好的画张配图。


“学生们喜欢什么风格,他们比我清楚,所以我把初稿工作交给了他们。学生们热情高涨,分工合作,天天讨论,但是中途不断有学生因补课而中断工作,到8月中旬,大多数学生还是没有完成任务,交上来的作品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说实话,我有些气馁,但在朋友和同事的鼓励下,我开始亲自设计文稿。”


李驰说,“学生们的作品虽然稚嫩,但依旧给了我灵感。比如在将化学物质比拟成各种各样的精灵,编写成歌谣和故事的时候,我就会刻意去模仿他们天真的口吻,而不用成人一本正经的语言,以便他们更能接受。”



去年11月左右,李驰将文稿写毕,然后请自己学美术的朋友帮忙,给每种物质配一幅手绘插画。“学生们为什么学不好化学?因为多数化学物质他们不能常常见到。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可以把每一个物质与具体的形象、有趣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使化学变得生动活泼,浅显易懂,帮助学生轻松记住繁琐的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让学习事半功倍。”


李驰把这套知识卡片取名为《化学书里的精灵》,“在西方神话故事里,天使是善与美的化身,魔鬼却代表着黑暗与邪恶,而精灵是介于两者之间,亦正亦邪,如同每一种化学物质,随用量的不同,既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在我对物质的介绍中,就有大量类似的描述,如将盐酸比为调皮的小恶魔。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能够感受到事物的两面,有助于他们养成一种辩证看待问题的习惯。”


历经十月,删改数次,这套《化学书里的精灵》目前已经到了最后的校对印刷阶段了,不日即将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


得知这个好消息时,成都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校长助理刘涛老师拍手称赞道,“我等这个消息已经等了很久。早在五年前,我就知道李老师有这样一个想法。对于这种教育创新的举措,无论年级层面还是学校层面都非常支持。我们让李老师在教学研讨会上专门发言,并且将李老师的《化学书里的精灵》定为校本教材,在全校推广学习。”


对这些支持帮助,除了由衷的感谢,李老师表示,“希望这套卡片出版后,可以帮助学生轻松记住繁琐的物质性质及化学方程式,让学习事半功倍,给艰苦学习的初三学子带去一丝快乐,希望学生能感受到我的创新,也希望这种创新精神感染更多的人。在未来,我也将秉持这种创新精神继续挖掘更多的教育可能。今年暑假,我打算组织学生进一步进行教育实践探索,用漫画的形式,把化学实验画出来。”



来源:成都商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