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缺乏行动力?这些方法可以让孩子动起来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扰:孩子手头需要执行的事不少,但就是一直拖着,不肯动手,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情感抗拒。即使开始做了,三分钟热度没几天,又找到一万个理由搁浅下来。


如何化解行动力不足?

如何帮助孩子马上行动起来?

小编为大家提供几个实用的方法









告诉孩子:练习自己做决定


许多人遇到问题和决策,喜欢观察和考虑“别人会怎么做”,而不是“我想怎么做”。这容易导致,当外界没有现成的、足够的参考坐标时,自己就丧失了做事的勇气。


试着把决策的主动权交给自己,你每一次做出决定,并从结果中获得反馈,都是经验的积累,都是对自信心的锻炼和提升。










告诉孩子:找到行动的内驱力


当一件事,能唤起你的表现欲望、创作冲动、理想自我的认同时,才能让你真正地做下去,并且做好,而不会感到“被迫完成”的压力。热爱是行动力天然的催化剂,会诱着你主动去钻研事情、解决事情。


要多去生活中探索,找到兴趣所在。和喜欢的事为伍,身心自然会进入一种高度唤起的状态。










告诉孩子:从能完成的小事做起


从具体的、能完成的小事开始,一点点来。先把拖了很久,但实际上并不困难的事情解决了,完成这些你会有发自内心的轻松感、胜任感。继而,勾起了“再解锁一件”的念头。


任何庞大复杂的事,我们都可以通过把它拆解成小单元、小模块、小碎片的方式来逐步完成,保持自己处于“有进度”的状态。










告诉孩子:渐进挑战难一点的事


如果事情完全在驾驭之中或是简单重复,也会因为“无聊”“缺乏新鲜感”,丧失推进的动力。


这个时候,就需要走出舒适区,挑战一些更艰巨、更复杂、更具成就感的事。只要有疑难问题来逼你时时用脑子,有未解的迷局盘旋在你好奇的心中,你自然会保持发展求知的兴趣,不自觉地行动起来。










告诉孩子:减少不必要的思想内耗


一个人不去做一件事,是因为“懒”吗?不完全是。


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想得太多,在心理层面预设了事情的艰巨性,又顾及他者的眼光和评价,担心结局不尽如人意……行动尚未展开,思虑已经折损了大半元气。


考虑周全是必要的,但如果在“想”的层面滞留太久,则需警惕起来,毕竟空想无果,行动才能带来答案。










告诉孩子:用完成效果激发斗志


你不想跑步,但跑完后形体更舒展;你不想社交,但见完朋友聊完天,心情明朗许多,那么你到底还想不想呢?


抵触做事的时候,跳到结局往回解释意义,想象“坚持完成后,自己如何优秀如何发光”,一念之间,或许就能促成改变的开始。










告诉孩子:善待自己,但不“惯着”自己


不难发现,那些经常说事情太难了、自己做不到的人,倘若真的走投无路,必须要面对的时候,大多也都能够拿下,甚至可以完成得很漂亮,原来这件事做起来也还好。


必要的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施加约束,强制自己按期完成。不是为了受苦,而是锻炼自律性和爬坡过坎的耐受力。不给拖延无限期的纵容。









告诉孩子:多结识自律的人


榜样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如果你身边有行动力超强的朋友,或是处在一个讲求效率的环境氛围下,你会不自觉地加入节奏,拒绝“惯性力量”的延宕。


所以,多去靠近、汲取积极的能量,从优秀的他者身上,我们更能收获情感支持,找到自己努力行动的意义。










告诉孩子:换个角度想问题


不要让生活状态去掌控我们的心态,而是要让自己的心态去影响生活。想法转变了,行动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你可以尝试:


“今天不做了,明天再说吧……”

转变成:

“今天做完,明天就有时间尝试别的新鲜事了!”


从:

“不喜欢,无兴趣,不想做……”

转变成:

“试试也未尝不可,有比较才能锁定真正热爱的事。”


从:

“我害怕做不好,以后再说吧……”

转变成:

“生命重在体验,做好做不好,我做了才知道。”











告诉孩子:激情,激情,还是激情!


何为激情?是你还热爱着自己和眼前的生活,是你对未来还有探索的热心,是你对更多可能性的深层好奇,是你在努力把自己支棱起来的情感渴望。


一个永葆激情的人,才不失前行的勇气与力量。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负重前行的生活之路上,守护好内心激情的火苗,主动采取行动,做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





信息来源,请认准官方渠道

成都市教育局官方微信【成都教育发布】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单单   校对|木子、石头   责编|洛桑

推荐阅读

最美思政课老师,是TA!

五一,这些安全知识请牢记!

开放登录!成都智慧教育云平台来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