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名单!成都两区上榜
近日,教育部公布
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名单
认定97个县(区、市)为
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
成都武侯区、青羊区上榜
一起来看看武侯、青羊的经验做法吧
⋎
⋎
⋎
Part 1
武侯区
近年来,成都市武侯区在教育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积极构建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协同“三位一体”家庭教育新机制,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先后获评“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区”称号。
政府推动,促进协同育人制度建设
制定“二十条”措施
武侯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十条的实施意见》,全面开展心志教育、运动素养、教育评价、家风建设等工作。
强化“三项”保障
强化组织保障,组建由武侯区委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区教育局、区文明办、区妇联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师资保障,引进专家资源,指导协同育人工作;聘用相关人士组成宣讲团队;组建志愿者队伍,培育“种子家长”。强化经费保障,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的财政保障机制。
做好“三类”评价
做好政府评价,将协同育人工作纳入文明创建活动、未成年人工作考核体系。做好学校评价,制定《武侯区规范化家长学校评估细则》,纳入对学校年度督导评估考核。做好家长评价,每年召开协同育人表扬大会,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家庭和个人。
学校主导,搭建协同育人工作平台
落实“校内提质”“校外减负”“双减”政策
强化“五项管理”,提高课堂育人质量,全面推行“托管+拓展”课后服务模式。压减义务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4.87%。
打造“阳光健康”“致和尚美”“勤以立人”三张名片
武侯区率先推广“每天一节体育课”,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打造“勤以立人”劳动教育名片,发布《武侯区全面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出版《武侯区中小学劳动课程指南》《勤以立人:劳动课还能这样上》,构建形成“三课联动”课程体系。
实施“心理健康”“五全阅读”两项行动
健全三级课程体系,常态化开展心理运动会等心育活动;建设武侯区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研究院,完善心理健康筛查、预警和干预机制。开展“五全阅读”读书行动,发布《武侯区教育系统“阅读的力量”全员阅读实施方案》。深入实施“智慧教育”。建设“武侯乐学通”系统,实施学生数字画像,融通学校特色场景,开展学生跨校走班工作,项目成果《课内“智学” 课外“通学”》入选为教育部2021年度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案例。
多方支持,营造协同育人工作格局
聚力打造水韵园综合教育基地
打造20余个项目体验场所,实施“民族危机档案”“匠心制造工坊”“舒心交流空间”等六大核心课程,服务区内外百余所中小学师生、家长超25万人次。
创新开办武侯区家长学校
由区委分管负责同志兼任校长,创办“家长学堂”,建立“指导中心”,开设家庭教育“120 工作室”、喜马拉雅“云听”学堂,建设网上家长学校等。工作经验被《光明日报》头版专题报道,已在全市推广。
大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环境
武侯区委社治委下发相关通知,协同建成43个儿童友好社区。区文明办统筹教育、妇联、文体旅等部门力量,开展道德培育、文体娱乐、劳动实践等活动,2023年暑期共开展300场活动,累计1.2万人次参与。区教育局开展“社区雏鹰”暑期公益活动,开设心理健康、亲子沟通、阅读指导等课程。区妇联开展家庭教育“海洋计划”,引导家庭用正确观念培养孩子。区司法局、社区学院共建社区法治教育基地,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联合打造研学实践基地
联合打造“彩虹电器”、武侯祠等20条区域场馆研学线路,出版《小诸葛看武侯——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发挥区文化馆等教育资源优势,共建28个家庭教育送教基地和实践基地。与成都工业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等院校组建实践教育协同联盟等。
Part 2
青羊区
“组织+优化”校家社结构稳步发展
2016年3月起,青羊区成立“家庭教育协调领导小组”,区文明办、区妇联、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卫健局、团区委、区关工委等七部门为成员,组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立区域家庭教育基地(占地4800平方米),内设六大空间,负责全区学校、家庭、社区协同育人工作的实施。
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服务体系过程中,青羊区创新提出“让家长回归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回归科学”服务理念,构建“四轮驱动”的指导服务运行机制,开发了“637”组合式系列课程, 组建了四支“分类跨学科”的服务团队,建立“多形态融合”的综合实施网络。
青羊区逐步形成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青羊模式,受到教育部和省、市、区的充分肯定,先后获评教育部、全国妇联的“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国家开放大学的“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基地”,省教育厅、省妇联的“四川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该项经验成果入选《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协同融合的区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荣获202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校家社良性互动
2023年,“成都市青羊区家长教育学院”更名为“成都市家长学校青羊分校”,下设62个学校家长学校子校和 12 个街道家长学校子校,创新建立“社区家庭教育加油站”“家庭教育五老工作室”等阵地。同时,协同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高校专业力量,整合省市四大博物馆、省美术馆、图书馆等场馆资源,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搭建平台。
将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纳入学校绩效评估,每年开展“星级家长”“星级家委会”“家庭教育示范校”评选,累计评选出五星级家长2531名,四星级家长 11792名,五星级家委会352个,四星级家委会 32 个,区级示范校 21 所,市级示范校 6 所,实现校家社良性互动。
青羊区先后举办国际国内大型活动 20 余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1600余场,直播讲座138场,特色课堂 50 余场,周六亲子实践体验课堂100余场,服务家庭 20余万个,受益学生家长200万人次。
通过“学校家长讲座”“家长微论坛”“青羊家长e一起看”等形式,每天推送专题讲座,确保公益讲座天天有、亲子活动周周有、学习沙龙月月有。“熊猫课程”进社区、中小学生及社区居民人文素养提升等项目深受广大家庭好评。2023年青羊区“全龄阅读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了200位全龄阅读指导师、2000名全龄阅读小使者,征集60个全龄阅读打卡点。每周六在青羊区各个街道同步开展12场“相约星期六”读书沙龙活动,目前已开展了近205场,线下参与近20万人,为青少年家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
课程丰富 师资雄厚 多层次满足多需求
为科学指导家长提供课程保障,在实践的基础上,青羊区在开发年龄与模块相结合的“637”家庭教育系列课程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现已推出347个主题菜单,近2500个课程供学校和家长选用。开设“3+2 课堂形态”(3种通用式课堂和2种需求式课堂)和“3+2 活动形式”(3种线下活动和2种线上活动),极大延展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
青羊区全力组建四类师资队伍,即:专家团队、指导师团队、科研团队和志愿者团队,共计8000余人。
专家团队由教育学、心理学、法学、医学等方面专业的人员组成,满足家长对指导服务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指导师团队由具有资质的家庭教育指导师组成,有效解决指导服务过程中人才缺乏和指导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中心每年开展面向学校、家委会、社区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指导师总体规模基本稳定在4000人左右。
科研团队共62支,为学校提供“一校一品,一社一景”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特色,可使学校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更具有科学性。
志愿者团队以“合格家长”的身份,投身于区域的家庭教育活动中来,采集家长需求,反馈家长意愿,组织家长活动,发挥带领家长成长的作用,已从最初不足100人发展到2000余人。
家校合力,共育成长
积极寻找适合的家庭教育方式
实现家庭教育的个性化、多样化和科学化
携手为孩子的未来赋能
信息来源,请认准官方渠道
成都市教育局官方微信【成都教育发布】
编辑|佳佳 校对|木子、石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