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开发高性能细胞通讯系统,解决多细胞系统工程难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再创丨Regenesis Author 再创
导语
这项工作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及时雨,为合成生物学从单细胞向复杂生物群落和组织器官的跨越提供了有力工具。
孟凡康 | 作者
在多细胞生物中,接触式细胞通讯、短途(自分泌)、中途(旁分泌)和长途(内分泌)范围的细胞间信号通讯是控制多细胞系统功能分工、时空发育,免疫应答以及维持生理稳态的关键。类似于协调计算机中大量计算单元的电子线路,细胞间通讯—这条化学线路指导了多细胞系统中不同细胞之间的协作过程。
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我们已经开发了多种合成人工通讯系统,如synthetic quorum sensing, scalable peptide-GPCR signalling、synthetic morphogen system等等。然而,现有优质的细胞间通讯工具仍然有限,主要有两个方面限制了这类工具的实用性:
①通用性:理想的细胞-细胞通讯系统应该以模块化的方式工作,同时需要满足跨生物界(细菌、真菌、动物等)通讯的场景,能够兼容或者迁移到多种细胞类型。然而,现有的系统要么需要人工添加外源性前体用于合成信号分子,要么无法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上,在不同生物底盘中的兼容性很差。
② 正交性:理想的细胞-细胞通讯系统依靠一系列绝缘性良好的通道来进行正确的信号传递。在电子产品中,不同通道的绝缘可以通过空间隔离来实现的,而在生物系统中,最可行的实现绝缘的方法是通过「化学正交 chemical orthogonality」。但是现有的细胞间通讯工具正交性交叉,在同一个细胞或者群体中使用时会相互产生干扰。
为了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以及蓝晶微生物的研究团队基于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从头设计了一整套具有通用性高、正交性强、可以跨生物界通讯的合成生物学工具箱,相关文章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通过对元件挖掘、理性设计以及定向进化,这项工作一共开发了10套全新或优化过的细胞通讯工具,其综合性能远超传统的群体感应信号系统。这套工具将极大地扩展合成生物学在多细胞生物工程中的能力,为在细胞进行大规模生物计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包括人工生态系统和智能组织在内的复杂多细胞工程铺平了道路
论文题目:
De novo design of an intercellular signaling toolbox for multi-channel cell-cell communication and biological computation
论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993-w
1.解决通用性:从通用的细胞代谢物出发
2.通用性设计打破了不同生物界之间交流的障碍
为了实现跨物种和跨生物界的通信,信号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需要有能力在各种细胞模型中发挥作用。「通用的代谢分子」设计策略为打破不同生物界之间交流的障碍提供了最必要的保障。
通过利用物种特异性启动子替换大肠杆菌启动子,研究人员建立了跨生物界的细胞通信系统,包括(i)从大肠杆菌到酵母的DAPG-PhlF通道,(ii)从酵母到大肠杆菌的Sal-NahR通道,以及(iii)从HEK-293T人细胞系到大肠杆菌的pC-RpaR通道。所有的通讯系统都成功地激活。这充分展示了这些通讯工具的通用性及其跨生物界交流的能力。
3.解决正交性:利用生物合成分子与转录因子的多样性
合成生物学将生物系统的研究拓展到了未曾存在的生命领域
(本图修改自Nature评述:Build life to understand it)
4.高性能的正交性工具带来更复杂的细胞设计
5.好的细胞通讯系统能为合成生物学带来什么?
细胞-细胞通信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从工程的角度来看,这些广泛的自然通信系统提供了大量的合成通信元件储备,包括信号分子、高度特异性的受体和转录调控因子等。这项研究从自然界具有通讯潜力的通用代谢分子挖掘出发,提出了一种细胞间通信通道的从头设计路线,利用理性设计以及定向进化开发了10套全新或优化过的细胞通讯工具,其综合性能远超传统的群体感应信号系统。
对于这项工作能够为合成生物学带来的影响,文章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博士、现蓝晶微生物联合创始人兼CEO张浩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整个生物演化过程中,细胞间通讯对于生物从单细胞走向多细胞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合成生物学作为旨在“再创”生命的学科,一直都很缺乏用于设计细胞间通讯的元件,既有的元件不仅具有很强的相互干扰,而且数量极为有限,能应用在人类细胞中的更是少之又少。但不论是发酵生产、治疗癌症还是人造器官,细胞间通讯都是不可被忽略的工程对象。我认为这项工作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及时雨,为合成生物学从单细胞向复杂生物群落和组织器官的跨越提供了有力工具。”
杜沛也补充到:“谈到这项工作的意义,具体而言,我们不应该去讲任何单一应用场景。合成生物学的终极目标——合成生命,并不是合成单细胞生命。那么,如何跨越单细胞到多细胞的鸿沟?细胞间的通讯就是无法绕过的能力。虽然距离合成生命还很远,我们至少是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铺就了一块地砖。具体到应用场景上,我们开发的这套工具可以支持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研究层次:不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也不论这种研究现在使用的模式物种是什么。这套工具的通用性和正交性都是为此做的保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自动发酵控制、多细胞行为建模、细胞分化,乃至人造器官等都是可以应用到的场景。但作为支持性的元件,未来可能被应用在完全意料之外的场景。”
著名合成生物学研究者Chris Voigt对于未来合成生物学发展的设想:未来我们将从单个细胞转到系统。
在2030年之后,产品将转向「系统」,而不是单个细胞或者体系。在这些系统中,经过设计的生物细胞可以作为群体协同工作,或者集成到非生命材料或电子产品之中。在农业方面,工程植物和细菌共生物相互协同,作为一个整体控制基因表达来响应不同的环境条件。未来的汉堡肉饼可以使用细菌、真菌和牲畜细胞群体来生产,它们可以共同建立复杂的结构合成具有独特营养和风味的分子。建筑材料可以嵌入活改造的细胞实现自我修复或清除空气污染的功能。包含在油漆总工程生物系统可以防止船体生物污染、减少管道腐蚀活着稳固土壤结构。工程活细胞与电子设备耦合产生的机器人可以利用自然环境中的能量,使用生物传感器进行导航或者实现更好的脑机结合。
复杂科学最新论文
集智斑图顶刊论文速递栏目上线以来,持续收录来自Nature、Science等顶刊的最新论文,追踪复杂系统、网络科学、计算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前沿进展。现在正式推出订阅功能,每周通过微信服务号「集智斑图」推送论文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一键订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