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经济地理学
地球表面自然现象的万千差异,使我们尽享山川河湖之美。自然的美妙之处,除具欣赏体验价值之外,还为人类提供了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条件和资源。人类活动长期作用于自然环境,造就了与山川河湖具有同样魅力的经济景观,诸如工商服务业集聚的热闹城镇,农业为主的静谧乡村,风格各异的采掘业场矿,高峡出平湖的水库大坝,郁郁葱葱的人造森林,以及联结不同经济和服务中心的各种运输线路,等等。
在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大都市内,摩天大楼和连片高层建筑宛如山峰和高原,而穿越之中的条条街道、点缀之中的绿地水面恰如河谷和盆地。地球表面奇妙的经济空间格局,吸引着一些好奇的学者探索,催生了经济地理学。追溯历史,这个名称提出已有两个半世纪之久,在高等教育中作为一门学科也有一又四分之一世纪的年龄了。
正如学科名称所示,经济地理学从诞生之始就不断融入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努力。他们从不同角度的研究,推动着学科不断前行。经济学家的贡献,侧重从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及其效益角度对企业区位、区域经济差异的解释,多采用演绎推理方法。与此比较,地理学家不仅分析这些差异,更注重经济空间与其他地理层面的关联。所采用的方法更加侧重归纳分析。除了这两个学科之外,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也不断从其他相关学科(如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中汲取营养。
区位论与区域科学代表
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
(据克里斯泰勒,1998;张文忠,2000改绘)
新经济地理学代表
空间计量经济学代表
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影响着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形成机理;思维逻辑上的不同侧重也影响解释经济地理现象的方法框架。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使一些国家形成特殊的经济地理学,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苏联)等国的经济地理学颇具国家特色,甚至作为流派影响其他一些国家的学科研究导向。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也可谓异彩纷呈:有人侧重与西方学术思想接轨,有人坚持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国家特色;有人坚守研究中的学术问题导向,有人倡导研究应该面向国家需求;有人强调经济地理现象与地理条件的关系,有人着重经济现象的空间分析;有人善于在研究中使用计量方法,有人执着定性研究及案例剖析……,纷纷纭纭,百家争鸣。
国外经济地理经典译著
中国经济地理代表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传钧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大道
国内经济地理经典著作
人类经济活动造就的景观多姿多彩、美妙无比。梳理这些奥妙的来龙去脉,探索其背后的驱动力量,是经济地理学人肩负的重任。希望有志于此的年轻朋友们加入这支队伍,钟情经济景观的欣赏、发现和探究,练就描绘未来发展的功力,聚精凝气,绘制中国梦中经济与自然和谐的精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