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评价学习笔记】生态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

数读菌 数读城事 2021-09-20
害,又是好久没自己写的文章更新了==那什么,人类又想起了被半年没更新的数读菌支配的恐惧--
这次文章里具体引用的公式,参考的阈值都会特别强调下参考的来源,毕竟好像“双评价”这玩意被一些搞水保、气象的专家大佬们看不上==写明来源,保护自己,然后小小声的嘀咕:难道这就是一月版写的摸棱两可的原因嘛——我不说具体怎么做你们就永远无法指责我瞎做。
我随便说的哈==我什么都不知道。言归正传,我还是开始正文吧。

今天这个【石漠化敏感性】,我可能真的是看了指南才知道有这么个玩意。(好的是我无知了我承认)
先来看看2020年1月版的双评价指南里怎么说:利用水土流失、石漠化、土地沙化专项调查监测的最新成果......石漠化监测成果为重度及以上的区域确定为石漠化极脆弱区, 中度区域确定为脆弱区......(来源: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2020年1月)
那么问题来了,有人知道这个“水土流失、石漠化、土地沙化专项调查监测的最新成果”是啥么?
OK。不知道。那怎么办?既然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那么我又可以去翻2019年7月和6月的指南了。
2019年6月版指南里面相关部分的内容:

来源: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19年6月
再来看看,2019年7月版指南里的相关内容:水土流失、石漠化和土地沙化敏感性的具体评价方法参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试行)》;来源: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19年7月。
好的,从指南A又跳到了指南B,那就看看这个《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试行)》的相关内容:

来源:环境保护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2017年5月

emmmmmm,“1:100万土壤数据库”我有啊==可是这个“碳酸盐出露面积百分比”到底是个啥?有没有小伙伴可以在留言区告诉我!!!!!!

所以,在权衡再三后(其实就是因为没数据),我决定这篇文章就参考双评价指南2019年6月版。

(1)生态系统类型:

按照指南,把三调的地类分成裸地(高敏感)、旱地(高敏感)、园地(高敏感)、草地(较高敏感)、灌丛(中等敏感)、森林(较低敏感)、湿地(低敏感)、建设用地(低敏感)和水田(低敏感)。哼!有三调了不起啊!我没有呜呜呜呜呜,有三调真的了不起==那我就用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的“2018年中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来代替了。

数据来源: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

(2)地形坡度:

没啥好说的,利用DEM数据进行计算,重分类。

(3)植被覆盖度:

以前做过好多次,直接用了,重分类一下。

(4)石漠化敏感性计算与分级

使用【栅格计算器】,代入公式计算:

公式来源: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19年6月

石漠化敏感性计算结果

算完后,使用【重分类】工具,将最终的敏感性分值划为5 级,高(>8.0),较高(7.1-8.0),中等(5.1-7.0),较低(3.1-5.0)和低(<3..0)。

完事,收工。


那今天就到这里结束啦,欢迎留言讨论。文中的图片未经许可不要随便“引用”。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够转发分享,点个在看并且点个,给赞赏~~也欢迎规范转载~

也希望大家和我多留言互动啊!(据说这样可以增加我的推送在你的订阅号里出现的概率)


END>


如需全文转载文章、投稿或者合作

可添加微信

(回复超慢!!!)

(不要添加我问各种问题,我大概率不会的==)

(入群请一定要备注入群)

(添加后会在晚上非工作时间通过,请稍安勿躁)

此外,我申请了一个微博账号,虽然现在没啥粉丝==

但我会在上面预告更新的!(还有吐槽和碎碎念)

最后,感谢关注【数读城事】

我会尽量在工作之余努力更新的


使用关键词搜索历史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