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习近平的治国理政观:以人民为中心

2017-09-23 杨承训 群众利益

原标题:杨承训 | 治国理政的“发展惠民”观:党的宗旨化为制度优势——习近平对“生产目的”论的升华和拓展


  【摘 要】在新时期,习近平提出和论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惠民”观,有针对性地深化和拓展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论,贯穿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始终。“发展惠民”是党的宗旨,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也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它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实现良性循环的优势。“发展惠民”扩大了生产目的的外延,以“托底”覆盖人民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和增强“发展惠民”观既能克服现实存在的不良倾向和问题,也是社会主义长治久安、永葆活力的保证。“发展惠民”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穿一根红线,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习近平提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必须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的、以发展“惠民生”的理念,可简括称“发展惠民”观,它与共享发展有同一含义,升华和拓展了以前所讲的生产目的论。它是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宗旨,又是我国的制度优势,是主观意志和客观规律的统一,也是长治久安、永葆活力的保证和源泉,体现和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治国理政的立足点和归宿。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


  生产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生产、依靠谁发展生产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曾经为此展开讨论,实质上是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知。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其目的在于实现共同富裕。1992年,邓小平作了科学概括: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开放和发展所遵循的基本规律。以后又在“共同富裕”后面补充了“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其第一要义就是“以人为本”。


  习近平深化、拓展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思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相应地概括了发展的五大理念。强调了共享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发展惠民”观。“发展惠民”观有着丰富的内涵。当今时代,“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大系统,不仅包括生产,而且包括日益扩展的多种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特别是新生因素愈加发挥重大作用。如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循环经济成为重要的生产方式。就是说,发展包括生产,又扩展了生产的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社会主义“发展”大系统的整体概括。“惠民”不仅包括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还包括覆盖人民物质、精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起“托底”作用的社会政策,内涵更加丰富。从利用资源的范围看,不仅包括国内资源,而且包括国外资源,体现世界人民互利共享。


  深化理解习近平的“发展惠民”观,可以得知这是一个更全面、更完整、更富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宗旨的表述,是在原来“生产目的”基础上的扩展、升华,更富有科学性,具有更高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深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


  再进一层说,社会主义宗旨不仅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且取决于执政党的导向。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自称社会主义,但是因缺少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利益的政党领导这一根本要素,不能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有些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党的变质或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制度异化为资本主义或封建主义专制制度。因此,习近平中肯地指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


  中心是一切为人民谋幸福。从更深的层次上说,执政党的宗旨和基本路线引导着社会制度的发展目的。这也是“发展惠民”观的要谛。


  习近平明确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惠民”观是党的宗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义。为了进一步明晰这一宗旨,习近平又提出了新民生观:


  “我们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新民生观同社会主义平等正义相联系,是共同富裕的体现。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体现人民的共同利益。随着经济不断深化和拓展,在民生方面要不断完善公平正义的措施。实现共同富裕的公平正义,“并不是说就等着经济发展起来了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从根本上说,同党的目的、社会主义宗旨相比,其他一切都是实现目的、宗旨的手段、方法、条件和过程。就是说本质决定形式,形式为宗旨服务。基于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应以“什么是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本质”为起点,因为只有弄清为什么搞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才能研究它的基本构成要素和运行特征。


  苏联的教科书是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开始的,当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先讲所有制关系是必要的,但是当时它还没有真正弄清社会主义整体概念和宗旨,因此也不会预料公有制及其上层建筑变质,缺乏洞察力。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开创者邓小平为代表,他遇到的问题不是如何建立公有制问题,而是如何完善、优化社会主义整体,包括完善公有制本身及所有制结构。


  历史地看,如果对社会主义整体本质没有全面的把握,仅有公有制形式,也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宗旨,比如守着公有制形式而不发展生产力,也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至今有的国家形式上是公有制,但人民陷于半饥饿状态。况且,公有制的主体国有经济,其所有者是国家,性质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再者,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需要按社会主义宗旨和生产力发展不断改革、完善。由此可见,只有从整体上弄清社会主义本质,才能明确坚持和改革公有制的方向、道路以及所有制的整体配置。


  邓小平深刻批评“四人帮”想单靠上层建筑、所有制过渡到共产主义,而不发展生产力,是十分荒谬的,歪曲了社会主义本质。从哲学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整体宗旨属于本质层面,所有制乃是本质的表现形式和存在条件。历史表明,公有制经济是系统性最强、多层次的所有制形态,它与生产力、交换关系、上层建筑等关联最密切,需要从社会主义整体把握这一经济基础。因此,明确“发展惠民”的目的、宗旨,是全部逻辑的前提。这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色之一。


  此外,从最终目标看,共产主义最终目的是解放全人类。但革命不能输入,而应当以互利共赢的方式推进广大发展中国家逐步富裕起来。习近平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系世界的命运。”


  这就是说,还应当用世界的眼光认识“发展惠民”的深远意义。如“一带一路”联合了几十个国家,实施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使更多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共树“发展惠民”的价值观和共享发展实惠。


  二、“发展惠民”实现社会主义经济良性循环规律


  习近平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看起来好像仅是主观目的,实际上正是客观规律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优势。


  从社会再生产的运转循环看,有四个基本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仅从一个单循环过程看,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但循环是不断重复和互相交叉的;在多循环中,消费又是起点,它拉动生产,并决定生产的动机和方向。劳动人民是生产的主力,又是消费的主体。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最强大的动力。在剥削制度下,生产力发展受阻,其根本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低下,消费不足。


  资本主义初期发展很快,主要是依靠国外市场需求的猛烈扩大,后来受资本主义的积累规律影响,极力搜刮剩余价值,造成一边是消费严重不足,一边是生产过剩,导致周期性危机,形成严重的社会浪费和恶性循环。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首先是私人大资本占有)的基本矛盾,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广大人民消费的增长连接起来,互相推动,从根本上克服了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的矛盾,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经济流程,持续稳健发展。我国近70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持续发展,彰显了这一巨大优势。  


  近10年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展乏力,而我国经济则保持中高速增长,处于领先地位,并且质量愈来愈高,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这种良性循环的态势,已为世界所称慕。


  当然,我国在发展与消费关系上不是没有矛盾,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仍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现象,但我们按照“发展惠民”的原则,加强、改善宏观调控,许多问题得到了比较顺利的解决。在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使经济结构适应和引导消费。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就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经济工作中的五大任务: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最终落脚于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强调改革要使人民有获得感,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实现经济良性循环。


  在发展惠民原则指导下,党和政府一直注重扩大内需,提高广大人民的消费水平,这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不断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

  二是,积极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

  三是,继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四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预期支付与即期消费之间的关系;

  五是,探索中国特色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

  六是,促进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尽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七是,提升消费层次和推进消费结构多元化。


  有人担心科技水平的提高会影响消费增长,实际上习近平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就是把科技创新与人民共享联系起来,着重增强消费能力和提高消费质量。在科技经济时代,它也使消费发生重大变革,实现科技创新与提升消费的良性循环。可从四个方面概括:


  第一,提供更强的消费能力。科技的巨大进步,推动生产力全面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质量空前高和数量空前多的社会财富,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可供分配的产品和大量就业机会,通过分配和再分配变为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消费力”,形成市场需求的拉动力。有人估算,20世纪世界人均购买消费品的能力等于19世纪人均购买消费品能力的15倍,其中发达国家可能超过20倍。那么,21世纪如果就业问题逐步解决,这种消费也许会增长30倍以上。因为人们用于消费的支出远远高于生产费用,而且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因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包括进出口贸易中的消费品。这个趋势正是人民所企盼的,恰是科技经济使之变为现实。


  第二,提供更丰富的消费资料。科技的突飞猛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条件、消费手段,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消费资料。过去梦想不到的汽车、家电、影视、通信、别墅、旅游、文艺享受等新的消费形式和消费领域已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并且人们正在追求新的消费,如数字化电视机、光子化通信、智能化家庭等。这正是科技创新带来的消费方式创新和消费文化创新。可以预见,科技进步还会创造现在还预料不到的消费手段、方式和理念。对于消费来说是科技创造了新需求,在市场上新需求呼唤新供给,推动工业、农业、服务创新,这又为科技创新提供新课题。这是从物质系统形成的“双回路”运动,它同价值的“双回路”系统交互融合。


  第三,消费质量走上新台阶。总体来说,科技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会进入高水平的全面科学化阶段,改变了的消费方式,具有知识化、健康化、生态化、休闲化、时尚化、个性化的特点。上述趋势现在初显端倪,应进一步深化研究,以便从两方面适应和引导:一是适时调整供给侧,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二是创造新的供给侧引导消费,推动新的潮流。


  第四,推进消费结构的高度化。消费结构既受产业、产品和就业结构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前者,它是需求结构的基础。消费结构主要指居民各种消费支出的比例关系,它在市场上表现为需求结构。人们受教育、科技创新和其他文化日趋强大的影响,从热衷于享受走向热衷于自身发展,致力于科技事业钻研,注重提高消费知识含量和知识比重,更全面地发展自身,而在享受中也包含越来越多的发展因素。


  同时,还应领会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也是“发展惠民”的要点,是要给人民一个更加健康的自然环境。同样,它既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观意愿,也是客观规律规定的良性循环。习近平多次强调: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


  客观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必须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要深刻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还能够化成一种政治优势,即让群众认识共同利益,进而形成政治凝聚力。从根本上说,“发展惠民”以人民为中心,也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指出: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


  “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救,向智者问策,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人民,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


  就群众个人来讲,往往考虑自身的眼前利益较多,而政治思想工作则要让他们把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更加关心“大我”,为共同目标奋斗。这就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又变物质,构建良性循环。此种政治优势,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优势。


  三、全面实施发展惠民的“托底”社会政策


  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既立足实践实现理论创新性,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发展惠民”不只是一种观念,而且是正在实施的政策,在实践中拓展了它的外延和具体内容,实现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统一。他提出的“社会政策要托底”正是理论在实践的外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使人民在改革中有获得感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的力量源泉。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二)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习近平要求:“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全面贯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强化初次分配,扩大再分配。初次分配中坚持公平分配,主要原则是工资分配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初次分配是劳动者收入的基础,在整个劳动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要发挥公有制经济“普照之光”的功能,推进“先富”带“后富”的进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首要的是以榜样的力量推进民营企业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国有企业内部实行按劳分配(着重解决管理者收入过高问题)、关注劳动者的收入和福利,使劳动者有完整的社会保障,高于私营企业的职工待遇,相对比较公平,起着标杆、引导作用。如果私营企业不向这种标杆看齐,那就无法留住工人(主要是农民工),乃至影响劳动力市场。


  再分配是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分配,即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种种生活补贴的救助,以调节初次分配中没有解决的不公平问题。再分配占居民收入的10%—20%(美国为12.5%),即便在福利国家的分配中,再分配充其量也超不过30%。在我国,如何加大再分配的力度,是需要探索的重大问题。


  首先,政府要加大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力度。目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实行财产收入累进税,最高达到70%,个税金额占税收总额的40%—60%。我们的个税过轻,力度不够,不能够发挥好“扩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提低(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限高(限制高收入阶层的发展和扩张)、打非(依法打击非法收入势力)”的应有功效,应该逐步完善,拉开档次。不能害怕富人反感,实际上我国的税收比西方轻得多,目前我国的个税以工资收入者为主体,仅占税收总额的7%。在这方面,还有巨大的探索和实施空间,应当积极进取,决不能使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富人的天堂。有人担心,个税过重可能使一些富人将资产向外转移。实际上,外国税收更重,关键在于我们的控制政策和思想教育的力量,决不能因少数人的抱怨而退缩。至于“打非”,那则是严于执法的问题。


  (三)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同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加快改革和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解决好城镇化的资金保障问题。要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益效率,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和良性循环。


  提高城镇建设水平,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魅力家园。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加快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干部,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四)实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安有所保”的六大社会保障体系


  习近平满怀深情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这是最有竞争力的。”


  他要求精准发力,提升就业工作,倡导全面创业带动就业,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更好地全面参保。其中“安有所保”是一项新内容。习近平指出: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从工作职责看,有的属于执法部门的事,但若发生安全事故则会殃及人民的生命和经济利益,尤其是生产事故、自然灾害等安全问题会使劳动者遭受重大损失。为此,必须对此加以密切关注,加强治安、防范事故、预报和防救自然灾害,要加强保险事业,建立救助基金制度,有的还涉及科技设施和管理。这里要突出强调食品安全,现在市场上的食品污染、造假已成为人民群众最担心的一大祸害。习近平要求:对食品药品实施“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督、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从生产到加工到销售,实行全链条严格的净化监督。对于为赢利而使用各类有害添加剂、激素、农药等丧尽天良的行为,必须依法严惩。让人民吃上放心食品,特别是高质量有机食品,保证当代和后代人的健康,这应当成为总体安全中的重点之一。


  对于社会保障,习近平强调不能照抄照搬一些西方国家的做法。对西方有些国家流行的“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制度,有的做法我们可以借鉴,但决不能照搬。那种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看着很好,但有致命的缺陷:


  一是它根本没有消除贫富和两极分化,仍维护大资本家的利益;

  二是高税收、高支出,使财政亏空,羊毛出在羊身上,亏空最后还是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

  三是影响发展后劲,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助长一些人的懒惰,形成不好的社会风气;

  五是高福利许愿越来越多,主要是一些政客为拉选票开的空头支票,许多都不能兑现。


  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一些国家的教训表明,民粹主义是造成‘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由于过度福利化,用过度承诺讨好民众,结果导致效率低下、增长停滞、通货膨胀,收入分配最终反而恶化。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将收入提高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将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


  “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我们一定要接受国际教训,循序渐进,把社会福利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坚固基础上。应当以此教育群众,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一步一步到位,不能搞平均主义,不能躺在政府身上。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学会靠勤恳劳动创造财富和合理享受财富的辩证法。


  (五)精准扶贫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也在于精准。习近平指出:


  “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找对‘穷根’,明确靶向,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健全东西部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要解决好‘如何退’的问题,加快建立反映客观实际的贫困县、贫困户退出机制,努力做到精准脱贫。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重要是建立脱贫致富的机制,提高劳动者创造财富的能力,实现可持续的共同富裕要求。


  四、始终坚持“发展惠民”是长治久安、永葆活力之本


  问题导向是习近平运用和倡导的辩证思维。他一再强调既有现实的针对性,又有长远的谋略。目前的针对性,主要是三个问题:


  一是为发展而发展,忘记发展宗旨;

  二是党内出现脱离人民、违背人民利益的腐败恶疾;

  三是社会上收入差距过大,“自然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


  这种种问题都关系到生产发展目的的大方向,关系到党和国家能否永不变色的长久大计。


  现实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好像关注发展,但却没有真正坚持发展为人民。


  这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许多官员单纯追求GDP,实际是政绩导向,最终是追求升官发财,根本忘记了发展惠及人民的目的,走偏了方向。另一种是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逆流,千方百计引诱国家和人民在发展中迷失方向,宣扬只有模仿西方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发展,实质上是让我们党和人民丢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实现私有化,发展为了资本家的利益。


  习近平对这两种思想都作了认真纠正和严厉批判,深入实际,反复论述发展惠民的观念。


  第二个问题,实质上是严于治党反腐败的问题,习近平将其作为重中之重加以批判、严治。


  他强调“打铁还要自身硬”,就是针对有些人忘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现象,特别是腐败已成党和国家的癌症。对于现实官场腐败不可低估,有的形成“做官不能不发财”的根深蒂固观点,乃是形成盘根错节、官官相护的腐败网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反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反腐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众给予高度评价。”


  “坚持惩治这一手不放松。党的十八大以来惩治腐败的事实说明,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这决不是一句空话。要牢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道理,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把反腐利剑举起来,形成强大震慑。要严格依纪依法查处各类腐败案件,即坚决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案件。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按照国家学说,在党执政后稍不注意就容易产生特殊阶层。当年毛泽东就敲响警钟:


  “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能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


  腐败则是这一倾向的恶性发作。历史上,这是关系党和政府是否变色、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苏联是一面镜子:自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特别是戈尔巴乔夫,特权阶层迅速扩大,肆无忌惮地鲸吞国家资产。在变质后的俄罗斯总统周围的精英中,有74—75%来自原苏联的干部,发财致富的精英中,有61%也是这批干部。


  对于第三个问题,出现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的趋势,更是与发展目的直接相悖,共享发展就是要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做大蛋糕与切好蛋糕的关系。除了上面论述的加强分配制度改革和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以外,最根本的是发展壮大公有经济,着力规导非公有经济。习近平指出: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是长期以来在国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全体人民的宝贵财富,当然要让它发展好,继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对于非公有经济,有学者提出“亲”和“清”的要求。“对民营企业家而言,所谓‘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要倡导和保证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特别要注重保护劳动者的利益。这也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尽力引导他们贯彻“劳动惠民”的原则,尽力服务于社会主义制度,做积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当然,这个过程也会有不同形式的博弈和斗争。


  从长远看,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惠民”,并非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一项系统工程。范围之大,关乎从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各级组织、各类企业,直到每个人;时间之长,要贯彻到底,用习近平的话说,就是没有终点。他语重心长地讲了下述两段话: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从历史经验考量,离开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就会失去人民拥护,就要遭遇重大挫折,可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我们可以得出三个不等式:


  取得政权≠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多年强盛≠社会主义永不变质

  成熟社会主义≠一劳永逸、万事大吉


  在社会主义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充满矛盾,要在不断克服矛盾中前进。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硬”,而“自身硬”的核心则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惠民”的宗旨。苏联的覆灭和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变质,其内在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脱离了人民,不能一以贯之地实现发展为人民幸福的宗旨,实际上是背离了社会主义本质,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从历史和现实的感受中,我们应当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的“发展惠民”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治久安、永葆活力的根本保证,关系到共产主义事业的命运。


  (作者系河南省经济学会会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原经济区城乡协调研究中心顾问;来源:原载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6期)\


推荐阅读:

孟令昌:党章是党的“定海神针”


  党的十九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有利于全党更好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更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如果说党章是党的“定海神针”的话,那么八项规定就是党员干部头上的“紧箍咒”,谁吃了唐僧肉谁就会“失眠”,路歪了会跌倒,心歪了会折寿,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任何私心杂贪都有可能对自己造成因小失大的结果,如果不忘初心,继续任性,依然固我,必将被伟大的人民群众一步步推向断头台。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是否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96年多来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而不是三心二意为人民服务,也不是虚心假意为人民服务,更不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变成一心一意让人民厌恶。


  多年来,每年公考全民瞩目,录取比例千里挑一,甚至是万里挑一,没有三头六臂和过人之处很难进入公仆行列,进入公仆行列后是给党补充了新鲜的血液,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社会和人民发展硕果累累,大家应倍加珍惜,应再接再励,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千万不要以为进入公仆行列就万事大吉了,鲤鱼跳进龙门,不要以为自己就是条龙了,其实还是一条鱼,更需要扑下身子,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不接地气,不食烟火,张牙舞爪,执法、拆迁霸道蛮横,不坚持依法行政、依德治国,必然会阻碍小康社会的发展,也会断送自己的政治前途。


  讲服务、讲政治,讲真理,为人民服务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章程十一章五十三条,紧紧围绕讲服务、讲政治、讲真理而布局叙述,全面、周密,苦口婆心。全国8800万党员都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心神合一。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国有国法,党有党规,没有绝对的民主,只有相对的自由,国际社会时有动荡、变数不定,要树立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价值观。


  要牢记80个字的入党誓词,树党员形象,改进社会风气。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我相信每位共产党员入党时面向党旗举起右手宣誓内心一定是澎湃、激动或许热泪盈眶的,从进入党的门那一天起,就是党的人,就要在党言党,为党着想,为党着想就是为人民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进而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了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好转。中央八项规定成为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对维护党中央权威、增强党的向心力,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判,就一定会有灾难。我们共产党人不信牛鬼蛇神,不迷信,但信因果,信苍天有眼,如果人人污染一点水,将会藏身太平洋,这就是因果报应科学理论。任何共产党员都没有理由不坚定信仰,造富百姓。水涨船高,水腐船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好,万物皆好。


  (【原创】来源:昆仑策网)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视察、国家核心布局:这个领域,中国爆发了!

由中宣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正在热播,昨天播出第二集《创新活力》。从“中国制造2025”到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从空天、海工领域,到芯片等尖端领域,创新让国家实力更加强大。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到:“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

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机者如神,难遇易失。中国的战略抉择是,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这五年,科技创新正在让百姓生活更为便捷,让企业发展更具活力,让国家实力更加强大。

创新,我们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再次焕发出撬动地球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到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考察机器人成果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到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考察机器人成果。

这些服务机器人,将出现在全国各地的餐厅、咖啡馆和银行。

而这里,是中国第一个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数字化工厂,巨型自动化立体仓库里,抓取机器人可以在狭小空间里高速穿梭,精准地抓取任何零件。

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接近9万台,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一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又同比猛增55.1%

新松机器人总裁 曲道奎:“几乎现在中国所有的制造业,都已经开始大批量地应用机器人,这个在过去5年前,我们是完全不可以想象的。” 

中国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很快也将跃升世界第一。

“大眼萌”巡视机器人已经在广东电网上班,再恶劣的天气,它们也能巡检设备。

中国首台风力驱动机器人,参与了极地科考,它可以搭载50公斤重的仪器,在大风中不间断行走。

科研人员正在研究鱼鳍的摆动,这种仿生机器鱼,能在危险水域进行海底勘探,真正的鱼类会以为遇到了同伴。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机床老大哥,掌握了全球最先进的高端智能机床制造诀窍。

中国面板巨头的第六代柔性屏生产线投产,一举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局面。

中国的超算已经站上技术制高点,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完全使用国产芯片,性能让对手望尘莫及。

衣食住行,新动能还在更多领域培育。

老牌家电企业的智能线上,现在每10秒就能造出一台个性定制冰箱。

六十年历史的奶业工厂,高品质牛奶智能线,正满足千家万户的需要。

新技术,成就中国流水线上的含金量。

在国家支持下,中国的智能工厂已经遍布146个行业领域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时指出:“创新不是别人能赐予的,特别是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上,只能靠中国人自己的努力,否则你只能跟着别人走。”

中国的机器人有颗“最强大脑”

5分钟的计算量,相当于一个繁忙机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552sy8mr5&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里是中国快递业最大的智能分拣工厂

要确保包裹在三个半小时内全发出去,必须依赖于这些不知疲倦的“小黄人”。在过去,要完成这个分拣量,至少需要100名熟练工人。

2000平方米的作业面积,可以产生的路径有3000亿条。怎样迅速找到最佳路径,又避免和其它“小黄人”相撞,要归功于一个厉害的大脑

天津一家物流公司信息部经理葛志中介绍说:“我们整套的机器人设备,它五分钟的计算量,相当于北京我们最繁忙的首都机场,一天航班起降的计算量。”

中国每年要产生300亿件快递包裹,智慧物流体系的建设领先全球。

这些省际交界的超级智能中心仓,分拣、装箱全都用上了最前沿的技术。

大数据系统甚至可以计算出每个包裹需要多大的纸箱,做到绿色环保。

无人车、无人机,以更快的速度运抵千家万户。

连续三年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国快递业,正向每天运送1亿件包裹的规模发起冲刺。

科技不仅快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中国汽车智能工厂

未来每105秒,就会有一辆轿车下线!

在新一轮工业转型革命的跑道上,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科技支撑的先进制造业。

这是信振宇他们刚刚建成的智能工厂。

151台机器人等待调试,这些钢铁臂膀将承担车体的全部焊接工作。

华晨汽车智能制造项目经理信振宇说:“你看这条生产线全是我们国家自己的机器人,这在汽车工业60多年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么大规模地使用。”

这些机器人,红色的产自中国,黄色的产自德国。

此前,高端焊接一直是德国机器人的天下,但现在这里有42台是中国制造,占到了近三分之一。

这是中国高端汽车生产线上,第一次大面积出现“中国红”。

这间智能工厂2017年年底将正式投产。未来这里每105秒,就会有一辆家用小轿车下线。


今天,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科技应用方面,中国创新令世界惊艳。

这些创新正在塑造着面向未来的新型经济,正在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弯道超车。



全世界都在羡慕中国的事 

你却习以为常浑然不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552mb2s3o&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戴维,来自澳大利亚的小伙,在呼和浩特生活了七年。

“我特别爱中国的生活,我觉得中国的生活特别厉害。你不需要那个现金,我两个月差不多没有现金。”

在中国,每三个手机用户,就有两个在使用移动支付。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并使用纸币的国家,这一次,中国又在引领全球支付体系迈入新时代。

看病、下馆子、叫外卖,菜市场、加油站、甚至路边摊,中国到处都能移动支付。

这个随心所欲的支付新时代,完全得益于中国云计算和金融系统运算实力的迸发。新技术的提升,还在撬动零售模式的世界级创新。

在杭州,诞生了全球第一家无人零售店。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动扣款一气呵成。

在广州,这个无人商店更像一个大型自动售货机,想买什么,就手机扫码。

在北京,超市里安装了智能分拣系统,所有商品,线上线下都可以下单,30分钟就能免费快递到家。

这是全世界都在羡慕的中国,一个用创新科技铸造起的时髦前沿、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国度。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速度超乎想象

小伙用共享单车迎娶新娘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552fgctzs&width=500&height=375&auto=0

骑上共享单车,迎娶新娘,这一天,一定要与众不同。

共享经济在中国的普及速度,让世界难以想象。

这个传统的自行车大国,只用了几个月,就把自己变成了五彩斑斓的海洋。

虽然没有豪华轿车相伴,但浪漫丝毫没有减少。

在中国,现在每分钟就有11家初创公司诞生,中国已经是全球创新的重要发源地。

这是传统自行车装配线上看不到的工序。

轴传动能让自行车不再掉链子,智能锁装载了卫星定位。

这已经不是一家企业记录商业信息的简单展示,它呈现给世界的,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移动通信能力,精准的卫星定位系统,而拥有这种能力和系统的国家,全世界屈指可数。

中国人今天的生活,已经越来越有科技含量。

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金额超过208万亿元,世界第一

交易成本下降,激活市场,全球近四成的网上零售交易都发生在中国。

外国人来中国最想带什么特产回家?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网购,纷纷进入了他们的清单。

衣食住行、娱乐休闲,科技支撑下的中国买买买,正惠及全球。

智利每年80%的车厘子,要在中国卖掉。


旺季,加拿大每天都有直通中国的生鲜航班,中国人每年要消费加拿大龙虾7亿元。

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16年已达64.6%。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进入“万亿时代”,外商惊呼,中国遍地是黄金。


这五年,科技创新正在让百姓生活更为便捷,让企业发展更具活力,让国家实力更加强大。


               



喜欢本文,就关注我吧!!!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赤脚医生:20世纪中国的温暖记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