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关于十九大报告这四个重磅新概念,人民日报的解读来了

2017-10-19 群众利益


一、新时代


【判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解读】


  报告开宗明义就提出,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对于这个新时代,报告的定义是“五个时代”:


  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三、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四、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五、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这“五个时代”,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的关键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富裕、民族复兴、世界舞台。这五个关键词,回答是这样的五个问题:


  我们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要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二、新思想


【判断】


  “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读】


  报告中说,“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基于“新时代”的判断,也应该有“新理论”。过去五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回顾过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有两次“飞跃”。第一次是“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则产生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两次飞跃,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革命、为谁革命、靠谁来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等重大问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而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判断是,这是“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个系统的回答,针对的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把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分成6个时间段:


  ①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


  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④苏联模式逐步形成,


  ⑤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⑥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可见,中国现在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前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命运,我们有必要、有责任在理论上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和深化。


  或许,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程中看,才更能理解这一新思想的意义。

 


三、新矛盾


【判断】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读】


  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说法,认为这个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从形成这个判断,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6年。现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样的变化,让矛盾的两方面都不同了


  先看人民需求这一方面。温饱问题解决了,全面小康也要建成了,“美好生活”不仅包括吃饱穿暖,更是吃好穿好行好住好,而且还有“非物质”的需求,比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


  再看社会生产这一方面。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都进入了世界前列。现在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主要矛盾的两方面,都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领域,而是拓展到了社会发展的领域,这也意味着未来对社会发展、社会建设,我们会更加重视、着力更多。


四、新目标


【判断】


  “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解读】


  从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两个一百年”,对于这两个时间节点要达到的目标,不断与时俱进进行着调整。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的是要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现在,这一目标变得更加深刻。我们要建成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显示出强大的决心和信心。报告提出,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在,这一目标也变得更加丰富。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外,又增加了“美丽”。这一增加,围绕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化的是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的提法。


  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中是这样定义的: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样的奋斗目标,又分解成“两个十五年”。从2020年到2035年这个15年,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可以说,这是百年来中国孜孜以求的,是亿万人民心心向往的。我们走过了独立自主、艰苦创业的时代,走过了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时代,今天,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要走向的,是一个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时代。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ID:rmrbpl)

延伸阅读:

目标 | 十九大报告在这个方面改了一个字,彰显出什么?

2017-10-18 

10月1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现代化”成为高频词,出现47次。十九大吹响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角。

十九大报告为何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为何新增了“美丽”?央视新闻和您一起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解开背后的缘由。

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

“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这是曾经令中国人向往的现代化生活图景。在中国人最初的设想中,工业化就是现代化的代名词。

上世纪50年代,四个现代化的提法首次出现在中央重要文件中。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这四个现代化而奋斗,曾经是中国的最强音。

改革开放刚刚提出的时候,中国亟需解决物质匮乏、提升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等问题,由于四个现代化侧重于物质文明层面,1982年十二大报告在沿用四个现代化的同时,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高度文明、高度民主,被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特征。

从“高度文明、高度民主”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1987年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现代化奋斗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分解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的目标。

2002年十六大报告首次把“社会更加和谐”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2007年十七大报告进而明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作出了新的拓展。

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由此拓展为“五位一体”。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2017年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了“美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更好的对接,中国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也更趋完美。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九大报告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描绘了令人憧憬的奋斗目标,也拟定了切实可行的战略安排。

两个时期: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两步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再奋斗十五年”!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正在召唤全体中国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前景,值得所有中国人共同期待。

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已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字之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信心和决心。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将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通向现代化之路

建设现代化强国,靠战略规划、顶层设计,也要靠中国人脚踏实地的奋斗。纵览十九大报告,对于现代化的具体领域、路径和目标都有着清晰的阐述。

全面深化改革领域,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经济建设领域,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将其作为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经济发展着力点、战略支撑等。

文化建设领域,提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国防和军队领域,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十九大报告重申,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将要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

中国的现代化还有着世界意义。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这个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向现代化强国进发!

和中国共产党一起奋斗吧!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