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些历史人物已从教科书中消失,背后原因都有哪些?

2017-12-15 群众利益

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与2015年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06年研发),有许多的不同。

其中一项最主要的不同,是部分历史人物从新教材中消失了。

图:2017年秋季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封面

消失的历史人物

据笔者统计,《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中消失的主要历史人物如下:

扁鹊

旧人教版教材里,如此介绍扁鹊:

“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①

2016年的部编本教材、2017年的统编本教材,均不再介绍扁鹊其人其事。

图:旧教材里关于扁鹊的描述

屈原

旧人教版教材里,如此介绍屈原:

“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出国。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屈原创作出很多优秀诗篇,代表作《离骚》,三千股传诵的抒情长诗,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位世界文化名人。”②

2016年的部编本教材、2017年的统编本教材,均不再介绍屈原其人其事。

图:旧教材关于屈原的描述

冒顿、卫青、霍去病、王昭君

旧人教版教材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专门介绍汉、匈战争。课文介绍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击破匈奴、昭君出塞者三段历史,主要篇幅集中于卫青、霍去病击破匈奴。③

2016年的部编本教材、2017年的统编本教材,均不再介绍汉匈战争,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冒顿、卫青、霍去病、王昭君,课文也不再提及。

图:旧教材曾将“汉匈战争”单独列为一课

“强项令”董宣

旧人教版教材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在介绍东汉光武帝时,以小字讲述了洛阳令董宣的故事:

“光武帝姐姐湖阳公主的宠奴杀死人,躲藏到公主府,洛阳县令董宣带人把他抓获处死,并指责公主的过失。公主向光武帝哭诉,光武帝命董宣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就是不低头。光武帝赏识他的骨气,赐给他30万钱,赞许他为‘强项令’。” ④

2016年的部编本教材、2017年的统编本教材,均不再介绍董宣其人其事。

图:旧教材关于董宣的记载

张衡

旧人教版教材(2010年之前)介绍了张衡和他的地动仪。课文称:

“科学家张衡制造了一种仪器,能测定地震方向,叫做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⑤

2016年的部编本教材、2017年的统编本教材,不再介绍张衡及地动仪。

图:旧教材关于张衡和地动仪的记载

王充及其他

2015年的人教版教材介绍了王充和他的《论衡》一书的主要内容(否定天意,否定皇帝代表天意统治人间)。⑥

2016年的部编本教材、2017年的统编本教材,不再介绍王充。

此外,还有一些历史人物在旧教材中曾简略提到过,新教材则不再出现。如王景(旧教材记载“东汉明帝命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 杜诗(旧教材记载“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范缜(旧教材介绍“他撰写的《神灭论》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等。⑦

图:旧教材关于王充和《论衡》的介绍

消失的原因

以上这些历史人物从新教材中消失,大致有三种原因。

第一种,新教材“减负”,某些重要性有限的内容遂被删减。

王景、杜诗无疑属于此类。范缜、王充很有可能属于此类;“强项令”董宣或许属于此类。

第二种,史实有误或仍存争议。

扁鹊、屈原、张衡均属此类。

(1)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扁鹊这个人,目前是一个疑问。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扁鹊立传,所举三则医案,在时间上是很可疑的。扁鹊不可能既医治过赵简子,又医治过虢国太子,齐国或者田齐也没有什么“桓侯”可供扁鹊去见。如果承认《史记》中所载扁鹊事迹的真实性,那么,扁鹊死的时候差不多已经两百岁了。

据朱维铮教授的考证,司马迁为扁鹊立传,其用心本就不在“保存史实”,而是为了传递政治见解——“治国如同治病,不可讳疾忌医,更不可弃良医而信庸医,致使轻恙变重症,自招乱亡”。司马迁刻意把“名医传”列在田叔、刘濞二传中间,而不是将其与天文、气象、占卜之人的传记放在一起,有着特别的深意——“他写田叔‘义不忘贤,明主之美以救过’的故事,再写景帝用人多疑而终于激起诸侯造反乃至君位几失的故事,在二传之间忽然插入古近两位名医因医术高明反遭不幸的故事,那序次编定,岂非无意?”⑧

即便忽略扁鹊这个人的真实性,旧教材中所谓的“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也与《史记》的原始表述完全相反。

据《史记》原文,扁鹊的高超医术,依赖的不是“望色诊病”,而是神人“长桑君”传授的透视术——长桑君给了扁鹊一种神药,扁鹊饮后三十日,“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双眼可以穿透人体见到五脏六腑。扁鹊遂以此技能行医,“特以诊脉为名耳”——对外用“诊脉”作幌子掩饰自己的特异功能。在治疗虢太子时,扁鹊还说过这样一番话:“越人(秦越人,即扁鹊)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我扁鹊诊病,是不切脉、不望色、不听声、不写形的。

(2)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屈原这个人,目前学术界也同样没有共识。

今天所见有关屈原的史料,几乎全部出自《史记》,现存先秦典籍中,完全找不到“屈原”的名字。自晚清以来,廖平、胡适等诸多学者对《史记》所载“屈原”事迹持怀疑态度,认为《离骚》的作者未必是“屈原”;“屈原”未必存在,即便存在,其身份究竟是弄臣、楚巫还是贵族,也仍是疑问。总而言之,关于屈原的事迹,自司马迁时代开始,就一直缺乏具备较高可信度的传世文本。⑨

(3)张衡实有其人。但教科书中介绍的地动仪模型,实际上是当代的失败复原品。

迄今为止,学者们依据多种原理“复原”出了多种地动仪,无一能够实现《后汉书》中说的测定“震之所在”,由此,学术界对“张衡发明地动仪”一事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产生了争议。所以教育部于2010年暂时删除了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地动仪的内容。2017年的统编本中,也未再出现张衡和地动仪的相关内容。

第三种,值得商榷的删除。

冒顿、卫青、霍去病、王昭君的消失,是新教材删除了“汉匈战争”相关内容的结果。统编本用了一整课来讲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汉匈战争”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之间的关系,自不待言;谈后者,却略去前者,似有不妥。

(转自 震旦纪年 今日头条号)




延伸阅读:


历史教科书连左宗棠容不下,孩子们还能知道几位中华英雄?

作者 民民 

部编201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删除了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3课「收复新疆」。据之前2011年的说法是为了减负,不过据说有可能是因为下面的这段评价:


“左宗棠是极端反动的屠户,不可计数的汉、回各族人民被他惨杀了。他出兵新疆,虎狼般杀害南北疆人民,同在关内一样犯了极大的罪行。”



左宗棠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原载1983年10月16日《光明日报》的《左宗棠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历史上闪光》中提到:


王震同志接着郑重说道:"史学界最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对令曾祖父(左宗棠)作出了较正确、客观的评价。这对海内外影响都很大。左宗棠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情况下,力排投降派的非议,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左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发扬的。"


王震同志略停了停,又说:"解放初,我进军新疆的路线,就是当年左公西征走过的路线。在那条路上,我还看到不少当年种下的‘左公柳’。走那条路非常艰苦,可以想见,左公走那条路就更艰苦了。那时,我在兰州遇到过一位老翰林,九十多岁了,他谈起了左公当年进军西北的许多事,可惜没有记下来。左宗棠西征是有功的,否则,祖国西北大好河山很难设想。"


王震同志接着说:"阿古柏是从新疆外部打进来的,其实他就是沙俄、英帝的走狗,左公带兵出关消灭阿古柏、白彦虎,收复失地,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这是抗御外侮,是值得赞扬的。"


"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王老着重地说:"要历史地看问题,对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左宗棠一生有功有过,收复新疆的功劳不可泯灭。"谈到这里,王震同志非常兴奋,不禁低吟左公驻守新疆时一位同乡题赠的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陈全国书记说:“一个封建王朝的封疆大吏左宗棠,在国家内忧外患,国力衰落的艰难情况下,都能够为了守护祖国的山河,抬棺进疆,最终打败入侵新疆长达十数年的阿古柏及流窜新疆的白彦虎之流,最终将沙俄吞进嘴的伊犁给吐了出来,一个封建社会的封疆大吏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



左宗棠在他那著名的《遵旨统筹全局折》中这样强调新疆的重要性:


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联,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

他终于抬棺出征,这是两千年前卫青霍去病出塞北击匈奴,为中华第一次打通西域后最重要的一次出征。如果左宗棠没有挺身而出收复新疆,中国很有可能就此失去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版图,西北将永无宁日。他消灭的阿古柏也是外来侵略者,即使按教科书的所谓“标准”,也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谁是中华英雄



个人以为,中华英雄要么是为国为民开拓生存空间,要么是守护浸染祖先鲜血的土地。卫青霍去病和左宗棠都是真正的中华英雄,霍去病年轻,如他背后的强汉,像一轮上升的朝阳,光彩夺目;而左宗棠年过花甲,如衰败的晚清,像一轮即将落山的夕阳,残阳如血。左宗棠没有辜负林则徐对他的期望,真正做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

然而,不管是年轻的霍去病还是老迈的左宗棠,现在的历史教科书都不提了。以后我们的孩子们还能知道几位中华英雄呢?



以前人们了解历史常识的

唯一来源就是教科书



葛剑雄教授曾经接受采访提到:


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无论普通民众还是高层领导而言,他们获得历史常识最基本甚至是唯一的来源,就是教科书。因此我们有很多错误和片面的概念,甚至在学术界也很难消除。其实我本人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念小学时看过一本通俗的历史读物,大概是《中国历史故事》一类,我的很多历史概念都是从那里来的,跟课本所教没什么两样,不过是详细一点。至于现在的历史概念,那还是在“文革”结束,自己从事专业研究,在看到一些境外的有关中国的历史著作,对一些习以为常的概念产生怀疑后形成的。这也得益于我的研究生导师谭其骧教授,他当时在主持修订《中国历史地图集》,主张历史考证要实事求是。



如何进行家庭历史教育



现在互联网发达,已经不是葛教授幼年那个时代了,教科书不提的这些内容,家长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补上这一课。


对于历史了解比较多,空闲时间也较多的家长,可以自己亲口给孩子讲述中华英雄们的历史故事。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拿个棍子与孩子对打游戏的时候可以告诉他手里的武器是岳飞的枪,在远足的时候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等等。


对于这方面比较欠缺的家长,可以带孩子看一些历史纪录片,或者如热播的《国家宝藏》这样轻松有趣的电视节目。



英雄故事对孩子的教育意义



孩子们在听中华英雄的故事的时候,了解到他们经历的艰难困苦,对于外界的压力就会有更强的承受力;让孩子们从他们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中汲取营养,培养自己不畏艰难、不畏强敌、不畏风险的坚毅品质;让孩子们从英雄们勤于思考、巧妙制胜的故事里学习到凡事要多动脑筋、善于分析的好习惯;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孩子们,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就是有许许多多这样有名无名的中华英雄,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养成浩然正气!


某些人以为历史教科书把卫青霍去病左宗棠等中华英雄删除了,中国人就会忘了他们吗?以为把五胡乱华改成少数民族内迁,中国人就不知道那段历史是怎么回事了吗?告诉你们:休想!


鞠躬尽瘁为国忧,华夏复兴望君同。


推荐阅读

千古奇人鬼谷子,为何他的书被禁千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