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顿】永定区司法局“四个一”打造“运用客家家训调解矛盾纠纷”工作亮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永定客家家训深植于优秀客家传统文化,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永定区司法局采取“四个一”工作法全力打造“运用客家家训调解矛盾纠纷”工作亮点。
发放一份家训宣传单
每次调解前向当事人发放一张统一印制的永定家训家规集锦,宣传家训家规、传承和谐诚信文化。永定客家家训含有公民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社会诚信、和贵礼让等元素,虽然不是法律,但却一直维系着乡村家庭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具有独特教化功能。永定区司法局按纠纷类型将客家家训分为十六类,并编印成《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客家家训》宣传单发至各乡镇(街道)、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供调解员在调解前向当事人发放、与当事人共同学习;在平时开展党员进社区、法治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乡村的“法治六进”等活动时,也对家训宣传单进行发放,逐步推动、营造群众学习客家家训的社会氛围。
组织一次家训家规学习
调解前组织双方当事人认真学习家训家规,让双方当事人谈谈对家训家规的认识和体会,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客家家训“和”文化、诚信文化。在调解前根据纠纷类型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客家家训》,同时根据当事人的姓氏,与当事人话家常,聊聊当事人自己的家训家规,在学习中增强当事人团结族人、和睦乡里、诚信守法的客家和谐理念。同时,鼓励各乡镇结合本地特色和法治宣传阵地的打造传承家训“和”文化,加强家训家风的学习、宣传引导树立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如金砂司法所调解员组织当事人共同学习“轻钱财、重人情”的家训,并在调解中适时运用、为当事人理顺矛盾纠纷争议焦点,最终促使当事人达成合议。邀请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者参与调解
必要时,在征求当事人同意后主动邀请一名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者参与调解,做一个公道正派“和事佬”,平息情绪,谈事说理。族中长辈用自己的家训、用老百姓的话为老百姓释法说理,更能说到当事人的心里,较法律更具柔性和温情。虎岗司法所邀请社会贤达人士以家训“和”文化进行释法说理,在调解中有效推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成功调处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抚市司法所调解员调解一起黄氏兄弟析产争议时,先行走访调查涉案房产的归属、理顺产权归属的变更和转移历史、厘清当事人亲缘关系。由于涉案时间跨度大、涉及人员多且亲缘关系复杂,便邀请了黄氏家族有威望的老者参与调解,通过灵活运用“敬祖先,孝父母;睦宗族,敦礼让;守本分,杜异教”的黄氏家训,多次组织当事人协商,通过调解员不懈努力,耐心、细心与当事人沟通协商最终促使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制作一份含有家训的调解协议
调解成功后,在协议书中写上一两句家训家规,让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重归于好,真正达到案结事了。如培丰所将客家家训“常怀感恩常快乐,莫记仇怨莫纷争”写入人民调解协议中,更显柔性调解,双方在达成协议后立即履行。洪山司法所调解一起因建房引起的群体性纠纷时,引用温林五郎公《诘言家训》与同姓两房纠纷当事人进行学习,当事人双方同根同源、都是叔伯兄弟,调解员巧妙运用同宗族家训内容有效化解纠纷,同时,将温林五郎公《诘言家训》写入调解笔录及协议书,附送给当事人学习。
永定区司法局局长林松江认为,客家家训中富含法治内涵,如张氏家训“急公守法 完粮息诉”就有遵纪守法、息诉止争的法治思维,将富含法治内涵的客家家训引入调解工作,是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也是在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中找到结合点,有助于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法守法、学法用法,积极营造社会法治氛围。
供稿:永定区司法局 廖晓华
编辑:黄清花
检查:王沐
审核:陈德荣 赖莉蓉
推
荐
阅
读
➤每日373.10元!国家赔偿新标准公布➤省厅督导组深入龙岩督导检查全市公证和司法鉴定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龙岩市司法局召开队伍教育整顿“七查”工作推进会➤【教育整顿】龙岩市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暨贯彻执行“三个规定”推进会议召开➤【政法干警先进事迹】严立付:弘扬英模精神 锻造司法行政铁军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