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民生·小古文讲堂】塞翁失马(10)

越民生
2024-09-04

越民生”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塞翁失马陈可英亲爱的小朋友,你一定听过不少含有动物名的古代寓言故事吧:画龙点睛、井底之蛙、对牛弹琴、亡羊补牢……聪明的你有没有发现:“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譬如:“画龙点睛”告诉我们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惊弓之鸟”启示我们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这样的寓言——《塞翁失马》,看看这个故事将变成怎样的哲理。先听老师读一遍:近塞(sài)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fǔ)曰:“此何遽(jù)不为(wéi)福乎?”居数月,其马将(jiāng)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fǔ)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duò)而折其髀(bì) 。人皆吊之,其父(fǔ)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sài),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sài)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bǒ)之故,父(fù)子相保。文中有特别多的多音字和生僻字,请跟老师读一遍。近塞(sài)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fǔ)曰:“此何遽(jù)不为(wéi)福乎?”居数月,其马将(jiāng)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fǔ)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duò)而折其髀(bì) 。人皆吊之,其父(fǔ)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sài),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sài)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bǒ)之故,父(fù)子相保。这真是一个循环往复又极富戏剧性的故事。先看第一幕“失马”:近塞(sài)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fǔ)曰:“此何遽(jù)不为(wéi)福乎?”原来“塞翁”是因为他靠近长城一带居住而得名,他还是一个“善术者”,就是擅长推测人事吉凶祸福。不过就算能未卜先知,他也不知道他家的马是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在古代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丢失了实在太可惜、太遗憾、太令人伤感了,因此“人皆吊之”,“”是对其不幸表示安慰。试着想想,左邻右舍可能怎么安慰他?“塞翁,这么好的马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损失多大呀。不过马是身外之物,不要太伤心了!”“塞翁,养一匹马的确不容易。但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从头再来吧。”没想到塞翁竟然若无其事、淡定自如:“此何遽(jù)不为(wéi)福乎?”意思是“这难道不是福气吗?”特别要注意的是“其父”不应解释为“他的父亲”,而应为“那个老翁”,即塞翁。请用沉稳的语气来读读他的回答:“此何遽(jù)不为(wéi)福乎?再看第二幕“得马”:居数月,其马将(jiāng)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fǔ)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塞翁说 “失马是福”,你从中找到答案了么?对,从居数月,其马将(jiāng)胡骏马而归”中得到印证: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假如得马的是你,率真的你能告诉我你的心情么?是啊,“喜出望外”、“欣喜若狂”、“兴高采烈”都是正常的表现。塞翁的亲朋好友也这样的高兴,都纷纷表示庆贺。唯独塞翁一人郁郁寡欢、忧心忡忡:“这难道不是祸害吗?”请心存忧伤地读读他的回答:“此何遽不为祸乎?接着的第三幕又再次证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塞翁的担心并非多余: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duò)而折其髀(bì) 。人皆吊之,其父(fǔ)曰:“此何遽不为福乎?”果然——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从马上摔下来跌断了腿,成了瘸子。如果你是塞翁的邻居朋友,你也自然会替塞翁感到伤心、难过。请带着深深的同情读:“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duò)而折其髀(bì)。人皆吊之”。但是塞翁处变不惊、处惊不乱,请冷静地读好反问的语气:“此何遽不为福乎?读到这里,睿智的你有没有发现“祸”与“福”之间在塞翁眼里还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有时候祸会变成福,有时候福会变成祸,祸福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换。同样的道理,古人是这样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那么塞翁的儿子断腿这件祸事之后是不是带来“福”了呢?让我们一起读下去:居一年,胡人大入塞(sài),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sài)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bǒ)之故,父(fù)子相保。转换的条件又来了——胡人入侵边境:“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战火无情,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这里的“十九”是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文言文中表分数时,分子分母间可不用“分、之”,譬如“戍(shù)死者固十六七”中“十六七”的意思应该是十分之六七。而塞翁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当然正义的你知道,当外敌入侵的时候理应舍生取义,“父子相保”是消极不可取的,这也是西汉时期的刘向编著时所带的时代局限性。就这样,故事里的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折髀、父子相保,祸—福—祸—福在一系列的变化中。现在你跟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一下这个故事吧:把其他人的惋惜、伤心、患得患失与塞翁的沉着冷静用朗读进行对比,可以添加塞翁说话的表情,读出停顿、读出韵味。近塞(sài)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fǔ)曰:“此/何遽(jù)/不为(wéi)福乎?”居数月,其马/将(jiāng)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fǔ)曰:“此/何遽(jù)/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duò)/而折其髀(bì)。人/皆吊之,其父(fǔ)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sài),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sài)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bǒ)之故,父(fù)子/相保。亲爱的小朋友,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浓缩成一句俗语,那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让我们懂得祸福相互转化,要冷静理性、淡然面对生活,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去看问题:身处逆境不消沉,树立“柳暗花明”的乐观信念,身处顺境不迷醉,保持“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你看,寓言就是这么一座奇妙的桥梁,走过它,你的行囊里又装满了很多好东西!



选自《小学生小古文100课微讲堂》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越民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