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越民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女娲造人的神话,大家都很熟悉。东汉古籍《风俗通》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tuán]黄土作人。”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70次。有一天,女娲走在这片苍莽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变得富有生气。


这样想着,她顺手从池边抓起一团黄泥,搀和了水,在手里揉捏着,揉捏成了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奇迹出现了,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拥有了生命,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妈妈!”接着就是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对于生命的欢乐。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不由得乐在心头,喜上眉梢。于是,她又继续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她一直忙碌着,直到晚霞布满了天空,星星和月亮照耀着大地。虽然劳累,但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因为她再也不感觉到孤独和寂寞了。

后来,女娲给她创造的这可爱的小东西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甲骨文的“人”,展现的是弯腰垂臂,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形象,像是双手采摘或在地里忙活,人,笔画简单,却告诉我们劳动是人最可贵的品质。所以,“人”的本义就是“躬身垂臂的劳作者。”


一个人孤零零的,太寂寞了,给他找个朋友,两个人手拉手相依相偎往前走,就是“从”。两个人有矛盾了,不高兴了,转过身,你不理我,我不理你,就像这样这是“北”,所以它的本义是指“两人相逆反,相违背”。

再看, 一个人肩扛长锄,迈步走在田间地头,这是“何”,它起初的本义是“担”,农夫荷锄,也表示人在劳动。后来才为这个本义单造一个“荷”字。在农历的天空下,阡陌田畔荷锄而行,是古人最常见的生活背景,正是许许多多的人撒谷插秧,种瓜点豆,东山采茶,西厢养蚕……才有中国这几千年以来连绵不尽的陌上花开,蓝田日暖。哪怕是在诗词的花蕊下,也总是闪烁着泥土的芬芳和多古人的劳绩。





老师:吕群芳
微信号:梅墅堆琼
公众号:红尘遇见


—— END ——



音频/可可
编辑/玲珑

作者简介

野生摄影人/国家评茶师

文艺码字工/立体结艺师

平面设计控/瓷迷加花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