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论神聊‖方鸿惟/关于徽州文化的那些事儿
2016年11月24日,《国土微论坛》微信群举办第12场“微论神聊”活动,由安徽的方鸿惟主聊“关于徽州文化的那些事儿”。主持人房星若。
主聊人:方鸿惟,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黄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国土资源报》、《新安晚报》、《皖东南日报》、《黄山日报》等报刊杂志,作品多次获奖,有部分作品被收录到文集中,已出版中篇小说集《走山》。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w0349nfplmn
位于神秘的北纬30°线上的歙县,是徽州文化的诞生地。从宋徽宗赐名徽州到1987年徽州改为黄山市, 基本稳定的地域发展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 明清时期,徽商纵横中国商界五百多年,更是让徽州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徽州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著名学者胡适、红顶商人胡雪岩,和齐白石有着“南黄北齐”美称的国画大师黄宾虹,马克思《资本论》里唯一提到的中国人王茂荫,还有我们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等等,都出生在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我的话题从一张照片说起。
这是一张潘氏支祠的照片,这样的祠堂在徽州来说,规格不是很大,规制也不是很高,就祠堂而言,它只是一个支祠,而不是宗祠,也就是说,它只是潘家宗祠的一个分支,可能潘家的老祖宗在徽州繁衍得比较快,子孙在各个地方都能找到一个好的地方安身立命,然后开枝散叶,最后形成了一个宗祠下面有好几个支祠。
祠堂文化是徽州文化里的一种,我现在想说的不是祠堂,而是想说一个字。
细心的朋友们一定注意到了,这张照片上的“潘”字,似乎少了一撇。
如果这个字放在咱们的文章里,那十足十的是个错别字。但是在徽州,如果你到了现场,看到这个字,你立马说,你们徽州还自诩为历史文化名城呢,瞧这祠堂上的字都写错了!
如果你这么说,那么对不起,你身边的老百姓,或许她是个老太婆,或许他是个老太公,或许他们都目不识丁,但他们马上会给你一个鄙视的眼神,然后用你听不懂的土语叽里呱啦着骂你几句。
对不起,咱们徽州人品德好,骂人也会带着笑容用土话来表示,既表达了他们对你的鄙视又照顾到了你的感受,而这也是徽州人性格内敛的一种表现。
当然,如果你谦虚点,他们就会告诉你,这个字其实不是一个错别字,而是满含着徽州文化的挺有意思的一个字。
“潘”字没有一撇,拆开来看,就是三点水,上面是个米字,下面是个田字。位于皖南山区的徽州,自古就是“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土地格局,人多地少,粮食很珍贵,因此水、田、米都很重要。这个“潘”字,就告诉人家,有水有米有田,是古徽州人孜孜不倦的追求。还有一个意思,米字没了一撇,意味着潘家人已经出头了,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压制住他们了。
你看,这一个字,是不是徽州文化的一种体现?
从这个“潘字”继续说开去。我们再来看看徽州的“徽”字。
“徽”字,由四个部分组成,左边是双人旁,一个山,一个系,右边一个反文旁。从字面上的意思,我们可以得出,徽州人多,所以用了双人旁,徽州属于皖南山区,山高地陡,山在最高处。但徽州也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所以,还加了一个反文旁。大家都知道,山高地陡的地方,老百姓们建房子都是依山而建,所以人就紧紧地靠着山,依山而居。山高人多,文化也不可忽视,因此用一个系(其实在这里,关系的系,应该读作ji)字,将三者紧紧地系在一起。而且 “徽”字本身就有绳子的意思,《说文》里说,徽,三股绳也。人、山、文三股绳捆绑在一起,不就是徽州的“徽”么?这就是徽州这个“徽”字。
很显然,一个“潘”字,一个“徽”字,大家都很好认识。但是估计很多人不了解歙县的“歙”字,它应该怎么读。“歙”,读社会的“社”这个音。也有人读“西”这个音,个人觉得,其实都不错。
“歙”字由两个部分组成,翕动的翕加一个欠。歙,其本意为山水翕聚也。有山有水,山和水在这个地方汇合,然后形成了一座城市。曾经读过一段话,说一座城市,若得四面拢山,再有一条河流经过,那城市必然是灵动而美好的。
如此说来,歙县,定是吸收了天和地的所有灵气。鸟瞰古城,犹如恬静处子,依偎在问政、西干、五魁、长青、斗山五座山峰的怀抱中,富资、布射、丰乐、扬之、练江、渐江六条河流纵横交错,汇聚成李白笔下“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大美新安江,经过“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后,注入千岛湖。而“五峰拱秀,六水回澜”也便成了歙县的第一张名片。
“歙”字边上是个欠字,从现代字面上来解释,是欠债,欠钱的意思,但是在康熙字典里,欠的意思却截然相反,是美好的意思。我想给歙县取这个名字的古人,一定是一个文学大师吧,因为他仅仅用了一个字,就囊括了很多种美好的意愿。
安徽省的命名,取自于安庆和徽州的首字,安庆是黄梅戏之乡,徽州是徽文化的源地。关于徽州和歙县的关系,据歙县下冯塘、新洲等地出土石器证实,旧石器时代,歙县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1世纪以后,西周以前,天下分九州,歙县归属扬州,为“蛮夷”所属之地。春秋时期先是属于吴国,战国初期,越王勾践通过卧薪尝胆打败了吴王夫差,歙县归属越国,后来楚国灭了越国,歙县又归属到了楚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划治歙县。歙县的名字才第一次走向历史舞台,并一直沿用到今天。而徽州的名称是在宋宣和三年,也就是宋徽宗时代的1121年,由当时的歙州改称为徽州。所以,歙县的历史较之徽州的历史,应该更长远,所以我们现在说徽州,很多时候,说的就是歙县。
说了上面这些,其实我只是想说歙县这个“歙”字。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歙字中还有一个羽毛的羽字。羽毛,为鸟类所有,鸟住在山林里。今年,我接受了一项任务,调查歙县非遗传承,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我发现,歙县人其实就是吴越人的一个分支,叫做山越人。山越人和鸟儿一样,住在山林里,当然说的都是“鸟语”。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和变异,不同的山头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方言,因此,歙县有“隔山不重(chong)话,十里不同音”的说法。咱们歙县语种丰富,东南西北乡,说的话都不一样。不光是外地人来歙县听不懂歙县话,就是咱们土生土长的歙县人,听不懂本县话也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这些不同的乡音,它们所蕴藏的内涵,我觉得也是徽州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那么什么是徽文化?
徽文化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安徽文化,而是指古徽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被誉为是与和并列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歙县作为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一直作为徽州府治郡治县治的所在地,其实就是徽文化的故乡。
歙县的衔头实在太多太多,我只能向大家这么介绍:这是一座从秦汉时期缓步走来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发祥地,之、的主产地。“四大发明”中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升、“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故乡……
如果你还是没有什么印象,那么咱们不妨采取对比法,安徽歙县和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全国保存得最好的四大古城。只不过因为咱们歙县的宣传和旅游推介没有做好,所以一直“养在深闺无人识”。
或许朋友们听到这儿会有疑虑,说你怎么不说徽文化,老是说你们歙县干嘛啊?
说起这个问题,其实咱们歙县人、咱们徽州人都是很心酸的。
因为跟西藏、敦煌相比,具象意义上的徽州如今已经不见了。徽州从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被命名,到1987年被拆分成黄山市,地名被更改,徽州的版图四分五裂。我们不敢妄言当初打好黄山牌做好旅游文章、把徽州地区改名为黄山市、把徽州历史一府六县管辖范围内的绩溪,也就是胡锦涛总书记的家乡,划出徽州,把婺源划归江西,这一重大改革正确是否。但就目前而言,黄山牌打响了,徽州,的确是消失了。
但不管怎么样,虽然代表徽州的具象不见了,但灿烂的徽州文化却并没有灭失,而是越来越被人所称颂。
下面我们来聊一点具体点的徽州文化。徽州文化,集中体现在理学、医学、书画、歙砚、徽墨、木刻、建筑、盆景等方面,且各流派在理念和技艺上融会贯通,色彩纷呈。我们先来看这张照片,大家想必一定能看出来,这是牌坊。歙县是全国牌坊之乡。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有着“东方凯旋门”之称的许国牌坊,雄伟壮观。可以说是歙县徽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其建筑艺术本身,便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文化。
古时立坊有严格的规制,一等御制,二等恩荣,三等圣旨,四等敕建。关于这四个不同规格的牌坊,其中的区别,按照导游的说法就是,御制,皇上指派,朝廷有专款建制;恩荣,皇帝下旨,资金自筹;圣旨,皇帝下旨,允许建造;敕建,皇上口头答应建造。
我们回头再看看这个照片,上面是“恩荣”,至于建牌坊为什么有这么多讲究,估计跟封建皇权加强统治力有关系。因为牌坊是汉族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为表彰、、德政以及所立的建筑物。许国石坊属许国生前所建,且是属于皇帝才能享受的八脚牌坊。至今,外地游客来徽州,歙县人都会兴致勃勃地说起这个“八脚”的来历:许国,明朝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的“三朝元老”,年事虽高却英勇带兵,平了云南叛乱。因劳苦功高,皇帝特许建造许国牌坊。古来只有皇帝才能享受“八方来贺”的皇权,原本皇帝是颁旨许国建造四脚牌坊的,但智勇双全的许国,聪明地抗了一次旨,便给歙县大地增添了一幢巍峨的“八脚”牌坊。这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建筑。
许国,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我们徽州一个杰出的人物。他生活在明代,至于他抗旨建这个八脚牌楼的故事,希望大家以后有机会到歙县后,我再细细告诉大家。这里留点悬念。我现在只能告诉你,如果在雨天,站在许国牌坊的脚下,听四面密集的风声和雨打牌坊声,那滴滴答答的声声慢中,你会真正了解到徽州人的勇敢、徽州人的智慧、徽州人那份表里如一的执着。
被乾隆爷评价为“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家”的歙县棠樾,拥有独特的牌坊群。一座座牌坊,代表着一个个故事,或荣光,或凄凉,或让人热血沸腾,或令人扼首惋惜。牌坊文化也许是徽州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琼瑶阿姨到过棠樾牌坊群后,立马写出了一本《烟锁重楼》,拍成了电视剧,骗了不少少男少女的多情眼泪。
徽州牌坊之多,举世罕见。这与徽商的发展、兴起和程朱理学的发源、影响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以儒学思想为精神世界主要内容的古代徽州人,地少不足以耕的自然条件成为他们向外拓展生存空间的主要动力。歙县人少小离乡背井,外出经商,足迹遍天涯。出门少则三年五载,多则数十载。在外经商,若不能发迹,则羞见家乡父老。商人发迹了,钱财显赫,明清时期,徽商达到鼎盛,出现了"无徽不成镇"的盛况,其财力左右国家经济命脉达三百余年之久。朝庭对徽商当然刮目相看,恩宠有加,徽商于是进入了"以商重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的良性发展轨道。浪迹天涯而发迹的徽商,为了光宗耀祖,他们奏请皇上恩准,荣归故里,兴建牌坊,旌表功名、义寿、贞节……,树碑立传,以求流芳百世。
说白了,牌坊就是人控制人的一种工具。于是有很多徽州人,他们纷纷从牌坊下走出去,赚了很多钱回来后,便有机会建造更多的牌坊。
这些徽州人,后来给自己赚回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徽商。
徽商产生的原因很简单,两点,一是徽州山多地少,养活不了一大族人。当时就有徽谣流传:“前世不修,身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家里的男丁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得背上包袱从水路到全国各地经商,有的荣归故里,有的一辈子默默无闻老死他乡。孩子出发前,家里会给他找个媳妇,为家庭一脉传宗接待,早婚的徽州人,“十三爹十四娘”在现代人看来,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其实里面更透露出不少的辛酸。徽商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是,徽州是个移民社会,徽州人中大部分是中原世家大族,他们一部分是避难迁徙到徽州,还有一部分人是来徽州做官,后因社会变动或个人原因而留居徽州,这些人直接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是徽州文化形成的“”。正因为这些人是从外面来的,知道徽州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就下决心要打出去,创立新事业开辟新天地。所以,徽商纵横商界数百年,并不是偶然的事情。
徽商遍布各地,在积聚财富的过程中,又注重文化知识的注入,他们虽投身茫茫商海,却贾而好儒,是名副其实的儒商。在徽州人的内心深处,“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徽商经营致富后,不仅对自己子孙的教育舍得投资,而且不忘回报乡里和社会,对家乡的文化教育更是格外关注。不惜斥巨资用来兴办学校和书院,鼓励读书,培养人才。如清代大盐商歙县棠樾人鲍志道一次就为该县捐资8000两白银。在徽州,有一句民谚,“三代不读书,好比一窝猪”、“娇子不娇书,娇书变养猪”。所以徽州文风兴盛,读书成为一种,就形成了“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一个村子里,哪怕只有十个户,读书是不能废除的。徽商对徽州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关注,直接推动了徽州文化的繁荣与发达。当时流传一句话,叫做“无徽不成镇”。
至于徽班进京形成京剧,至于徽派建筑马头墙,徽州的“三雕”工艺——石雕木雕砖雕,徽墨歙砚,还有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以及每种小吃,这里我就不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百度。我只想说,在徽州,哪怕只是一道毛豆腐,哪怕只是一条臭鳜鱼,哪怕只是一个石头馃,哪怕只是一碗水饺……只要你到了徽州,到了歙县,这些小吃小点,里面都含有深深的文化意味。我们徽州人总会自豪地说,哥吃的不是小吃,哥吃的是文化!
那么最后,我给大家唱一句简单的歌,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我用家乡土语唱的歌,其实歌词的内容很简单:“一只螃蟹八只脚,两只螃蟹十六只脚,两个螃蟹壳。”这是我老家做大宴席的时候,猜拳行令时使用的。两个人互相握着对手的手,同时唱着这首歌,唱完后便进入划拳程序。虽然我实在想不出来我们的老祖宗把猜拳和螃蟹弄在一起,到底有什么原因。但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古徽州,惜地如金的年代,每逢大事都是在祠堂里进行,几十张八仙桌摆在祠堂里,大家共同吃着饭唱着歌划着拳,该是一种多么震撼的场景?
而这样的场景,归根结底,产生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诞生在神秘的北纬30°线上的徽州,所产生的一种神秘的文化。
生长在这样一个美好而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我觉得很幸福。
关于徽州文化,我还想说,她太博大精深了,我只能、也仅仅是只能掀开这一点点面纱。如果大家对徽州感兴趣,可以亲自到徽州来感觉她,来亲近她,而不是像明代戏剧学家汤显祖那样发出感叹: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