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地技术和模式之二:建设多层标准厂房
主要做法是:一是服装加工企业通过工业生产立体布局,建设多层工业厂房,节约集约用地。二是养殖产业通过立体养殖、不同用地类型集中布置,节约集约用地,发挥生产要素集聚的规模效应。三是开发区通过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工业厂房和统筹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整体提升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01
服装加工企业高层厂房
摘要:该项目将服装加工的生产流程从传统的平面布局,转变为立体布局,通过建设多层工业厂房,实现了节约集约用地。
(二)主要做法
1.高标准设计,建设高层工业厂房。综合大楼第1层到第9层全部为车间。1层为裁剪车间,24台铺布机将布匹自动码齐;与铺布机对应的是十二台自动排版裁剪机,每台每小时可以裁剪两千件小衣服。2层到3层为辅料库。4层到8层为成衣车间,约4000名员工在这里缝制童装。9层为设计部、产品展厅和超级工厂店,实现了与生产、仓储无缝对接。
2.综合性强,多功能立体布局。地下1层为停车场,1层到9层为生产车间,10层到12层为商务办公和行政服务区域,汇集了停车、生产加工、原材料存贮、设计、排版、产品展销、会议、办公等功能。
3.贯彻“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综合大楼内有1楼直达4楼的扶梯,各楼层均以扶梯联通,方便员工上下班;有高达37米的植物绿墙,作为室内景观,有利于上下楼层之间空气流通及空气质量改善;4层到8层设置水池中庭,形成一个采光通风的空间,同时作为员工休憩的场所;10楼的屋面屋顶花园、12楼的草地,提高了大楼绿覆率,在减少热岛效应的同时为本地鸟类保留了一片栖息地。
(三)节地效果
该项目占地近40亩,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其中厂房建设面积24万平方米)。如果按照普通工业厂房建设,将占地近400亩,项目节地近90%。
(四)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型服装加工制造类项目。
02
肉食养殖产业立体养殖
摘要:该项目一是响应国家鼓励建设多层养殖设施的政策,改变了传统平铺养殖模式,采用了立体养殖模式,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二是科学布局上下游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局设施农用地、工业用地、商服用地,发挥了生产要素集聚的规模效益,提高了整体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节地效果:与传统的平铺养殖模式相比,该项目采用楼房立体养殖模式,节地约47%。配套设施中,智能供料中心节地84%,现代化屠宰场节地68%,环保区域节地90%。
(一)项目概况
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该公司在内乡县建造了聚落式“生猪肉食产业综合体”,集生猪养殖及配套有机肥、无害化、水处理、饲料加工设施农用地,屠宰厂、肉食品加工建设用地于一体。
项目规划用地3000余亩,规划用途分为设施农用地(养殖用地)、工业用地(食品加工)、商服用地(办公及商业区)。其中,设施农用地2739亩,工业用地232亩,商业用地48亩。
项目建设了楼房猪舍21栋,年出栏210万头规模;智能供料区1个,年产72万吨;有机肥厂1个,年产5.04万吨;污水处理厂1个,年处理能力273万立方米;无害化处理厂1个;项目设计每天调入原粮2400吨,调出生猪8000头,带动了物流运输、食品加工等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
(二)主要做法
项目囊括了21栋楼房式全空气过滤“三防智能猪舍”(防病、防臭、防猪瘟),年产72万吨饲料加工线,年屠宰生猪210万头肉食品加工生产线,无害化、配电房、净水加工车间等配套设施。肉食综合体上下游产业密切互联高度集中,从原粮种植-饲料加工-生猪养殖-环保治理-屠宰分割-食品加工,实现肉食生产全程“可知、可控、可追溯”。
项目采用了先进技术工艺,配套附属设施节地明显。一是智能供料中心,实现了饲料加工和饲喂一体化,减少了占地。二是屠宰肉食加工,现代化屠宰场,减少了占地。三是环保区域,包含无害化、污水处理区域,综合体环保区域采用公司最新工艺,减少了占地。
(三)配套政策
2019年9月,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关于保障生猪养殖用地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电发〔2019〕39号),规定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
(四)节地效果
传统的平铺养殖模式,每出栏10万头生猪需要占用土地约250亩,采用楼房立体养殖模式,10万全线养殖场占用土地仅需55亩。该项目养殖区域占地800余亩。同等出栏量级的平铺猪舍需占地5250亩,节约占地面积约47%。
配套设施节地效果:智能供料中心占地26亩,实现饲料加工和饲喂一体化,较传统饲料厂节约土地84%;现代化屠宰场占地约64亩,进行屠宰肉食加工,较传统屠宰场节约土地68%;环保区域占地95亩,采用公司最新工艺,较传统环保区域节约土地90%。
(五)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猪养殖项目。
03
开发区建设多层标准厂房
安化经开区多层标准厂房
摘要:该开发区通过给予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由建设低层厂房,转变为建设高层框架厂房,并统筹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推进土地资源利用立体化;推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灵活供地方式,提供与企业生命周期相匹配的灵活供地方案,减少土地闲置低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节地效果:经开区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统筹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新建多层厂房容积率不低于1.6,截至2020年底,已建成标准厂房46.69万平方米,已使用面积41.23万平方米,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整体提升。
(一)项目概况
安化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安化经开区”)位于湖南省安化县,2006年确立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94.12公顷。为解决黑茶加工、中医药等产业快速发展用地需求,安化经开区加大规划引导力度,根据园区规划和设计,积极推进多层框架标准厂房建设,建设三层以上多层厂房建筑面积46.69万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
安化经开区打破常规,引导生产企业上楼,通过多层钢架建筑结构设计,引导企业由建设低层钢结构厂房向多层框架厂房转变,节约了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由园区主导建设的标准厂房,全部按照三层或四层来建设,中小企业搬进设备便可实现生产经营,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提高了企业生产性资本投入,提高了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安化经开区积极推行弹性年期供应制度,目前园区已弹性出让工业用地14万平方米,通过“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供应方式,通过提供与企业生命周期相匹配的灵活土地出让年期,降低了土地闲置低效和企业用地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三)配套政策
安化县自2013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安化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安化县经济开发区鼓励投资工业项目若干规定>的通知》《安化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安化县经济开发区集约节约用地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等,推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灵活供地,提供灵活供地方案;明确工业项目的建筑容积率一般不得低于1.2,对符合投资强度、建筑密度等控制指标的工业项目,规划容积率大于1.2的按1.2的容积率核定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四)节地成效
以往入园项目普遍采用单独供地模式,容积率普遍在0.8左右,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经开区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统筹建设多层标准厂房,通过提高容积率向空间要效益,园区所有新建多层厂房容积率不低于1.6,截至2020年底,已建成标准厂房46.69万平方米,已使用面积41.23万平方米。截止2020年底,园区内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达到2336.73万元/公顷,产出强度达到3534.18万元/公顷,大大提高了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五)适用范围
适用于开发区推进土地资源利用由平面开发走向立体整合,整体提高开发区用地效益。
(来源:自然资源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第三批)》)
相关链接
欢迎加入自然微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