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娘子军”的脱贫战

李彬 当代陕西 2022-01-09

在不少地方追求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数字上覆盖时,平利县的非公和社会组织已带着贫困户在脱贫路上一路狂奔。

△平利县网商指数位居全省第一,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高翔 摄

这几天,平利县女子创业协会党支部书记万琴棋的电话比平日里响的更频些,广佛镇松河村的何家宽打来让帮忙卖鸡,白果坪村杨光飞想要卖猪……

这些都是万琴棋的公司,平利县乡源农产品工贸有限公司帮扶的贫困户。万琴棋耐心的在朋友圈编辑着每位贫困户的“供货清单”,还嘱咐公司的员工去贫困户家里拍照,放到公司 “思乡味”的公众平台上去代卖。

“再忙也不能忘了本,平利的小康全家福,父老乡亲一个不能少,我们有一份光发一份光,有一份热发一份热。”万琴棋说。这些老乡一年的收成,往往不出两天就能在万琴棋这里迅速变现。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曾经是基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的真实写照。但在平利这场“没有局外人”的脱贫攻坚战里,绝不允许有“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的状况发生。因为党建助脱贫的“红色齿轮”,一头拧紧的是社会各方力量,一头扛起的是困难群众的生活希望。

近年来,3万外出打工的平利女人,有4千多选择返乡创业或就业,办起各类经济实体849家,成为推动平利县域经济快速发展重要力量。

2016年8月5日,撑起平利“半边天”的女创业者们,自发成立女子创业协会。因为大多数会员从事农林产业,协会被挂靠到县农林科技局。

从此,平利寒门学子的家里,慰问贫困户的崎岖山路上,产业示范基地的田间地头……总会出现这支“红色娘子军”的身影。

时任平利县农林科技局副局长的徐明意识到,潜藏在这支“娘子军”中巨大的扶贫资源和能量,并没有被深入地挖掘出来。“要想让协会形成长久的攻坚力量,必须成立党支部,像吸铁石一样把会员单位紧紧凝聚在一起。”

△群众在社区工厂加工产品 沈奕君 摄

2016年11月,女子创业协会党支部正式成立,县委领导亲自为她们协调了党员活动场所,选派了专门的党建指导员。就连协会党员活动室里的一字一图,一桌一椅,都被细细把过关。

协会党支部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趟出了“党支部、协会、贫困户”相加的扶贫模式,通过结对帮扶、产业带动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找到长期稳定的致富路子,带动1000余名贫困妇女发展茶叶、生猪等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平利古有女娲补天,今有巾帼扶贫。”女子创业协会党员活动室墙上,每个会员单位的帮扶目标和实际帮扶数都被标记的清清楚楚。随便翻开一家企业的工作记录,都能看到扶贫工作的安排。

在支部的带领下,这些平日里在商海里苦拼的女老板们,个个心中都有了一本“扶贫经”。在她们看来,扶贫就是把贫困户捆绑在产业链上,让群众有事干,有钱挣。

“送钱送物可帮一时,但帮不了长远。让他们有事干,比只给钱更有意义。”平利女子创业协会副会长田珍认为,“企业扶贫不能简单的施舍,而是要把扶贫当自家产业做,把贫困户当自家员工看待,这样才会走得远,做得扎实。”

家住长安镇梁桥村的杨兴权,多年来仅靠家里的几亩地艰难度日,遇上风调雨顺,勉强能填饱肚子,但凡有点自然灾害,日子就恓惶了。

田珍在扶贫项目需求库看到他的情况,入户去跟他谈产业规划,流转他的土地,又把他培训成田珍茶业的长期工人。

如今杨兴权既有土地流转租金,又有稳定工资收入,家里盖起了两层小洋房。老几辈没存过一分钱的杨家,现在也能吃到信用社的利息了。

“过去大伙儿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赚钱机会,比的是个人财富,现在话题都是怎么帮助贫困户脱贫,比的是社会贡献。”女子创业协会党支部书记万琴棋还和会员们约定,“不彻底脱贫,决不下擂台”。

176家会员单位相互较着劲儿干,几年下来,女子创业协会共创建省级农业园区5个、市级28个、县级72个,79个贫困村实现了市场主体全覆盖。

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订单种养、以购代捐、配股分红等方式,累计带动2758户8401人贫困户,每人年均增收1500元。2018年,平利“巾帼扶贫”成为全省典范。

女子创业协会的扶贫能量,也不断感染着其他协会和社会力量,平利形成了争先恐后抓扶贫的浓厚氛围。

“在政治上高看一眼、厚待三分,也是我们对参与扶贫的社会组织的一种鼓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珣介绍道,平利县在各类社会组织中推选“两代一委”52名,选举县工商联副主席7名,社会组织共有45名会员获得省、市、县表彰奖励。

编辑:刘芯靓

编审:高伟

来源:《当代陕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