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世界以稳妥的安顿

张敏娜 当代陕西 2022-01-09

一部用心完成的书,只要带着问题用心读,总会受到新启发。

《<论语>智慧与现代文明》,这散发着经典馨香的帧帧书页与声声言传,必将化作叶叶摆渡船,为一个个开卷人、听讲者点亮心灯、开慧启智,直至送往光明通达的心灵彼岸。


国人有无信仰?

回答中国人有没有信仰,除非说得清楚:到底信仰什么?这本书把《论语》作为“智慧”的富矿纵深开挖,富产了以为人、为学、为政为经,以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为纬的立体化智慧成果,从人生智慧的角度叩击《论语》这座黄钟大吕,就像转动了思想的钥匙,逐渐逼近“国人信仰”的事实:雅斯贝尔斯在《哲学与信仰》一书中视哲学为“源于自身的信仰”,而“哲学”的本意就是“爱智慧”。

从远古走来的中国人,既未被神格化,走向原始信仰、宗教信仰的神本主义,也未被庸俗化,走入物质崇拜的资本主义,而是顽强坚守“人与天地参”的人本主义,把人生信仰的探求集中指向天地大义、为人之伦的智慧与真理:中国人信理——把不可更改的自然法则叫命理、把公平公正叫合理、方法论讲究以理服人、调节人我关系在乎通情达理、修持内心求个心安理得、以冲突方式解决争端也是据理力争,将一切有悖人伦天良的行为斥为伤天害理。

我们这个民族就是在天理昭昭的希望与天理难容的抗争中极具生命力地走到今天,这种信奉已流进血液、烙入基因,与生命融为一体。

这本书施人以信仰的哲思,只缘著者对《论语》智慧及儒家文化的精细深耕,已化作字里行间的坚定与笃信,“自古至今,人性是相通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并由为政的智慧反推为人的智慧,一“理”以贯之,凸显了国人的人本主义信仰。

经典有何价值?

这本书极具对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怀,这种瞩目问题、满足需求、治愈伤痛的襟腑,与儒家济世本怀合二为一,呈现出《论语》不言自明的现实价值:纾解思想困顿、直面现实苦厄、补给精神能量、滋养心灵成长,给内在世界以稳妥的安顿与支撑。

这种关怀一方面体现在把《论语》关于世俗生活的微言至理与现代文明的现实困惑与诉求紧密结合,从个体的为人、为学、为政修养到社会文化、教育、商业的发展,从日常生活的治学、处世、交友点滴到几千年因循的孝悌、诚信、养生传承,全方位挖掘了儒家经典对现实生活的精神支撑潜能。

另一方面,更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反思审视当今国学传播从主体到内容以至形式的种种乱象,并结合著者多年在高校、社会以及海内外网络慕课课堂开设“《论语》的智慧”讲座中积累的海量“临床”“处方”经验,给出诊治方案,从而完成这本直面世风、直抵人心、“力图拆除著作与教材、研究与普及、学界与大众、理论与应用之间藩篱与隔阂”的经典解读著作,使更多人走近经典并领略其现实指导意义。

如果说《论语》这部经典充满了理想信仰之光,那么这本书则是让阳光照进现实的窗。

经典何以亲近?

将经典解读得严谨又可亲,并非易事。

这本书所做的经典大众化、普及化、平民化尝试,就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古及今,不断变换描述经典的角度:前两章从《论语》其书与孔子其人入场,还原了孔子的血肉,也就复苏了《论语》的灵魂,那些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就这样活了起来,有温度、有气息、有色彩,可亲近,易领悟;在这番寒暄热场的熟络氛围中,读者便像挽着自己白须飘飘亲切诙谐的祖辈那样,跟随孔子以及他那群活泼泼的“二三子”,喜悦虔敬地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论语》深处,于随后三章深刻体会为人、为学、为政智慧以及修己、处世、交友通则。

然而钻得进历史,还要回得到当下,所以第六章将镜头拉回当代,从社会核心价值观塑造、优秀传统文化创生性阐发、治国理政思想的创造性挖掘,以及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调整、文化教育发展、企业文化创制等现实需求出发,归复于《论语》文本,告慰先贤,寻求启迪。

最后两章名为“漫谈”,实则把看似刻板的《论语》条则与鲜活的现实生活搅拌浇注成毫无违和的整体,或究或证、亦庄亦趣、有彰有挞、时省时警、且呼且鼓,“如水银泻地,无孔而不入”。

将这些不同角度“推拉摇移”的切换镜头有序集成,或许就是一出“盲人摸象”从“四不像”到“几近真象”的正反合,应了《道德经》从“大象无形”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的近道体验。


推荐阅读

亲民之官 以廉为基

本平叔——脱贫攻坚乡村行走6


编辑:窦娣

编审:王美景

来源:《当代陕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