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民的地里该种啥——宜川脱贫产业这样选

记者:王 雅 当代陕西 2022-01-08

只有越过意识和思路的丘陵沟壑,因地制宜,看得清市场走势,看得见自身优势,才能实现眼界、思维、产业的全面脱贫。



处在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中的宜川县,12万的总人口里,有三分之二是农业人口。在这样一个贫困发生率达14.3%的农业大县,脱贫攻坚更是难上加难。

数据显示,宜川县47个贫困村将在2019年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58%,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83元。


“害”上“红眼病”


4月12日,从早上开始的小雨依然没有停歇的意思。丹州街道办王湾村村民宋双平和妻子一边在大棚里劳作,一边看着外面的雨,十分欣喜。

“旱啊,很久没下过雨了。”宋双平说。地处河谷,日照短、通风差、气温低,王湾人只能靠种玉米艰难维生,每年的收成要看老天爷的“脸色”。

村民们好像也过惯了穷日子,无论干什么大家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拉着不走,打着倒退”。

“让老百姓‘害(得)红眼病’比啥都有用。”村党支部书记张清明说。

2013年,张清明率先在自家弓棚里种起了甜瓜,根据从书上自学来的知识和摸索出的经验,两个棚的瓜卖了8万元。看到这样的收益,村民的热情高涨,却没有足够的资金建棚。

张清明跟驻村工作队商量后,向丹州街道办申请30个弓棚的项目资金,一个棚补贴1万元,剩下的需要村民自己出,“一毛不出,大家肯定不会珍惜,多少得出一点”。

消息传到村里,村民又不干了。

张清明只好先从自家兄弟下手,“你把果树挖了,咱们弄棚”。眼看村支部书记的兄弟也开始建棚,有些村民开始动心了。

“咱村还有指标没?”看到村民主动上门,张清明心里乐开了花,嘴上却严肃地说:“那可得再给你申请。”

2015年,30个弓棚让王湾村民第一次尝到收获的甜头。

张清明没有就此停下脚步,他在自己的地里,继续试种各种各样的水果。为此,他停下了自己收入颇丰的石子厂,放弃了10多年的蜜蜂养殖。

树莓、蓝莓、无花果、鸡心果……这些村民听都没听过的水果品种,就在张清明的地里渐渐长大,“物以稀为贵,小众品种更能赚钱,总有几个能成功”。20多个品种,意味着每一种都难以规模销售,张清明毫不在乎,也不怕失败,他只想找出适应这片土壤的“最优解”。

2017年4月,王湾村通过土地整合、争取项目支持、推广设施农业等,又建成110个占地150亩的大棚。

大规模的种植大棚,需要提高管理技术。2018年6月,张清明听说有的甜瓜坐不住果,急忙跑到宋建成的大棚里,一看就发了火:“你是不长眼还是不长口,我种了多少次你不看,还不会问?”

说罢,拿起喷壶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花开以后,点花素要喷在果实上,而不是花上,今天坐不住果,明天就晚了。”

此时,随着全县各地都开始发展大棚种植,王湾村将面临失去竞争力的危机。“产业转型要和旅游带动融合起来,才能实现短期增收和长期致富”。

2018年6月,包含花卉观光园、水上乐园、特色农家乐的景区“月亮湾”开始动工。

现在,每到节假日,来王湾村的游客络绎不绝,“车都能停到3公里外”,宋双平说。他们一家人也搬进了新房,每年收入超过3万元。


逃离“罗圈腿”


昝家山是壶口镇有名的贫困村,全村304户927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73户218人,在没有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前,村民们守着壶口瀑布景区这个“金饭碗”,却常常外出打工赚钱。

“种地靠的是老天,吆着毛驴下沟滩;吃的全是含氟水,牙黑还是罗圈腿。”恶劣的生存环境,尤其是水源问题,已经威胁到村民的身体健康,很多人不到40岁就成了罗圈腿。

2009年,借着移民搬迁的东风,昝家山开始盘算“挪出穷窝”。经过几次选址,位置始终没有确定下来。“我不能让大家从一个穷窝挪到另一个穷窝,得找一个有发展前景的地方。”村党支部书记兰天刚认为,搬迁不能只改变居住环境,还要能真正改变村民的生活。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就要使设施改善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村民的新家最终落脚在距离壶口瀑布景区不远的川道位置,也是前往景区的必经之地。

2014年,昝家山71户村民搬到新村,住进了二层小楼房,并依托壶口瀑布景区,开始发展旅游服务业。

今年4月17日,距离五一小长假还有半个月,来壶口瀑布景区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村民兰清臣已经忙着准备迎接全国各地的游客。

自从5年前搬到新村,兰清臣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他对搞旅游是有所顾虑的,直到打工回来看到大家的农家乐、民宿越来越红火,也连忙打造起自家的“清臣农家院”。

兰清臣东拼西凑拿出15万元搞装修。12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房,改造成5间客房,里面洗手间、空调、无线网一应俱全。

自从做起民宿,兰清臣一年下来轻轻松松收入2.5万元,“不过,咱的服务要跟上,一个牙刷都不能差”。

为了进一步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宜川县还为部分搬迁户提供公益性岗位,并组织群众参加“春风行动”、贫困劳动力公益专岗现场招聘会等解决就业问题。

刘麦祥就是昝家山村的环卫公益岗工人,每月工资600元,加上自家经营的民宿,一年收入能达到3万元。

虽然装修民宿还有5万多元欠款没有还清,但刘麦祥并不担心:“当时拿出十几万确实有压力,不过民宿收入是稳定的,还这些账不成问题”

如今,昝家山移民新村有12户农家乐,32户家庭旅舍,能一次性服务近700名游客。

但随着越来越多村民发展旅游业,缺乏专业运营管理的弊端渐渐凸显出来。村民开始出门拉生意,并相互砸价,有位置优势、会吆喝的经营户,在旅游淡季都有客源。

原来一直在外打工的村民兰二强,看中昝家山的潜力,2016年回村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曾经在酒店的工作经历,为他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基础,积累下的客源使自家7间客房远远不够用。

兰二强便开始把游客分给其他民宿经营户。一边联系外地的旅游公司提供客源,一边组织村民安排游客入住,没有恶性竞争,住宿的游客平均分配,保障了每家每户都能有稳定的收入。

今年,跟兰二强合作的村民已经达到了20户。“要让外面的旅游公司跟我们长期合作,干净是第一。”曾有经营户并不在意环境卫生,遭到游客投诉。兰二强多次给村民“上课”,但效果并不明显。

“其实政府的培训已经很多了,但针对客房服务的专项学习还是不够。”兰二强说,他计划今年组织村民外出学习,真正提高服务水平。

兰天刚也认识到,现在单打独斗小打小闹的局面不马上破解,很有可能砸掉手里的“金饭碗”。今年3月,村里邀请了专业公司来做策划。“原来缺乏管理和运营,留不住游客,人家参观完就走了。”兰天刚说,目前跟村民和公司的合作还在进一步规划,但公司化管理是必然之路。



回到“老本行”


对处在河谷地带,日照、通风不利的地方,宜川人称之为“小气候”。

受“小气候”影响,英旺镇啊道村曾经尝试过种植油葵、油牡丹、香紫等,但效果都不明显。2018年,啊道村重新拾回“老本行”——种玉米。

这一次,啊道村将目光对准了深加工,通过延长玉米产业链来破解气候困局。

2018年6月,啊道村投资10万多元,成立宜川县啊道振兴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办了营业执照,买回了加工机器,开始发展玉米深加工,主要产品是玉米面粉、玉米仁等。

内部设施准备完善,外部条件却还不成熟,啊道村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电力问题。

开动力电的3000多元,还是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主任杨桃林共同垫的钱。经过申请,2018年10月,动力电终于进了村。

今年1月,含有“振兴”商标字样的试用产品出现在村民面前。“现在生产用的玉米,基本都是收购来的,村里玉米的品质还有待提升,我们不能还没干就把招牌砸了。”村委会主任也是合作社负责人的杨桃林,十分坦诚。

原来种植的玉米,产量高,却只能作为饲料。为了改良品种,啊道村开始进行市场调研,跑遍了黄龙、洛川等周边县,只为寻找口感好、质量高的玉米种子。与此同时,啊道村也准备了一块最好的连片地作为新品种的试验田。

最终买回的10大袋种子,能种植200亩玉米,亩产量将达到1500多斤。“这个玉米种子,生长周期长、颗粒也好。”杨桃林说从黄龙县买回的新品种,虽然一袋比市场价贵了10多元,但村民都很支持这一次尝试。

过去种植玉米,村民年收入超不过千元。改良后的玉米,再经过深加工赋予的附加值,每斤价格能涨近0.4元。如果今年200亩实验田成功,啊道村将大规模进行推广。

地处309国道沿线的啊道村,交通便利,基础相对较好,村民依靠大棚种植,并发展旅游采摘,2016年全村脱贫,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也开始吸引村民返乡创业。

2018年2月,村党支部书记刘金龙和驻村工作队一起给在外经商20多年的张忠林做思想工作,希望他回乡创业,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看到村里如此支持自己,张忠林决定回乡搞旅游,“计划投资60万元,打造一个有荷花池能垂钓、有园子能采摘、有食堂能吃饭的农家乐”。

流转15亩土地后,张忠林马上开工建设,但通往荷花池的路因为下雨泥泞难行,耽误了不少工期。英旺镇政府和村上帮助协调,马上硬化了这短短一截路并装上了路灯。

张忠林十分感动,“啊道人回村肯定没错,政策好帮助大,我自己能力有限,跟大家一起干才能致富。”如今在他园子里打工的人,都是这里的村民。今年5月,张忠林的农家乐即将开园,他计划让村里的贫困户来这里打工增收。

推荐阅读

贾平凹:从秦岭到秦岭

《当代陕西》报道中国|不老的豫剧


编辑:窦娣

编审:王美景

来源:《当代陕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