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记者:秦凯风 当代陕西 2022-01-08

  豫剧与秦腔,比邻而居,各有风情。


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在演出

三秦大地在西,广袤中原在东,比邻而居。有一匹叫《火焰驹》的“马”从陕西渭南跑到了豫西山野间。

入乡随俗。这匹马被河南豫剧人圈养、调教,成为豫剧大师常香玉的代表剧目之一,还有了一个新名字《大祭桩》。

作为近邻,豫剧和秦腔关系紧密。豫剧属于梆子声腔系统,秦腔被誉为中国梆子腔的鼻祖。甚至有学者认为豫剧本是东路秦腔,跑到开封落了户。

谁更有观众缘?豫剧赢在接地气


豫剧堪称当今中国最大的地方戏,秦腔被称“百戏之祖”。

全国戏曲普遍不太景气的情况下,豫剧剧目生产、流行程度、经济效益、剧团和观众数量等方面,优势明显,“叫好叫座”,且在多个省市常演不衰,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秦腔也不“沉默”,甚至更前瞻。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振兴秦腔”的口号就喊了出来,“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也成为其他地方戏没有的一个特殊存在。

看戏的农村观众,大部分是老年人

秦腔流行于西北五省,自乐班随处可见,城墙边上、农村地头,喜爱秦腔的戏迷坐到一起,拿起话筒跟着伴奏就唱起来。豫剧盛行于河南及其周边省市,是河南的“流行歌曲”。大多数民营剧团从业者介于专业和戏迷之间,他们穿上戏服就能登上舞台表演。

和秦腔相比,豫剧流传地域更广,与其人口众多有关系。河南人多、流动性强,对于外乡的河南人,豫剧是乡音,成为他们和家乡联系的精神纽带。

秦腔也曾有过全国流播的盛况。明代,秦腔曾作为李自成起义军的军乐,传播到各地。今天仍存在的山陕会馆和西秦会馆中的戏楼,就是秦腔随着陕商流播全国的例证。

但地方戏曲,是当地地理人情及生活形态的凝练,仍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

贾平凹曾有散文《秦腔》,“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吼”秦腔,也是人们对秦腔的第一印象,外人甚至有“秦腔只能吼”的刻板印象。

豫剧则被认为更接地气。以中原官话为基调的豫剧,大部分人能听得懂,且有被全国传唱的《花木兰》名段在前,“让人容易亲近”。

相比豫剧,秦腔悲苦戏更多。比如唱“杨家将”,秦腔多唱《金沙滩》,叹杨继业兵败身死;豫剧多唱《穆桂英挂帅》,赞穆桂英得胜还朝。这些特征,也决定了豫剧比秦腔多了不少“外乡”戏迷。

一个剧种的兴衰,除了观众认同与否,还要看其从业人员的多寡。

据《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报告》,当前陕西演秦腔的团体有180个。而全国演豫剧的团体有2000多个,从业者达10万之众。

河南的农业和人口给豫剧提供了大市场。“在河南,不管多大的腕儿,都要下乡给老百姓唱戏。”《梨园春》金奖擂主孙祥雨的定位很实在:靠着老百姓吃饭。

地方戏曲,民间滋养才是生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不止一位艺术家提到,如今的一些演员和作品,远离了人民,更多地选择了庙堂,不接地气导致无法“出人出戏”。

同为地方戏,秦腔和豫剧都面临着传承的挑战。

秦腔后继乏人。据不完全调查,多个陕西市县剧团年轻演员短缺,以咸阳和宝鸡的县剧团为例,演员平均年龄多在45岁以上。即使在唱上没有压力,但能继承秦腔绝活的却少之又少。

豫剧也正思考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虽然年轻的从业者比秦腔多一些,但豫剧的主要演出市场是在农村,从多个豫剧演出现场来看,头顶白发的观众占了九成以上。

从目前演出现状看,秦腔和豫剧在城市的观众比农村少了很多,如何吸引观众尤其是年轻人走进剧场?

河南著名戏曲教育家陈安福认为,可以学习台湾豫剧团的做法:就如拍电视剧电影,把一个新戏从头宣传到尾,在排练期间就开始发布主创人员定妆照,直到新戏首演,微博微信随时跟踪宣传,提前在网络上发布首演信息、售票。

豫剧“大张旗鼓”,秦腔不甘示弱


2018年,一部3D全景声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在日本冲绳国际电影节上斩获“最受欢迎的海外影片”奖,“3D+戏曲”的组合被不少人津津乐道。

戏曲电影,始于京剧的《定军山》。从此后,中国戏曲和电影的联姻,一发不可收拾。

1956年,常香玉代表作《花木兰》作为豫剧第一部电影面世。1960年,秦腔第一部电影《三滴血》上映。陕西戏《梁秋燕》与河南戏《朝阳沟》的故事,就从电影开始。

《梁秋燕》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招牌”之一。曾有“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口碑。河南省豫剧三团的《朝阳沟》则名气更大,传遍了全国各地。

 “《朝阳沟》的火,和能拍成电影有很大关系。《梁秋燕》如果当时拍了电影,影响力肯定比现在大,对陕西戏曲的传播也有利。”在《梁秋燕》中扮演梁老大的吴德,提起来还是很遗憾,直言戏曲电影的传播中,豫剧占尽了先机。

2019年4月,开播40周年的《秦之声》重新铺开大网,除了带着秦腔名家马友仙、雷开元、侯红琴等启动巡演,戏迷大赛也在筹划。河南卫视《梨园春》的招牌“戏迷擂台赛”海选已经开始,还赋予每季节目新的主题,为了更生动,吸引人。

两台电视栏目在本地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很多的观众。

曾经的《秦之声》“戏迷大叫板”“秦腔陕甘戏迷争霸赛”是不少秦腔人和秦腔戏迷的珍贵回忆。但爱之深、盼之切。不少观众对如今的《秦之声》开始失望。

“观众流失,节目设置太老套、不够创新。”在最近《秦之声》四十年的征文中,一位资深戏迷在微信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另一个资深戏迷坦言,虽然《秦之声》在卫视上星播出,但身边有很多粉丝却已经“叛逃”到了陕西公共频道的《大秦腔》。

《梨园春》借助豫剧艺术家的名人效应,还请了不少其他剧种、其他领域的名人,传播豫剧。如黄梅戏的吴琼、越剧的何赛飞,郭德纲、潘长江、凯丽……这些跨界大咖自带流量,传播效果放大了。

就如《梨园春》总制片人庞晓戈所说,豫剧给了《梨园春》养分,《梨园春》则把豫剧推向了全国,成为了地方戏曲最美的风景之一。

不像河南戏集中拳头打造一个戏曲品牌栏目,陕西与戏曲相关的栏目不断增多,《大秦腔》《国风·秦韵》等,这些栏目分流且扩大着爱秦腔的戏迷,但并没有突破陕西地界,扩大秦腔的影响。

不过,《秦之声》的大赛也让苏明明、边超权、商芳会等业余的戏迷走上了舞台,开始有了邀约演出。如今的商芳会每天还给快手上的60万粉丝直播。

《梨园春》则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小朋友走上了戏曲道路,戏校有生源,市县剧团有年轻一代加入。

但互联网时代,传统戏曲电影和电视栏目都面临着挑战,相较于《萧何月下追韩信》,豫剧和秦腔的电影并无大的创新。

“豫剧电影很多,一些经典电影确实推动着豫剧的传播传承,但却太泛滥,不够精品。”《梨园春》导演李帆认为,仅仅复制了舞台剧情到大荧幕上,并不能吸引到更多观众。可也不能否认,优秀的艺术家可以通过影像方式把整本大戏传承下来。

豫剧还有一批有作为的艺术家,在为豫剧走出去奔波。过去有樊粹庭、常香玉、马金凤,如今有李树建、贾文龙、小香玉、王红丽、金不换等,他们用全国的眼光和格局发展豫剧。

秦腔《西京故事》高校巡演

秦腔也不甘示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一批优秀剧目如《大树西迁》《西京故事》不断在高校巡演,易俗社经典名剧《三滴血》在北京上演百年专场,李梅三摘白玉兰奖,秦腔剧目和秦腔表演艺术家在全国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身份体制,不能成为“困境”借口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复排的《梁秋燕》

不少秦腔业内人士认为,秦腔走入困境的重要原因,是身份体制。

文化体制改革后,就陕西而言,除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尚保留的事业单位性质,西安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五一剧团合并为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几乎所有的县、市级剧团,都完成了改制转企。

转制过程产生了一些遗留问题。如人员的裁撤让一部分年富力强、处于鼎盛时期的中年演职人员过早地离开了舞台,缺乏了优秀演员支撑的秦腔表演团体,走向市场步履维艰。

这些演职人员在改革之前从未因市场问题发过愁,走向市场之后很难适应和接受,以至于改制近十年,面对市场依然无措、无力。

“养人还是养事业”,是另一个焦点。周至县剧团负责人表示,文化需要支持资助,不是一定要把人养起来,可以给戏曲事业多些资助,包括人力和资金。

据调查,陕西各地市县剧团有一半以上处于半瘫痪状态,剧目演出质量、人员收入没有保障。尽管也会有一些大投资、大制作剧目,但主演多为外请大腕儿,获得某个奖项后便束之高阁了。这种剧目不仅加剧了剧团的资金困难,对剧目的流传也无帮助。

曾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团长张晓斌透露,他曾被邀请为陕西某地所排的戏评审,当地申请到一笔数额不小的艺术基金之后,凑合排了一部戏,等过了评审,就再也没有见过该戏上演。

河南的省市级院团大部分保留了事业编制,但为此被秦腔羡慕的豫剧,其实也有另一番苦恼。

河南某市剧团负责人坦言,因为并没有生存危机,很多体制内的剧团人员仅仅满足于政府的惠民演出,排斥商演。因为商演普遍在偏远的地方,费时费力。一些有潜力的年轻人,甚至愿意去民营剧团多演上几场戏,锻炼自己。

已经改制的洛阳豫剧院,没有被身份禁锢,充分利用马金凤的名人效应招新人、推新剧,如《北魏孝文帝》,并未陷入生存困境。

民营剧团的生存状态,秦腔和豫剧没什么大差别。大部分生存比较艰难,且无资金排新戏。如《当代陕西》报道过的西安春蕾秦剧团,即使每年能演300多场戏,收入依然无法支撑新戏创作。

豫剧的2000多个民营剧团,同样面临着排戏困难、缺少资助的问题,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正在呼吁政府部门为民营剧团提供一批免费的剧本,并提供省豫剧院的戏让民营剧团免费移植。像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建团25年排了26部戏的情况极为罕见。

豫剧民营剧团不乏年轻人。“老百姓爱看的是‘新人新箱新戏’,民营剧团不养老人,道具服装也都要常换常新。”祥雨豫剧院人员平均年龄仅为30岁,韩鹏飞戏曲艺术中心也大部分是90后。

有人愿意听,有人愿意演,这样的戏曲才有生命力。

戏剧生命力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与时俱进反映现实生活,不断地拉近与当代人的距离。戏曲现代戏的出现就是如此。

秦腔传统戏居多,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秦腔现代戏的标杆。反映革命的《血泪仇》《穷人恨》开启了秦腔现代戏的路程,《大树西迁》《迟开的玫瑰》《西京故事》则成为其现代较有代表性的优秀剧目。

河南豫剧现代戏侧重于反映大时代,从《朝阳沟》到《香魂女》《重渡沟》,反映着时代价值观的新戏不断涌现,有观众、有市场。

现代戏的出现和流行,也证明戏曲不只活跃着民间的文化生活,千百年来传播着社会核心价值观,还能够把正统文化进行世俗化演绎,用更接地气的方式传承传播中国文化。

推荐阅读

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

乡村产业怎么选?——二八甲村产业发展记


编辑:窦娣

编审:王美景

来源:《当代陕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