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笔谈:中国体育学科发展若干问题探议(上)

BSU-Journal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3-08-28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2年第02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武汉大学RCCSE权威期刊,是集教学、科研、训练等为一体的体育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


笔谈:中国体育学科发展若干问题探议(上)
主持人语:

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和时代要求。因此,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学科体系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加快构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战略任务的重要部署,亦是体育学科体系调整的战略契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重大突破,促生了一大批交叉学科,2021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新设置“交叉学科”门类,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亦出现了大量的交叉领域,这些交叉领域归属的划分为体育学科体系的调整提出了现实要求,另外,体育学领域内如奥林匹克运动、体育产业等已无法被涵括在教育学门类之下。因此,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抓住学科调整的战略契机与时间契机,深入思考体育学科调整以加快构建体育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与现实价值。
基于以上考虑,北京体育大学学报邀请了部分曾任和现任的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围绕体育学科的若干议题发表见解,以期能进一步推动体育学科发展。
王晓微

1

建议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置“运动科学”一级学科

⋅⋅⋅⋅⋅⋅⋅⋅⋅⋅⋅⋅⋅⋅⋅⋅⋅⋅⋅⋅⋅⋅⋅⋅ 陈佩杰

2

注重四个统筹,加快新时代体育学学科建设

⋅⋅⋅⋅⋅⋅⋅⋅⋅⋅⋅⋅⋅⋅⋅⋅⋅⋅⋅⋅⋅⋅⋅⋅ 吕万刚

3

把握新机遇,助推中国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

⋅⋅⋅⋅⋅⋅⋅⋅⋅⋅⋅⋅⋅⋅⋅⋅⋅⋅⋅⋅⋅⋅⋅⋅ 王家宏

4

艺术学荣升门类对体育学科发展的启示

⋅⋅⋅⋅⋅⋅⋅⋅⋅⋅⋅⋅⋅⋅⋅⋅⋅⋅⋅⋅⋅⋅⋅⋅ 季浏

5

中国体育学科理论建设应更好地服务于体育实践发展需要

⋅⋅⋅⋅⋅⋅⋅⋅⋅⋅⋅⋅⋅⋅⋅⋅⋅⋅⋅⋅⋅⋅⋅⋅ 方千华



建议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置“运动科学”一级学科

体育是人类社会演进中的以身体教育为特征的一种行为,但对于这种行为的认识和推进,需要生命科学和数理科学的支撑。目前,“体育学”作为一级学科归属于教育学门类。从“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看,这样的学科设置是可行的。但从学科发展的实际和趋势看,上述学科设置结构可能会窄化并制约“运动科学”学科的发展与生长空间,不利于我国体育领域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建议在新版《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置“运动科学”一级学科。

第一,从这些年学科建设实践看,运动科学与体育学的学科分野已较清晰。运动科学是以运动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多学科交叉融合并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主要导向的独立学科,而体育学更适宜作为教育学门类下以人文学科为主导方向的学校教育领域学科。

过去十几年间,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均显现出清晰的体育学科“科学化”发展趋势,即体育领域学科从原先侧重学校体育教育和运动技能训练,转变为侧重体育学与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化学、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等学科交叉渗透融合。这一趋势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就我国而言,这一趋势的根本影响是:传统的“体育学”学科设置结构在研究方法、知识谱系、培养体系等方面,难以给予具备自然科学属性的“运动科学”以充分的发展空间。

第二,有利于形成更多回应中国体育发展重大需求的高质量成果。以运动训练学为例,自改革开放后,我国一直在探索中国特色高水平、高效率竞技体育运动训练模式,但实际成效不显著。截至目前,“三从一大”的机械式、简单高负荷训练等弊端未得到充分解决。从近几届奥运会表现看,我国和其他体育强国的差距,主要在科学训练上。在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上,获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大多具有接受外国教练团队系统科学化的训练,乃至长期境外训练的经历。从学科建设情况看,我国的运动训练学长期作为体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方向存在,时至今日仍然使用改革开放初期的教材和研究方法(多为国外研究成果译著)。而事关科学训练核心的运动表现领域,更偏重体育学与生物学、医学和功效学等学科的交叉,难以在现有学科设置结构中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此外,受制于学科设置结构,我国在运动项目装备、运动伤病诊疗、兴奋剂检测等领域,无法推动体育学与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药学等充分结合,长期处于“跟跑”地位。

第三,有利于更新学科知识谱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基于现有学科设置格局,体育学一级学科知识谱系侧重于学校体育教育、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知识和运动训练基础理论。在这样的情况下,竞技体育科技创新、运动促进公共健康、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多维功能被窄化甚至取消。体育发展实际过程中,体育学和物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应用经济学等一级学科交叉融合的空间不足。学科发展空间不足,导致体育学知识谱系长期停留在传统层次,学习体育的学生欠缺医学、营养、数理、产业经济、区域规划等相关知识。同时,体育类高校或者综合类高校的相关院系专业,囿于现有学科设置格局下的考试体系、知识谱系和课程培养体系,难以成规模招收对体育抱有热诚的其他学科专业学生,无法积累形成交叉学科持续发展的动力。更重要的是,上述问题制约我国体医工融合、产教融合的发展水平,影响我国深度开发体育的经济社会功能价值。

第四,有利于我国体育领域一流学科建设迈向世界领先水平。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布局体育学学科提升发展水平。同时,从近年我国体育领域学术成果看,具备向自然科学特色更鲜明的“运动科学”发展的趋势,但距离世界一流水平仍有差距。比如,截至目前,我国“运动科学”领域没有在CellNatureScienceLancet等国际公认的顶尖期刊主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序列中,至今没有运动科学单独学科代码,体育领域学者长期难以在其他领域取得高质量的突破性学术成果。再比如,我国体育领域研究一直仅处于针对具体应用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水平,在基础研究,如分子、基因研究、脑科学等领域,时至今日仍未产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成果。这与我国经济大国、体育大国地位,体育强国建设目标,是不相称的。

面对国际体育领域学术研究范式的根本性转变,面对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工程、云计算、元宇宙等与体育日益紧密地交叉融合,如果坚持传统的学科设置模式,则难以取得根本性突破,更难以达成世界一流体育学科的建设目标。

基于上述分析,从推动中国体育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出发,建议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和国内外实际情况,并借鉴设计学交叉学科设置经验,在交叉学科门类中设立“运动科学”一级学科。



作者简介

陈佩杰

陈佩杰,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体育学院院长。兼任国际兴奋剂检测机构董事会独立董事、美国国家体育科学院国际院士、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JSHS)主编、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运动健康科学领域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等。





注重四个统筹,加快新时代体育学学科建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健康中国、体育强国以及“双一流”和教育强国国家战略为体育学学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时代,体育学应从注重四个统筹入手,乘势而上加快建设。第一,统筹学术性与技术性。从知识纬度看,体育学唯一的“本体性”知识即运动技术知识,运动实践是体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研究对象和最鲜明的外在特征。运动实践强调直接参与和直接经验,其根本目的在于实践本身而非学理性的知识建构。长期以来,体育领域重术轻学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影响了体育学学科观念文化,技术性思维的观念制约了体育学学科发展。学术性是学科的基本特征,学术水平是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体育学作为研究体育现象和规律的专门知识体系,缺失运动实践就等于无源之水,但以独特性为由片面强调技术性价值导向则同样不利于体育学学科发展,尤其面对高水平体育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任务,科技创新成为运动实践的重要支撑。这就要求突破学术性与技术性二元对立的思维观念,既要尊重其作为体育学学科的独特性,又要兼顾其作为学科的学术性和科学性的共性要求,强化学术研究与运动实践的深入结合,注重运用生物学、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以及人工智能、脑科学、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研究解决运动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提升体育学学科的学术性和科学性。第二,统筹理论性与应用性。按照英国学者托尼·比彻的学科分析框架,体育学属于典型的应用性学科,遵循应用需求驱动而非物理学等纯学科理论导向为主的知识体系建构路线。体育实践是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体育学要积极响应国家体育发展战略需求,增强问题意识,强化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为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在回应发展需求中不断推动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学科水平的提升。为避免单一应用逻辑导致学科缓慢而无规则生长的现象,体育学学科应同时坚持理论发展,着力为应用研究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概念、框架、思路和方法。目前体育学学科属性、范畴、分类体系尚缺乏共识,基本理论研究的深度不够,研究方法创新不足,体育学学科发展水平尚不能满足体育实践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体育学坚持理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把理论突破与实践创新作为学科建设的双重使命,增强理论自觉,源于实践又努力高于实践,不断提升学科理论水平,规范概念话语体系,创新研究方法,更好发挥对体育实践的引领力和前瞻性。第三,统筹本体性与交叉性。从迈克尔·吉本斯提出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看,当前学科知识生产正在由基于单一学科学者个人学术兴趣的传统模式向基于应用和社会需求的跨学科模式转变。在现代学科综合化、多样化的趋势下,单一学科知识存在解释力不足的问题,学科交叉成为必然趋势。从学科属性看,综合性和交叉性是体育学学科的鲜明特征。尤其现代社会体育现象呈现日益扩大化、复杂化趋势,体育逐渐超越教育范畴渗透到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以创新和跨界融合为核心特征的“四新”建设和体教、体卫、体旅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这就要求立足大体育观,打破学科壁垒,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融汇相关学科与前沿技术,通过“体育+”和“+体育”的交叉融合不断开拓学科外延。而本体性是学科专业化分工的需要,要求体育学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停留于简单移植借鉴母学科的研究成果而忽视自身知识体系的建设,进入因其他学科“入侵”而丧失自身专业性和合法性的误区。体育学要增强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学科思维,基于交叉融合基础上的不断分化、综合,形成内涵更丰富的体育新学科,以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引领学科前沿和体育行业新业态。

第四,统筹本土性与国际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体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新时代赋予体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本土性意味着体育学学科建设要站稳服务国家体育战略和人民健康的根本立场,立足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实际,胸怀国之大者,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事关体育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理论问题、体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同时,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传承好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中华体育精神。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化是指体育学学科发展要体现大国担当,积极探索体育推动公共外交、文明互通互鉴以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主动接轨国际体育话语体系,加强国际交流、对话和合作,立足体育学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与世界互动中创造出中国特色的体育学“三大体系”,向世界体育学贡献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此外,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与互动,丰富中国特色的体育学学科体系,增强学术自信,提高体育学学科国际话语权、影响力和竞争力。



作者简介

吕万刚

吕万刚,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湖北省政协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七届体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体能分会主任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主要从事体操教学训练、体育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4项,其中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各1项;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把握新机遇,助推中国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新时代、新要求、新目标、新征程,中国体育到了发展的最佳时机、黄金时代。要建成体育强国,首要任务就是高质量地培养体育人才。体育学科是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以及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在培养体育专门人才和高层次体育人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现今的学科分类中,体育学是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在体育日益被重视和体育学科蓬勃发展的今天,这种旧有的学科分类已成为体育学科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界定体育学,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体育学科体系,是我国目前深入研究体育学的现实任务和重要工作。体育学科究竟应该归属于哪个学科门类?该问题长期成为体育理论研究的热点。有人认为体育学科属于自然学科,有人认为体育学科应归属于教育学科,也有人认为体育学科应归属人文社会学科,还有人认为体育学科属于技术学科或人体学科。从我国体育学科的发展历程来看,1981年,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学位条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讨论修改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征求意见稿)》,把体育学设置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下设体育生物科学、体育社会科学、体育管理科学、运动技术科学4个二级学科。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将体育学下设体育理论、人体解剖学(含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含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体育史、体育管理学、武术理论与方法、运动医学等10个二级学科。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1990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将体育学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1997年至今的25年,我国体育学科发展迅速,全国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已有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超过150个,这些单位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体育人才。但从目前各学位授予单位二级学科设置情况看,体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设置仍主要沿用1997年颁布的目录,体育学科还没有真正形成自身的学科特质和学科体系,缺乏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定位和分类标准,导致基础学科中国特色不突出,对体育实践的学理支撑不够;重点学科发展方向不明晰,学科团队优势不明显;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迟缓,学科体系新的增长点和生命力不足;冷门学科被社会公众关注度低,代际传承断裂;二级学科定位不明确,呈现松散集成和发展失衡状态;学科体系的问题意识和需求导向缺乏,学科社会贡献度尚需提升等问题。学科地位的缺失,学科体系设置的不合理,造成我国体育学科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相当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学科体系迫在眉睫。我们应科学找准体育学科发展定位,主动对接体育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丰富的内涵。第一,应明确体育学科是研究人体运动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在体育学现有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更多地赋能,拓展到体育健康科学、体育信息技术科学、体育材料科学……根据不同人群身体素养和身心健康水平,提升竞技体育实力和优良的道德水准,弘扬体育文化和中华体育精神,培育体育经济发展新引擎和新动能,服务中国特色体育外交。第二,应着力打造符合中国特色体育发展的学科体系,积极做好调研工作,设置有效方案,尽早使体育学脱离教育学门类,形成单列的体育学学科门类,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体育健身休闲学、竞技体育学、身体教育学、体育产业经济学、运动康复学等新型的交叉学科,进一步提升体育学科的学术贡献率。第三,应着力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者之间高质量协同创新发展,以体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为对标点,充分吸收各母学科的营养,加强学科团队的多元化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领域、职责明晰的组织分工、科学规范的学科制度、氛围良好的学科文化,以及联系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形成高质量的体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

王家宏

王家宏,卓越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原校长助理、体育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现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江苏体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江苏体育产业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六届、七届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学科组组长,中国法学会体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评审专家。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2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优秀教材奖二等奖1项,国家体育总局科研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艺术学荣升门类对体育学科发展的启示体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一,既然艺术学科能够荣升门类,体育学科也应努力实现。体育中的球类、体操、田径等运动与艺术中的“吹拉弹唱”具有异曲同工的特点。但体育与艺术又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体育更多强调竞赛、比出胜负,艺术更多强调表演、文化色彩更浓厚;体育更强调具身认知和身体能力,而艺术则更强调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体育与艺术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都是人的文化生活和综合素养中不可或缺的方面。既然都很重要,为什么艺术学科已上升为门类,而体育学科却迟迟没有实现这一目标?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其一,体育学科的文化气息不如艺术学科浓厚。体育学科主要以身体练习活动为主要特征,故而长期以来,大多数人对体育存有偏见,认为体育锻炼跑跑步、多走路就可以了,没有什么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即使高水平竞技运动,大多数人认为那是极少数人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而艺术学科,不管是音乐、美术,还是舞蹈、戏剧、影视等都渗透和展现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高尚情操的熏陶。因此,社会的认知造成了大多数人对艺术学科更青睐。其二,体育学科体系不如艺术学科体系成熟和完整。尽管体育运动与艺术活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讲,体育学科体系的建立比艺术学科要晚得多,而且体育学科体系的内涵和外延迄今为止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成熟的统一规范和标准。相比之下,艺术学科体系却比较成熟和完整,如美术学、音乐学、戏剧学、舞蹈学、影视学等,它们之间虽有联系,但区别更明显:每一个学科各自都有独立的定义、独立的知识和方法体系、独立的核心课程体系,如音乐学的课程体系用于美术学就毫无作用。而我们现在的体育学科体系本科是以4个二级专业方向设置的,即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生是按照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等设置的。不管哪个层次,4个专业方向之间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边界不清晰,故此就不可能有独立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其三,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如艺术学科健全和科学。体育学科中大多数知识体系都不是自己所独有的,几乎所有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更多的是运用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联系体育实践来阐述的。即使是运动实践类的内容,除动作要领和方法的具体描述外,也没有完整的、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仍然是运用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来解释运动实践或具体运动项目的现象和问题。基于以上论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加大体育学科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体育学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在国内外的体育学术期刊上发表几篇论文,更应该把自己的学术成果进行大力宣传,通过各种平台和途径发声,让全社会了解体育运动的文化属性和科技含量,了解体育运动对学生智力开发和文化成绩的重要影响,了解体育运动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了解体育运动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意义。同时,我们体育人也需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彻底改变社会对体育和体育人的看法和偏见,以此提升整个社会对体育学科的理解和重视程度。第二,突出体育特征的学科体系。体育学科升为门类,可以设立哪几个学科?这是必须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虽然体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但成为门类后就需要阐明每一个学科的独特性,就像艺术门类下的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学科,各自都有独立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话语体系。显然,体育学门类将本科的专业设置或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作为学科来对待是不符合学科逻辑的,也显示不出各自的独特性。事实上,体育学科体系应该姓“体”,应突出体育属性,围绕体育构建学科体系。体育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身体练习活动,身体练习活动主要包括体能练习和专项运动技能。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体能与健康紧密相关,不分老少、不分男女,都需要一定的体能;体能又是专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不管什么项目、不管什么水平的运动参与者,都需要各种体能做保证。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已有大量的成果研究了体能的原理、原则、方法,也相对比较成熟,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但体能与多种多样的具体运动项目又有很大差异,每个项目也有各自的原理、方法和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应该根据项目的特征进行分类,分类可以多种,但一定需要根据项目的共同性和相似性进行,如可以按照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运动、水上运动、冰雪运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来分类,每一类运动还可以进行细分,如球类运动可分为以集体项目为特征的大球类运动与以个体项目为特征的小球类项目,就像音乐学科中声乐分成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但从构建体育学科体系的角度,就不需要分得太细了,就像音乐学科中不需要把器乐再细分成二胡、小提琴、笛子等。也就是说,某一类运动提炼出的一般理论、原理和方法适用于这一类中的所有运动项目。这样的按运动类构建的学科体系既突出体育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又类似于艺术门类中的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戏剧学、影视学,各自应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方法体系和实践体系。第三,专心研究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其一,宏观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体育学所特有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这样的理论和方法对指导体育运动的开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比如,艺术学科有后人类主义、艺术符号学等理论。但目前,体育学缺乏这样的理论与方法。其二,中观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体能、运动类的各自独特理论和方法,就像美术有象征主义、后印象主义、唯美主义等一样。其三,微观层面进行研究,形成具体运动项目的理论和方法,但这方面的成果更多是依靠经验产生的,而科技含量和文化涵义远远不够。未来,我们更应该运用跨学科的思维、理论和方法围绕运动类或具体项目运动展开研究。毕竟,“运动项目”才是体育运动的核心,否则,我们的体育学科或体育研究离“体育运动”将渐行渐远。

作者简介

季浏

季浏,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委员会主任、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体育界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首位“双名师”(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名师),首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现任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六、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和修订组组长‚教育部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学科组组长‚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出版著作和教材30多部,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近20项,主持国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1项,全国优秀教材(基础教育类)一等奖1项等。





中国体育学科理论建设应更好地服务于体育实践发展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体育学作为一门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我国加快实现“教育强国”与“体育强国”重大目标、深入落实“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新时代中国体育学科理论的创新与建设,要继续立足于中国体育实践应用的主战场,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历史脉络、找寻发展规律,积极指导中国体育实践的改革与发展,确保新时代中国体育学科理论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体育实践发展的新需要。第一,加强体育学科理论建设,可为深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供科学指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开展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与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群众体育发展,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促进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着力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十八大以来,我国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了相关理论性政策文件,在宏观层面上,引领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与长远规划更加清晰明确;在中观层面上,开展全民体育健身运动的硬件设施与软件保障更加丰富完善;在微观层面上,指导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操作指南与行动方案更加科学合理。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体育学科理论建设,构建了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智慧化发展,有效破解了群众“健身难”的顽疾问题,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了对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落实的科学化指导。第二,加强体育学科理论建设,可为全面夯实竞技体育强国地位贡献技术支持。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国际竞技体育赛场作为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舞台之一,使得竞技体育在我国长期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梦想。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取得佳绩,从世界竞技体育弱国成为世界竞技体育大国。2022年,随着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以及我国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中国升级为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回顾从北京夏奥会到北京冬奥会的辉煌之路,中国体育学科理论的创新与建设,从赛场外以运动员为中心的运动选材、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心理调控、伤病防治、运动康复、营养补充、信息分析等科技服务,到赛场内以“飞猫”“猎豹”4K摄影等5G、AI技术以及云计算为代表的“黑科技”,不仅有力践行了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办奥理念,同时也为我国全面夯实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的地位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第三,加强体育学科理论建设,可为持续做实体育产业体系架构奉献智慧引领。经济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则是经济繁荣的重要表现。自2014年我国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体育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然而,受制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活力弱的影响,使得我国体育产业体系结构依然存在不完善、不稳固等问题。进入新时代,在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重大战略目标的共同推动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迎来新契机,同时中国体育学科理论建设也再添新领域。针对我国体育产业中的系列问题,中国体育学科理论紧紧围绕制约体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新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远的新研究。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在服务体育产业实践过程中,广泛开拓了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健身休闲、竞赛表演、旅游展览、技能培训等新空间,有效激发了体育产业与现代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新动能,为2025年我国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架构奉献了新智慧。总之,新时代中国体育学科理论的创新与建设,不仅可以为深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供科学指导,而且还可以为全面夯实竞技体育强国地位、持续做实体育产业体系架构贡献技术与智慧支持。可以说,中国体育学科理论的创新与建设,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夯基固本工程。因此,基于我国当前建设体育强国、教育强国,推进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的迫切需要,我们应在中国体育学科理论创新与建设方面继续下大力气,力求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体育实践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简介

方千华

方千华,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秘书长,全国体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持重大、重点等国家级项目5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等。





在线投稿


长按识别右侧二维码

可跳转至投稿系统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BSU-Journal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排版:徐笑菡

校对:毛静旖、金山、郭佳明

监制:刘天星、王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