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观价值和客观规律

一本正经的华仔 一本正经的华仔 2021-08-30

文  |  华仔


1

劳动价值论  VS  主观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在边际革命之前,是一个长期霸占经济学界的谬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就是说商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商品混入了人类的劳动。

 

这种理论下,我们会对很多现象难以解释。

 

比如说,明星的签名,没付出多少劳动呀,为何却如此有价值;建在荒郊野外的一个房子,却可能价值不大;而相反在上海的一套老破小却价值百千万。

 

可见用劳动来解释价值,似乎并不那么令人满意。

 

之蜜糖,彼之砒霜,应该是主观价值论最为贴切的表达。

 

对于一件商品,对你是否有价值,你不会关心这件商品之前有付出过多少劳动,你只会关心该商品是否对你有用,是否能满足你的需求。

 

如果一件商品对你没有用,即使之前付出了再多劳动,对你来说,也是一文不值。

 

2

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

 

奥地利学派认为,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就是利用手段来满足目的。由于手段的稀缺性,行动人必须分配这些稀缺的手段满足特定的目的,并且置其他目的于不顾。

 

行动人会对其不同的目的依重要性进行排序——这一过程叫做价值排序,或者叫评值过程。

 

比如,张三对如何利用一个小时,是按下面这种方式对其目的进行排序的:

1、玩游戏

2、看电视剧

3、看书

 

这就是张三在此刻的价值表或者偏好表。也就是此时他的偏好是玩游戏大于看电视,看电视剧大于看书。如果可用时间只有一个小时,那么他会优先玩游戏。而看电视剧和看书将得不到满足。如果有两个小时,玩游戏和看电视剧将得到满足,而看书将得不到满足。

 

也就是行动人会利用可获得的手段,按照价值表顺序依次满足目的;可获取的手段越多,就越多的目的被满足,排序越低的目的就越可能得不到满足。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排序只是一个序数概念,不是一个基数概念。我们只能仅仅说此时玩游戏价值高于看书,而不能说玩游戏价值是看书的多少倍。

 

当某人说“玩游戏是看电视剧价值的两倍”,这只是他一种情绪化的表达,在经济学中完全无任何意义。因为不存在任何可以比较目的的效用的单位。

 

另外,每个人的价值表都各不相同,无论是他们的目的还是他们对目的的排序(偏好)。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的情境下的排序表也是不相同的,也就是人的目的和评值是变化的。

 

3

价值的来源

 

用以满足人的欲望的手段被称之为财货(商品和服务)。财货是行动人行动的对象。

 

财货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直接可以满足人的欲望的,称为消费财货或者叫第一级财货,比如可立即食用的三明治;第二类是,只有在未来某一刻才会被转化为可直接满足人欲望的财货,称为资本财货或高级财货或生产要素,比如用以做面包的面粉。

 

消费财之所以有价值,在于消费财预期中能直接满足人的欲望。资本财之所以有价值,在于因为它们预期中有助于生产出未来的消费财,或者它们有助于生产出消费财的低级资本财。

 

那些用于实现较高价值(排序)的目的的消费财的价值,将会高于那些服务于实现较低价值的目的的消费财。同理,那些用于生产较高价值的消费财的资本财的价值,将会高于其他的资本财货。

 

因此,价值归属于财货的过程和生产过程的方向是相反的。价值来自目的,到消费财货,再到各级一级资本财货,再到二级资本财货,以此类推。

 

价值的最初来源是人的行动对目的进行排序,这些排序之后按照消费财货和生产财货预期服务各种目的的贡献能力,将价值归属于消费财货,之后再到各级生产财货。

 

在现代复杂的市场经济中,专业化生产的财货对生产者来说其使用价值基本为零。这些财货的价值主要来自于交换价值,也就是把这些财货用于交易其他财货或者货币而获得的价值。

 

但无论如何,交易对方愿意跟你交易,归根结底,在于该财货可以直接或间接满足某人的目的。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某财货是否有价值,在于其在预期中是否能直接或间接的满足人的目的。

 

而该财货如何被生产的,比如投入过多少劳动、投入多少更高一级的资本财等等这些,行动人并不关心,也就是说行动人不关心过去

 

所以,财货的价值与过去投入多少劳动无关,因此劳动价值论是彻头彻尾的错误理论。

 

4

客观规律

 

我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当在讨论某些经济问题的时候,有的小伙伴就突然冒出一句:「价值是主观的」。他的意思是,你讲你的规律,我讲我的规律,价值主观的,我们各自相安。

 

这位小伙伴,很明显犯了一个错误,要知道人对目的的排序(偏好)是主观的,但经济规律是客观的。这可能让许多小伙伴很迷惑。

 

为什么价值是主观的,规律却是客观的呢?

 

米塞斯说,人类拥有共同的「心智结构」,也就是我们拥有共同的逻辑基础,这也是我们沟通的基础。


我说的话你能听得懂,你说的话我能听懂,除了语言,我们必须有相同的逻辑结构,不然人类都无法沟通。

 

我们说一个人不讲逻辑,就是因为他在推理的过程中,犯了逻辑错误。这也正好说明了我们拥有共同的逻辑结构,不然他的逻辑凭什么要跟你的一样呢。

 

奥地利经济学派是从人的行动有目的这一不证自明、不言而喻的公理出发,进行逻辑演绎,得出一系列的推论(经济规律)。只要在推导过程中,没有犯逻辑错误,那么这些经济规律必然是正确的。

 

由于人类拥有共同的逻辑结构,那么由此得到的经济规律就必然是客观的,是适用于所有人、所有民族、所有国家的。

 

价值是主观的,但「价值是主观的」作为一条经济规律,它是客观的。这些客观规律还包括,供需定理、协作法则、边际效用递减定律等等。

 

主观价值和客观规律,小伙伴们,不要再傻傻分不清楚了哈。



END


上一篇:

「上海名媛」,励志者的故事

欢迎扫码关注

请把我「设置星标」,以便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