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朗普和乔布斯只服深圳!未来深圳最紧迫的是占领科技、金融和人才制高点!

2016-12-16 深圳梦

最近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北大国发院退休教授陈平在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演讲中讲了一个秘密:2007,乔布斯把新研发的苹果手机和钥匙放在同一口袋里,钥匙把手机的塑料面划痕了。下月就要上市了,乔布斯就想一周内要换成玻璃的外壳。开会的副总裁立马就急了,还没散会就坐飞机到深圳去了。为什么?在美国你单单聚集工人要多少时间?9个月。然后美国的工人周末要度假,要看球赛。而中国的工人,高管电话一打,24小时内就来上班了。需要配件、螺丝、电阻,都在隔壁和对面,深圳是产业集聚的、世界最强的加工阵地。


陈平说,苹果手机50%以上的利润都被苹果公司的股东赚走了,中国的工人拿的血汗钱只有5%都不到。但以今天特朗普的逻辑,是中国赢了还是美国赢了?是中国赢了,因为中国赢得了就业、赢得了发展。美国被苹果解雇的那些高技术的工人失业了,回来只能测试被退回的苹果机。工资下了一大截。所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原来想的是美国一定赢,结果发现中国才是大赢家啊,美国是输家。

让特朗普只服深圳的,还有一件事:


11月9日,在刚刚结束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共和党人特朗普(Donald Trump)276:218的大比分优势赢得选举,成为新任美国总统。与此同时,特朗普面具供不应求 深圳工厂火速加工。


2016年11月09日,深圳一家乳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面具的供不应求。

当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挑战“一个中国”政策,表现出反全球化取向时,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珀涅罗珀·普利姆(Penelope Prime)在《对话》杂志发表撰文,请特朗普同学到中国深圳学习全球化课程,从“中国经验”告诉特朗普为什么不能逆全球化之势,为什么中美只有在全球化进程中合作才能双赢。

事隔9年之后,2016年苹果CEO库克再访华受到深圳书记市长接待时回忆起他与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与深圳的渊源——

“我20多年前第一次访华,深圳就是访问的第一个目的地,是郭台铭陪我来的,当时是来寻找在中国进行大规模制造生产的地方。苹果公司专注创新型产品,因此制造必须是先进的,我们发现深圳工人的工艺水平,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地方。随着产品更新尤其是Iphone的诞生,苹果的销量大幅增加,而员工也大量增加。今天,深圳对于苹果公司的制造而言,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现在雇佣了10万工人。”


“随着深圳的变化,人才也在逐渐变化。今天,苹果在深圳有10万人致力于软件开发,他们开发出来的软件在世界上非常优秀。苹果公司将抓住这样的机遇,继续扩展在华的研发投入。我很高兴地宣布,苹果公司将在深圳建研发中心。”

“从我20多年前来到深圳,到现在在深圳扩大苹果公司的研发中心,我个人感觉非常良好。我们将继续鼓励深圳的软件开发,这里人才济济,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势头。我们会支持这里的软件开发者,把他们的软件分享到全世界。我们也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他们开发出来的新品。”


“回到深圳的感觉,真是非常好。”库克感叹,“我来的路上还在想20多年前深圳的样子,现在它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大都市,我们很荣幸成为深圳发展的一部分。”


深圳梦注:陈平演讲的主题是《中国道路能否超越西方模式》,说,陈平:中国是1900年的美国,最紧迫的是占领科学、金融、军事制高点。美国为什么科技的可以占领制高点?不是因为美国的教育系统比中国优越,而是因为美国可以搜罗全世界的科技人才。美国在二战之前科技远不如欧洲,二战以后数以十万计的科学家被美国吸收了。


那么对深圳而言,深圳梦就是中国梦,深圳最紧迫的要干的事就是:占领科技、金融、人才制高点!


这三点,深圳正在快速加速:深圳正在成为中国硅谷;


深圳仅次于京沪的金融第三城,前海被定位于金融中心,正与香港合作,对标纽约曼哈顿和伦敦金融城,“纽伦港可期";


深圳正在全面补上人才短板。深圳“十三五”规划里有引进培养人才举措,人才对城市持续竞争能力,是最关键的。由组织部推动的人才引进计划,设立了11亿专项资金,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一流人才,这些技术的形成,能形成新的企业,新的研发机构,新的产业。(深圳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构筑人才高地”,到2020年,新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10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2000名,新增技能人才60万人。)


另外为了创造更多可持续的人才,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透露,争取到2025年,深圳高校达到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3—5所高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


下面深圳梦推荐此文,会给你启发:


陈平:中国是1900年的美国,

最紧迫的是占领科学、金融、军事制高点


以下是陈平的演讲:《中国道路能否超越西方模式》

本文转载:东方卫视 文汇网

▲陈平在演讲


【导读】机械模仿西方模式必然失败,已有的改革摸索之路和传统的东方优势将在当下发挥作用,在辨析了中国道路与西方模式的优劣后,我们是否找到了发展的更精准的方向?中国大而不强的现状如何改变?美国在二战后重视教育、科技的历史给我们什么启发?上周五,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陈平,以物理和经济的跨界思维,以及求学、教学40余年在西方的亲身体验主讲了《中国道路能否超越西方模式》。

在巴西,被问中国发展的秘密在哪里?

我1962年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文革后期分到成昆铁路的眉山电务段,当了五年铁路工人。后来又在中国科学院做了5年氢弹和平利用。我在1980年代去美国留学做经济学研究,师从诺奖化学奖获得者普里戈金。我们发现了经济混沌现象,发现文明发展的道路是多种文明在竞争,而不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宣传的向英美模式的趋同、收敛。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请我去演讲,越来越多的感兴趣的不是我们做的复杂科学,而是让我讲清楚为什么中国会崛起。

我第一次总结中国模式的经验是在巴西,金融危机结束后的2009年,会议的主题是《危机之后,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吗?》。我讲完后,巴西前任财政部长力邀我去首都的巴西总统战略规划部。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他们的办公室不像是个政府部门,而像总参的作战部:左边大屏幕上是中国地图,标出铁路、高铁、高速公路几横几纵,右边大屏幕上是巴西地图,也是几横几纵,一看就是向中国学习的。

规划部的专家问了我一个西方经济学家从未问过我的问题:巴西每提出一个发展规划,还没开始实施,西方媒体的批评就铺天盖地而来,破坏环境啊、政府扭曲市场啊。但你们中国怎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中国发展的秘密在哪里?


▲在毛泽东时代,新中国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我说,凭物理学家的直觉,不是金融经济学家的教条,为什么中国金融政策比日本还要独立,中国发展政策比俄国、德国还要独立?因为中国在毛泽东时代就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科技体系、独立的国防。所以中国才会有独立的发展政策。如果没有独立的科技体系,那就只会发展东亚模式的依赖经济。他们非常高兴,因为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回答。

中国和西方其他大国竞争到底是处于优势还是劣势?我给大家讲三个例子。

美国德州建轻轨的决策历经20年未能通过民主投票

我曾在在美国第二大州的德克萨斯州住过,比四川面积还要大。因为只有货运而没有客运铁路,他们当时提出要建一条轻轨来连接几个主要的城市。公民民投票投了多少年?投了20年,到现在还在纸上。


▲2020年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

为什么呢?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利益冲突太多。修条轻轨谁不高兴?航空公司不高兴,因为人都跑到轻轨去了,它的利润受损;旅馆业也不高兴,你坐了轻轨当天就到家了,我的旅馆收入就要下降;沿线居民也不高兴啊,噪声增加,我的房地产贬值;稍微远一点的居民高兴,地价增值,但再远一点的居民不高兴: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啊?凭什么我要交税呀?所以在西方要修铁路高铁,选线、设站都成了问题。只有在中国,金融危机时投了4万亿,一下子变成高铁长度全世界第一。所以现在很多国家,包括美国英国要学中国造高铁,但他们的制度成了制约。印度要征地,私有制又征不下来;美国和德国要选线,就会利益不均。所以中国第一条优势:社会主义大协作。这种协作模式超过西方制度下的分工加市场交易。

中国发展为何比美国快?

第二个故事是《纽约时报》调查得出的。《纽约时报》总想不明白,美国科技先进,怎么中国发展老比美国快呢?后来调查出来一个秘密。

乔布斯把新研发的苹果手机和钥匙放在同一口袋里,钥匙把手机的塑料面划痕了。下月就要上市了,乔布斯就想一周内要换成玻璃的外壳。开会的副总裁立马就急了,还没散会就坐飞机到深圳去了。为什么?在美国你单单聚集工人要多少时间?9个月。然后美国的工人周末要度假,要看球赛。而中国的工人,高管电话一打,24小时内就来上班了。需要配件、螺丝、电阻,都在隔壁和对面,深圳是产业集聚的、世界最强的加工阵地。



苹果手机50%以上的利润都被苹果公司的股东赚走了,中国的工人拿的血汗钱只有5%都不到。

但以今天特朗普的逻辑,是中国赢了还是美国赢了?是中国赢了,因为中国赢得了就业、赢得了发展。美国被苹果解雇的那些高技术的工人失业了,回来只能测试被退回的苹果机。工资下了一大截。所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原来想的是美国一定赢,结果发现中国才是大赢家啊,美国是输家。

对话大前研一、索罗斯:超强包容能力,让中国全方位学习他国经验

第三个故事,中国研发不如美国,经济发展为何有那么大动力?一年春节,我餐宴上遇见了微软的高管,他告诉我一个从未在经济学文献中看到过的数字。他说美国现在保持着研发优势,产品研发出来,从投资到设厂到美国经过议会修改法律标准,到营销,把钱赚回来这个周期要多长?我说起码要十年以上。他说确实,欧洲比十年还要长。但中国平均23个月。你说美国怎么和中国竞争?

日本非常有名的管理学家大前研一,他写的《United States of 中华》,即《中华联邦》很畅销,中华联邦是指把东北亚东南亚这些中国周边的国家都加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这么一个大家庭。当时西方大谈中国经济要崩溃,他却看好中国经济。因为他认为中国人学习能力太快了。他说1970年代日本人很自信,说“What American can do,we can do it”(美国人能做什么日本人就能做什么)。现在,日本人说,What Chinese can do,how can we do it?中国人做的事情,日本人怎么做得到呢?

▲大前研一,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国际著名企业策略家及经济评论家

大前研一讲这话是在金融危机之前,金融危机之后,2010年2月,哥伦比亚大学请我去做金融危机演讲。第二天,索罗斯请我在他的量子基金总部吃饭。他问我:西方文明的衰落看来已成大局,将来要看中国能否引领世界了?然后他感叹了一句,和大前研一的观点相同,“中国人学得快啊!”。我反问:“您觉得为什么中国人学得快呢?”索罗斯平时是反应很快的人,但他那次没有回答。我说是因为中国人可以全方位的学习,科学技术可以学苏联、美国,工业制造学德国,管理学日本,分解房地产的使用权学香港,工业园区学新加坡,农业还可以学以色列。中国没有意识形态的障碍,只有中国有这个包容能力。所以到中国讨论多元文化的共存和发展,我认为会比在纽约联合国讨论还要受到大家欢迎。

中国对于世界的经验在于:分区实验、分工交易基础上的社会大协作

中国经验对世界的影响,是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更早认识到的。而我们中国的经济学家多数还是认为中国就是有中国问题,以为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照搬西方模式来解决。其实是不对的。世界发展不均衡,各国国情不一样,所以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有两千年的统一历史,统一的语言,而且有强有力的政府领导,所以在国际竞争里面就比西方讲“三权分立”的制度优越得多,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模式是解决了一个分工加交易还要加社会大协作的创新的办法。

马克思总结出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规律,从原始公社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是亚洲国家印度和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不是也和欧洲一样呢?

马克思只提了一个问题,亚细亚生产方式,没有出答案。给出答案的是列宁和毛泽东,毛泽东理解很创新:因为工业革命,英国的圈地运动是把农民当牺牲品的;美国的城市化,黑奴也是牺牲品。只有中国农民不但是革命的主力军,还是改革开放的动力。全世界谁听说过乡镇企业可以和国有企业竞争,还可以和跨国公司竞争?所以中国发展道路和西方是不同的。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为什么中国可以做到这一点?西方人最好奇了。我说中国人的道理来自于老子和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做混沌理论,有三,就有多样性了。而西方老讲一,为什么?因为一神教,归于一,所以趋同的思维,一刀切。拉美、东亚国家、苏联东欧国家国情非常不同,他不管,来个休克疗法,一刀切,私有化、自由化。中国就不一样。

所以中国的一条经验就是中国的双轨制,同时兼顾了社会稳定和创新。而且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也不像拉美国家或者东欧国家片面地对西方开放,但西方并没有对他们开放。

中国叫选择性开放。深圳特区当时争议很大,其他地方就看着。所以中国有很多改革,包括包产到户、深圳特区、经济特区、国企改革,都是各个地区分散试验,不是像俄国那样,闭门造车,制定个百年计划,计划还没有造好国家就先垮了。中国是事后的追认,安徽的农村做得好,其它省份就自动地仿效,然后中央总结,最后再立法总结经验。所以中国走的这条发展道路是远远高于西方的一刀切的发展道路。

所以我讲,中国改革的成果不但是中国出口导向的成功,外汇储备增加,而且技术升级,这些都是原来东亚日本走过的道路,中国真正成功在于找到了一条超越亚当·斯密分工加市场的社会协调的道路,也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决策的模式就是分区实验,这样才能够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中国是1900年的美国,最紧迫的是占领科学、金融、军事制高点

中国道路的崛起,突破了西方模式。中国今天的历史地位不是像主流经济学家所讲,中国是1970年代的日本,经济速度一定要放慢,我认为中国就像1900年的美国,下一步高速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更重要的是占领科学、金融、军事的制高点。

此话怎讲?因为1900年的美国,和中国现在一样,工业产量世界第一,但没有占科学的制高点,当时在德国手里;也没占领经济和军事的制高点,当时在英国。严格来说到1960年代,美国登月成功以后才全面掌握了科学金融和制造业等全面的制高点。以美为鉴,中国下一步的目标是真正地占领科学的制高点。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来自旧大陆的人涌向美国追寻美国梦

因为亚当·斯密讲过,分工受市场限制,市场不是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谁掌握了科学教育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军事和工业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金融的定价权。我们要不把这个定价权拿下了,中国要真正解决中国的区域差距问题是不可能的。

美国二战后将大学建在小城镇,数以十万计的科学家专心做科研

那中国有无可能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占领科技金融军事的制高点?我认为很有可能。美国不卖给中国雷达预警飞机,中国就造出来了;不卖给中国航空母舰,中国就造出来了,所以中国的科技上升得很快,但是有一点,中国的科技现在还在追赶美国。

美国为什么科技的可以占领制高点?不是因为美国的教育系统比中国优越,而是因为美国可以搜罗全世界的科技人才。美国在二战之前科技远不如欧洲,二战以后数以十万计的科学家被美国吸收了。为什么美国能吸收?美国立国时,所有州立大学受惠于“土地赠与大学”制度,大都设在乡村和小城市。不仅地价要远比欧洲、亚洲的便宜,科学家大批地在小城市里专心做学问,不想升官不想发财,才能有世界上最好的研究。出诺贝尔奖最多的大学在哪?剑桥,旁边就是奶牛。我去看看牛顿的苹果树,奶牛在那哞哞叫。当年德国出了那么多科学家在哪?哥廷根大学,那个小城大概只有几十万人口,在中国相当于一个小的县。

▲韦纳·冯·布劳恩1912年生于德国,二战期间是德国著名火箭专家,大战结束之际,布劳恩及其科研班子投降美国,1955年他加入美国国籍,1969年他领导研制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将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阿波罗11号”送上了月球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就要像当年大革命时期,沿海有为青年到延安去创建革命根据地一样,把沿海大城市的研究型大学,有计划地迁到内地去,建立十几个全世界最好的综合性的研究中心,而且跟产业、金融营销整合,我们不要搞国企集团,我们学美国,叫做大学基金会。你给我10年、20年时间,中国一定是全面占领世界制高点,我有这个信心。

用三句话做总结。

第一句,由分到合,从分析科学走向复杂科学,中国整体思维有优势。西方分析科学从希腊到意大利,一直到20世纪到终点了。现在世界走向复杂科学,也就是中国人讲的整体论的时代,要“合”。在“合”的方面,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有优势。

第二句,世界发展的规律,时间上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空间角度看,农村包围城市,边缘挑战核心。所以中国现在是边缘崛起挑战核心。

第三句,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产业技术的新陈代谢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所以中国将会引领未来的世界发展。(李念 整理)

来源:深圳梦(ID:SZeverything)综合东方卫视 文汇网,网片来源:南方视觉等网络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