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深圳市副市长:在深圳投一块钱,就可以赚到5块钱!

2017-01-11 深圳梦

按:周末(1月8日)参加了在深圳银湖,由马洪基金会举办的的"问势2017“,现场深圳梦也向唐杰原副市长,教授提了一个关于城市群的问题,问答非常精僻,他对城市发展和房地产的观点非常新颖,值得关注。今天特别推本篇报道:



深圳商报记者|解冰,1月9日报道8日,马洪基金会理事报告会在深圳举行。马洪基金会理事、原深圳市副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临时党委书记唐杰,对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马洪基金会名誉理事樊纲的主旨演讲进行点评。唐杰指出,樊纲的演讲“听了感觉很舒服”,并就樊纲提到的房地产、企业管理、放宽投资领域等多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线城市楼市需求旺


“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土地供给,是需求太旺盛”。对于当下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唐杰谈到,“我觉得重庆房地产是过剩的,天津房地产也是过剩的,北京、上海、深圳加上半个广州处在大致合理的范围。”这是为什么?唐杰解释称,因为这些城市有经济规模需求、人口需求支撑,也是由收益率决定的。“重庆的收益率是一块钱的投资有一块钱的GDP,深圳是一块钱的投资,有五块钱的GDP,城市之间的效率差距大”,因此也对价格产生了影响。


“如果建设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空间价格随距离核心CBD价格递减,意味着居住和工作分离,就会出现很多人在大城市、在核心CBD工作,绝大多数人在三十分钟、五十分钟、一个小时的快速通勤交通以外地区居住。”深圳要学习上海,大都市要吸纳更多的人创造价值,很多人白天在中心区工作,晚上回去城市周围居住,就像纽约一样,只有这样,城市效率才会提高。


注重现代企业制度研究


一个企业如何能在市场中屹立不倒,很多人会把企业的兴衰归结到经济形势、时代发展问题上来。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稳扎稳打,开疆拓土?


唐杰特别提到,为什么有的企业在很恶劣的条件下还保持很好的增长?是因为这些企业设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能妥善处理市场和政府关系,这一领域也是特别值得专家学者研究的。宏观周期并不能确定每个企业的兴衰,在繁荣期也有很多企业死掉,衰退期也有很多企业可以成长,“如果某个企业家和员工说今年是因为宏观形势不好咱们才不好,他一定是处在被淘汰的行业,或是自己管理有问题”。



全球经济需要再平衡


回首过去的岁月,全球化对于中国,对于美国,对于全球都带来了高速发展的幸福时期。三十年的全球繁荣,经历了两次比较短暂的危机,这样的快乐时光如今结束了。人们现在发现全球化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他预测称全球经济发展要出现新的再平衡。


他解释称,这跟美国的再平衡含义不一样,这是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如何实现这样的平衡?专家学者要做“探路者”,研究未来的趋势,全球如何分工,“找不到这个路子之前,可能全球都在黑暗中探索”。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三五年就可恢复,“现在九年了,我们也不可以预测:美国经济今年回到长期增长率水平之上可以持续”。


周期也是一种创新因素


目前,中国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鼓励科技创新,改革正在进行中。我国在长期增长率下降过程中,面对中短期的商业周期扰动,会出现经济的反复。


他指出,这种周期是一个去产能、去泡沫的时机。去产能、去泡沫就是淘汰落后技术,假如周期具有淘汰落后技术的能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周期就是一种创新的因素,“什么叫繁荣?繁荣就是一种新技术来了,引来了很多投资者。什么是衰退?一种技术落后了,大家把它淘汰掉”。


假如没有这样的过程,中国就不可能有产业升级。“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经济成了一条水平线,和我们三十年的波动完全不同,这样的水平线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水平线就不会鼓励先进也不会淘汰落后,大家都在这儿拖着,这是我们现在处理短期危机中要注意的问题”。


要放宽投资领域


“如何在危机中能够使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我觉得最重要的可能是改革,要放宽投资领域,放开金融市场。”唐杰指出,目前市场出现的情况是,优秀企业得不到贷款,劣势企业能保住贷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道理很简单,我不能让你死了,你死了我的钱就黄了,这就是很大的问题”。


深圳能在危机中持续发展,是因为有大量的VC、PE能够承受风险,并给这样的优秀企业贷款,“劣势企业得不到,优势企业可以得到,这样就会繁荣”。他表示,投资领域也应该更加开放,“很多领域都可以放开”,下一步我们的改革力度恐怕还是要加大、加快推进。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